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硅氯化铝(PASC)混凝剂的混凝性能 被引量:29
1
作者 高宝玉 sdu.edu.cn +3 位作者 岳钦艳 sdu.edu.cn 王占生 汤鸿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6-49,共4页
研究Al/Si摩尔比及制备工艺对聚硅氯化铝(PASC)混凝效果的影响,比较PASC和聚合氯化铝(PAC)的混凝效果.结果表明,PASC较PAC混凝效果好.Al/Si摩尔比和制备工艺对PASC的混凝效果有影响.用共聚法... 研究Al/Si摩尔比及制备工艺对聚硅氯化铝(PASC)混凝效果的影响,比较PASC和聚合氯化铝(PAC)的混凝效果.结果表明,PASC较PAC混凝效果好.Al/Si摩尔比和制备工艺对PASC的混凝效果有影响.用共聚法制备的PASC(共),Al/Si摩尔比降低,其混凝效果提高,但复合法制备的PASC(复),Al/Si摩尔比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其混凝效果的提高,PASC(共)的混凝效果稍优于PASC(复)的混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 混凝剂 混凝效果
下载PDF
聚硅氯化铝(PASC)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Ⅰ.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PASC溶液中铝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 被引量:39
2
作者 高宝玉 岳钦艳 +1 位作者 王占生 汤鸿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比较研究了PASC与PAC中铝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实际结果表明,在PASC中,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铝的水解聚合形态分布及转化情况发生了变化.在相同B值条件下,PASC中Al_a和Al_b的含量低... 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比较研究了PASC与PAC中铝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实际结果表明,在PASC中,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铝的水解聚合形态分布及转化情况发生了变化.在相同B值条件下,PASC中Al_a和Al_b的含量低于PAC中相应Al_s和Al_b的含量,而 PASC中Al_c的含量却大于PAC中Al_c的含量.共聚法制备的PASC(共)与复合法制备的PASC(复)相比较,PASC(复)具有较高的Al_a和Al_b含量,较低的Al_c含量.这说明制备工艺对PASC中铝的形态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 比色法 形态分布 絮凝剂
下载PDF
聚硅氯化铝(PASC)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Ⅱ.(27)~Al-NMR法研究PASC溶液中铝的形态分布 被引量:16
3
作者 高宝玉 岳钦艳 +1 位作者 王占生 汤鸿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2,共5页
采用^(27)Al-NMR法比较研究了PASC与PAC中铝的形态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PASC中,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铝的水解聚合形态分布及转化情况发生了变化.在相同B值条件下,PASC中Al_单和Al_(13)的含量低于PAC中相应Al_单... 采用^(27)Al-NMR法比较研究了PASC与PAC中铝的形态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PASC中,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铝的水解聚合形态分布及转化情况发生了变化.在相同B值条件下,PASC中Al_单和Al_(13)的含量低于PAC中相应Al_单和Al_(13)的含量,而PASC中Al_(其它)的含量却大于PAC中Al_(其它)的含量,其差值随着碱化度(B)和Al/Si摩尔比的减小而增大.共聚法制备的PASC(共)与复合法制备的PASC(复)相比较,PASC(复)具有较高的Al_单和Al_(13)含量,较低的Al_(其它).含量、这说明制备工艺对PASC中铝的形态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 ^27Al-NMR法 形态分布 絮凝剂 水解
下载PDF
聚硅氯化铝混凝剂的混凝效果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高宝玉 岳钦艳 +1 位作者 王占生 汤鸿霄 《中国给水排水》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4-17,共4页
比较了聚硅氯化铝(PASC) 和聚合氯化铝(PAC) 处理各种地表水的混凝效果,结果表明,PASC 较PAC具有更好的混凝效果。制备工艺和AlSi 摩尔比对PASC 的混凝效果有影响,在相同AlSi 摩尔比下,共聚法制... 比较了聚硅氯化铝(PASC) 和聚合氯化铝(PAC) 处理各种地表水的混凝效果,结果表明,PASC 较PAC具有更好的混凝效果。制备工艺和AlSi 摩尔比对PASC 的混凝效果有影响,在相同AlSi 摩尔比下,共聚法制备的PASC( 共) 的混凝效果优于复合法制备的PASC( 复) 。对PASC( 共) 而言,在一定的AlSi 摩尔比范围内其比值越小,混凝效果就越好。但对PASC( 复) 而言,只有具有合适AlSi 摩尔比的产品其混凝效果最好,比值过高或过低,其混凝效果下降。与PAC相比,温度对PASC的混凝效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 混凝剂 水处理 混凝效果
下载PDF
