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高山植物麻花艽的传粉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何亚平 刘建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对青藏高原东部麻花艽 (Gentiana straminea)海北居群的传粉生态学进行了 3a连续的观察和实验。试验表明自然去雄、人工自交和杂交处理均结实 ,而人工去雄套袋和自然套袋不结实。麻花艽自交亲合 ,但必须依赖传粉媒介才能完成授粉过程 ,... 对青藏高原东部麻花艽 (Gentiana straminea)海北居群的传粉生态学进行了 3a连续的观察和实验。试验表明自然去雄、人工自交和杂交处理均结实 ,而人工去雄套袋和自然套袋不结实。麻花艽自交亲合 ,但必须依赖传粉媒介才能完成授粉过程 ,不存在无融合生殖。野外捕捉到 14种访花昆虫 ,它们分别属于 2个纲 ,7个目 ,8个科。观察和分析了各种昆虫的访花行为后 ,认为苏氏熊蜂 (Bombus sushikini)是麻花艽有效而稳定的传粉者。测量表明麻花艽花蜜通道的深度和苏氏熊蜂的舌长基本吻合。苏氏熊蜂的访花频率在 10 :0 0~ 12 :0 0 ,13:0 0~ 15 :0 0和 16 :0 0~ 18:0 0时间段没有差别 ,单花的访花频率为 0 .0 0 5次 / (花· min)。和其它高山植物相比 ,青藏高原高山植物麻花艽的访花频率较高。熊蜂传粉和高频率的访花维持了麻花艽在极端寒旱的青藏高原环境下的有性生殖。此外 ,高频率的访花对于维持该地区高山植物的生殖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否具有普遍性 ,还有待研究更多的高山代表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花艽 传粉生态学 苏氏熊蜂 自交亲和 访花频率 熊蜂传粉
下载PDF
杜鹃花属植物的可育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庄平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7-338,共12页
结合作者近年来的工作,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可育性研究的成果和进展,旨在为相关研究者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1)杜鹃花属的杜鹃亚属(subgen.Rhododendron)和羊踯躅亚属(subgen.Pentanthera)中存在多倍化现象,甚... 结合作者近年来的工作,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可育性研究的成果和进展,旨在为相关研究者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1)杜鹃花属的杜鹃亚属(subgen.Rhododendron)和羊踯躅亚属(subgen.Pentanthera)中存在多倍化现象,甚至存在同一物种有多种倍性。(2)在自然授粉条件下,除了常见种内杂交及自交情形外,常绿杜鹃亚属(subgen. Hymenanthes)、杜鹃亚属和映山红亚属(subgen. Tsutsusi)内种间杂交十分普遍,也有跨亚组之间的自然杂交案例。(3)杜鹃花属植物中自交亲和(self compatibility, SC)与自交不亲和(self incompatibility,SI)现象并存,云锦杜鹃亚组(subsect.Fortunea)兼具自交败育到高可育性的所有类型,而在映山红亚属与马银花亚属(subgen. Azaleastrum)中自交不亲和现象则更为常见。通常自交被认为是杜鹃花物种的被动适应,但对于一些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分布的局域种而言,则可能是一种主动响应。(4)不同分类等级(亚属、组和亚组)间的人工杂交研究表明,杂交亲和性或可育性与双亲的系统发育关系及染色体倍性具有明显的关联,并反映在发育阶段和各项亲和力指标的变化之中。常绿杜鹃亚属与杜鹃亚属间的远缘杂交相对比较容易,常绿杜鹃亚属与映山红亚属间、映山红亚属与杜鹃亚属的正反交、映山红亚属与羊踯躅亚属的正交以及常绿杜鹃亚属与羊踯躅亚属的正交、马银花亚属与杜鹃亚属正交等也有亲和的案例。(5)自交不亲和亲本的介入可大幅度增加种间杂交的不育比率,并导致其由双向可育到单向不育再到双向不育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属 多倍体 传粉生物学 自交 杂交 亲和性 可育性
原文传递
亚洲百合杂交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焦雪辉 吴锦娣 +3 位作者 刁义维 吴沙沙 张英杰 吕英民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10年第5期933-938,共6页
