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系统级偏振定标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康晴 袁银麟 +5 位作者 翁建文 丁蕾 李健军 吴浩宇 洪津 郑小兵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1期36-48,共13页
系统级偏振定标是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irectional polarization camera, DPC)研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大气气溶胶和云相态等定量化探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矩阵光学和辐射度学理论,建立了多角度偏振成像仪偏振响应定标模型,对... 系统级偏振定标是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irectional polarization camera, DPC)研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大气气溶胶和云相态等定量化探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矩阵光学和辐射度学理论,建立了多角度偏振成像仪偏振响应定标模型,对关键影响参量进行定标。采用大口径积分球参考光源和分视场测量方法,消除了光楔平板对DPC三检偏通道视场非一致性的影响,实现了高频和低频相对透过率的高精度测量。采用傅里叶级数的分析方法,建立全视场起偏度的测量模型,消除参考光源偏振方位角绝对位置引入的测量误差,实现光学系统偏振特性的准确测量。采用可调偏振度光源和大口径积分球辐射源,开展了偏振定标精度的比对验证实验和精度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全视场偏振定标精度优于0.5%,自然光状态下的偏振定标精度优于0.05%,验证了宽视场偏振遥感器偏振辐射响应定标模型的合理性,说明该系统级偏振定标方法可满足宽视场光学偏振遥感器的高精度偏振观测科学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遥感 偏振遥感器 偏振定标 定标精度
下载PDF
气溶胶偏振探测仪检偏器方位角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代虎 颜昌翔 吴从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43-1248,共6页
非理想透镜组的偏振效应引起偏振测量系统的测量矩阵改变,导致系统最佳配置漂移。为了最大化气溶胶偏振探测仪的信噪比,利用Jones矩阵的方法计算前置光学透镜组的起偏度,并分别以系统分析矩阵的条件数和参数Tr(BBT)为优化参数对检偏器... 非理想透镜组的偏振效应引起偏振测量系统的测量矩阵改变,导致系统最佳配置漂移。为了最大化气溶胶偏振探测仪的信噪比,利用Jones矩阵的方法计算前置光学透镜组的起偏度,并分别以系统分析矩阵的条件数和参数Tr(BBT)为优化参数对检偏器的放置角度进行优化。经过优化,得到检偏器的最佳方位角,在670 nm通道系统分析矩阵的条件数由1.836 0降为1.689 4,在1 641 nm通道系统分析矩阵的条件数由1.977 7降为1.771 4。结果表明,两种优化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经过优化之后两个偏振测量通道的信噪比都提升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遥感 信噪比 条件数 奇异值分解 检偏器方位角
下载PDF
双线偏振雷达测雨效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刘黎平 钱永甫 +1 位作者 王致君 楚荣忠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15-619,共5页
本文根据1993、1994年15次展状云和12次对流云降雨过程的地面降雨资料和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对双线偏振雷达和普通雷达测量不同强度降雨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和比较。结果表明,从相对误差来看,双线偏振雷达使普通雷达的... 本文根据1993、1994年15次展状云和12次对流云降雨过程的地面降雨资料和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对双线偏振雷达和普通雷达测量不同强度降雨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和比较。结果表明,从相对误差来看,双线偏振雷达使普通雷达的小雨高估、大雨低估的测量误差趋势减弱,它对小到中雨的测量结果优于普通雷达。双线偏振雷达大雨高估的现象可能与强对流性降雨中冰相粒子的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偏振雷达 测雨效果 遥测降水 对比分析
下载PDF
遥感遥测中偏振信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4
作者 弓洁琼 詹海刚 刘大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88-1095,共8页
偏振是光的固有特性之一。地球表面和大气中的任何目标物在与光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于目标物的表面结构、内部结构以及光入射的角度不同,都会产生其自身性质决定的特征偏振。而偏振遥感探测就是以目标物辐射能量的偏振特征作为探测信息... 偏振是光的固有特性之一。地球表面和大气中的任何目标物在与光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于目标物的表面结构、内部结构以及光入射的角度不同,都会产生其自身性质决定的特征偏振。而偏振遥感探测就是以目标物辐射能量的偏振特征作为探测信息,可以在复杂的背景中提取目标的七维信息并很好地分辨目标物上低反射区域和目标轮廓,解决了传统遥感所不能解决的大气探测和伪装识别方面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偏振遥感遥测的机理,详细阐述了偏振探测的理论模拟、偏振遥感探测仪以及偏振遥感探测技术在大气探测、地球资源探测、海洋表面与水下探测、生物医学、天文探测、军事等领域应用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归纳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目前国内外偏振探测技术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的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遥感探测 斯托克斯矢量 偏振度 偏振角
