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衰患者血浆NE、AngⅡ、ALD和血清sCD40L、sICAM-1、sFas、sFasL、以及cTnI、MMP-9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5
1
作者 李彦芬 陈春红 +2 位作者 王占起 王芳 李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65-668,672,共5页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衰患者血浆NE、AngⅡ、ALD和血清sCD40L、sICAM-1、sFas、sFasL、以及cTnI、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42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及42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衰患者血浆NE、AngⅡ、ALD和血清sCD40L、sICAM-1、sFas、sFasL、以及cTnI、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42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及42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80mg缬沙坦口服,每天1次,研究组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0mg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每天2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E、AngⅡ、ALD和血清sCD40L、sICAM-1、sFas、sFasL、以及cTnI、MMP-9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NE、AngⅡ、ALD和血清sCD40L、sICAM-1、sFas、sFasL、以及cTnI、MMP-9水平之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治疗后,两组血浆NE、AngⅡ、ALD水平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血清sCD40L、sICAM-1、sFas、sFasL水平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血清cTnI、MMP-9水平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心衰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浆NE、AngⅡ、ALD水平,而且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清sCD40L、sICAM-1、sFas、sFasL、以及cTnI、MMP-9水平,疗效更加显著,值得临床上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 沙库巴曲缬沙坦 血浆因子 血清因子
下载PDF
血脂代谢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相关性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晶 关欣 +2 位作者 王伟 陈孟英 梁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33-836,共4页
目的在检查出颈动脉斑块的中老年人群上探讨血脂各项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颈动脉超声检查检出斑块的患者270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不稳定性斑块组130例和稳定性斑块组140例。对所有对象检验血脂各项指... 目的在检查出颈动脉斑块的中老年人群上探讨血脂各项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颈动脉超声检查检出斑块的患者270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不稳定性斑块组130例和稳定性斑块组140例。对所有对象检验血脂各项指标。结果在对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进行校正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OR=1.27,95%CI 1.02~1.58,P=0.032)、TC/LD-LC(OR=1.67,95%CI 1.17~2.38,P=0.005)、apoB(OR=4.53,95%CI 1.21~16.94,P=0.025)、apoB/apoA1(OR=17.85,95%CI 3.63~87.87,P<0.001)等指标是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apoA1(OR=0.18,95%CI 0.04~0.87,P=0.032)是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生成的保护因素。危险因素分析发现指标apoB/apoA1是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生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poB/apoA1可能是中老年人发生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斑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评价 被引量:26
3
作者 温学娜 刘洁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14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因子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予健康教育、控制饮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因子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予健康教育、控制饮食、增加运动训练等基础治疗,并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观察组患者加服盐酸二甲双胍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至分娩。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日内血糖平均波动幅度(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内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而血浆胰淀素(Amylin)、脂联素(ADP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早产、剖宫产、胎膜早破、新生儿黄疸、呼吸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与对照组的10.42%相当(P> 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能降低患者血糖指标水平及血糖波动幅度,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浆因子水平,减少分娩时不良母婴结局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门冬胰岛素 二甲双胍 血糖指标 血浆因子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combined preoperative fibrinogen and CA199 in gallbladder cancer patients 被引量:24
4
