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GB-D相机的蔬菜苗群体株高测量方法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斯 高万林 +3 位作者 米家奇 吴梦柳 王敏娟 郑立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B07期128-135,共8页
为实现工厂化育苗生产线上黄瓜苗群体株高的快速无损测量,提出一种基于RGB-D(RGB-Depth)相机的温室育苗盘中蔬菜苗株高参数原位测量方法。以黄瓜苗为观测对象,在苗的正上方0.75m处架设RGB-D相机,以获取黄瓜苗盘的俯视彩色图像、深度图... 为实现工厂化育苗生产线上黄瓜苗群体株高的快速无损测量,提出一种基于RGB-D(RGB-Depth)相机的温室育苗盘中蔬菜苗株高参数原位测量方法。以黄瓜苗为观测对象,在苗的正上方0.75m处架设RGB-D相机,以获取黄瓜苗盘的俯视彩色图像、深度图像以及彩色三维点云数据。在采集的俯视彩色三维点云中分割出单株幼苗点云集、并实现单株幼苗的定位是蔬菜苗群体株高原位测量的关键。根据RGB-D相机的成像原理,将滤波与聚类分割算法相结合,实现一种基于俯视的彩色三维点云数据处理方法,用于从穴盘幼苗群体点云集中分割出单株幼苗点云集。对黄瓜苗彩色三维点云数据的实验处理结果表明,条件滤波、颜色聚类以及统计滤波相结合的滤波算法能够更好地滤除土壤背景的点云集,欧氏距离聚类分割算法可以从滤除土壤背景后的点云中有效地分割出单株蔬菜苗点云集。最后,根据基于俯视的彩色三维点云数据的幼苗株高计算方法得出单株幼苗的株高。实验结果表明,黄瓜苗株高的平均测量误差为2.30mm,平均测量相对误差为7.69%,该结果可为苗期作物群体关键生长参数的提取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育苗 无损测量 RGB-D相机 彩色三维点云 滤波 欧氏距离聚类
下载PDF
亚热带地区潜流人工湿地木本植物筛选与净化潜力评价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永华 吴晓芙 +2 位作者 郝君 陈明利 朱光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85-591,共7页
为了解决亚热带地区人工湿地植物的冬季草本植物地上部分枯死的问题,本研究引入16种木本植物到潜流人工湿地中进行净化潜力筛选与评价,并对木本植物的适应形态特性、生理特性、氮磷积累量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木本植物的成... 为了解决亚热带地区人工湿地植物的冬季草本植物地上部分枯死的问题,本研究引入16种木本植物到潜流人工湿地中进行净化潜力筛选与评价,并对木本植物的适应形态特性、生理特性、氮磷积累量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木本植物的成活率、株高增幅、根长增幅、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超氧化歧化酶、丙二醛、脯氨酸、过氧化物酶、生长量、氮磷平均浓度、氮磷的积累量都存在很大差异.采用建立的净化潜力评价体系将测试植物聚类分为3大类,较强的有夹竹桃、木槿,中等的有:棕榈、小叶迎春、栀子花、六月雪、龟甲冬青,较弱的有:大叶冬青、常春藤、金森女贞、金叶女贞、金边七里香、七里香、桂花、十大功劳、红叶石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型人工湿地 木本植物 聚类分析 净化潜力
原文传递
长白山植物群落谱系结构及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巍 曹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68,共6页
以往在长白山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中极少考虑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由物种亲缘关系所度量的群落谱系结构可以反映进化与生态过程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因而可以从全新的角度来了解群落构建的成因。文中研究以长白山76块样地为基础,分析了群落... 以往在长白山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中极少考虑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由物种亲缘关系所度量的群落谱系结构可以反映进化与生态过程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因而可以从全新的角度来了解群落构建的成因。文中研究以长白山76块样地为基础,分析了群落的谱系结构以及环境因子对其所造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各样地、各群落类型均表现出一定的谱系结构,表明长白山植物群落构建过程主要是受生态位机制的作用;海拔、林分郁闭度、坡度及土壤腐殖质厚度与谱系结构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将群落谱系结构结合环境因子的分布状态进行分析可以推测,环境压力作为生境过滤的形式是高山苔原以及岳桦林群落构建的最主要驱动力;干扰与环境压力对低海拔阔叶林群落构建起到重要作用;环境压力的缺失使得竞争作用放大,这成为决定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的主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植物群落 谱系聚集 谱系发散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庞洁 和太平 +2 位作者 黎向东 黎德丘 赵泽洪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89-193,共5页
利用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样地调查资料,以调查的17个样方中的55种乔木层植物的重要值为数据,采用系统聚类法分析该保护区的植物群落特征。结果显示,保护区内生境相似的植物群落较早得到合并,每个群落优势种或共优... 利用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样地调查资料,以调查的17个样方中的55种乔木层植物的重要值为数据,采用系统聚类法分析该保护区的植物群落特征。结果显示,保护区内生境相似的植物群落较早得到合并,每个群落优势种或共优种明显,保护区植物群落可以划分为猴欢喜群系、血胶木+云贵山茉莉群系、水石梓+长叶柞木群系等11个群系;保护区内除金花茶外,还分布有薯(Schizocapsa plantaginea)、锯叶竹节树(Carallia diplopetala)等其他珍稀植物甚至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群系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植物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鸿博 许云蕾 +3 位作者 余志祥 罗正平 董云祥 马焕成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6,共7页
