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P-核糖基化调控精子形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段晨莹 李欣 +6 位作者 赵俊金 李茹意 赵羚均 郭冠华 杨利国 滑国华 王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9,共9页
ADP-核糖基化是由ADP-核糖基转移酶((ADP-ribosyl)transferases,ARTs)催化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分为聚-ADP-核糖基化和单-ADP-核糖基化,在着丝点和纺锤体组装、DNA损伤修复及精子染色质重塑等多个精子发生生物学事件中发挥重要调控... ADP-核糖基化是由ADP-核糖基转移酶((ADP-ribosyl)transferases,ARTs)催化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分为聚-ADP-核糖基化和单-ADP-核糖基化,在着丝点和纺锤体组装、DNA损伤修复及精子染色质重塑等多个精子发生生物学事件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部分ARTs基因缺失使精子形成异常,导致精液质量降低,甚至雄性不育。然而,ADP-核糖基化调控精子形成的详细机制尚不清楚,对单-ADP核糖基化的研究则更少。为此,本文综述了ADP-核糖基化在精子形成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揭示精子形成调控机制提供新思路,推动雄性繁殖障碍防控和男性不育治疗取得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核糖基化 精子形成 聚-adp-核糖基聚合酶 ecto-adp-核糖基转移酶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对脑缺血大鼠半暗带神经元NeuN、Caspase-3、PAR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龙建飞 张弛 +4 位作者 张秋霞 王蕾 赵晖 边宝林 赵海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0-93,98,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水提物有效部位(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环烯醚萜)对脑缺血大鼠半暗带神经核抗原(NeuN)、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与多聚ADP核糖多聚酶(PAR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永久性...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水提物有效部位(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环烯醚萜)对脑缺血大鼠半暗带神经核抗原(NeuN)、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与多聚ADP核糖多聚酶(PAR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连解毒汤水提物(800 mg/kg)组、总生物碱组(44 mg/kg)、总黄酮组(50 mg/kg)、总环烯醚萜组(80 mg/kg),连续灌胃给药7 d,每天给药1次。免疫荧光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NeuN、Caspase-3及PARP的表达。结果模型大鼠脑缺血半暗带皮层NeuN阳性细胞数目减少,神经元NeuN表达降低,Caspase-3、PARP阳性表达明显增强,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黄连解毒汤水提取物、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环烯醚萜组大鼠缺血半暗带皮层NeuN阳性细胞增多,神经元NeuN表达增强,Caspase-3、PARP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水提取物、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环烯醚萜可通过抑制Caspase-3活性、降低PARP的过度表达,保护缺血半暗带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脑缺血 神经核抗原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多聚adp核糖多聚酶 大鼠
原文传递
PARP-1和caspase-3在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5
3
作者 蒲竞 李汛 +2 位作者 朱骏 白仲天 严峻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胰腺癌及胰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66例及癌旁... 目的探讨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在胰腺癌及胰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66例及癌旁组织标本113例,行免疫组化检查,分别检测标本中PARP-1及caspase-3的表达。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66例胰腺癌标本中53例有不同程度PARP-1表达,阳性率为80.3%;113例癌旁组织中有39例PARP-1表达,阳性率为34.5%;PARP-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79,P<0.01)。在中分化(18/25,72.0%)和低分化(10/14,71.4%)的胰腺癌组织中PARP-1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高分化(3/14,21.4%)肿瘤组织,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6,P<0.01)。66例胰腺癌标本中47例有不同程度caspase-3表达,阳性率为71.2%;113例癌旁组织中有71例caspase-3表达,阳性率为62.8%。高分化(11/18,61.1%)的胰腺癌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中分化(4/20,20.0%)和低分化(0/9,0)肿瘤组织,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4,P<0.01)。结论胰腺癌组织中PAR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其强阳性率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caspase-3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与癌旁组织相似,其强阳性率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PARP-1、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adp核糖聚合酶类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PARP-1和TNF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于洋 刘学政 +2 位作者 包翠芬 李晓明 刘霞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245-248,I0002,I0003,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大脑皮质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1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人参皂苷Rg1低、中、高组,阳性对照组。于术前5 d至取材当日,...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大脑皮质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1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人参皂苷Rg1低、中、高组,阳性对照组。于术前5 d至取材当日,假手术组与单纯缺血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5 mg/kg,人参皂苷Rg1分别给10、20、40 mg/kg,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1 mg/kg。