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丘陵区植物叶片与细根功能性状关系及其变化 被引量:95
1
作者 施宇 温仲明 龚时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6805-6814,共10页
通过植物叶片功能性状(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叶氮含量)和细根功能性状(比根长、根组织密度、根氮含量)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植物对环境的适应途径;然后根据性状间的差异进行了层次聚类,将物种划分为3大功能型,并分析了不同功能型对环境... 通过植物叶片功能性状(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叶氮含量)和细根功能性状(比根长、根组织密度、根氮含量)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植物对环境的适应途径;然后根据性状间的差异进行了层次聚类,将物种划分为3大功能型,并分析了不同功能型对环境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149种植物的叶氮含量与比叶面积和根氮含量正相关、与叶组织密度负相关,比根长与根组织密度负相关,除了根氮含量,其余根性状与叶性状不相关。此外,功能性状间关系变化和适应策略在不同功能型之间也存在差异。功能型1的植物具有最强的耐旱力和防御力;功能型3的植物具有最强的养分维持能力用以对抗营养贫瘠的环境;功能型2的植物居中,生长速率最高,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分布最广;根据C-S-R理论,功能型1和3属于"胁迫忍耐型"策略(S策略),功能型2则属于"竞争型"(C)和"干扰型"(R)策略的综合。研究结果为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规划及物种配置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功能型 适应策略 叶性状 根性状 延河流域
下载PDF
郑州市常见公园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及叶片性状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朝梅 王军梦 +3 位作者 王腾飞 王祖星 雷雅凯 贺丹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3-129,共7页
开展城市园林植物的滞尘研究,筛选滞尘能力强的树种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郑州市10种常见的公园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滤膜过滤法测定植物叶片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_(>10)、PM_(10)和PM_(2.5))的质量,并分析叶片... 开展城市园林植物的滞尘研究,筛选滞尘能力强的树种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郑州市10种常见的公园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滤膜过滤法测定植物叶片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_(>10)、PM_(10)和PM_(2.5))的质量,并分析叶片特征和蜡质含量对植物滞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叶片的滞尘能力以及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能力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来说,滞尘能力乔木>灌木,雪松和龙柏滞留TSP和PM_(>10)的能力最强,雪松、石楠和夹竹桃具有较强的滞留PM_(10)和PM_(2.5)的能力;南天竹对TSP、PM_(>10)、PM_(10)和PM_(2.5)的滞留能力均最差。叶表面形态会对滞尘能力产生影响,叶表面粗糙度较大、能分泌粘性油脂或叶脉突出的雪松、龙柏、石楠以及夹竹桃叶片滞尘能力强。叶片蜡质含量与滞尘量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蜡质含量与PM_(10)和PM_(2.5)的滞尘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SP和PM_(>10)的相关性不显著。蜡质含量对叶片吸附细颗粒物的能力影响较大,随着蜡质含量的增加,叶片对PM_(10)和PM_(2.5)的滞留量增大。由此可见,叶表面形态以及叶片蜡质含量均会对植物的滞尘量产生影响,在郑州城市绿化中可以考虑雪松、龙柏和石楠等滞尘能力强的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市 园林植物 颗粒物 叶片特征 蜡质含量
下载PDF
北京野鸭湖湿地植物叶功能性状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贤娴 李俊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8406-8409,8428,共5页
对北京野鸭湖湿地的草本植物的叶含氮量、比叶面积、叶厚度、叶体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组织密度进行了测量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植物叶功能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且可以分为2类和1个单独的性状,一类包括鲜重、干重、叶面积、叶... 对北京野鸭湖湿地的草本植物的叶含氮量、比叶面积、叶厚度、叶体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组织密度进行了测量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植物叶功能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且可以分为2类和1个单独的性状,一类包括鲜重、干重、叶面积、叶厚度和叶体积;另一类包括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和干物质含量;一个单独的性状是叶含氮量。利用层次聚类分析法,根据功能性状的不同可以将湿地植物分为4种不同的功能群组。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可以结合起来作为湿地植物功能群组划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草本植物 叶性状 比叶面积 叶干物质含量 叶组织密度
