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体增强型ZnO基纳米线异质结阵列光电探测器
1
作者 吴茴 彭嘉隆 +5 位作者 江金豹 李晗升 徐威 郭楚才 张检发 朱志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4-192,共9页
低维ZnO基光电探测器具有高响应性和高光子吸收能力。然而,ZnO较窄的吸收范围以及较低的光生载流子寿命限制了低维ZnO材料在光电子学中的潜在应用。该研究展示了一种零维(0D)金属纳米等离子体增强氧化锌纳米线(ZnO)-硒化锌(ZnSe)异质结... 低维ZnO基光电探测器具有高响应性和高光子吸收能力。然而,ZnO较窄的吸收范围以及较低的光生载流子寿命限制了低维ZnO材料在光电子学中的潜在应用。该研究展示了一种零维(0D)金属纳米等离子体增强氧化锌纳米线(ZnO)-硒化锌(ZnSe)异质结阵列的新型光电探测器。与基于单纯ZnO纳米线阵列的探测器件比较表明,该探测器具有优异的光电响应性能。在可见光作用下,该器件的响应度和平均上升(下降)时间分别为1.7 mA/W和1.812 ms(1.803 ms),在10 h连续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为开发高性能光电探测器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可规模化的方法,有望在可穿戴设备、光通信系统、环境传感器等多方面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增强 ZNO纳米线 纳米线异质结 光电探测器
下载PDF
基于等离子太阳电池的能量转化机理研究
2
作者 张佳佳 屈治国 刘勇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9-184,共6页
本文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等离子体增强太阳电池,综合模拟分析了光吸收后的金属纳米粒子热效应和电池基体电效应,通过改变纳米粒子的尺寸、材料和形状,调控其光热过程和光电过程的能量转化。研究结果表明,Ag能更好的增强光电过程,Au能更好... 本文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等离子体增强太阳电池,综合模拟分析了光吸收后的金属纳米粒子热效应和电池基体电效应,通过改变纳米粒子的尺寸、材料和形状,调控其光热过程和光电过程的能量转化。研究结果表明,Ag能更好的增强光电过程,Au能更好的增强光热过程;球形Ag粒子直径越大,光热过程和光电过程均增强;球形Au粒子直径越大,其光热过程增强而光电过程却减弱;圆柱形光电过程均减弱,且直径越大,光热过程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粒子 等离子体增强 光热过程 光电过程
原文传递
Au@SiO2 @CuInS2–ZnS/Anti-AFP fluorescent probe improves HCC cell labeling
3
作者 Yi-Wen Dai Li-Xin Zhu +5 位作者 Yan Zhang Shu-Hui Wang Kui Chen Tong-Tong Jiang Xiao-Liang Xu Xiao-Ping Geng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66-272,共7页
Background: Clear tumor imaging is essential to the rese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This study aimed to create a novel biological probe to improve the HCC imaging. Methods: Au nano-flower particles and CuI... Background: Clear tumor imaging is essential to the rese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This study aimed to create a novel biological probe to improve the HCC imaging. Methods: Au nano-flower particles and CuInS2 –Zn S core-shell quantum dots were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u was coated with porous SiO2 and combined with anti-AFP antibody. HCC cell line HepG2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targeting efficacy of the probe, while flow cytometry and MTT assay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cytotoxic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the probe. Probes were subcutaneously injected to nude mice to explore light intensity and tissue penetration. Results: The fluorescence stability of the probe was maintained 100% for 24 h, and the brightness value was 4 time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rresponding CuInS2 –Zn S quantum dot. In the targeting experiment, the labeled HepG2 emitted yellow fluorescence. In the cytotoxicity experiments, MTT and flow cytometr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io-compatibility of the probe was fine, the inhibition rate of HepG2 cell with 60% Cu-QDs/Anti-AFP probe and Au-QDs/Anti-AFP probe solution for 48 h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86.3%±7.0% vs. 4.9%±1.3%, t = 19.745, P < 0.05), and the apoptosis rates were 83.3%±5.1% vs. 4.4%±0.8%( P < 0.001). In the animal experiment, the luminescence of the novel probe can penetrate the abdominal tissues of a mouse, stronger than that of CuInS2 –ZnS quantum dot. Conclusions: The Au@SiO2 @CuInS2 –ZnS/Anti-AFP probe can targetedly recognize and label HepG2 cells with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no toxicity, and the strong tissue penetrability of luminescence may be helpful to surge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on enhancement Quantum DOTS Nanoparticle Luminescence CYTOTOXICITY