下载PDF
大气气溶胶偏振遥感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5
作者 郭红 顾行发 +2 位作者 谢东海 余涛 孟庆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73-1880,共8页
POLDER-1是国际上第一个可以获取偏振光观测的星载对地探测器,随着POLDER/PARASOL等偏振仪器的应用,偏振遥感在国际上已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并在大气气溶胶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从POLDER/PARASOL,... POLDER-1是国际上第一个可以获取偏振光观测的星载对地探测器,随着POLDER/PARASOL等偏振仪器的应用,偏振遥感在国际上已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并在大气气溶胶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从POLDER/PARASOL,APS(aerosol polarimetry sensor)和航空偏振相机、地基偏振观测平台三个方面综述了大气气溶胶偏振遥感近20年(1993-2013)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1)POLDER/PARASOL陆地上空和海洋上空气溶胶参数反演算法;POLDER/PARASOL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精度验证、应用以及与MODIS等卫星AOD产品的对比分析。(2)MICROPOL,RSP和APS陆地上空和海洋上空气溶胶参数反演算法;国产多角度航空偏振相机(directional polarimetric camera,DPC)的气溶胶参数反演算法。(3)CE318-2和CE318-DP的气溶胶地基偏振反演算法。其中卫星、航空和地面气溶胶参数反演的结果包括总的AOD、细粒子AOD、粗粒子AOD、粒子谱分布、粒子形状、复折射指数、单次散射反射率、散射相函数、偏振相函数以及云顶AOD。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大气气溶胶偏振遥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为大气气溶胶偏振遥感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偏振遥感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偏振遥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朝阳 程海峰 +1 位作者 陈朝辉 郑文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37-1240,共4页
偏振遥感以目标辐射能量的偏振特征作为探测信息,能够很好地分辨目标上低反射区域和目标轮廓,在复杂的背景中提取目标的三维信息,解决传统遥感所不能解决的大气探测和伪装识别方面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偏振遥感的基本原理,详细阐述了偏振... 偏振遥感以目标辐射能量的偏振特征作为探测信息,能够很好地分辨目标上低反射区域和目标轮廓,在复杂的背景中提取目标的三维信息,解决传统遥感所不能解决的大气探测和伪装识别方面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偏振遥感的基本原理,详细阐述了偏振遥感仪器、数据处理和目标偏振特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偏振遥感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遥感 Stokes矢量 偏振度 偏振角
下载PDF
偏振遥感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晏磊 相云 +3 位作者 李宇波 吴太夏 关桂霞 陈伟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62-174,共13页
地球表面和大气中的目标在反射、散射和透射及发射电磁辐射的过程中,会产生由它们自身性质决定的特征偏振,即偏振特性中蕴涵着目标的多种信息。偏振遥感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一种新兴的对地观测方法,在国际上已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 地球表面和大气中的目标在反射、散射和透射及发射电磁辐射的过程中,会产生由它们自身性质决定的特征偏振,即偏振特性中蕴涵着目标的多种信息。偏振遥感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一种新兴的对地观测方法,在国际上已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本文从偏振遥感物理机理出发,主要就近年来国内偏振遥感发展的四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分别为:1)偏振测量仪器平台;2)地物偏振反射特性研究;3)大气偏振遥感研究;4)仿生偏振导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遥感 大气偏振 仿生偏振导航 偏振遥感仪器