下载PDF
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生化成分及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凤 刘霞 +4 位作者 尹杰 宋勤飞 陈娟 牛素贞 刘进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2-1127,共6页
【目的】为探明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筛选优质野生茶树种质资源。【方法】以32个分布地的73个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春梢的主要生化成分及芽叶性状。【结果】在73个株系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10个贵州优质... 【目的】为探明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筛选优质野生茶树种质资源。【方法】以32个分布地的73个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春梢的主要生化成分及芽叶性状。【结果】在73个株系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10个贵州优质野生茶树株系,分别为Q3、Q18、Q27、Q32、Q34、Q41、Q49、Q51、Q56和Q66,10个茶树株系的春梢游离氨基酸含量和一芽1叶百芽重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对照),茶多酚含量和咖啡碱含量适中;73个野生茶树单株和扦插苗的主要生化成分表现基本一致;经进一步对10个优选株系扦插苗抗旱性(基于叶片解剖结构)初步评价,Q18、Q34、Q49和Q56株系的叶片栅海比和叶片CTR较高,分别在0.6和0.3以上。【结论】Q18、Q34、Q49、Q56野生茶树优势株系的春梢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一芽1叶百芽重较重,抗旱性强,可作为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树 种质资源 芽叶性状 生化成分 品质 贵州
下载PDF
生境对药食两用植物接骨草的生长、叶绿素含量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兰英 许航 +1 位作者 徐正刚 肖娟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5期69-77,共9页
探讨接骨草对不同生境适应能力和响应机制,以川东北丘陵地区野外自然分布的药食两用植物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 Lind.)为研究对象,研究林内(生境Ⅰ)、林窗(生境Ⅱ)、林缘(生境Ⅲ)不同生境下接骨草植株高度、叶片形态、叶绿素含量和... 探讨接骨草对不同生境适应能力和响应机制,以川东北丘陵地区野外自然分布的药食两用植物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 Lind.)为研究对象,研究林内(生境Ⅰ)、林窗(生境Ⅱ)、林缘(生境Ⅲ)不同生境下接骨草植株高度、叶片形态、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接骨草叶片的植株高度、叶片长、叶面积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林窗生境的植株最高,叶片长、叶面积最大,且与相对光强呈显著负相关,与湿度呈显著正相关。(2)叶绿素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与植株形态的生长具有一致性,均是林窗生境显著高于林内和林缘生境。(3)不同生境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显著,林窗生境的接骨草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值较高,而非化学猝灭系数(qN)较低,同时较高的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表明接骨草有较高光能利用能力和光呼吸能力。接骨草兼有阴生和向阳的特性,在林窗生境下接骨草的长势、叶绿素含量和光能利用能力均优于林内和林缘生境,接骨草的植株形态、光合生理特征是对不同生境适应能力的主导因素。在引种栽培接骨草时,林窗的相对光照(56.05±0.78%)和相对湿度(52.78±0.63%)可作为遮光种植和田间管理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草 植株高度 叶片性状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荧光特性
下载PDF
高寒植物叶片性状对模拟降水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常顺 吕汪汪 +10 位作者 孙建平 周阳 姜丽丽 李博文 阿旺 张苏人 夏露 王奇 斯确多吉 贺金生 汪诗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760-9772,共13页
降水变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产生了显著影响,植物叶片性状特别是叶脉特征对降水变化非常敏感,然而高寒植物叶片性状特征如何响应降水变化还知之较少。采用集雨棚模拟增减50%降水的条件,以高寒草甸8种主要植物叶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降水... 降水变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产生了显著影响,植物叶片性状特别是叶脉特征对降水变化非常敏感,然而高寒植物叶片性状特征如何响应降水变化还知之较少。采用集雨棚模拟增减50%降水的条件,以高寒草甸8种主要植物叶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降水变化对叶片的叶脉率、叶脉密度、叶片大小、比叶质量、叶片总有机碳含量、叶片全氮含量、叶片碳同位素相对含量和碳氮比等叶片性状的影响。发现增水显著增加了植物的叶片大小、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总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但显著降低了叶脉密度;而减水显著降低了叶片大小、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植物叶片性状各指标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存在协同变化和相互制约。