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压力CO_2气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雨霏 王胜斌 +3 位作者 居霞 胡胜红 徐四七 李元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CO_2气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年龄30~6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40例。L组、M组和H组气腹压力分别为6~8、9~11和12~14 mm Hg...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CO_2气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年龄30~6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40例。L组、M组和H组气腹压力分别为6~8、9~11和12~14 mm Hg。所有患者检测术前6 h、术后6 h检测患者空腹血清D-乳酸含量,记录麻醉诱导前(T_1)、气腹前(T_2)、气腹后1 h(T_3)、2 h(T_4)及停止气腹后1 h(T_5)的动脉血pH、PaCO_2和PaO_2。记录术中气腹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三组患者术后6 h的血清D-乳酸含量较术前6h明显升高(P<0.05);与L组比较,M组和H组术后6 h的血清D-乳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三组患者Pa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L组比较,T_3、T_4时M组和H组pH明显降低(P<0.05);T_3~T_5时M组和H组PaCO_2明显升高(P<0.05)。与L组比较,M组和H组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低CO_2压力气腹可减轻CO_2气腹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腹腔镜 妇科手术 胃肠道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气腹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琛 李徐生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45-246,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比较两种术式的安全性。方法:选择LC患者20例,OC患者20例,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第1、3天复查,测定项目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比较两种术式的安全性。方法:选择LC患者20例,OC患者20例,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第1、3天复查,测定项目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FEF 25%-75%)、最大呼气流速(PEF)、最大通气量(MVV)、肺活量(VC)以及深吸气量(IC),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例之间比较,所有指标在手术后3d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对机体的肺功能影响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人工 呼吸功能试验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气腹不同阶段伤害性刺激强度的变化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瑾 刘荣军 +1 位作者 高金贵 郭静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 评价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气腹不同阶段伤害性刺激强度的变化.方法 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5例,年龄25~36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指数18~23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15):Ⅰ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靶控输注... 目的 评价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气腹不同阶段伤害性刺激强度的变化.方法 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5例,年龄25~36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指数18~23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15):Ⅰ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6ng/ml)和异丙酚(血浆靶浓度2 μg/ml)维持麻醉,根据BP和HR变化调整药物浓度,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Ⅱ组和Ⅲ组均吸入异氟醚(呼气末浓度1%~2%),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4 ng/ml),两组分别于气腹前5 min、腹腔快速充气结束后5 min时停用瑞芬太尼,吸入异氟醚(呼气末浓度1%~2%)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分别于麻醉前(T0)、气腹前5 min(T1)、气腹5 min(T2)和气腹15 min(T3)时监测HR和MAP,抽取肘静脉血,测定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的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Ⅱ组T2,3时HR和MAP、血浆NE和E浓度、T3时cor浓度升高(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T2,3时HR和MAP、血浆NE和E浓度、T3时Cor浓度升高(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T2,3时HR和MAP、血浆NE和E浓度、T3时Cor浓度降低(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术患者气腹不同阶段中,腹腔快速充气阶段的伤害性刺激最强,应注意调控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人工 腹腔镜检查 应激 妇科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不同气腹压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申爱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9期2312-231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CO2气腹压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9.015年2~10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手术患者90例,依据CO2气腹压力不同分为A、B、C3组,记录3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心率(HR)、血压、呼吸末CO2分压(Pet... 目的:观察不同CO2气腹压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9.015年2~10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手术患者90例,依据CO2气腹压力不同分为A、B、C3组,记录3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心率(HR)、血压、呼吸末CO2分压(PetCO2)变化,并对术前(T0)、术中30min(T2)、术后12h(T,)应激指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3组术前HR、血压、PetCO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气腹30min后HR、血压、PetCO2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C组患者气腹30min后HR、血压、PetCO2水平均明显高于A、B组(P〈0.05);A、B组间气腹30min后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气腹30min后PetCO2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T1时3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明显升高(P〈0.05);C组患者血清COR、NE、PGE2水平显高于A、B组(P〈0.05);T2时3组血清COR、NE、PGE2水平继续上升,但组间比较与术中相同。结论:低气腹压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状态影响较小,不影响手术操作,且能获得良好肌松及视野,可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压力 腹腔镜手术 妇科 应激状态