下载PDF
分子激发中的表面等离激元增强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雪菲 王鹿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01-307,共7页
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激元增强效应是纳米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染料分子与金属纳米粒子的耦合系统,应用偶极-偶极近似计算分子与金属纳米粒子的库仑相互作用,并应用密度矩阵理论描述在不同极化方向的电场作用下的电荷输运过程... 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激元增强效应是纳米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染料分子与金属纳米粒子的耦合系统,应用偶极-偶极近似计算分子与金属纳米粒子的库仑相互作用,并应用密度矩阵理论描述在不同极化方向的电场作用下的电荷输运过程,分析了分子与金属纳米粒子在不同相对位置下分子激发态的动力学过程,发现表面等离激元的增强效应与分子和金属钠米粒子的相对位置以及等离激元的耗散系数有密切关系,详细讨论了分子与金属纳米粒子间的耦合强度、外场的极化方向、等离激元的寿命及共振激发条件对分子激发态及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的影响,分析了分子-金属纳米粒子耦合系统中表面等离激元增强效应的物理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粒子 等离激元增强 超快电荷转移
原文传递
光激发作用下分子与多金属纳米粒子间的电荷转移研究
5
作者 高静 常凯楠 王鹿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96-304,共9页
金属纳米粒子在光激发作用下的增强作用是纳米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分子和多个不同位形下的金属纳米粒子在光激发下的相互作用展开了理论研究.应用密度矩阵理论描述分子和金属纳米粒子同时激发产生表面等离激元后的电荷输运过程... 金属纳米粒子在光激发作用下的增强作用是纳米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分子和多个不同位形下的金属纳米粒子在光激发下的相互作用展开了理论研究.应用密度矩阵理论描述分子和金属纳米粒子同时激发产生表面等离激元后的电荷输运过程.研究发现,表面等离激元增强效应与分子和各个金属纳米粒子的相对位置有密切关系.详细分析了金属纳米粒子间的耦合强度、分子和金属纳米粒子间的耦合强度、表面等离激元能级杂化、分子激发能和外场频率对表面等离激元增强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粒子 等离激元增强 共振激发 电荷转移
下载PDF
异质结电荷转移的密度矩阵理论近似研究
6
作者 王鹿霞 常凯楠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48-354,共7页
分子半导体组成的异质结构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主要部分,电荷转移效率的提高是太阳能转换效率的关键.在金属纳米粒子与染料分子和半导体TiO2组成的系统中,考虑半导体的晶格结构、电子波函数在晶格边界的反射及金属纳米粒子中的等离... 分子半导体组成的异质结构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主要部分,电荷转移效率的提高是太阳能转换效率的关键.在金属纳米粒子与染料分子和半导体TiO2组成的系统中,考虑半导体的晶格结构、电子波函数在晶格边界的反射及金属纳米粒子中的等离激元效应,应用密度矩阵理论研究在光激发分子作用下电荷从分子转移到半导体晶格的动力学过程,采用密度矩阵和波函数相结合的处理方案研究了分子半导体电荷转移过程中的等离激元效应.研究发现金属钠米粒子激发所产生的等离激元可以使电荷从分子到半导体的转移效率提高3个数量级,是提高电荷转移效率的有效手段,且密度矩阵理论与波函数相结合的方法使得计算分子与15 nm尺度的半导体纳米晶体间的电荷转移成为可能,理论分析了表面等离激元的增益作用对电荷转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粒子 等离激元效应 光激发
原文传递
Optical properties of rubrene thin film prepared by thermal evaporation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亮 邓金祥 +3 位作者 孔乐 崔敏 陈仁刚 张紫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51-455,共5页
Rubrene thin films are deposited on quartz substrates and silver nanoparticles (Ag NPs) films by the thermal evapo- ration technique.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rubrene thin film are investigated in a spectral range ... Rubrene thin films are deposited on quartz substrates and silver nanoparticles (Ag NPs) films by the thermal evapo- ration technique.