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AT/PCL共混薄膜在草莓保鲜包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云雪艳 道日娜 +1 位作者 李晓芳 董同力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92-97,共6页
目的通过聚己内酯(PCL)来改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的自粘性、成膜性及气体透过性,探究不同厚度和不同气体透过性的PBAT/PCL共混薄膜包装对新鲜草莓的保鲜效果。方法利用双螺杆挤出流延机组制备不同厚度和不同气体透过性的PB... 目的通过聚己内酯(PCL)来改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的自粘性、成膜性及气体透过性,探究不同厚度和不同气体透过性的PBAT/PCL共混薄膜包装对新鲜草莓的保鲜效果。方法利用双螺杆挤出流延机组制备不同厚度和不同气体透过性的PBAT/PCL共混薄膜,并用于草莓的密闭包装。结果纯PBAT的自粘性由于PCL的添加得到改善,且不同厚度及共混比例的PBAT/PCL共混薄膜气体透过量不同,但CO_2/O_2选择透过比几乎不变。当薄膜用于草莓包装时,PBAT/PCL20薄膜草莓包装内部的CO_2浓度从第2天开始迅速进入平衡状态,维持在体积分数为2%~3%的范围,而O_2的体积分数随着贮藏时间逐渐降低后达到6%~7%。结论少量PCL的添加可改善PBAT的自粘性,一定厚度和透过性的PBAT/PCL共混膜可以使包装内部建立起低氧高二氧化碳的气氛环境,抑制草莓的呼吸作用,延长其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聚己内脂 可降解包装薄膜 草莓保鲜
下载PDF
凹凸棒石/Ⅰ型胶原/聚己内酯复合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晓敏 宋学文 +2 位作者 王维 李振珺 赵红斌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6-633,共8页
目的探讨凹凸棒石/Ⅰ型胶原/聚己内酯[attapulgite/collagen typeⅠ/poly(caprolactone),ATP/ColⅠ/PCL]支架材料修复兔桡骨缺损效果,及其作为骨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取ColⅠ、PCL按3∶2比例溶于六氟异丙醇后,添加ATP,制备ATP/ColⅠ/... 目的探讨凹凸棒石/Ⅰ型胶原/聚己内酯[attapulgite/collagen typeⅠ/poly(caprolactone),ATP/ColⅠ/PCL]支架材料修复兔桡骨缺损效果,及其作为骨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取ColⅠ、PCL按3∶2比例溶于六氟异丙醇后,添加ATP,制备ATP/ColⅠ/PCL支架材料;同法制备ColⅠ/PCL支架材料作为对照。扫描电镜观察两种支架材料结构。取24只2月龄雄性日本大耳白兔,于双侧前肢制备长15 mm的桡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A组6只(12侧)缺损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B、C组各9只(18侧),于缺损处分别植入ColⅠ/PCL、ATP/ColⅠ/PCL支架材料。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4、8、12周X线片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12周取材行大体、扫描电镜、Micro-CT观察及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缺损修复以及支架材料降解情况。结果扫描电镜示,两种支架材料均为多孔结构,ATP/ColⅠ/PCL支架材料结构较ColⅠ/PCL支架材料更致密。术后各组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无切口感染等现象。X线片检查示,随时间延长,C组缺损区骨髓腔连通,修复效果优于A、B组。术后12周,大体观察示B、C组支架材料与周围组织良好融合,A组缺损部位被结缔组织填满。扫描电镜示B、C组支架材料表面和孔隙间被大量细胞和组织覆盖。Micro-CT扫描示,C组骨缺损部位新生骨体积、骨矿物质含量、组织矿含量、骨小梁连接密度显著高于A、B组(P<0.05)。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A组缺损区域填充大量结缔组织,ALP、ColⅠ和OPN仅微弱表达;B组支架材料降解区域内有胶原纤维形成,与A组相比,ALP、ColⅠ和OPN表达增强;C组支架材料降解较B组慢,材料植入部位有新生骨组织形成,与A、B组相比,ALP表达减弱,而ColⅠ、OPN表达增强。结论 ATP/ColⅠ/PCL支架材料体内可降解,具有三维多孔致密结构,生物相容性良好,修复兔桡骨缺损效果较好,可以作为骨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I型胶原 聚己内酯 复合支架材料 骨缺损
原文传递
聚己内酯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基复合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冯泽华 郑凯 徐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80-1184,共5页
静电纺丝可制备出模拟细胞外基质的生物支架材料,以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作为静电纺丝原料可获得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将PCL电纺纳米纤维与无机材料组合,可以改善支架材料亲水性和机械性能,调控降解性能,增强生物矿化能力,具... 静电纺丝可制备出模拟细胞外基质的生物支架材料,以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作为静电纺丝原料可获得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将PCL电纺纳米纤维与无机材料组合,可以改善支架材料亲水性和机械性能,调控降解性能,增强生物矿化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对PCL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基复合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己内酯 无机材料 复合材料 口腔医学