下载PDF
深度肌松联合低气腹压用于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 被引量:17
5
作者 周影 韩伟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2-725,共4页
目的评价深度肌松联合低气腹压用于肥胖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34~64岁,体重指数28.7~32.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深度肌松+低气腹压组(A组)和中度肌松+高... 目的评价深度肌松联合低气腹压用于肥胖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34~64岁,体重指数28.7~32.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深度肌松+低气腹压组(A组)和中度肌松+高气腹压组(B组).2组在肌松监测下静脉输注苯磺酸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A组维持四个成串刺激肌颤搐(TOF)计数0,强直刺激后单刺激肌颤搐计数(PTC)1或2,气腹压10 mmHg;B组维持TOF计数1或2,气腹压14 mmHg.评价术野满意度;记录恢复指数、TOF比值恢复至0.7和0.9的时间;分别于气腹前5 min(T0)、气腹平卧位5 min(T1)、气腹手术位5 min(T2)和术毕放气后5 min(T3)时记录气道峰压.记录术后48 h内低氧血症、肩部疼痛、腹部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野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恢复指数、TOF比值恢复至0.7和0.9的时间延长,T1和T2时气道峰压降低,术后肩部疼痛和腹部疼痛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与中度肌松联合高气腹压相比,深度肌松联合低气腹压同样能提供满意的手术操作空间,还能降低术后疼痛的发生,然而会延长肌松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阻滞 气腹 人工 肥胖症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体位和气腹压力对腹腔镜术后肩痛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涛 赵晶 董薪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年第8期961-96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不同手术体位和气腹压力对术后肩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腹腔镜手术277例,术中采取头高足低位142例,气腹压力设定A组14mm Hg,B组10mm Hg。头低足高位135例,气腹压力设定C组14mm Hg,D组10mm Hg。比较4组患者术后肩痛... 目的探讨腹腔镜不同手术体位和气腹压力对术后肩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腹腔镜手术277例,术中采取头高足低位142例,气腹压力设定A组14mm Hg,B组10mm Hg。头低足高位135例,气腹压力设定C组14mm Hg,D组10mm Hg。比较4组患者术后肩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种手术体位对术后肩痛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低气腹压力组术后肩痛发生率明显低于高气腹压力组。结论体位和气腹压力均对腹腔镜术后肩痛有影响,高气腹压力或头低足高位可致腹腔镜术后肩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体位 气腹 腹腔镜 肩痛
原文传递
非气腹装置的研制与非气腹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秋生 刘隆 +2 位作者 冀涛 申占龙 周东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探讨 1993年 8月~ 2 0 0 4年 9月自行研制的非气腹装置应用于非气腹腹腔镜手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1993年开始不断研制出 5代 8型非气腹装置 ,从动物实验逐步应用于临床 ,实施了 15种 87例非气腹腹腔镜手术。结果  87例非气腹腹... 目的 探讨 1993年 8月~ 2 0 0 4年 9月自行研制的非气腹装置应用于非气腹腹腔镜手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1993年开始不断研制出 5代 8型非气腹装置 ,从动物实验逐步应用于临床 ,实施了 15种 87例非气腹腹腔镜手术。结果  87例非气腹腹腔镜手术中 ,7例中转开腹 (中转率 8 0 % ) ,80例包括胆囊切除术、结直肠切除术、盲肠部分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腹壁紧缩成形术、肾盂癌根治术、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子宫全切术等获得成功。 结论 非气腹腹腔镜手术不仅安全可行 ,而且充分体现了现代腹腔镜外科技术与传统外科技术的优势互补 ,对因气腹禁忌而失去常规腹腔镜手术机会的患者具有重要的补充价值 ,对某些须在腹壁造口或扩大切口取标本的腹腔镜胃肠手术以及手助肝胆胰手术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腹腔镜 胆囊
下载PDF
不同压力二氧化碳气腹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叶慧 王胜斌 +3 位作者 居霞 胡胜红 徐四七 李元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压力 CO2气腹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40~6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0例。L 组、M 组和 H 组的气腹压力分别为6~8、9~11和12~14 mm Hg。检测气... 目的:研究不同压力 CO2气腹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40~6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0例。L 组、M 组和 H 组的气腹压力分别为6~8、9~11和12~14 mm Hg。检测气腹前(T1)、气腹后1 h (T2)、2 h(T3)、停止气腹后1 h(T4)、24 h(T5)静脉血 N-乙酰-β-D 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Cys-C)、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和尿量;记录 T1~T4时动脉血 pH、PaCO2和 PaO2。结果 T1~T5时三组患者 ALT、AST、Cr、BUN 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5时 H 组和 M 组患者 NAG 和 Cys-C 明显高于 L 组(P 〈0.05),尿量明显少于 L 组(P 〈0.05)。与 L 组比较,T2~T4时 H 组和 M 组 PaCO2明显增高(P 〈0.05)。