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乙二胺四乙酸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及其动力学 被引量:83
1
作者 可欣 李培军 +1 位作者 张昀 孙铁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1-606,共6页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振荡淋洗的方法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浓度、pH、淋洗时间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利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并测定了EDTA处理前后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EDTA溶液在浓度为0.1mol....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振荡淋洗的方法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浓度、pH、淋洗时间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利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并测定了EDTA处理前后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EDTA溶液在浓度为0.1mol.L-1、pH7、淋洗时间1d的条件下能达到对污染土壤重金属的最大去除率,去除率分别为Cd89.14%、Pb34.78%、Cu14.96%、Zn45.14%.模型拟合结果表明,Cd的质量转移系数最大,其次是Zn、Pb和Cu.说明在土壤淋洗过程中,Cd和Zn最先达到质量转移的平衡状态,然后是Pb和Cu.形态分级结果表明,EDTA能有效地去除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氧化物结合态重金属,而对有机态和残余态部分重金属作用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污染 淋洗 乙二胺四乙酸 形态
下载PDF
矿山不同片区土壤中Zn、Pb、Cd、Cu和As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54
2
作者 廖国礼 吴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7-161,共5页
根据某典型有色金属矿山生产过程的污染状况,将受污染的矿区土壤分为尾矿污染区、坑道废水污染区、污风降尘污染区和精矿运输污染区4种类型.选择该矿区受污染土壤样本2 8个,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 AES)等方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含... 根据某典型有色金属矿山生产过程的污染状况,将受污染的矿区土壤分为尾矿污染区、坑道废水污染区、污风降尘污染区和精矿运输污染区4种类型.选择该矿区受污染土壤样本2 8个,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 AES)等方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该矿区土壤重金属Zn、Pb、Cd、Cu和As污染较为严重,土壤Zn、Pb、Cd、Cu和As平均含量分别达5 0 8 . 6mg·kg-1 、384. 8mg·kg-1 、7 5 3mg·kg-1 、35 6mg·kg-1 和4 4 . 6mg·kg-1 .不同片区间存在明显差别,污染强度以尾矿污染区最高,内梅罗综合指数为1 7 3,其次是精矿运输污染区和坑道废水污染区,污风降尘污染区污染较轻;各片区土壤的重金属元素以残余态为主,有机结合态比例最小,不同元素之间、不同片区土壤之间各形态所占比例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重金属污染 不同片区 土壤污染 重金属形态
下载PDF
沈阳张士灌区重金属污染再评价及镉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56
3
作者 徐晟徽 郭书海 +5 位作者 胡筱敏 李凤梅 王玥弘 叶汉峰 钟爱平 史长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44-2148,共5页
评价了沈阳张士灌区土壤及稻田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镉污染仍很严重,样品糙米含镉量为0.435~0.855mg.kg-1,均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该浓度与20年前相比有上升的趋势,增加了335%~755%.回归分析表明,土壤的pH值与糙米含镉... 评价了沈阳张士灌区土壤及稻田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镉污染仍很严重,样品糙米含镉量为0.435~0.855mg.kg-1,均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该浓度与20年前相比有上升的趋势,增加了335%~755%.回归分析表明,土壤的pH值与糙米含镉量呈显著负相关,生物有效态镉与糙米含镉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下降使土壤酸化,导致土壤中的镉更多地转变为生物有效态镉,占总量的22.8%~52.0%,易被作物吸收,导致水稻含镉量超标.重金属污染物随着地表径流、地下水及飘尘等移动方式发生迁移转化,使污染范围逐渐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金属 迁移 形态分析
下载PDF
石灰对Cu、Cd、Pb、Zn复合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化学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3
4
