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年南极长城站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1
作者 郭钊玥 常利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14-3827,共14页
基于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完成改建的长城站地震台2019年记录的宽频带三分量连续波形数据,本文发展了一种交错网格搜索的单台定位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长城站地区的地震定位研究,定位了35个信噪比较高的近震,获得了2019年南设得兰群... 基于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完成改建的长城站地震台2019年记录的宽频带三分量连续波形数据,本文发展了一种交错网格搜索的单台定位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长城站地区的地震定位研究,定位了35个信噪比较高的近震,获得了2019年南设得兰群岛及周边地区的地震分布图.结果显示,地震主要沿NE走向的南设得兰群岛分布,最大震级为M_(L)4.4,最小震级为M_(L)1.6,震源深度范围为12~115 km.通过该区域地震活动特征的分析可知,相对于稳定的南极大陆内部,长城站所在的南设得兰群岛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性较强,主要是由于该区域受到南极板块、南美板块和斯科舍板块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所致.南设得兰群岛南部及其西侧靠近南设得兰海沟的弧前盆地分布着一些中源深度的地震,说明该区域受到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这直接给出了菲尼克斯板块向南设得兰群岛下的俯冲作用仍然进行的地震学证据.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位于南设得兰群岛岛弧的弧后盆地,该区域仍然沿NWSE方向扩张,存在显著的火山活动和岩浆热液的运动,推测该区域发生的地震与火山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站地震台 地震定位 地震活动 板块俯冲 火山活动
下载PDF
2015-2017年南极长城站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2
作者 郭钊玥 常利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6-952,共17页
基于交错网格搜索的单台定位方法对长城站地震台2015—2017年期间记录的宽频带三分量波形数据进行了单台地震定位研究,定位了112个高信噪比的近震,获得了此期间南设得兰群岛及其周边地区的地震分布图。结果显示,地震主要沿NE向展布于南... 基于交错网格搜索的单台定位方法对长城站地震台2015—2017年期间记录的宽频带三分量波形数据进行了单台地震定位研究,定位了112个高信噪比的近震,获得了此期间南设得兰群岛及其周边地区的地震分布图。结果显示,地震主要沿NE向展布于南设得兰群岛及邻区,最大震级为ML4.8,最小震级为ML1.3,震源深度范围为2—134 km。相对于稳定的南极大陆内部,长城站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较强,在靠近南设得兰海沟的弧前区域和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弧后区域发现了可能与俯冲和岩浆活动有关的地震事件,弧前中源深度的地震事件说明该区域可能存在俯冲作用,这直接给出了菲尼克斯板块的俯冲活动仍在继续的地震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站地震台 单台地震定位 地震活动 板块俯冲 火山活动
下载PDF
论博格达俯冲撕裂型裂谷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157
3
作者 顾连兴 胡受奚 +2 位作者 于春水 吴昌志 严正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5-597,共13页
博格达裂谷带位于准噶尔与吐-哈两个前寒武纪地块之间,呈东-西走向,东端与克拉麦里-哈尔里克泥盆-石炭纪火山弧呈大角度相交。该裂谷于早-中石炭世启动和沉降,在盆地中堆积了巨厚的陆源碎屑岩夹双峰式火山岩。裂谷的闭合发生于中石炭世... 博格达裂谷带位于准噶尔与吐-哈两个前寒武纪地块之间,呈东-西走向,东端与克拉麦里-哈尔里克泥盆-石炭纪火山弧呈大角度相交。该裂谷于早-中石炭世启动和沉降,在盆地中堆积了巨厚的陆源碎屑岩夹双峰式火山岩。裂谷的闭合发生于中石炭世末至晚石炭世。在裂谷闭合后区域构造由挤压向拉张的转折时期,发生了以辉绿岩为主的侵入活动,并伴有少量中-酸性分异产物。博格达裂谷东、西两段的演化特征有着显著差异。东段早石炭世就已开始裂离,裂离过程的火山岩以玄武岩为主,仅有少量流纹岩,裂谷盆地强烈沉降,形成深海-半深海环境,裂谷在中石炭世未至晚石炭世初即已闭合,裂谷岩系因强烈褶皱,与上覆二叠系呈明显角度不整合,显示了“突变”式闭合特征。与此不同的是,西段至中石炭世才开始明显裂离,裂软过程的火山岩以英安岩和流纹岩为主,玄武岩量较少,火山-沉积岩系均形成于浅海环境,裂谷至晚石炭世末才发生闭合,裂谷岩系因未发生强烈褶皱,故与上覆二叠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显示了“渐变”式闭合特征。该裂谷的形成是古亚洲洋壳向先存的准-吐-哈陆块斜向俯冲,将其东南端撕裂的产物,因而可称为俯冲撕裂型裂谷。演化过程沿走向的明显不均一性是这类裂谷的重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裂谷 板块俯冲 岩浆活动 火山作用
下载PDF