作者 Wei-Yu Xu Hao-Hai Zhang +7 位作者 Xiao-Bo Yang Yi Bai Jian-Zhen Lin Jun-Yu Long Jian-Ping Xiong Jun-Wei Zhang Xin-Ting Sang Hai-Tao Zha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13期1451-1463,共13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the combination of preoperative plasma fibrinogen and CA199 in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carcinoma(GBC).METHODS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 of 154 GBC patients were retrospe...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the combination of preoperative plasma fibrinogen and CA199 in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carcinoma(GBC).METHODS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 of 154 GBC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after surgery. A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 curve was plotted to verify the optimum cut-off values for plasma fibrinogen and CA199.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surviv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GBC prognosis. based on the HRs calculated via multivariate survival analyses, patients with elevated plasma fibrinogen and CA199 levels were allocated a score of 2.1; those with an elevated plasma fibrinogen level only were allocated a score of 1, those with an elevated CA199 level only were allocated a score of 1.1, and those with neither of these abnormalities were allocated a score of 0.RESULTS ROC cur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ut-off values for preoperative plasma fibrinogen and CA199 were 3.47 g/L and 25.45 U/mL, respectively.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elevated preoperative plasma fibrinogen and CA199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worse overall survival(OS)(HR = 1.711, 95%CI: 1.114-2.627, P = 0.014, and HR = 1.842, 95%CI: 1.111-3.056, P = 0.018). When we combined these two parameters,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increased from 0.735(for preoperative plasma fibrinogen only) and 0.729(for preoperative CA199 only) to 0.765. When this combined variable was added to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the combination of plasma fibrinogen and CA199(P < 0.001), resection margin(P < 0.001) and TNM stage(P = 0.010)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GBC.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plasma fibrinogen and CA199 may serve as a more efficient independent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postoperative GBC patients than either parameter al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GNOSTIC factor plasma FIBRINOGEN CA199 SURVIVAL GALLBLADDER cancer
下载PDF
激光感生击穿光谱技术(LIBS)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5
作者 袁冬青 周明 +3 位作者 刘长隆 言峰 戴娟 任乃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19-2023,共5页
激光感生击穿光谱技术(LIBS)具有不需制备样品,快速分析,可进行实时控制的特点显示了巨大实际应用价值,文中介绍了激光感生击穿光谱技术(LIBS)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其原理。同时通过重复频率为20Hz,最高单脉冲能量为50mJ的纳秒激光(10... 激光感生击穿光谱技术(LIBS)具有不需制备样品,快速分析,可进行实时控制的特点显示了巨大实际应用价值,文中介绍了激光感生击穿光谱技术(LIBS)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其原理。同时通过重复频率为20Hz,最高单脉冲能量为50mJ的纳秒激光(10ns,1064nm)研究了在不同激发条件下Cr和Co薄膜产生的光谱信号。得出对于Cr膜当激发能量小于10mJ时,信号差异不明显。但是当激发能量超过10mJ时将产生明显的变化。分析了激光特性、延迟时间、实验装置、环境气体的种类及压力、单/双脉冲、以及采用的理论分析方法对LIBS探测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 等离子体 飞秒 纳秒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海南省黎族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赵月娥 吴才标 +2 位作者 李育新 郑柏 桂茂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1,66,共5页
目的探讨海南省黎族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脂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颈动脉超声发现的有颈动脉斑块的320例黎族患者,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158例)和不稳定斑块组(... 目的探讨海南省黎族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脂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颈动脉超声发现的有颈动脉斑块的320例黎族患者,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158例)和不稳定斑块组(162例)。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差异。运用logisic回归分析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不稳定斑块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不稳定斑块组比较,稳定斑块组年龄、是否吸烟、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A1、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对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校正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HDLC(OR=0.186,95%CI:0.110~0.136,P<0.001)、ApoA1(OR=0.177,95%CI:0.107~0.292,P<0.001)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保护因素;LDLC(OR=2.014,95%CI:1.372~2.954,P<0.001)是危险因素。Logisitic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年龄、HDLC、ApoA1、Hcy是黎族患者不稳定斑块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HDLC、ApoA1是黎族人群不稳定斑块发生的保护因素;而年龄、LDLC、Hcy是黎族人群不稳定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超声 血脂 黎族 斑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万应膏外敷联合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7