本实验用常规授粉的方法,对亚洲百合自交、系内杂交和系间杂交亲和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百合育种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试验发现,自交试验中只有‘Mount Duckling’得到膨大的果实;系内杂交试验中共计19个杂交组合,其中13个组合得到... 本实验用常规授粉的方法,对亚洲百合自交、系内杂交和系间杂交亲和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百合育种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试验发现,自交试验中只有‘Mount Duckling’得到膨大的果实;系内杂交试验中共计19个杂交组合,其中13个组合得到膨大的果实,10个组合得到胚;系间杂交试验中以2个东方百合品种为父本,共计12个杂交组合,均未得到胚。通过研究还发现,正反交对结实率也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百合 自交 品种间杂交 种间杂交 正反交 结实率 杂交亲和性
下载PDF
西番莲自交和异交的花粉管荧光显微观察及授粉亲和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田青兰 吴艳艳 +5 位作者 张英俊 刘洁云 黄伟华 温放 韦毅刚 牟海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10,共13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西番莲品种(系)自交和异交授粉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差异和授粉亲和性的强弱,阐明不同亲和性类型的花粉管生长行为,为西番莲授粉及杂交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主栽品种台农1号(TN)和编号为H2、MB、H6、ZS的西...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西番莲品种(系)自交和异交授粉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差异和授粉亲和性的强弱,阐明不同亲和性类型的花粉管生长行为,为西番莲授粉及杂交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主栽品种台农1号(TN)和编号为H2、MB、H6、ZS的西番莲品系为试验材料,试验共设置4个自交授粉组合,分别为TN、H2、MB、H6自交,以及6个异交授粉组合,分别为H6×MB、H6×TN、MB×H6、MB×TN、ZS×MB、ZS×H6,分别对授粉后0.5~24 h的花粉管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并计算授粉亲和性指数,同时对雌蕊进行解剖观察,并统计H6×MB等4个组合的坐果率。【结果】(1)西番莲雌蕊柱头上密布乳突,花粉管穿过柱头乳突细胞间隙进入柱头引导组织,引导组织呈漏斗形,从柱头延伸至花柱基部。(2)具有亲和性的西番莲自交和异交组合的花粉粒附着在柱头后,萌发出花粉管进入柱头乳突,之后经过柱头和花柱引导组织,于授粉后18~24 h进入胚珠;而具有不亲和性的西番莲自交和异交组合的花粉粒可以附着在柱头上并萌发出花粉管,但花粉管出现末端膨大变粗的畸形形态,不能正常伸长,最终只能停留在柱头乳突中,表现出孢子体不亲和类型的特征。(3)4个自交授粉组合的授粉亲和性为TN>H2>MB>H6,其中H6为自交不亲和类型;6个异交授粉组合的授粉亲和性为H6×MB>H6×TN、MB×H6>MB×TN、ZS×MB>ZS×H6,其中H6×TN为异交不亲和类型;除MB×TN外,H6×MB、H6×TN、MB×H6的坐果率与花粉管观察结果一致。(4)亲和性组合的花粉管生长会伴随规则的胼胝质塞;柱头乳突的胼胝质堆积与授粉亲和性存在关联,表现出乳突细胞胼胝质堆积量随着亲和性的减弱而增加。【结论】具亲和性的西番莲自交和异交组合于授粉后18~24 h花粉管进入胚珠,而不亲和组合的花粉管畸形无法穿过柱头乳突;柱头乳突细胞胼胝质堆积增多则亲和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 自交 异交 授粉亲和性 花粉管
下载PDF
杏李品种授粉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魏雅君 徐业勇 +5 位作者 冯贝贝 李雯雯 王明 杨红丽 牛莹莹 廖康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4-214,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杏李品种的授粉亲和性,为杏李的授粉树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3种杏李为母本,互相授粉,并以2个李品种及2个杏品种作父本,通过观察花粉量、花粉活力、坐果率及花粉管生长状况,探讨其授粉亲和性。【结果】‘赛买提... 【目的】探究不同杏李品种的授粉亲和性,为杏李的授粉树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3种杏李为母本,互相授粉,并以2个李品种及2个杏品种作父本,通过观察花粉量、花粉活力、坐果率及花粉管生长状况,探讨其授粉亲和性。