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政治宽容的两种形式 被引量:2
1
作者 卢坤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11,共5页
政治宽容的理念实际包含两种形式即消极宽容和积极宽容。消极宽容是被动地自制或容忍,而积极宽容则是热情、尊重、积极肯定。两种宽容在价值基础、目标、手段上有很大差异,但也是相互关涉、互为支撑的。
关键词 消极政治宽容 积极政治宽容 政治差异
下载PDF
试论复社内部的政治分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恩俊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5,共5页
复社内部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分歧。由《留都防乱公揭》和《幸存录》所引发的争论表明,复社内部政治分歧的实质是如何评价明末党争各方。由于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这一分歧在明朝灭亡前后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复社内部的政治分歧有着... 复社内部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分歧。由《留都防乱公揭》和《幸存录》所引发的争论表明,复社内部政治分歧的实质是如何评价明末党争各方。由于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这一分歧在明朝灭亡前后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复社内部的政治分歧有着深刻的地域、家世渊源,并与复社松散的组织结构及社内分层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一分歧的存在使复社成员的政治活动呈现出极强的分散性和宗派性,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社 政治分歧 原因
下载PDF
韩国历史教科书之争的深层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维英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8-14,共7页
韩国新一轮历史教科书争议表面围绕的是教科书编写及发行体制、表述内容的分歧,但其背后却有着深刻的政治因素,它是韩国社会历史意识与政治理念对立的突出体现,持续一年之久的争议也进一步加深了韩国社会政治理念的分歧,对韩国内外政治... 韩国新一轮历史教科书争议表面围绕的是教科书编写及发行体制、表述内容的分歧,但其背后却有着深刻的政治因素,它是韩国社会历史意识与政治理念对立的突出体现,持续一年之久的争议也进一步加深了韩国社会政治理念的分歧,对韩国内外政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科书 进步势力 保守势力 政治分歧
下载PDF
论范增政治策略
4
作者 薛从军 祝兆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8-44,共7页
楚汉相争时,范增政治策略设计直接影响战争的走向。其设计政治策略的基础是“从民望”。他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政治口号和“立怀王孙心”的政治策略,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范增反对自立为王,要立楚后代为王,建立大一统的楚国。范增考... 楚汉相争时,范增政治策略设计直接影响战争的走向。其设计政治策略的基础是“从民望”。他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政治口号和“立怀王孙心”的政治策略,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范增反对自立为王,要立楚后代为王,建立大一统的楚国。范增考察刘邦前后的政治行为,用“望气”策略,认定刘邦是夺项羽天下的政敌。有鉴于此,范增采用多种策略,必置刘邦死而后快;然而项羽违背其政治策略和政治意图,以致失败。范增与项羽的政治分歧和性格的差异是其主要原因。范增想建立楚国大一统的政治理想未能实现,忠而被疑,以致郁郁病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增 “从民望” 政治号召 立楚灭秦 望气 政治分歧
下载PDF
高拱缺失相材吗?——与赵毅教授商榷之二 被引量:3
5
作者 岳金西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赵毅教授提出的高拱 "相材缺失论",不符合史实。高拱于嘉靖末年入阁,由于与首辅徐阶政见政纲之分歧,而被徐阶逐出内阁,决非所谓 "以群辅搏首辅,有违做官之道,大失人望"所致。隆庆三年末,高拱复政后,内阁诸臣之去,... 赵毅教授提出的高拱 "相材缺失论",不符合史实。高拱于嘉靖末年入阁,由于与首辅徐阶政见政纲之分歧,而被徐阶逐出内阁,决非所谓 "以群辅搏首辅,有违做官之道,大失人望"所致。隆庆三年末,高拱复政后,内阁诸臣之去,也是由于政见政纲之不同,决不能归因于高拱一人,这实际上均是权欲极强的张居正一人所为。高拱为相为人 "公正廉直",论相业功绩不亚于徐、张,论人格品德又比徐、张高尚。认为高拱 "相材缺失"不仅有失公平公正,而且也有悖于历史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 徐阶 张居正 政治分歧 人格品德
下载PDF
从思想方法论角度再议《新青年》杂志同人的政见分歧
6
作者 吴志娟 《当代继续教育》 2013年第1期77-80,共4页
近代以来,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从器物、制度到思想文化的演变过程,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此过程进一步深入到思想方法论层面———实用主义和辩证唯物论。《新青年》杂志同人各自选择了这两种不同的思想方法论,以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分析... 近代以来,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从器物、制度到思想文化的演变过程,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此过程进一步深入到思想方法论层面———实用主义和辩证唯物论。《新青年》杂志同人各自选择了这两种不同的思想方法论,以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分析中国社会问题,产生不同政见,最终也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方法论 《新青年》 政见分歧
下载PDF
多元文化主义差异政治思想:内在逻辑、论争与回应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敏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3,108,共13页
