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膜覆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93
1
作者 毕继业 王秀芬 朱道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2-175,共4页
综合考虑地膜覆盖技术对农作物产量的正面效应和地膜残留对农作物产量的负面影响,构建了地膜覆盖技术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评价模型,并以湖北省为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在使用地膜覆盖技术36a后,残膜所造成的农作物减产率将大于... 综合考虑地膜覆盖技术对农作物产量的正面效应和地膜残留对农作物产量的负面影响,构建了地膜覆盖技术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评价模型,并以湖北省为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在使用地膜覆盖技术36a后,残膜所造成的农作物减产率将大于由地膜覆盖技术引起的农作物增产率,残膜对农作物产量的负效应再持续16a则可以抵消由于地膜覆盖增温保墒使农作物增加的全部产量。由此可见,从长远来看,在现有残膜回收技术条件下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是不经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地膜残留 农作物产量
下载PDF
国内残膜回收机研究的现状 被引量:172
2
作者 侯书林 胡三媛 +3 位作者 孔建铭 张惠友 那明君 董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简要介绍了残膜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残膜回收机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设计残膜回收机应考虑的一些问题及机械化收膜的工艺。同时 ,介绍了目前国内残膜回收机研究的现状、残膜回收机中的核心部件 -收膜机构的组成、种类及各组成部件的工作特... 简要介绍了残膜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残膜回收机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设计残膜回收机应考虑的一些问题及机械化收膜的工艺。同时 ,介绍了目前国内残膜回收机研究的现状、残膜回收机中的核心部件 -收膜机构的组成、种类及各组成部件的工作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 残膜回收机 收膜工艺 收膜机构 农用薄膜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地区棉田土壤中地膜残留研究 被引量:148
3
作者 严昌荣 王序俭 +3 位作者 何文清 马辉 曹肆林 祝光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470-3474,共5页
以新疆石河子棉区作为研究对象,对连续20a覆膜单作棉花、棉花-西红柿轮作和连续10a单作棉花棉田的地膜残留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石河子地区棉田地膜残留污染十分严重,土壤中平均残留量高达(300.65±49.32)kg·hm-2。土... 以新疆石河子棉区作为研究对象,对连续20a覆膜单作棉花、棉花-西红柿轮作和连续10a单作棉花棉田的地膜残留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石河子地区棉田地膜残留污染十分严重,土壤中平均残留量高达(300.65±49.32)kg·hm-2。土壤中残膜量与覆膜年限有关,覆膜年限越久,残留量越高。连续覆膜20a和10a棉田中地膜残留量分别为(307.9±35.84)kg·hm-2和(259.7±36.78)kg·hm-2,同时,种植模式对残膜量也存在一定的影响,连续20a覆膜种植棉花-西红柿的土壤中残留量最高,达到(334.4±47.88)kg·hm-2,且层间分布均匀。3种种植模式下棉田土壤中残留地膜的片数都非常多,在1000~2000万片/hm2之间,主要集中在0~10cm的表层土壤中。研究结果还显示大多数残膜面积较小,集中在1~25cm2之间,小于25cm2的片数超过总片数的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河子地区 棉田 地膜残留
下载PDF
绿洲棉田长期连作下残膜分布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6
4
作者 刘建国 李彦斌 +1 位作者 张伟 孙艳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6-250,共5页
通过田间调查和长期连作定点微区试验相结合,研究了长期连作棉田,集中连续使用地膜后,地膜在土壤中的累积、空间分布和形态变化,及其残膜对土壤物理性状、棉花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膜使用年限增加土壤中残膜平均每年以... 通过田间调查和长期连作定点微区试验相结合,研究了长期连作棉田,集中连续使用地膜后,地膜在土壤中的累积、空间分布和形态变化,及其残膜对土壤物理性状、棉花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膜使用年限增加土壤中残膜平均每年以11.2kg·hm-2速率增加,长期连作棉田残膜主要分布在0~30cm土层,占到了85%,在耕作层(0~30cm)以下随着根层深度的增加,残膜量减少;大于50cm2残膜在土壤中平均占30%,10~50cm2占36.5%,小于10cm2占33.4%,随连作年限增加,在0~15cm土层残膜量减少,15~30cm土层残膜量逐渐增加,残膜破碎度提高。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随着地膜残留量增加而增加,而土壤容重下降。棉田中残膜阻碍棉花主根垂直生长,使根系形态呈现鸡爪型和丛生型等畸形,但对棉花产量未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连作 地膜残留 污染