下载PDF
PCL/ZrO2骨组织工程支架3D打印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启帆 马志勇 +3 位作者 钟林娜 谢雯佳 钱正 史耕田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0年第4期418-424,436,共8页
目的为制备出满足骨缺损修复需要的具有一定力学强度和生物活性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本文选取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和纳米氧化锆(ZrO2)粉末制备出三维多孔复合材料支架。方法采用高温熔融挤出3D打印方式制备PCL/ZrO2复合材料支架... 目的为制备出满足骨缺损修复需要的具有一定力学强度和生物活性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本文选取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和纳米氧化锆(ZrO2)粉末制备出三维多孔复合材料支架。方法采用高温熔融挤出3D打印方式制备PCL/ZrO2复合材料支架,为获取支架的几何形态、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万能试验机(material test system,MTS)分别分析了支架的形貌和压缩性能,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的方式测试复合材料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结果制备完成的复合材料支架具有良好的三维孔隙结构,孔径≥400μm,孔隙率≥40%。对比纯PCL支架,PCL/ZrO2复合材料支架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杨氏模量提高0.4倍左右,抗压强度提高0.5倍左右。在体外实验中,细胞培养7 d后PCL/ZrO2复合材料支架上的细胞增殖对比纯PCL支架有显著提高。结论基于该结果,本文制备出的PCL/ZrO2生物活性骨组织支架在骨组织工程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骨组织工程支架 聚己内酯 氧化锆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PLA/PCL共混基体体系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婷婷 王宁宁 +3 位作者 金肖克 邵灵达 祝成炎 田伟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2,79,共5页
为改善聚乳酸(PLA)树脂基体的力学性能,采用聚己内酯(PCL)与PLA进行共混,使用热压的方式制备PLA/PCL共混基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力学性能和TG测试分析等研究PLA/PCL共混基体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CL在PLA中呈现... 为改善聚乳酸(PLA)树脂基体的力学性能,采用聚己内酯(PCL)与PLA进行共混,使用热压的方式制备PLA/PCL共混基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力学性能和TG测试分析等研究PLA/PCL共混基体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CL在PLA中呈现海岛分布,随着PCL含量的增加,PCL相的尺寸变大;PLA/PCL共混体系的红外光谱中没有出现新的特征峰,因此,两者共混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化学反应;当PCL的比例为5%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其值为20.26 MPa、1.68%和18.89 kJ/m^(2),与纯聚乳酸相比,分别增加了43.88%、34.4%、52.23%;当PCL含量为5%时,共混基体的热分解温度达到329.769℃,提高了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内酯 共混 增韧 改性
下载PDF
聚己内酯/介孔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6
作者 王召君 刘鹏飞 +2 位作者 贾丽洲 张琰 郎美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2-548,共7页
利用环氧丙醇对介孔二氧化硅SBA-15的表面进行碳羟基修饰,然后以此为引发剂,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分别引发己内酯(CL)及氨基甲酸苄基酯-ε-己内酯((CABCL)单体的开环聚合,成功地制备了杂化材料聚己内酯/SBA-15(PCL/SBA-15)和聚4-氨基甲... 利用环氧丙醇对介孔二氧化硅SBA-15的表面进行碳羟基修饰,然后以此为引发剂,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分别引发己内酯(CL)及氨基甲酸苄基酯-ε-己内酯((CABCL)单体的开环聚合,成功地制备了杂化材料聚己内酯/SBA-15(PCL/SBA-15)和聚4-氨基甲酸苄基酯己内酯/SBA-15(PCABCL/SBA-15),酸解去除PCABCL/SBA-15的保护基团甲酸苄酯(Cbz)后得到聚氨基己内酯/SBA-15(PACL/SBA 15)。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N_2吸附-脱附实验和热重分析(TGA)等手段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变化、反应时间和空间位阻效应对接枝量的影响等。结果表明:聚合物的修饰未对介孔结构产生影响;PCL的接枝量可以通过聚合反应时间进行控制;对PACL/SBA-15而言,因CABCL中Cbz的位阻效应导致接枝量较小;Zeta电位分析的结果证明聚氨基己内酯的修饰改变了二氧化硅表面的电荷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15 羟基 聚己内酯 聚氨基己内酯 ZETA电位
下载PDF
Biomimetic three-layered membranes comprising(poly)-e-caprolactone,collagen and mineralized collagen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被引量:2
7
