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随机植物短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对有效模量和拉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沈珉
孙晓翔
刘洋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81-689,共9页
研究了界面性能对随机短云杉纤维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宏观拉伸性能的影响。采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CZM)描述随机短云杉纤维和PP基体间非理想界面的力学行为,建立了含非理想界面的随机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代表性单元(RVE)的二维有限元模...
研究了界面性能对随机短云杉纤维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宏观拉伸性能的影响。采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CZM)描述随机短云杉纤维和PP基体间非理想界面的力学行为,建立了含非理想界面的随机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代表性单元(RVE)的二维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纤维含量、长细比、随机分布和随机各向异性弹性以及PP基体弹塑性的影响;模拟了不同纤维含量复合材料的实验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短云杉纤维/PP基体间非理想界面刚度与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之间有单调递增的曲线关系,即E-K曲线;同一复合材料不同纤维含量的E-K曲线簇有一个临界交点。在交点右侧强界面刚度区复合材料有效模量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交点左侧弱界面刚度区有效模量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减少。三种不同体积含量10%、20%和49%的云杉/PP复合材料的非理想界面刚度可用E-K曲线和实验测得的宏观有效弹性模量确定,云杉/PP界面初始破坏位移和界面完全破坏位移也可根据模拟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确定。数值分析结果能用非理想界面刚度来解释和理解随机短植物纤维体积含量对复合材料宏观有效模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植物纤维
拉伸性能
有限元
纤维/基体界面
有效弹性模量
内聚力模型
原文传递
短纤维复合材料宏微观内聚力模型参数测量的实验与数值混合法
被引量:
3
2
作者
沈珉
张晓旭
孙晓翔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4-216,共13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实验与数值混合法。该方法采用随机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紧凑拉伸实验,首先得到材料的宏观内聚力模型,进而确定该材料纤维基体界面微观内聚力模型参数。通过有限元法和基于场投影的反解法得到了宏观内聚力模型结果,对...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实验与数值混合法。该方法采用随机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紧凑拉伸实验,首先得到材料的宏观内聚力模型,进而确定该材料纤维基体界面微观内聚力模型参数。通过有限元法和基于场投影的反解法得到了宏观内聚力模型结果,对比分析这两个方法的结果,得出该反解法对误差的容忍度较低。随后采用改进的反解法,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C)直接获取宏观内聚力模型分离量,减少了该反解法未知数的数量,提高了容错率。再将DIC和改进的反解法结合,对该材料裂纹尖端宏观内聚力区的牵引力进行了反解。采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根据Mori-Tanaka方法,将求得的宏观内聚力定律与纤维基体界面微观内聚力定律关联起来,从而求得了纤维基体界面微观内聚力模型参数。该方法和结果可为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基体界面的微观力学分析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短纤维复合材料
内聚力模型
基于场投影的反解法
数字图像相关法
MORI-TANAKA方法
纤维基体界面
原文传递
题名
随机植物短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对有效模量和拉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沈珉
孙晓翔
刘洋
机构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81-68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72155
11572218和81670884资助项目~~
文摘
研究了界面性能对随机短云杉纤维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宏观拉伸性能的影响。采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CZM)描述随机短云杉纤维和PP基体间非理想界面的力学行为,建立了含非理想界面的随机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代表性单元(RVE)的二维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纤维含量、长细比、随机分布和随机各向异性弹性以及PP基体弹塑性的影响;模拟了不同纤维含量复合材料的实验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短云杉纤维/PP基体间非理想界面刚度与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之间有单调递增的曲线关系,即E-K曲线;同一复合材料不同纤维含量的E-K曲线簇有一个临界交点。在交点右侧强界面刚度区复合材料有效模量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交点左侧弱界面刚度区有效模量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减少。三种不同体积含量10%、20%和49%的云杉/PP复合材料的非理想界面刚度可用E-K曲线和实验测得的宏观有效弹性模量确定,云杉/PP界面初始破坏位移和界面完全破坏位移也可根据模拟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确定。数值分析结果能用非理想界面刚度来解释和理解随机短植物纤维体积含量对复合材料宏观有效模量的影响。
关键词
短植物纤维
拉伸性能
有限元
纤维/基体界面
有效弹性模量
内聚力模型
Keywords
plant
short
fiber
tensile
behavio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iber
/matrix
interface
effective
modulus
cohesive
zone
model
分类号
TB32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短纤维复合材料宏微观内聚力模型参数测量的实验与数值混合法
被引量:
3
2
作者
沈珉
张晓旭
孙晓翔
机构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4-216,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72155
10572103)
文摘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实验与数值混合法。该方法采用随机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紧凑拉伸实验,首先得到材料的宏观内聚力模型,进而确定该材料纤维基体界面微观内聚力模型参数。通过有限元法和基于场投影的反解法得到了宏观内聚力模型结果,对比分析这两个方法的结果,得出该反解法对误差的容忍度较低。随后采用改进的反解法,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C)直接获取宏观内聚力模型分离量,减少了该反解法未知数的数量,提高了容错率。再将DIC和改进的反解法结合,对该材料裂纹尖端宏观内聚力区的牵引力进行了反解。采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根据Mori-Tanaka方法,将求得的宏观内聚力定律与纤维基体界面微观内聚力定律关联起来,从而求得了纤维基体界面微观内聚力模型参数。该方法和结果可为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基体界面的微观力学分析提供实验基础。
关键词
植物短纤维复合材料
内聚力模型
基于场投影的反解法
数字图像相关法
MORI-TANAKA方法
纤维基体界面
Keywords
plant
short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cohesive
zone
model
inverse
extraction
based
on
field
projection
method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method
Mori-Tanaka
method
fiber
/matrix
interface
分类号
TB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B302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随机植物短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对有效模量和拉伸行为的影响
沈珉
孙晓翔
刘洋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原文传递
2
短纤维复合材料宏微观内聚力模型参数测量的实验与数值混合法
沈珉
张晓旭
孙晓翔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