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BR无厌氧段实现生物除磷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冬波 李小明 +6 位作者 杨麒 张杰 刘依磷 柳娴 贾斌 曾光明 廖德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67-1873,共7页
研究了SBR在模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除磷效果.结果表明,SBR在进水后未经过传统除磷理论认为所必须的厌氧段而直接好氧曝气,废水中磷的浓度仍下降较快.在曝气时间为4 h,进水COD浓度为400 mg·L^-1左右,反应过程中pH值7.0±0.2... 研究了SBR在模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除磷效果.结果表明,SBR在进水后未经过传统除磷理论认为所必须的厌氧段而直接好氧曝气,废水中磷的浓度仍下降较快.在曝气时间为4 h,进水COD浓度为400 mg·L^-1左右,反应过程中pH值7.0±0.2时,进水中TP浓度由15-20 mg·L^-1降到1 mg·L^-1以下,磷的去除效率达到90%以上.反应过程中传统的储能物质多β-羟基烷酸盐(PHA)基本保持不变且含量较低(PHA浓度在5 mg·L^-1左右),聚合磷酸盐(聚磷)在4 h好氧阶段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好氧开始时聚磷含量为83.034 mg·g^-1好氧1h时污泥中聚磷含量为79.980 mg·g^-1,好氧结束时聚磷含量为83.086mg·g^-1),在0.5 h沉淀和3.5 h静置期内聚磷没有明显的水解现象.此研究表明在无厌氧段、无PHA合成而直接好氧曝气,聚磷菌亦能将废水中磷酸盐合成聚磷,通过排除富磷污泥而达到除磷目的,这和传统的理论与研究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多β羟基烷酸盐 聚磷
下载PDF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胞内聚合物测定方法优化 被引量:17
2
作者 由阳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淑莹 刘秀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7-211,共5页
为优化强化生物除磷系统胞内PHA、糖原以及多聚磷酸盐颗粒的测定方法,采用色谱与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其中,PHA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糖原的测定采用稀盐酸消解加葡萄糖试剂盒法,多聚磷酸盐采用过硫酸钾氧化和钼锑抗光度法,经... 为优化强化生物除磷系统胞内PHA、糖原以及多聚磷酸盐颗粒的测定方法,采用色谱与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其中,PHA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糖原的测定采用稀盐酸消解加葡萄糖试剂盒法,多聚磷酸盐采用过硫酸钾氧化和钼锑抗光度法,经过方法优化得出4%酸化甲醇消解20h是提高PHA回收量的最佳条件;糖原在0.6mol/LHCl条件下消解5h提取量最大,临床中的葡萄糖氧化酶法试剂盒可以应用到本实验中;在120℃下氧化30min条件下多聚磷酸盐颗粒可以最大回收.经过加标回收实验等对这3个方法进行精密度、准确度分析,结果显示,在这3个条件下的3种方法都具有很高的精密度或准确度,而且简单易行,适合实验室及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磷 多聚脂肪酸 糖原 聚磷菌
下载PDF
聚磷激酶基因在假单胞菌中的整合和表达 被引量:12
3
作者 杜宏伟 武俊 +3 位作者 肖琳 杨柳燕 蒋丽娟 王晓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011-3015,共5页
为了构建高效除磷的微生物,将来源于大肠杆菌的聚磷激酶基因(ppk)插入广宿主载体pBBR1MCS-2多克隆位点区,得到质粒pBBR1MCS-2-ppk.以该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携带有载体启动子和终止子序列的ppk基因,插入自杀型质粒pUTmini-Tn5中得... 为了构建高效除磷的微生物,将来源于大肠杆菌的聚磷激酶基因(ppk)插入广宿主载体pBBR1MCS-2多克隆位点区,得到质粒pBBR1MCS-2-ppk.以该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携带有载体启动子和终止子序列的ppk基因,插入自杀型质粒pUTmini-Tn5中得到重组质粒pUTmini-Tn5-ppk.pUTmini-Tn5-ppk经三亲接合作用进入Pseudomonas putidaKT2440,同时mini-Tn5通过转座作用将ppk整合到宿主菌株的染色体DNA中,获得基因工程菌Pseudomonas putidaKT2440-PPK,用于表达ppk.RT-PCR结果显示,ppk基因在KT2440-PPK中得到较高量的表达,而在原始菌株KT2440中表达微弱.人工模拟污水实验结果表明,接种1 h时KT2440-PPK中聚磷含量达到最大,为3.05 mg/g,约是对照菌株KT2440的15倍.测定模拟污水中磷酸盐的含量表明,KT2440-PPK可以去除该模拟污水中90%以上的磷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 聚磷激酶(PPK) 三亲接合 恶臭假单胞菌
原文传递
单级好氧除磷工艺与厌氧/好氧除磷工艺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帆 王冬波 +6 位作者 李小明 杨麒 邓莹 罗琨 邹正军 曾恬静 邓嫔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379-3385,共7页
