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舰船姿态坐标变换及稳定补偿分析 被引量:42
1
作者 张志远 罗国富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4期34-40,共7页
分析了现有舰船姿态坐标变换的方法及其存在的不足。结合舰船平台罗经测量舰船姿态的原理,明确指出虽然舰船姿态变化是随机的,但是平台罗经测出的舰船姿态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由地理坐标系(惯性坐标系)到舰船甲板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必... 分析了现有舰船姿态坐标变换的方法及其存在的不足。结合舰船平台罗经测量舰船姿态的原理,明确指出虽然舰船姿态变化是随机的,但是平台罗经测出的舰船姿态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由地理坐标系(惯性坐标系)到舰船甲板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必须按照航向——横摇——纵摇的顺序进行;而由舰船甲板坐标系到地理坐标系的坐标变换必须按照纵摇——横摇——航向的顺序进行,并推导建立了舰船姿态变换方程,为舰船稳定平台及舰船姿态补偿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研究成果也可在航空航天、天文及控制领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摇 横摇 坐标变换 舰船 稳定平台
下载PDF
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的风力发电机载荷控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鲁效平 李伟 林勇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9-114,129,共7页
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独立变桨距系统的线性化模型。为了便于控制器设计,通过Park坐标变换将叶根的弯矩转换到两个固定的直交坐标系,对两个坐标系分别设计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进行载荷控制。在NREL建立的风力发电机模型FAST上对设计好的控制... 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独立变桨距系统的线性化模型。为了便于控制器设计,通过Park坐标变换将叶根的弯矩转换到两个固定的直交坐标系,对两个坐标系分别设计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进行载荷控制。在NREL建立的风力发电机模型FAST上对设计好的控制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MFA的独立变桨距控制器可以有效消除风力机上的不平衡载荷。与统一变桨距控制相比,叶轮俯仰弯矩最大峰值减小62.5%,偏转弯矩最大峰值减小60.1%,独立变桨距技术的采用对功率的输出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载荷控制 独立变桨距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Park坐标变换
下载PDF
基于灰色动态MGM(1,n)模型的舰船纵摇-升沉运动预报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积德 王淑娟 +1 位作者 李焱 沈继红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6,共6页
舰船在实际海况中的运动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非常复杂,六个自由度之间相互耦合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建立描述舰船运动的系统模型并对各自由度运动进行实时预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灰色MGM(1,n)模型用微分方程的形式表现了一个系... 舰船在实际海况中的运动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非常复杂,六个自由度之间相互耦合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建立描述舰船运动的系统模型并对各自由度运动进行实时预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灰色MGM(1,n)模型用微分方程的形式表现了一个系统中n个因素对某个因素变化率的影响,可以用于对非线性复杂系统的系统预测。通过对灰色系统理论的学习发现对原始数据用极差变换进行预处理后会更适合MGM(1,n)模型的拟合,为模型预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充分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对船模水池试验获得的纵摇、升沉运动数据以及海浪数据进行极差变换后建立灰色MGM(1,n)模型,并对纵摇、升沉进行非线性预报,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运动 纵摇 升沉 极差变换 灰色MGM(1 n)模型 非线性预报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线性预测的基音提取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坤 刘加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76-278,287,共4页
为有效提取基音周期,提出一种改进的小波变换方法,在小波滤波器的基础上,加入倍频抑制系数,以去除大部分的倍频干扰。根据语音情况融合阶数可调的线性预测,能去除强共振峰造成的倍频干扰,同时避免基音信号受到过多损伤。实验结果表明,... 为有效提取基音周期,提出一种改进的小波变换方法,在小波滤波器的基础上,加入倍频抑制系数,以去除大部分的倍频干扰。根据语音情况融合阶数可调的线性预测,能去除强共振峰造成的倍频干扰,同时避免基音信号受到过多损伤。实验结果表明,在安静的环境下,该方法的准确率可达97.8%;在信噪比为0 dB时,其准确率为91.1%,从而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准确性、鲁棒性和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音提取 小波变换 线性预测