【结果】‘赛买提’的花粉量最高,‘风味皇后’的花粉活力最高,‘味帝’的活力极低;3种杏李自花授粉坐果率极低;‘风味皇后’ב恐龙蛋’、‘风味皇后’ב美丽李’、‘恐龙蛋’ב风味皇后’、‘恐龙蛋’ב女神’、‘味帝’ב风味皇后’、‘味帝’ב恐龙蛋’及‘味帝’ב赛买提’的坐果率较高,花粉管较早到达花柱基部;‘风味皇后’ב味帝’、‘恐龙蛋’ב味帝’及‘味帝’ב美丽李’、‘味帝’ב女神’的坐果率差,花粉管不易深入花柱。【结论】‘风味皇后’和‘恐龙蛋’可互为授粉树,2者与‘赛买提’均适合作‘味帝’的授粉树;‘美丽李’和‘女神’适宜作‘风味皇后’及‘恐龙蛋’的授粉树;而‘味帝’不适宜作为授粉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授粉 亲和性 坐果率
下载PDF
授粉方式对不同亚属杜鹃间远缘杂交结实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耿兴敏 赵红娟 +2 位作者 张月苗 王良桂 张乐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了克服杜鹃花属植物杂交授粉前障碍,以南京地区栽培的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满山红(R.mariesii)及马银花(R.ovatum)为母本,云锦杜鹃(R.fortunei)、猴头杜鹃(R.simiarum)、大白杜鹃(R.decorum)及马缨杜鹃(R.delavayi)花粉为父... 为了克服杜鹃花属植物杂交授粉前障碍,以南京地区栽培的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满山红(R.mariesii)及马银花(R.ovatum)为母本,云锦杜鹃(R.fortunei)、猴头杜鹃(R.simiarum)、大白杜鹃(R.decorum)及马缨杜鹃(R.delavayi)花粉为父本,探讨延迟授粉、NAA涂抹柱头、花粉培养液涂抹柱头、食盐水涂抹柱头、正己烷涂抹柱头和加热花粉6种授粉方法对杂交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杂交组合适宜的杂交授粉方法不同,在所配置的8个杂交组合中,延迟授粉显著提高了其中6个杂交组合的子房膨大率,是克服杜鹃亚属间远缘杂交障碍的有效方法;食盐水、花粉培养液涂抹柱头及加热花粉也提高部分杂交组合的子房膨大率;0.1%NAA处理仅对映山红×猴头杜鹃、映山红×马缨杜鹃及马银花×猴头杜鹃3个杂交组合有效;而正己烷处理则对大部分组合的结实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 授粉方法 结实率 杂交亲和性
下载PDF
新疆杏品种授粉特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安晓芹 廖康 +3 位作者 刘娟 曼苏尔.那斯尔 孙慧瑛 廖小龙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81-286,共6页
采用人工点授法进行田间授粉试验,调查50个新疆杏品种的自然授粉结实能力以及自交亲和性,比较主栽品种轮台白杏与其他49个杏品种间正反交亲和性。结果表明,50个新疆杏品种自然坐果率平均值为6.5%,巴都玉吕克最高,为24.6%。赛买提、乔儿... 采用人工点授法进行田间授粉试验,调查50个新疆杏品种的自然授粉结实能力以及自交亲和性,比较主栽品种轮台白杏与其他49个杏品种间正反交亲和性。结果表明,50个新疆杏品种自然坐果率平均值为6.5%,巴都玉吕克最高,为24.6%。赛买提、乔儿胖、黑叶杏、晚熟胡安娜、洛浦洪德克及特尔湾玉吕克自交坐果率在6.5%~19.1%,表现为自交亲和,其余44个品种自交坐果率为0%~4.5%,表现为自交不亲和。异花授粉中,以轮台白杏为母本的各正交组合坐果率平均值为25.7%,仅阿里瓦拉与轮台白杏不亲和,其余品种授粉轮台白杏坐果率在8.6%~53.6%,其中卡巴克胡安娜为父本坐果率最高。49个反交组合平均坐果率为6.1%,其中33个品种与轮台白杏反交不亲和,19个反交组合坐果率较自然授粉有所提高,轮台白杏授粉后树上干坐果率较高,达26.0%。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杏品种授粉亲和性因品种、授粉方式而异,自然授粉坐果率普遍较低,多数自交不亲和,轮台白杏与其他品种间正反交坐果差异较大,存在反交不亲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杏 授粉 自交 杂交 亲和性
下载PDF
漾濞大泡核桃授粉品种选择试验 被引量:9
8
作者 李仙兰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92,共5页
