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级联三能级系统中五阶极化拍频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彦鹏 王鹏飞 +1 位作者 张禄 卢克清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4-39,共6页
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研究了由于五阶极化强度间的干涉所导致的级联三能级系统相位共轭超快调制光谱学. 它对激光绝对频率的测量可达到与激光线宽同一量级的精度. 无论泵浦光束为窄带线宽或宽带线宽,它对能级差测量的总体精度仅仅取决... 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研究了由于五阶极化强度间的干涉所导致的级联三能级系统相位共轭超快调制光谱学. 它对激光绝对频率的测量可达到与激光线宽同一量级的精度. 无论泵浦光束为窄带线宽或宽带线宽,它对能级差测量的总体精度仅仅取决于光学跃迁的均匀增宽,而与激光线宽和多普勒增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拍频 双光子 六波混频 级联三能级系统 激光
下载PDF
V型三能级系统中极化拍频的不对称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彦鹏 张禄 吴洪才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8-352,共5页
在抽运光为窄带或宽带的情形下 ,对 V型三能级系统中极化拍频的不对称特性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极化拍频 不对称 四波混频 三能级系统
原文传递
阿秒极化拍的V型三能级对称二阶相干理论 被引量:1
3
作者 甘琛利 张彦鹏 +6 位作者 冯宇 余孝军 汪杰 李创社 宋建平 卢克清 侯洵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6-735,共10页
基于两单光子过程的相位共轭二阶极化干涉 ,从理论上研究了V型三能级系统在阿秒量级的对称和频极化拍频 (SFPB) ,考虑了抽运光束为窄带线宽或宽带线宽的情形 ,发现测得的信号对任意带宽的马可夫随机光场的统计特征非常敏感 ,其在测量偶... 基于两单光子过程的相位共轭二阶极化干涉 ,从理论上研究了V型三能级系统在阿秒量级的对称和频极化拍频 (SFPB) ,考虑了抽运光束为窄带线宽或宽带线宽的情形 ,发现测得的信号对任意带宽的马可夫随机光场的统计特征非常敏感 ,其在测量偶极禁界跃迁两激发态之间的能级和时并不受激光线宽的限制 ,仅取决于光学跃迁均匀增宽 ,而且可以得到消除多普勒增宽的测量精度 .在窄带情形下 ,场关联对SFPB信号影响很弱 .在宽带情形下 ,SFPB信号表现出共振 非共振交叉关联 .SFPB作为一种阿秒超快调制过程 ,从理论上说它可以扩展到任何和频能级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级 二阶 阿秒 非共振 对称 跃迁 激发态 极化 线宽 信号
原文传递
基于极化拍频激光绝对频率与原子能级差的测量方法研究
4
作者 王鹏飞 甘琛利 +1 位作者 张彦鹏 孙立群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2-15,共4页
研究级联三能级系统中的极化拍频技术 ,发现其对能级差的测量精度决定于光学跃迁的均匀增宽 ,在符合拍频条件下 ,两独立光源拍频的频差可以超出激光线宽 ,激光绝对频率的测量精度可达到与激光线宽同一量级。
关键词 极化拍频 能级差 激光绝对频率 原子
下载PDF
阿秒和频相位共轭极化拍频的不对称色锁二阶相干控制
5
作者 余孝军 葛浩 +7 位作者 甘琛利 严祥安 姜彤 杜凯 傅鑫 刘书一 宋建平 张彦鹏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3-960,共8页
研究了级联三能级系统中孪生色锁随机光场的相位共轭阿秒和频极化拍频(ASPB)不对称新效应。从理论上分析了自关联单光子简并四波混频(DFWM)和双光子非简并四波混频(NDFWM)信号辐射场与物质间不对等效应、混合型太赫兹失谐振荡特性,及双... 研究了级联三能级系统中孪生色锁随机光场的相位共轭阿秒和频极化拍频(ASPB)不对称新效应。从理论上分析了自关联单光子简并四波混频(DFWM)和双光子非简并四波混频(NDFWM)信号辐射场与物质间不对等效应、混合型太赫兹失谐振荡特性,及双光子非简并共振四波混频信号的延时不对称性;同时也分析了由干涉计两臂不平衡色散效应引起的阿秒和频极化拍频信号的延时不对称性,即阿秒和频极化拍频信号的最大值相对于零延时有一个小偏移,结果表明该不对称性并这不影响阿秒和频极化拍频零差探测两偶极禁戒跃迁能级分裂的总体精度。阿秒和频极化拍频作为一种消除多普勒增宽的超快调制过程,从理论上说它可以扩展到任何两偶极禁戒跃迁能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阿秒和频 四波混频 极化拍频