作者 Jingjing Wu Mengyu Yao +5 位作者 Yonggang Zhang Zefeng Lin Wenwu Zou Jiaping Li Pamela Habibovic Chang Du 《Regenerative Biomaterials》 SCIE EI 2021年第6期218-229,共12页
The distinct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osteogenic capacity are important aspects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developing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membranes.Herein,inspired by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atural per... The distinct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osteogenic capacity are important aspects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developing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membranes.Herein,inspired by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atural periosteum,we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using electrospinning a fibrous membrane comprising(poly)-e-caprolactone(PCL),collagen-I(Col)and mineralized Col(MC).The three-layer membranes,having PCL as the outer layer,PCL/Col as the middle layer and PCL/Col/MC in different ratios(5/2.5/2.5(PCM-1);3.3/3.3/3.3(PCM-2);4/4/4(PCM-3)(%,w/w/w))as the inner layer,were produced.Th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different layer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 good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layers was observed.The three-layeredmembranes showed tensile properties in the range of those of natural periosteum.Moreover,the membranes exhibited excellent water absorption capability without changes of the thickness.In vitro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inner layer of the membranes supported attachment,proliferation,ingrowth an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stromal cells.In particular cells cultured on PCM-2 exhibit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expression of osteogenesis-related proteins.The three-layered membranes successfully supported new bone formation inside a critical-size cranial defect in rats,with PCM-3 being the most efficient.The membranes developed here 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regeneration poly(caprolactone) mineralized collagen electrospinning artificial periosteum
原文传递
凹凸棒石/Ⅰ型胶原/聚己内酯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晓敏 赵红斌 +1 位作者 秦文 宋学文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16年第2期487-491,503,共6页
利用溶液浇铸-粒子滤沥法制备不同ATP含量(质量分数为0%、10%、30%)的凹凸棒石/Ⅰ型胶原/聚己内酯(ATP/ColⅠ/PCL)复合材料。通过SEM、FT-IR、孔隙率、吸水膨胀率、三点弯曲和压缩实验对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评价。利用细胞和动物皮... 利用溶液浇铸-粒子滤沥法制备不同ATP含量(质量分数为0%、10%、30%)的凹凸棒石/Ⅰ型胶原/聚己内酯(ATP/ColⅠ/PCL)复合材料。通过SEM、FT-IR、孔隙率、吸水膨胀率、三点弯曲和压缩实验对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评价。利用细胞和动物皮下埋植实验评价生物相容性。结果显示:支架材料为多孔结构,复合ATP后,材料表面粗糙。30%ATP材料的孔隙率、吸水膨胀率与0%、10%ATP相比显著降低,而最大弯曲应力和压缩应力显著增强(P<0.05)。SEM结果显示30%ATP材料表面细胞呈梭形黏附生长;30%ATP材料植入SD大鼠皮下21d后,材料孔隙中有大量非炎性细胞侵润且形成组织,与0%、10%ATP材料相比,材料仅有极少部分降解。凹凸棒石/Ⅰ型胶原/聚己内酯复合支架材料具有多孔性、较强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I型胶原 聚己内酯 复合支架材料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聚己内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静电纺丝支架材料对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秦烨 李覃 +3 位作者 徐忠伟 张国权 陈虹 江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53-259,共7页