作者 刘勇 刘燕 +3 位作者 朱光旭 伍廷亮 梁清 王星星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8-164,共7页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石灰对不同处理(轻度、中度、重度)水平下土壤典型重金属Cu、Cd、Pb、Zn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石灰60 d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均明显升高,4种重金属化学形态总体呈现由水溶态、交换态等活性态向有机态...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石灰对不同处理(轻度、中度、重度)水平下土壤典型重金属Cu、Cd、Pb、Zn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石灰60 d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均明显升高,4种重金属化学形态总体呈现由水溶态、交换态等活性态向有机态、残渣态等非活性态转化的趋势,其生物活性、迁移能力及淋溶能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表明石灰是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有效修复剂。同时,不同处理水平下土壤4种重金属对石灰添加量的响应有差异,其中土壤Cu、Cd生物活性受石灰添加量影响较小,但中度、重度处理下土壤Pb、Zn生物活性和Cd、Zn迁移能力以及轻度处理下土壤Pb迁移能力均随着石灰添加量增加而显著降低,轻度处理下重金属淋溶能力在0.2 g石灰时最低,在中度、重度处理下随着石灰添加量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复合污染 石灰 化学形态 土壤
原文传递
土壤铅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5
作者 程新伟 《地下水》 2011年第1期65-68,共4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壤铅污染问题日趋严峻。本文简要回顾了近几十年来公路两侧土壤铅污染、城市土壤铅污染以及污灌区土壤铅污染的现状调查,并介绍了土壤中铅的化学形态提取方法的发展过程。此外,还简要介绍了各种土壤对...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壤铅污染问题日趋严峻。本文简要回顾了近几十年来公路两侧土壤铅污染、城市土壤铅污染以及污灌区土壤铅污染的现状调查,并介绍了土壤中铅的化学形态提取方法的发展过程。此外,还简要介绍了各种土壤对铅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吸附的因素。指出铅的各种化学形态在包气带垂向上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将是今后铅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污染 化学形态 进展
下载PDF
Heavy metals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soil of different mining activity zones 被引量:22
6
作者 廖国礼 廖大学 李全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EI CSCD 2008年第1期207-211,共5页
Depending upon the polluted features of various mining activities in a typical nonferrous metal mine,the contaminated soil area was divided into four zones which were polluted by tailings,mine drainage,dust deposition... Depending upon the polluted features of various mining activities in a typical nonferrous metal mine,the contaminated soil area was divided into four zones which were polluted by tailings,mine drainage,dust deposition in wind and spreading minerals during vehicle transportation,respectively.In each zone,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Total 28 soil samples were dug and analyzed by ICP-AES and other relevant method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Zn,Pb,Cd,Cu and As in soils are 508.6,384.8,7.53,356 and 44.6 mg/kg,respectively.But th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in different zone have distinct differences.The proportion of oxidizing association with organic substance is small.Dif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heavy metals is small in different polluted z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活度 重金属 土壤污染 矿山开采
下载PDF
福建省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可浸提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金彪 黄维南 +2 位作者 陈玉森 苏年华 王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73-276,共4页