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TTC染色验证模型是否成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脑皮质缺血后PARP-1、TNFR1的表达。结果单纯缺血组较假手术组可见明显神经功能缺陷症状及大面积苍白色梗死区域;人参皂苷Rg1各组和阳性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高于假手术组,低于单纯缺血组(P<0.05);人参皂苷Rg1各组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参皂苷Rg1低组每高倍视野PARP-1、TNFR1阳性细胞数高于假手术组和阳性对照组;中、高组高于假手术组,低于单纯缺血组(P<0.05)。单纯缺血组皮质PARP-1、TNFR1较假手术组阳性表达条带显著增强;人参皂苷Rg1低组PARP-1、TNFR1阳性表达高于假手术组;中组高于假手术组,低于单纯缺血组;高组低于单纯缺血组(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大脑组织PARP-1、TNFR1的表达,对抗脑细胞坏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 脑缺血 adp核糖聚合酶类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Ⅰ型 人参皂苷RG1 局灶性脑缺血 PARP-1 TNFR1
下载PDF
丁苯酞通过PARP-1/AIF通路(Parthanato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刘伟 马静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组)、丁苯酞治疗组(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于脑缺血2 h后再灌注。...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组)、丁苯酞治疗组(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于脑缺血2 h后再灌注。治疗组于脑缺血1 h给予丁苯酞混悬液(按体质量80 mg/kg)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组给予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的0.5%Tween80溶液。采用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用免疫组化法(SABC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和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水平,应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x?)表示,多组比较用方差分析,两样本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未见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组织未发现脑梗死病灶;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1.50±0.55)分]较模型组[(2.67±0.52)分]低(P<0.01),治疗组脑梗死体积[(22.33±4.48)%]明显低于模型组[(33.84±3.37)%,P<0.01];模型组脑组织PARP-1、AIF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6.17±2.79)个/400倍视野、(14.67±2.07)个/400倍视野]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5.83±0.75)个/400倍视野、(4.00±1.79)个/400倍视野,均P<0.01],治疗组脑组织PARP-1、AIF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6.67±2.66)个/400倍视野、(9.17±2.93)个/400倍视野]较模型组少[分别为(26.17±2.79)个/400倍视野、(14.67±2.07)个/400倍视野,均P<0.01]。结论丁苯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ARP-1/AIF通路及细胞Parthanatos样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Parthanatos adp核糖聚合酶类 凋亡诱导因子 丁苯酞
原文传递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在苯并(a)芘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DNA甲基化改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陶功华 龚春梅 +8 位作者 杨淋清 刘庆成 刘建东 吴德生 胡辛楠 黄海燕 刘建军 柯跃斌 庄志雄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0-415,共6页
目的 观察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诱导体外细胞DNA甲基化水平改变,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1.0、2.0、5.0、10.0、15.0、30.0 μmol/L浓度B(a)P... 目的 观察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诱导体外细胞DNA甲基化水平改变,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1.0、2.0、5.0、10.0、15.0、30.0 μmol/L浓度B(a)P分别处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及其PARP1缺陷细胞(16HBE-shPARP1)72 h.采用免疫荧光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检测其基因组DNA整体甲基化水平改变,同时动态监测PARP1和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s 1,DNMT1)表达的变化.结果 16HBE和16HBE-shPARP1细胞基因组整体甲基化百分比(mCpG%)分别为(4.04±0.08)%和(9.69±0.50)%.经5-氮杂脱氧胞苷(DAC)处理72 h后,mCpG%值分别下降为(3.15±0.14)%、(6.07±0.54)%.经B(a)P染毒72 h后,16HBE细胞基因组mCpG%值[B(a)P浓度由低到高]分别为(5.10±0.13)、(4.25±0.10)、(3.91±0.10)、(4.23±0.27)、(3.70±0.15)、(3.08±0.07);16HBE-shPARP1细胞基因组mCpG%值(浓度由低到高)分别为(10.63±0.60)、(13.08±0.68)、(9.75±0.55)、(7.32±0.67)、(6.90±0.49)、(6.27±0.21).两种细胞不同处理组间mC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1.67、60.91,P值均<0.01).16HBE细胞各剂量组[B(a)P浓度由低到高]PARP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41.0%、158.0%、167.0%、239.0%、149.0%、8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45、17.32、32.24、33.44、20.21、9.87,P值均<0.01);16HBE-shPARP1细胞各剂量组(浓度由低到高)PARP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69.0%、217.0%、259.0%、323.0%、321.0%、2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06、15.92、22.68、26.23、37.19、21.15,P值均<0.01).当B(a)P染毒剂量达5.0 μmol/L后,16HBE细胞各剂量组(浓度由低到高)DNMT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25.0%、162.0%、275.0%、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74、24.92、5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芘 DNA甲基化 adp核糖聚合酶类 DNA(胞嘧啶-5-)-甲基转移酶
原文传递