目的研究聚己内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CL/PTMC)静电纺丝支架材料对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CL、PCL/PTMC(3∶1)、PCL/PTMC(1∶1)支架材料,RAW264.7巨噬细胞体外种植于材料表面72 h后收集细胞。采用扫描电子... 目的研究聚己内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CL/PTMC)静电纺丝支架材料对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CL、PCL/PTMC(3∶1)、PCL/PTMC(1∶1)支架材料,RAW264.7巨噬细胞体外种植于材料表面72 h后收集细胞。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体外种植细胞72 h后的材料表面形态与黏附于材料表面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RT-qPCR检测巨噬细胞中IL-1β、IL-10和TNF-α的基因表达量,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10和TNF-α的含量(即巨噬细胞的分泌量)。结果RAW264.7细胞在3种静电纺丝材料上均能良好生长,体外种植细胞72 h,PCL组材料表面生长的RAW264.7细胞为较规则的圆形;而PCL/PTMC(3∶1)组和PCL/PTMC(1∶1)组细胞形态明显改变,伪足的形成使细胞与材料纤维结合更为紧密;PCL/PTMC(1∶1)组较PCL/PTMC(3∶1)组细胞形态变化更为明显,细胞紧密、均匀覆盖于材料表面。流式细胞分析显示,PCL组、PCL/PTMC(3∶1)组和PCL/PTMC(1∶1)组M1细胞含量分别为18.9%±1.5%,19.8%±1.7%和17.2%±2.1%,均小于空白对照组(26.6%±1.9%,P<0.05,n=3);3种材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L组、PCL/PTMC(3∶1)组和PCL/PTMC(1∶1)组M2细胞含量分别为36.8%±2.3%,27.8%±1.3%,26.4%±1.7%,均大于空白对照组(18.1%±0.9%,P<0.05,n=3),PCL/PTMC(3∶1)组和PCL/PTMC(1∶1)组表面M2细胞明显少于PCL组。不同支架材料组表面生长的RAW264.7细胞无论是IL-1β、TNF-α的基因表达量还是细胞因子分泌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n=3);而IL-10的基因表达和分泌都高于空白对照组,且PCL/PTMC(3∶1)组和PCL/PTMC(1∶1)组IL-10水平低于PCL组(P<0.05,n=3)。结论PCL/PTMC复合静电纺丝支架材料与PCL相似,能够改变周围巨噬细胞M1/M2比例,以M2型极化为主;与单纯PCL材料相比,PCL/PTMC复合静电纺丝材料对于驱使巨噬细胞向M2极化的行为稍弱,有助于宿主细胞长入材料内部。相对于单纯PCL材料,PCL/PT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 巨噬细胞 表型极化
下载PDF
ε-己内酯/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合物的性能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永堂 刘志梅 +1 位作者 宋明姝 沈新元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32-34,共3页
TMC和ε-CL的均聚物以及二者的共聚物是一种无毒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可作为生物可降解的缝合线、人造皮肤、药物释放和神经导管等生物医用材料,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就TMC与ε-CL均聚物的性能和二者共聚... TMC和ε-CL的均聚物以及二者的共聚物是一种无毒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可作为生物可降解的缝合线、人造皮肤、药物释放和神经导管等生物医用材料,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就TMC与ε-CL均聚物的性能和二者共聚物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要性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 聚Ε-己内酯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 生物医用材料
下载PDF
PCL-PEG-PCL三维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及其吸湿性能评价
11
作者 黄缅纯 黄凯晴 +6 位作者 李丰湛 苏日思 廖恒智 陈辉 陈兴栋 董凤春 于晖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27,共7页
为得到一种具备优异吸湿性能的静电纺纳米纤维医用敷料,通过将PCL-PEG-PCL纳米纤维膜进行均质分散、冷冻干燥和热处理,重组并制得具有立体多孔结构的PCL-PEG-PCL三维纳米纤维支架,考察不同冷冻条件下PCL-PEG-PCL三维纳米纤维支架的纤维... 为得到一种具备优异吸湿性能的静电纺纳米纤维医用敷料,通过将PCL-PEG-PCL纳米纤维膜进行均质分散、冷冻干燥和热处理,重组并制得具有立体多孔结构的PCL-PEG-PCL三维纳米纤维支架,考察不同冷冻条件下PCL-PEG-PCL三维纳米纤维支架的纤维形态、孔结构及吸湿性能,得到理想的冷冻条件是-196℃液氮速冻15 min,所制得的PCL-PEG-PCL三维纳米纤维支架具备最佳的吸湿性能,吸水率达21. 3 g/g、失重率仅2. 0%,可作为制备理想的医用敷料材料用于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聚己内酯 聚乙二醇 三维多孔支架 吸湿性能 液氮速冻
下载PDF
聚己内酯型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的合成
12
作者 陆跃 饶炬 +1 位作者 龚飞荣 陈建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7-833,共7页
