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文本中的隐喻翻译研究——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卫明高 余高峰 乔俊凯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20-124,共5页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与政治密不可分,隐喻同样频繁使用于政治文本和政治话语当中。政治文本是传递官方信息的重要渠道,政治家们可以使用隐喻,更好地传递政治信息,表达政治立场...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与政治密不可分,隐喻同样频繁使用于政治文本和政治话语当中。政治文本是传递官方信息的重要渠道,政治家们可以使用隐喻,更好地传递政治信息,表达政治立场。鉴于此,隐喻的准确翻译就显得至关重要。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官方双语版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中英文版本,探讨翻译隐喻时所采取的策略,从而为政治文本中的隐喻翻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政治文本 政府工作报告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论语篇视角下的政治文献翻译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小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1-155,共5页
传统的政治文献翻译往往以词、句层面为翻译单位,尤其强调忠实性和准确性,因而,一些译者常常采取片面、极端的做法:孤立分析词、句,束缚于逐字对译,割裂句与句的联系,忽视句际和段际的逻辑性和语义的深层衔接等。在翻译过程中,从语篇视... 传统的政治文献翻译往往以词、句层面为翻译单位,尤其强调忠实性和准确性,因而,一些译者常常采取片面、极端的做法:孤立分析词、句,束缚于逐字对译,割裂句与句的联系,忽视句际和段际的逻辑性和语义的深层衔接等。在翻译过程中,从语篇视角,运用语篇分析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些做法,而且还可以更容易把握原文整体并产生衔接、连贯,准确、地道、传神,语义更单一、明确的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献 翻译问题 语篇翻译 有效性 语篇分析
下载PDF
政论语篇构建的模糊手段及翻译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庆元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2期92-95,共4页
模糊语言是语篇构建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作为语篇的一种构建策略和言语技巧,政论语篇的模糊性可以体现为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能提高语言表达的简洁性和灵活性.模糊语言的翻译,译者可以采用改变、增加、套用模糊... 模糊语言是语篇构建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作为语篇的一种构建策略和言语技巧,政论语篇的模糊性可以体现为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能提高语言表达的简洁性和灵活性.模糊语言的翻译,译者可以采用改变、增加、套用模糊语的方法,来达到最佳的译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论语篇 模糊性 翻译
下载PDF
权力话语理论视域下的政论文英译策略——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英译本为例
4
作者 张红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4期27-30,共4页
权力话语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所处文化环境下隐形权力话语的操控,译语所传达的意识形态上的信息要符合源语意识形态的要求。因此翻译活动不仅是不同文本之间的信息交换,更是在权力操控下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政论文翻译... 权力话语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所处文化环境下隐形权力话语的操控,译语所传达的意识形态上的信息要符合源语意识形态的要求。因此翻译活动不仅是不同文本之间的信息交换,更是在权力操控下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政论文翻译是以传达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传递中国声音、弘扬中国文化为主要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它具有权威性、政治性和严肃性。翻译质量关系到对外传播的效果和国家形象的建构。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借助权力话语理论,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使翻译成为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党的二十大报告英译本为例,在权力话语理论视域下分析译文中如何使用直译法、意译法、增译法和加注法等多种方法,增加译文话语权,全面展示政论文本的内涵和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论文 翻译 策略 权力 文本 直译 意译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的政治文本翻译——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翻译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史洁 《商洛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48-52,共5页
政治文本翻译作为翻译实践的一种类型,随着时代社会的不断演进与发展,其重要性也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对外宣传,达到交际目的,对政治文本的翻译可基于目的论的忠实性原则、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采用一词多译法、增译法、省译法、政... 政治文本翻译作为翻译实践的一种类型,随着时代社会的不断演进与发展,其重要性也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对外宣传,达到交际目的,对政治文本的翻译可基于目的论的忠实性原则、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采用一词多译法、增译法、省译法、政治元素翻译法、特殊内容翻译法、合理运用句法结构等翻译方法,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本 目的论 政府工作报告 翻译实践
下载PDF
The E-C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Politics Texts Exemplified by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2 (Chapter One to Four and Appendix One)
6
作者 燕凌 《疯狂英语(理论版)》 2018年第2期158-159,共2页