通过对大理白族自治州主栽的漾濞大泡核桃、三台核桃、娘青核桃、圆菠萝核桃、漾杂2号核桃5个核桃品种雌雄花期调查,比较了供试品种的雌雄花期,并以漾濞大泡核桃为母本,其他品种为父本进行授粉亲和性试验,统计分析各品种授粉后坐果率及... 通过对大理白族自治州主栽的漾濞大泡核桃、三台核桃、娘青核桃、圆菠萝核桃、漾杂2号核桃5个核桃品种雌雄花期调查,比较了供试品种的雌雄花期,并以漾濞大泡核桃为母本,其他品种为父本进行授粉亲和性试验,统计分析各品种授粉后坐果率及保存率。结果表明,平均坐果率均在70%以上,其中坐果率和保存率最高的为漾杂2号,分别为93.25%、73.01%,但其雄花期与漾濞大泡核桃的雌花期不一致;表现最差的为圆菠萝核桃,坐果率及保存率分别为72.29%、55.37%。娘青核桃是漾濞大泡核桃的最佳授粉品种,花粉亲和性较好,雄花期与漾濞大泡核桃雌花期一致,坐果率及保存率分别为91.67%、71.81%。本项试验结果可为漾濞大泡核桃的增产、稳产以及选择最佳授粉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大泡核桃 授粉 品种 亲和性 坐果率 保存率
下载PDF
番荔枝花粉形态和授粉亲和性观察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郑颖颖 黄桂香 +4 位作者 潘介春 李菊馨 秦霞 吴琳 裴艳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2,共5页
以广西大学果树育种基地的番荔枝为试材,对非洲骄傲和凤梨释迦的花粉进行电镜扫描;自交和正反交授粉,调查着果率,荧光显微压片观察花粉萌发及生长动态。结果表明,非洲骄傲和凤梨释迦的花粉均为辐射对称型,外壁均为穴状纹孔,形状较为相似... 以广西大学果树育种基地的番荔枝为试材,对非洲骄傲和凤梨释迦的花粉进行电镜扫描;自交和正反交授粉,调查着果率,荧光显微压片观察花粉萌发及生长动态。结果表明,非洲骄傲和凤梨释迦的花粉均为辐射对称型,外壁均为穴状纹孔,形状较为相似;赤道面观近椭圆形,极面观近圆形。两个番荔枝品种自交和杂交后花粉在柱头上都能萌发,但品种间存在萌发速度的差异。授粉后1h,花粉管都开始萌发,但数量有差异,凤梨释迦自交和杂交已经大量萌发,而非洲骄傲自交和杂交的则在14h才大量萌发。授粉24h,4个处理的花粉管均进入子房。凤梨释迦处理在48h后达到胚囊。这两个番荔枝品种的花粉形态相似,自交和杂交均有较好的亲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荔枝 花粉形态 授粉亲和性 荧光显微观察
下载PDF
百合远缘杂交亲和性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田忠平 杨利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5,48,共5页
利用野生百合与百合品种及百合品种间进行远缘杂交。柱头授粉时,母本山丹(Lilium pumilum)与父本麝香百合(L.longiflorum)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获得有胚种子及杂种苗;母本条叶百合(L.callosum)与父本‘西伯利亚’(‘Siberia’)及‘雪皇后... 利用野生百合与百合品种及百合品种间进行远缘杂交。柱头授粉时,母本山丹(Lilium pumilum)与父本麝香百合(L.longiflorum)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获得有胚种子及杂种苗;母本条叶百合(L.callosum)与父本‘西伯利亚’(‘Siberia’)及‘雪皇后’(‘Snow Queen’)也通过有胚种子或膨大子房的无菌培养获得了杂种苗。花柱内授粉时,卷丹(L.lancifolium)与‘红骑士’(‘Red Knight’)亲和性极强,获得较高比例的有胚种子;麝香百合与山丹、条叶百合组合,也通过胚培养获得杂种苗;东方百合‘西伯利亚’与野生百合的亲和性较差,授粉子房未见膨大。KCl处理柱头授粉,亚洲百合与麝香百合‘雪皇后’及亚洲百合与东方百合的杂交组合表现出较好的亲和性;亚洲百合与东方百合杂种苗的获得,为AO杂交系培育问题的解决增添了新的基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远缘杂交 胚培养 授粉 亲和性
下载PDF
红富士苹果异花授粉花柱的荧光显微观察与亲和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薛志霞 赵政阳 +2 位作者 党志国 刘振中 景淑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8-122,共5页
【目的】分析渭北黄土高原主栽苹果品种与"富士"的亲和性,为提高"富士"苹果品质,特别是改善其果形偏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选择"秦冠"、"粉红女士"、"... 【目的】分析渭北黄土高原主栽苹果品种与"富士"的亲和性,为提高"富士"苹果品质,特别是改善其果形偏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选择"秦冠"、"粉红女士"、"嘎拉"、"新红星"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调查坐果率、果实种子数及有种子的心室数,并进行荧光显微压片,观察花粉萌发及生长动态。【结果】不同授粉品种对"红富士"苹果坐果率、果实平均种子数、有种子的心室数均有不同影响。其中"秦冠"、"嘎拉"授粉后坐果率较高,"粉红女士"授粉后坐果率最低;"秦冠"、"嘎拉"、"新红星"授粉的果实平均种子数和有种子的心室数均较高,分别为8.23,8.49,8.18个和4.84,4.77,4.72个,但彼此间差异不显著,"粉红女士"授粉平均种子数和有种子的心室数最少。荧光显微观察发现,4个品种的花粉均在授粉8h开始萌发,24h萌发量达到最大,48h花粉管伸入花柱1/2处,72h到达3/4处,但花粉管数量存在显著差异。授粉96h时,"秦冠"、"新红星"花粉管穿过花柱的基部进入子房室,而"粉红女士"、"嘎拉"在授粉120h时仅有极少数花粉管进入子房室。【结论】"秦冠"与"富士"的亲和性较强,"粉红女士"与"富士"的亲和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富士 授粉品种 荧光显微观察 亲和性