下载PDF
偏振遥感识别低反射率伪装网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朝阳 程海峰 +1 位作者 陈朝辉 郑文伟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偏振遥感是一种新型的侦察手段,具有传统遥感所不具备的优点,是研究大气与地面目标的重要方法.为了研究伪装目标的偏振散射特征,在光学与红外波段测量了三色迷彩伪装网的偏振参数.研究发现,在探测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伪装网散射光的偏振... 偏振遥感是一种新型的侦察手段,具有传统遥感所不具备的优点,是研究大气与地面目标的重要方法.为了研究伪装目标的偏振散射特征,在光学与红外波段测量了三色迷彩伪装网的偏振参数.研究发现,在探测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伪装网散射光的偏振度受入射角度和表面反射率的影响较大.入射角增大,伪装网散射光的偏振度也随之增大;表面反射提高,其散射光的偏振度降低.偏振度成像可以增强低反射区域的亮度和对比度,而偏振角成像对伪装网的外形特征非常敏感,偏振遥感对复杂背景中的低反射率伪装目标识别具有独特优势,对军事伪装目标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遥感 伪装网 偏振度 偏振角 反射率
下载PDF
基于LCVR调谐的全偏振多谱段成像系统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颖 赵慧洁 +1 位作者 程宣 熊胜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75-1378,共4页
提出一种新型全偏振多谱段成像系统,将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CVR应用于全偏振成像技术,在可见-近红外波段上可快速实现光的全偏振态的精确调制。系统由光学镜头、LCVR、偏振片、滤波片和CCD探测器组成。文章首先介绍了系统结构、工作原理... 提出一种新型全偏振多谱段成像系统,将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CVR应用于全偏振成像技术,在可见-近红外波段上可快速实现光的全偏振态的精确调制。系统由光学镜头、LCVR、偏振片、滤波片和CCD探测器组成。文章首先介绍了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和光学设计,并提出了适合本系统的偏振定标方法,建立了偏振定标系统,实现了利用较小面积的偏振源对系统进行高精度偏振定标;再利用该成像系统进行了室外试验,获取了全偏振光谱图像,所获取的图像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最后对图像进行初步的数据处理,得到了被测物的偏振度图像。试验验证了该成像系统的全偏振多谱段数据成像获取能力,成像数据可应用于目标识别、目标分类等方面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设计 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 偏振定标 偏振光谱遥感
下载PDF
遥感图像双角度偏振大气校正仪 被引量:17
10
作者 胡亚东 胡巧云 +3 位作者 孙斌 王相京 裘桢炜 洪津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2-659,共8页
研制了一种双角度偏振大气校正仪航空样机用于卫星遥感图像数据的定量化。该仪器通过时间同步和空间覆盖的探测方式获取被校正图像对应的角度、光谱、偏振三个维度的大气信息,实现气溶胶和水汽的高精度参数的反演;将反演获取的大气参数... 研制了一种双角度偏振大气校正仪航空样机用于卫星遥感图像数据的定量化。该仪器通过时间同步和空间覆盖的探测方式获取被校正图像对应的角度、光谱、偏振三个维度的大气信息,实现气溶胶和水汽的高精度参数的反演;将反演获取的大气参数作为输入条件,利用辐射传输模型进行遥感图像的高精度大气校正。仪器采用天底(0°)和前向(55°)两个方向观测,具有8个探测波段,覆盖可见到短波红外(0.49~2.25μm)波段,其中5个波段具备偏振探测能力;采用高精度一体化结构设计保证各偏振探测通道的视场重合精度,降低偏振探测目标不一致引起的偏振测量误差。实验室定标和测试结果表明,偏振波段的视场重合度优于95%,偏振测量精度优于1%(偏振度DoLP=0.3),满足仪器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遥感 大气校正仪 偏振测量 气溶胶 遥感图像
下载PDF
基于偏振反射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的叶片氮含量反演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子晗 晏磊 +5 位作者 刘思远 付瑜 姜凯文 杨彬 刘绥华 张飞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911-2917,共7页
叶片氮含量极大程度上影响植被生物化学过程,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反演叶片氮含量在农业遥感领域有广泛应用,但其反演精度不能完全满足精细农业的需要,有一定提升空间。叶片氮含量遥感反演精度受机理误差和算法误差的影... 叶片氮含量极大程度上影响植被生物化学过程,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反演叶片氮含量在农业遥感领域有广泛应用,但其反演精度不能完全满足精细农业的需要,有一定提升空间。叶片氮含量遥感反演精度受机理误差和算法误差的影响,机理误差主要来源于叶片表面反射。传感器探测到的反射辐射既包含叶片内部多次散射,又包含叶片表面镜面反射部分,只有前者是携带叶片内部生化组分(如氮含量)信息的,由于后者是入射光在叶表蜡质层发生的直接反射,因此该部分并不携带叶片内部信息。根据菲涅尔定律,叶表镜面反射是部分偏振的,而内部散射是非偏振的,因而通过偏振反射建模可部分去除叶表镜面反射影响,以消除机理误差。算法误差主要来源于不同氮含量反演算法对于高光谱数据挖掘能力的差别。比较了偏最小二乘法、主成分回归、支持向量机、K-近邻算法和随机森林回归在高光谱叶片氮含量反演中的表现,在调整算法参数之后,选择使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以减少高光谱反演算法误差。