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失序与犯罪——西方环境犯罪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瑞生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43-48,共6页
西方环境犯罪学研究可以追溯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芝加哥社会学派内部进行的重要的犯罪学研究。威克斯卓姆对斯德哥尔摩警察记录犯罪进行了研究,很好地说明了犯罪在大城市的位置分布方式。费尔森、克拉克、科恩等发展了机会理论与日常... 西方环境犯罪学研究可以追溯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芝加哥社会学派内部进行的重要的犯罪学研究。威克斯卓姆对斯德哥尔摩警察记录犯罪进行了研究,很好地说明了犯罪在大城市的位置分布方式。费尔森、克拉克、科恩等发展了机会理论与日常活动理论来解释犯罪与环境的关系。西方学者亦研究了犯罪人对空间的看法与使用、不文明与犯罪的关系以及"破窗户假说",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地点 机会理论与日常活动理论 不文明 “破窗户假说”
下载PDF
网络犯罪之司法管辖辨析
2
作者 李延军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5年第5期70-73,共4页
网络空间的无国界使得网络犯罪的刑事司法管辖界限变得模糊,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使传统的刑事司法管辖的基础陷入困境。在确定网络犯罪的管辖权时应当对传统刑事管辖的理论进行发展和修正,确定合理有效的国内法管辖原则;同时加强国际司... 网络空间的无国界使得网络犯罪的刑事司法管辖界限变得模糊,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使传统的刑事司法管辖的基础陷入困境。在确定网络犯罪的管辖权时应当对传统刑事管辖的理论进行发展和修正,确定合理有效的国内法管辖原则;同时加强国际司法协助也是解决网络犯罪刑事管辖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刑事管辖 虚拟空间 犯罪地
下载PDF
信息网络犯罪地判断规则再认识 被引量:1
3
作者 奚哲涵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3年第6期134-145,共12页
“犯罪地”的确定是刑事诉讼地域管辖制度的核心。随着我国犯罪类型的急剧变化,对“犯罪地”的解释已呈宽松、扩张之势,判断传统案件“犯罪地”的规则在针对信息网络犯罪案件之时已有不适之处,服务器所在地、被害人被侵害地作为管辖连... “犯罪地”的确定是刑事诉讼地域管辖制度的核心。随着我国犯罪类型的急剧变化,对“犯罪地”的解释已呈宽松、扩张之势,判断传统案件“犯罪地”的规则在针对信息网络犯罪案件之时已有不适之处,服务器所在地、被害人被侵害地作为管辖连结点已经无法适应信息网络犯罪所呈现的新样态。限制并案管辖的延伸空间以及平衡侦查管辖与审判管辖之间的关系是重中之重。在诉讼中“犯罪地”不是静态、恒定的,证据变化会导致原有的管辖连结点丧失或改变,因此需要建立动态判断规则并对程序效力加以明晰,同时完善相配套的指定管辖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犯罪 犯罪地 连结点 动态判断规则
下载PDF
省际标准不一的数额犯定罪量刑问题初探
4
作者 廖明 廖万里 《刑法论丛》 CSSCI 2010年第3期238-247,共10页
对于犯罪地涉及多个省份的数额犯案件,由某一省份内的公安司法机关受理后,在地区管辖竞合与数额犯省际标准差异的共同作用下,存在着是根据犯罪地的数额标准还是根据案件受理地的数额标准来追诉和定罪量刑的争议。结合刑法与刑事诉讼法... 对于犯罪地涉及多个省份的数额犯案件,由某一省份内的公安司法机关受理后,在地区管辖竞合与数额犯省际标准差异的共同作用下,存在着是根据犯罪地的数额标准还是根据案件受理地的数额标准来追诉和定罪量刑的争议。结合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理论进行分析,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应是前者。这一争议启示我们,不能割裂学科之间的联系,应当用宽视域来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额犯 犯罪地 案件受理地 定罪 量刑
原文传递
应对“首要威胁”的起点:网络犯罪管辖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郭烁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111,共8页
互联网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却也使得网络犯罪愈发泛滥,已被发达国家看作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由于犯罪行为不受时空限制且具有虚拟性质、损失难以弥补等特点,传统刑事司法制度在应对该类犯罪行为时几乎处于"... 互联网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却也使得网络犯罪愈发泛滥,已被发达国家看作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由于犯罪行为不受时空限制且具有虚拟性质、损失难以弥补等特点,传统刑事司法制度在应对该类犯罪行为时几乎处于"失灵"状态,这首先表现在犯罪管辖的确立方面。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该问题的挑战。在比较法的视野下,类型化的区分具体问题可能会对明确司法管辖有所裨益,例如提高网络犯罪地的确定标准,进而协调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管辖 犯罪地标准