以TEOS为硅源的聚硅氯化铝中铝及硅形态分布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华章 彭凤仙 +2 位作者 栾兆坤 王红宇 陈福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5-219,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 (TEOS)为硅源 ,合成了新型的聚硅氯化铝 (PASC) ,利用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Si Mo逐时络合比色法分别研究了其Al形态及Si形态分布 ,并与常规方法 (以硅酸钠为硅源 )合成的聚硅氯化铝做了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 ,新方法合... 以正硅酸乙酯 (TEOS)为硅源 ,合成了新型的聚硅氯化铝 (PASC) ,利用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Si Mo逐时络合比色法分别研究了其Al形态及Si形态分布 ,并与常规方法 (以硅酸钠为硅源 )合成的聚硅氯化铝做了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 ,新方法合成的PASC具有铝硅分布均匀 ,分子量较大 ,产品重现性好的优点 .两种方法合成的PASC具有相同的Al形态分布规律 ,即高分子量Al形态含量随B值 (碱化度 )和Si Al摩尔比的增大而增加 ,Al形态随Si Al摩尔比的变化程度随B值的增大而增大 .另外通过新方法发现 ,Si形态分布也具有规律性并和Al形态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 ,但Si形态随Si Al摩尔比的变化程度随B值的增大而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硅酸乙酯 TEOS 聚硅氯化铝 pasc 碱化度 Si/Ai摩尔比 逐时络合比色法 絮凝剂 水处理
下载PDF
以TEOS为硅源的聚硅氯化铝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物化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华章 王红宇 +2 位作者 左华 栾兆坤 裴元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7-72,共6页
采用TEOS为硅源合成制备了新型的聚硅氯化铝PASC(A) ,并与传统方法合成的聚硅氯化铝PASC(B)做了比较 ,探讨了产品的 pH值和Zeta电位随B值和Si/Al摩尔比的变化关系 ,并利用酸解反应和2 7AlNMR研究了硅引入对PASC分子结构和铝形态的影响 ... 采用TEOS为硅源合成制备了新型的聚硅氯化铝PASC(A) ,并与传统方法合成的聚硅氯化铝PASC(B)做了比较 ,探讨了产品的 pH值和Zeta电位随B值和Si/Al摩尔比的变化关系 ,并利用酸解反应和2 7AlNMR研究了硅引入对PASC分子结构和铝形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由于采用了特殊的合成方法 ,与PASC(B)相比 ,PASC(A)具有更高的聚合度 ,分子量分布并且分子中铝硅分布均匀 ,不易被酸解聚 ,而且有利于Al13 形态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pasc) 正硅酸乙酯(TEOS) 形态表征 Al13形态稳定性
下载PDF
聚硅氯化铝的研制及对油田污水的絮凝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群正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1-243,共3页
根据絮凝剂净化长庆油田含油污水的效果(上清液浊度、透光率,絮体体积、相对沉降速度),实验考察了由试剂偏硅酸和工业品聚合氯化铝制备絮凝剂聚硅氯化铝(PASC)的条件。结果表明,以30%Na2SiO3溶液和30%H2SO4溶液按体积比1∶2进行反应,最... 根据絮凝剂净化长庆油田含油污水的效果(上清液浊度、透光率,絮体体积、相对沉降速度),实验考察了由试剂偏硅酸和工业品聚合氯化铝制备絮凝剂聚硅氯化铝(PASC)的条件。结果表明,以30%Na2SiO3溶液和30%H2SO4溶液按体积比1∶2进行反应,最佳硅酸聚合(凝胶)时间为5小时,最佳硅铝摩尔比为1∶8~1∶9;在含油污水中最佳投药量为80mg/L。还考察了PASC(80mg/L)与少量(1mg/L)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阴、阳、非离子PAM及一种阳离共聚物PUPE)复配物的絮凝效果,加入PUPE使上清液透光率由单用PASC时的93.0%升到94.6%,浊度由9NTU降到7NTU。图3表3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c 聚硅氯化铝 含油污水 絮凝性能 油田污水 絮凝剂 絮体 复配物 透光率 摩尔比
下载PDF
聚硅氯化铝(PASC)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Ⅲ.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与(27)~AI-NMR法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高玉玉 岳钦艳 +1 位作者 王占生 汤鸿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17,共5页
本文对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I-NMR法对PASC和PAC中铝的形态分布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PAC中,Al_(13)和AI_b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Al_(13)/Al_b比值为1.0左右 但对PASC而言,情况有所不同,在低碱化度(B... 本文对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I-NMR法对PASC和PAC中铝的形态分布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PAC中,Al_(13)和AI_b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Al_(13)/Al_b比值为1.0左右 但对PASC而言,情况有所不同,在低碱化度(B)和低Al/Si摩尔比情况下,Al_(13)和Al_b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Al_(13)和Al_b比值远远小于1.0,随着B值和Al/Si摩尔比的升高,Al_(13)/Al_b比值逐渐趋近于1.0.这意味着在低B值和低Al/Si摩尔比情况下,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铝硅复合新产物,该新产物对PASC中铝的形态分布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 比色法 ^27Al-NMR法 形态分布
下载PDF
高浓度PASC复合混凝剂的混凝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莉莉 周维芝 +2 位作者 高宝玉 许鹏举 李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1-175,共5页
