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胸膜固定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雪玲 《全科护理》 2012年第33期3075-3077,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胸膜固定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病人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两组病人均予以胸膜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胸膜固定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病人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两组病人均予以胸膜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表予以护理措施。对两组病人的心理状况总分、护理满意率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2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心理状况总分分别为2.52分±0.53分、1.27分±0.31分,观察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高于对照组(t=2.132,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病人满意率分别为67.7%、93.5%,观察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61,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71.0%、93.5%,观察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5.42,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病人的护理满意率,并改善病人术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及后续治疗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恶性 肺癌 胸膜固定术 临床护理路径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与顺铂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军 李玉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9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胸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方法 56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组为观察组26例,顺铂治疗组为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经B超定位后行胸(腹)腔穿刺置单腔中...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胸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方法 56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组为观察组26例,顺铂治疗组为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经B超定位后行胸(腹)腔穿刺置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尽可能引流尽胸腹水,观察组每周2次胸(腹)腔内注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30mg/次,对照组胸(腹)腔内推注顺铂40mg,2次/周,每3周为1个周期。评价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可进行客观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估,观察组RR为50%,对照组RR为56.67%,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全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者为32例,稳定者12例,占比78.57%。全部56例患者,出现3~4级毒性反应的仅有9例,均为对照组,包括白细胞减少3例,恶心呕吐6例。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用于恶性胸(腹)水的治疗,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轻微,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胸腹腔积液 恶性肿瘤 抗新生血管形成
下载PDF
癌性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意义
3
作者 查日田 钱叶长 +2 位作者 肖敏敏 程高 储德节 《临床肺科杂志》 2002年第4期18-19,共2页
目的 研究癌性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意义。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核酸杂交分析法检测癌性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 ,并将检测结果与细胞学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4 9例诊断明确的癌性胸水细胞样本中 2 3例细胞学阳性胸水有 2 0例... 目的 研究癌性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意义。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核酸杂交分析法检测癌性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 ,并将检测结果与细胞学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4 9例诊断明确的癌性胸水细胞样本中 2 3例细胞学阳性胸水有 2 0例端粒酶阳性 ,5例细胞学可疑胸水有 4例端粒酶阳性 ,2 1例细胞学阴性有 14例端粒酶阳性。细胞学诊断和端粒酶检测总阳性率分别为 4 6 .9% (2 3/ 4 9)和 77.6 % (38/ 4 9) ,二者联合检测率为 83.7% (41/ 4 9)。结论 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助于癌性胸水的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胸水 细胞 端粒酶活性 检测 诊断
下载PDF
香菇多糖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5
4
作者 沈洁 黄进肃 +1 位作者 赵家美 廖美琳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 探索香菇多糖 (LNT)腔内注射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价值。方法 前瞻性观察 5 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腔内注射LNT 2mg~ 4mg后的疗效、副反应及外周血免疫指标变化。结果 LNT腔内注射的有效率 74 1% ,副反应为发热和胸痛 ,分别占 14... 目的 探索香菇多糖 (LNT)腔内注射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价值。方法 前瞻性观察 5 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腔内注射LNT 2mg~ 4mg后的疗效、副反应及外周血免疫指标变化。结果 LNT腔内注射的有效率 74 1% ,副反应为发热和胸痛 ,分别占 14 8%及 9 3%。外周血CD3 、CD4 、CD4 /CD8及吞噬细胞指数未见明显增高 ,NK活性显著下降 ,P =0 0 2。 5 1 9%患者KPS评分增高。中位缓解期 4 6月 ,中位生存期 7个月。结论 LNT腔内注射对恶性胸腔积液有良好疗效 ,副反应低于BRM ,适用于年老体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恶性胸膜积液 胸腔内注射