不同水分生态类型的植物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中生植物通过增加叶片大小和减少叶脉密度积极应对降水的增加,矮生嵩草的叶片大小分别增加了200.3%,叶脉密度减小了17.5%,而旱中生植物通过减少叶片大小和增加叶脉密度应对降水的减少,垂穗披碱草和异针茅的叶片大小分别减少54.9%和30.7%,其叶脉密度分别增加25%和22.4%。羽状叶脉植物增加叶脉密度和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以适应增水条件,花苜蓿、异叶米口袋的叶脉密度的增加了7.8%和4.0%,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增加2.5%和3.3%,但增水条件下平行叶脉植物的叶脉密度不变或降低和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保持不变;减水增加了平行叶脉植物叶脉密度并减低了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异针茅的叶脉密度增加了22.4%,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减小2.9%,而对羽状叶脉植物的叶脉密度和稳定碳同位素千分值减少或不变。植物叶片性状对增水的敏感性显著大于对减水的敏感性,增水的效应约为减水的2倍;叶片大小的敏感性显著大于其它叶片性状,约为其它叶片性状的10倍。因此,植物在应对短期降水变化时,植物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高寒草甸 模拟降水 植物叶片性状 叶脉特征 协同响应
下载PDF
岷山摩天岭北坡木本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何靖 田青 +2 位作者 何桂萍 宋玲玲 曹雪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141,共11页
【目的】以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植物叶性状的变异特征及其与植物科类群、高度、生活型、繁殖性状、分布区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摩天岭北坡植物叶性状的种间分异特征及其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为植物功能性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以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植物叶性状的变异特征及其与植物科类群、高度、生活型、繁殖性状、分布区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摩天岭北坡植物叶性状的种间分异特征及其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为植物功能性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摩天岭北坡邱家坝保护站(海拔2338~2916 m)木本植物的植物功能性状进行研究,包括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氮含量(LNC)、叶碳含量(LCC)、叶磷含量(LPC)的变异特征及其与科类群、植物高度、生活型、花序、花色、果型和分布区的关系.【结果】摩天岭北坡邱家坝山地森林为针阔叶混交林带,共有木本植物37种,其中乔木21种,灌木和竹类16种.1)37种木本植物的SLA平均为14.22 m^ 2/kg、LDMC平均为0.43 g/g,LNC、LCC、LPC平均为23.69、458.94、36.30 g/kg;变异幅度依次为:SLA(103.45%)>LDMC(61.61%)>LPC(20.76%)>LNC(20.38%)>LCC(4.86%).2)相关分析显示,植物的高度与LC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LNC与LP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LCC与LDM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科类群的植物间LCC差异极显著(P<0.01),LNC差异显著(P<0.05),科类群能解释SLA、LDMC、LNC、LCC和LPC变异的42.4%、50%、63.3%、74.1%和32.4%;不同高度的植物间LDMC差异显著(P<0.05),LCC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生活型的植物间LNC和LPC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花序类型植物之间的LDMC(P<0.01)和LCC(P<0.001)差异极显著.不同花色的植物LNC差异显著(P<0.05).不同果实类型的植物间SLA(P<0.001)和LCC(P<0.01)差异极显著,其间LDMC差异显著(P<0.05).植物的分布区对叶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植物功能性状并不是孤立发挥作用的,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过程中,其形态和功能性状的特征不仅受环境的影响,也可能受植物生活史和物种系统发育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功能性状 摩天岭北坡 叶性状 木本植物 变异
下载PDF
密植条件下春玉米茎叶性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宁 边少锋 +7 位作者 孟祥盟 赵洪祥 张丽华 谭国波 闫伟平 于江 刘浩 王芙臣 《东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0,共3页
在吉林省东部湿润区,以高产潜力品种迪卡159为试材,研究了密植条件下玉米茎叶性状及产量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降低玉米植株的株高、穗位高,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减小单株叶面积,调整各层次的叶片分布,从而... 在吉林省东部湿润区,以高产潜力品种迪卡159为试材,研究了密植条件下玉米茎叶性状及产量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降低玉米植株的株高、穗位高,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减小单株叶面积,调整各层次的叶片分布,从而去除了植株茎秆和叶片冗余,重塑理想株型,保证了有效穗数,提高了穗粒数,最终达到了增产的目标。各处理中以在8展叶进行调节剂处理产量最高,且能够塑造中下部叶片大、上部叶片小的植株形态,有利于光能的获取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植物生长调节剂 茎叶性状 产量