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地质事件 被引量:161
4
作者 孙卫东 凌明星 +4 位作者 汪方跃 丁兴 胡艳华 周继彬 杨晓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8-225,共8页
中国东部至少自侏罗纪开始就一直处于俯冲大洋板块之上,但是有关俯冲板块对其影响程度一直有不同的认识。最近的研究表明,太平洋海山岛链的时空分布显示太平洋板块的漂移方向曾发生多次转折,这些转折与白垩纪中国东部的构造演化和岩... 中国东部至少自侏罗纪开始就一直处于俯冲大洋板块之上,但是有关俯冲板块对其影响程度一直有不同的认识。最近的研究表明,太平洋海山岛链的时空分布显示太平洋板块的漂移方向曾发生多次转折,这些转折与白垩纪中国东部的构造演化和岩浆事件有着密切的时空耦合关系。从时代和力学性质上看,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中国东部中生代的盆地演化和郯庐断裂活动等重要地质事件。这些认识为理解中国东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包括岩石圈减薄的机制、郯庐断裂的演化,以及燕山期大规模岩浆活动等。本文重点分析了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对应关系。在125~140Ma太平洋板块向南西方向俯冲,造成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软流圈卸载上涌,发生减压部分熔融;约125Ma,太平洋板块漂移方向发生了大幅度转折,形成安第斯式的俯冲挤压,岩石圈停止减薄和减压部分熔融,出现岩浆宁静期。随着俯冲的深入,到110Ma前后俯冲板块后撤,形成弧后拉张,岩浆活动又重新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板块俯冲 中生代 成矿作用 岩浆活动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87
5
作者 李娟 舒良树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5-531,共7页
松辽盆地发育在大陆内部古生宙—元古宙基底之上 ,出现在中生代火山岩带的后缘 ,经历了晚侏罗世地幔上隆、陆壳坳陷 ,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上涌、引张裂陷 ,晚白垩世盆地挤压、构造反转和新生代较小幅度伸展断陷多阶段的构造演化 .研究表... 松辽盆地发育在大陆内部古生宙—元古宙基底之上 ,出现在中生代火山岩带的后缘 ,经历了晚侏罗世地幔上隆、陆壳坳陷 ,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上涌、引张裂陷 ,晚白垩世盆地挤压、构造反转和新生代较小幅度伸展断陷多阶段的构造演化 .研究表明 ,发生在松辽盆地的从岩石圈伸展减薄到挤压增厚再到拉伸的复杂动力学演化过程是中生代伊泽奈崎大洋岩石圈朝东亚陆缘俯冲—碰撞作用的结果 ,松辽盆地的形成演化与洋壳运动方向、俯冲角度、俯冲速率的变化、俯冲带位置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松辽盆地 板块俯冲 构造演化 新生代 中生代 区域应力场
下载PDF
中国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地球物理综合研究 被引量:100
6
作者 杨宝俊 穆石敏 +1 位作者 金旭 刘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72-782,共11页
叙述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的地球物理成果.断面全长1300km,穿越了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岩浆岩带和张广才岭岩浆岩带,松辽盆地和海拉尔盆地,以及郯庐断裂北延部分的敦化-密山断裂、佳木斯-伊通断裂.结合地质资料,解释了断... 叙述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的地球物理成果.断面全长1300km,穿越了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岩浆岩带和张广才岭岩浆岩带,松辽盆地和海拉尔盆地,以及郯庐断裂北延部分的敦化-密山断裂、佳木斯-伊通断裂.结合地质资料,解释了断面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的资料,包括重力、磁力、大地电磁(MT)、地震(广角地震测深、垂直反射地震与天然地震)、地热、古地磁以及综合解释,给出了断面岩石层构造的地球物理解释模型.讨论了松辽盆地基底的性质、莫霍界面的性质、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的特征与成因,以及断面域地块拼合过程.研究结果认为,东北亚大地是一个拼合的增生大陆,是世界上一种新型的小地块碰撞拼合时受大洋板块俯冲的应力场作用形成的盆、山相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断面 岩石层构造 断裂构造 满洲里 地球物理
下载PDF
大南海地区新生代板块构造活动 被引量:70
7