下载PDF
典型地区农用地膜残留水平及其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92
5
作者 徐刚 杜晓明 +4 位作者 曹云者 汪群慧 许端平 卢桂兰 李发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3,共5页
选取黑龙江和河北等使用农用地膜的典型地区,对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农用地膜使用及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地区在相应地块上所从事的农事活动及农膜使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残膜尺寸大小一般集中在5~15cm左右。... 选取黑龙江和河北等使用农用地膜的典型地区,对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农用地膜使用及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地区在相应地块上所从事的农事活动及农膜使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残膜尺寸大小一般集中在5~15cm左右。农用地膜使用后,其表面出现龟裂、分层现象。黑龙江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中土壤残留地膜的平均水平分别为4122.3、3660.1和2497.3g·hm-2;河北保定、邯郸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田及作物田土壤残留地膜的水平分别为5629.5、7369.5和2821.8g·hm-2,两地区使用农膜地块残留地膜水平显著高于相应对照土壤。研究结果还表明,河北受调查的三种农田农用地膜平均残留水平普遍高于黑龙江相应农田残留平均水平,两地对照土壤中平均残留水平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地区 农用地膜 残留 形态特征
下载PDF
残膜清理回收机具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54
6
作者 谢建华 侯书林 刘英超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44,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残地膜清理回收机具的现状,论述了我国残地膜回收机具的分类和特点。对典型残地膜清理回收机具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残地膜清理回收机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趋势,为残地膜清理回收机具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残膜 残膜回收机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可降解地膜覆盖棉花增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48
7
作者 戴敬 陈荣来 李国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覆膜植棉可明显提高土壤温度 ,促进棉株生长 ,其 5cm土层土壤温度比露地栽培提高0 .1~ 2 .98℃ ,棉花产量提高 11.5 9%~ 18.31%。双解膜和光解膜在地膜降解前的增温效果略优于普通地膜 ,晴天增温幅度大于阴雨天。...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覆膜植棉可明显提高土壤温度 ,促进棉株生长 ,其 5cm土层土壤温度比露地栽培提高0 .1~ 2 .98℃ ,棉花产量提高 11.5 9%~ 18.31%。双解膜和光解膜在地膜降解前的增温效果略优于普通地膜 ,晴天增温幅度大于阴雨天。地膜降解诱导期过后 2种可降解地膜均顺利降解为面积较小碎片 ,而双解膜降解更快 ,缓解了农膜残留所造成白色污染。棉花生产可用可降解膜代替普通地膜 ,且需完善配套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地膜 地膜覆盖 棉花 增产效应 生长 土壤温度 产量 成铃性状
下载PDF
残膜回收工艺探讨 被引量:40
8
作者 赵海军 史建新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71,共4页
本文引用较详细的数据论述农膜给新疆棉花增产所带来的利益,与此同时,残膜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新疆技术人员十几年来为消除残膜危害所作的努力。通过对不同残膜回收工艺及与之相配套机具的特点分析,列举了他们各自的优缺点... 本文引用较详细的数据论述农膜给新疆棉花增产所带来的利益,与此同时,残膜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新疆技术人员十几年来为消除残膜危害所作的努力。通过对不同残膜回收工艺及与之相配套机具的特点分析,列举了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新的残膜回收工艺即拔棉秆和残膜回收联合作业的残膜回收工艺,设计了相应的机具。该机具的特点是一机多用,减少拖拉机进地次数,消除了回收残膜作业时的障碍,残膜回收更加容易,提高了残膜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回收工艺 地膜覆盖栽培 残膜回收机具 棉秆收获 残膜回收 联合作业机
