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陌生化”:从诗歌创作到诗歌翻译 被引量:23
1
作者 肖曼琼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3-96,共4页
"陌生化"是诗歌语言的特质,是诗人的审美追求和自觉选择。要实现"陌生化",诗人就需出奇出新,赋予语言以新鲜感和惊奇感。"陌生化"不仅适用于诗歌创作,而且适用于诗歌翻译。译文中"陌生化"手法... "陌生化"是诗歌语言的特质,是诗人的审美追求和自觉选择。要实现"陌生化",诗人就需出奇出新,赋予语言以新鲜感和惊奇感。"陌生化"不仅适用于诗歌创作,而且适用于诗歌翻译。译文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能忠实再现原诗神韵,给读者带来审美感受。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译文的创造性叛逆。当然,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诗歌翻译,"陌生化"手法的运用都必须适可而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语言 诗歌创作 诗歌翻译 陌生化
下载PDF
论诗味的翻译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保红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49,共5页
诗味是一种非物质体,是潜藏于诗作实体之中的一种精神意绪。诗味是诗歌的精髓。翻译诗文要译出诗味,是文学翻译工作者在实践中一致的至高追求。文章探讨了诗味的涵义与构成以及诗味的传译等问题,旨在为诗歌翻译实践与批评提供可资借鉴... 诗味是一种非物质体,是潜藏于诗作实体之中的一种精神意绪。诗味是诗歌的精髓。翻译诗文要译出诗味,是文学翻译工作者在实践中一致的至高追求。文章探讨了诗味的涵义与构成以及诗味的传译等问题,旨在为诗歌翻译实践与批评提供可资借鉴的策略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 诗味 翻译
下载PDF
诗学效果与诗学翻译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东风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94,共7页
本文从诗学的角度出发,认同诗学功能为文学的主导功能的观点,认为文学翻译应该把保留原文的诗学功能、再现原文的诗学效果作为首要目标。本文聚焦文学作品中诗学效果的生成,分析诗学语言与标准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不同作用,探讨文学性的... 本文从诗学的角度出发,认同诗学功能为文学的主导功能的观点,认为文学翻译应该把保留原文的诗学功能、再现原文的诗学效果作为首要目标。本文聚焦文学作品中诗学效果的生成,分析诗学语言与标准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不同作用,探讨文学性的特点、性质、作用,为在翻译中保留原文的诗学效果提供了参照和依据,通过译文比较对不同的表达方式所呈现出来的诗学效果的不同进行了解析,最后提出诗学翻译的原则:以常规对常规,以反常对反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效果 诗学功能 诗学翻译
原文传递
翻译美学思想与译作的审美重构——简评刘士聪文学翻译美学思想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建成 温秀颖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8,共4页
本文以南开大学刘士聪教授发表在《中国翻译》上的三篇译文为研究个案,通过比较、分析,揭示其翻译美学思想与其翻译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翻译美学思想进行了阐释性评介。
关键词 韵味 散文翻译 翻译美学 审美重构
原文传递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探析——诗性隐喻解读和翻译的认知视角与诗歌意境的传达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气纠 李世琴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5,共6页
韦勒克(wellek)说,诗歌必须是隐喻的。诗歌借助隐喻意象来实现诗歌意境的传达,诗歌便具有了诗性隐喻的灵性和美。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需要从认知的角度,对诗性隐喻作出明确的辨识及其意义的准确解读,并据此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韦勒克(wellek)说,诗歌必须是隐喻的。诗歌借助隐喻意象来实现诗歌意境的传达,诗歌便具有了诗性隐喻的灵性和美。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需要从认知的角度,对诗性隐喻作出明确的辨识及其意义的准确解读,并据此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实现诗歌意境的完美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隐喻 意境 认知视角 翻译
下载PDF
诗学功能与诗学翻译:翻译诗学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东风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97,共7页