作者 付豹 王进峰 +3 位作者 刘晓飞 石鹏 王淑卫 陈小贺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万应膏外敷联合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石家庄市中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诊治的60例PCM病人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一应用手术治疗,治疗组采取万应膏外敷联... 目的观察万应膏外敷联合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石家庄市中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诊治的60例PCM病人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一应用手术治疗,治疗组采取万应膏外敷联合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血常规、炎性因子水平及复发情况。其中临床疗效与复发情况用%表示,组间比较以χ~2检验;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血常规、炎性因子水平用■±s表示,以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70.00%优(P<0.05);两组中医各症状体征积分、白细胞(WBC)计数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7.22±1.39)、(6.52±1.05)×10~9/L,(5.46±2.30)、(3.18±1.93)mg/L,(34.62±2.85)、(26.24±2.29)ng/L,(50.21±4.54)、(41.19±3.50)ng/L]与治疗前[(8.13±1.74)、(8.07±1.58)×10~9/L,(8.84±3.26)、(8.71±3.02)mg/L,(44.25±3.39)、(43.61±3.14)ng/L,(72.51±6.47)、(71.68±5.49)ng/L]相比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3.33%较对照组20.00%低(P<0.05)。结论对PCM病人采用万应膏外敷联合手术治疗,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有效改善血常规及炎症因子水平,并大大降低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浆细胞 软膏 中草药 引流术 外敷 万应膏 炎性因子 复发
下载PDF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系统循环中断因素与过程控制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钧 马红梅 刘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05-3106,3114,共3页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系统循环中断的影响因素,通过实施过程控制,降低灭菌系统循环中断率。方法通过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系统循环中断的可控因素及不可控因素进行分析,对灭菌循环中断率、中断原因所占比例及临床满意度...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系统循环中断的影响因素,通过实施过程控制,降低灭菌系统循环中断率。方法通过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系统循环中断的可控因素及不可控因素进行分析,对灭菌循环中断率、中断原因所占比例及临床满意度调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9年1月-2013年1月共进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操作8 015次,出现循环程序中断365次,中断率为4.55%;主要影响因素为物品潮湿、装载量>80%、物品摆放不规范、卡匣运行异常、柜室内有吸收过氧化氢物质等;针对导致循环中断的影响因素,采取过程控制,其循环程序中断率从6.47%降低至3.04%。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系统受可控及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灭菌系统循环中断,但通过操作者合理的过程控制,规范操作行为,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可以避免发生程序中断,提升灭菌成功率、节约灭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等离子 中断因素 过程控制
原文传递
杭州市江干区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胡春容 邹华 +1 位作者 黄李春 蒋雪凤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了解杭州市江干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影响因素,并针对上述因素提出初步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和整群抽样方法,抽取885例江干区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并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 目的了解杭州市江干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影响因素,并针对上述因素提出初步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和整群抽样方法,抽取885例江干区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并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血糖水平检测。结果江干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9.32%;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0.76%、84.30%和28.10%;年龄增大、肥胖以及糖尿病家族史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加糖尿病患病率、血糖受损发生率增加(χ2=64.839、14.800,P<0.005),随着文化水平的增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下降(χ2=35.475,P<0.001)。结论江干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糖尿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涂层的聚羟基乙酸聚乳酸神经导管修复犬胫神经缺损 被引量:10
10
作者 沈尊理 沈华 +6 位作者 张菁 张佩华 王文祖 陈南墚 郯志清 王永春 连峰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7-349,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等离子体方法涂层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的聚羟基乙酸聚乳酸(PGLA)神经导管修复犬胫神经缺损的疗效。方法18只杂交犬,每只犬左后肢制成胫神经2.5 cm缺损模型,随机分别应用三种方法修复。A组:应用脉冲等离子体方法涂...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等离子体方法涂层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的聚羟基乙酸聚乳酸(PGLA)神经导管修复犬胫神经缺损的疗效。方法18只杂交犬,每只犬左后肢制成胫神经2.5 cm缺损模型,随机分别应用三种方法修复。A组:应用脉冲等离子体方法涂层CNTF的PGLA神经导管;B组:单纯PGLA神经导管;C组:自体神经。应用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S-100免疫组化染色、神经电生理及神经轴突计数方法评价神经再生效果。同时动态记录犬行走步态变化,实验观察期3个月。结果神经导管血管化良好且大部分降解吸收,再生神经均已通过所有神经导管。A组与C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和神经轴突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C组的数据均优于B组(P<0.05)。A组和C组的犬基本恢复正常行走步态,而B组犬仍有跛行。结论脉冲等离子体方法涂层CNTF的PGLA神经导管能有效修复犬2.5 cm胫神经缺损,取得与自体神经相近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 神经导管 脉冲等离子体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严重肾衰竭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宋明爱 闫灵芝 王小雪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改善严重肾衰竭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血脂及蛋白水平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严重肾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高通量MH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MH...