作者 姚伯初 万玲 吴能友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在新生代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大洋中,存在一些地块(微板块);同时,澳大利亚板块北部边缘的一些地块先后和澳大利亚板块分离,向北运动,与一些和欧亚板块分离出来的地块先后发生碰撞缝合。在此期间,由于地块分离而发生海底扩张,... 在新生代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大洋中,存在一些地块(微板块);同时,澳大利亚板块北部边缘的一些地块先后和澳大利亚板块分离,向北运动,与一些和欧亚板块分离出来的地块先后发生碰撞缝合。在此期间,由于地块分离而发生海底扩张,产生许多小洋盆,如南海、苏录海、苏拉威西海、安达曼海等,最后形成了东南亚地区今日的构造景观。笔者从大南海地区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史之框架来研究南海地区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认为南海地区新生代的构造活动既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有关,也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活动有联系;同时,还受到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动之影响。南海地区在新生代发生过两次海底扩张,第一次海底扩张发生在42~35Ma前,是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而引起欧亚大陆之下向东南方向之地幔流的影响而发生的,其海底扩张方向为NW-SE,产生了南海西南海盆;第二次海底扩张发生于32~17Ma前。由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俯冲的大洋岩石圈已达700km深处,阻挡了欧亚大陆的上地幔向东南方向之流动,从而转向南流动,引起南海地区南北向海底扩张,即新生代第二次海底扩张,产生了南海中央海盆。南海新生代洋盆诞生之后,由于大南海地区继续有地块碰撞和边缘海海底扩张,对南海南部地区产生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运动 板块俯冲 地块运动 海底扩张 磁异常条带 新生代 南海
下载PDF
塔里木地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60
8
作者 张传林 李怀坤 王洪燕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3-936,共14页
塔里木地块是我国三大主要陆块之一。它是一个具有完整的前寒武纪基底且发育了良好的新元古代盖层沉积的大陆块体。笔者等综合了近十年来中外地质学家对塔里木前寒武系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取得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概括了塔里木前寒武纪... 塔里木地块是我国三大主要陆块之一。它是一个具有完整的前寒武纪基底且发育了良好的新元古代盖层沉积的大陆块体。笔者等综合了近十年来中外地质学家对塔里木前寒武系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取得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概括了塔里木前寒武纪构造演化阶段、过程以及塔里木在前寒武纪时期与全球性的超大陆汇聚和裂解事件的沉积、变质、岩浆及构造作用的耦合关系。特别指出,笔者等详细地讨论了含蓝片岩的阿克苏群可能的沉积时代、发生蓝片岩相变质的时间,并结合对新元古代岩浆事件的综合分析,提出塔里木在新元古代早期(900Ma)汇聚到澳大利亚北缘,成为Rodinia超大陆的一部分。在新元古代中——晚期,沿塔里木北缘的俯冲可能一直持续到760Ma。820~760Ma期间,新元古代Rodinia超级地幔柱和板块俯冲共同制约了塔里木北缘的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这一模式可能对认识华南地区新元古代复杂的岩浆作用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陆块 前寒武纪 构造演化 Columbia超大陆事件 Rodinia超大陆事件 板块俯冲 地幔柱
下载PDF
世界盐湖卤水型锂矿特征、分布规律与成矿动力模型 被引量:38
9
作者 刘成林 余小灿 +5 位作者 袁学银 李瑞琴 姚佛军 沈立建 李强 赵元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09-2029,共21页
卤水锂矿在世界探明的锂矿总资源量中占比达65%,由于其易于开采,成本较低,其锂盐产品占总锂盐产品的75%左右。世界卤水锂矿主要产于现代盐湖,这些盐湖分布于世界三大高原:中国青藏高原、南美西部安第斯高原和北美西部高原,形成了三大盐... 卤水锂矿在世界探明的锂矿总资源量中占比达65%,由于其易于开采,成本较低,其锂盐产品占总锂盐产品的75%左右。世界卤水锂矿主要产于现代盐湖,这些盐湖分布于世界三大高原:中国青藏高原、南美西部安第斯高原和北美西部高原,形成了三大盐湖卤水锂成矿区。中国青藏高原盐湖主要包括西藏中北部和柴达木盆地盐湖,卤水锂(LiCl)资源量为2330万t;南美西部安第斯高原盐湖,涵盖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盐湖,锂(Li_(2)O)资源量为2300万t;北美西部高原盐湖卤水锂矿(Li__(2)O)资源量为550万t。同时,中国华南地区在中生代晚期可能也是高原环境,高原地貌孕育了大量盐湖,并形成了一些富锂卤水矿。这些高原的形成与隆升都起因于板块俯冲及陆陆碰撞:南美安第斯高原和北美西部高原是太平洋板块向美洲板块俯冲-增生造山形成的,中国青藏高原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陆陆碰撞形成的,而中国华南古高原则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作用有关。板块俯冲及陆陆碰撞作用,一方面形成高原地貌,挡住了来自大洋的水汽,从而导致高原内部降水减少,形成干旱气候,引发强烈蒸发作用;洋壳俯冲至上地幔之后,由于脱水和部分熔融导致其中的氯、钾、锂和溴等挥发分进入岩浆并被带到地壳浅部富集;板块俯冲-碰撞作用形成大量构造盆地,同时,岩浆活动又引起大量温热泉水活动,高温水-岩反应将地壳中大量锂等成矿物质释放出来,汇入盆地并通过蒸发浓缩形成富锂盐湖。上述构造、气候和物源等成矿要素的耦合,最终导致高原盐湖卤水富锂成矿。综合世界卤水锂矿特征与成矿作用,提出盐湖卤水锂成矿动力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 卤水锂矿 板块俯冲 青藏高原 安第斯高原 美国西部高原