以A/O工艺和单级好氧除磷工艺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活污水中存在最广泛的乙酸钠作为单一碳源,对比研究了2组SBR(A/O工艺,SBR1;单级好氧除磷工艺,SBR2)的除磷效果.连续进行3个月的研究表明,2组SBR在稳定除磷阶段的除磷率和单位污泥的除磷水... 以A/O工艺和单级好氧除磷工艺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活污水中存在最广泛的乙酸钠作为单一碳源,对比研究了2组SBR(A/O工艺,SBR1;单级好氧除磷工艺,SBR2)的除磷效果.连续进行3个月的研究表明,2组SBR在稳定除磷阶段的除磷率和单位污泥的除磷水平分别为91.72%和3.23 mg.g-1(SBR1)与71.70%和2.91 mg.g-1(SBR2).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SBR1中PHA合成的同时伴随着糖原质的消耗,而在SBR2中PHA合成的同时伴随糖原质的积累,这意味着单级好氧除磷工艺中PHA的合成无需糖原质的参与;在静置阶段,2组SBR都表现出了很明显的释磷现象,但SBR2具有更高的释磷水平(释磷量分别为2.6 mg.L-1和13.28 mg.L-1).SBR1和SBR2体现出不同的除磷能力的原因很有可能是2组SBR的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储能物质在消耗和存贮的循环过程中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好氧除磷工艺 A/O工艺 模拟城市生活污水 SBR 糖原质 聚磷酸盐
原文传递
PPA对聚合物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技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侯晓晶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1-224,250,共5页
研究了PPA对聚合物改性沥青(SBR、SBS)储存稳定性的影响,并基于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APA疲劳试验研究了PPA对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综合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影响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水... 研究了PPA对聚合物改性沥青(SBR、SBS)储存稳定性的影响,并基于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APA疲劳试验研究了PPA对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综合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影响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的同时,加入0.75%~1%PPA可以提升聚合物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减少SBS改性剂的掺量,PPA对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有较大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 储存稳定性 路用性能
下载PDF
PPA/SB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6
作者 田照文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20-24,共5页
为提高多聚磷酸和SBR复合改性沥青材料抗老化和路用性能,保证公路路面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本文采用AC-16级配类型,最佳油石比为5.0%制备试件,利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低温弯曲测试、浸水马歇尔试验以及冻融劈裂试验,评价复合改性沥青混... 为提高多聚磷酸和SBR复合改性沥青材料抗老化和路用性能,保证公路路面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本文采用AC-16级配类型,最佳油石比为5.0%制备试件,利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低温弯曲测试、浸水马歇尔试验以及冻融劈裂试验,评价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低温抗裂性以及水稳性。试验结果表明,PPA和SBR改性沥青材料复掺后显著提升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和水稳定性,但PPA含量过高对混合料低温性能不利,结合工程实际,最终确定按照3.0%SBR+1.0%PPA制备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 PPA/SBR复合改性沥青 抗疲劳性能 路用性能
下载PDF
Three-in-one fire-retardant poly(phosphate)-based fast ion-conductor for all-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被引量:2
7
作者 Jiaying Xie Sibo Qiao +5 位作者 Yuyang Wang Jiefei Sui Lixia Bao He Zhou Tianshi Li Jiliang W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324-334,I0008,共12页