以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多角度偏振卫星POLDER/PARASOL的多光谱数据库构建二向偏振反射模型,用以模拟和分析研究区森林的偏振反射率;从HySpex传感器系统获取的机载高光谱数据中去除偏振反射率带来的光谱机理误差,以实现叶片氮含量的精确反演。以均方根误差为主要指标评估精度变化可获得以下结论:在高光谱叶片氮含量反演中,消除偏振反射率带来的机理误差后,各算法反演精度均有提升,平均提升了4.244%。其中,随机森林回归可以最大程度减小反演算法误差(可决系数达到0.803,均方根误差达到0.252),且对光谱偏振信息最为敏感,去除偏振后精度提高了13.103%。相比于广泛使用的偏最小二乘算法,去除光谱机理误差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反演 偏振遥感 叶片氮含量 高光谱数据 随机森林回归 双向偏振分布函数
下载PDF
分时偏振光谱测量系统的起偏效应校正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海洋 李颐 +1 位作者 颜昌翔 张军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5-333,共9页
针对实验室偏振光谱测量系统短波红外起偏效应大、测量偏差大的问题,建立了系统目标斯托克斯校正模型,提出了该模型中相关系数的测量方法,从而实现了系统偏振效应的精密校正。首先分析了实验室常用的低成本分时偏振光谱测量系统存在的... 针对实验室偏振光谱测量系统短波红外起偏效应大、测量偏差大的问题,建立了系统目标斯托克斯校正模型,提出了该模型中相关系数的测量方法,从而实现了系统偏振效应的精密校正。首先分析了实验室常用的低成本分时偏振光谱测量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起偏效应的来源。然后根据偏振传输理论,将系统中起偏效应较大的波谱仪等效为检偏系统,建立了目标偏振信息的校正模型,并通过与理想模型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针对本测量设备,为提高校正系数的测量精度,在解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精确的拟合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校正精度高于0.5%,满足实验室中对目标偏振信息处理的精度要求,对偏振光谱测量系统的研制和标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遥感 偏振光谱 起偏效应校正 偏振传输理论 相关系数 ASD光谱仪
下载PDF
偏振遥感的中性点大气纠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太夏 张立福 +3 位作者 岑奕 黄长平 赵恒谦 孙雪剑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241-247,235,共13页
地表物体具有较强的偏振特性,因此可以作为偏振遥感的信息源。但是,大气的偏振效应强于地表的偏振效应,导致星载遥感器无法有效接收地表目标的偏振信息,大气的起振与退偏效应成为偏振遥感对地表目标进行观测和应用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 地表物体具有较强的偏振特性,因此可以作为偏振遥感的信息源。但是,大气的偏振效应强于地表的偏振效应,导致星载遥感器无法有效接收地表目标的偏振信息,大气的起振与退偏效应成为偏振遥感对地表目标进行观测和应用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大气中性点对偏振遥感中地表偏振效应与大气偏振效应进行分离的方法,通过天空中大气线偏振度为零的中性点区域进行对地观测,目的是去除大气偏振作用,进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地表目标偏振信息。地面实验的结果验证了利用大气中性点进行大气纠正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遥感 大气中性点 大气纠正
原文传递
偏振光谱的土壤湿度遥感方法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叶松 邓东锋 +2 位作者 孙晓兵 汪杰君 王新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34-1439,共6页
偏振探测作为一种新型遥感技术,是对传统光谱遥感探测的有益补充,为目标遥感探测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用地物偏振光谱仪实验测量,分析土壤湿度与偏振光谱的相关性,同时研究不同观测角下的土壤表面反射光偏振光谱特性。结果表明:在土壤湿... 偏振探测作为一种新型遥感技术,是对传统光谱遥感探测的有益补充,为目标遥感探测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用地物偏振光谱仪实验测量,分析土壤湿度与偏振光谱的相关性,同时研究不同观测角下的土壤表面反射光偏振光谱特性。结果表明:在土壤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偏振光谱与土壤湿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在500~700nm波段,湿度与偏振度呈正比关系;低湿度的情况下,偏振光谱与土壤湿度相关性不明显;此外,不同观测角对偏振光谱也有影响,如入射角固定为50°,观测角在20°~60°区间测量时,偏振度随观测角增大而增大,且观测角愈大,偏振度随湿度的变化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偏振光谱 多角度 偏振遥感
下载PDF
大视场偏振CCD相机的偏振特性实验标定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立刚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0,共6页