原文传递
基于籼稻RIL群体的剑叶形态QTL定位
9
作者 席同 李传旭 +2 位作者 李永洪 谢戎 林拥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从1个高世代的RIL群体(用籼稻冈46B和A232构建)中选取178个重组家系(F12)和亲本间有多态性的142对SSR分子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RIL群体分别种植于湖北武汉和海南陵水,统计两地水稻抽穗期剑叶长度、剑叶宽度和剑叶长宽比,并用QTL IciMap... 从1个高世代的RIL群体(用籼稻冈46B和A232构建)中选取178个重组家系(F12)和亲本间有多态性的142对SSR分子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RIL群体分别种植于湖北武汉和海南陵水,统计两地水稻抽穗期剑叶长度、剑叶宽度和剑叶长宽比,并用QTL IciMapping4.0软件对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第1、第2、第4、第6、第7、第10和第12号染色体上共检测到14个QTL位点,包括5个叶宽QTL、6个叶长QTL位点和3个长宽比QTL位点,LOD值为2.52~5.62,解释表型变异率最小为5.56%,最大为21.27%,并且这些QTL表现为加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株型 剑叶形态 QTL 产量 光合作用
下载PDF
基于CNKI的植物功能性状研究进展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杰 李敏 +1 位作者 敖子强 杨春燕 《江西科学》 2018年第2期314-318,330,共6页
植物功能性状是指植物体具有的与其适应环境相匹配的生长、存活和繁殖等紧密相关的一系列核心植物功能属性,这些功能性状通常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是探索植物适应与响应环境的重要手段。利用CNKI文献数据库,通过科学引文索引获得1955... 植物功能性状是指植物体具有的与其适应环境相匹配的生长、存活和繁殖等紧密相关的一系列核心植物功能属性,这些功能性状通常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是探索植物适应与响应环境的重要手段。利用CNKI文献数据库,通过科学引文索引获得1955-2017年发表研究论文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获得与植物功能性状相关的主要关键词、论文发表数量、引用文献数量、发表研究机构等年度变化趋势,并遴选被引用最多和最关注研究论文,并分析有关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内容与热点。结果表明:近60年来国内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查与观测方面,但其发展迅速并向多学科交叉渗透和多向发展;热点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植物功能性状的环境梯度或气候变化的响应等;研究方法逐渐从形态描述向功能性状定量测量、空间建模及模型模拟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功能性状(PFTs) 生态系统 叶性状 进展与展望 文献计量
下载PDF
桂林岩溶石山灌丛植物叶功能性状和土壤因子对坡向的响应 被引量:61
11
作者 盘远方 陈兴彬 +6 位作者 姜勇 梁士楚 陆志任 黄宇欣 倪鸣源 覃彩丽 刘润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81-1589,共9页
植物功能性状反映了植物对生长环境的响应和适应,是连接植物与环境的桥梁,研究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及其随坡向梯度的变化规律,对认识不同微气候生境下植物群落空间格局形成及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桂林岩溶石山灌丛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 植物功能性状反映了植物对生长环境的响应和适应,是连接植物与环境的桥梁,研究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及其随坡向梯度的变化规律,对认识不同微气候生境下植物群落空间格局形成及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桂林岩溶石山灌丛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灌木群落水平上植物叶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关系随阴坡-阳坡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比叶面积为阴坡大于阳坡,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厚度为阳坡大于阴坡;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总有机碳含量和有效氮含量为阴坡大于阳坡,土壤温度和土壤全氮含量为阳坡大于阴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群落水平植物叶功能性状的主要环境因子随阴坡-阳坡梯度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在阴坡上,对比叶面积影响显著的是土壤有效氮含量,对叶干物质含量影响显著的是土壤温度和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而在阳坡上,对比叶面积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是土壤含水量和土壤pH值,对叶干物质含量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是土壤全氮含量,对叶片厚度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是土壤温度、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全磷含量。同一叶功能性状在阴坡-阳坡梯度上受到不同环境因子的控制,同时各叶功能性状又能够对阴坡-阳坡所处特殊生境产生一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向梯度 土壤环境因子 植物叶功能性状 岩溶石山
下载PDF
温带荒漠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对土壤水盐的响应 被引量:27