以铝酸钠为碱化剂,合成了具有不同Si/Al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复合混凝剂(PASC),采用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并结合混凝效能和Zeta电位的测定结果,对PASC以及聚合氯化铝(PAC)、参比PACref在混凝过程中絮集物形成和增长的变化差异作了对比研究... 以铝酸钠为碱化剂,合成了具有不同Si/Al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复合混凝剂(PASC),采用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并结合混凝效能和Zeta电位的测定结果,对PASC以及聚合氯化铝(PAC)、参比PACref在混凝过程中絮集物形成和增长的变化差异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混凝过程中,Zeta电位、剩余浊度以及混凝指数密切相关.采用铝酸钠为碱化剂合成并引入硅酸钠的混凝剂,有利于提高凝聚速度和絮集物颗粒大小.在Si/Al摩尔比为0.10时处理效果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动力学 聚硅氯化铝(pasc) 混凝指数
下载PDF
聚硅氯化铝PASC的制备及混凝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覃宗华 蒋文庆 +2 位作者 赵东风 李晓静 王金伟 《江苏环境科技》 2008年第A01期4-7,共4页
采用共聚法制备出不同c(OH)/c(Al)和c(Si)/c(Al)的聚硅氯化铝(PASC)混凝剂,并对其进行了铝形态表征。讨论了c(OH)/c(Al)与c(Si)/c(Al)对铝形态分布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聚合时间、聚合酸碱条件下PASC的稳定性。通过混凝实验确定了最佳c(Si)... 采用共聚法制备出不同c(OH)/c(Al)和c(Si)/c(Al)的聚硅氯化铝(PASC)混凝剂,并对其进行了铝形态表征。讨论了c(OH)/c(Al)与c(Si)/c(Al)对铝形态分布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聚合时间、聚合酸碱条件下PASC的稳定性。通过混凝实验确定了最佳c(Si)/c(Al)为1:7,最佳投加量质量浓度为80mg/L,并就混凝效果与PAC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ASC要优于P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 复合絮凝剂 制备方法 聚合形态 混凝效果
下载PDF
聚硅酸氯化铝处理皂素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舒陈华 葛红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18-1620,共3页
制备了聚硅酸氯化铝(PASC)絮凝剂,并用其进行了皂素废水处理实验。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pH值、搅拌速度对COD和浊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絮凝剂投加量为9~13.5mg/L、pH值5~7、搅拌速度150~250r/min时,COD和浊度去除效... 制备了聚硅酸氯化铝(PASC)絮凝剂,并用其进行了皂素废水处理实验。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pH值、搅拌速度对COD和浊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絮凝剂投加量为9~13.5mg/L、pH值5~7、搅拌速度150~250r/min时,COD和浊度去除效果较好。最佳工艺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11.25mg/L、pH值6、搅拌速度200r/min。此时,COD去除率为93.7%,浊度去除率为97.5%。PASC的絮凝性能明显优于P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氯化铝 絮凝剂 COD浊度 皂素废水
下载PDF
聚硅酸氯化铝优化制备及降低纯碱生产中母液Ⅱ浊度的研究
12
作者 曲达 衣守志 +1 位作者 吴家全 吴燕 《盐业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22,共4页
采用复合法自制聚硅酸氯化铝(PASC)絮凝剂,并用其对纯碱生产中高浊度的母液Ⅱ(MⅡ)进行降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Si/Al保持合适的比例时,PASC对MⅡ降浊效果十分显著,可以解决由于MⅡ浊度高而带来的纯碱生产问题。
关键词 纯碱 母液Ⅱ(MⅡ) 絮凝剂 pasc
下载PDF
聚硅氯化铝(PASC)混凝剂的颗粒大小及分子量分布 被引量:37
13
作者 高宝玉 王占生 汤鸿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7-300,共4页
采用共聚与复合两种制备工艺,研制出碱化度( B) 为2 .0 的具有不同 Al/ Si 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 简称 P A S C) 混凝剂.一种方法是将 Na Cl 加入到不同 Al/ Si 摩尔比的 Al Cl3(6 H2 O 和聚... 采用共聚与复合两种制备工艺,研制出碱化度( B) 为2 .0 的具有不同 Al/ Si 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 简称 P A S C) 混凝剂.一种方法是将 Na Cl 加入到不同 Al/ Si 摩尔比的 Al Cl3(6 H2 O 和聚硅酸混合液中;另一种方法是按一定的 Al/ Si 摩尔比将聚硅酸加入到聚合氯化铝液中.应用光子相关光谱( P C S) 和超滤膜过滤方法对 P A S C 及聚合氯化铝( P A C) 的颗粒大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对比测定.结果表明,在 P A S C 中,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生成了聚集体更大的聚合物,显著提高了聚集体的粒径,这种提高以共聚法最为明显; Al/ Si摩尔比影响 P A S C 的聚集度, Al/ Si 摩尔比越小, P A S C 的聚集度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 混凝剂 颗粒 分子量分布 超滤膜