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改善严重肾衰竭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血脂及蛋白水平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严重肾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高通量MH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MHD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各炎性因子指标相比无差异;经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和hs-CR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和hs-CRP水平较对照组的水平更低,相关数据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38,t=5.891,t=11.093;P<0.01)。两组治疗前各血浆蛋白指标水平相比无差异;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P、ALB和β2-M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ALB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13,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蛋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5,t=59.923,t=3.474,P<0.01)。各血脂指标水平相比无差异;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和TG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较治疗后的对照组指标改善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3,t=6.914;P<0.01)。结论:高通量MHD治疗严重肾衰竭患者可在常规MHD滤过小分子毒素特质的基础上加大滤过范围,促进炎性分子、血浆蛋白分子及血脂大分子等中、大分子的清除,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 严重肾衰竭 血脂指标 血浆蛋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等离子弧淬火条纹对表面摩擦磨损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剑 赵文珍 +1 位作者 丁津原 马先贵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6-488,共3页
通过改变等离子弧淬火条纹与运动方向的夹角,在不同载荷、不同速度条件下测试其在往复运动条件下的摩擦因数·研究表明,等离子弧淬火可以改变局部金相结构,提高硬度,大幅度改善其摩擦学性能;改变等离子弧淬火条纹与运动方向的夹角,... 通过改变等离子弧淬火条纹与运动方向的夹角,在不同载荷、不同速度条件下测试其在往复运动条件下的摩擦因数·研究表明,等离子弧淬火可以改变局部金相结构,提高硬度,大幅度改善其摩擦学性能;改变等离子弧淬火条纹与运动方向的夹角,可以改变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并且当等离子弧淬火条纹与运动方向夹角成90°~78°时,润滑条件最好,因此摩擦因数最小,减摩性能最好;在相同速度下,随着载荷的增加等离子弧淬火条纹摩擦因数减小;摩擦表面的等离子弧淬火条纹的方向设计将成为提高材料寿命、减少能源消耗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弧 淬火条纹 摩擦因数 减摩性 耐磨性 摩擦磨损
下载PDF
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13
作者 戴映 蒋淑莹 +3 位作者 余旭奔 张春红 胡卢丰 林观样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900-904,共5页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LZD)治疗期间发生贫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LZD治疗且监测血药浓度的16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ZD...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LZD)治疗期间发生贫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LZD治疗且监测血药浓度的16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ZD诱发贫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1例(占19.2%)患者被评估为LZD相关性贫血,LZD治疗期间,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GFR<60 mL·(min·1.73 m^2)^-1](OR=3.47,95%CI:1.49~8.13,P=0.004)以及药物谷浓度≥7 mg·L-1(OR=2.87,95%CI:1.11~6.93,P=0.024)者发生相关性贫血风险更高。结论:LZD相关性贫血与肾功能及体内药物浓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贫血 血药浓度 肾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介质管内等离子体表面波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鄢泽林 王世庆 +3 位作者 郦文忠 柳建 李建 徐灵飞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3-317,共5页
研究了同轴对称表面波沿介质管内的等离子体轴向传播的特性,导出了介质管内外的电磁场表达式,数值计算并仿真模拟了等离子体密度、信号频率、介质管内径、碰撞频率等因素对表面波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影响。结果显示,密度在1016m-3~1017m-... 研究了同轴对称表面波沿介质管内的等离子体轴向传播的特性,导出了介质管内外的电磁场表达式,数值计算并仿真模拟了等离子体密度、信号频率、介质管内径、碰撞频率等因素对表面波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影响。结果显示,密度在1016m-3~1017m-3量级的等离子体更接近金属导体,介质管半径在11 mm^19 mm之间更有利于表面波的传播,而碰撞频率的影响并不明显。此结果对实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表面波 介质管 传播特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浆保存时间和制备方法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单泓 李建斌 +3 位作者 别立莉 刘敏 李晓晖 王姣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保存时间和制备方法对冷沉淀凝血因子(简称冷沉淀)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郑州地区采集的240袋400 mL规格的全血,根据采集到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FFP)的时间分为A组(8 h内,120袋)和B组(8~18 h内,120... 目的探讨血浆保存时间和制备方法对冷沉淀凝血因子(简称冷沉淀)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郑州地区采集的240袋400 mL规格的全血,根据采集到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FFP)的时间分为A组(8 h内,120袋)和B组(8~18 h内,120袋),每组随机选取60袋用恒温摇摆式水浴箱制备冷沉淀,60袋用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制备冷沉淀。比较不同制备方法和不同保存时间的FFP制备出的冷沉淀质量。结果对于A组,两种方法制备的冷沉淀均符合国家标准,制备仪组凝血因子Ⅷ(FⅧ)含量符合率、纤维蛋白原(Fib)含量高于水浴箱组(P<0.05),两组FⅧ含量、Fib含量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B组,采用恒温水浴箱制备的冷沉淀部分符合国家标准,采用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制备的冷沉淀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制备仪组FⅧ含量、FⅧ含量符合率、Fib含量、Fib含量符合率均高于水浴箱组(P<0.05)。