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空间正义视域下“课间圈养”的伦理学审思
- 1
-
-
作者
户艳茹
-
机构
清华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7,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BAA210027)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学校空间正义是学校教育空间生产的重要伦理范畴,其意在强调所有教育主体都有获得公正的空间发展的机会与权利,以此满足人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需求,凸显教育正义的伦理精神。“课间圈养”产生的空间剥夺、空间挤压、空间压迫现象,偏离了空间价值正义、空间生产正义、空间权力正义的伦理准则,最终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从根本上纾解“课间圈养”造成的不良后果,回归学校教育空间正义性的伦理导向,必须贯彻人本性伦理原则,赋义庇护性场所精神,多方协同重塑安全生态。
-
关键词
课间十分钟
课间圈养
空间正义
空间生产
伦理学
-
Keywords
ten minutes between classes
playtime confinement in schools
space justice
space production
ethics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课间圈养中儿童身体的沉沦与救赎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包永伟
王安全
-
机构
宁夏大学
-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
2020年第1期40-44,51,共6页
-
文摘
课间圈养指课间采取某种方式将儿童限制在教室或学校一隅,变相挤占儿童休息及课外闲暇时间的活动,其具有人始终是动物的人性假设,以及出于安全考虑、维持秩序、迎合家长与让儿童抓紧学习的初衷。当前课间圈养中儿童身体正面临着异化的规训。通过对谁规训、为什么规训、如何规训及规训效果如何的价值判断,发现儿童身体正处于被监测、被赋予软弱标签、受三重钳制及被遮蔽的境况。在课间,儿童身体体验的时间减少、活动空间受限,进而由体验而产生的直接经验和生存意义也相继消弭。儿童身体的救赎应实现三方面转变:一是儿童安全镜像由"过度"到"适度"的转变;二是课间心智训练由"无身"到"具身"的转变,;三是课间圈养措施由"窄养"到"宽养"的转变。
-
关键词
课间圈养
儿童
身体
具身
宽养
-
Keywords
playtime confinement in schools
children
body
-
分类号
G40-59.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