大视场偏振CCD相机内部的多个光学表面会改变入射光的偏振状态,并且改变的程度与入射光的偏振态、视场角和方位角等有关,影响了仪器偏振测量精度,从而制约了偏振成像遥感数据的定量化应用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从考虑偏振效应的大视场... 大视场偏振CCD相机内部的多个光学表面会改变入射光的偏振状态,并且改变的程度与入射光的偏振态、视场角和方位角等有关,影响了仪器偏振测量精度,从而制约了偏振成像遥感数据的定量化应用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从考虑偏振效应的大视场偏振相机响应输出模型出发,研究模型参数的标定方法,通过设计试验获取了模型参数标定数据。将经过标定的大视场偏振CCD相机测试值和可调偏振度光源预设偏振度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偏振相机在0°、15°、25°视场角下的偏振度测量平均误差不大于1.18%,远小于光学镜头自身的起偏度。消除偏振遥感仪器自身的偏振敏感性影响,为将来我国自主星载偏振遥感图像的定量化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遥感 偏振相机 偏振定标
下载PDF
Vector radiative transfer numerical model of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system using matrix-operator method 被引量:5
16
作者 HE XianQiang PAN DeLu +2 位作者 BAI Yan ZHU QianKun GONG F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3期442-452,共11页
A vector radiative transfer numerical model of the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system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matrix-operator method, which is named PCOART. Using the Fourier analysis, the vector radiative transfer equ... A vector radiative transfer numerical model of the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system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matrix-operator method, which is named PCOART. Using the Fourier analysis, the vector radiative transfer equation (VRTE) is separated into a set of equations depending only on the observa-tion zenith angle. Using the Gaussian-Quadrature method, VRTE is finally transferred into the matrix equation solved by the adding-doubl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flective and refractive properties of the ocean-atmosphere interface, the vector radiative transfer numerical model of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is coupled in PCOART. Compared with the exact Rayleigh scattering look-up tables of MODIS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it is shown that PCOART is an exactly numerical model, and the processing methods of the multi-scattering and polarization are correct. Also, validated with the standard problems of the radiative transfer in water, it is shown that PCOART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underwater radiative transfer problems. Therefore, PCOART is a useful tool for exactly calculating the vector radiative transfer of the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system, which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polarization properties of the radiance in the whole ocean-atmosphere system and the remote sensing of the atmosphere and oc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CTOR radiative transfer NUMERICAL model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system matrix-operator METHOD adding-doubling METHOD polarization remote sensing
原文传递
基于卫星偏振遥感的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迦南 李丽萍 +1 位作者 崔廷伟 陈晨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49,共6页