选择攀枝花干热河谷区同一地块的22种植物叶片,分别对其C、N、P化学计量特征指标进行分析,以便了解其生化计量特征与抗旱性的关联性。结果表明,22种植物叶片叶C含量变化范围为365.03~476.33 g·kg^(-1),平均C含量为433.92 g·kg... 选择攀枝花干热河谷区同一地块的22种植物叶片,分别对其C、N、P化学计量特征指标进行分析,以便了解其生化计量特征与抗旱性的关联性。结果表明,22种植物叶片叶C含量变化范围为365.03~476.33 g·kg^(-1),平均C含量为433.92 g·kg^(-1);叶N含量变化范围为10.91~35.08 g·kg^(-1),平均N含量为20.51 g·kg^(-1),高于全球及全国叶N含量平均水平;叶P含量变化范围为1.94-3.10 g·kg^(-1),均值为2.56 g·kg^(-1),高于全球及全国叶P含量平均水平。聚类分析将22种植物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C、N、P含量均值均较最高;第Ⅱ类群C含量较低,N含量较高,P含量较低;第Ⅲ类群C含量较高,N、P含量为4个类群中最低;第Ⅳ类群C含量最低,N含量较低,P含量较高。有11种植物叶片N∶P<10且N含量<20.0 g·kg^(-1),受到N元素限制;没有植物受到P元素限制;除白刺花、毛红椿外,其余9种植物均未受到2种元素限制。综合分析22个植物种N含量与N∶P呈显著正相关,而P含量与之相关性较弱的特征,认为N元素更可能限制干热河谷地区植物生长发育,而P含量较高表明植物体内存在主动吸收P元素来提高抗逆性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植物叶片 生化计量特征 植物聚类 限制元素
下载PDF
几种水生植物种子萌发的聚集效应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洁琳 尹黎燕 +2 位作者 陈媛媛 顾舒平 李伟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0-335,共6页
以10种常见水生植物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聚集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鳖科植物种子萌发对聚集的响应多为正效应: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出水水菜花(O.emersa)、密刺苦草(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水鳖(Hydrocharis d... 以10种常见水生植物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聚集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鳖科植物种子萌发对聚集的响应多为正效应: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出水水菜花(O.emersa)、密刺苦草(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水鳖(Hydrocharis dubia)和无尾水筛(Blyxa aubertii)种子聚集后其最终萌发率显著提高;苦草(V.na-tans)和刺苦草(V.spinulosa)种子聚集后最终萌发率虽然没有显著提高,但是其萌发速率得到显著提高。种子聚集对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的种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穿叶眼子菜(Potamogeton perfo-liatus)和水麦冬(Triglochin palustre)的种子萌发无显著作用。水生植物的种子聚集萌发特性可能与其繁殖策略有关。水鳖科植物多进行有性繁殖或者有性繁殖比例较大,其种子也由于粘性物质的包裹为聚集分布,在野外聚集萌发的大量植株形成一个单一物种的斑块,这有利于迅速占领新生境。而穗花狐尾藻、穿叶眼子菜和水麦冬种群维持和扩张基本依靠克隆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种子萌发 聚集萌发 密度效应
下载PDF
结合法向聚类的大叶片植物重建 被引量:6
7
作者 葛娟 周炜 +1 位作者 刘浏 李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40-1944,共5页
根据大叶片植物自身的特性,提出一种从3D点云中重建大叶片植物的方法,主要包括点云聚类和叶片重建两部分.首先根据叶片3D点之间的距离对叶片的3D点云进行初始聚类;然后依据叶子大而平、不同叶片法线方向相差较大的特性,通过计算点的法线... 根据大叶片植物自身的特性,提出一种从3D点云中重建大叶片植物的方法,主要包括点云聚类和叶片重建两部分.首先根据叶片3D点之间的距离对叶片的3D点云进行初始聚类;然后依据叶子大而平、不同叶片法线方向相差较大的特性,通过计算点的法线将3D点云细分为多个聚类,每个聚类表示一片叶子;最后利用一个通用叶子模型将每个聚类拟合成叶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重建真实感很强的大叶片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重建 基于图像的建模 聚类
下载PDF
Research on Clustering Equivalent Modeling of Large-Scale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s 被引量:5
8
作者 Fei Li Yao Huang +2 位作者 Fan Wu Yang Liu Xing 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SCD 2018年第4期80-85,共6页
There are dozens or hundreds of grid-connected inverters for large-scale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s.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study of the impact that large-scale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s have on the power system whi... There are dozens or hundreds of grid-connected inverters for large-scale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s.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study of the impact that large-scale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s have on the power system while avoiding the need to establish a detailed model for each inverter,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equivalent model of large-scale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s.Power generation units of the same type are combined by 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to reduce the simulation scale in number.According to the actual data of Shenmu large-scale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employing RT-LAB software is used to conduct simulation verification and error analysis.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proposed clustering equivalent modeling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can accurately track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 INVERTER clustering equivalent dynamic RT-LAB