12
作者 郄亚栋 蒋腊梅 +3 位作者 吕光辉 杨晓东 王恒方 滕德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00-2010,共11页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一直倍受关注。以艾比湖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荒漠林为研究对象,布设5条30m×3 000m样带,设置30个样方,并沿土壤水分(4.20%±0.57%)、(9.69%±1.95%)、(17.59%±0.83%)和盐分(3.45±...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一直倍受关注。以艾比湖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荒漠林为研究对象,布设5条30m×3 000m样带,设置30个样方,并沿土壤水分(4.20%±0.57%)、(9.69%±1.95%)、(17.59%±0.83%)和盐分(3.45±0.46)、(4.72±0.74)、(6.42±0.35)g·kg-1环境梯度系统测量了群落中植物的4种叶片性状,包括叶面积、叶厚度、比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等,试图寻找干旱和盐渍化双重胁迫下物种、生活型和群落3种水平上叶片功能性状的调整策略,并对是否出现策略响应现象作出可能解释。结果表明,(1)物种水平上,只有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和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的叶绿素含量与土壤盐分表现出显著线性关系,前者为正相关关系(P<0.05),后者为负相关关系(P<0.01);所有植物叶片厚度与土壤水分、盐分和水盐比均无显著线性关系(P>0.05);罗布麻和白刺(Nitraria schoberi)的叶片面积与土壤水分和水盐比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与土壤盐分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白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和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的比叶面积与土壤水分和土壤水盐比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在温带荒漠区,深根系植物能利用更多资源,减弱盐害作用,更易保持叶片功能来适应盐、旱胁迫。(2)生长型水平上,沿着土壤水盐梯度(Ⅰ高水高盐-Ⅱ中水中盐-Ⅲ低水低盐),草本和乔木植物的叶片厚度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叶绿素、叶片面积和比叶面积都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灌木叶片厚度呈倒"V"型变化,叶绿素、叶片面积和比叶面积呈"V"型变化。乔木和草本权衡叶片厚度与面积之间碳投资的功能,以及灌木的丛生特性体现了温带荒漠区不同生长型植物适应不同胁迫环境的生长策略。(3)群落水平上,叶片功能性状在Ⅱ梯度下与I梯度或Ⅲ梯度之间呈显著差异;并且土壤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生长型 植物群落 叶片功能性状 水盐梯度
下载PDF
尾叶桉林下5种植物的耐阴性、生物量及其个体消长 被引量:20
13
作者 公绪云 饶兴权 +3 位作者 周丽霞 王晓玲 朱小林 蔡锡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24-1133,共10页
为了解尾叶桉林下不同植物种类的生理生态特性和生长适应性,在鹤山站尾叶桉林中选取分布较多且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5种林下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植物的叶片特征、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光响应曲线,同时结合2006年和2011年尾叶桉林的... 为了解尾叶桉林下不同植物种类的生理生态特性和生长适应性,在鹤山站尾叶桉林中选取分布较多且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5种林下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植物的叶片特征、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光响应曲线,同时结合2006年和2011年尾叶桉林的样方调查数据分析了5种林下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和个体数量的消长。结果表明:(1)野牡丹叶片的宽度、厚度、单片叶面积等指标最大,梅叶冬青最小,桃金娘、栀子和山苍子处于两者之间;桃金娘、野牡丹和山苍子的光合速率随光照的增强迅速增大,其光饱和点较高;梅叶冬青和栀子的光合速率也随光照的增强而增大,但其斜率比野牡丹和山苍子大,并很快就达到光饱和点。综合聚类分析植物的耐阴程度,5种植物可分为2类:第1类为耐阴性较强的梅叶冬青、栀子,第2类为耐阴性较弱的野牡丹、山苍子和桃金娘。(2)随着尾叶桉林的生长,5种林下植物的生物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增幅较大的是野牡丹和桃金娘分别增加74倍和18倍,增幅最小的是栀子仅1.3倍。野牡丹、桃金娘和山苍子这3个种生物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个体高度和地径的增长引起,而栀子和梅叶冬青生物量的增加是其个体数量、株高和地径做出的贡献。(3)在尾叶桉林生长过程中,耐阴种类梅叶冬青随着个体密度、株高和地径的增长,其在林内发展成为主要优势灌木种类;栀子的密度虽然有一定的增大,但其株高和地径增加量小,生物量也小,发展为次要灌木种类。野牡丹、桃金娘和山苍子等3种的个体密度都在下降,虽然其地径、株高和生物量也有一定的增长,但其较强的阳生性不能适应林内的荫蔽环境,只适于林窗或林缘光照较强的地方生长。因此,在桉树林经营管理过程中应适当保护和种植梅叶冬青和栀子;在短轮伐期经营模式下,林窗和林缘也可适当保留野牡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林 林下植物 光合特性 叶片特征 生物量
下载PDF
天坑森林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7
14
作者 黄林娟 于燕妹 +2 位作者 安小菲 余林兰 薛跃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264-10275,共12页