结论气腹压力6~8 mm Hg 可减轻 CO2气腹对患者肝肾功能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压力 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 肝功能 肾功能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及体位对下肢静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尹善德 刘彦 +2 位作者 贺声 李文 黄腊梅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4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 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和体位对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 18例 ,在相同的CO2 气腹压力 (12mmHg)及不同的体位下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患者右下肢股静脉的直径及血流速度 ,然后通过公式Q =vπ... 目的 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和体位对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 18例 ,在相同的CO2 气腹压力 (12mmHg)及不同的体位下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患者右下肢股静脉的直径及血流速度 ,然后通过公式Q =vπr2 计算出股静脉的血流量。比较CO2 气腹前后及不同的体位下上述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CO2 气腹形成后 ,股静脉明显扩张 ,血流速度明显减慢 ,血流量明显减少 ;30度头低脚高体位使股静脉的血流速度加快 ,血流量增加 ,直径变小 ;30度头低脚高体位 30min时 ,股静脉的血流仍比气腹形成后的平卧位明显改善 ;气腹排除后股静脉仍处于扩张状态。结论 腹腔镜手术中CO2 气腹引起了下肢静脉血流阻滞 ,30度头低脚高体位可改善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 ,气腹的排除短时内不能完全解除CO2 气腹引起的下肢静脉的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股静脉 下肢静脉 CO2气腹 妇科腹腔镜手术 术中 血流速度 血流量 血液动力学 患者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气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S-100β和NSE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鲍宁 吕黄伟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气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S-100β和NSE的变化.方法 选全麻下择期妇科腹部手术60例,分为两组,非气腹组:传统开腹手术30例,二氧化碳气腹腹腔镜手术30例患者.观察患者术前1 d、术后1、6、24、48、72 h... 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气腹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S-100β和NSE的变化.方法 选全麻下择期妇科腹部手术60例,分为两组,非气腹组:传统开腹手术30例,二氧化碳气腹腹腔镜手术30例患者.观察患者术前1 d、术后1、6、24、48、72 h和出院前患者认知功能MMSE值变化和术前,术后1h采静脉血用ELISA法血清测定S-100β蛋白和NSE浓度.结果 气腹组MMSE评分在术后1、6、24、48、72 h各时点(24.67±1.47,25.97±1.50,26.77±1.61,27.07±1.87,27.37±2.06)较术前(29.17±0.76)或非气腹组(27.63±1.33,27.27±0.87,28.37±0.85,28.73±0.78),较术前(29.23±0.86)明显降低(P〈0.01).术后1 h气腹组和非气腹组S-100β[(0.114±0.012,0.086±0.009)μg/L]和NSE[(13.720±1.330,12.093±0.697)μg/L]与术前[(0.035±0.030,0.035±0.024;5.753±0.889,5.831±0.967)μg/L]相比均明显增高(P〈0.01).与非气腹组[(0.086±0.009)μg/L]相比,术后1 h气腹组S-100β[(0.114±0.012)μg/L]明显增高(P〈0.05),而2组术后1h血清NSE[(12.093±0.697,13.720±1.330)μg/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h非气腹组和气腹组患者血清S-100β或NSE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6412,0.8126,P〈0.01).非气腹组NSE与MMSE评分无相关(r=0.4397,P〉0.05).而气腹组NSE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7111,P〈0.01).结论 二氧化碳气腹可能影响妇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MMSE评分与血清S-100β和NSE血清浓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人工/副作用 二氧化碳 腹腔镜检查 认知 S100蛋白质类/代谢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代谢
原文传递
体外模拟的二氧化碳气腹环境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蒋宇林 郎景和 +1 位作者 冷金花 刘东远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4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 :通过建立体外模拟腹腔镜二氧化碳 (CO2 )气腹的手术环境 ,研究CO2气腹环境本身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从而对腹腔镜用于卵巢癌手术的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方法 :体外建立模拟的CO2 气腹腹腔镜手术环境 ,在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和S... 目的 :通过建立体外模拟腹腔镜二氧化碳 (CO2 )气腹的手术环境 ,研究CO2气腹环境本身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从而对腹腔镜用于卵巢癌手术的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方法 :体外建立模拟的CO2 气腹腹腔镜手术环境 ,在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和SKOV3体外培养的基础上 ,通过流式细胞仪PI染色分析细胞周期的方法 ,以及MTT比色法测定活细胞数量的方法 ,比较CO2 不同的压力 (0~ 16mmHg)和作用时间 (1~ 4h)对细胞增殖程度的影响。结果 :HO8910细胞在不同的CO2 气腹环境中培养 72h后CO2 刺激组与非CO2 刺激的对照组一样 ,均呈增殖性生长。但随压力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 ,CO2 刺激组细胞增殖的速率变慢 ;在 72h后 ,各压力刺激组之间的细胞增殖指数 (PI)以及压力组和对照组之间的PI值出现显著性差异 (P <0 .0 5 )。SKOV3细胞在刺激后各CO2 压力组和对照组均呈抑制性生长 ,但随压力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 ,CO2 刺激组下降的速度更快 ,PI值在 72h后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MTT比色法显示HO8910和SKOV3细胞随着CO2 作用时间的延长 ,细胞增殖受抑制程度增大 ,其中 4h作用组的抑制程度最为显著 (P <0 .0 5 ) ,各时间组的抑制程度也随压力的增大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体外模拟的CO2 环境对HO8910和SKOV3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二氧化碳 气腹 腹腔镜检查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悬吊式与气腹腹腔镜在子宫肌瘤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2
12