原文传递
福建邵武将石地区维管束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俊德 林鹏 +1 位作者 李振基 侯学良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7-882,共6页
福建邵武将石地区的植物区系处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地区,有维管束植物173科461属915种(含种下单位).该区植物种类丰富,具有许多珍稀、古老、孑遗植物成分.在科、属水平上对其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带... 福建邵武将石地区的植物区系处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地区,有维管束植物173科461属915种(含种下单位).该区植物种类丰富,具有许多珍稀、古老、孑遗植物成分.在科、属水平上对其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带分布类型的科占绝对优势,共77科,占53.1%;温带分布类型有37科,占25.5%;属的区系成分中,属的热带分布类型计197属,占区总属数的52.2%,温带分布类型共有169属,占44.9%.可见该植物区系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主导地位,温带成分次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和庐山自然保护区关系最为密切,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次之,和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的差异较大,这主要由它们生态地理条件、区系成分组成的差异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武将石 维管束植物 区系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Research advance in phenotype detection robots for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被引量:3
10
作者 Yuanqiao Wang Jiangchuan Fan +3 位作者 Shuan Yu Shuangze Cai Xinyu Guo Chunjiang Zh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CAS 2023年第1期14-25,共12页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robot technology has made phenotype detection robots a key for extracting and analyzing phenotyping data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The different appl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robots and ...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robot technology has made phenotype detection robots a key for extracting and analyzing phenotyping data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The different appl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robots and phenotype detection robot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Further,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odes of the current phenotype detection robots were summariz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The publications with keywords related to clustering distribut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phenotype robots were classified.Additionally,a conclusion on the design criteria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plant phenotype detection robots was summarized and obtained,and the challeng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were proposed,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rob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vision plant phenotype detection robot phenotyping analysis sensor evaluation system device clustering
原文传递
模糊数学在植物群落分类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雅文 陈俊梁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411-413,共3页
本文应用模糊聚类对山西省太岳山北部绵山地区的部分植被进行了分类,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模糊聚类 分类
全文增补中
Using classification assignment rules to assess land-use change impacts on forest biodiversity at local-to-national scales 被引量:1