下载PDF
4个苹果观赏品系开花、授粉习性及花粉管萌发的荧光显微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季璇 郭绍霞 +4 位作者 孙欣 赵瑞雪 刘源霞 戴洪义 张玉刚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34-38,45,共6页
花量大、亲和性好的授粉品种对于苹果的连年丰产和果实品质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4个观赏性好的杂交后代品系为试材,观察其开花、授粉习性,并通过花粉管原位萌发及坐果率调查,评价其与‘嘎啦’、‘富士’苹果的亲和性,以期筛选高效的授... 花量大、亲和性好的授粉品种对于苹果的连年丰产和果实品质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4个观赏性好的杂交后代品系为试材,观察其开花、授粉习性,并通过花粉管原位萌发及坐果率调查,评价其与‘嘎啦’、‘富士’苹果的亲和性,以期筛选高效的授粉品种。结果如下:4个品系花量大、颜色鲜艳,始花期均比‘富士’、‘嘎啦’等栽培品种早4~6 d,开花持续时间15~20 d。4种花粉给‘嘎啦’和‘富士’授粉后,花粉在富士苹果柱头上的萌发率及在花柱中的生长速度优于‘嘎啦’苹果,表现出更好的亲和性。授粉24 h后,4种花粉在柱头上均有大量花粉萌发,萌发率均在72%以上,萌发量由大到小为S14>S69>R15>S44。授粉72 h后花粉的萌发率均达到最大值,S44和R15花粉管生长到花柱长度的1/2处,S14和S69花粉管生长至花柱3/4处。授粉120 h后,S44和R15花粉的花粉管长至花柱3/4处,而S14和S69花粉几乎到达了花柱的基部。168 h后,4种花粉均生长至柱头最基部胚囊内。4个品系与‘嘎啦’、‘富士’授粉的坐果率均在62.4%以上,S14和S69花粉授粉后坐果率较高,其次为S44,R15坐果率最低。‘富士’苹果坐果率优于对应的‘嘎啦’苹果。以上结果初步表明4个品系可以作为观赏苹果以及授粉品种,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苹果 红肉苹果 授粉树 花粉萌发 亲和性
下载PDF
多花刺槐花粉与柱头形态及授粉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丽娜 荀守华 +4 位作者 张元帅 毛秀红 乔玉玲 董元夫 孙百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8-944,共7页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多花刺槐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与柱头形态进行观察分析;采用人工控制授粉方法,将多花刺槐花粉分别与异株多花刺槐和刺槐优良无性系(‘鲁刺152’)授粉,并用苯胺蓝试剂染色法观察多花刺槐花粉管的萌发过程,分析其授粉...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多花刺槐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与柱头形态进行观察分析;采用人工控制授粉方法,将多花刺槐花粉分别与异株多花刺槐和刺槐优良无性系(‘鲁刺152’)授粉,并用苯胺蓝试剂染色法观察多花刺槐花粉管的萌发过程,分析其授粉亲和性,以探究多花刺槐自然结实率低的原因,为多花刺槐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多花刺槐花粉粒大小平均为32.08μm×19.55μm(极轴长×赤道轴长),形状为长椭球形、略方,具3个萌发沟,花粉粒大小在开花当时(花朵旗瓣微微张开,花药开始散粉)达到最大(33.71μm×20.11μm),且形状饱满,此时为采粉的最佳时间。(2)柱头表面具粘液和凸起,开花前12h可授性最好,开花后48h柱头开始分解,可授性已很差;柱头的可授期从开花前24h至开花后24h,约为3d。(3)多花刺槐花粉在异株多花刺槐和‘鲁刺152’为母本的植株上均可萌发,并伸长至子房,但在前者的柱头上萌发较晚,伸长速度较慢,说明它们之间均具有亲和性,但与异株多花刺槐的亲和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刺槐 花粉 柱头 电镜观察 授粉亲和性
下载PDF