原文传递
级联三能级系统中极化拍频的不对称特性
6
作者 张彦鹏 王鹏飞 +1 位作者 孙立群 张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9期815-819,共5页
在泵浦光为窄带或宽带的情形下,我们对级联三能级系统中极化拍频的不对称特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极化拍频 不对称 四波混频 级联 三能级系统
下载PDF
差频瑞利增强极化拍频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时坚 马瑞琼 +3 位作者 贺锋涛 王立强 苗润才 张彦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2-837,共6页
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的理论给出了差频瑞利增强极化拍(REPB)的解析解,并且研究了三种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下场关联效应和瑞利型共振增强效应对拍频信号的影响,指出了振幅涨落和位相涨落在时域和频域的不同作用·差频REPB信号展现... 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的理论给出了差频瑞利增强极化拍(REPB)的解析解,并且研究了三种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下场关联效应和瑞利型共振增强效应对拍频信号的影响,指出了振幅涨落和位相涨落在时域和频域的不同作用·差频REPB信号展现出了时域对称特性,信号在三种马尔可夫随机场模型下的差别随着带宽的增大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频瑞利增强极化拍 场关联效应 位相涨落 振幅涨落
下载PDF
横向形变对双折射多孔光纤偏振拍长色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石志东 何伟 +2 位作者 林建强 李铭佳 季敏宁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5,共5页
为了制作宽带稳定的光纤偏振器件,提出了一种改善双折射多孔光纤偏振拍长色散特性的方案。将具有圆孔包层阵列和芯边一对大圆孔的双折射多孔光纤,分别在两个正交方向上进行横向压缩或伸展,利用多种非对称结构产生的符号相反的双折射色... 为了制作宽带稳定的光纤偏振器件,提出了一种改善双折射多孔光纤偏振拍长色散特性的方案。将具有圆孔包层阵列和芯边一对大圆孔的双折射多孔光纤,分别在两个正交方向上进行横向压缩或伸展,利用多种非对称结构产生的符号相反的双折射色散曲线进行平衡补偿,消除偏振拍长的波长敏感性。采用全矢量波束传播法计算分析了不同参数变化对模式双折射的影响,通过优化结构参数,在1550nm波长窗口获得了中心拍长值约为39.5mm的平坦拍长色散曲线,在1380~1750nm波长范围内,拍长值相对变化率约为1.27%。若用这种光纤制成1550nm波长窗口的零级1/4波片,以2π/300作为带宽容限,则工作波段约为1400~1710nm范围,相对带宽可达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多孔光纤 模式双折射 偏振拍长 横向形变 波长敏感性
原文传递
矩形晶格微结构光纤偏振拍长稳定性的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林建强 石志东 +1 位作者 何伟 季敏宁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1-96,共6页
针对纤芯两侧具有一对大圆孔的矩形晶格微结构光纤,分别在两个正交方向上进行压缩或伸展,利用多种非对称结构的双折射相互平衡与补偿,抑制双折射随波长的非线性变化。应用全矢量有限差分波束传播法数值模拟分析了横向伸缩形变对模式... 针对纤芯两侧具有一对大圆孔的矩形晶格微结构光纤,分别在两个正交方向上进行压缩或伸展,利用多种非对称结构的双折射相互平衡与补偿,抑制双折射随波长的非线性变化。应用全矢量有限差分波束传播法数值模拟分析了横向伸缩形变对模式双折射和偏振拍长色散特性的影响。通过优化设计,找出了合适的伸缩因子,有效降低了偏振拍长的波长敏感性。在1.0~2.0μm波长范围内,偏振拍长值在90.7~95.3mm之间变化,相对变化率约为5%。这种矩形晶格微结构光纤适于制作宽带1/4波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偏振拍长 全矢量有限差分波束传播法 微结构光纤 模式双折射
原文传递
具有宽带稳定偏振拍长的新型多孔光纤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建强 石志东 +1 位作者 刘珍 季敏宁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9,共6页
