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商民主在中国:从理论走向实践 被引量:25
1
作者 叶娟丽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7,127,共7页
在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相互激荡,协商民主不仅成全了西方政治学的再次繁荣,也造就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创新。2001年哈贝马斯将协商民主带入中国,短短10年,协商民主迅速地从学术热词变成政治热词,最终进入中共十八大报告。"健全... 在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相互激荡,协商民主不仅成全了西方政治学的再次繁荣,也造就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创新。2001年哈贝马斯将协商民主带入中国,短短10年,协商民主迅速地从学术热词变成政治热词,最终进入中共十八大报告。"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既是政治姿态,也是理论宣言,它意味着,中国政治学研究开始由最初的诠释经典、注解现实,发展到倡导理想、设计蓝图的新阶段,尽管其研究方法还有待改进,其理论解释力还有待提高,但中国政治学研究开始走向成熟,却是不争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理论 政治协商制度 十八大政治理念 中国政治发展
下载PDF
制度正义: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议题 被引量:8
2
作者 唐皇凤 《桂海论丛》 2012年第2期58-62,共5页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原则,实现制度正义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目标。在现代社会,缺乏制衡的国家权力和资本权力往往成为威胁自由、民主与法治的压迫性力量。在中国政治发展的特定情势下,有效制衡国家权力与规训资本权力既是确保制...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原则,实现制度正义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目标。在现代社会,缺乏制衡的国家权力和资本权力往往成为威胁自由、民主与法治的压迫性力量。在中国政治发展的特定情势下,有效制衡国家权力与规训资本权力既是确保制度正义的关键,也是转型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议题。制度正义的实现,仰赖于一个高度组织化与制度化的现代社会的存在,并在一个开放的民主宪政制度框架中,通过各种政治行动者之间的平等博弈、公共协商和理性妥协而得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正义 社会组织化 中国政治发展
下载PDF
迈向有效国家:改革进程中的中国国家能力变迁 被引量:5
3
作者 闫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7,共8页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表明,在众多变量因素中,国家能力无疑是解释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有效变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家能力经历三次变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政策时代,国家优先推动了强制能力与...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表明,在众多变量因素中,国家能力无疑是解释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有效变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家能力经历三次变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政策时代,国家优先推动了强制能力与汲取能力的发展;在经济社会不协调发展的政策失衡时代,"有经济政策无社会政策"的格局造成了国家能力的畸形发展,这表现为"高强制能力与弱规范能力"、"强汲取能力与弱再分配能力";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政策时代,国家开始着力于推动规范能力和再分配能力的建设。社会政策的兴起也推动了中国国家能力的均衡发展,加快中国建设有效国家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发展 国家能力 有效国家 政策变迁
下载PDF
论政治运动对新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蔚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2-18,共7页
政治运动曾是当代中国政治运作的一种独特方式。分析六十多年来政治运动对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看出,政治运动具有"超强的社会推动能力",通过政治运动曾一度提升了国家生存的能力、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公民的政治行... 政治运动曾是当代中国政治运作的一种独特方式。分析六十多年来政治运动对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看出,政治运动具有"超强的社会推动能力",通过政治运动曾一度提升了国家生存的能力、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培养了政治积极分子,弥补了制度的过程化不足;但政治运动的频繁运作也阻碍了政治制度化的发展,导致政治民主水平下降、政治价值逐渐一元化、政治合法性下降,带来了意识形态教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运动 中国政治发展 经验 教训
下载PDF
法治型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5
作者 吴宇 吴宗敏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31-38,共8页
同步于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受益于冷战后全球化发展的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成功地经受住了由西方发起并主导的全球化与民主化的双重冲击,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当代中... 同步于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受益于冷战后全球化发展的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成功地经受住了由西方发起并主导的全球化与民主化的双重冲击,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既与传统政治文化一脉相承,又深受西方政治文化的影响,其在转型过程中保持了极大的主动性和渐进性。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期,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将以契合法治中国建设为动力,在不断地向法治型政治文化转变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力促进中国的政治发展。这种主动性与渐进性的法治型政治文化的转型,既是维护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发展 政治文化 法治文化 政治信任 政治参与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下的中国多元整合
6
作者 高庆国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10,共4页
多元主义起源于西方,是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我们所在的社会是个多元社会,但在我们的政治话语中多元政治好象就是西方的多党制。其实不同的民族国家及其文化传统应该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多元政治。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直面社会向多元转... 多元主义起源于西方,是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我们所在的社会是个多元社会,但在我们的政治话语中多元政治好象就是西方的多党制。其实不同的民族国家及其文化传统应该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多元政治。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直面社会向多元转型中带来的新的问题和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主义 中国政治发展 整合 和谐社会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探索——基于宪政的视角
7
作者 施雪华 刘耀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法治国家与政治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体表现为:高度重视立法工作,确保民主政治稳步发展;注重民主与法制相结合,实现民主法制化;强调严格执法与依法办事,确保公平公正;完善监督,实现监督...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法治国家与政治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体表现为:高度重视立法工作,确保民主政治稳步发展;注重民主与法制相结合,实现民主法制化;强调严格执法与依法办事,确保公平公正;完善监督,实现监督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倡导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调依法治国,并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政治发展 宪政 民主 法治