诗学功能被认为是语言艺术"主导的、决定性的"功能。从诗学对诗学功能的定位来看,文学翻译的主导的、决定性的目标就应该是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诗学功能,以体现原文的诗学价值。本文从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角度对诗学功能的发生机... 诗学功能被认为是语言艺术"主导的、决定性的"功能。从诗学对诗学功能的定位来看,文学翻译的主导的、决定性的目标就应该是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诗学功能,以体现原文的诗学价值。本文从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角度对诗学功能的发生机制进行了阐释。这个机制表明,文学作品的诗学功能主要是由文学性来实现的,文学性的语言特征就是反常化的语言表现,这是作者在选择轴上出于审美目的而做出的选择,但在实际翻译中,大量有反常化特征的表达方式被常见的表达方式所取代,致使原文的诗学功能和诗学价值在译本中没有得到最优化的体现。本文从诗学的角度提出了诗学翻译的概念,并对诗学的方法论在诗学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诗学功能 诗学翻译
原文传递
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及其思考 被引量:11
7
作者 高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0-78,2,共9页
语言是文学、文学理论和文学翻译的关键性因素。1990年代之前语言视角的文学研究非常薄弱,成果有限,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的语言工具观,仅仅在语言形式的层面上研究文学不可能深入到文学的根本问题,不可能认识到文论术语、概念和范畴的话... 语言是文学、文学理论和文学翻译的关键性因素。1990年代之前语言视角的文学研究非常薄弱,成果有限,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的语言工具观,仅仅在语言形式的层面上研究文学不可能深入到文学的根本问题,不可能认识到文论术语、概念和范畴的话语意义,也不可能认识到翻译作为语言转换所造成的文本差异性。1990年代之后,由于受西方现代语言学、语言哲学、文学理论、翻译理论的影响,文学研究在语言的层面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文学理论话语研究、文学问题关键词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言思想层面研究、翻译文学及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意义和作用研究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目前语言视角的文学研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文学语言问题的史实清理与理论问题、文学话语与文学理论关键词问题、翻译文学与文化和文学交流的问题、文学语言的诗性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和文学理论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语言 话语 关键词 诗性 文学翻译
下载PDF
浅论诗性效果在文学翻译中的保留 被引量:7
8
作者 刘莉琼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2,共3页
诗性效果是话语通过一系列广泛的弱暗含来实现其大部分关联而获得的一种独特的语境效果.本文探讨了诗性效果在文学翻译中保留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指导原则.
关键词 诗性效果 关联理论 文学翻译
下载PDF
意象、诗情、翻译——希尔达·杜利特尔诗《山神》与毛泽东诗《十六字令三首》(其二)之比较与翻译 被引量:8
9
作者 张保红 刘士聪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40,共4页
本文以意象、诗情、翻译为题,从意象、音韵、节奏、修辞、创作手法、形式与内容、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等方面对希尔达·杜利特尔诗<山神>与毛泽东诗<十六字令三首>(其二)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揭示中外诗人认知思维存在异... 本文以意象、诗情、翻译为题,从意象、音韵、节奏、修辞、创作手法、形式与内容、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等方面对希尔达·杜利特尔诗<山神>与毛泽东诗<十六字令三首>(其二)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揭示中外诗人认知思维存在异同的原因及其在翻译研究与跨文化交际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诗情 比较研究 翻译
下载PDF
翻译诗学与诗学翻译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东风 《中国翻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6,188,共13页
本文介绍了诗学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认为文学翻译和研究应该引入诗学的视角和方法论。诗学认为,诗学功能是文学作品的首要功能,而实现诗学功能主要依赖以反常化的表达方式为特征的文学性,因此诗学翻译也应将实现原文的诗学功能置... 本文介绍了诗学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认为文学翻译和研究应该引入诗学的视角和方法论。诗学认为,诗学功能是文学作品的首要功能,而实现诗学功能主要依赖以反常化的表达方式为特征的文学性,因此诗学翻译也应将实现原文的诗学功能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尽可能地保留原文文学性的审美特征、效果和价值。文学翻译研究则应对原文的文学性在翻译过程中的得失进行描述、分析和探讨。本文认为,中外翻译诗学研究目前都不是很完善,文学翻译者对文学和文学翻译缺乏足够的诗学意识,这严重影响了文学翻译实践及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有必要在文学翻译研究中引入诗学的方法论,建立系统的翻译诗学,进一步推动文学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翻译诗学 诗学翻译
原文传递