下载PDF
地膜残留量对新疆棉田蒸散及棵间蒸发的影响 被引量:43
9
作者 王亮 林涛 +4 位作者 严昌荣 王静 郭瑞霞 岳璐珂 汤秋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20-128,共9页
为探讨残膜对干旱区农田蒸散耗水特征的影响,在新疆阿克苏典型覆膜滴灌棉田开展2 a小区试验研究,设计0、225、450 kg/hm2共3种不同的地膜残留量,采用水量平衡法,微型棵间蒸发仪法,于主要生育时期测定并计算土壤含水量、蒸散量、棵间蒸... 为探讨残膜对干旱区农田蒸散耗水特征的影响,在新疆阿克苏典型覆膜滴灌棉田开展2 a小区试验研究,设计0、225、450 kg/hm2共3种不同的地膜残留量,采用水量平衡法,微型棵间蒸发仪法,于主要生育时期测定并计算土壤含水量、蒸散量、棵间蒸发量、作物蒸腾量、棵间蒸发占蒸散的比例。结果表明:随着地膜残留量增加棵间蒸发量、棵间蒸发占蒸散的比例呈增大趋势,而蒸散量及作物蒸腾量则逐渐减小。与无残膜处理相比,225和450 kg/hm2处理全生育期田间无效耗水的棵间蒸发量分别增加了9.27和22.20 mm,棵间蒸发占蒸散的比例增幅分别为2.6%和6.1%,作物蒸腾量降低34.89和55.94 mm。在棉花生育期内,棵间蒸发占蒸散的比例(E/ET)与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呈幂函数关系,各处理间棵间蒸发占蒸散的比例对叶面积指数的响应差异不同,450 kg/hm2处理蒸发占蒸散的比例随着LAI的增加,曲线下降趋势较明显;无残膜处理棵间蒸发占蒸散的比例与LAI的决定系数最高,均在0.9以上。土壤水分利用率也随残膜量的增加依次降低,当残膜量由0增加到450 kg/hm2时,土壤水分利用率从28.25%降至24.91%,可见,残膜增大了农田的无效耗水,不利于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研究可为制定缓解或克服残膜危害的应变调控技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量 棵间蒸发 土壤水分 地膜残留 蒸发占蒸散的比例 滴灌
下载PDF
残留地膜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辛静静 史海滨 +3 位作者 李仙岳 梁建财 刘瑞敏 王志超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4,共3页
基于大田试验,分析了不同地膜残留量下玉米出苗率、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残膜量为180、360和720kg/hm2时,出苗率较不覆膜分别低2.2%、4.8%和10.9%。玉米苗期和拔节期生长发育状况受残膜影响程度随残膜量... 基于大田试验,分析了不同地膜残留量下玉米出苗率、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残膜量为180、360和720kg/hm2时,出苗率较不覆膜分别低2.2%、4.8%和10.9%。玉米苗期和拔节期生长发育状况受残膜影响程度随残膜量增加而增加,后期生长发育阻碍作用减弱。与不覆膜相比,残膜量为360与720kg/hm2时,玉米分别减产12.4%与15.6%,减产幅度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地膜 玉米 形态 生物量 产量
下载PDF
残膜回收机单组仿形搂膜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3
11
作者 王科杰 胡斌 +4 位作者 罗昕 陈学庚 郑炫 颜利民 缑海啸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20,共9页
搂膜作业是新疆目前残膜回收的主要工作方式,在残膜回收机回收工作过程中,因棉地环境复杂,现有残膜回收机整体仿形搂膜效果差,使得搂膜弹齿无法对起伏程度不同的棉地同时进行单组仿形搂膜,造成残膜回收率低等问题,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 搂膜作业是新疆目前残膜回收的主要工作方式,在残膜回收机回收工作过程中,因棉地环境复杂,现有残膜回收机整体仿形搂膜效果差,使得搂膜弹齿无法对起伏程度不同的棉地同时进行单组仿形搂膜,造成残膜回收率低等问题,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单组仿形搂膜机构。通过对该机构进行理论设计,利用搭建的土槽台架试验装置,以弹齿数量、试验车速度、弹齿直径为影响因素,搂膜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通过Design-Expert 8.0.6数据分析软件,建立各影响因素与指标的数学回归模型,分析了显著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优化试验参数,确定最优参数组合:弹齿数量5个,弹齿直径12 mm,试验车速度1.85 m/s。根据该试验参数组合,进行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参数组合下的搂膜率>88.5%,优化预测模型可靠。通过在新疆昌吉五家渠共青团农场对站立棉秸秆的田间进行搂膜试验,表明该搂膜机构能够满足残膜回收的技术要求,为单组仿形搂膜机具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塑料薄膜 优化 单组仿形 搂膜机构 土槽试验 残膜回收
下载PDF
塑料和可降解地膜的残留与降解及对土壤健康的影响: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30
12