下载PDF
减小塔影效应载荷波动的独立变桨距控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雷 孙宏利 邢作霞 《电气技术》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针对塔影效应引起风电机组载荷波动的情况进行研究,对其引入独立变桨距控制。建立风电机组风轮的线性时变模型,并将其写成状态方程的形式,进而引入Coleman变换将其变换成线性时不变模型。然后,在此模型基础上,加入PID控制器,从而完成独... 针对塔影效应引起风电机组载荷波动的情况进行研究,对其引入独立变桨距控制。建立风电机组风轮的线性时变模型,并将其写成状态方程的形式,进而引入Coleman变换将其变换成线性时不变模型。然后,在此模型基础上,加入PID控制器,从而完成独立变桨距控制系统的设计。在塔影效应的影响下,分别对独立变桨距控制和统一变桨距控制情况下风电机组的载荷波动进行仿真对比研究,并利用雨流统计法对风电机组进行疲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塔影效应影响下,采用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的风电机组载荷波动较采用统一变桨距控制策略的风机有明显改善,削弱了塔影效应载荷波动的影响,并延长了机组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变桨距 统一变桨距 Coleman变换 塔影效应 载荷波动 PID控制器 俯仰弯矩 偏航弯矩
下载PDF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语音合成基音标注搜索新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娟 张雪英 +2 位作者 黄丽霞 孙慧霞 陈建玲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3-156,160,共5页
在TD-PSOLA语音合成系统中,基音标注的准确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针对传统的短时自相关函数和小波算法准确性不高和没有自适应性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基音标注方法。该算法通过Hilbert-Huang变换分析语音,具有自... 在TD-PSOLA语音合成系统中,基音标注的准确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针对传统的短时自相关函数和小波算法准确性不高和没有自适应性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基音标注方法。该算法通过Hilbert-Huang变换分析语音,具有自适应性,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基函数,分解过程满足条件自动停止。采用文中自适应算法对整段非平稳语音信号进行基音标注,其中浊音段、过渡段采用Hilbert-Huang变换进行标注,清音段、非语音段用相近基音周期插值。实验证明,相比自相关方法、小波方法,文中算法反映了一帧内准周期的细微变化,适应性较好。对于频率不同的男声和女声,准确度可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音标注 语音合成 HILBERT-HUANG变换 基音周期 小波变换 自相关函数 自适应性
下载PDF
语音信号处理中基频提取算法综述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杰 龙子夜 +2 位作者 张博 陈咏丽 秦玉英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9-102,126,共5页
基频提取在语音信号处理领域是一个基础的课题。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的技术在准确率和鲁棒性方面还没有达到一个十分令人满意的水平。当语音是一个干净的语音时,大部分的基频提取算法的结果都很好,但是当语音中混有较强的噪声,或者语音... 基频提取在语音信号处理领域是一个基础的课题。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的技术在准确率和鲁棒性方面还没有达到一个十分令人满意的水平。当语音是一个干净的语音时,大部分的基频提取算法的结果都很好,但是当语音中混有较强的噪声,或者语音是多个语音的混合,从而同时含有多个基频的时候,很多现在的技术都表现得不好。该文介绍了若干主要的基频提取算法,并对这些算法的改进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器 基频提取 语音信号处理 小波变换
下载PDF
采用自监督对比学习的合成伪造语音检测方法
8
作者 杨曼 简志华 梁承涵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49,共10页
为了消除训练数据集中真实语音和伪造语音的样本数量不平衡对合成伪造语音检测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检测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监督对比学习的合成语音检测方法。所提方法将经过音高变换后的样本视为负样本,通过训练神... 为了消除训练数据集中真实语音和伪造语音的样本数量不平衡对合成伪造语音检测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检测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监督对比学习的合成语音检测方法。所提方法将经过音高变换后的样本视为负样本,通过训练神经网络使锚点样本特征与负样本特征不同,从而促使网络提取对于音高变换敏感的特征,再采用深度残差网络作为后端分类器来判决语音真伪。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手工设计的声学特征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伪造语音检测系统以及基于端到端的伪造语音检测系统相比,所提方法显著降低了系统的等错误率。由于自监督对比学习的合成伪造语音检测方法可以训练网络提取对音高变换敏感的特征,并且不受数据集中真伪语音数量不平衡的影响,因此显著提高了合成伪造语音检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造语音检测 合成语音检测 自监督对比学习 深度残差网络 音高变换