多元文化主义差异政治思想是多元文化主义者面对"文化差异"的事实和"文化平等"的共同诉求而提出的一系列应对方案及其理论论证。在多元文化主义内部,不同流派在对待差异的问题上产生了诸多分歧,体现在平等承认,宽... 多元文化主义差异政治思想是多元文化主义者面对"文化差异"的事实和"文化平等"的共同诉求而提出的一系列应对方案及其理论论证。在多元文化主义内部,不同流派在对待差异的问题上产生了诸多分歧,体现在平等承认,宽容尊重,诉求少数群体特殊权利,构想后现代的宪政理想,以及在自由主义宪政框架内调和公民权利与少数群体权利、进而实现多元文化和平共存的目标等方面。这些分歧和争论都是围绕如何处理"公共性"与"差异性"(或者说"一元"与"多元")之间关系的问题而产生的。因此,差异政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处理好共同文化与差异文化,公民权利与少数群体权利,以及政治一体与多元共存等几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主义 差异政治 文化差异 族裔 少数群体权利
原文传递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彭菊萍 高敏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64-68,共5页
在“大思政”理念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仍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二元对立”的现象。文章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入手,分别解释两类课程不同的概念内涵,并阐述两类课程协同育人的必要性以及... 在“大思政”理念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仍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二元对立”的现象。文章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入手,分别解释两类课程不同的概念内涵,并阐述两类课程协同育人的必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同时尝试从强化育人意识、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构建育人新机制等方面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地缘政治风险指数构建及其跨国比较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文革 周洋 《区域与全球发展》 2018年第2期5-29,154,共26页
近年来,地缘政治事件相继涌现于世界各地:"伊斯兰国"(ISIS)恐怖主义日渐突起,巴以冲突不断升级,乌克兰危机等。地缘政治风险增大了世界经济未来发展走向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评估和应对来自各国的地缘政治风险是当今国际关... 近年来,地缘政治事件相继涌现于世界各地:"伊斯兰国"(ISIS)恐怖主义日渐突起,巴以冲突不断升级,乌克兰危机等。地缘政治风险增大了世界经济未来发展走向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评估和应对来自各国的地缘政治风险是当今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焦点之一。本文首先阐释了地缘政治风险的基本含义,并从政治制度距离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两个大维度入手测度了127个国家的地缘政治风险。笔者选用美国PRS集团定期发布的ICRG得出政治制度距离指数;并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世界经济自由度指数测算出经济质量指数;最后将政治制度距离指数与经济质量指数赋予适当的权重合成涵盖多维度的地缘政治风险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政治制度距离指数 经济质量指数 地缘政治风险
下载PDF
论多元文化主义的悖论与超越:以移民流散文化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江玉琴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29,共6页
人们为作为一种政治思想的多元文化主义叫好的时候,经常忽略多元文化主义背后的陷阱和问题,"多元文化主义"并不等于"多元文化的"。以移民流散文化为例,多元文化主义并非是协调少数族群和主流族群的政治策略法宝,这... 人们为作为一种政治思想的多元文化主义叫好的时候,经常忽略多元文化主义背后的陷阱和问题,"多元文化主义"并不等于"多元文化的"。以移民流散文化为例,多元文化主义并非是协调少数族群和主流族群的政治策略法宝,这是因为多元文化主义本身就充满悖论,即它的"认同政治"和"差异政治","认同政治"和"差异政治"促使主流文化在对待移民文化方面因文化本身的差异性及对认同性认识的不同而无法协调。因此,世界主义可以作为超越多元文化主义的一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主义 认同政治 差异政治 移民流散 世界主义
原文传递
思政元素融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丽 范江波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48-50,共3页
课程思政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为例,通过高职专业课课堂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专业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现代性语境下的群体身份问题——对查尔斯·泰勒承认政治的一种考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玉军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4-102,115,共10页
基于普遍主义原则,自由主义对个体进行了无差别化的处理,剥夺了附着在个体身上的群体身份,忽视了群体认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查尔斯·泰勒看来,这种将个体权利优先于集体目标的平等尊严政治在使人们从封建等级制度中解放出来的同时,... 基于普遍主义原则,自由主义对个体进行了无差别化的处理,剥夺了附着在个体身上的群体身份,忽视了群体认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查尔斯·泰勒看来,这种将个体权利优先于集体目标的平等尊严政治在使人们从封建等级制度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却又使个体陷入到普遍主义的控制之中。这种不尊重群体差异性的做法,其实质是不认同、不承认差异性,最终会造成歪曲的认同。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将平等尊严政治与差异政治结合起来,不同群体之间要交流和沟通,进而建构一种包容性的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 普遍主义政治 差异政治 承认政治