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rubrene thin film are investigated in a spectral range of 190 nm-1600 nm. The analysis of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a) reveals direct allowed transition with a corresponding energy of 2.24 eV. The photoluminescence (PL) peak of the mbrene thin film is observed to be at 563 nm (2.21 eV). With the use ofAg NPs which are fabricated by radio-frequency (RF) rnagnetron sputtering on the quartz, the PL intensity is 8.5 times that of as-deposited rubrene thin film. It is attributed to the fact that the surface plasmon enhances the photoluminesc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RENE optical properties PHOTOLUMINESCENCE surface plasmon enhancement
下载PDF
银纳米立方颗粒表面等离子激元增强β-NaYF_4∶Er^(3+),Yb^(3+)上转换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森元 郑标 +3 位作者 林林 冯卓宏 王哲哲 郑志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9-654,共6页
分别采用化学还原法和共沉淀法合成银纳米立方颗粒和β-Na YF4∶Er^(3+),Yb^(3+)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银纳米立方颗粒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宽带位于370~750 nm。在油酸溶液体系中,实现了银纳米立方颗粒对上转换纳米材料荧光的表面等离... 分别采用化学还原法和共沉淀法合成银纳米立方颗粒和β-Na YF4∶Er^(3+),Yb^(3+)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银纳米立方颗粒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宽带位于370~750 nm。在油酸溶液体系中,实现了银纳米立方颗粒对上转换纳米材料荧光的表面等离子激元增强,研究了银纳米立方颗粒的掺杂浓度对上转换红光和绿光发射的影响。当银纳米立方颗粒掺杂浓度为2.0%时,对β-Na YF4∶Er^(3+),Yb^(3+)上转换发光增强达到最大。红光和绿光上转换发射对应的最大增强因子分别为1.97和1.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立方颗粒 β-Na YF4∶Er3+ Yb3+ 上转换 表面等离子激元增强
下载PDF
银圆锥纳米阵列的LSPR共振波长调控 被引量:1
9
作者 葛小雪 王玉芳 《光散射学报》 2022年第2期161-166,共6页
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o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SPR)原理,本文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了银圆锥纳米阵列共振波长的调控方法。使用COMSOL仿真软件模拟银圆锥纳米阵列表面附近的平均电场强度随入射光的变化,结果表明其共振波长与... 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o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SPR)原理,本文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了银圆锥纳米阵列共振波长的调控方法。使用COMSOL仿真软件模拟银圆锥纳米阵列表面附近的平均电场强度随入射光的变化,结果表明其共振波长与阵列周期和环境折射率有关。圆锥阵列周期p的增加,导致共振波长发生红移。两者间近似呈线性关系,可根据有效波长理论拟合得到阵列周期与共振波长间的线性关系式:p=0.97λ+21.244。圆锥半径r和高度h的变化对共振波长无影响。周期p为560 nm时,r=120 nm, h=200 nm,共振波长峰高达到最值。环境介质折射率增加导致共振波长红移,峰高减小,并且出现多个共振波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圆锥纳米阵列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有限元分析 COMSOL仿真
下载PDF
Amplified Detection of Iron Ion Based on Plasmon Enhanced Fluorescence and Subsequently Fluorescence Quenching
10
作者 Lin Zhou Han Zhang +2 位作者 Yanping Luan Si Cheng Li-Juan Fan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327-334,共8页
A facile and rapid approach for detecting low concentration of iron ion(Fe3+) with improved sensitivity wa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plasmon enhanced fluorescence and subsequently amplified fluorescence quenching.Au1... A facile and rapid approach for detecting low concentration of iron ion(Fe3+) with improved sensitivity wa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plasmon enhanced fluorescence and subsequently amplified fluorescence quenching.Au1Ag4@Si O2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and dispersed into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 solution. The fluorescence of the FITC solution was improved due to plasmon enhanced fluorescence. However, efficient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the FITC/Au1Ag4@Si O2 solution was subsequently achieved when Fe3+, with a concentration ranging from17 n M to 3.4 