葡萄籽原花青素抑制PARP-1活性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彭文达 彭劲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670-1675,共6页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心肌梗死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GSPE低、中、高组、多聚(腺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抑制剂BSI-201组,每组15只,另设假手术对照组15...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心肌梗死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GSPE低、中、高组、多聚(腺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抑制剂BSI-201组,每组15只,另设假手术对照组15只。GSPE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100、200、400 mg/ml GSPE灌胃给药; BSI-201组给予120μmol/L BSI-201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处理,每天1次,持续4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估大鼠心脏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体积; 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心肌组织中Bax、cleavedcaspase3、Bcl-2、PA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率、左心室舒张末压、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心肌细胞破碎、坏死,心肌纤维排列不规则,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组织Bax、cleavedcaspase3、PAR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 05),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 05)。与模型组比较,GSPE低、中、高剂量组及BSI-201组大鼠心率、左心室舒张末压、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显著升高(P <0. 05);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心肌组织Bax、cleavedcaspase3、PA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 05),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0. 05)。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可能通过抑制PARP-1活化来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类/药理学 adp核糖聚合酶类/药物作用 心肌梗死/药物疗法 细胞凋亡 大鼠
原文传递
PARP-1介导的自噬流受阻在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赵伟 王永伟 +1 位作者 韦冠山 徐世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75-979,共5页
目的探讨PARP-1介导的自噬流受阻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心肌细胞H9c2制备缺血再灌注细胞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处理模型组、PARP-1抑制剂组、PARP-1抑制剂+模型组(PJ34+H/R组)。取各组处理后... 目的探讨PARP-1介导的自噬流受阻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心肌细胞H9c2制备缺血再灌注细胞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处理模型组、PARP-1抑制剂组、PARP-1抑制剂+模型组(PJ34+H/R组)。取各组处理后的6孔板H9c2细胞提取总蛋白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ARP-1活性蛋白p ADPr,凋亡相关蛋白Bax,细胞DNA损伤标记蛋白p-γH2ax的表达,细胞自噬流相关蛋白:LC3BII/LC3I、Beclin-1、P62的表达量。通过Graph Pad Prism 6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RI模型组PARP-1活性标记物p ADPr表达更高表示PARP-1激活增多,细胞凋亡损伤增加,DNA损伤(p-γH2ax)也增多(P<0.05)。LC3B II、beclin-1表达增高,同时p62表达也增高(P<0.05),表示自噬流受阻。与模型组比较,加入PARP-1抑制剂后(H/R+PJ34组)可明显抑制心肌细胞内PARP-1活性(p ADPr),细胞凋亡减少,细胞DNA损伤也减轻(P<0.05);自噬相关蛋白LC3B II、beclin-1表达无明显变化,而p62表达降低(P<0.05),表明自噬流受阻情况得到缓解(P<0.05)。结论 PARP-1激活介导的自噬流受阻在大鼠MIRI中发挥着作用,通过抑制PARP-1活性后可明显逆转自噬流受阻情况,减轻M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P-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
下载PDF
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皮如玉 李佳蕊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15-518,共4页
卵巢癌起病隐匿,发现时多处于疾病晚期,目前在妇科恶性肿瘤的病死率中居首位,大多数患者死于肿瘤复发和耐药。聚二磷酸腺苷(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是一种卵巢癌靶向治疗的新药,能选择性抑制PARP功能以... 卵巢癌起病隐匿,发现时多处于疾病晚期,目前在妇科恶性肿瘤的病死率中居首位,大多数患者死于肿瘤复发和耐药。聚二磷酸腺苷(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是一种卵巢癌靶向治疗的新药,能选择性抑制PARP功能以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大量试验显示,PARP抑制剂在具有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的卵巢癌中有抗肿瘤作用,且有良好的耐受性。PARP抑制剂能显著延长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卵巢癌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尤其对铂类敏感、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卵巢癌患者获益最大。综述PARP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其代表药物在卵巢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核糖聚合酶类 卵巢肿瘤 基因 BRCA1 基因 BRCA2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多二磷酸腺苷一核糖聚合酶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和炎症因子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兆峰 杜波 季晓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97-1002,共6页