报春苣苔属植物杂交亲和性分析及杂交障碍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梦 李博 +5 位作者 陈简村 夏婷 蒋宇璇 罗乐 张启翔 张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目的】探究报春苣苔属属内杂交亲和性及杂交障碍的原因。【方法】以4个报春苣苔原生种、2个栽培品种为材料进行常规杂交,通过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筛选父母本后开展杂交工作,初步确定杂交组合亲和性关系,并对授粉后的子房发育跟踪观... 【目的】探究报春苣苔属属内杂交亲和性及杂交障碍的原因。【方法】以4个报春苣苔原生种、2个栽培品种为材料进行常规杂交,通过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筛选父母本后开展杂交工作,初步确定杂交组合亲和性关系,并对授粉后的子房发育跟踪观察。【结果】1)6种报春苣苔属植物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强弱与其杂交亲和性反应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2)16个杂交组合的子房膨大率均在65.00%以上,结实率有明显差别,以牛耳朵Primulina eburnea、尖萼报春苣苔P. pungentisepala、大根报春苣苔P. macrorhiza、蚂蝗七P. fimbrisepala作为母本时,各杂交组合的平均结实率分别达到了75.55%、78.44%、46.67%、57.78%,表现出了较高的亲和性,而以‘北林之春’报春苣苔P.‘Spring of Beilin’、‘四季’报春苣苔P.‘Four Season’为母本的组合,结实率最高也仅有6.67%,亲和性较弱。3)对5个亲和性较弱的杂交组合进行花粉管行为荧光观察,发现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受精前障碍,表现为花粉管胼胝质反应、花粉管末端膨大、扭曲断裂,但各组合最终均有花粉管伸入胚珠,从到达胚珠的花粉管数量来看,牛耳朵等3个原生种的花粉数量均可满足胚珠受精需要,但结实率仍较低。【结论】报春苣苔属属内杂交具有一定的亲和性,但部分组合未获得种子,并非由受精前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所限制,可能是由于受精卵或幼胚的后期发育过程中出现代谢紊乱而导致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春苣苔属 杂交授粉 亲和性 花粉管行为
下载PDF
“空心李”的授粉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义 张慧 +2 位作者 汪凤威 胡焕 程磊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3-47,共5页
以"空心李"及其授粉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空心李"及其授粉品种的开花物候期、花粉量、花粉生活力、"空心李"柱头的可授性以及"空心李"自花和异花授粉亲和性,以期为"空心李"的丰产栽培... 以"空心李"及其授粉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空心李"及其授粉品种的开花物候期、花粉量、花粉生活力、"空心李"柱头的可授性以及"空心李"自花和异花授粉亲和性,以期为"空心李"的丰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黄香槟"和"红宝石"与"空心李"花期一致;各品种每个花药花粉量变化范围为300~733粒,从高到低依次为"紫叶李""红心李""黄香槟""空心李"和"红宝石",其花粉萌发率依次为21.9%、47.2%、17.4%、13.5%、24.6%;"红宝石""黄香槟""紫叶李"和"红心李"经"空心李"授粉的坐果率依次为16.18%、10.34%、7.41%和7.27%,"空心李"自交授粉坐果率为12.59%,"空心李"自然授粉坐果率为6.00%;"空心李"柱头从大蕾期到开花后第5天均有授粉活性,但以大蕾期、开花当天、开花后第一天的可授性最强。综合来看,"空心李"的花粉生活力较低而花粉量中等;柱头在大蕾期至开花后前5d具有可授性;"空心李"自交亲和性好;"红宝石"尽管花粉量不是很大,但花粉生活力较高,与"空心李"开花期一致,且与其授粉亲和性较好,可以作为"空心李"的授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李” 花粉量 花粉生活力 柱头可授性 授粉亲和性
原文传递
雌先熟植物茄参(茄科)的繁育系统 被引量:4
16
作者 万金鹏 朱兴福 李庆军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5-570,共6页