l M, was added into the FITC/Au1Ag4@Si O2 solution, whereas almost no fluorescence quenching was observed for pure FITC solution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FITC/Au1Ag4@Si O2 solution shows a better sensitivity for detecting low concentration of Fe3+compared to pure FITC solution. The quantized limit of detection toward Fe3+was improved from 4.6 l M for pure FITC solution to 20 n M for FITC/Au1Ag4@Si O2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silver alloy plasmon enhanced fluorescenc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Iron ion
下载PDF
Enhancement of solar cells parameters by periodic nanocylinders
11
作者 Najdia Benaziez Abdelhamid Ounissi Safia Benaziez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64-71,共8页
Optical absorption in thin-film solar cells can be improved by using surface plasmons for guiding and confining the light on the nanoscale.We report theoretical and simulation studies of a-Si thin-film solar cells wit... Optical absorption in thin-film solar cells can be improved by using surface plasmons for guiding and confining the light on the nanoscale.We report theoretical and simulation studies of a-Si thin-film solar cells with silver nanocylinders on the surface.We found that surface plasmons increased the cells' spectral response over almost the entire studied solar spectrum.In the ultraviolet range and at wavelengths close to the Si band gap we observed a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f the absorption for both thin-film and wafer-based structures.We also performed optimization studies of particle size,inter-particle distance,and dielectric environment,for obtaining maximal absorption within the substrate.A blue-shift of the resonance wavelength with increasing inter-particle distance was observed in the visible range.Cell performance improved at optimal spacing,which strongly depended on the nanoparticle size.Increasing the nanocylinder size was accompanied by the widening of the plasmon resonance band and a red-shift of the plasmon resonance peaks.A weak red-shift and plasmon peak enhancement were observed in the reflectance curve with increasing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dielectric spa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onic solar cell enhancement of absorption nanostructures transfer matrix method Maxwell-Garnett's model
原文传递
表面等离子增强太阳电池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英才 马蕾 +2 位作者 沈波 蒋冰 陈乙豪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17-424,429,共9页
利用各种金属纳米微粒在薄膜太阳电池表面产生的等离子光散射与光俘获效应,可以有效增加太阳电池对入射光子能量的吸收,由此达到提高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的目的。首先,介绍了发生在薄膜太阳电池表面的等离子增强效应和表面等离子增强太阳... 利用各种金属纳米微粒在薄膜太阳电池表面产生的等离子光散射与光俘获效应,可以有效增加太阳电池对入射光子能量的吸收,由此达到提高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的目的。首先,介绍了发生在薄膜太阳电池表面的等离子增强效应和表面等离子增强太阳电池的结构类型。然后,评述了一些典型表面等离子增强太阳电池在光伏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如Si基薄膜表面等离子增强太阳电池、量子阱表面等离子增强太阳电池和有机薄膜表面等离子增强太阳电池。最后,指出了今后发展表面等离子增强太阳电池的一些物理思考与技术对策,如表面等离子增强效应物理机制的解释、金属纳米微粒的性质与等离子增强效应之间内在联系的阐明、新型金属纳米微粒材料的选择以及优化金属纳米结构的设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增强效应 光散射 光俘获 新概念太阳电池 光伏性能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激元双增强β-NaYF_4∶Er^(3+)上转换研究
13