下载PDF
欧耐特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5
作者 陈衍智 李萍萍 +1 位作者 孙红 郭庆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614-615,共2页
目的 :观察欧耐特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 2 )胸腹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自 1996年 3月至 1998年 5月 ,对 2 4例恶性胸腹水患者 (其中 11例为恶性胸腔积液 ,13例为恶性腹腔积液 ) ,采用北京中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目的 :观察欧耐特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 2 )胸腹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自 1996年 3月至 1998年 5月 ,对 2 4例恶性胸腹水患者 (其中 11例为恶性胸腔积液 ,13例为恶性腹腔积液 ) ,采用北京中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欧耐特 (rhIl- 2 )胸腹腔内注射法进行疗效观察。尽量抽尽胸腹水后 ,胸腔内每次注入欧耐特2 0 0万U ,腹腔内每次注入 2 0 0~ 40 0万U ,注射 1~ 2次 /W ,连用 2~ 3周 ,1个月后观察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 :欧耐特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 72 .7% (8/11) ,对恶性腹腔积液的有效率为 6 1.5 % (8/13) ,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 ,对血象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欧耐特治疗恶性胸腹水 ,疗效确切 ,毒副作用轻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耐特 恶性肿瘤 胸腔积液 腹腔积液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在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秋娣 李庆云 《临床肺科杂志》 2004年第6期612-613,共2页
目的 探讨 C反应蛋白 (CRP)测定在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32例结核性或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血清 CRP浓度及胸水 CRP/血清 CR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核性胸液组胸水CRP浓度、血清 CRP浓度、胸水 CRP/血... 目的 探讨 C反应蛋白 (CRP)测定在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32例结核性或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血清 CRP浓度及胸水 CRP/血清 CR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核性胸液组胸水CRP浓度、血清 CRP浓度、胸水 CRP/血清 CRP均高于恶性胸液组 (分别为 P<0 .0 0 1,P<0 .0 1,P<0 .0 5 )。结论  CRP测定有助于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结核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平 王雅洁 《肿瘤防治杂志》 2001年第6期671-672,共2页
为观察香菇多糖 (天地欣 )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 ,采用天地欣 3~ 5mg溶于生理盐水 40mL中 ,注入胸腔内 ,每周 1次 ,连续 2周为 1疗程 ,共 2个疗程。结果显效 6例 ( 15 % ) ,有效 2 6例 ( 6 5 % ) ,无效 8例 ( 2 0 % ) ,总有效率... 为观察香菇多糖 (天地欣 )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 ,采用天地欣 3~ 5mg溶于生理盐水 40mL中 ,注入胸腔内 ,每周 1次 ,连续 2周为 1疗程 ,共 2个疗程。结果显效 6例 ( 15 % ) ,有效 2 6例 ( 6 5 % ) ,无效 8例 ( 2 0 % ) ,总有效率为 80 % ( 32 /40 )。研究结果提示 ,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胸腔积液 恶性 穿刺术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崔丹 赵杰 +4 位作者 杨永辉 刘朋冲 张红漫 冯秀莉 李志惠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996-998,共3页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试剂盒对13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6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标本进行检测,计算斑点数和T-Spot-TB阳性率,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试剂盒对13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6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标本进行检测,计算斑点数和T-Spot-TB阳性率,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T-Spot-TB阳性率[(84.8%(117/138)、92.0%(127/138)]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5.0%(16/64)、15.6%(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95,P<0.05;X^2=89,18,P<0.05)。胸腔积液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92.0%,高于外周血的敏感性(84.8%)。结论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均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参考指标,而胸腔积液较外周血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结核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
下载PDF
恶性胸腔积液的CT诊断 被引量:7
9
作者 蔡欣 谢念危 +3 位作者 曾庆思 邓韶铭 林翰菲 何建勋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1年第5期201-204,共4页
目的 :探讨恶性胸腔积液的CT表现特点 ,及CT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分析 5 6例经手术、病理、胸水等证实的恶性胸腔积液的CT征象。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的特征性CT表现为胸膜的明显增厚。其形态改变有一定特点 ,可... 目的 :探讨恶性胸腔积液的CT表现特点 ,及CT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分析 5 6例经手术、病理、胸水等证实的恶性胸腔积液的CT征象。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的特征性CT表现为胸膜的明显增厚。其形态改变有一定特点 ,可分为四型。但CT对无或仅有轻度胸膜增厚的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仍较困难。结论 :CT是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可清楚显示胸膜增厚的范围及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CT 诊断