下载PDF
扬子地台西缘新元古代TTG的厘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38
10
作者 杜利林 耿元生 +5 位作者 杨崇辉 王新社 任留东 周喜文 王彦斌 杨铸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3-281,共9页
对原划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康定杂岩的雅江桥片麻状奥长花岗岩、花滩奥长花岗岩和磨盘山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具有低Mg#、Na2O>K2O,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异,无或略具微弱的负Eu异常,低YbN、Cr、Ni、V、Nb、Ta、Ti,高Ba,Sr变化较... 对原划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康定杂岩的雅江桥片麻状奥长花岗岩、花滩奥长花岗岩和磨盘山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具有低Mg#、Na2O>K2O,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异,无或略具微弱的负Eu异常,低YbN、Cr、Ni、V、Nb、Ta、Ti,高Ba,Sr变化较大,与TTG类似。雅江桥奥长花岗岩的SHRI MP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为778±11Ma。初步认为本次工作所选的康定杂岩为形成于新元古代的TTG花岗岩。结合TTG的形成环境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扬子地台西缘新元古代花岗岩是板块俯冲环境体制下玄武质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西缘 康定杂岩 TTG 新元古代 板块俯冲环境
下载PDF
白云鄂博铁-稀土-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兼论白云鄂博超大型矿床的成因 被引量:36
11
作者 杨晓勇 赖小东 +3 位作者 任伊苏 凌明星 刘玉龙 柳建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23-2350,共28页
华北克拉通北缘的白云鄂博Fe-REE-Nb建造矿床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稀土矿床,其矿床类型特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都备受国内外矿床地质学家的关注。由于其成矿作用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国内外地质学界对此争议颇大,一直没有定论。... 华北克拉通北缘的白云鄂博Fe-REE-Nb建造矿床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稀土矿床,其矿床类型特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都备受国内外矿床地质学家的关注。由于其成矿作用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国内外地质学界对此争议颇大,一直没有定论。国内外地质学家提出了多种成矿模式,但至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模型能够成功地解释区内缤纷复杂的地质现象,致使很多有关矿床成因关键性问题争论依旧。研究该矿床成因的意义不仅是解释矿床的形成条件,而且对于正确认识华北陆块北缘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条件下的壳幔相互作用以及寻找超大型矿床均有重要意义。结合我们多年的科研积累,特别是针对已获得大量岩石化学、稳定和放射成因同位素数据及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及综述了白云鄂博超大型矿床的基底性质、火成碳酸岩、岩石地层及矿床形成时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白云鄂博矿床多阶段成矿模式。我们认为白云鄂博赋矿白云岩是沉积碳酸盐受地幔碳酸岩浆及派生的流体交代的产物,碳酸岩浆及其派生的富稀土流体与在地壳深部对沉积碳酸盐产生强烈交代,导致稀土元素在H8白云岩及其他地层的第一次富集。后来经加里东时期的板块聚合过程中的流体改造,使得稀土元素二次运移富集,形成了白云鄂博独特的Fe-REE-Nb矿床及区域性的大规模稀土矿化。至于铁矿的形成,我们认为它是在基底之上发育的一套BIF,经过中元古的碳酸岩侵入作用的改造,之后在加里东时期的板块聚合过程的再次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碳酸岩岩浆 Fe-REE-Nb矿化 成因 裂谷 白云鄂博 华北克拉通 板块俯冲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主要变形系统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李锦轶 张进 +7 位作者 刘建峰 曲军峰 李亚萍 孙桂华 朱志新 冯乾文 王励嘉 张晓卫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6-245,共20页