作者 全仁贵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9-42,共4页
目的比较腹壁皮下悬吊式腹腔镜与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1.5孔法腹壁皮下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观察组)和气腹腹腔镜... 目的比较腹壁皮下悬吊式腹腔镜与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1.5孔法腹壁皮下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观察组)和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2.04±18.69)min,切除肌瘤(5.83±1.29)个;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4.36±20.14)min,切除肌瘤(2.45±1.38)个。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咳嗽3例(5.66%),尿潴留2例(3.77%),总发生率为9.43%;对照组出现咳嗽8例(15.09%),伤口感染1例(1.89%),尿潴留3例(5.66%),皮下气肿5例(9.43%),总发生率为32.07%。结论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气腹腹腔镜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式腹腔镜 气腹腹腔镜 子宫肌瘤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二氧化碳气腹压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膈下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泽宇 王良梅 张青 《中国医药》 2020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二氧化碳气腹压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膈下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中、高气腹压组,每组60例... 目的探究不同二氧化碳气腹压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膈下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中、高气腹压组,每组60例。高气腹压组二氧化碳气腹压为14 mmHg(1 mmHg=0.133 k Pa),中气腹压组为12 mmHg,低气腹压组为10 mmHg。对比3组术后膈下疼痛开始时间、膈下疼痛发生率、镇痛药使用率以及术后不同时点膈下疼痛程度评分。结果低气腹压组术后膈下疼痛开始时间晚于中气腹压组和高气腹压组[(8.6±1.8)h比(7.7±1.5)、(7.0±1.0)h],术后48 h内膈下疼痛发生率及镇痛药使用率均低于中气腹压组和高气腹压组[10.0%(6/60)比23.3%(14/60)、33.3%(20/60),5.0%(3/60)比21.7%(13/60)、35.0%(21/60)],术后初次疼痛和术后12、24、48 h膈下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中气腹压组和高气腹压组[(6.59±1.52)分比(7.83±1.83)、(8.76±1.13)分,(4.33±0.85)分比(6.34±1.03)、(7.76±1.58)分,(2.63±0.23)分比(5.34±1.06)、(6.58±1.23)分,(0.38±0.03)分比(3.16±0.66)、(4.30±0.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气腹压组和高气腹压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0 mmHg二氧化碳气腹压应用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可显著减轻术后膈下疼痛程度,降低镇痛药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根治术 膈下疼痛 二氧化碳 气腹压 机器人 腹腔镜
下载PDF
气腹因素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麻醉恢复期神经认知紊乱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英 杨燕 赵泽宇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3期2227-2231,2237,共6页
目的评价气腹因素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麻醉恢复期神经认知紊乱(N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依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L组)和开腹组(C组),每... 目的评价气腹因素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麻醉恢复期神经认知紊乱(N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依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L组)和开腹组(C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术毕送麻醉恢复室。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以及术前(T0)、苏醒时(T1)、苏醒1 h(T2)、出麻醉恢复室(T3)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两组患者T0、T1、T3时认知功能,记录ND发生情况。采集两组患者T0、T1、T3时动脉血1 mL,采用干式快速诊断法进行血气分析。采集两组患者T0、T3、术后72 h(T4)时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等一般资料,以及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BP、DBP、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时SBP、DBP、心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患者T1时MoCA评分低于C组,麻醉恢复期ND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L组T1时pH值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升高,C组患者T1时pH值升高,PaCO_(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L组患者T1时pH值降低,PaCO_(2)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L组患者T3时血清S100β、NSE水平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L组患者T3时血清S100β、NSE水平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腹因素可导致腹腔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麻醉恢复期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人工 神经认知紊乱 麻醉恢复期 腹腔镜 结直肠癌根治术 老年人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气腹对不同年龄组小儿脑氧饱和度和术后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燕春 侯冠峰 +1 位作者 谢言虎 柴小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119-123,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二氧化碳气腹对不同年龄组小儿脑氧饱和度和术后躁动的影响,探讨小儿脑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90例,ASAⅠ级,按年龄分为3组:1~3岁为S组(30例);>3~6岁为M组(30例);>6~14岁为L组... 目的通过观察二氧化碳气腹对不同年龄组小儿脑氧饱和度和术后躁动的影响,探讨小儿脑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90例,ASAⅠ级,按年龄分为3组:1~3岁为S组(30例);>3~6岁为M组(30例);>6~14岁为L组(30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5~45 mmHg。