为制作宽带稳定的光纤偏振控制器件,提出了一种具有宽带稳定偏振拍长的多孔光纤模型.该模型通过调节纤芯附近一对特殊气孔和本底气孔的大小、形状以及气孔的间距,在包层中引入特定非对称结构.由于多孔光纤的偏振拍长对这些特定的非对称... 为制作宽带稳定的光纤偏振控制器件,提出了一种具有宽带稳定偏振拍长的多孔光纤模型.该模型通过调节纤芯附近一对特殊气孔和本底气孔的大小、形状以及气孔的间距,在包层中引入特定非对称结构.由于多孔光纤的偏振拍长对这些特定的非对称结构参量的误差扰动不敏感,而利用这些特定非对称结构产生的具有不同变化趋势的双折射相互补偿可以抑制双折射的非线性变化,因此不仅能有效降低偏振拍长的波长敏感性,而且能够同时降低偏振拍长对包层结构参量误差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以偏振拍长的相对变化率小于±4%为限,在1 550nm波长窗口附近工作带宽达到200nm,同时包层结构几何参量的误差容限达到0.1μm量级,为实际拉制具有宽带稳定偏振拍长的多孔光纤提供了较为可行的工艺结构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光纤光学 光束传播法 多孔光纤 模式双折射 偏振拍长 波长敏感性 波片 偏振控制
下载PDF
非对称大边孔微结构光纤偏振拍长稳定性的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建强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7-31,共5页
针对纤芯一侧具有一个大边孔微结构光纤的特点,分别在两个正交方向上进行压缩或伸展,采用全矢量有限差分波束传播法模拟了不同压缩因子对应的双折射色散曲线,通过线性度最好的双折射色散曲线进一步限定压缩因子取值范围,较快地获得了偏... 针对纤芯一侧具有一个大边孔微结构光纤的特点,分别在两个正交方向上进行压缩或伸展,采用全矢量有限差分波束传播法模拟了不同压缩因子对应的双折射色散曲线,通过线性度最好的双折射色散曲线进一步限定压缩因子取值范围,较快地获得了偏振拍长最平坦的色散曲线,找出了合适的伸缩因子,有效降低了偏振拍长的波长敏感性,在1.0μm~2.0μm波长范围内,偏振拍长的相对变化率约为4.2%,带宽达到600nm,这种具有非对称大边孔微结构光纤适合制作宽带1/4波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微结构光纤 模式双折射 偏振拍长
下载PDF
圆形晶格高双折射多孔光纤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建强 石志东 +2 位作者 何伟 季敏宁 薛琴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7-41,共5页
提出了一种高双折射多孔光纤几何结构,其包层气孔呈圆形晶格阵列。应用有限差分波束传播法对其双折射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截面结构参数对双折射特性的影响,比较了圆形、四边形和八边形晶格阵列产生的双折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圆... 提出了一种高双折射多孔光纤几何结构,其包层气孔呈圆形晶格阵列。应用有限差分波束传播法对其双折射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截面结构参数对双折射特性的影响,比较了圆形、四边形和八边形晶格阵列产生的双折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圆形晶格多孔光纤的模式双折射在1.7~2.0μm波长范围内可达到10-2量级;在截面结构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圆形晶格多孔光纤比四边形和八边形晶格多孔光纤具有更高的双折射,其偏振拍长值在0.6~2.0μm波长范围内都处于亚毫米量级。这种光纤适合于制作光纤偏振器件或偏振干涉型光纤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模式双折射 有限差分波束传播法 多孔光纤 偏振拍长
原文传递
V型三能级系统中五阶极化拍频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彦鹏 卢克清 +1 位作者 唐天同 傅盘铭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5-341,共7页
从理论上研究了由于五阶极化强度间的干涉所导致的 V型三能级系统相位共轭超快调制光谱学 ,考虑了抽运光束为窄带线宽或宽带线宽的情形。发现能级分裂的测量精度决定于光学跃迁的均匀增宽 。
关键词 极化拍频 双光子 原子 V型三能级系统
原文传递
六边形晶格多孔光纤偏振拍长的消色差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珍 石志东 +3 位作者 杨少林 张海燕 毛艳萍 解清明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66,共6页