以天坑内部-边缘-外部森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植物的群落结构、叶功能性状,探究天坑内外森林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其内在关联,为深入了解负地形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恢复退化喀斯特地区的植... 以天坑内部-边缘-外部森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植物的群落结构、叶功能性状,探究天坑内外森林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其内在关联,为深入了解负地形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恢复退化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提供一定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比叶面积(198.75 cm^(2)/g)、叶面积(42.70 cm^(2))、叶磷含量(1.70 g/kg)和叶钾含量(10.27 g/kg)在天坑内部最高,叶组织密度(0.32 g/cm^(3))和叶干物质含量(0.41 g/g)在天坑外部最高,天坑内外森林均易受到磷限制,表明随天坑内部-边缘-外部生境变化,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和生存策略发生了部分调整,物种的防御策略增强,生长投入策略减弱。(2)Shannon-Wiener指数(2.82)、Simpson指数(0.92)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0.87)均以天坑外部最高,功能丰富度(1.05)、功能离散度(1.88)和Rao's二次熵(4.52)以天坑内部最高,表明随天坑内部-边缘-外部生境的变化,植物功能性状的差异减少,物种分布及其功能性状分布总体上更为均匀、物种数量增多。(3)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功能多样性指数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功能多样性指数之间存在不同的制约关系。(4)叶功能性状与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的相关性强,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之间相关性较弱,表明叶性状对生态学过程的变化较为敏感,叶功能性状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叶功能性状 物种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天坑 磷限制
下载PDF
典型石漠化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优势植物种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仕豪 熊康宁 +4 位作者 张俞 季传泽 马学威 赖佳丽 闵小莹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65-2175,共11页
为了明确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的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石漠化梯度上优势种的适应策略,在中国南方喀斯特2个典型石漠化地区(贵州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以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植物优势种为研究对象,... 为了明确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的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石漠化梯度上优势种的适应策略,在中国南方喀斯特2个典型石漠化地区(贵州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以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植物优势种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对优势种叶片功能性状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的加剧,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变化范围分别为101.89-195.68cm^2·g^-1、0.40-0.32g·g^-1、6.44-12.82μmol·m^-2·s^-1、0.36-0.95mol·m^-2·s^-1和2.49-4.99μmol·mmol-1,而叶厚度(LT)、叶面积(LA)呈降低趋势,变化范围分别为0.35-0.18 mm和357.41-15.90 cm^2。环境因子中,pH(6.24-7.13)和岩石裸露率(PER)随着石漠化的加剧逐渐升高,而SWC(46.90%-29.10%)呈逐渐下降的趋势,TN、AN和AK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TP、AP和光和有效辐射(PAR)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主成分分析显示无石漠化地区优势种具有较高的LT和LDMC,较低的SLA,而强度石漠化地区优势种具有较高的Pn、SLA,较低的LMDC。相关性分析显示SLA与Pn、Gs和WUE呈显著正相关,与LT呈显著负相关,WUE与Tr呈显著负相关;TN与AN和TP呈显著正相关,与AP呈显著负相关,PER与SWC呈极显著负相关(r=-0.62,P=0.001),与PAR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合RDA分析,环境因子对优势种叶片功能性状和光合的影响大小为PER>SWC>pH>TK>TN,表明PER是最大影响因子,随着石漠化的演替,SWC、pH和土壤养分随之发生变化,SWC、pH、TK和TN是石漠化梯度上优势种功能性状变化的主导因素。综上,石漠化生态系统正向演替伴随着植物生境条件的改善,但优势种适应策略由演替早期的开拓型适应策略转变为演替后期的保守型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植物种 叶片功能性状 光合作用 环境因子 植物适应策略 石漠化等级
下载PDF
高寒草甸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旻霞 李俐蓉 +1 位作者 车应弟 焦骄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0-769,共10页