12
作者 Kathrin Affeld Susan K. Wiser +1 位作者 Ian J. Payton Miquel DeCaceres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18年第2期162-176,共15页
Background: Ecosystem representation is one key component in assessing the biodiversity impacts of land-use changes that will irrevocably alter natural ecosystems. We show how detailed vegetation plot data can be use... Background: Ecosystem representation is one key component in assessing the biodiversity impacts of land-use changes that will irrevocably alter natural ecosystems. We show how detailed vegetation plot data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inundation by a proposed hydroelectricity dam in the Mokihinui gorge, New Zealand, on representation of natural forests. Specifically we ask: 1) How well are the types of forest represented Locally, regionally, and nationally; and 2) How does the number of distinct communities (i.e. beta diversity) in the target catchment compare with other catchments nationally? Methods: For local and regional comparisons plant species composition was recorded on 45 objectively located 400 m2 vegetation plots established in each of three gorges, with one being the proposed inundation area of the Mokihinui lower gorge. The fuzzy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of noise clustering was used to assign these plots to a specific alliance and association of a pre-existing national-scale classification. NationaLly,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alliances and associations in a catchment and either catchment size or the number of plots per catchment by fitting Generalised Additive Models. Results: The four alliances and five associations that were observed in the Mokihinui lower gorge arepresent in the region but limited locally. One association was narrowly distributed nationally, but is the mostfrequent association in the Mokihinui lower gorge; inundation may have consequences of national importance to its long-term persistence. That the Mokihinui lower gorge area had nearly twice as many plots that could not be assigned to pre- existing alliances and associations than either the Mokihinui upper or the Karamea lower gorges and proportionally more than the national dataset emphasises the compositional distinctiveness of this gorge. These outlier plots in the Mokihinui lower gorge may be unsorted assemblages of species or reflect sampling bias or that na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A-DIVERSITY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s Ecosystem representation Hydroelectricity dams Land-use change National 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 Noise clustering New Zealand NVS databank plant community composition
下载PDF
基于局部模糊聚类的植物叶脉提取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泽静 张征 郑伯川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325-330,共6页
植物叶片叶脉提取有助于对植物叶片进行分析研究。模糊聚类能够自动将叶脉和叶肉区域区分开,但是受光照不均影响,全局模糊聚类方法容易错分叶脉和叶肉区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模糊聚类的植物叶脉提取方法。首先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提... 植物叶片叶脉提取有助于对植物叶片进行分析研究。模糊聚类能够自动将叶脉和叶肉区域区分开,但是受光照不均影响,全局模糊聚类方法容易错分叶脉和叶肉区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模糊聚类的植物叶脉提取方法。首先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提取叶片区域;然后根据Canny边缘检测算法检测到的叶脉边缘提取包含叶脉的初始叶脉区域;最后利用模糊聚类对初始叶脉区域进一步分类,得到最终的叶脉区域。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较准确的提取叶脉区域,避免光照不均对聚类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植物叶片 模糊聚类 叶脉提取
下载PDF