地壳中的构造变形是已有岩石在地质应力作用下发生结构构造和空间位置变化的产物,因而是资源勘查开发和地质灾害防治不可忽视的重要地质现象。然而,地壳中的构造变形能否像岩石及岩石组合一样,也可以为一个地区的地质历史重建提供约束,... 地壳中的构造变形是已有岩石在地质应力作用下发生结构构造和空间位置变化的产物,因而是资源勘查开发和地质灾害防治不可忽视的重要地质现象。然而,地壳中的构造变形能否像岩石及岩石组合一样,也可以为一个地区的地质历史重建提供约束,在已有文献中没有系统的论述。文中针对这一问题,在系统研究了全球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构造变形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变形系统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同一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同时形成的、具有不同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的各种构造变形的集合,并根据其产出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将其划分为11种类型。基于这一认识,在系统收集研究了中国大陆已有构造变形资料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中国大陆古生代以来的14个变形系统,探讨了中国大陆构造分区和构造演化的几个问题。根据与全球典型变形系统的对比,基于中国大陆古生代以来主要变形系统的时空分布,笔者提出:(1)中国东部新生代伸展变形系统的成因主要与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动有关;(2)中国东部海域可能隐伏有中生代晚期弧陆碰撞带;(3)中国东部白垩纪地球动力学环境可能类似于现今北美西部科迪勒拉型大陆边缘;(4)秦岭山脉南北两侧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挤压构造变形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陆缘碰撞的远程响应;(5)敦煌—阿拉善地块在早古生代期间是中国大陆独立的第四大古陆块体;(6)西准噶尔和西天山北部属于哈萨克斯坦古板块北部增生边缘,准噶尔—吐哈盆地基底及其以北的东准噶尔和阿尔泰山属于西伯利亚古板块古生代增生边缘;(7)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东侧的原黑龙江群是大兴安岭地区西伯利亚古陆古生代增生边缘的向东延伸,不是侏罗纪增生杂岩或早古生代碰撞带的残片;(8)中国北方及邻区古生代至中生代期间经历了多次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系统 地球动力学环境 中国大陆 古生代以来 碰撞造山 板块俯冲
下载PDF
华南中生代岩浆岩时空分布和迁移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 被引量:28
13
作者 刘凯 厉子龙 +5 位作者 徐维光 叶海敏 赵希林 胡逸州 周静 毛建仁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1-1155,共15页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在华南中生代岩浆岩时空分布和迁移以及地质构造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认为单一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不可能形成如此多方向和如此宽的(>1000km)构造变形和岩浆岩;评述了目前被广泛引用在华夏地块晚中生代岩浆活动...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在华南中生代岩浆岩时空分布和迁移以及地质构造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认为单一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不可能形成如此多方向和如此宽的(>1000km)构造变形和岩浆岩;评述了目前被广泛引用在华夏地块晚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模式,确定了其主要贡献以及有待完善的要点。提出华南在中侏罗世(约175±5Ma),古太平洋板块进入大致由南往北斜向俯冲为主的构造体系,晚侏罗世早期(约120Ma)后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发生了急剧变化,为古太平洋板块向西正向俯冲的构造体系,在白垩世中期(85±5Ma)由于华南大陆已成为被动陆缘。此时,大致同时代的东南沿海和台湾东部处于完全不同的构造背景,前者为伸展型的板内环境,后者为挤压型的弧陆碰撞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布 中生代岩浆岩 板块俯冲 华南
下载PDF
深部碳循环的Mg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李曙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3-159,共17页
大洋板块俯冲导致的深部碳循环可影响地球历史的大气CO2的收支情况及气候变化。沉积碳酸盐岩是地球中轻镁同位素的主要储库,它通过板块俯冲再循环进入地幔有可能引起地幔局部的Mg同位素组成不均一性。因此,在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基础上,即... 大洋板块俯冲导致的深部碳循环可影响地球历史的大气CO2的收支情况及气候变化。沉积碳酸盐岩是地球中轻镁同位素的主要储库,它通过板块俯冲再循环进入地幔有可能引起地幔局部的Mg同位素组成不均一性。因此,在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基础上,即俯冲岩石的镁同位素在变质脱水和岩浆过程中不发生显著变化,镁同位素有可能成为深部碳循环的示踪剂。前人研究已经证明岩浆过程不会发生显著镁同位素分馏。然而,至今对俯冲、变质过程镁同位素的分馏程度以及低δ26 Mg玄武岩成因还属未知。为此,本研究聚焦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碳酸盐的稳定性和相转换、板块俯冲过程中的镁同位素行为、循环碳酸盐对地幔镁同位素组成可能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碳循环 碳酸盐 镁同位素 板块俯冲 地幔地球化学