对分布于云南西北部的茄参(Mandragora caulescens)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茄参的花期为5月底到6月初,单花持续时间为(9.9±2.8)d,其性表达方式为雌性先熟。有三种昆虫拜访茄参的花,白背熊蜂蜂王是最有效的传粉昆虫,但其访花频率很... 对分布于云南西北部的茄参(Mandragora caulescens)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茄参的花期为5月底到6月初,单花持续时间为(9.9±2.8)d,其性表达方式为雌性先熟。有三种昆虫拜访茄参的花,白背熊蜂蜂王是最有效的传粉昆虫,但其访花频率很低;苍蝇和蚂蚁的访花频率较高,但苍蝇传粉效率十分有限;蚂蚁是窃蜜者。授粉实验证明茄参具有部分自交亲和能力,但由于雌性先熟,不具备主动自交能力。人工添加异交花粉显著提高了结实率和结籽数,证明茄参存在花粉限制。茄科的大部分植物是严格自交不亲和的,但茄参族的茄参是自交部分亲和,这和茄科天仙子族的部分成员类似。我们认为这两个独立起源于新世界向欧亚大陆扩散事件的族,各自从自交不亲和向自交亲和转变可能与高山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有关,这种繁育系统的进化模式是否具有普遍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粉限制 自交亲和性 雌雄异熟 高山地区
原文传递
Stigma Receptivity Is Controlled by Functionally Redundant MAPK Pathway Components in Arabidopsis 被引量:4
17
作者 Muhammad Jamshed Subramanian Sankaranarayanan +1 位作者 Kumar Abhinandan Marcus A.Samuel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582-1593,共12页
In angiosperms,the process of pollination relies on species-specific interaction and signaling between the male(pollen)and female(pistil)counterparts where the interplay between several pollen and stigma proteins deci... In angiosperms,the process of pollination relies on species-specific interaction and signaling between the male(pollen)and female(pistil)counterparts where the interplay between several pollen and stigma proteins decides the fate of the pollen.In Brassicaceae,the dry stigmatic papillary cells control pollen germination by releasing resources only to compatible pollen thereby allowing pollen to hydrate and germinate.Despite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number of stigmatic proteins that facilitate pollination responses,the signaling mechanisms that regulate functions of these proteins have remained unknown.Here,we show that,in Arabidopsis,an extremely functionally redundant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cascade is required for maintaining stigma receptivity to accept compatible pollen.Our genetic analyses demonstrate that in stigmas,five MAPK kinases(MKKs),MKK1/2/3/7/9 are required to transmit upstream signals to two MPKs,MPK3/4,to mediate compatible pollination.Compromised functions of these five MKKs in the quintuple mutant(mkk1/2/3RNAi/mkk7/9)phenocopied pollination defects observed in the m pk4RNAi/m pk3 double mutant.We further show that this MAPK nexus converges on Exo70A1,a previously identified stigma receptivity factor essential for pollination.Given that pollination is the crucial initial step during plant reproduction,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that govern successful pollination could lead to development of strategies to improve crop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PRODUCTION pollination stigma receptivity compatibility MAPK REDUNDANCY Exo70A1 EXOCYTOSIS PHOSPHORYLATION
