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差异、多元共生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构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晓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2期40-46,共7页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个经济范畴,更是一个文化概念。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看,它涵括了"一国两制"所涉及的两个重要特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9+2"城市群、多语种文化共同体,已经形成了多元共生的异质空...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个经济范畴,更是一个文化概念。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看,它涵括了"一国两制"所涉及的两个重要特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9+2"城市群、多语种文化共同体,已经形成了多元共生的异质空间。回到晚清和20世纪70-80年代的文化现场,我们会发现这种多元性曾经使大湾区升格为文化高地。从历史和现实两种角度看,大湾区的繁荣度都与文化的多元性成正比。在筹划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过程中,处理同一性和差异的关系至关重要。唯有处理好了这个关系,一种富有建设性的城市主体间性才能够生成,大湾区才能重新升格为新时代的文化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文化现场 差异 多元共生
下载PDF
百年后学科架构的多维思考--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起点问题的对话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国恩 范伯群 +5 位作者 周晓明 汤哲声 何锡章 谭桂林 刘川鄂 徐德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6,共12页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和通俗文学研究的进展,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架构面临着调整的问题。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的起点。这次就起点问题的对话表达了三种意见:一是认为现代文学史的起点应越过"五四"向前追溯到晚清...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和通俗文学研究的进展,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架构面临着调整的问题。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的起点。这次就起点问题的对话表达了三种意见:一是认为现代文学史的起点应越过"五四"向前追溯到晚清,至少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起点在晚清;二是认为现代文学史的起点应从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区分上来考虑,还应坚持"五四"的分界线;三是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应是现代中国文学,即是一种断代意义上的民国文学。这些观点各有自己的理据,参与者由此又将讨论扩展到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独立性、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断代标准、中国现代文学与民族传统文学及西方文学的关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历史起点 现代性 多元共生
原文传递
新《职业教育法》视域下高职校企合作“多元共生”治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余凡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41-44,49,共5页
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在治理的实践层面存在动力不足、内驱力不够、契约意识不强等问题。运用共生理论模型,构建“多元共生”治理体系,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多元共治体制机制的探索。宏观上,强调在校企合作关键环节政府的有效介入,健全... 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在治理的实践层面存在动力不足、内驱力不够、契约意识不强等问题。运用共生理论模型,构建“多元共生”治理体系,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多元共治体制机制的探索。宏观上,强调在校企合作关键环节政府的有效介入,健全完整、一体化、层层落实的制度体系;微观上,完善校企多元主体内部实施机制,锻造契约精神,形成规则意识,促进合作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多元”治理合力,提升治理效能,最终实现契合需求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精神 高职校企合作 共生理论 多元共生 治理体系
下载PDF
从“多异美学”到“多元共生”——从谢阁兰、朱利安看法国文论阐释中国问题的范式及其发展
4
作者 吴攸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82,179,180,共16页
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是中西思想与文化相遇的重要场域,不仅以跨文化反思的方式呈现出中国形象,还促进了中西文明的对话与互鉴。谢阁兰建构的“多异美学”与朱利安主张的“多元共生”文化观均是西方文论阐释中国问题的重要范式:谢阁兰... 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是中西思想与文化相遇的重要场域,不仅以跨文化反思的方式呈现出中国形象,还促进了中西文明的对话与互鉴。谢阁兰建构的“多异美学”与朱利安主张的“多元共生”文化观均是西方文论阐释中国问题的重要范式:谢阁兰修正了此前欧洲文学/文论中异域猎奇式的方法论,重新阐释了“异域情调”一词的内涵并发展出一种大写的“多异美学”,赞扬多元文化的“差异”之美,超越并批判了西方殖民主义;而朱利安则是在强调多样性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对话主义方法论,不是立足于发现“差异”,而是借助中西文化“间距”进行“外部解构”“迂回-进入”,推动了寻求“多元共生”的范式成为阐释中国问题的方法。从“多异美学”到“多元共生”,这一发展反映出法国文论对中国问题的阐释与研究所经历的范式发展,也推动着中国问题成为世界知识生产与理论创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异美学” “多元共生” 谢阁兰 朱利安 中西对话
下载PDF
交叉系统设计初谈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汉华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2年第9期30-32,共3页
交叉既是生物学上进化的需要和结果,也是社科人文存在的基础。从本质上来看,是适应自然力的主体和客体实践的集合。从美学的角度分析,自然之美和物理之美可以产生交叉之美。交叉之美具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结合、社会美、系统性等主要美... 交叉既是生物学上进化的需要和结果,也是社科人文存在的基础。从本质上来看,是适应自然力的主体和客体实践的集合。从美学的角度分析,自然之美和物理之美可以产生交叉之美。交叉之美具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结合、社会美、系统性等主要美学特征,是主观实践的哲学,也可以是客观存在的意志表现。交叉关系是客观对象本质属性多样性的表现,是关于关系的美学系统,也是艺术和设计作为主体实践的符号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 哲学 美学 符号系统 新文科 多元共生
原文传递
文旅产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探析——以福州亭江镇闽白河谷为例
6
作者 顾文凯 《福建建筑》 2022年第3期15-24,共10页
通过对“闽白河谷”地理环境、产业特征的分析,以保护农村生态、人文环境为前提,对多个高附加值和高聚合力文旅产业的行业态势、政策导向及落地策略等进行可行性论证,强调农业与新兴文旅产业的多元共生、产业与人居环境的相互包容性,以... 通过对“闽白河谷”地理环境、产业特征的分析,以保护农村生态、人文环境为前提,对多个高附加值和高聚合力文旅产业的行业态势、政策导向及落地策略等进行可行性论证,强调农业与新兴文旅产业的多元共生、产业与人居环境的相互包容性,以期全面改善乡村产业结构,实现乡村振兴,为福州市全域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风光 产业融合 有机 多元共生 田园综合体
下载PDF
多民族杂居村落的民间信仰调查研究
7
作者 王默 李臣玲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4-207,共4页
多民族杂居地区的民间宗教信仰体系复杂而特殊,在各民族不断发展的同时,民间信仰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长期存在并演变的。本文以对一个多民族杂居村落的民间信仰研究,试图解释不同民族间的民间信仰和宗教是如何以一种多元共生,杂糅互补的... 多民族杂居地区的民间宗教信仰体系复杂而特殊,在各民族不断发展的同时,民间信仰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长期存在并演变的。本文以对一个多民族杂居村落的民间信仰研究,试图解释不同民族间的民间信仰和宗教是如何以一种多元共生,杂糅互补的新形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杂居 民间信仰 多元共生 杂糅互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