下载PDF
南海变质基底基本轮廓及其构造演化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以宣 詹文欢 《安徽地质》 1994年第Z1期82-90,共9页
南海变质基底基本轮廓是由中央向周缘自老变新的拼盘式褶皱基底,南海中央西沙群岛海域为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围绕该古陆周缘发育有加里东期、海西期和印支期褶皱变质基底。南海构造演化十分复杂,经历元古代至古生代的华南地块与印支地... 南海变质基底基本轮廓是由中央向周缘自老变新的拼盘式褶皱基底,南海中央西沙群岛海域为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围绕该古陆周缘发育有加里东期、海西期和印支期褶皱变质基底。南海构造演化十分复杂,经历元古代至古生代的华南地块与印支地块多次张裂与聚敛,形成晋宁期、加里东期和海西-印支期褶皱变质带;中生代又经历库拉-太平洋板块俯冲消减,形成“安第斯型大陆边缘”,新生代又经历陆缘扩张作用的演化才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褶皱基底 板块俯冲 陆缘扩张 构造演化 南海地区
下载PDF
青藏高原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速率的研究——GPS观测资料的反演结果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勇 许厚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5-190,共6页
利用近年来中外几个研究单位在青藏高原的GPS观测结果 ,根据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模型 ,采用二层弹性自重半空间内断层运动的位错模型 ,对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速率进行了反演 ,给出了在大地测量观测结果约束下的现今印度板块向... 利用近年来中外几个研究单位在青藏高原的GPS观测结果 ,根据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模型 ,采用二层弹性自重半空间内断层运动的位错模型 ,对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速率进行了反演 ,给出了在大地测量观测结果约束下的现今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速率 .反演结果表明 ,现今印度板块约以 8.1°的倾角、2 1.8mm a的速率向欧亚大陆俯冲 .本文结果与从地质推断的在过去 2~ 3Ma时期内 ,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速率平均为18mm a ,有较好的一致性 ,表明在较长时间内 ,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速率仍然是稳定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俯冲GPS弹性位错 大地测量反演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锂的地球化学性质与富集机理 被引量:19
17
作者 薛颖瑜 刘海洋 孙卫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2-1215,共14页
在地球化学性质上,锂表现为中度不相容元素的特征,因此在地壳中较为富集。由于锂易富集于流体中,在岩浆演化晚期,随着挥发分的增加,锂可以通过热液强烈富集,并形成伟晶岩型(花岗岩型)锂矿。在板块俯冲过程中,锂可以被多硅白云母、绿辉... 在地球化学性质上,锂表现为中度不相容元素的特征,因此在地壳中较为富集。由于锂易富集于流体中,在岩浆演化晚期,随着挥发分的增加,锂可以通过热液强烈富集,并形成伟晶岩型(花岗岩型)锂矿。在板块俯冲过程中,锂可以被多硅白云母、绿辉石等矿物带至深部。多硅白云母的分解释放出Li和F等助熔元素,可以诱发部分熔融,形成富锂岩浆岩。在地表风化过程中,锂易于进入水体,在封闭盆地内可以得到保存,进而形成大型的卤水型锂矿床。在碰撞带的腹地,岩浆岩通常富锂,而且由于造山带的阻隔,在背海面形成干旱气候区,这些干旱地区的盆地可以储存碰撞后岩浆岩风化的产物,进而形成卤水型锂矿床,因此板块俯冲是形成锂矿床的关键因素。我国华南地区存在大量的中生代高分异锂‒氟花岗岩,该类花岗岩具有高的Li含量(9×10^(−6)~5200×10^(−6))和高的Li/MgO值(13×10^(−4)~130000×10^(−4)),是卤水型锂矿的重要物源,因此该类花岗岩附近的中生代红层盆地是寻找大型卤水型锂矿床的重要靶区。作为新兴的示踪工具,Li同位素在硬岩型锂矿床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并表现出一定的示踪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卤水型 花岗伟晶岩型 板块俯冲 Li同位素
下载PDF
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地质构造背景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春锋 张兴科 +1 位作者 张旸 王瑜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6年第5期43-49,共7页