作者 丁凡 李诗彤 +3 位作者 王展 冯良山 赵祥云 汪景宽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21年第3期83-89,共7页
传统塑料地膜覆盖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起了严重的土壤退化和污染。可降解地膜代替传统塑料地膜是未来的必然选择。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传统地膜覆盖带来的土壤塑料残留和可降解地膜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该领域一些... 传统塑料地膜覆盖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起了严重的土壤退化和污染。可降解地膜代替传统塑料地膜是未来的必然选择。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传统地膜覆盖带来的土壤塑料残留和可降解地膜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该领域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1)传统塑料地膜覆盖土壤中塑料的残留数量巨大,覆膜20 a的农田中大塑料(粒径大于5 mm)的残留最高能达到307.95 kg/hm^(2),覆膜农田中微塑料的残留也不容忽视,目前亟需制定出统一的土壤微塑料(粒径小于5 mm)残留检测标准。(2)新型可降解地膜被认为是解决塑料地膜污染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目前没有考虑到可降解地膜会碎裂成微塑料,可能会危害土壤健康,未来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最后,本文对以上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可降解地膜是一种微生物可以利用的碳源,未来应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来研究可降解地膜参与的土壤碳循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地膜 可降解地膜 地膜残留 土壤健康
下载PDF
残留地膜对番茄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高青海 陆晓民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5-429,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土壤中残留地膜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幼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残留地膜使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和根系鲜重、根系活力及叶片氮代谢水平等降低;而且根系的IBA含量降低和ABA...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土壤中残留地膜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幼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残留地膜使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和根系鲜重、根系活力及叶片氮代谢水平等降低;而且根系的IBA含量降低和ABA含量增加,抑制了根系的生长。同时地膜残留量越大,抑制的效果越显著。这表明残留地膜对番茄的生长有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地膜 番茄 形态 生理特性
下载PDF
残膜埋深对滴灌条件下粉砂壤土水分入渗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志超 李仙岳 +3 位作者 史海滨 林雨昕 李鑫 梁建财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0-715,共6页
利用室内模拟试验,设置高低两个滴灌流量(0.5、2 L/h),根据残膜在土壤中的上、中、下3个位置研究不同残膜埋深对滴灌入渗湿润体形状、入渗速率以及土体内含水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残膜埋深越深滴灌结束时湿润范围越小,残膜区湿润体... 利用室内模拟试验,设置高低两个滴灌流量(0.5、2 L/h),根据残膜在土壤中的上、中、下3个位置研究不同残膜埋深对滴灌入渗湿润体形状、入渗速率以及土体内含水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残膜埋深越深滴灌结束时湿润范围越小,残膜区湿润体曲线呈不规则现象;残膜区水分入渗速率明显低于对应其他处理该层的入渗速率(P<0.01);残膜区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无残膜区,并且随着残膜埋深增加,土体内最高含水率呈增加趋势,且不同滴头流量处理不同残膜埋深对滴灌入渗的影响相似。故残膜在土壤中埋深位置的不同对滴灌入渗有较大的影响,掌握残膜在土壤中不同位置对入渗的影响对于制定残膜存在下合理的灌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 埋深 入渗速率 含水率
下载PDF
甘蔗光降解地膜在湛江蔗区的增产效应及其降解效果 被引量:20
15
作者 陈明周 杨友军 +1 位作者 黄瑶珠 潘东英 《中国糖料》 2009年第2期7-9,13,共4页
