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个激变变星或相关天体的分光证认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宗云 刘武 胡景耀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5,共15页
在20个研究得很少的激变变星或者曾经被分类为激变变星的相关天体的光谱中,13个被证实为属于激变变星(65%),另外7个似乎应该被排除(表1第8列).不像其他研究者那样,仅给出非激变变星(noncv)或热天体(hot... 在20个研究得很少的激变变星或者曾经被分类为激变变星的相关天体的光谱中,13个被证实为属于激变变星(65%),另外7个似乎应该被排除(表1第8列).不像其他研究者那样,仅给出非激变变星(noncv)或热天体(hotobject),还以更强的证据和更多的光谱特征证认出1个DA型白矮星、4个双星系统及其子星的光谱型.新的光谱资料不支持FYPer的HerbigAe/Be分类,它是一个激变变星.对于PG1712+493,不仅给出星和云的混合谱,还分别得到星云和O型中央星的光谱,并将在此基础上对这个行星状星云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变变星 行星状星云 白矮星 分光证认
下载PDF
行星状星云中CO(1-0)谱线发射的新观测
2
作者 张海燕 孙锦 平劲松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3-27,共5页
 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 .7 m 射电望远镜,对5 个行星状星云给出了新的谱线观测结果.其中行星状星云M1 - 8 和M3 - 3 已探测到CO(2 - 1) 的发射,给出了它们的CO(1 - 0) 观测结果;对曾进行过CO 观测,但未探测到CO 发射的行星状星...  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 .7 m 射电望远镜,对5 个行星状星云给出了新的谱线观测结果.其中行星状星云M1 - 8 和M3 - 3 已探测到CO(2 - 1) 的发射,给出了它们的CO(1 - 0) 观测结果;对曾进行过CO 观测,但未探测到CO 发射的行星状星云M1 - 12 、M2 - 43 和NGC6537 ,第一次证认了它们的CO(1 - 0) 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谱线发射 行星状星云 恒星演化 晚期阶段
下载PDF
行星状星云测距的研究现状
3
作者 杨嫒媛 朱辉 +1 位作者 田文武 吴丹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4-300,共17页
行星状星云是研究恒星演化、星际介质与星系化学形成历史与演化等问题的重要探针。距离是行星状星云的基本物理参数,对研究其大小、光度、电离质量、形成率、空间密度和在银河系内的分布等性质至关重要。河内行星状星云距离的研究已有... 行星状星云是研究恒星演化、星际介质与星系化学形成历史与演化等问题的重要探针。距离是行星状星云的基本物理参数,对研究其大小、光度、电离质量、形成率、空间密度和在银河系内的分布等性质至关重要。河内行星状星云距离的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但其测距结果的准确性普遍偏低,仅有31颗距离的不确定度在20%内。概述了行星状星云测距的9种主要方法,即:三角视差法、星团成员法、膨胀视差法、分光视差法、红化方法、Na D线吸收法、中心重力法、统计方法、运动学方法。着重介绍运动学测距法,用于测量受银道面上消光严重或没有可观测中心星但射电较明亮的行星状星云距离,为将来进一步的测距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状星云 测距方法 运动学距离 中性氢
下载PDF
天体尺度上的重大灾变事件——恒星的形成和归宿(下)
4
作者 赵君亮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5-259,共5页
恒星之一生,长者可达几万亿年,短则不到一千万年,期间历经多次短时标的灾变事件,而此类事件出现前后,恒星多方面性质发生了非常剧烈的、甚至是根本性的改变。对此,天文学家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但尚未完全洞悉其中之众多奥秘。
关键词 行星状星云 白矮星 中子星 黑洞
下载PDF
双极行星状星云形成的Monte—Carlo分析
5
作者 韩占文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9,共12页