测定了福建省 6市、县耕地土壤中的Cu、Zn、Cd、Ni、Pb、Hg、As等 7种重金属元素的全量和可浸提态含量 ,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数理统计 .结果表明 ,福建省耕地土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但依元素不同而不同 ,重金属可浸提态含量占... 测定了福建省 6市、县耕地土壤中的Cu、Zn、Cd、Ni、Pb、Hg、As等 7种重金属元素的全量和可浸提态含量 ,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数理统计 .结果表明 ,福建省耕地土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但依元素不同而不同 ,重金属可浸提态含量占全量的 10 .0 %~ 5 2 .2 % ,也依不同元素而不同 .全省土壤中 ,Cu、Zn、Cd、Pb、Ni的可浸提态含量与全量之间的相关达极显著水平 ,Zn、Cd、Pb、As等 4元素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 ,而Ni则只与Zn元素有极显著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耕地 土壤重金属含量 可浸提性 土壤污染
下载PDF
4种改良剂对土壤-黑麦草系统中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杜志敏 周静 +3 位作者 郝建设 崔红标 祝红红 李辉信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28-2732,共5页
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作为修复植物,开展了石灰、磷灰石、木炭、猪粪4种改良剂对重金属Cd污染土壤的田间原位修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剂提高了土壤pH值并促进土壤Cd从生物可利用性高的形态向迟效态转化,降低对生物和环境的... 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作为修复植物,开展了石灰、磷灰石、木炭、猪粪4种改良剂对重金属Cd污染土壤的田间原位修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剂提高了土壤pH值并促进土壤Cd从生物可利用性高的形态向迟效态转化,降低对生物和环境的直接毒害作用,促进黑麦草的生长。以黑麦草生物量和Cd富集量的增加作为评价指标,4种改良剂修复Cd污染土壤效果依次为:石灰>磷灰石>木炭>猪粪。石灰处理中黑麦草Cd富集量为13.11 mg,与其他处理均呈现显著差异。污染土壤重金属Cd的化学形态与黑麦草对Cd的吸收密切相关。黑麦草地上部分Cd质量分数,与土壤B-2态Cd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30。黑麦草地下部分Cd质量分数,与B-2、B-3态Cd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56、0.786;黑麦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Cd质量分数均与B-4态Cd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57和0.7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剂 污染 化学形态 黑麦草
下载PDF
土壤中镉的形态转化、影响因素及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季惠 王黎虹 张建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9-171,共3页
土壤污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重金属引起的污染,其中重金属镉有很大的生物毒性,而镉的生物有效性与镉的存在形态密切相关。综述了近年来土壤中镉的植物和生物毒性,土壤中镉的各种形态分布及其土壤pH值、根际效应等影响因素,镉的... 土壤污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重金属引起的污染,其中重金属镉有很大的生物毒性,而镉的生物有效性与镉的存在形态密切相关。综述了近年来土壤中镉的植物和生物毒性,土壤中镉的各种形态分布及其土壤pH值、根际效应等影响因素,镉的存在形态与生物有效性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土壤中镉的形态分析方法及生物有效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存在形态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施用农药福美胂对苹果果园砷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赵政阳 张翠花 +2 位作者 梁俊 刘子龙 高华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7-1122,共6页
重金属元素砷是果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控制对象之一。为了解苹果生产过程中砷元素的残留污染情况,为其污染控制提供依据,对连续使用福美胂农药5年的苹果园的果实、叶片、枝干、根系及土壤中的砷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果树喷施或主干涂... 重金属元素砷是果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控制对象之一。为了解苹果生产过程中砷元素的残留污染情况,为其污染控制提供依据,对连续使用福美胂农药5年的苹果园的果实、叶片、枝干、根系及土壤中的砷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果树喷施或主干涂抹福美胂均不同程度提高了树体各部位和果园土壤中的砷元素含量,其中叶片、主枝皮部、主干皮部和浅层主根(0~40cm)中的砷含量较高,果实中砷含量也有所增加。喷施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和主枝中的砷含量,使表层土壤(0~20cm)砷含量也明显提高;涂抹处理显著提高了主干和主枝皮部的砷含量,果实中的砷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涂抹处理的树体砷总累积量高于喷施处理,且地上部分砷总累积量均高于地下部分;各器官中,浅层主根是砷残留累积的主要部位。使用福美胂对苹果园的砷污染表现出持效期长、范围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果园 农药 农田污染 残留农药 福美胂 砷污染 施药方式
下载PDF