The development of flame retardant or nonflammable electrolytes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lithium batteries,owing to inflammable organic solvents and polymer matrix in common liquid and polymer electrolytes ... The development of flame retardant or nonflammable electrolytes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lithium batteries,owing to inflammable organic solvents and polymer matrix in common liquid and polymer electrolytes regarded as the main cause of battery fire.Herein,a series of solid-state polyphosphate oligomers(SPPO)as a three-in-one electrolyte that integrated the roles of lithium salt,dissociation matrix,and flame retardant were synthesized.The well-designed SPPO electrolytes showed an optimal ionic conductivity of 5.5×10^(-4)S cm-1at 30℃,an acceptable electrochemical window up to 4.0 V vs.Li/Li+,and lithium ion transference number of 0.547.Stable Li-ion stripping/plating behavior for 500 h of charge-discharge cycles without internal short-circuit in a Li|SPPO|Li cell was confirmed,together with outstanding interface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SPPO electrolyte and lithium foil.The optimal Li|SPPO|LiFePO4cell presented good reversible discharge capacity of 149.4 mA h g-1at 0.1 C and Coulombic efficiency of 96.4%after 120 cycles.More importantly,the prepared SPPO cannot be ignited by the lighter fire and show a limited-oxygen-index value as high as 35.5%,indicating splendid nonflammable nature.The SPPO could be a promising candidate as a three-in-one solid-state electrolyte for the improved safety of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in-one poly(phosphate) Organic fast ion-conductor Solid-state polymer electrolyte Flame-retardant Secondary lithium batteries
下载PDF
碳源对静置/好氧/缺氧SBR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罗冠 许德超 +6 位作者 李小明 杨麒 陈洪波 罗琨 彭波 汪志龙 谢继慈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27-1734,共8页
以合成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以丙酸钠、乙酸钠/丙酸钠(1∶2碳/碳)、乙酸钠和葡萄糖为外加碳源,建立同步脱氮除磷的静置/好氧/缺氧序批式反应器(SOA-SBR)。通过比较长期运行过程中各反应器的脱氮除磷效果,考察不同碳源对静置/好氧/缺氧SB... 以合成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以丙酸钠、乙酸钠/丙酸钠(1∶2碳/碳)、乙酸钠和葡萄糖为外加碳源,建立同步脱氮除磷的静置/好氧/缺氧序批式反应器(SOA-SBR)。通过比较长期运行过程中各反应器的脱氮除磷效果,考察不同碳源对静置/好氧/缺氧SBR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典型周期内氮、磷元素及微生物体内储能物质的变化,探究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丙酸钠为碳源时SBR能获得96%的最佳除磷效果以及78.3%的总氮去除率;乙酸钠为单一碳源时可取得92.3%的除磷率和93.7%的总氮去除率;而混合碳源对于氮、磷的去除能力介于丙酸钠和乙酸钠之间;葡萄糖为单一碳源时系统对于磷和总氮的去除率仅26%和36.7%。丙酸钠和乙酸钠均能取得良好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但乙酸钠对总氮去除能力更佳。通过分析典型周期中内聚物含量变化表明,微生物体内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和糖原质含量的变化与系统反硝化能力和溶解性正磷酸盐(SOP)去除效果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生物脱氮除磷 静置/好氧/缺氧工艺 序批式反应器 聚磷
原文传递
多元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缓蚀作用
9
作者 李可 赵仕林 +2 位作者 李京 易灵 王咏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3-124,共2页