以聚己内酯二元醇(PCL-Diol)、丁二酸酐以及碳酸甘油酯为原料,合成了端基为五元环碳酸酯的聚己内酯功能性大单体(PCL-2GC);以PCL-2GC、己二胺及硅烷偶联剂为原料,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合成线性聚羟基氨基甲酸酯(PHU)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 以聚己内酯二元醇(PCL-Diol)、丁二酸酐以及碳酸甘油酯为原料,合成了端基为五元环碳酸酯的聚己内酯功能性大单体(PCL-2GC);以PCL-2GC、己二胺及硅烷偶联剂为原料,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合成线性聚羟基氨基甲酸酯(PHU)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以及交联密度和交联方式对PHU/SiO2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线性PHU的相对分子质量随PCL-2GC浓度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先增后减,随反应时间、胺用量的增大而降低;PHU的耐热温度相比于类似结构的传统聚氨酯提高了30~40℃,PHU/SiO2交联聚合物的结晶度及热稳定性随交联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交联聚合物中无定形SiO2的分布较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五元环碳酸酯 聚羟基氨基甲酸酯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及扩链改性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贞浴 秦川江 +2 位作者 张艳红 张冬 吴晓甫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2-645,共4页
以丁二酸与丁二醇为原料,通过熔融缩聚法合成端羟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并通过与低分子量的端羟基聚L-丙交酯、端羟基聚己内酯和扩链剂TD I进行扩链改性,改善其降解性能与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变酸醇比例可以控制聚酯分子量,扩链改... 以丁二酸与丁二醇为原料,通过熔融缩聚法合成端羟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并通过与低分子量的端羟基聚L-丙交酯、端羟基聚己内酯和扩链剂TD I进行扩链改性,改善其降解性能与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变酸醇比例可以控制聚酯分子量,扩链改性后的产物结晶度下降、力学性能提高、降解性能也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缩聚法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聚L-丙交酯 聚己内酯 扩链改性
下载PDF
聚己内酯与左旋聚乳酸共聚物支架的细胞相容性测定及与软骨细胞体外复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建华 王国海 徐栋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31-134,138,共5页
目的:测定聚己内酯与左旋聚乳酸共聚物(poly-caprolactone-b-poly L-lactide,简称PCL-b-PLLA)支架的细胞相容性,探讨PCL-b-PLLA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PCL-b-PLLA支架不同浓度浸提液与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 目的:测定聚己内酯与左旋聚乳酸共聚物(poly-caprolactone-b-poly L-lactide,简称PCL-b-PLLA)支架的细胞相容性,探讨PCL-b-PLLA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PCL-b-PLLA支架不同浓度浸提液与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相容性,观察测定吸光度(A值),对支架与软骨细胞复合体行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A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CL-b-PLLA支架对细胞增殖无明显促进或抑制作用,不同浓度支架浸提液的细胞毒性评级均为0级,电镜显示软骨细胞完全平铺于支架的表面,细胞表面有大量微小突起和基质分泌。结论:体外复合实验显示PCL-b-PLLA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于软骨细胞贴附生长,可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 PCL-b-PLLA支架
下载PDF
乙酰丙酮钛催化本体开环聚合制备聚己内酯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进 刘长春 +1 位作者 陈群 李树白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20,51,共4页
聚己内酯(PCL)是一种环境友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涂料和包装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价格低廉的乙酰丙酮和四氯化钛为原料,采用简单易制的方法制得乙酰丙酮钛;然后以此作为ε-己内酯(ε-CL)单体... 聚己内酯(PCL)是一种环境友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涂料和包装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价格低廉的乙酰丙酮和四氯化钛为原料,采用简单易制的方法制得乙酰丙酮钛;然后以此作为ε-己内酯(ε-CL)单体的催化剂,采用本体开环聚合法制备了高转化率和高Mη(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的PCL。研究结果表明:当n(ε-CL)∶n(催化剂)=150∶1、聚合时间为210 min和聚合温度为110℃时,所得PCL的转化率(99.5%)和M_η(2.662×10~4)相对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 乙酰丙酮钛 Ε-己内酯 本体开环聚合 聚己内酯
下载PDF