目的探讨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核转录因子KB(NF—KB)活性和炎症因子表达的调节。方法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I/R组、I/R+DPQ(PARP抑制剂... 目的探讨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核转录因子KB(NF—KB)活性和炎症因子表达的调节。方法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I/R组、I/R+DPQ(PARP抑制剂)组和对照组。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中PARP蛋白的表达水平,硝基四氮唑蓝染色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技术分别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电泳迁移率变更分析法检测大鼠心肌中NF—KB的活性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I/R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AR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R+DPQ组低于I/R组(P均〈0.05)。(2)I/R+DPQ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左心室面积为(31.45±5.54)%,显著小于I/R组的(45.97±4.22)%(P〈0.05)。I/R+DPQ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为(23.0±3.8)%,显著低于I/R组的(34.0±6.2)%(P〈0.05)。(3)IZR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KB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ICAM.1、COX.2和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R+DPQ组大鼠心肌组织中上述因子的活性及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I/R组(P均〈0.05)。结论在大鼠心肌I/R过程中,PARP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并通过增强NF—KB的活性和增加ICAM-1、COX.2及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造成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adp核糖聚合酶类 NF—KB 炎症介导素类
原文传递
免疫与靶向治疗联用:子宫内膜癌治疗新视角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莉 芦小珊 +1 位作者 辛佳纯 王晓慧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9,共5页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作为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复发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的预后较差,一线治疗包括铂类药物化疗或激素治疗,目前尚无标准的后续疗法。近年来,人们对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作为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复发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的预后较差,一线治疗包括铂类药物化疗或激素治疗,目前尚无标准的后续疗法。近年来,人们对子宫内膜癌分子生物学基础的认识有了很大进展,并找到了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潜在靶点。靶向治疗如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和免疫治疗如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及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抑制剂有可能有效对抗特定亚型的子宫内膜癌。临床研究表明,联合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产生协同效应。现就PD-1/PD-L1抑制剂与PARP抑制剂单一或联合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疗法 adp核糖聚合酶类 抗原 CD274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程序性死亡蛋白-1
下载PDF
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在复发性卵巢癌维持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宫晗 聂丹 +1 位作者 黄玥 李征宇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奥拉帕利(olaparib)、卢卡帕利(rucaparib)及尼拉帕利(niraparib)均为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是一类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抗癌药物。PARPi通过靶向抑制细胞核内的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从而特异性杀死同源... 奥拉帕利(olaparib)、卢卡帕利(rucaparib)及尼拉帕利(niraparib)均为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是一类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抗癌药物。PARPi通过靶向抑制细胞核内的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从而特异性杀死同源重组修复通路(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pathway)缺陷的癌细胞。在我国,卢卡帕利已完成临床试验,奥拉帕利及尼拉帕利则于2019年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用于对铂类药物敏感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维持治疗。中国目前仍缺乏对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经验。这3种药物均已在美国、欧洲、中国香港地区上市,并已完成临床试验研究阶段。笔者拟就目前PARPi在卵巢癌治疗过程中的适用人群、疗效及安全性等研究现状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PARPi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核糖聚合酶类 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卵巢肿瘤 突变 奥拉帕利 卢卡帕利 尼拉帕利 维持治疗
原文传递
风药、补虚药对脑缺血大鼠Caspase-3和PAR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秋霞 赵晖 +4 位作者 张弛 王蕾 李然 张琪 王海征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观察侯氏黑散方中的风药、补虚药对凋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及DNA修复蛋白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在缺血脑组织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ACO)模型,缺血动物于术后随机分成模型组、风... 目的观察侯氏黑散方中的风药、补虚药对凋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及DNA修复蛋白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在缺血脑组织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ACO)模型,缺血动物于术后随机分成模型组、风药组、补虚药组、风药补虚药联用组。分别在术后6、24、48 h 3个时间点取材,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顶叶皮层、纹状体凋亡蛋白Caspase-3及DNA修复蛋白PARP的表达。结果缺血6 h,风药可降低海马CAI区、顶叶皮层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下调纹状体PARP的表达;补虚药可上调大鼠海马CAI区、顶叶皮层、纹状体PARP的表达。缺血24 h,风药可明显降低海马CAI区、顶叶皮层Caspase-3的表达。缺血48 h,风药可明显降低顶叶皮层、纹状体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下调纹状体PARP的表达,补虚药可明显上调纹状体PARP的表达。