Combining steel anticorrosive requirements and thought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we designed a molecular of effective corrosion inhibitors and synthesized a series of poly-phosphate compounds by environmental-friendl... Combining steel anticorrosive requirements and thought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we designed a molecular of effective corrosion inhibitors and synthesized a series of poly-phosphate compounds by environmental-friendly 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磷酸酯 表面活性剂 合成 缓蚀作用
下载PDF
多聚磷酸盐在羟基氢氧化铝矿物表面的吸附:基于^(31)P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李咏芳 任超 +1 位作者 周强 李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5-393,共9页
多聚磷酸盐(Poly-P)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无机磷酸盐,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研究多聚磷酸盐在自然界的迁移转化对理解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至关重要。矿物—溶液界面的吸附反应是控制元素在沉积物和土壤中迁移转化的一个关键过程,因此本研究选... 多聚磷酸盐(Poly-P)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无机磷酸盐,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研究多聚磷酸盐在自然界的迁移转化对理解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至关重要。矿物—溶液界面的吸附反应是控制元素在沉积物和土壤中迁移转化的一个关键过程,因此本研究选取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勃姆石(Boehmite),即羟基氧化铝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勃姆石在不同初始磷浓度、不同pH条件下对多聚磷的吸附行为和吸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随着初始磷浓度的增加,勃姆石对多聚磷的吸附量也随之增加,吸附率均接近100%;而随着pH的升高,勃姆石对多聚磷的吸附量逐渐降低。本研究进一步采用XRD、SEM、^(31)P NMR技术对吸附产物进行了表征,核磁共振结果表明勃姆石吸附多聚磷的过程中伴随着多聚磷水解,长链中间的P-O-P键随机断裂,生成了许多短链多聚磷和正磷酸根,两者以内圈络合的形式吸附在勃姆石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盐 勃姆石 固体核磁共振 吸附
下载PDF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微生物学及生化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1
作者 徐立杰 郭春艳 +1 位作者 彭永臻 袁志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7-434,共8页
综述了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系统的微生物学和生化特性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微生物学方面,归纳了EBPR系统中的主要微生物——聚磷菌、聚糖菌、反硝化聚磷菌的分类及相互之间的竞争和联系.具有... 综述了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系统的微生物学和生化特性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微生物学方面,归纳了EBPR系统中的主要微生物——聚磷菌、聚糖菌、反硝化聚磷菌的分类及相互之间的竞争和联系.具有聚磷功能的微生物种类繁多,目前普遍认为Accumulibacter是一种典型的聚磷菌,在各种规模的EBPR系统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关于聚磷菌和聚糖菌的联系、反硝化聚磷菌的分类问题存在争论.在生化特性方面,归纳了聚磷菌体内三大聚合物——糖原、聚β-羟基烷酸脂和聚合磷酸盐与聚磷菌代谢功能的关系.聚磷菌厌氧阶段的还原力由糖酵解和有机底物TCA循环共同提供,其比例受种群结构和实验条件影响.糖原根据不同菌株厌氧阶段的降解途径有所不同,但是对细胞都起到调节氧化平衡的作用.聚β-羟基烷酸脂的组成由有机底物决定,丙酸为底物时4种单体均可检测出来.聚磷菌厌氧释磷的能量来自聚磷分解和糖原分解,耗能受环境条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磷菌 聚糖菌 反硝化聚磷菌 还原力
原文传递
聚磷酸酯-聚氨酯药物释放材料的合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卓仁禧 王均 毛海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207-1211,共5页
报道了一类新型生物可降解和生物相容性药物释放材料聚磷酸酯-聚氨酯的合成和表征,研究了这类聚合物的体外降解及其对牛血清白蛋白的释放性能.