腹主动脉灌注瑞芬太尼聚己内酯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方华 李华凤 +6 位作者 张伟晶 杨淼 章放香 章建平 王泉云 王儒蓉 刘进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5-740,共6页
观察腹主动脉灌注瑞芬太尼聚己内酯(REM-PCL)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的作用。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和REM-PCL组(R组),每组12只。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SCIRI模型。分别于缺血前、再灌注15min... 观察腹主动脉灌注瑞芬太尼聚己内酯(REM-PCL)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的作用。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和REM-PCL组(R组),每组12只。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SCIRI模型。分别于缺血前、再灌注15min、再灌注30min、再灌注60min及再灌注120min监测脊髓微循环血流量(SCMBF)及血流速度(BFR)变化,并于缺血前、再灌注6h、12h和24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于缺血前、缺血45min、再灌注30min、60min、6h、12h及24h监测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NSE)、白细胞介素-lβ(IL-lβ)及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变化。分别于缺血前、缺血45min、再灌注30min和60min时测定脊髓神经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线粒体肿胀度(MSD)水平并观察其运动神经元异常率改变。结果显示C组缺血后MSD、NSE、IL-lβ、IL-8、ROS、MDA水平及运动神经元异常率均升高(P<0.01),脊髓神经细胞线粒体SOD、GSH-PX及T-AOC水平均降低(P<0.01)。R组运动神经元异常率损害明显轻于C组(P<0.01),NSE、IL-lβ、IL-8、ROS、MDA和MSD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0.01),SOD、GSH-PX及T-AOC水平均高于C组(P<0.01),再灌注期间神经功能评分较C组恢复迅速(P<0.01)。研究表明,腹主动脉灌注REM-PCL可以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及提高线粒体抗氧化能力减轻SC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聚己内酯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脊髓微循环
原文传递
近红外响应型盐酸青藤碱贮库微针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景雁 张艳菊 +5 位作者 张欢 赵文文 刘宗洋 王海伦 梅冬 吴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4919-4926,共8页
该文拟设计并制备近红外响应型盐酸青藤碱贮库微针,通过对其机械力学性质及体外释放特征的表征,以评价该类型微针提高载药量和经皮吸收的可行性。选择盐酸青藤碱为模型药物,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MPEG-PCL)和吲哚菁绿(... 该文拟设计并制备近红外响应型盐酸青藤碱贮库微针,通过对其机械力学性质及体外释放特征的表征,以评价该类型微针提高载药量和经皮吸收的可行性。选择盐酸青藤碱为模型药物,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MPEG-PCL)和吲哚菁绿(ICG)为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和光诱导剂,制备近红外响应型纳米粒,并基于气泡微针(bubble microneedle)制备原理,设计并制备近红外响应型盐酸青藤碱贮库微针;通过测定微针形态、长度、力学性能、皮肤刺入特征等表征近红外响应型盐酸青藤碱贮库微针制剂特征,同时,采用体外释放试验评价贮库式微针的释药性能。结果显示,所制备的盐酸青藤碱微针呈圆锥形,暴露针尖高度约650μm,每平方厘米可容纳约0.5 mg药物,且该类型微针机械力学性能和皮肤刺入能力良好,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该微针24 h单位面积累积释放量和释放率分别为825.61μg·cm^(-2)和74.3%,其释放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该研究初步证明贮库式微针可有效提高微针的载药量,且机械性能和释放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青藤碱 经皮吸收 微针 近红外响应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
原文传递
HECA/聚己内酯-环氧丙烷共混膜的生物降解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玉芹 林瑛 +2 位作者 张光华 黄勇 陈立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7-79,共3页
研究了羟乙基纤维素醋酸酯 (HECA)与己内酯 -环氧丙烷共聚物共混物膜的生物降解过程 ,发现共混物膜的生物降解性能与其组成密切相关。共混膜的降解速率随着己内酯 -环氧丙烷共聚物含量的增加而加快。共混物膜的生物降解是从表面开始进行... 研究了羟乙基纤维素醋酸酯 (HECA)与己内酯 -环氧丙烷共聚物共混物膜的生物降解过程 ,发现共混物膜的生物降解性能与其组成密切相关。共混膜的降解速率随着己内酯 -环氧丙烷共聚物含量的增加而加快。共混物膜的生物降解是从表面开始进行的 ,并逐步深入到共混物膜的内部。在降解过程中 ,分子量较小的部分首先开始降解 ,而且降解的速度较快。分子量高的部分降解较慢 ,控制着整个共混膜的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酯 环氧丙烷 共混膜 生物降解 HECA 塑料
下载PDF
MBG/PGA-PCL composite scaffolds provide highly tunable degradation and osteogenic features 被引量:1
19