在行星状星云形成过程中双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双星演化过程在行星状星云形成中的作用,研究了不同的双星质量比分布、恒星初始-终止质量关系,星族参数(年龄和金属丰度)、公共包层的理论模型等... 在行星状星云形成过程中双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双星演化过程在行星状星云形成中的作用,研究了不同的双星质量比分布、恒星初始-终止质量关系,星族参数(年龄和金属丰度)、公共包层的理论模型等对结果的影响.我们得到下列结论:(1)双星相互作用可能影响34%-43%的行星状星云的形成;(2)本文所考虑的主要的双星相互作用过程(引力聚焦、公共包层抛射和双星并合)具有相近的重要性;(3)如果双星质量比呈均匀分布或上升分布的话,大质量双星更容易产生双极行星状星云;(4)公共包层的抛射可能是非常有效的;(5)本文的模拟结果支持文[1]提出的恒星初始-终止质量关系,支持文[2]提出的行星状星云测距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星 行星状星云 MONTE-CARLO法 双极行星
下载PDF
行星状星云核星V651 Mon的光度异常变化
6
作者 郝象梁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21-224,共4页
文中给出了我们于1988年和1989年间用32/385cm折光望远镜及60/90/180cm Schmidt照相仪对行星状星云核星V651Mon.的照相光度观测结果。从V651Mon.的光变曲线中我们看到,已于1987年趋于消失的食光变现象(其光度起伏△m~0.~m4),到1988年... 文中给出了我们于1988年和1989年间用32/385cm折光望远镜及60/90/180cm Schmidt照相仪对行星状星云核星V651Mon.的照相光度观测结果。从V651Mon.的光变曲线中我们看到,已于1987年趋于消失的食光变现象(其光度起伏△m~0.~m4),到1988年重又出现,其光变幅增大到△m~1.~m1。且其食变参数与1986年各有差异.同时从1989年的观测结果中也证实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对此,文中也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状 星云核 光度变化
下载PDF
行星状星云NGC2346核星的食光变现象的消失
7
作者 郝象樑 《天体物理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248-254,共7页
本文给出了对行星状星云NGC2346核星AGK3—0°695从1981年到1987年这段期间内所做的照相观测结果。从中我们看到该天体自1981年底开始出现的大变幅食光变现象持续数年之后,从1986年开始其光变幅度迅速减小,由85年的Δm~4~m减小到8... 本文给出了对行星状星云NGC2346核星AGK3—0°695从1981年到1987年这段期间内所做的照相观测结果。从中我们看到该天体自1981年底开始出现的大变幅食光变现象持续数年之后,从1986年开始其光变幅度迅速减小,由85年的Δm~4~m减小到86年的Δm~1~m.1。而且到1987年其光变曲线仅存Δm~0~m.4的不规则亮度起伏,已无明显的周期性光变现象,文中对此现象做了初步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状 星云 光度变化
下载PDF
行星状星云M1-7,M1-16和VV47的CO成图观测
8
作者 孙锦 张承岳 +1 位作者 谢书定 唐歌实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1995年第16期252-253,共2页
观测表明行星状星云(PN)是由高度演化的AGB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标内(~IO‘年)形成的。因此现在认为即是不是全部,许多PN的周围将保留AGB星的中性包层遗迹。分子的观测是示踪PN中性包层的重要探针。1991年IO月使用美国五大学射电天... 观测表明行星状星云(PN)是由高度演化的AGB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标内(~IO‘年)形成的。因此现在认为即是不是全部,许多PN的周围将保留AGB星的中性包层遗迹。分子的观测是示踪PN中性包层的重要探针。1991年IO月使用美国五大学射电天文台(FCRAO)的14m望远镜和QUARRY接收系统对两个较年青的行星状星云MI-7和MI-16以及一个年老的行星状星云VV47进行了COJ一IO的谱线成图观测,得到了这些星云CO谱线积分强度的空间分布和谱线发射的速度范围。主要结果如下:(1)M1-7的CO(1-O)发射类似CO(2-1)的接近于球形分布,整个辐射区略向东北一西南方向倾斜,且稍大于CO(2-1)的发射区,约为44”×44”。而膨胀速度则小于CO(2-l)的结果,约为20km/s。(2)MI-16是我们观测样本中光学星云最小的一个年青PN(~3”.6)。没有找到对应CO(2-1)成图资料。我们的观测表明,CO(1-0)的分子射区呈椭圆形壳层结构。凸α×凸δ~82”×45”。可见尽管源的星云半径很小,但分子发射区有很大的伸展。该源的CO(1-0)包层的膨胀速度类似MI-7也小于CO(2-1)的,大约是20km/s。这一现象味着COJ=1-0跃迁相对2-1跃迁而言分布在离电离星云较远的部分。(3)VV47是一个年老的行星状星云。最近Bachfler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状星云 谱线轮廓 CO成图观测 AGB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