作者 黄海 林林 +4 位作者 黄莉莉 冯卓宏 郑标 王哲哲 郑志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0-197,共8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_β-NaYF_4∶Er^(3+)纳米颗粒.通过化学还原法、晶种生长法分别制备银纳米立方颗粒及金纳米棒,并将其掺杂到_β-NaYF_4∶2%Er^(3+)纳米颗粒中形成复合体系,利用表面等离子激元增强效应分别实现_β-NaYF_4∶Er^(3+)上转...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_β-NaYF_4∶Er^(3+)纳米颗粒.通过化学还原法、晶种生长法分别制备银纳米立方颗粒及金纳米棒,并将其掺杂到_β-NaYF_4∶2%Er^(3+)纳米颗粒中形成复合体系,利用表面等离子激元增强效应分别实现_β-NaYF_4∶Er^(3+)上转换发光的激发和发射增强.当银纳米立方颗粒掺杂量为60μL时,上转换发光强度整体增强4.0倍;当金纳米棒掺杂量为60μL时,上转换发光强度整体增强7.8倍.在此基础上,将两种贵金属纳米颗粒同时掺杂到_β-NaYF_4∶Er^(3+)纳米颗粒材料中,实现了该材料上转换发光激发和发射双增强,上转换发光强度增强了16.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 表面等离子激元增强 光谱 银纳米立方颗粒 金纳米棒 β-NaYF4∶Er^3+纳米颗粒
下载PDF
表面等离激元“热点”的可控激发及近场增强光谱学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仕靓 王靖宇 +3 位作者 陈舒 孟令雁 沈少鑫 杨志林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75-189,共15页
金属纳米结构中特定表面等离激元模式的光学激发及其相互作用是发展高分辨、高灵敏、高精度界面光谱学的物理基础.本文综述了我们研究组近期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光学激发、分类识别、近场增强及在界面光谱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进展,主要... 金属纳米结构中特定表面等离激元模式的光学激发及其相互作用是发展高分辨、高灵敏、高精度界面光谱学的物理基础.本文综述了我们研究组近期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光学激发、分类识别、近场增强及在界面光谱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了金属粒子-基底体系中SPR"热点"产生的物理机制及影响因素,讨论了电模式和磁模式下界面"热点"的可控激发及"热点"转移的影响因素;2)利用粒子-金膜体系,实现了可见光频率的表面等离激元磁共振,并利用其形成的"热点"进行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实验,获得了比常规电模式更高的拉曼增强;3)通过界面SPR"热点"增强二次谐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提出并实现了空间分辨率达到1 nm的等离激元增强二次谐波纳米尺;4)讨论了针尖增强拉曼光谱及针尖增强荧光体系中的空间分辨率、定向发射等关键共性问题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界面SPR"热点"的可控激发及进一步发展表面增强拉曼、针尖增强拉曼、表面等离激元增强二次谐波等各类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的界面光谱学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表面增强拉曼 针尖增强拉曼 表面等离激元增强二次谐波
下载PDF
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范贤光 王昕 +3 位作者 许英杰 李帆 王海涛 左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98-1803,共6页
基于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等离激元拉曼光谱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被测物质的拉曼反射信号强度。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技术采用包裹了极薄的二氧化硅或者氧化铝壳层的单层金纳米粒子,能够产生较强的表面... 基于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等离激元拉曼光谱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被测物质的拉曼反射信号强度。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技术采用包裹了极薄的二氧化硅或者氧化铝壳层的单层金纳米粒子,能够产生较强的表面增强效应。整个测试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双处理器(ARM和DSP)主控板、半导体激光光源、光谱仪、光纤探头和粒子施加装置;软件部分能够自动获取被测物质的拉曼谱图。这里,粒子施加装置用于自动地将壳层隔绝纳米粒子施加到被测样本中。在实验中,将测试系统用于检测食品违禁添加物三聚氰胺和孔雀石绿,以验证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具有较高的测试灵敏度和较短的测试时间,广泛地适用于食品安全中痕量物质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技术 等离激元增强 壳层隔绝纳米粒子 测试系统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激元非线性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茜 熊绍珍 +1 位作者 赵颖 张晓丹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476-481,共6页
本文采用热蒸发法制备得到纳米Ag颗粒作为增强拉曼衬底,利用入射光子与纳米颗粒表面价电子的相互作用机理,激发出高能表面等离子激元,其表面等离子形成的高能"热点"起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果.通过比较不同入射光强下的拉曼峰... 本文采用热蒸发法制备得到纳米Ag颗粒作为增强拉曼衬底,利用入射光子与纳米颗粒表面价电子的相互作用机理,激发出高能表面等离子激元,其表面等离子形成的高能"热点"起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果.通过比较不同入射光强下的拉曼峰强,指出纳米Ag颗粒的增强拉曼散射效果可以实现低探测光强下的高散射强度,即纳米Ag颗粒的表面等离子激元具有非线性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果,可降低对样品的光、热损伤,以利于拓展拉曼散射光谱的应用范围.同时比较不同纳米Ag颗粒衬底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果表明,采用的热蒸发工艺具有较大的工艺域度,具有较强的工艺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g薄膜 表面等离子激元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非线性特性