结论侯氏黑散方中风药主要通过不同时间、不同部位选择性下调Caspase-3的表达而补虚药则主要通过上调DNA修复蛋白PARP的表达,促进脑细胞的自我修复功能以防止脑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风药 补虚药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大鼠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PARP-1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刘立鹏 刘坤 +2 位作者 薛莲 王雪飞 刘强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741,共4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体质量200~240 g,8~12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肠...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体质量200~240 g,8~12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肠缺血再灌注+右美托咪定组(I/R+Dex组)。S组仅开腹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不夹闭;I/R组和I/R+Dex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恢复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组均分离右侧股静脉并置管,I/R+Dex组于夹闭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5μg/kg,持续15 min,S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120 min时,麻醉后处死大鼠取小肠组织,确定湿质量/干质量(W/D)比值;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结果并进行Chiu评分;采用TUNEL法观察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肠组织PARP-1活化产物聚腺苷二磷酸核糖(PAR)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I/R+Dex组W/D比值、Chiu评分和凋亡指数升高,PAR和caspase-3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I/R+Dex组W/D比值、Chiu评分和凋亡指数降低,PAR和caspase-3表达下调(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PARP-1活化,减轻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再灌注损伤 adp核糖聚合酶类
原文传递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和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族1水平评估脑神经功能恢复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唐政 唐宗椿 +2 位作者 陈翀 史新宇 李清振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4年第11期973-97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和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族1(FOXO1)水平与重度颅脑损伤(SCI)患者脑神经功能的关系及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宝鸡高新医院100例SCI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入院时格拉斯哥... 目的探讨血清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和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族1(FOXO1)水平与重度颅脑损伤(SCI)患者脑神经功能的关系及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宝鸡高新医院100例SCI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根据出院后3个月改良Rankin评分(mRS)将患者分为恢复良好组(mRS 0~2分)62例和恢复不良组(mRS 3~5分)38例。另外,选取同期宝鸡高新医院5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PARP1和FOXO1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CI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ARP1和FOXO1评估SCI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效能。结果恢复良好组和恢复不良组PARP1、FOXO1明显高于对照组[(4.14±1.19)和(5.98±1.02)μg/L比(2.13±0.71)μg/L、(5.83±1.22)和(7.57±3.12)μg/L比(4.23±1.34)μg/L],且恢复不良组明显高于恢复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不良组mRS明显高于恢复良好组[(3.92±0.87)分比(1.03±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CI患者PARP1和FOXO1与mRS呈正相关(r=0.673和0.64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CS、mRS、PARP1和FOXO1是影响S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39、1.286、1.439和1.389,95%CI 1.003~1.076、1.011~1.637、1.029~2.012和1.009~1.912,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ARP1联合FOXO1评估SCI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大于PARP1和FOXO1单独评估的AUC[0.953(95%CI 0.918~0.988)比0.866(95%CI 0.796~0.936)和0.859(95%CI 0.783~0.935);Z=2.162和2.188,P=0.031和0.029]。结论SCI患者血清PARP1和FOXO1水平与脑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呈正相关,且其对脑神经恢复状况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adp核糖聚合酶类 叉头框蛋白O1 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α-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聚ADP-核糖多聚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艳 吴晨光 +3 位作者 王丽 徐志刚 陈宇宁 李文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4-626,共3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α-LA)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聚ADP-核糖多聚酶(PARP)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组(A组)、α-LA干预的糖尿病组(B组)及正常对照组(C组)。8周后测各组大鼠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探讨α-硫辛酸(α-LA)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聚ADP-核糖多聚酶(PARP)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组(A组)、α-LA干预的糖尿病组(B组)及正常对照组(C组)。