根据冷沉淀制备仪制备结果,A组冷沉淀FⅧ含量、FⅧ含量符合率、Fib含量符合率高于B组(P<0.05),两组Fi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保证冷沉淀质量,采血后应尽可能在8 h内制备出FFP,且采用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制备的冷沉淀质量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血浆 冷沉淀 保存时间 制备方法 凝血因子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新才 卢进 +3 位作者 吴红媛 徐嵘 郭澄 张剑萍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是一种抗代谢的细胞毒药物,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辅以亚叶酸钙解救疗法是临床上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肉瘤、恶性淋巴瘤等多种癌症的治疗方案。但是大剂量甲氨蝶呤给药时的毒...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是一种抗代谢的细胞毒药物,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辅以亚叶酸钙解救疗法是临床上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肉瘤、恶性淋巴瘤等多种癌症的治疗方案。但是大剂量甲氨蝶呤给药时的毒性较大,且人体内代谢个体差异显著。若发生排泄延迟则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对大剂量甲氨蝶呤的药动学、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和血药浓度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和药师提供参考,使患者得到更加安全、合理的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药代动力学 血药浓度 影响因素 综述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劳力性热射病效果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建军 孟强 +2 位作者 张越 高燕 李志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4-22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劳力性热射病(EHS)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与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医学科采用PE联合CRRT治疗的62例EHS患者...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劳力性热射病(EHS)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与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医学科采用PE联合CRRT治疗的62例EH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下降幅度,将患者分为改善≥40%组(n=34)和改善<40%组(n=28)。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发病2 h内体温控制水平、发病至PE联合CRRT治疗的间隔时间、置换血浆量、治疗前动脉血乳酸(Lac)水平、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2例EHS患者应用PE联合CRRT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3.5±2.8)分、(10.6±1.3)分,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改善<40%组比较,改善≥40%组患者发病2 h内体温控制水平、发病至PE联合CRRT治疗的间隔时间、Lac、CK、Scr、P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下降幅度与发病2 h内体温控制水平、发病至PE联合CRRT治疗的间隔时间、Lac、CK、Scr、PLT显著相关(均P<0.05)。与改善<40%组比较,改善≥40%组全身并发症(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肝功能不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发病2 h内体温下降幅度、发病至PE联合CRRT治疗的间隔时间、Lac、CK、Scr、PLT是PE联合CRRT治疗EHS效果的影响因素,发病早期采取降温、扩容补液、PE联合CRRT等集束化治疗是提高EHS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劳力性热射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纯氧化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的校正因子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浩 江祖成 +2 位作者 程竹筠 廖振超 赖志远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931-934,共4页
本文提出用校正因子法补偿基体效应对待测元素谱线强度的影响。考察了ICP工作参数对校正因子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14个稀土元素的校正因子值为1.10~1.40,其波动系数<7.5%。对高纯氧化钇试样进行了分析,并将所得结果同基体匹配法... 本文提出用校正因子法补偿基体效应对待测元素谱线强度的影响。考察了ICP工作参数对校正因子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14个稀土元素的校正因子值为1.10~1.40,其波动系数<7.5%。对高纯氧化钇试样进行了分析,并将所得结果同基体匹配法作了比较,分析误差基本符合痕量分析要求。本法的优点是省去了基体匹配,这对高纯稀土分析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钇 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
下载PDF
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消毒效果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9
作者 姜玉 秦克勤 +1 位作者 张善端 宋伟民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研究影响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杀菌效果的因素。方法采用定量载体试验法对不同菌种、染菌量、不同载体、不同暴露方式以及不同有机物等影响因子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直接暴露方式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作用30 s,对大肠杆菌和... 目的研究影响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杀菌效果的因素。方法采用定量载体试验法对不同菌种、染菌量、不同载体、不同暴露方式以及不同有机物等影响因子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直接暴露方式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作用30 s,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分别为99.91%和99.99%;间接暴露法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作用120 s,对以上两种细菌杀灭率分别为99.97%和99.99%。直接暴露方式消毒机等离子体对玻璃表面大肠杆菌杀灭率明显低于另外两种载体,对纸片表面大肠杆菌杀灭效果最好,对布片上细菌杀灭效果居前二者之间。含体积分数30%以上小牛血清和甘油均可显著降低等离子体对表面细菌的杀灭效果,随着有机物含量的增加,杀菌效果降低。结论等离子体直接暴露方式对玻片上细菌杀灭效果明显比间接暴露法高。不同细菌种类,不同染菌载体以及有机物等因素均影响等离子体杀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光放电 等离子体 杀菌效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电磁波被尘埃等离子体散射的功率谱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芳 O.Havnes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9年第5期679-685,共7页
用等离子体动力论导出的动力形状因子研究尘埃等离子体的散射功率谱。结果表明由于尘埃粒子具有大的荷电量,对于冷电子的非相干散射,即kλ_D1(λ_D是德拜屏蔽长度,K=|k|=|Ks-Ko|,Ko是入射波矢,ks是散射波矢),尘埃粒子极大地影响散射谱... 用等离子体动力论导出的动力形状因子研究尘埃等离子体的散射功率谱。结果表明由于尘埃粒子具有大的荷电量,对于冷电子的非相干散射,即kλ_D1(λ_D是德拜屏蔽长度,K=|k|=|Ks-Ko|,Ko是入射波矢,ks是散射波矢),尘埃粒子极大地影响散射谱的特征。散射功率谱在尘埃粒子声波频移处出现特征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埃等离子体 非相干散射 散射功率谱 电磁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