下载PDF
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耦合、协同、趋势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锦阳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77-83,共7页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所以能够同向育人,是因为二者在理论上的起点、发展过程、育人理念与目标等都存在价值要素的耦合。协同架起了理论上的应然价值要素耦合转化为育人实践活动实然效果的中介桥梁,这要求提升主体协同意识和能力、搭建...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所以能够同向育人,是因为二者在理论上的起点、发展过程、育人理念与目标等都存在价值要素的耦合。协同架起了理论上的应然价值要素耦合转化为育人实践活动实然效果的中介桥梁,这要求提升主体协同意识和能力、搭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协同大平台、创建协同保障机制等。由于目前协同的内容尚未形成大中小学一体化、主体间协同平台和制度保障不完善等原因,原本该有的协同效应的育人优势没有完全显现。二者应在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升华中,理论上耦合价值要素系统体系化,以建立完善的大思政课程群,实践上协同机制体系化和主体间协同行为自觉化,形成大思政格局的强大育人合力,高效高质量地为党和国家培育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价值要素 耦合 协同
下载PDF
伯明翰学派“新族性”文化政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邹威华 伏珊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CSSCI 2018年第1期48-53,共6页
伯明翰学派“新族性”文化政治是后殖民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斯图亚特·霍尔和保罗·吉罗伊是该理论的思想集大成者。该理论在种族、旧族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重点关注“新族性”与“旧族性”的差异,阐释“新族性”的内核及特质... 伯明翰学派“新族性”文化政治是后殖民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斯图亚特·霍尔和保罗·吉罗伊是该理论的思想集大成者。该理论在种族、旧族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重点关注“新族性”与“旧族性”的差异,阐释“新族性”的内核及特质,突出“新族性”文化政治的“差异性”和“动态性”等。同时,霍尔和吉罗伊的文化身份有机地融入该理论的建构之中,表征出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并由此彰显该理论对伯明翰学派、对后殖民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明翰学派“新族性”文化政治 斯图亚特·霍尔 保罗·吉罗伊 差异的政治
原文传递
差异政治与协商民主
15
作者 刁瑷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0-35,共6页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差异政治理论对普遍主义的政治模式提出了质疑,强调差异性、多元文化在政治生活中应受到平等尊重和承认权利。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其前提在于承认并解决多元文化社会的现实,通过公共协商解决自由主义...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差异政治理论对普遍主义的政治模式提出了质疑,强调差异性、多元文化在政治生活中应受到平等尊重和承认权利。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其前提在于承认并解决多元文化社会的现实,通过公共协商解决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缺陷。然而,协商民主与差异政治两者表面的亲密关系却无法掩饰其实质性的分歧。二者背后隐含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内在悖论——是以无差别的个人主义抑或以有差别的社群主义为原则?该问题是协商民主理论领域内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政治 协商民主 普遍主义政治 民主政治
下载PDF
跨越数字鸿沟 共享数字福利——基于身份认同的差异进路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露 《科学.经济.社会》 2021年第3期44-51,共8页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及其管理日趋智能化。但是,数字技术却并未让每个个体同等受益,因而在数字领域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数字鸿沟"。这不仅让不平等进入到数字领域,也加剧了社会领域的不平等,增加了社...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及其管理日趋智能化。但是,数字技术却并未让每个个体同等受益,因而在数字领域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数字鸿沟"。这不仅让不平等进入到数字领域,也加剧了社会领域的不平等,增加了社会分裂的风险。于是,人们试图通过给个体赋能去弥合"数字鸿沟",但这一进路将个体仅仅视作抽象的"数据或技术使用者",遭遇了"普遍主义政治"的困境。鉴于此,基于身份认同的差异进路主张让每个个体如其所是地进入到数字领域,在算法设计、数据收集、采样测试等环节都承认诸身份认同的价值。只有当诸身份认同在数字领域得到尊重、其价值得以承认时,赋能的背景框架方能夯实,赋能进路才能落到实处,真正跨越数字鸿沟、实现数字福利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身份认同 共享 普遍主义政治 差异政治
下载PDF
