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化探头测试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电位的新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徐华天 杜艳霞 +1 位作者 路民旭 董亮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8-241,共4页
通过开展室内模拟试验和理论计算,确定了流过管道不同面积漏点阴极保护电流密度比和直径比的正比关系,并结合金属在相同环境下的极化曲线。得出了探头试片极化电位与埋设位置处管道真实极化电位之间的关系,可用于修正极化探头的测试数据... 通过开展室内模拟试验和理论计算,确定了流过管道不同面积漏点阴极保护电流密度比和直径比的正比关系,并结合金属在相同环境下的极化曲线。得出了探头试片极化电位与埋设位置处管道真实极化电位之间的关系,可用于修正极化探头的测试数据,以获得管道真实的极化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保护 极化探头 电流密度比 直径比 真实电位
原文传递
我国各类土的极化电流密度地区特性及腐蚀性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庞锦娟 刘春辉 《勘察科学技术》 2005年第5期44-47,共4页
该文通过对分布在全国各地近千件土样腐蚀性测试数据的分析与研究,发现我国各类土的极化电流密度及腐蚀性呈现出明显的地区特性,它不仅与土中易溶盐含量有关,而且与成土地质条件、气候等密切相关。同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测试工作中应注... 该文通过对分布在全国各地近千件土样腐蚀性测试数据的分析与研究,发现我国各类土的极化电流密度及腐蚀性呈现出明显的地区特性,它不仅与土中易溶盐含量有关,而且与成土地质条件、气候等密切相关。同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测试工作中应注意事项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性测试 钢质管道 极化电流密度 腐蚀性评价 腐蚀性评价 电流密度 特性 极化 分析与研究 易溶盐含量 测试数据 地质条件 实践经验
原文传递
含气量对引气混凝土抗钢筋锈蚀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邓亮亮 贾永华 《山西交通科技》 2009年第3期40-42,共3页
以不同含气量的钢筋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湿通电法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加速锈蚀,同时采用线性极化法对不同通电时间的极化电阻和腐蚀电流密度进行测试,分析锈蚀参数的变化规律,得出含气量对引气混凝土抗钢筋锈蚀性能的影响关系。
关键词 引气混凝土 钢筋 锈蚀 极化电阻 腐蚀电流密度
下载PDF
等离子体散射分析的改进型交替隐式时域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殷雄 赵振维 +3 位作者 张厚 孙树计 姜聿焘 许志永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4-361,共8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交替隐式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运用该方法分析了等离子体涂覆导体圆柱的散射特性,为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运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该方法在整个问题空间采用完整场形式的场量进行迭代计算,并运用中心差分格式离散极...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交替隐式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运用该方法分析了等离子体涂覆导体圆柱的散射特性,为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运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该方法在整个问题空间采用完整场形式的场量进行迭代计算,并运用中心差分格式离散极化电流密度辅助方程.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无条件稳定特性,其计算效率明显优于以往文献提出的交替隐式FDTD方法,在精度和效率上也稍高于普通的显式FDTD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交替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雷达散射截面 极化电流密度
下载PDF
交换电极法强化电动修复铬污染土壤 被引量:25
5
作者 路平 冯启言 +2 位作者 李向东 袁涛 孙悦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4-358,共5页
pH值是影响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了交换电极法强化电动修复,并对该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土壤Cr污染浓度为506.36 mg/kg,工作电压为1 V/cm,结果显示,固定电极方向运行模式下,运行2 d,产生聚焦效应,运行8 d,碱性区Cr(... pH值是影响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了交换电极法强化电动修复,并对该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土壤Cr污染浓度为506.36 mg/kg,工作电压为1 V/cm,结果显示,固定电极方向运行模式下,运行2 d,产生聚焦效应,运行8 d,碱性区Cr(III)残留量和酸性区Cr(VI)残留量较大,分别是97.88 mg/kg和328 mg/kg,总铬去除率为59.04%。采用交换电极法,交换频率为4 d,运行8 d,总铬去除率为70.18%;交换频率为2 d,运行8 d,总铬去除率高达86.10%,土壤中总铬平均含量从506.36 mg/kg降至73.56 mg/kg,达到酸性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该技术可控制土壤pH值在中性范围,电流密度高,不添加化学试剂,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修复 交换电极法 铬污染土壤 聚焦效应 电流密度
下载PDF
±1100 kV直流线路极间距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何岩 钱文姝 +2 位作者 朱永平 谭浩文 张小力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6-84,共9页
±11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极间距对塔头尺寸、杆塔重量、对地距离、走廊宽度、电磁环境等有很大影响。为了优化极间距,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准东—华东±11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对电磁环境、空气间隙、绝缘子串长、导线对... ±11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极间距对塔头尺寸、杆塔重量、对地距离、走廊宽度、电磁环境等有很大影响。为了优化极间距,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准东—华东±11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对电磁环境、空气间隙、绝缘子串长、导线对地距离、走廊宽度、杆塔重量等因素与极间距的关系进行了计算研究,采用年费用法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给出了多因素影响条件下的最优极间距。研究结果表明:±1100kV直流线路的极间距受绝缘子串长和空气间隙控制,因此宜从绝缘配置方面开展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0 kV 特高压直流 极间距 电磁环境 合成场强 离子流密度 可听噪声 无线电干扰 电晕损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