8周后测各组大鼠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观察PARP在肾脏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A组大鼠肾脏SOD活性下降,MDA含量、肾脏细胞凋亡数、PARP和Caspase-3的表达均显著增多(P<0.05),而B组上述指标均较A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α-LA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下调PARP表达而对抗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糖尿病肾病 adp-核糖多聚酶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荣晖 杜彩文 张国君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519-522,共4页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对内分泌治疗无效,针对Her-2靶点的靶向治疗如赫赛汀、拉帕替尼等也并不适用。目前,常规化疗是内科治疗TNBC的惟一途径。寻找TNBC的治疗靶点是目前乳腺癌的研究热点之一,正在研发的新...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对内分泌治疗无效,针对Her-2靶点的靶向治疗如赫赛汀、拉帕替尼等也并不适用。目前,常规化疗是内科治疗TNBC的惟一途径。寻找TNBC的治疗靶点是目前乳腺癌的研究热点之一,正在研发的新靶向治疗药物包括PARP-1抑制剂、EGFR抑制剂、CXCR4抑制剂、抗血管生成、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TOR抑制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adp核糖聚合酶类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CXCR4抑制剂
原文传递
胃癌NOTCH3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婷婷 黄汉莲 +3 位作者 肖利佳 余蕙君 袁新华 周义文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2979-2983,共5页
目的探讨NOTCH3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NOTCH3蛋白在正常胃组织及胃癌细胞的相对表达水平。siScramble或si-NOTCH3-1、si-NOTCH3-2转染AGS和MKN28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 目的探讨NOTCH3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NOTCH3蛋白在正常胃组织及胃癌细胞的相对表达水平。siScramble或si-NOTCH3-1、si-NOTCH3-2转染AGS和MKN28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及Western blot判断siRNA的转染效率;采用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AGS和MKN28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AGS和MKN28的cleaved-DNA修复酶(PARP)和cleaved-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细胞中NOTCH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胃组织。si-NOTCH3-1、si-NOTCH3-2转染后AGS和MKN28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随着si-NOTCH3-2转染浓度的逐渐升高,NOTCH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而cleaved-PARP和cleaved-Caspase-3水平逐渐升高,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结论NOTCH3在胃癌中表达增多,其可抑制胃癌细胞凋亡,促进胃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Notch3 胃肿瘤 细胞凋亡 adp核糖聚合酶类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下载PDF
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通过调节Akt信号通路造成心肌损伤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兆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多二磷酸腺苷(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fibose)polymerase,PARP]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蛋白激酶B(PKB或Akt)信号通路的调节。方法将48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 目的探讨多二磷酸腺苷(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fibose)polymerase,PARP]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蛋白激酶B(PKB或Akt)信号通路的调节。方法将48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亦不给予药物)、I/R组(建立I/R损伤模型,不给予药物)、I/R+DPQ组(建立I/R损伤模型,并给予PARP的抑制剂DPQ)和I/R+DPQ+LY294002组(建立I/R损伤模型,并给予DPQ和Akt的抑制剂LY294002)。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技术(TUNEL)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m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中PARP、Akt及其下游分子糖原合成酶激酶(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p,GSK-3B)和叉头转录因子FOX03a的表达水平。结果(1)I/R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ARP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I/R+DPQ组则低于I/R组(P〈0.05)。(2)I/R+DPQ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为(23.0±3.8)%低于I/R组的(34.0±6.2)%,P〈0.05。I/R+DPQ组大鼠左心室内压(LVDP)、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和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均较I/R组高(P均〈0.05)。(3)I/R+DPQ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磷酸化Akt、磷酸化GSK.3B和磷酸化FOX03a的表达较I/R组高(P均〈0.05)。I/R+DPQ+LY294002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磷酸化Akt、磷酸化GSK-3B和磷酸化FOX03a的表达则较I/R+DPQ组少(P均〈0.05)。结论大鼠心肌I/R时PARP的表达明显增加,并通过调节Akt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导致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adp核糖聚合酶类 蛋白激酶类 信号传导
原文传递
聚ADP核糖聚合酶-1及其抑制剂与肿瘤治疗
20
作者 陈树伟(综述) 宋明(审校) 郭朱明(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63-265,共3页
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能修复DNA损伤,从而维持细胞内环境与基因组稳定。多数恶性肿瘤细胞中PARP-1活性增强,因此,敲除PARP-1基因或使用PARP-1抑制剂能降低肿瘤细胞的DNA修复功能,增强其对DNA损伤因子的敏感性,从而提高肿瘤... 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能修复DNA损伤,从而维持细胞内环境与基因组稳定。多数恶性肿瘤细胞中PARP-1活性增强,因此,敲除PARP-1基因或使用PARP-1抑制剂能降低肿瘤细胞的DNA修复功能,增强其对DNA损伤因子的敏感性,从而提高肿瘤放疗和化疗疗效。PARP-1有望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p核糖聚合酶类 DNA修复酶类 肿瘤 adp核糖聚合酶类抑制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