关键词 聚磷酸酯 聚氨酯 药物释放材料 PPU
下载PDF
厌氧快速吸收有机物的两种能量来源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造燕 刘飒 陈思源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3,共3页
从理论上总结了厌氧快速吸收有机物可能存在两种能量来源,通过实验室考察葡萄糖和醋酸钠两种配水的厌氧快速吸收COD去除情况,厌氧释磷量及内糖变化规律,证明细胞内糖可以作为厌氧快速吸收有机物的能量来源。
关键词 厌氧处理吸收 细胞内糖 多聚磷酸盐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多聚磷酸与TPS复合改性沥青及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青莹 韩娟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5-171,共7页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大,易于产生热老化和紫外线老化现象,为了提高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提出采用多聚磷酸与TPS复配方案,研究了TPS和PPA掺量对高粘改性沥青和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与14%TP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大,易于产生热老化和紫外线老化现象,为了提高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提出采用多聚磷酸与TPS复配方案,研究了TPS和PPA掺量对高粘改性沥青和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与14%TP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掺加PPA可显著改善TP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耐久性,采用PPA对TPS改性剂复配方案可显著改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抗热老化和紫外线老化性能,同时降低TPS掺量。采用TPS与PPA复配方案替代高剂量TPS改性沥青在技术上可行,推荐了最佳的TPS与PPA复配方案为12%TPS+1%P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 抗老化性能 耐久性
下载PDF
厌氧条件总磷还原为磷化氢种泥筛选及功能菌株鉴定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康群 刘晖 +2 位作者 孙彦富 周遗品 刘洁萍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69-1673,共5页
厌氧除磷是一种高效、节能、低耗的方法。获取经济、方便、高效的种泥是实现该方法的前提,种泥中产生磷化氢功能菌株的组成及特性是提高处理效能和开发新工艺的基础,目前此研究未见有关报道。本研究依据厌氧除磷理论,利用厌氧培养反应... 厌氧除磷是一种高效、节能、低耗的方法。获取经济、方便、高效的种泥是实现该方法的前提,种泥中产生磷化氢功能菌株的组成及特性是提高处理效能和开发新工艺的基础,目前此研究未见有关报道。本研究依据厌氧除磷理论,利用厌氧培养反应瓶、筛选培养基和微生物筛选、分离、鉴定的方法。以A2/O厌氧池、污泥浓缩池污泥、养殖场新鲜猪粪、鸡粪、牛粪及鸭粪为研究种泥,通过跟踪厌氧培养过程培养液中总磷的去除率和吸收液中磷化氢的生成量筛选出最佳种泥,并对最佳种泥的菌株进行筛选、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6种泥中鸡粪的厌氧除磷能力最强,鸭粪能力最弱,浓缩池中的污泥和猪粪次之,牛粪及厌氧池污泥有一定的作用。本试验条件下鸡粪是厌氧除磷的最佳种泥。经过3个周期的厌氧培养,6种泥培养液总磷的去除率和吸收液中磷化氢的含量随培养时间增长都有不同程度增加。鸡粪的最佳培养时间为5d。鸡粪培养液经21d培养后分离到1株芽孢杆菌属、1株假单胞菌属及2株肠杆菌科,明确了2株肠杆菌科中1株为埃希氏菌属另1株为柠檬酸杆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除磷 厌氧除磷菌 聚磷盐还原 磷化氢
下载PDF
多聚磷酸与SB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及改性机理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涛 李东兴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6-222,共7页
通过对多聚磷酸与SB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系统研究,基于宽温域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和抗老化性能特殊要求,确定了多聚磷酸与SBR适宜的掺配比例,系统评价了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揭示了多聚磷酸与SBR复合改性沥青的机理。研... 通过对多聚磷酸与SB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系统研究,基于宽温域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和抗老化性能特殊要求,确定了多聚磷酸与SBR适宜的掺配比例,系统评价了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揭示了多聚磷酸与SBR复合改性沥青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用于宽温域沥青混合料的多聚磷酸与SBR复合改性沥青中,SBR的推荐掺量为3%~3.5%,多聚磷酸的推荐掺量为1%~1.5%;SBR与多聚磷酸复合改性沥青可大幅改善SMA以及AC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提高沥青混合料热老化和紫外线老化后的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多聚磷酸 多聚磷酸与SBR复合改性沥青 路用性能 抗老化性能