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相结合的途径分析表明,长白山天池火山处于活动构造背景中,西太平洋板块自日本海沟向我国大陆的持续俯冲作用是长白山天池火山喷溢的主要诱发机制,天池火山的未来喷发可能受北西西向走滑机制的控制。
关键词 板块俯冲 构造背景 断裂 震源机制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Plate subduction, oxygen fugacity, and mineralization 被引量:13
19
作者 LIU He LIAO Renqiang +2 位作者 ZHANG Lipeng LI Congying SUN Weidong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64-74,共11页
Plate subduction is the largest natural factory that processes elements,which controls recycling and mineralization of a variety of elements.There are three major ore deposit belts in the world:the circumPacific,the c... Plate subduction is the largest natural factory that processes elements,which controls recycling and mineralization of a variety of elements.There are three major ore deposit belts in the world:the circumPacific,the centralAsian,and the Tethys belts.All the three belts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plate subductions,the mechanism remains obscure.We approached this problem from systematic studies on the behaviours of elements during geologic processes.This contribution summaries the recent progress of our research group.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porphyry Cu deposits form through partial melting of subducted young oceanic crust under oxygen fugacities higher than AFMQ^+1.5,which is promoted after the elevation of atmospheric oxygen at ca.550 Ma.Tin deposits are associated with reducing magmatic rocks formed as a consequence of slab rollback.The Neo-Tethys tectonic regime hosts more than 60%of the world's total Sn reserves.This is due to the reducing environment formed during the subduction of organic rich sediments.For the same reason,porphyry Cu deposits formed in the late stages during the closure of the Neo-Tethys Ocean.Tungsten deposits are also controlled by slab rollback,but is not so sensitive to oxygen fugacity.Subduction related W/Sn deposits are mostly accompanied by abundant accessory fluorites due to the breakdown of phengite and apatite.Decomposition of phengite is also significant for hard rock lithium deposits,whereas orogenic belt resulted from plate subduction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Li brine deposits.Cretaceous red bed basins near the Nanling region are favorable for Li brines.Both Mo and Re are enriched in the oxidationreduction cycle during surface processes,and may get further enriched once Mo-,Re-enriched sediments are subducted and involved in magmatism.During plate subduction,Mo and Re fractionate from each other.Molybdenum is mainly hosted in porphyry Mo deposits and to a less extent,porphyry Cu-Mo deposits,whereas Re is predominantly hosted in porphyry Cu-Mo deposits and sedimentary sulf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e subductION oxygen FUGACITY ORE DEPOSITS GEOCHEMICAL behaviors subductION factory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Meso-Cenozoic Igneous Complexes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Basin,Lower Yangtze Craton of Eastern China and the Tectonic Setting 被引量:15