以甘南高寒草甸演替过程中5个阶段的典型群落为研究对象,对围封样地内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叶片功能性状进行比较,分析了围封地内各演替阶段群落水平上主要物种叶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此围封地形成了一个从草本到灌木的演替... 以甘南高寒草甸演替过程中5个阶段的典型群落为研究对象,对围封样地内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叶片功能性状进行比较,分析了围封地内各演替阶段群落水平上主要物种叶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此围封地形成了一个从草本到灌木的演替过程。随着演替的进行,Margalef指数显著增加,Shannon-Wiener指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从演替前期到演替后期,土壤有机碳(SOC)、土壤全氮(STN)、土壤含水量(SWC)逐渐升高,光照度(LI)、土壤温度(ST)逐渐降低,土壤全磷(STP)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叶片有机碳(LCC)、全氮(LNC)、含水量(LWC)逐渐升高;比叶面积(SLA)、磷利用效率(PUPE)、稳定碳同位素(δ13C)逐渐下降,叶片全磷(LPC)先降低后升高,而氮利用效率(PUNE)先升高后降低。(3)RDA冗余分析表明,在此围封样地内,演替前期植物群落叶性状主要受到LI和ST的限制作用。而在演替的中后期SWC[WTBZ]是主要影响因子。此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退化过程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而寻求更好的草地恢复和重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叶片性状 环境因子 群落演替 高寒草甸
下载PDF
凉水天然红松阔叶混交林主要植物叶片性状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晓洁 张凯 +1 位作者 肖迪 侯继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2-58,共7页
为了探讨植物叶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功能群间叶功能性状的差异,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采集34种植物的叶片,选取叶厚度(leaf thickness,LT)、叶体积(leaf volume,LV)、叶干物质含量(leaf dry matter content,LDMC)、比叶面积(s... 为了探讨植物叶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功能群间叶功能性状的差异,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采集34种植物的叶片,选取叶厚度(leaf thickness,LT)、叶体积(leaf volume,LV)、叶干物质含量(leaf dry matter content,LDMC)、比叶面积(specifi c leaf area,SLA)、叶氮含量(leaf nitrogen concentration,LCN)、叶磷含量(leaf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LPC)和氮磷比(N∶P)7个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LT与其它功能性状之间不相关,LV只表现出与SLA呈负相关关系,SLA与LDMC呈负相关,SLA与LCN、LPC呈正相关,LCN与LPC呈正相关,LCN与N∶P呈正相关;方差分析表明,LT、LV和LPC在不同生活型间差异不显著,其它4个指标均有显著差异;LDMC、LCN、LPC和N∶P在不同的系统发育类群间均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 天然红松阔叶混交林 生活型 系统发育类群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中亚热带樟科3种植物幼苗叶结构型性状的种间差异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超 赵广东 +4 位作者 王兵 史作民 邓宗富 夏晨 陈和东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7,共11页
为了揭示植物叶功能性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规律,以樟科3种植物幼苗为研究对象,将其人工采集的种子经低温沙藏并于温室培育,然后将幼苗移栽到野外同质园中自然生长,研究中亚热带樟科植物刨花楠(Machilus pauhoi)、香樟(Cinnamom... 为了揭示植物叶功能性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规律,以樟科3种植物幼苗为研究对象,将其人工采集的种子经低温沙藏并于温室培育,然后将幼苗移栽到野外同质园中自然生长,研究中亚热带樟科植物刨花楠(Machilus pauhoi)、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闽楠(Phoebe bournei)两年生幼苗生长季节9种叶结构型性状的种间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1)在3种植物幼苗中,香樟叶面积、叶厚度、叶体积、叶氮磷比最大,叶氮浓度最高,叶组织密度最小;闽楠叶组织密度、叶干物质含量最大,叶磷浓度最高,叶面积、叶体积、比叶面积、叶氮磷比最小,叶氮浓度最低;刨花楠比叶面积最大,叶厚度、叶干物质含量最小,叶磷浓度最低;3种植物幼苗的叶厚度之间均无显著差异。