原文传递
忽地笑的花部特征与蝴蝶翅膀传粉研究
18
作者 廖瑞 凌鑫煜 +1 位作者 吴远会 朱兴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46-1754,共9页
忽地笑(Lycoris aurea)为石蒜科石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观赏价值,其花呈蜘蛛花型,具有高度外露的柱头和花药,可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传粉方式。为了探究这种传粉方式,该文对忽地笑的花部特征、繁育系统和传粉昆虫及其行为... 忽地笑(Lycoris aurea)为石蒜科石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观赏价值,其花呈蜘蛛花型,具有高度外露的柱头和花药,可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传粉方式。为了探究这种传粉方式,该文对忽地笑的花部特征、繁育系统和传粉昆虫及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忽地笑的单花持续时间为(5.9±0.1) d,花粉胚珠比(P/O)约为2.3万;单花展示存在雌雄异位现象,在开花前期花柱和花丝是分开的,两者之间的角度约为30°,在开花的中后期花柱逐渐向花丝移动,最终两者在同一条线上,但柱头比花药高2~3 cm;柱头在整个花期都具有可授性。(2)繁育系统试验表明,忽地笑具有一定的自交亲和能力,但不具有主动自交能力,需要访花昆虫来传粉;补充花粉显著提高了坐果率,证明存在花粉限制。(3)4种凤蝶是有效传粉者,由于忽地笑存在雌雄异位,在开花前期,凤蝶访花后翅可能接触到扁平的花药,在开花中后期凤蝶访花时后翅才可能碰触到柱头从而完成传粉过程。总体而言,该研究证明了忽地笑独特的花部特征可能与蝴蝶翅膀传粉相适应,同时也为忽地笑的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忽地笑 繁育系统 传粉限制 访花昆虫 自交亲和性
下载PDF
不同柱头颜色向日葵三系亲和力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葛玉彬 陈炳东 +1 位作者 卯旭辉 贾秀苹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15,共5页
目的:为选育优质高产向日葵新品种及向日葵柱头颜色遗传规律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4种柱头颜色典型的食用向日葵亲本材料为试材,通过连续两年正反交试验,研究不同柱头颜色向日葵亲本传粉效应及亲和效应。结果:在相同的授粉条件下,4种柱... 目的:为选育优质高产向日葵新品种及向日葵柱头颜色遗传规律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4种柱头颜色典型的食用向日葵亲本材料为试材,通过连续两年正反交试验,研究不同柱头颜色向日葵亲本传粉效应及亲和效应。结果:在相同的授粉条件下,4种柱头颜色向日葵自交系自交后柱头存活时间及结实率无明显变化,然而自然异交后两者均有明显差异。自交系间花粉数量(N)变化同样明显;三系杂交表现为亲本柱头颜色相差越大,A系柱头存活时间越短;传粉效应(C1)表现为C1黄<C1红<C1紫<C1黒紫,亲和效应(C2)表现为双亲颜色相差越大,C2越大。结论:柱头颜色在影响结实率的诸多因素中有积极作用,且与亲本的传粉效应及亲和效应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头颜色 花粉数量 结实率 传粉效应 亲和效应
下载PDF
羊踯躅和日本杜鹃的传粉生物学与杂交育种初探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灿娇 郑硕理 +2 位作者 杨荣萍 田伟 张敬丽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6年第6期47-52,共6页
杜鹃属植物在自然界的杂交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国内外已经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杜鹃花新品种。以羊踯躅和日本杜鹃为试材,进行传粉生物学特性研究和种间杂交及自交试验,为杜鹃花属植物的杂交育种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关键词 杜鹃花 传粉生物学 繁育系统 亲和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