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多次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发生率和抗体强度以及血小板交叉配型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4例有3次以上输血史的临床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分组研究,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记录血小板抗体强度,对血小板抗...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多次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发生率和抗体强度以及血小板交叉配型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4例有3次以上输血史的临床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分组研究,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记录血小板抗体强度,对血小板抗体阳性标本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计算血小板配型相合率。结果输血小板次数!3次组、3~5次组和"5次组的血小板抗体阳性产生率分别为19.23%、35.48%、6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40.23%,与100例无输血史患者(6%)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小板抗体强度(1+、2+、3+、4+)的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率分别为78.57%、47.37%、26.32%、11.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阳性的血小板随机1次配型相合率为38.57%,5次配型相合率为75.71%,与抗体阴性(1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配型相合组与不合组输注血小板后,24 h CCI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输血的临床患者其同种免疫性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输血次数呈正相关,输血次数越多抗体强度越高,相应的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率越低。对多次输血的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可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相关因素,以进一步提高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方法:根据输血后患者临床状态(出血情况停止或好转)和血小板增加指数值(corrected count of increment,CCI)将患者分为血小板输注有效和无效两组。对20 671...目的:研究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相关因素,以进一步提高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方法:根据输血后患者临床状态(出血情况停止或好转)和血小板增加指数值(corrected count of increment,CCI)将患者分为血小板输注有效和无效两组。对20 671名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26 045次血小板输注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因素诸如输血前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种类、保存时间、输注次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血小板输注有效组与无效组的患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输注前血小板计数进行log转换,转换之后近似正态分布,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输注前血小板保存时间与CCI之间无显著线性关系。对输注血小板患者的疾病进行分析,各疾病间的输注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血液病患者数据显示,整体输注效果不良,输注有效率较低。经Wilcoxon秩和检验,不同输注次数与输注效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输注次数增多,输注效果变差。通过比较单纯输注血小板和同时输注血小板与其他血液成分的fisher检验结果显示,单纯输注血小板的输注效果差于联合输注其他血液制品(P<0.001)。结论: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主要因素有疾病种类、是否同时输注其他血液制品、输血前血小板计数、输注次数,而血小板在保存期内输注,保存时间的长短与输注效果无相关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多次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发生率和抗体强度以及血小板交叉配型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4例有3次以上输血史的临床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分组研究,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记录血小板抗体强度,对血小板抗体阳性标本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计算血小板配型相合率。结果输血小板次数!3次组、3~5次组和"5次组的血小板抗体阳性产生率分别为19.23%、35.48%、6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40.23%,与100例无输血史患者(6%)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小板抗体强度(1+、2+、3+、4+)的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率分别为78.57%、47.37%、26.32%、11.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阳性的血小板随机1次配型相合率为38.57%,5次配型相合率为75.71%,与抗体阴性(1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配型相合组与不合组输注血小板后,24 h CCI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输血的临床患者其同种免疫性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输血次数呈正相关,输血次数越多抗体强度越高,相应的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率越低。对多次输血的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可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保证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