两种淫羊藿植株性状与环境因子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雪飞 王兵兵 +2 位作者 王悦云 邹淑涵 徐文芬 《贵州科学》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探讨植株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为淫羊藿药材道地性研究、种质资源保护及野生抚育、优良品种培育提供依据。对40个种质产地野生粗毛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植株性状及土壤因子进行测定,用手持GPS基准定位仪记录各产地相应海拔、... 通过探讨植株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为淫羊藿药材道地性研究、种质资源保护及野生抚育、优良品种培育提供依据。对40个种质产地野生粗毛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植株性状及土壤因子进行测定,用手持GPS基准定位仪记录各产地相应海拔、经度和纬度并通过查询各产地气象部门获取气候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淫羊藿性状与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并对各产地居群植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变异性分析。淫羊藿植株性状与其对应环境因子存在密切关系,其中影响巫山淫羊藿各性状的关键因子为7月均温,影响较大的因子为海拔、纬度。影响粗毛淫羊藿整体性状的主要为纬度、无霜期、年均日照时数、海拔,相对土壤因子,气候因子对粗毛淫羊藿性状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选择适宜环境,可加快植株的生长发育,益于淫羊藿药材的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环境因子 植株性状 变异性分析 聚类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FLORA OF WOODY PLANTS OF SHANXI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LORA OF SHANXI AND SOME REGIONS,CHINA
15
作者 张峰 上官铁梁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1998年第2期57-65,共9页
There are 463 species of woody plant, belonging to 166 genera and 70 families in Shanxi, North China. The floristic composition types of genera and species are abundant, in which the compositions distributed in tempe... There are 463 species of woody plant, belonging to 166 genera and 70 families in Shanxi, North China. The floristic composition types of genera and species are abundant, in which the compositions distributed in temperate zones (including North Temperate, Old World Temperate and Temperate Asia), having 62 genera, are dominant and account for 38.27% in total genera (except for Cosmopolitan), and they are major constructive or dominant species of vegetation in Shanxi. The floristic compositions of woody plants of Shanxi, Hebei, Beijing, Shandong, Henan, Jiangxi and Inner Mongolia were studied comparatively by using diversity index,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and groupaverage clustering, respectively. The floristic composition of Shanxi was considerably similar to that of Hebei, Beijing and Shandong because they shared a lot of genera, specially genera distributed in temperate regions, such as Rosa, Quercus, Populus, Salix, Acer, Ulmus, Pinus etc. and their ecoenvironment were considerably similar. However, the flora of Shanxi was comparative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Henan, Jiangxi and Inner Mongolia by reason that there were distinct differences among their ecogeographic conditions, floristic compositions and constructive or dominant species of dominant vegetation 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ODY plant FLORISTIC composition DIVERSITY index PCA groupaverage clustering SHANXI
下载PDF
武汉市黄陂区素山寺森林公园常见森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和结构分析
16
作者 褚立明 廖楚琼 +6 位作者 肖君宏 周茜 谭建新 邵家辉 韩晓剑 冯松 杨筑筑 《湖北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9-15,21,共8页
为了做好森林抚育前的植物群落调查,在黄陂区素山寺森林公园选取6个常见的森林群落进行木本植物调查,并对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泛热带和北温带分布的科和属占比均超过50%,表明本地植物区系呈现明显的过渡性。对比乔木层、... 为了做好森林抚育前的植物群落调查,在黄陂区素山寺森林公园选取6个常见的森林群落进行木本植物调查,并对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泛热带和北温带分布的科和属占比均超过50%,表明本地植物区系呈现明显的过渡性。对比乔木层、灌木层和幼苗层的香农威纳指数和辛普森指数,灌木层和幼苗层的多样性均高于乔木层,且幼苗层的多样性在多个样地中最高。相较于灌木层和幼苗层,乔木层的优势种表现出更高的相似性。使用基于算术平均值的非权重成对组法(UPGMA)对6个样地乔木层进行聚类分析,主要分成两大分支,一个分支是白栎构成的落叶阔叶林;另一分支是含有杉木的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又细分成栓皮栎为主的混交林和杉木为主的混交林。对比各样地的径级结构,栎类林的径级出现明显的间断,这可能是人为砍伐或者森林演替过程出现树木自然死亡形成的。针叶林占优的群落乔木径级高峰普遍右偏,表明针叶林树龄整体偏小。建议在抚育砍伐前研究植被类型、植物多样性和径级等方面的差异,评估砍伐行为对森林固碳能力的影响;森林抚育要考虑到不同林斑的差异,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抚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山寺森林公园 植物多样性 聚类分析 径级结构 森林抚育