忠实对等,形神兼求:诗歌翻译的理想原则——兼析李正栓诗歌翻译实践 被引量:9
11
作者 陶沙 张亚蜀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6-59,共4页
诗歌翻译标准众多,原则纷繁。有重神似者,有重形似者,有信达雅,有信达切,有信达优,也有传神达意等原则与标准。国外译界也有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与原则,这些理论对我国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我... 诗歌翻译标准众多,原则纷繁。有重神似者,有重形似者,有信达雅,有信达切,有信达优,也有传神达意等原则与标准。国外译界也有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与原则,这些理论对我国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我们认为,忠实原文,对等表达,力求形神兼备,是诗歌翻译应该遵守的一条简便易行、容易操作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忠实对等 形神兼求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政治性文本中诗词典故的日译策略——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例
12
作者 高源 于传锋 《西部学刊》 2024年第5期139-142,共4页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例,基于目的论三原则的理论框架,借助语言模糊性相关理论,对诗词典故中所涉及的词语、句法、篇章,从数字模糊、意象模糊、句法模糊、主题模糊四个类别进行探讨。经分析发现,诗词典故中语用模糊的日文...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例,基于目的论三原则的理论框架,借助语言模糊性相关理论,对诗词典故中所涉及的词语、句法、篇章,从数字模糊、意象模糊、句法模糊、主题模糊四个类别进行探讨。经分析发现,诗词典故中语用模糊的日文翻译策略主要有汉文训读法、汉文训读加解释性翻译法、解释性翻译法三种,均符合目的论原则。另外,在具体翻译时要结合发言者意图,译出切合观点的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诗词典故 模糊性 翻译策略
下载PDF
透视主义之外的建筑再现 被引量:4
13
作者 阿尔伯托·佩雷兹-戈麦兹(著) 路易斯·贝雷蒂耶(著) +1 位作者 吴洪德(译) 王飞(校) 《时代建筑》 2008年第6期70-77,共8页
建筑再现的发展演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伴随着自然透视向人工透视的转化,以及其后持续不断的客观化理性化过程,建筑透视主义使得基于画法几何的严格制图体系成为了建筑概念的代言人和实际作品的代替品。将世界置于几何化的画框之内... 建筑再现的发展演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伴随着自然透视向人工透视的转化,以及其后持续不断的客观化理性化过程,建筑透视主义使得基于画法几何的严格制图体系成为了建筑概念的代言人和实际作品的代替品。将世界置于几何化的画框之内,建筑再现于是变成了还原主义透明乏味的抄写。然而神话诗意的维度却构成了建筑再现超越透视主义的积极力量。借助蒙太奇等手段制造出感官奇迹,建筑再现有可能使得我们作为凡人的在世经验获得诗意的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主义 透视图
下载PDF
《西厢记》唱词的文学性英译研究
14
作者 余静良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9-55,共7页
《西厢记》极富文学价值。目前,译学界对《西厢记》英译的研究已有不少。然而,针对其唱词文学性的英译研究却鲜有人问津,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其文学魅力的呈现。故此,本研究立足诗学理论,从《西厢记》唱词的情感再现、形象建构与主题张力出... 《西厢记》极富文学价值。目前,译学界对《西厢记》英译的研究已有不少。然而,针对其唱词文学性的英译研究却鲜有人问津,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其文学魅力的呈现。故此,本研究立足诗学理论,从《西厢记》唱词的情感再现、形象建构与主题张力出发,详细探究该剧许渊冲、奚如谷和伊维德及熊式一译本唱词的文学性,尝试给出个人新译,总结英译策略,凸显该剧的文学魅力和诗学价值,从而不断促进中国古典戏剧的译介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唱词 文学性 诗学价值 英译
下载PDF
论诗歌翻译中的文化交流——评《长恨歌》的两种译本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玉群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9-74,共6页
诗歌是民族语言的精粹,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而诗歌翻译既是一项跨语言,也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诗歌所涉及的文化有表、中、深三层之分。在文化表层,全人类共性远远大于个性,因而翻译方法以横向移植为主。在文化中层,两种文化可... 诗歌是民族语言的精粹,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而诗歌翻译既是一项跨语言,也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诗歌所涉及的文化有表、中、深三层之分。在文化表层,全人类共性远远大于个性,因而翻译方法以横向移植为主。在文化中层,两种文化可能会出现文化并行或空缺现象,翻译应该着力于沟通。在文化深层,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隔离现象,主要表现为语言的隔离和心理的隔离,在这一层面翻译所面临的难度较大,译者首先应对此有所认识,然后灵活应对,以便跨越文化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文化交流 《长恨歌》 表层文化