马缨丹在镉、铅、锌复合胁迫下的耐性和解毒机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谢倚慧 张明华 +6 位作者 熊瑞 李婷 蒲玉琳 徐小逊 李云 张世熔 贾永霞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09-1217,共9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含量镉、铅、锌复合污染条件下马缨丹(Lantana camara)的生物量、相对电导率、重金属含量、亚细胞分布及形态特征,以期明确马缨丹在复合胁迫下的耐性及解毒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重金属复合污染含量升高,马缨...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含量镉、铅、锌复合污染条件下马缨丹(Lantana camara)的生物量、相对电导率、重金属含量、亚细胞分布及形态特征,以期明确马缨丹在复合胁迫下的耐性及解毒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重金属复合污染含量升高,马缨丹生物量先增加后降低,直到T6〔w(Cd)、w(Pb)和w(Zn)分别为60、800和1000 mg·kg^(-1)〕处理,其生长开始明显受到抑制。(2)马缨丹根系和叶片相对电导率随复合污染含量升高而升高,T3〔w(Cd)、w(Pb)和w(Zn)分别为10、200和400 mg·kg^(-1)〕和T4〔w(Cd)、w(Pb)和w(Zn)分别为20、400和600 mg·kg^(-1)〕处理显著高于对照。(3)马缨丹各部位镉含量随污染程度加重,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铅、锌含量则随污染程度加重而不断上升。复合胁迫下,马缨丹根系镉、锌含量均高于地上部,铅含量低于地上部。(4)马缨丹体内镉、铅主要分布于可溶性组分(45.2%~62.5%和44.2%~66.7%),其次为细胞壁(29.7%~44.0%和25.2%~44.1%),可溶性组分(39.2%~52.4%)和细胞壁(39.8%~50.4%)中锌含量则相差不大,3种重金属在细胞器中均分布较少(7.1%~12.2%、6.0%~13.1%和4.8%~11.6%)。(5)3种重金属在马缨丹各器官中均主要以氯化钠提取态和醋酸提取态等毒性较低的形式存在,其分别占总量的50.7%~73.2%、47.9%~58.9%和46.7%~63.2%,而毒性较高的乙醇提取态和去离子水提取态占比较少,分别仅占总量的14.2%~20.8%、14.6%~28.4%和19.6%~32.2%。可见,马缨丹在镉、铅、锌复合胁迫下具有较高的耐性,其主要耐性机制为根系对重金属的固持、细胞壁和可溶性组分的区隔化作用以及改变重金属化学形态,使其主要以低毒形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丹 重金属 复合污染 亚细胞分布 形态特征
下载PDF
砷污染湖滨湿地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立君 刘云根 +3 位作者 王妍 赵蓉 李波 郑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933-3940,共8页
为研究高原砷污染湖滨湿地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探寻底泥砷含量及砷形态与微生物之间的联系,采集云南省阳宗海东、西、南、北岸湖滨湿地底泥样品,利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砷污染湖滨湿地底泥微生物丰富度特征,探讨... 为研究高原砷污染湖滨湿地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探寻底泥砷含量及砷形态与微生物之间的联系,采集云南省阳宗海东、西、南、北岸湖滨湿地底泥样品,利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砷污染湖滨湿地底泥微生物丰富度特征,探讨了不同砷形态差异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底泥砷含量对微生物丰富度影响显著,砷含量高的南岸区域微生物的丰富度较高,OTU为1286~1473.而砷含量较低的西岸区域微生物丰富度也随之较低,OTU为693~1339.阳宗海湖滨湿地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稳定,主要优势类群为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15.6%~59.6%)、Chloroflexi(绿弯菌门,10.1%~44.9%)及少量的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和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底泥中砷形态主要以残渣态砷(F5)和无定型氧化物结合态砷(F3)为主,无定型氧化物结合态砷(F3)对底泥微生物类群影响最为显著.同时,底泥中生物有效态砷(非专性吸附态砷+专性吸附态砷+无定型氧化物结合态砷)占到19.3%~58.6%,存在环境释放风险.研究结果加深了对砷污染高原湖泊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的认识,为湖泊砷污染防治提供微生物治理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污染 湖滨湿地 底泥 砷形态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水源水库暴雨径流过程水体锰的迁移及其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邓立凡 黄廷林 +3 位作者 李楠 李凯 吕晓龙 毛雪静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22-2729,共8页
针对西安金盆水库2017年汛期出现的锰浓度超标问题,对水库上游至主库区沿程多个监测点垂向锰浓度及其赋存形态进行监测,研究暴雨径流对水中锰含量的影响以及径流中锰的形态,估算单次典型暴雨径流过程水库水体锰的汇入、输出与沉积量,根... 针对西安金盆水库2017年汛期出现的锰浓度超标问题,对水库上游至主库区沿程多个监测点垂向锰浓度及其赋存形态进行监测,研究暴雨径流对水中锰含量的影响以及径流中锰的形态,估算单次典型暴雨径流过程水库水体锰的汇入、输出与沉积量,根据实测数据与计算结果,从运行调度角度提出了暴雨时期高浊、高负荷径流入库的规避方案.结果表明,强降雨过程引起的高浊径流汇入显著增加了西安金盆水库水体总锰浓度,导致水库水质严重恶化,2017年10月12日至2017年10月14日单次降雨径流总锰的输入负荷为9. 11 t,泄洪和出水输出的总锰为6. 22 t,净沉积量(锰)为1. 47 t.水库上游沿程水体锰含量及形态变化表明,连续降雨过程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导致大量颗粒态污染物随径流汇入水体,占水体中总锰的质量分数大于70%,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其主要形态.通过与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进行相关性分析,颗粒态锰粒径约为2~20μm.暴雨径流入库时期采取泄洪排浊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小锰的污染负荷,降低供水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水库 锰污染 暴雨径流 锰形态 污染负荷 迁移