(2)Pearso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樟科3种植物幼苗的叶面积与叶体积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干物质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叶磷浓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叶组织密度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叶氮浓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厚度与比叶面积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叶干物质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体积与叶组织密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叶氮浓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磷浓度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叶组织密度与叶磷浓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叶磷浓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叶干物质含量与叶磷浓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这表明在同质园中生长的刨花楠、香樟和闽楠幼苗的9种叶结构型性状表现出一定的种间差异,不同物种同一叶结构型性状指标的大小顺序、种间差异及其显著性不同;3种植物幼苗不同叶结构型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显著程度也不同。本研究结果为揭示樟科3种植物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科 植物幼苗 叶结构型性状 种间差异 相关关系
下载PDF
放牧对贵南县4种退化指示植物叶片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娅琳 朱文琰 +4 位作者 侯将将 高巧静 赵新全 徐世晓 孙平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3期423-431,共9页
本研究以青海省贵南县高寒草甸4种退化指示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放牧干扰对叶片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叶干物质含量和比叶面积的影响,探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退化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策略。结果表明,4种植物... 本研究以青海省贵南县高寒草甸4种退化指示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放牧干扰对叶片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叶干物质含量和比叶面积的影响,探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退化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策略。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片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随放牧强度增加表现为碳含量不变,氮、磷含量上升、化学计量比(C/N、C/P及N/P)下降的变化趋势,且重度放牧后,植物生长受氮元素限制。放牧强度改变显著影响4种植物叶片性状(P<0.01),且对叶片磷含量的影响最大(P<0.001);物种对比叶面积影响最大(P<0.001),且在不同植物间表现出物种差异性。即放牧强度增加时,4种植物叶片均表现出养分储存增加,但植物比叶面积的变化更多表现出物种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指示植物 叶片功能型性状 叶片结构型性状 放牧
下载PDF
闽江江心洲不同生境植物叶功能性状差异及其对土壤特性的响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祖婵 玄锦 +3 位作者 王秋雪 彭书婷 孙耿敏 黄柳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301-6316,共16页
基于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的角度研究植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探究植物的适生策略。然而,目前关于江心洲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探究。基于此,选取8项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指标和9项土壤理化性质指标,探究闽江福州河段5个江... 基于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的角度研究植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探究植物的适生策略。然而,目前关于江心洲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探究。基于此,选取8项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指标和9项土壤理化性质指标,探究闽江福州河段5个江心洲3种不同生境类型(洲岸沙滩、洲岸泥滩和洲中央林地)的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与土壤因子特征及其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除土壤温度外,江心洲不同生境的其余8个土壤理化因子存在显著差异。(2)江心洲不同生境的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在灌木层上,洲中央林地的叶面积(80.935 cm^(2))显著高于洲岸泥滩(31.685 cm^(2))和洲岸沙滩(14.280 cm^(2));在草本层上,洲中央林地的比叶面积(535.684 cm^(2)/g)显著高于洲岸沙滩(384.974 cm^(2)/g);然而,在乔木层上,不同生境的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无显著性差异。(3)影响江心洲不同生境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的主要土壤因子不尽相同,洲岸沙滩为土壤温度,洲岸泥滩为土壤含水量、土壤全碳含量和土壤容重,洲中央林地为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研究发现,与相对远离闽江的洲中央林地相比,河流水动力和潮汐的干扰导致洲岸沙滩和洲岸泥滩的生境发生变化,植物群落通过调整资源分配利用的适生策略,权衡功能性状组合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心洲 植物群落 生境 叶功能性状 土壤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