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气腹即刻(T1)、气腹后5 min(T2)、10 min(T3)、气腹结束(T4)、术后5 min(T5)记录患儿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PETCO2、左脑氧饱和度和右脑氧饱和度;计算脑氧饱和度下降最大幅度%ΔrSO2MAX;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苏醒即刻的躁动评分。结果不同时间点脑氧饱和度比较有差异(P<0.05),与T0、T1、T4、T5比较,S组患者在T2、T3时间点左脑氧饱和度和右脑氧饱和度下降(P<0.05);M、L组各时间点脑氧饱和度比较无差异(P>0.05)。3组左脑氧饱和度和右脑氧饱和度比较无差异(P>0.05)。与M、L组比较,S组的躁动评分升高(P<0.05);%ΔrSO2MAX、躁动评分与年龄有相关性(P<0.05),且S组中%ΔrSO2MAX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躁动评分与%ΔrSO2MAX无相关性(P>0.05)。结论二氧化碳气腹对1~3岁患儿具有潜在脑氧饱和度下降风险,且年龄越小影响越大;苏醒期躁动与脑氧饱和度的下降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二氧化碳 麻醉 全身 腹腔镜 脑氧饱和度/血气分析 儿童
下载PDF
无气腹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0
16
作者 袁春梅 敖永琼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10期230-230,708,共2页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32例无气腹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进一步提高手术护理配合质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方法:分析32例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各种器...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32例无气腹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进一步提高手术护理配合质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方法:分析32例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各种器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及手术配合注意事项,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意外,做到有备无患。结果:32例手术全部成功。结论: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做到了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完美结合,不仅能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大大减轻医护工作强度,而且手术配合到位,手术医生、患者均满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微创手术[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气腹 悬吊式 腹腔镜 子宫肌瘤挖出术 手术配合
下载PDF
不同压力CO_2气腹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奇星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551-553,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压力CO_2气腹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早期或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术中CO_2气腹压维持在低压力组(6~8... 目的比较不同压力CO_2气腹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早期或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术中CO_2气腹压维持在低压力组(6~8 mmHg)、中压力组(9~11 mmHg)和高压力组(12~14 mmHg)。比较三组患者在气腹前(T1),气腹后60min(T2)、气腹后120 min(T3)、放气后60 min(T4)时点HR、平均动脉压(MAP)、pH、PaO_2和PaCO_2等指标变化情况及术中心律失常、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和气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1比较,三组患者在T2、T3、T4时点HR和MAP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压力组和高压力组患者在T2、T3、T4时点HR、MAP及PaCO_2高于同一时点低压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各时点pH值和Pa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力组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低压力组和中压力组(P<0.05)。结论 CO_2气腹压力6~8 mmHg有利于维持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对PaCO_2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人工 二氧化碳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胃肿瘤/外科学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免气腹与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唐龙英 章青 +2 位作者 倪倩 曹蕾 陈丹妮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4期2200-2201,2204,共3页
目的通过对免气腹与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对比分析,探讨免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行免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免气腹组)患者26例,及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 目的通过对免气腹与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对比分析,探讨免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行免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免气腹组)患者26例,及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气腹组)31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发生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免气腹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气腹腹腔镜组[(97.6±24.7)min vs(120.9±26.4)min,(P<0.05)]。免气腹组术中出血量[(227.4±84.5)mL vs(339.6±98.7)mL,(P<0.05)]明显少于气腹组。气腹组术后发生5例皮下气肿,而免气腹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气腹腹腔镜子官肌瘤切除相比,免气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循环呼吸影响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但其对术后再次妊娠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气腹腹腔镜 气腹腹腔镜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比较分析