针对六边形晶格微结构光纤,采用有限差分波束传播法对多孔光纤的模式双折射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横截面结构参数的变化对模式双折射的影响。得到了两组合适的光纤结构参数,其偏振拍长可以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基本保持稳定,具有较好的... 针对六边形晶格微结构光纤,采用有限差分波束传播法对多孔光纤的模式双折射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横截面结构参数的变化对模式双折射的影响。得到了两组合适的光纤结构参数,其偏振拍长可以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基本保持稳定,具有较好的消色差特性:一种结构的偏振拍长在1310nm波长附近的工作带宽可达200nm;另一种结构的偏振拍长在1550nm波长附近的工作带宽可达260nm。这两种结构的光纤均适合制作宽带稳定的消色差波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多孔光纤 模式双折射 偏振拍长 波长敏感性
原文传递
一种圆形晶格多孔光纤偏振拍长的消色差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珍 石志东 +3 位作者 张海燕 刘丹 毛艳萍 解清明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4-79,共6页
针对一种圆形晶格微结构光纤,采用有限差分波束传播法对多孔光纤的模式双折射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横截面结构参数的变化对模式双折射的影响,得到了合适的光纤结构参数,其偏振拍长可以在1310nm附近较宽的波长范围内基本保持稳定,... 针对一种圆形晶格微结构光纤,采用有限差分波束传播法对多孔光纤的模式双折射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横截面结构参数的变化对模式双折射的影响,得到了合适的光纤结构参数,其偏振拍长可以在1310nm附近较宽的波长范围内基本保持稳定,工作带宽可达200nm,具有较好的消色差特性。这种结构的光纤适合制作宽带稳定的消色差波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多孔光纤 模式双折射 偏振拍长 消色差特性
原文传递
多孔光纤偏振拍长宽带稳定性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建强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制作宽带稳定的光纤偏振器件,设计了一种偏振拍长对波长变化不敏感的多孔光纤.将包层气孔呈菱形阵列分布、纤芯附近有一对大气孔的多孔光纤在两个正交方向上进行横向压缩或伸展,以扩大模式双折射随波长同步线性变化的波长区间.应用全... 为制作宽带稳定的光纤偏振器件,设计了一种偏振拍长对波长变化不敏感的多孔光纤.将包层气孔呈菱形阵列分布、纤芯附近有一对大气孔的多孔光纤在两个正交方向上进行横向压缩或伸展,以扩大模式双折射随波长同步线性变化的波长区间.应用全矢量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分析了不同伸缩因子对双折射和偏振拍长色散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横向伸缩形变可以有效地抑制菱形晶格多孔光纤双折射的非线性变化,使偏振拍长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通过优化设计,这种菱形晶格多孔光纤在1.0μm~2.0μm波长范围内,偏振拍长在180 mm~185 mm之间变化,相对变化率约为3%,工作带宽达到800 nm,可以同时覆盖1 310 nm和1 550 nm两个常用通信波长窗口,较为适合用于制作宽带光纤波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多孔光纤 模式双折射 偏振拍长 光束传播法
下载PDF
降低空气孔参数微扰敏感性的多孔光纤宽带波片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建强 石志东 +1 位作者 刘珍 季敏宁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6-71,共6页