利用PARASOL卫星搭载的多角度偏振地球反射率探测仪-3(POLDER-3)的偏振数据,反演了香河地区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数据与POLDER、MODIS业务化产品及AERONET数据进行对比分析,POLDER的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效果显著优于MODIS产... 利用PARASOL卫星搭载的多角度偏振地球反射率探测仪-3(POLDER-3)的偏振数据,反演了香河地区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数据与POLDER、MODIS业务化产品及AERONET数据进行对比分析,POLDER的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效果显著优于MODIS产品,相关系数由0.67升至0.93,平均误差由0.32降至0.15。将POLDER偏振数据与神经元网络方法相结合,相关系数升至0.94,平均误差降为0.11。将该神经网络(NN)训练模型应用于杭州和香港地区进行验证,在杭州地区反演精度相似,在香港地区适用性较差。研究表明,利用POLDER偏振数据结合神经网络方法来提取细粒子气溶胶信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细粒子气溶胶 偏振遥感 神经网络 POLDER
原文传递
伪装涂层材料的二向偏振散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朝阳 程海峰 +2 位作者 陈朝辉 郑文伟 曹义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标的偏振散射特征研究是偏振遥感应用的基础。在不同的条件下测量了伪装涂层的偏振参数,研究了入射角、观测方位角对涂层偏振散射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伪装涂层的面散射会产生较大的偏振度,而体散射具有消偏振效应;深色涂层因为面散... 目标的偏振散射特征研究是偏振遥感应用的基础。在不同的条件下测量了伪装涂层的偏振参数,研究了入射角、观测方位角对涂层偏振散射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伪装涂层的面散射会产生较大的偏振度,而体散射具有消偏振效应;深色涂层因为面散射起主要作用而具有较大的偏振度;涂层散射光的偏振度与入射角成正比,在观测方位角接近镜面反射方向时最大,随着方位角的增加而迅速减小;草地的偏振度很小,与伪装涂层形成鲜明对比。利用偏振遥感可以有效地识别草地背景中的伪装目标,偏振测量在遥感和目标识别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偏振散射 伪装涂层 方位角 偏振遥感
原文传递
基于叶片含水量的激光偏振成像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小路 李昀晔 +1 位作者 谢鑫浩 徐立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1-116,共6页
目标物体的偏振特性是一种固有特性,由目标的外部结构、内部结构以及入射角度等决定,因此利用偏振信息研究植物叶片含水量测量。主要研究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部分:搭建激光偏振成像测量实验系统、计算目标偏振度、测量叶片实际含水量、建... 目标物体的偏振特性是一种固有特性,由目标的外部结构、内部结构以及入射角度等决定,因此利用偏振信息研究植物叶片含水量测量。主要研究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部分:搭建激光偏振成像测量实验系统、计算目标偏振度、测量叶片实际含水量、建立偏振度与叶片含水量间映射模型、验证映射模型。根据目标与环境特性,选择和调整实验器件和实验步骤;基于图像灰度提取方法计算目标偏振度;采用水分梯度处理方法测量叶片实际含水量;基于统计方法建立叶片偏振度与含水量的一到三阶函数映射模型,比较一到三阶模型的稳定性与预测能力分析其适用情况,为利用偏振测定植物叶片含水量的方面提供理论基础。结果发现:在含水量所处15%~75%区间内,偏振度随着水分含量上升呈现一个递增趋势。含水量较高情况下,递增关系较明显;含水量较小情况下,映射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遥感 偏振度 叶片含水量 水分梯度 映射模型
下载PDF
叶表面偏振反射测量对冬小麦氮含量高光谱估算的提升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沂 刘思远 +3 位作者 晏磊 冯海宽 赵帅阳 赵红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56-1964,共9页
高光谱遥感为冬小麦氮含量的实时估测提供了技术途径,然而在实际探测过程中,接收的信号不仅包含植株叶、茎等器官内部发生多次散射后的光辐射,也包含在叶片表面发生镜面反射而没有进入器官内部的光辐射,原理上只有前者可反映植株的生化... 高光谱遥感为冬小麦氮含量的实时估测提供了技术途径,然而在实际探测过程中,接收的信号不仅包含植株叶、茎等器官内部发生多次散射后的光辐射,也包含在叶片表面发生镜面反射而没有进入器官内部的光辐射,原理上只有前者可反映植株的生化组分信息,因此目前常用的反演算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拟采用增加偏振测量的方式,区分与上述两种情形对应的非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通过构建相应的反射率表征因子,以评估剔除部分偏振反射分量对植株氮含量估算的影响。实验获取了冬小麦拔节、挑旗、开花、灌浆四个典型生长期共计48组偏振高光谱与氮含量测量样本,分析后表明,剔除偏振反射后,反射率光谱与氮含量的相关性在可见光波段有较明显的提升,而常用的多个植被指数对氮含量的估算精度有小幅提升,且不同生长期对应的最优植被指数不同。上述结果证明了通过测量叶表偏振反射而提升冬小麦氮含量高光谱估算方法的有效性与稳定性,为提升植被生化组分遥感反演的精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含量 偏振遥感 高光谱遥感 冬小麦 叶面反射 植被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