原文传递
透水沥青路面净化雨水径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章泽宇 骆辉 荆肇乾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10-1714,1719,共6页
论述城市路面地表径流水质的污染特征,总结了国内外典型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分别针对透水沥青路面面层与基层不同结构形式对雨水净化效果进行论述总结,探讨了透水沥青路面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并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论述城市路面地表径流水质的污染特征,总结了国内外典型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分别针对透水沥青路面面层与基层不同结构形式对雨水净化效果进行论述总结,探讨了透水沥青路面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并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沥青路面 径流污染 净化 结构形式 机理
下载PDF
上海主要河流鱼类体内的微塑料污染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思琪 唐文乔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4-1333,共10页
为了解上海内陆鱼类微塑料污染情况,以淀山湖、黄浦江及苏州河的5种优势种鱼类为对象,分析了消化道内微塑料的出现率、丰度、物理特征、化学成分及其差异性。结果显示,5种、639尾鱼类中共检出845个微塑料,微塑料的平均检出率为59.78%,... 为了解上海内陆鱼类微塑料污染情况,以淀山湖、黄浦江及苏州河的5种优势种鱼类为对象,分析了消化道内微塑料的出现率、丰度、物理特征、化学成分及其差异性。结果显示,5种、639尾鱼类中共检出845个微塑料,微塑料的平均检出率为59.78%,植食性鱼类显著高于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p<0.05)。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1.32±1.92个/尾,植食性鱼类显著高于其他鱼类(p<0.05),水域差异表现为苏州河下游、苏州河支流和苏州河上游显著高于淀山湖和黄浦江上游(p<0.05)。在检出的4种微塑料形状中,纤维状占80.47%,薄膜状占13.73%,碎片状和颗粒状占4.14%和1.66%。在检出的6种微塑料颜色中,黑色和透明的占29.59%和28.99%,蓝色、红色、黄色和绿色的占15.86%、10.53%、8.52%和6.51%。粒径小于1 mm的占60.12%。检出了18种化学成分,赛璐酚占比达39.4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占比为20.19%,聚酰胺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占比为11.54%和9.62%。分析表明,上海主要河流鱼类微塑料污染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用品的包装材料或丢弃物,在平均检出率和丰度上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并与栖息水体的污染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内陆鱼类 微塑料污染 物理形态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铜冶炼过程中脱砷技术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煜 易小艺 +1 位作者 李俊杰 葛哲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82-1590,共9页
铜冶炼过程主要采用电收尘烟灰脱砷、污酸脱砷、铜电解液脱砷等方法,砷以砷滤饼或黑铜泥的形式得到分离和富集,以此解决铜冶炼体系中砷的开路问题,得到的砷渣富含铜、铼、铅、锌等有价金属。砷的回收存在砷二次污染、资源浪费等难点,亟... 铜冶炼过程主要采用电收尘烟灰脱砷、污酸脱砷、铜电解液脱砷等方法,砷以砷滤饼或黑铜泥的形式得到分离和富集,以此解决铜冶炼体系中砷的开路问题,得到的砷渣富含铜、铼、铅、锌等有价金属。砷的回收存在砷二次污染、资源浪费等难点,亟待突破。通过论述砷在铜冶炼过程中的分布,研究从含砷物料中砷的存在形态及反应机理入手,系统综述了脱砷技术在烟尘和电解过程中的应用,并对实际生产中遇到的瓶颈展开探讨。结合近年来砷的稳定性处理技术研究,对未来砷的清洁回收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二次污染 形态 清洁回收
下载PDF
面向二/三维城市形态指标的PM_(2.5)浓度调控模拟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莎 邹滨 +3 位作者 刘宁 冯徽徽 陈军 张鸿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425-4437,共13页