原文传递
基于正弦微纳光栅的反射式表面等离激元增强型GaN-LED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淏酥 朱钧 +2 位作者 朱振东 李群庆 金国藩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4-179,共6页
以中心波长为650nm的氮化镓LED外延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反射式表面等离激元增强型LED来提高其发光效率。该结构包含依次覆盖在正弦起伏的p型GaN层上的一层低折射率的SiO2膜与一层Ag膜。银膜用来增强内量子效率,而SiO2层能进一步提高... 以中心波长为650nm的氮化镓LED外延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反射式表面等离激元增强型LED来提高其发光效率。该结构包含依次覆盖在正弦起伏的p型GaN层上的一层低折射率的SiO2膜与一层Ag膜。银膜用来增强内量子效率,而SiO2层能进一步提高GaN层上表面的反射率,同时通过优化蓝宝石衬底的厚度使得GaN层下方的透射率较高,从而得到了较大的发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微纳光子学 表面等离子体增强型LED 微纳光栅 GaN LED
原文传递
一种便携式快速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前处理仪的研制与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倪伟全 何坚 +3 位作者 刘国坤 陈宏炬 曾勇明 田中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7-1110,共4页
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在现场快速分析中往往由于现场样品比较复杂,需要处理后才能采用光谱仪进行测定,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它的使用。常规实验室前处理虽然行之有效,但是过程繁琐费时,不适合现场使用。本课题组开发了一种便携式快速PERS前处... 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在现场快速分析中往往由于现场样品比较复杂,需要处理后才能采用光谱仪进行测定,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它的使用。常规实验室前处理虽然行之有效,但是过程繁琐费时,不适合现场使用。本课题组开发了一种便携式快速PERS前处理仪器,具有便携、功耗低、操作简便,提取时间短以及重复性好等特点,能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前处理需求。该仪器由超声波提取单元、加热抽气挥发单元、尾气净化与吸收单元以及控制系统四个功能模块组成,并且设有LED控制面板和报警装置。整个工作流程主要包括超声提取、液液萃取和溶剂加热抽气挥发三个环节。以三种实际样品(辣椒粉、辣椒油、豆瓣酱)中的违禁添加剂罗丹明B检测为例,结果表明:与常规实验室前处理方法相比,两种前处理方法对于PERS谱图影响不大,但是检测时间缩短一半。另外,重复性实验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品前处理 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 罗丹明B
下载PDF
真空镀膜法制备纳米银颗粒膜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庆猛 张康 +4 位作者 张冰 褚向前 李欢欢 万磊 方应翠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1-218,共8页
本文研究用真空蒸发和真空溅射镀膜方法制备的纳米银颗粒膜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特性,并根据不同方法制备的纳米银颗粒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特性的差异,研究其增强分子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强拉曼散射和增强光催化的作用。本研究将真空镀膜应用... 本文研究用真空蒸发和真空溅射镀膜方法制备的纳米银颗粒膜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特性,并根据不同方法制备的纳米银颗粒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特性的差异,研究其增强分子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强拉曼散射和增强光催化的作用。本研究将真空镀膜应用到纳米技术和表面等离激元领域,拓展了真空镀膜的应用范围,同时为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镀膜 表面等离激元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等离激元增强光吸收 等离激元增强光催化
下载PDF
基于金属光栅的氨基酸溶液太赫兹光谱检测(英文)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英 苏波 +1 位作者 范宁 张存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6-99,共4页
基于太赫兹金属光栅谐振传输现象,利用金属光栅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对周围介质敏感的特性,设计了一种由金属光栅、样品池和高阻硅基底组成的免标记生物传感器.利用这种传感器在太赫兹时域光谱下测量了苏氨酸和精氨酸溶液的太赫兹透射光谱.... 基于太赫兹金属光栅谐振传输现象,利用金属光栅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对周围介质敏感的特性,设计了一种由金属光栅、样品池和高阻硅基底组成的免标记生物传感器.利用这种传感器在太赫兹时域光谱下测量了苏氨酸和精氨酸溶液的太赫兹透射光谱.结果表明:苏氨酸和精氨酸的共振频率随着溶液浓度改变在0.6-0.75THz之间出现频移,并且苏氨酸和精氨酸的混合样品的光谱并不是两者光谱的线性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 金属光栅 氨基酸溶液 太赫兹时域光谱 表面等离子增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