下载PDF
试论诗歌翻译中的韵味处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佟晓梅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6-108,共3页
诗歌翻译中的形式与韵味的结合不仅是必须的,而且也是可能的。本文通过从音韵与句法两个方面的具体分析,说明了诗歌翻译只有抓住“韵味”这个关键,才能再现原作的风采。
关键词 诗歌翻译 形式 韵味
下载PDF
图形背景理论关照下的诗歌意象翻译 被引量:5
17
作者 夏杨 《陇东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08-110,共3页
诗人为了表达其独特的情感和感知,常在诗歌中营造出美妙的意象,成为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再现的成功与否对于诗歌翻译极为重要。较之其他文学形式,诗歌意象更具有图形背景特征,因此利用图形背景理论有利于加深对原诗的理解,更好地再... 诗人为了表达其独特的情感和感知,常在诗歌中营造出美妙的意象,成为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再现的成功与否对于诗歌翻译极为重要。较之其他文学形式,诗歌意象更具有图形背景特征,因此利用图形背景理论有利于加深对原诗的理解,更好地再现原诗的意象,以传达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诗歌意象 图形背景理论 认知
下载PDF
诗歌翻译:诗形、诗味、诗魂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传彪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3-77,共5页
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任何其他文学形式都无法比拟的重要地位,原因就在于汉语本身具有与生俱来的诗性特质。诗歌翻译不能无视诗性汉语的特点。在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字及其诗歌进行分析比较后我们发现,以普遍的翻译标准衡量性质完全不同... 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任何其他文学形式都无法比拟的重要地位,原因就在于汉语本身具有与生俱来的诗性特质。诗歌翻译不能无视诗性汉语的特点。在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字及其诗歌进行分析比较后我们发现,以普遍的翻译标准衡量性质完全不同的诗歌翻译是不切实际的。此外,本文还论述了诗歌翻译的实践性不仅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更需要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汉语 诗歌翻译 诗的本质 翻译标准
下载PDF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诗歌翻译观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成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5期36-41,共6页
在郑燕虹"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同情’诗歌翻译观"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讨论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诗歌翻译思想。郑文认为"同情"是雷氏诗歌翻译观的要旨,但没有指出是什么要素支撑着"同情"观,因... 在郑燕虹"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同情’诗歌翻译观"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讨论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诗歌翻译思想。郑文认为"同情"是雷氏诗歌翻译观的要旨,但没有指出是什么要素支撑着"同情"观,因此对"同情"的认识有欠深刻。从"诗人即译者"和"罗马诗译论"两篇文章的系统观点来看,雷氏的"同情"诗歌翻译观是建立在"灵感"和"平等"这两个要素上的。作者和译者都是靠灵感进行诗歌创作和翻译的,他们之间其实没有主与仆的区别。非但如此,在雷氏看来,创作也是一种翻译,由此作者也成了译者,译出语也化为译入语。随着作者和译出语概念的消解,译者之间和译语之间实现了平等。雷氏的观点改变了传统译学的理论格局,具有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 诗歌翻译 灵感 “平等” “同情” 译者
下载PDF
许渊冲诗歌翻译美学探微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军 曹青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92-94,共3页
许渊冲诗歌翻译"意美","音美","形美"的理论和他的美学探索,说明在诗歌翻译中,要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同时,译者的创造性在诗歌翻译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译者创造性的翻译,可以打破中西方文化障... 许渊冲诗歌翻译"意美","音美","形美"的理论和他的美学探索,说明在诗歌翻译中,要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同时,译者的创造性在诗歌翻译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译者创造性的翻译,可以打破中西方文化障碍,使原作和译作在深层次上得到完美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诗译 意美 音美 形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