作者 Jiangfeng Li Chunyi Wang +8 位作者 Guoxing Gao Xing Yin Ximing Pu Bing Shi Yang Liu Zhongbing Huang Juan Wang Jingtao Li Guangfu Yin 《Bioactive Materials》 SCIE 2022年第9期53-67,共15页
It remains a challenge to achieve satisfactory balance between biodegradability and osteogenic capacity in biosynthetic bone grafts.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 by incorporating mesoporous bioactiv... It remains a challenge to achieve satisfactory balance between biodegradability and osteogenic capacity in biosynthetic bone grafts.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 by incorporating mesoporous bioactive glass(MBG)into poly(caprolactone-co-glycolide)(PGA-PCL)at gradient ratios.MBG/PGA-PCL(PGC/M)scaffolds with MBG incorporation ratio at 0,10%,25%and 40%(PGC/M0-40)were synthesized using a modified solvent casting-particulate leaching method,and their physi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PGC/M scaffolds exhibited highly perforated porous structure with a large-pore size of 300-450μm,with ordered MBGs of around 6.0 nm mesopores size uniformly dispersed.The increase in MBG incorporation rati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scaffold surface hydrophilicity,apatite-formation ability and pH stability,increased the weight loss rate while in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molecular chains degradation of PGA-PCL component,and facilitated the attachment,spreading,viability and proliferation of ra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rBMSCs)on scaffolds.Moreover,rBMSCs cultured on PGC/M10-40 scaffolds demonstrated enhanced ALP activity and osteogenesis-related gene expression in a MBG dose-dependent manner as compared with those cultured on PGC/M0 scaffolds.When implanted to the rat cranial bone defect,PGC/M25 and PGC/M40 scaffolds induced significantly better bone repair as compared to PGC/M0 and PGC/M10 scaffolds.Besides,the biodegradability of PGC/M scaffolds correlated with the MBG incorporation ratio.These data suggested this novel PGC/M scaffolds as promising bone repair biomaterial with highly tunable hydrophilicity,bioactivity,cytocompatibility,osteogenic activity as well as biodegrad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porous bioactive glasses poly(caprolactone-co-glycolide)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Bone repair
原文传递
PEG对生物可降解聚氨酯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存 周青 +2 位作者 喻建明 王彤 臧洪瑞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13年第3期85-88,共4页
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为引发剂,通过开环聚合引发丙交酯和己内酯单体合成聚己内酯–丙交酯–聚乙二醇(PCLA–PEG)的共聚物;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对合成的共聚物进行封端,并进行扩链反应制备一系列PEG含量不同的生物... 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为引发剂,通过开环聚合引发丙交酯和己内酯单体合成聚己内酯–丙交酯–聚乙二醇(PCLA–PEG)的共聚物;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对合成的共聚物进行封端,并进行扩链反应制备一系列PEG含量不同的生物可降解聚氨酯。通过红外以及DSC研究了PEG含量对聚氨酯材料结构的影响,发现采用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PEG制备的材料,其软硬段相分离程度较高;另外对样品的力学性能、亲水性及降解性进行了测试,发现PEG含量增加,样品的力学性能下降,亲水性能提高,降解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丙交酯共聚物 聚乙二醇 生物降解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