为降低双折射多孔光纤偏振拍长的波长敏感性,制作宽带稳定的光纤偏振器件,提出一种包层空气孔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多孔光纤包层结构设计方案,在包层中引入具有不同双折射变化趋势的非对称性结构,采用全矢量波束传播法并考虑熔融石英的... 为降低双折射多孔光纤偏振拍长的波长敏感性,制作宽带稳定的光纤偏振器件,提出一种包层空气孔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多孔光纤包层结构设计方案,在包层中引入具有不同双折射变化趋势的非对称性结构,采用全矢量波束传播法并考虑熔融石英的材料色散,计算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偏振拍长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多孔光纤的包层结构降低了偏振拍长的波长敏感性,在1.26-1.60μm波长范围内,偏振拍长的相对变化率小于±4%,达到制作光纤波片的宽带稳定性能要求;同时,优化后包层结构的几何参数具有较大的误差容限,进一步降低了制作工艺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多孔光纤 模式双折射 偏振拍长 波长敏感性
原文传递
拉曼效应对低双折射光纤偏振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思远 贾维国 +2 位作者 王玉平 王美洁 乔海龙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7-451,共5页
在准连续情况下,通过求解低双折射光纤中含有拉曼效应的右旋与左旋圆偏振光所满足的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着重研究了低输入功率和高输入功率情形在加入拉曼效应前后,有效偏振拍长和输入功率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无论入射光的偏振是沿... 在准连续情况下,通过求解低双折射光纤中含有拉曼效应的右旋与左旋圆偏振光所满足的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着重研究了低输入功率和高输入功率情形在加入拉曼效应前后,有效偏振拍长和输入功率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无论入射光的偏振是沿着慢轴或沿着快轴,拉曼效应均改变了入射光偏振态演变的周期,同时改变了入射光的传输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双折射光纤 拉曼效应 有效偏振拍长 输入功率 平行拉曼增益
下载PDF
微结构光纤偏振拍长的宽带稳定性及传输特性
19
作者 林建强 苏珊 +1 位作者 劳有兰 黄庆南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6-12,共7页
针对一种包层空气孔呈外圆内方阵列分布的微结构光纤,仅在包层结构中引入一种非对称结构来调节偏振拍长的宽带稳定性.应用虚位移全矢量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分析了内层矩形空气孔阵列的长宽变化对双折射和偏振拍长色散特性的影响.研究结... 针对一种包层空气孔呈外圆内方阵列分布的微结构光纤,仅在包层结构中引入一种非对称结构来调节偏振拍长的宽带稳定性.应用虚位移全矢量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分析了内层矩形空气孔阵列的长宽变化对双折射和偏振拍长色散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仅利用一种非对称结构也可以有效地抑制微结构光纤双折射的非线性变化,不仅使偏振拍长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优化后的包层结构中仅有一种尺寸的圆形空气孔,空气孔分布阵列为规则的矩形和圆形阵列,降低了工艺制作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微结构光纤 模式双折射 偏振拍长 光束传播法
下载PDF
高双折射微结构聚合物光纤研究
20
作者 徐文艳 李炳新 +2 位作者 王飞 张辉 于荣金 《天津通信技术》 2004年第2期14-16,共3页
详 细介 绍 了一 种具 有 强各 向异 性 的微 结构 聚 合物 光纤 (M PO F)。这 种微 结 构塑 料 光 纤的 研 究 结 果显 示 它具 有高 双 折射 特性 。 此外 ,还 介绍 了一 种 自制 简单 模 具,可方 便地 将 圆柱 形光 纤 包层 管 压 制... 详 细介 绍 了一 种具 有 强各 向异 性 的微 结构 聚 合物 光纤 (M PO F)。这 种微 结 构塑 料 光 纤的 研 究 结 果显 示 它具 有高 双 折射 特性 。 此外 ,还 介绍 了一 种 自制 简单 模 具,可方 便地 将 圆柱 形光 纤 包层 管 压 制 成内 外 都 是 六角 形 的结 构,在这 种六 角 形光 纤包 层 管中 堆积 的 毛细 管规 则 阵列 的形 状 更容 易保 持 完整 ,从 而 在 制 作工 艺 上 能 对光 纤 中引 入的 微 结构 提供 保 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折射 微结构 聚合物光纤 偏振拍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