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国外乡村教育生态转型的在地化实践
被引量:52
- 1
-
-
作者
王红
邬志辉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
-
出处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8-105,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基本类型与模型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8JJD880001)成果
-
文摘
为应对自然生态危机、贫困学生的学业质量危机以及乡村青年的地方身份认同危机,部分西方国家的乡村教育经历着以"地方"为支点的教育生态转型实践,即在地化教育。在地化教育的理念辩证地融合了生态正义理论、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以及批判教育学的理论内涵,通过为"地方"赋权,将培养公民意识、增进社区福祉以及提升学校效能紧密联系起来,学校教育转向"教人存在"的生态思维,以"自下而上"的变革方式为主导,以学习和教学方式变革为手段,以主题课程为载体,以社区资源、知识、文化的教育价值为中介,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就,助力社区民主和生态治理,体现了其可持续的本质。
-
关键词
乡村教育
在地化教育
地方意识
教育生态转型
-
Keywords
rural education
place-based education
place-consciousness
education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
分类号
G51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周庄古镇创造性破坏与地方身份转化
被引量:43
- 2
-
-
作者
姜辽
苏勤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
出处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31-1142,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99)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1071099
-
文摘
地方身份通过内外部政治经济力量交互作用,成为当地社会关系的历史纹理,是利益相关者意识形态的反映。以周庄为案例地,借助创造性破坏模型深入分析古镇地方身份转化。研究发现:周庄满足该模型的3个主要变量。与西方企业家主导模式不同,中国政府对旅游的推动作用是强大的,不仅履行决策制定者和投资者的职能,而且为象征资本的创造、社会资本的延伸和文化资本的维护做出贡献;伴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和动机的多样化,商业化景观迅速蔓延,不断冲击古镇遗产景观身份;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经历了积极—消极—积极的回归过程。从文化霸权与表征、游客凝视、人口置换与社会身份复杂性等角度对周庄古镇地方身份转化进行理论解释,认为地方身份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产物,表征主流意识形态;为适应游客凝视,利益相关者以东拼西凑的形式改造古镇地方身份;人口置换的结果增加了"新周庄人"社会身份的复杂性,由此带来社会关系破碎、社会认同下降、地方感丧失等问题,导致周庄地方身份转化。
-
关键词
创造性破坏
地方身份
转化
古镇
周庄
-
Keywords
creative destruction
place-based identity
transformation
ancient town
Zhouzhuang
-
分类号
K928.7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
题名乡村职业教育在地化发展研究
- 3
-
-
作者
郭海洋
冯琳
-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2-79,共8页
-
基金
2023—202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太行山东麓传统村落的教育变迁研究”(项目编号:HB23JY013,主持人:郭海洋)。
-
文摘
乡村职业教育在地化阐释,不仅融合了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而且深入挖掘了乡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回归“地方”意义的维度,发现乡村职业教育中“在地化”带来了一个个体亲切经验的和融入地方文化特质的乡村职业学校的文化空间。通过转向“地方”的认识思路,将乡村变成具有多维意义的教育空间,使其成为乡村职业教育“在地化”的“价值意义场”。
-
关键词
乡村职业教育
在地化教育
在地化变革
-
Keywords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place-based education
place-based transformation
-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