下载PDF
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界定与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武建奇 王丹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0-185,共6页
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边界如何确定?本文认为,经济学总体上是指关于在稀缺资源约束下如何使产出最大化的学问体系,它力求多角度地挖掘有限资源中的“潜在利益”,由此形成了多角度的经济学。经济学学科分支体系的发展正是新的挖潜途径不... 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边界如何确定?本文认为,经济学总体上是指关于在稀缺资源约束下如何使产出最大化的学问体系,它力求多角度地挖掘有限资源中的“潜在利益”,由此形成了多角度的经济学。经济学学科分支体系的发展正是新的挖潜途径不断被发现的过程。社会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人与物的关系)和交易(人与人的关系)两个基本方面,把人“假定掉”的“纯经济学”和把“努力看作由人控制的变量”的政治经济学,正是从生产和交易两个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经济活动效率的两大经济学分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纯经济学” 学科界定 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
下载PDF
论新时期网络参政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9
作者 谷满意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71-74,87,共5页
新时期网络参政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促进作用将更加明显,是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参政的作用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地方党和政府的负责人也逐渐注意到网络参政的实际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参与式民... 新时期网络参政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促进作用将更加明显,是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参政的作用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地方党和政府的负责人也逐渐注意到网络参政的实际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参与式民主的发展;促进传统集权等级制权力结构的转换;促进社会平等;促进政治、政府公开的发展;促进选民与人大代表的沟通;促进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加强。网络参政还是把双刃剑,应该加强规范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参政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民主 参政
下载PDF
历史政治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杨光斌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4,126,共14页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是对既有政治学理论的重大挑战,基于理性人假设的“政治科学”对中国前途的观察一错再错。基于中国政治史的历史政治学,不但是观察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其本身还具有本体论意义。在历史政治学这里,当代中国政治不但是...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是对既有政治学理论的重大挑战,基于理性人假设的“政治科学”对中国前途的观察一错再错。基于中国政治史的历史政治学,不但是观察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其本身还具有本体论意义。在历史政治学这里,当代中国政治不但是中华文明基因共同体的自然延续,也是新中国70年前后连续统一的政治发展过程。历史政治学堪称是为中国政治发展而量身定做的一种研究路径,作为案例的中国政治发展研究使得历史政治学更有学术价值和学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政治学 中华文明基体论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历史连续性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主流政治话语意蕴——基于新中国70年来历次党代会报告的“政治”短语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轲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86,133,共9页
对新中国70年来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含有"政治"二字的常见短语进行文本分析,我们发现,主流政治话语的意蕴变化随着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具体实践而不断变化,其内在意蕴反映着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革命-建设-改革"的思维转变... 对新中国70年来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含有"政治"二字的常见短语进行文本分析,我们发现,主流政治话语的意蕴变化随着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具体实践而不断变化,其内在意蕴反映着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革命-建设-改革"的思维转变;其词语的"共享"和"独立"蕴含着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传承和创新,并呈现五大层面的核心语义:规范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根本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奋斗目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内容;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主流政治话语 “政治”短语 党代会报告
下载PDF
试论当代中国的干部结构转换——基于驱动变量、五维内涵和支撑机制的分析简纲
12
作者 袁超 龙雪岗 《中国政治学》 2023年第2期33-58,133-134,共28页
干部是支撑政府运转的关键,它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变迁有着关键影响。作为一种整体性的组织存在,干部队伍是由政治标准、年龄阶梯、知识构成、能力导向、行为作风五大要素组成的有机结构。从理论上讲,干部结构的即时状态决定着干部队伍的... 干部是支撑政府运转的关键,它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变迁有着关键影响。作为一种整体性的组织存在,干部队伍是由政治标准、年龄阶梯、知识构成、能力导向、行为作风五大要素组成的有机结构。从理论上讲,干部结构的即时状态决定着干部队伍的能力及其发挥,因而干部结构转换具有权变性、适配性、规范性和有机性。干部结构转换的驱动变量包括世界政治竞争形态、国内社会发展态势、干部人事制度变革以及干部队伍建设现状。以相关政策变迁为基础,分析关于干部结构的五维内涵反映了结构转换的实践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主要对干部培养、干部考评、干部选任、干部能上能下等机制进行适应性改革,以支撑干部结构转换的顺利进行。从远景理论关怀来看,干部结构转换研究仍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值得基于中观研究向宏观政治发展形态及其话语构建研究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 干部结构 干部结构转换 党政体制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原文传递
20世纪中国边政研究与边区开发理论述评 被引量:12
13
作者 符雪红 《学术探索》 2004年第9期116-119,共4页
20世纪中国西部开发经历了几个阶段。始于三四十年代的边政研究,以吴文藻先生的《边政学发凡》为纲领,具有当时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成为目前西部开发可以借鉴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 边政研究 西部开发 理论回顾
下载PDF
中国政治发展路径浅析
14
作者 郭凤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10X期53-54,共2页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作为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制度体系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中国的政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政治发展 政治发展与经济变革 中国道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