下载PDF
Gasless laparoscopy for benign gynecological diseases using an abdominal wall-lifting system 被引量:8
19
作者 Yue WANG Heng CUI Yan ZHAO Zhi-qi W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805-812,共8页
Objectives: The use of gasless laparoscopy with an abdominal wall-lifting device for benign gynecological diseases wa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laparoscopy with CO2 pneumoperitoneum.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07 to Jul... Objectives: The use of gasless laparoscopy with an abdominal wall-lifting device for benign gynecological diseases wa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laparoscopy with CO2 pneumoperitoneum.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07 to July 2007,76 women with uterine and/or adnexal benign diseases and candidates for laparoscopic surgery were recruited in this study. Thirty-two women underwent gasless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44 women underwent pneumoperitoneum laparoscopic surgery. Results: Diverse pathologies,including adnexal cyst,uterine myoma and ectopic pregnancy,were treated successfully with gasless laparoscopic surgery. Compared with the patients in the pneumoperitoneum group,the similar hospital stay (P=0.353)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0.157) were observed. However,the mean operative time in the gasles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pneumoperitoneum group (P=0.003). No severe intraoperative 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found in either group,except for one case of laparotomic conversion in the pneumoperitoneum group due to dense pelvic adhesions. The total hospital charge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in the gasless group than in the pneumoperitoneum group (P=0.001). In 38 cases of ovarian cyst resection,the mean operative time in the gasless group remained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pneumoperitoneum group (P=0.017). The total hospital charge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less in the gasless group than in the pneumoperitoneum group (P<0.001). Conclusion: Our preliminary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laparoscopic procedure using the gasless technique was a safe,effective method to treat benign gynecological diseases. Moreover,it was easy to master. As a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gasless laparoscopic surgery provides a good choice to patients in the undeveloped regions in China without increasing the patients’ and the government’s burden significa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less laparoscopy pneumoperitoneum laparoscopy Ovarian cyst resection
原文传递
CO_2气腹预处理对模拟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环境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曲发军 徐丹枫 +4 位作者 崔心刚 高轶 车建平 任吉忠 刘玉杉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0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在模拟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环境下不同CO2气腹压力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模拟LPN建立操作模型,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平均分为4组:无气腹预处理组(NPre组),低压气腹预处理... 目的:探讨在模拟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环境下不同CO2气腹压力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模拟LPN建立操作模型,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平均分为4组:无气腹预处理组(NPre组),低压气腹预处理组(LPre组),中压气腹预处理组(MPre组)和高压气腹预处理组(HPre组),气腹预处理压力分别为0、5、10和15mmHg。气腹预处理方式为供气10min、放气10min,在10min放气阶段行开腹、暴露肾蒂血管等操作;随后夹闭左肾蒂血管并关腹,给予10mmHg的持续供气。术中各组大鼠完全阻断左肾血供45min,于再灌注24h时间节点切取左肾,比较各组大鼠肾小管损伤评分及氧化损伤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NPre组大鼠肾脏出现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与LPre组的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Pre组和HPre组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5);MPre组和HPre组大鼠肾脏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45min的血流阻断,大鼠肾组织出现了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低压气腹预处理不能减轻损伤,中压和高压气腹预处理则可显著提高肾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气腹预处理可作为LPN术中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人工 大鼠 Wistar 再灌注损伤 腹腔镜检查 肾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