20
作者 PANG Yumao ZHANG Xunhua +4 位作者 XIAO Guolin GUO Xingwei WEN Zhenhe WU Zhiqiang ZHU Xiaoq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971-987,共17页
The South Yellow Sea Basin is partially surrounded by the East Asian continental Meso- Cenozoic widespread igneous rocks belt. Magnetic anomaly and multi-channel seismic data both reveal the prevalent occurrence of ig... The South Yellow Sea Basin is partially surrounded by the East Asian continental Meso- Cenozoic widespread igneous rocks belt. Magnetic anomaly and multi-channel seismic data both reveal the prevalent occurrence of igneous rocks. We preliminarily defined the coupling relation between magnetic anomalies and igneous rock bodies. Some igneous complexes were also recognized by using multi-channel seismic and drilling data. We identified various intrusive and extrusive igneous rock bodies, such as stocks, sills, dikes, laccoliths and volcanic edifice relics through seismic facies analysis. We also forecaste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gneous complexes. More than fifty hypabyssal intrusions and volcanic relics were delineated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agnetic anomaly and dense intersecting multi-channel seismic data. It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to regional geology and basin evolution research. Spatial matching relations between igneous rock belts and fractures document that extensional N-E and N-NE-trending deep fractures may be effective pathways for magma intrusion. These fractures form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extension during the Meso- Cenozoic after the Indosinian movement. Isotopic ages and crosscutting relations between igneous rock bodies and the surrounding bedded sedimentary strata both indicate that igneous activities might have initiated during the Late Jurassic, peaked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gradually weakened in the Late Cretaceous, and continued until the Miocene. Combined with previous studie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Meso-Cenozoic igneous activities, especially the intensive igneous activity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subduc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Yellow Sea Basin igneous complexes magnetic anomaly seismic faciescharacteristics igneous activity plate subdu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