下载PDF
聚硅氯化铝混凝剂中Al(Ⅲ)水解聚合历程及铝硅作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高宝玉 王占生 汤鸿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1-155,共5页
采用共聚与复合两种制备工艺,制备出了系列具有不同碱化度(B)和不同Al/Si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PASC)混凝剂,分析研究了PASC中Al(Ⅲ)的水解聚合历程以及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PASC溶液的酸化解聚.结果表明,聚硅酸与... 采用共聚与复合两种制备工艺,制备出了系列具有不同碱化度(B)和不同Al/Si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PASC)混凝剂,分析研究了PASC中Al(Ⅲ)的水解聚合历程以及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PASC溶液的酸化解聚.结果表明,聚硅酸与铝的水解聚合产物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并影响铝的水解聚合历程;聚硅酸与铝的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取决于Al/Si摩尔比,Al/Si摩尔比越小,聚硅酸与铝的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就越强;制备工艺和Al/Si摩尔比对PASC的酸解反应稍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 混凝剂 水解 聚合
下载PDF
新型复合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硅氯化铝(PASC)的净水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高宝玉 岳钦艳 +1 位作者 张玲 王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6-710,共5页
采用共聚方法制备了系列具有不同碱化度 (B)和Al Si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 (PASC) ,比较了它们与聚合氯化铝 (PAC)的混凝效果及在处理后水中的残留铝含量 ,研究了B值和pH值对其残留铝含量的影响情况 .探讨了PASC的混凝效果和残留铝含量与Al... 采用共聚方法制备了系列具有不同碱化度 (B)和Al Si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 (PASC) ,比较了它们与聚合氯化铝 (PAC)的混凝效果及在处理后水中的残留铝含量 ,研究了B值和pH值对其残留铝含量的影响情况 .探讨了PASC的混凝效果和残留铝含量与Al Si摩尔比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PASC较PAC具有更好的混凝效果和较低的残留铝含量 .对于高浊度水而言 ,具有适宜Al Si摩尔比的PASC才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 ,但对中、低浊度的地表水和含油废水而言 ,在实验的Al Si摩尔比范围内 ,其值越小 ,混凝效果就越好 .PASC在水体中的残留铝含量随着Al Si摩尔比的降低和B值的升高而下降 .PASC和PAC在中性pH条件下具有最低的残留铝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净水效果 聚硅氯化铝 混凝效果 残留铝 水处理
下载PDF
用透射电镜研究聚硅氯化铝混凝剂的结构形貌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宝玉 岳钦艳 王春省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14-416,421,共4页
用透射电镜观察比较了聚硅氯化铝(PASC)与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剂的结构形貌,探讨了碱化度(B)、Al/Si摩尔比、及制备工艺对PASC结构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SC较PAC具有更大的聚集度和枝化度。PASC的聚集度随B值的升高和Al/Si摩尔比... 用透射电镜观察比较了聚硅氯化铝(PASC)与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剂的结构形貌,探讨了碱化度(B)、Al/Si摩尔比、及制备工艺对PASC结构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SC较PAC具有更大的聚集度和枝化度。PASC的聚集度随B值的升高和Al/Si摩尔比的降低而增大;共聚法制备的PASC较复合法制备的PASC具有更大的聚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 混凝剂 结构形貌 透射电镜观察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用流动电流技术研究聚硅氯化铝混凝剂的电动特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宝玉 王占生 汤鸿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22-525,共4页
采用流动电流(SC)技术,研究比较了聚硅氯化铝(PASC)与聚合氯化铝(PAC)的电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PASC中,由于带负电荷的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PASC的电中和能力较PAC有所下降,其下... 采用流动电流(SC)技术,研究比较了聚硅氯化铝(PASC)与聚合氯化铝(PAC)的电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PASC中,由于带负电荷的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PASC的电中和能力较PAC有所下降,其下降程度与PASC的碱化度(B)和Al/Si摩尔比密切相关,B值和Al/Si摩尔比越小,则PASC的电中和能力就越弱.制备工艺对PASC的电中和能力略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 混凝剂 流动电流 电动特性 水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