城市形态可影响空气污染的源分布与扩散过程,但如何通过优化城市形态指标缓解城市空气污染一直缺少实用的定量方法与模型.故以长沙市为例,定量分析了二/三维城市形态指标对主城区PM_(2.5)浓度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关键因子指标驱动下... 城市形态可影响空气污染的源分布与扩散过程,但如何通过优化城市形态指标缓解城市空气污染一直缺少实用的定量方法与模型.故以长沙市为例,定量分析了二/三维城市形态指标对主城区PM_(2.5)浓度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关键因子指标驱动下的城市空气质量优化调控模型(UFR-AQOM),开展了指标阈值与空气质量目标双约束下的城市PM_(2.5)浓度情景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长沙市主城区PM_(2.5)浓度高值区呈现“一轴两区四节点”的空间格局,商业服务用地与道路交通用地、高斑块密度与高用地容积率网格PM_(2.5)浓度相对较高.三类城市形态因子指标中,开发强度对城市PM_(2.5)浓度空间变化的影响程度最大,景观格局、用地功能次之,多因子共同作用比单因子影响更加显著.顾及因子指标贡献差异与交互作用的UFR-AQOM模型可有效用于城市PM_(2.5)浓度的优化调控模拟(R^②=0.65,RMSE=1.40μg·m^(-3)).面向PM_(2.5)浓度达标约束要求,长沙市主城区宜加强周长面积分维数与斑块密度等景观格局指标的全面管控,同时应考虑对工业占比与水域占比等城市用地功能指标和用地容积率等城市开发强度指标的分区优化调控.研究成果将为面向空气质量改善的国土空间规划指标调控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城市形态 国土空间规划 优化调控 地理探测器
原文传递
植草沟控制城市径流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章泽宇 骆辉 +2 位作者 胡小波 王印 荆肇乾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76-1779,1785,共5页
综合分析了植草沟的利用现状、水力效应、植草沟水质处理效果及机理。植草沟能一定程度削减雨水径流量,降低径流中总悬浮固体(TSS)、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浓度。植草沟主要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生物降解等作用去... 综合分析了植草沟的利用现状、水力效应、植草沟水质处理效果及机理。植草沟能一定程度削减雨水径流量,降低径流中总悬浮固体(TSS)、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浓度。植草沟主要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生物降解等作用去除污染物。影响污染物去除及径流量削减的因素包括植草沟长度和纵向坡度、植物种类和水力因素等。指出了目前关于植草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草沟 径流污染 净化 结构形式 机理
下载PDF
尼泊尔酸模与珠芽蓼对铀矿修复区重金属的累积及化学形态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若飞 董发勤 +2 位作者 杨刚 张伟 刘明学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2-490,共9页
为了解蓼科植物对铀矿区铀及伴生金属的富集、耐受机制,选择若尔盖铀矿修复区的两种蓼科优势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和尼泊尔酸模(Rumex nepalensis),研究它们对铀及伴生金属的累积特征及其在植物组织中的化学赋存形态.通过实... 为了解蓼科植物对铀矿区铀及伴生金属的富集、耐受机制,选择若尔盖铀矿修复区的两种蓼科优势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和尼泊尔酸模(Rumex nepalensis),研究它们对铀及伴生金属的累积特征及其在植物组织中的化学赋存形态.通过实地采样,分析珠芽蓼和尼泊尔酸模的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化学试剂连续提取重金属元素.结果显示,该区域受铀、镉、砷、锌、铜重金属污染;区域污染差异为Ⅰ(露天采矿点)>Ⅱ(人工修复区)>Ⅲ(附属河流);单因子指数和综合指数表明露天采矿点和人工修复区污染严重.采样区域植物体内的锌、镉、铜、铅含量都超过植物重金属含量正常范围.尼泊尔酸模对铀的转移系数和生物富集系数分别可达为16.03和1.11,而珠芽蓼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分别为14.85和3.83,珠芽蓼和尼泊尔酸模适用于铀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尼泊尔酸模中铀元素以去离子水提取态为主,该植物铀的高富集量可能与有机酸有关,其他重金属以醋酸盐和盐酸提取态为主;珠芽蓼中大部分的重金属以迁移性较低的盐酸提取态、醋酸提取态和氯化钠提取态存在.因此,珠芽蓼和尼泊尔酸模对该铀矿修复区铀多金属胁迫具有良好的耐受与吸附性能;重金属以不活跃的化学赋存形态存在可能是两种蓼科植物应对重金属胁迫的重要耐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污染 铀尾矿 植物修复 化学赋存形态 蓼科植物
原文传递
磷灰石等改良剂对土壤-黑麦草系统中铜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杜志敏 周静 +1 位作者 崔红标 李辉信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3-678,共6页
以黑麦草作为修复植物,开展了石灰、磷灰石、木炭、猪粪等4种改良剂对重金属Cu污染土壤的田间原位修复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剂提高了土壤pH值并促进土壤Cu从可利用态向潜在可利用态和不可利用态转化,以降低对生物和环境的直接毒害作用,促... 以黑麦草作为修复植物,开展了石灰、磷灰石、木炭、猪粪等4种改良剂对重金属Cu污染土壤的田间原位修复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剂提高了土壤pH值并促进土壤Cu从可利用态向潜在可利用态和不可利用态转化,以降低对生物和环境的直接毒害作用,促进黑麦草的生长.以黑麦草生物量和Cu富集量作为评价指标,添加改良剂的4种处理修复Cu污染土壤效果依次为:石灰>磷灰石>木炭>猪粪.污染土壤中Cu的化学形态与黑麦草对Cu的吸收密切相关.黑麦草地上部分Cu含量与土壤可交换态(EX)铜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14,与碳酸盐结合态(CAB)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FMO)铜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64和0.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剂 污染 化学形态 黑麦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