下载PDF
一个自适应的植物枝干重建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娟 李红军 +1 位作者 张晓鹏 李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5-860,共6页
植物的真实感建模在真实场景绘制、3D游戏、农林业研究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植物形态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大部分植物的真实感模型的精确重建方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提出一种从植物枝干的三维扫描数据中重建植物枝干结构的方... 植物的真实感建模在真实场景绘制、3D游戏、农林业研究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植物形态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大部分植物的真实感模型的精确重建方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提出一种从植物枝干的三维扫描数据中重建植物枝干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依据植物枝干结构自适应的调整计算精度,从而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大大降低计算复杂度。首先将植物枝干的三维扫描数据分割成长度相等的几个段,并分别对每段进行初始聚类;然后自适应的对包含分叉结构的聚类进行迭代细分以形成更符合植物枝干结构的聚类;最后,提取枝干骨架并形成最终的表面网格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并且能够重建出比较接近植物真实枝干结构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重建 骨架提取 聚类 细分
下载PDF
36份玉米自交系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新莉 史庆玲 +1 位作者 董永彬 李玉玲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3-137,共5页
选用36份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对7个植株性状进行变异程度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并选取10个自交系分别与郑58和昌7-2进行杂交组配,评价应用价值。结果表明,自交系各性状之间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可将自交系划分为不同类群,类群间... 选用36份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对7个植株性状进行变异程度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并选取10个自交系分别与郑58和昌7-2进行杂交组配,评价应用价值。结果表明,自交系各性状之间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可将自交系划分为不同类群,类群间距离越大,性状差异越大,但部分杂交种双亲被划分在同一类群。杂交种分析表明,部分性状杂种优势明显,且与母本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植株性状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常规生化成分表型的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孔祥瑞 杨军 +2 位作者 岳文杰 郑国华 王让剑 《中国茶叶》 2020年第12期42-47,共6页
对茶树品种进行基于常规生化成分的鉴定和多样性分析,可以指导茶树育种中优势互补亲本的选择,从而提高优异基因的交流累加和新品种选育效率。对189个茶树品种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参试茶树品种的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含量... 对茶树品种进行基于常规生化成分的鉴定和多样性分析,可以指导茶树育种中优势互补亲本的选择,从而提高优异基因的交流累加和新品种选育效率。对189个茶树品种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参试茶树品种的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含量分别为2.3%~3.8%、21.5%~33.5%、11%~20%、3.7%~4.9%,4个常规生化成分性状Shannon-Weaver指数均值为1.83,变异系数均值为22%,遗传多样性丰富。基于4个常规生化成分性状分别计算乌龙茶品种与红绿茶品种的欧氏遗传距离,结果显示两类品种之间呈完全重叠的包含关系。主成分分析可将参试茶树品种分成3个亚组,亚组间具有相似的欧氏遗传距离,但又具组内品种特色,可提供茶树育种亲本选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生化性状 多样性 遗传距离 分层聚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火电机组运行模式建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隋丽颖 黄孝彬 +2 位作者 谭文 田志强 李娜 《现代电力》 2010年第2期74-77,共4页
为使火电机组运行方式更经济,充分利用火电厂历史运行数据,设计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模式归并算法,用于建立火电机组典型的运行模式集合。该算法以划分工况区间的数据为挖掘对象,通过对典型热力参数的相似性比较与分析,将满足条件的运行... 为使火电机组运行方式更经济,充分利用火电厂历史运行数据,设计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模式归并算法,用于建立火电机组典型的运行模式集合。该算法以划分工况区间的数据为挖掘对象,通过对典型热力参数的相似性比较与分析,将满足条件的运行记录归并为一类运行模式。运行模式集合挖掘完毕后建立典型运行模式库。利用该归并算法对盘山电厂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挖掘,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运行模式 聚类分析 归并算法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