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颇族诗人晨宏诗歌的本土意识和文化认同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马绍玺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0-134,共5页
诗人晨宏是景颇族作家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多涉及民族生活,并“记录”和“储存”了许多属于自己民族独特的现代性体验。浓郁的本土意识是晨宏诗歌的显著特点,他在本土意识的书写中实现着对自我民族文化的认同。晨宏善于写“... 诗人晨宏是景颇族作家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多涉及民族生活,并“记录”和“储存”了许多属于自己民族独特的现代性体验。浓郁的本土意识是晨宏诗歌的显著特点,他在本土意识的书写中实现着对自我民族文化的认同。晨宏善于写“树”,并在其中完成了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诗歌 晨宏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少数民族诗歌英译的文化意象传达策略——以《召树屯》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朦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72-75,80,共5页
少数民族诗歌是中国文学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召树屯》作为云南傣族少数民族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其感人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思想内涵,传达了傣族人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文章基于认知突显理论,探究《召树屯》英译本的人物形象与文化... 少数民族诗歌是中国文学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召树屯》作为云南傣族少数民族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其感人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思想内涵,传达了傣族人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文章基于认知突显理论,探究《召树屯》英译本的人物形象与文化内涵重构,发现:翻译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认知突显行为,译者可根据目的语读者需要进行策略性的强化、弱化,以达到突出某一人物性格和文化负载信息的目的;译者需在翻译时有选择地对相应信息进行突显,以促使读者了解原作的真实情感,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突显理论 召树屯 少数民族诗歌 文化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