The source material,a report entitled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2( Chapter One to Four and Appendix One)(Annual Report for short in t... The source material,a report entitled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2( Chapter One to Four and Appendix One)(Annual Report for short in the following),was released by a governmental institute,th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in the year of 2012,to the US Congress,presenting the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all year around.The thesis is a study of the E-C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dopted in the process,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itical tex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itical text translation translating skills translating approaches
下载PDF
政论语篇中模糊语言的构建和汉译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嘉晨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9期58-61,共4页
客观性是政论语篇的语言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该语篇完全排斥语言的模糊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能使政论新闻的语言更加准确、简洁和灵活。文章从语法、语义、语用这三个层面讨论了政论语篇中模糊语言的构建方式,并针对... 客观性是政论语篇的语言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该语篇完全排斥语言的模糊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能使政论新闻的语言更加准确、简洁和灵活。文章从语法、语义、语用这三个层面讨论了政论语篇中模糊语言的构建方式,并针对其构建方式提出一些适用的翻译策略来提高译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论语篇 模糊语言 构建方式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国际传播视域下政论文翻译——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卓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42-144,共3页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信息类语篇”政论文,其外译对提升我国外宣能力越来越重要。在国际传播视域下,从国际受众接受和效果评估的角度出发,结合翻译实例,可以看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采用了一词多译法、特色...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信息类语篇”政论文,其外译对提升我国外宣能力越来越重要。在国际传播视域下,从国际受众接受和效果评估的角度出发,结合翻译实例,可以看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采用了一词多译法、特色文化内涵词汇翻译法、重组法、减译法和增译法等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论文 国际传播 政府工作报告 翻译策略
下载PDF
目的论视域下的政治文本翻译语境重构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晓锐 黎丽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104-109,共6页
通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论语》引语英译与许渊冲《论语》译本的对比分析发现:政治文本典籍英译的目的与文学翻译不同,源文本的语境和意义会随之发生变化,可能随语境的变化而延伸、缩小、迁移甚至颠覆,这就要求译者须根... 通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论语》引语英译与许渊冲《论语》译本的对比分析发现:政治文本典籍英译的目的与文学翻译不同,源文本的语境和意义会随之发生变化,可能随语境的变化而延伸、缩小、迁移甚至颠覆,这就要求译者须根据其变化选择恰当的目的语词汇、运用能够引起共鸣的目的语句式,并利用显性翻译的增补法、释译法、归化法等,增强译本的可读性。政治文本中的典籍翻译要在语境重构的基础上紧扣原文。同时,译文要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范和习惯,才能使目的语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分析政治文本中的典籍翻译为翻译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也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树立积极的中国海外形象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本 文本翻译 目的论 语境重构 《论语》 许渊冲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下载PDF
从历时视角看政治文献翻译的去异常化
10
作者 宋超 王克非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70,共8页
本研究自建2003至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原文和英译本平行语料库,在理论界定异常搭配的基础上,考察译本中18个典型异常搭配在20年间的历时使用情况。数据结果表明,近年来的译本在搭配上呈现出显著的“去异常化”趋势,除中国特有... 本研究自建2003至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原文和英译本平行语料库,在理论界定异常搭配的基础上,考察译本中18个典型异常搭配在20年间的历时使用情况。数据结果表明,近年来的译本在搭配上呈现出显著的“去异常化”趋势,除中国特有概念外,通用概念、修饰性搭配以及动宾搭配多舍弃了异常化的译法。译本整体更侧重可接受性,反映出“讲好中国故事”时代背景下中国政治文献的翻译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搭配 政治文献翻译 政府工作报告
原文传递
政治文本模糊语言的认知与翻译
11
作者 蒋秀珍 陈昌学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99-101,119,共4页
政治文本出于保密、观望、礼貌等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较于普通文本更频繁地使用模糊语言。本文结合实例,借用法国塞莱斯科维奇创立的翻译释意理论,探索政治文本中的模糊现象及翻译方法,指出译者的认知在原文模糊语言理解中有重要作用,... 政治文本出于保密、观望、礼貌等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较于普通文本更频繁地使用模糊语言。本文结合实例,借用法国塞莱斯科维奇创立的翻译释意理论,探索政治文本中的模糊现象及翻译方法,指出译者的认知在原文模糊语言理解中有重要作用,政治文本模糊语翻译的标准是追求意义对等而非表面上的语言对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糊语言的具体翻译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政治文本翻译的质量,也有利于加深对释意理论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本 模糊语言 翻译 释意理论
下载PDF
从功能对等视角看十八大报告的英译
12
作者 李玉婷 姚剑鹏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74-79,100,共7页