对甘蔗光降解地膜在湛江蔗区推广的增产效果及地膜残留状况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使用光降解地膜完全代替普通地膜,不会影响甘蔗苗期生长和产量;光降解地膜当年的残膜减少量在7.58%~16.77%;连续多年使用光降解地膜的蔗田地膜残留量明... 对甘蔗光降解地膜在湛江蔗区推广的增产效果及地膜残留状况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使用光降解地膜完全代替普通地膜,不会影响甘蔗苗期生长和产量;光降解地膜当年的残膜减少量在7.58%~16.77%;连续多年使用光降解地膜的蔗田地膜残留量明显低于普通地膜,且光降解地膜残留与盖膜次数呈显著负相关。在湛江冬春季,光降解地膜残膜露光1个月后就开始光降解,露光2个月后就基本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光降解地膜 地膜残留 产量
下载PDF
内蒙古农田地膜残留现状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杨彦明 傅建伟 +2 位作者 庞彰 杨树筠 曹建国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10-12,共3页
在全区10个盟市选取分属于东北半湿润平原区、北方高原山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并具有较强区域代表性的15个地膜残留试验点,对全区地膜残留的整体情况做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5个试验点的地膜残留量变化在0.01~2.40kg/... 在全区10个盟市选取分属于东北半湿润平原区、北方高原山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并具有较强区域代表性的15个地膜残留试验点,对全区地膜残留的整体情况做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5个试验点的地膜残留量变化在0.01~2.40kg/667m2之间,地膜当年残留系数在0.26%~72.73%之间。这表明,全区各盟市间地膜残留情况差异较大,乌兰察布市试验点地膜残留率最高,为72.73%,残留率大于20%的还有:锡林郭勒盟65.00%、包头市54.40%、鄂尔多斯市47.00%。残留总量最高的是乌兰察布市3951.85t,其次是巴彦淖尔市1312.02t、包头市1301.35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残留现状 分析
下载PDF
新疆兵团残膜机械化回收现状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鹏 曹卫彬 +2 位作者 张鹏 张振国 王侨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7-242,共6页
残膜污染问题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进一步推广的瓶颈之一,也是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彻底解决残膜污染问题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田土壤结构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从而保证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残膜污染问题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进一步推广的瓶颈之一,也是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彻底解决残膜污染问题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田土壤结构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从而保证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为此,通过对新疆兵团残膜回收机的种类、作业原理以及机械化回收的主要技术要求的分析,得出机械化回收是解决残膜污染问题的关键;同时,针对残膜回收存在的问题指出残膜回收机的发展方向,为今后的残膜回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 机械化回收 现状 发展方向
下载PDF
不同残膜量和灌溉定额对棉花养分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亮 林涛 +3 位作者 严昌荣 何文清 王静 汤秋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2-133,共12页
【目的】水资源短缺背景下,残膜污染制约棉花生长和水肥利用问题日益突出,探究不同残膜量及灌溉定额对棉花养分及水分利用的影响,可为残膜污染风险阈值评价及棉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本研究以新疆典型覆膜滴灌棉田种植体... 【目的】水资源短缺背景下,残膜污染制约棉花生长和水肥利用问题日益突出,探究不同残膜量及灌溉定额对棉花养分及水分利用的影响,可为残膜污染风险阈值评价及棉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本研究以新疆典型覆膜滴灌棉田种植体系为研究对象,设置残膜量和灌溉定额2个调节因子,3个残膜量梯度为0、225和450 kg/hm^2,分别用T1、T2和T3表示;3个灌溉定额为3450 m^3/hm^2、4650 m^3/hm^2和5850 m^3/hm^2,分别用W1、W2和W3表示。