民族主义与承认政治——基于查尔斯·泰勒“承认政治”的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晓 胡婧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9,26,共7页
民族主义的兴起是对蔑视的反抗和对尊严的维护。自由主义虽然建立了平等承认的政治,但平等承认主导下的尊严政治与差异政治在处理少数族裔与社会边缘群体的地位问题时存在缺陷,对其独特性、差异性的漠视形成了新的压迫。查尔斯.泰勒基... 民族主义的兴起是对蔑视的反抗和对尊严的维护。自由主义虽然建立了平等承认的政治,但平等承认主导下的尊严政治与差异政治在处理少数族裔与社会边缘群体的地位问题时存在缺陷,对其独特性、差异性的漠视形成了新的压迫。查尔斯.泰勒基于对自由主义理论的反思提出了"承认政治",力图弥合自由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缺陷,为尊重少数族裔和社会边缘群体的独特性与差异性、维护其在社会共同体中的平等地位提供了一个理论视域和实践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尊严政治 差异政治 承认政治
下载PDF
论艾利斯·杨的差异政治学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定位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伯中 陈妤迪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21年第1期89-105,共17页
艾利斯·杨的差异政治学与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化差异只能在政治的框架下去理解;杨的性别理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理论,而是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下的女性观,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视野;杨对经济/文化二元范式、... 艾利斯·杨的差异政治学与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化差异只能在政治的框架下去理解;杨的性别理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理论,而是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下的女性观,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视野;杨对经济/文化二元范式、平等的政治范式的批判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经济主义和物化价值观的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看法一脉相承。杨有关分配正义的批判、剥削和文化帝国主义等压迫理论和差异政治观念都应该被视作对马克思核心理念的坚持及在当代西方复调时代下的理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主义 差异政治学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正义
原文传递
政治文化视域下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3,共4页
政治文化是一般文化在政治这个特殊层面上的具体表现。政治文化作为社会观念形态,体现着人们的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取向,制约着国家外交行为的基本方式和基本走向。本文试图从中俄两国政治文化异同入手,揭示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后的政治文... 政治文化是一般文化在政治这个特殊层面上的具体表现。政治文化作为社会观念形态,体现着人们的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取向,制约着国家外交行为的基本方式和基本走向。本文试图从中俄两国政治文化异同入手,揭示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后的政治文化根源,分析当今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 中俄关系 战略协作 求同存异
下载PDF
当代中西方政治哲学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鸣章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13-118,共6页
政治哲学现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政治哲学在当代中西方政治生活境域中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从政治哲学复兴的原因来看,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是西方实证主义、行为主义破产的理论诉求,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哲学现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政治哲学在当代中西方政治生活境域中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从政治哲学复兴的原因来看,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是西方实证主义、行为主义破产的理论诉求,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现实必然;从思想渊源来看,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是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一脉传承,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从当代中西方政治哲学的价值立场来看,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追求的是形式正义,当代中国政治学追求的是实质正义;从当代中西方政治哲学的风格特色来看,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侧重于微观分析,并占据世界政治哲学的主导地位,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侧重于宏观把握,对西方政治哲学具有一定的依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中西方政治哲学 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