下载PDF
关于强制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及标志罪的认定
6
作者 赵远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第4期71-78,共8页
强制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及标志罪是《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一种重要的反恐新罪名。其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及标志的行为。要准确区分本罪之罪与非罪... 强制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及标志罪是《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一种重要的反恐新罪名。其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及标志的行为。要准确区分本罪之罪与非罪及其与相关犯罪的界限。本罪无未遂形态问题,存在既遂、预备及预备阶段的中止形态的区分。构成本罪的行为同时又触犯其他罪名的,属于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罪处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及标志 公共场所 罪与非罪 犯罪既遂 罪数形态
下载PDF
经济犯罪侦查启动程序研究
7
作者 曹文智 曹云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3,共6页
我国侦查程序的启动模式沿袭了前苏联的启动模式,与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把立案程序作为与侦查并列的一个单独阶段。这种模式在我国过去的普通刑事犯罪侦查实践中,发挥了分流案件、保障人权、制约侦查权的扩张等诸多功能... 我国侦查程序的启动模式沿袭了前苏联的启动模式,与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把立案程序作为与侦查并列的一个单独阶段。这种模式在我国过去的普通刑事犯罪侦查实践中,发挥了分流案件、保障人权、制约侦查权的扩张等诸多功能。但是近十年的经侦实践表明,这种侦查程序的启动模式,在应对经济犯罪时表现出诸多不相适应之处,抑制了侦查的效率、增加了犯罪黑数、削弱了对经济犯罪被害人诉权的保障。为了应对严峻的经济犯罪形势,应当遵循认识论的规律,增加立案审查阶段的调查手段,降低立案追诉实体要件的证明标准,并深入研究和梳理出涉及经济犯罪侦查的行政认定和鉴定,制定统一的操作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犯罪侦查 立案前审查 数额犯 目的犯
下载PDF
犯罪后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兼论流动人口犯罪的再犯防控
8
作者 李建军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6-42,共7页
犯罪的流动人口作为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对于其的管理应该属于流动人口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服刑完毕后的流动人口的再犯防控以服刑完毕的流动人口为管理对象,因此,对他们采取的相关再犯防控措施同时发挥着管理的功效。在不同阶段... 犯罪的流动人口作为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对于其的管理应该属于流动人口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服刑完毕后的流动人口的再犯防控以服刑完毕的流动人口为管理对象,因此,对他们采取的相关再犯防控措施同时发挥着管理的功效。在不同阶段,对犯罪流动人口的管理面临着不同的困难,流动人口合法权利的保障、犯罪后的执行效果以及服刑完毕后的生活和发展相关问题成为再犯防控和社会管理的重点考虑内容。从防止流动人口再犯的角度出发,改善和提升执行机关的执行效果、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以及建立和提升再犯评估机制是防控流动人口犯罪后再犯和有效管理流动人口的可行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异地执行 社区建设 再犯评估
原文传递
公安机关非法不立案的困境与出路
9
作者 李大为 任应晓 《教学与科技》 2015年第2期32-36,共5页
本文主要论述公安机关在面对报案或者控告时所做出的不合法的不立案决定,并且对该现象进行救济介绍,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设想与探究。
关键词 公安机关 不立案 非法 刑事诉讼法 公民 报案 犯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