分析了不同残膜量和灌溉定额对棉花生物量、养分吸收利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1)棉田蒸散量受残膜量、灌溉定额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而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吸收量仅受残膜和灌溉定额单因子的影响显著。2)增加残膜量降低了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不利于生物量及养分吸收量的提高,器官及单株养分吸收量明显减少,氮、磷利用效率均呈逐渐增大趋势。3)W1~W2范围内,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棉田蒸散量显著增加,生物量、籽棉产量、养分吸收量呈增加趋势,当灌溉定额增至W3时,上述指标又逐渐降低。4)不同灌溉定额下,残膜量在0~450 kg/hm2范围内,减产9.6%~13.1%,增加灌溉定额产量增加10.1%~13.4%,但耗水量增幅却高达6.8%~29.2%。表明残膜污染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灌溉定额,可以减轻残膜对棉花生物量、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降幅,但显著增大了棉田耗水量。【结论】适当增加灌溉定额会减轻残膜带来的负面效应,但灌水对残膜的响应是建立在增加棉田耗水量的基础上。因此,残膜量增加会增大棉田耗水量,采取措施减轻地膜残留量,有助于促进棉花产量的提高和水肥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 灌溉 棉花 养分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残膜量对棉田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吴凤全 林涛 +6 位作者 王静 王亮 严昌荣 祖米来提.吐尔干 邓方宁 尔晨 汤秋香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5-405,共11页
【目的】为探讨滴灌条件下地膜残留量对棉田土壤水盐时空分布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在绿洲棉田设0 kg·hm^(-2)、225 kg·hm^(-2)、450 kg·hm^(-2)三种残膜量处理,于棉花播种前、收获后及盛铃期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 【目的】为探讨滴灌条件下地膜残留量对棉田土壤水盐时空分布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在绿洲棉田设0 kg·hm^(-2)、225 kg·hm^(-2)、450 kg·hm^(-2)三种残膜量处理,于棉花播种前、收获后及盛铃期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采用土钻法分层取0~40 cm的土壤,进行土壤盐分测定并比较分析不同处理间差异。【结果】结果表明,残膜降低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分的均匀性,同时也导致棉田土壤盐分灌水后在各土层分布不均,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 0 kg·hm^(-2)残膜量处理随着时间推移土壤盐分在各个土层减少,而225 kg·hm^(-2)、450 kg·hm^(-2)处理随着时间的变化各土层在灌水后第1天到灌水后第3天土壤盐分减少,但第5天的土壤盐分大于第3天,两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从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土壤盐分分布可看出,0 kg·hm^(-2)残膜量处理均匀性最好,其次是450 kg·hm^(-2)处理,最后为225 kg·hm^(-2)处理。在棉花种植播种前、收获后,不同残膜量对土壤盐分平衡的影响为:250 kg·hm^(-2)>450 kg·hm^(-2)>0 kg·hm^(-2);在运移速度上,随着深度和残膜量的增加,耕作层的土壤更容易出现土壤盐分的富集现象。【结论】由此可以说明,残膜的存在会阻碍土壤盐分的向下运移,同时随着残膜量的增加,阻碍土壤盐分的运移程度不同,导致土壤盐分在地表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残留 盐分平衡 水盐运移 运移速率 富集现象
下载PDF
机采籽棉残膜静电分离装置分离试验 被引量:18
20
作者 郭淑霞 坎杂 +3 位作者 张若宇 郭文松 安红磊 丛腾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6-10,共5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极板间距、分离电压、电极间距、荷电时间对籽棉残膜静电分离装置残膜分离率的影响,得到极板间距、分离电压、荷电时间对分离率影响显著。以残膜分离率为响应指标,利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极板间距、分离电压、电极间距、荷电时间对籽棉残膜静电分离装置残膜分离率的影响,得到极板间距、分离电压、荷电时间对分离率影响显著。以残膜分离率为响应指标,利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组合并建立了数学模型,试验表明:最佳的参数组合为荷电时间2.71 s,分离电压-30 kV,极板间距14.75 cm,此时分离率为96.8%。该文为进一步实现籽棉与残膜的有效分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 试验 分离 分离器 分离率 影响因素 残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