下载PDF
磷酸盐还原为磷化氢功能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康群 刘晖 +3 位作者 孙彦富 陶雪琴 周遗品 刘洁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12-1516,共5页
利用厌氧培养反应瓶和筛选培养基以A2/O厌氧池、污泥浓缩池的污泥、养殖场新鲜猪粪、鸡粪、牛粪及鸭粪为种泥,通过跟踪厌氧培养过程培养液中总磷的去除率和吸收液中磷化氢的生成量筛选出最佳种泥,并对最佳种泥进行厌氧条件下能将磷转化... 利用厌氧培养反应瓶和筛选培养基以A2/O厌氧池、污泥浓缩池的污泥、养殖场新鲜猪粪、鸡粪、牛粪及鸭粪为种泥,通过跟踪厌氧培养过程培养液中总磷的去除率和吸收液中磷化氢的生成量筛选出最佳种泥,并对最佳种泥进行厌氧条件下能将磷转化为磷化氢的菌株进行了筛选、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6种泥中鸡粪的厌氧除磷能力最强,鸭粪能力最弱,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和猪粪次之,牛粪及厌氧池污泥有一定的作用。本实验条件下鸡粪是厌氧除磷工艺的最佳种泥,将成为今后生物除磷工艺厌氧除磷菌种增殖、驯化的首选污泥。在1周期7d内鸡粪的最佳培养时间为5d。鸡粪培养液经21d培养后分离到2株肠杆菌科、2株真杆菌属和1株丁酸弧菌属,均是厌氧条件下磷酸盐还原为磷化氢的菌株,真杆菌属和丁酸弧菌属为首次分离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除磷 厌氧除磷菌 聚磷盐还原 磷化氢
下载PDF
反硝化聚磷菌B8干粉菌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晶 陈萍 +2 位作者 邓文 周新程 张文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8-1155,共8页
为获得反硝化聚磷菌(DNPAOs)干粉菌剂,以反硝化聚磷菌B8液态菌剂为菌种来源,以麦麸、玉米干粉混合物作为载体,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为发酵液,进行增菌培养.在麦麸、玉米干粉载体配比(W/W)为85%∶15%,投菌液量为4 m L·g^(-1)干粉,... 为获得反硝化聚磷菌(DNPAOs)干粉菌剂,以反硝化聚磷菌B8液态菌剂为菌种来源,以麦麸、玉米干粉混合物作为载体,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为发酵液,进行增菌培养.在麦麸、玉米干粉载体配比(W/W)为85%∶15%,投菌液量为4 m L·g^(-1)干粉,发酵液用量为4 m L·g^(-1)干粉的条件下制得干粉菌剂.其使用效果为:(1)当主要污水处理因子为硝酸盐氮时,干粉菌剂成品的最佳发酵液p H值为5.5,该菌剂对化学需氧量、硝酸盐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达43.26%、92.76%和65.77%;(2)当主要处理因子为总磷时,则同等条件下所制得的干粉菌剂成品的最佳发酵液p H值为6.5,该菌剂对化学需氧量、硝酸盐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达44.41%、56.21%和87.30%.扫描电镜显示B8菌株附着于菌剂载体上,吸收培养液的营养用于繁殖生长及发酵,干燥后B8可固定于载体上,再将其投放于待处理废水中即可发挥其菌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聚磷菌 干粉菌剂 脱氮除磷
下载PDF
关于用磷酸化清洁生产技术制备皮革加脂剂的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兰云军 董贵平 +2 位作者 许晓红 邹祥龙 罗卫平 《皮革与化工》 CAS 2008年第1期2-4,44,共4页
探讨了在用磷酸化清洁生产技术制备皮革加脂剂的三个关键因素:①对磷酸化试剂种类的要求;②磷酸化试剂五氧化二磷的加入方式;③磷酸化反应副产物多聚磷酸酯的低碳链一元醇醇解代替水解。
关键词 皮革加脂剂 磷酸化 五氧化二磷 分散 多聚磷酸酯醇解
下载PDF
主链含茜草双酯亚结构单元的聚磷酸酯的合成、降解及释药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卓仁禧 崔竞舟 刘立建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85-388,共4页
通过茜草双酯与磷酰二氯的溶液缩聚合成了8种主链含茜草双酯亚结构单元的聚磷酸酯,并以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确证了它们的结构。测定了它们的数均分子量。研究了其体外降解性能,并用高效液相色谱跟踪5-氟尿嘧啶从部分... 通过茜草双酯与磷酰二氯的溶液缩聚合成了8种主链含茜草双酯亚结构单元的聚磷酸酯,并以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确证了它们的结构。测定了它们的数均分子量。研究了其体外降解性能,并用高效液相色谱跟踪5-氟尿嘧啶从部分聚合物基质片中的释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双酯 聚磷酸酯 药物控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