以2012年发布的《十八大报告》为例,结合美国著名翻译学家尤金.奈达的功能翻译理论探索政治文本的英译技巧。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2000)鉴于此,本文从词汇、... 以2012年发布的《十八大报告》为例,结合美国著名翻译学家尤金.奈达的功能翻译理论探索政治文本的英译技巧。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2000)鉴于此,本文从词汇、句法和修辞三个层面分析了《报告》英译本如何再现原文意义。研究发现,在词汇方面,译者可采用注释、重创、词性转化、增译、减译等翻译技巧;在句法方面,政治文本翻译时经常要增补主语、再现源语逻辑关系、实现句子再平衡;修辞上,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政治文本中较常出现的重复和排比两种手法,此时,为达到文体对等,译文中应保留其形式以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原文的口吻。应当指出的是,不论采用何种翻译技巧,译者必须首先对政治文本有透彻的理解才能实现"功能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政治文本 功能对等理论 《十八大报告》 翻译技巧
下载PDF
语篇衔接理论下的政治文本翻译——以《美国丘奇委员会报告》为例
13
作者 陈京京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8-71,共4页
衔接是语篇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篇章通过各种衔接手段把句子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衔接是语篇衔接理论应用于翻译的有效手段。不同文本的衔接模式也会存在差异。以政治文本《美国丘奇委员会报告》翻译为例,试图对政治文本... 衔接是语篇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篇章通过各种衔接手段把句子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衔接是语篇衔接理论应用于翻译的有效手段。不同文本的衔接模式也会存在差异。以政治文本《美国丘奇委员会报告》翻译为例,试图对政治文本的翻译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 衔接 政治文本 英译
下载PDF
简明英语视角下领导人讲话翻译策略研究
14
作者 刘天鹤 《理论观察》 2020年第12期90-93,共4页
领导人的讲话中既包含理论思想的表述,又具备着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这对于汉译英的翻译实践而言,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文体。针对这一文体的翻译原则是值得研究的。同样地,在西方早已兴起了提倡简明英语的运动,在这一框架下的英文表达,对领... 领导人的讲话中既包含理论思想的表述,又具备着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这对于汉译英的翻译实践而言,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文体。针对这一文体的翻译原则是值得研究的。同样地,在西方早已兴起了提倡简明英语的运动,在这一框架下的英文表达,对领导人讲话的汉译英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明英语 政治类文本 翻译原则
下载PDF
政治文本翻译策略探究
15
作者 贾懿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17期37-40,共4页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政治文本的妥善翻译在传递中国发展现状及塑造良好国际氛围有着重要影响。该文基于对大量政治文本英译案例的分析,探讨了政治文本英译的三个策略,即:准确性、可读性和召唤性。准确性旨在保...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政治文本的妥善翻译在传递中国发展现状及塑造良好国际氛围有着重要影响。该文基于对大量政治文本英译案例的分析,探讨了政治文本英译的三个策略,即:准确性、可读性和召唤性。准确性旨在保证译文对原文忠实,译者应用准确、恰当的语言传达出原文的观点、立场和态度;可读性旨在保证译文尽可能贴近目的语读者的理解方式、思维习惯和审美态度,以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而召唤性则探讨如何增强政治文本的召唤力和感染力,目的仍在于引起目的语读者共鸣,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该文旨在为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研究的各位前辈和同事提供有益思考,亦欢迎各界批评与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本 翻译策略 准确性 可读性 召唤性
下载PDF
大方无隅 明而行之——汉语政论文的英译模式探讨
16
作者 余东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72-77,共6页
意识形态的约束给政论文献的英译带来特殊的难度,这主要表现在对译文的"忠实"要求极高。文章提出以"认可度"来衡量和化解这一难度。"认可度"由动态规范构成,以双语的文本模式为基础,根据社会文化的具体... 意识形态的约束给政论文献的英译带来特殊的难度,这主要表现在对译文的"忠实"要求极高。文章提出以"认可度"来衡量和化解这一难度。"认可度"由动态规范构成,以双语的文本模式为基础,根据社会文化的具体环境来确定读者对译文的大致认可幅度,进而选择相应的翻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政论文 文本模式 英译模式
下载PDF
简论政论性外宣文本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学习强国中“每日一词”翻译为例
17
作者 岳福曹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50-52,共3页
政论性外宣文本是我国最重要的外宣文本之一,事关国家声誉,因此其翻译质量的优劣至关重要。本文以《学习强国》中“每日一词”的翻译为例,简要论述了政论性外宣文本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总结了翻译过程中常常选择的几种翻译方法。
关键词 政论性外宣文本 翻译 译者主体性
下载PDF
权力话语对政治文献英译影响刍议
18
作者 谭燕萍 康钦珏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2-74,共3页
米歇尔·福柯提出的权利话语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与实践方法。翻译工作不是纯粹的文本信息转换,而是一种复杂的受权力话语影响的产物。政治文献英译作为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部分,也深受权力话语的影响。
关键词 权力话语 政治文献 翻译
下载PDF
从翻译角度看最具普世意义的政治文本英译
19
作者 陆刚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11-114,共4页
在中文语境中谈翻译,最经典的论述莫过于严复的信达雅,这"三难论"之甘苦当推"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方知落笔前踌躇与"名"、"实"间的张力。但是,对普世本质... 在中文语境中谈翻译,最经典的论述莫过于严复的信达雅,这"三难论"之甘苦当推"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方知落笔前踌躇与"名"、"实"间的张力。但是,对普世本质的思考,其意义在于理解微观操作背后的宏观意义,在于通过这种理解为人类知识体系的演进、对人类的宇宙观认识,从翻译的角度提供最具普世意义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本 普世意义 中文语境 英译
下载PDF
政治文本翻译的显化研究——以温家宝总理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为例
20
作者 黄俏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157-158,165,共3页
本文以《温家宝总理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及英译本为例,从显化的角度,考察了语义角色,文化信息,概念意义,连接词等四类显化翻译的典型特征,并分析了显化翻译发生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进行适当的政治文本显化翻译的方法。
关键词 显化 政治文本翻译 《温家宝总理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制约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