下载PDF
胸腹水脱落细胞流式细胞法DNA倍体分析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乐 伍严安 黄源茂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腹水脱落细胞流式细胞法DNA倍体分析对诊断良恶性胸腹水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对84例患者(恶性肿瘤组35例,非恶性肿瘤组49例)的胸腹水脱落细胞进行DNA倍体分析;以检出异倍体为恶性肿瘤判断标准,并与胸腹水常规... 目的探讨胸腹水脱落细胞流式细胞法DNA倍体分析对诊断良恶性胸腹水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对84例患者(恶性肿瘤组35例,非恶性肿瘤组49例)的胸腹水脱落细胞进行DNA倍体分析;以检出异倍体为恶性肿瘤判断标准,并与胸腹水常规脱落细胞学涂片检查结果比较。结果(1)恶性肿瘤组25例检出异倍体,阳性检出率为71.4%;常规细胞学法20例检出癌细胞,阳性检出率为57.1%;FCM法与细胞学检查法联合检测28例阳性,检出率为80%。(2)在恶性肿瘤组的25例异倍体中,17例病理检查检出癌细胞,8例未检出;而在20例常规细胞学检出癌细胞的患者中,3例DNA倍体分析无异常。(3)非恶性肿瘤组8例DNA表现为异倍体峰,但病理检查示间皮细胞活跃增殖,或未检出癌细胞。结论FCM法的灵敏度较脱落细胞法高,但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FCM-DNA倍体分析在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上尤其当临床高度可疑而病理无法定性时,可作为诊断的重要参考与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恶性 DNA 倍体 胸部肿瘤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联合检测胸水VEGF p53蛋白 CEA水平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君峰 陈立军 +2 位作者 李相国 毛文炜 周仁芳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1期2044-2045,共2页
目的:探讨胸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蛋白、癌胚抗原(CEA)水平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胸水标本66例,其中恶性胸腔积液(恶性组)38例,良性胸腔积液(良性组)28例,采用酶联... 目的:探讨胸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蛋白、癌胚抗原(CEA)水平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胸水标本66例,其中恶性胸腔积液(恶性组)38例,良性胸腔积液(良性组)2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VEGF、p53蛋白、CEA水平,并比较两组差异。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VEGF水平为(971.21±238.03)pg/ml、p53蛋白水平为(803.42±257.12)U/L、CEA为(124.61±64.30)ng/ml,均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胸腔积液组不同病理类型比较,VEGF及p53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EA的水平,腺癌组明显高于鳞癌及小细胞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VEGF的诊断敏感性71.05%,特异性85.71%,Youden指数为0.57,准确性77.27%;p53蛋白的诊断敏感性57.89%,特异性82.14%,Youden指数为0.40,准确性68.18%;CEA的诊断敏感性68.42%,特异性89.29%,Youden指数为0.58,准确性77.27%;联合检测三种指标时其诊断敏感性92.10%,特异性78.57%,Youden指数0.71,准确性86.36%。结论恶性胸腔积液中的VEGF、p53蛋白和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其中CEA的水平与肺癌病理类型相关。在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单纯VEGF、p53蛋白和CEA水平检测的诊断特异性和准确性尚可,但敏感性相对较低,而通过联合检测三种指标时其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明显增高,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腔积液 恶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P53蛋白 癌胚抗原
下载PDF
胸水CEA CA153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聪华 傅春花 陈梅英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28期3974-3975,共2页
目的评价胸水癌胚抗原(CEA)、糖原抗原153(CA153)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化学发光法检测胸水CEA、CA153水平。结果恶性胸水组胸水CEA、CA153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水CEA、CA153检测在鉴... 目的评价胸水癌胚抗原(CEA)、糖原抗原153(CA153)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化学发光法检测胸水CEA、CA153水平。结果恶性胸水组胸水CEA、CA153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水CEA、CA153检测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胸水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水 CEA CA153 恶性胸腔积液 诊断
下载PDF
香姑多糖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13
作者 陆军 钱开军 王军 《河南医药信息》 2002年第21期1-1,3,共2页
目的 观察香姑多糖 (LNT)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 对 5 2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 ,腔内注射LNT4mg~ 6mg ,观察有效率、副反应。结果 LNT腔内注射的有效率为 65 3 % ,副反应为发热和胸痛 ,分别为 5 8%和 3 8%。5 0 %病... 目的 观察香姑多糖 (LNT)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 对 5 2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 ,腔内注射LNT4mg~ 6mg ,观察有效率、副反应。结果 LNT腔内注射的有效率为 65 3 % ,副反应为发热和胸痛 ,分别为 5 8%和 3 8%。5 0 %病人KPS评分增高 ,中位缓解期 4 1个月 ,中位生存期 6个月。结论 胸腔注射LNT对恶性胸腔积液有良好疗效 ,副反应轻。适用于年老体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姑多糖 腔内注射 恶性胸腔积液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