下载PDF
催化裂化油浆富芳烃组分热转化制备中间相沥青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贝 喻韬 +1 位作者 江鹏 周晓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28,共7页
利用催化裂化油浆富芳烃组分(FCC-KQ)制备中间相沥青,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对热缩聚残余物软化点和收率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热重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等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对FCC-KQ热转化行为的影响,提出... 利用催化裂化油浆富芳烃组分(FCC-KQ)制备中间相沥青,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对热缩聚残余物软化点和收率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热重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等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对FCC-KQ热转化行为的影响,提出中间相沥青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低温或短反应时间下,热缩聚残余物软化点升高缓慢而收率减小迅速;在高温或长反应时间下,热缩聚残余物软化点升高较快而收率减小缓慢;加压使热缩聚残余物软化点降低,收率增大;中间相小球的生长和融并是快速过程,此过程中热缩聚残余物的软化点迅速升高。由FCC-KQ在390℃、2 MPa下反应8 h制得软化点为121℃的各向异性中间相沥青C120,其性能与美国A240沥青相似,同时具备更高的残炭和更低的杂原子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油浆 富芳烃组分 中间相沥青 热转化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平均周期的鲁棒性基音周期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华国刚 戴蓓倩 +1 位作者 张钦 李辉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2002年第1期10-1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平均周期的鲁棒性基音周期检测方法 ( MPRE)。检测前加入小波变换预处理 ,以平滑信号中的细节分量 ,检测采用最小预测能量差和基于子帧划分的基音平均周期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克服很多基音检测方法中阈值难以...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平均周期的鲁棒性基音周期检测方法 ( MPRE)。检测前加入小波变换预处理 ,以平滑信号中的细节分量 ,检测采用最小预测能量差和基于子帧划分的基音平均周期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克服很多基音检测方法中阈值难以确定的问题 ,并对噪声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音检测 平均周期 噪声 鲁棒性 小波变换 语音信号处理
下载PDF
基于声道长度对齐的年龄语音转换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金中 李贤 汪增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75-581,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声道长度对齐的年龄语音转换方法.该方法包含频谱转换和基频转换两个方面,前者在频域依据声道因子和弯折函数对已进行基音标注过的每一帧语音的频谱进行弯折转换;后者对基频特征的转换采用线性变换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 提出一种基于声道长度对齐的年龄语音转换方法.该方法包含频谱转换和基频转换两个方面,前者在频域依据声道因子和弯折函数对已进行基音标注过的每一帧语音的频谱进行弯折转换;后者对基频特征的转换采用线性变换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同一人不同年龄段的语音进行转换合成,由年龄较大语音向年龄较小语音转换时,转换合成得到的语音频谱平均距离得到明显减小,转换效果较好,而从年龄较小语音向年龄较大语音转换时,频谱平均距离减少较小,同时女性年龄语音转换的效果和自然度都好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语音转换 声道长度对齐 基音标注 声道因子 弯折函数 线性变换
下载PDF
基于变桨系统的功率与载荷双目标协同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凌霄 刘宏伟 +2 位作者 李伟 林勇刚 顾亚京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0-756,共7页
为了保证机组功率的稳定及尽可能降低机组载荷,以600 kW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组为对象,围绕功率和载荷2个方面设计基于功率与载荷双目标的协同变桨控制策略.在功率方面,基于黄金分割法将流速段分割,每段采用不同的fuzzy PID控制;在降载方... 为了保证机组功率的稳定及尽可能降低机组载荷,以600 kW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组为对象,围绕功率和载荷2个方面设计基于功率与载荷双目标的协同变桨控制策略.在功率方面,基于黄金分割法将流速段分割,每段采用不同的fuzzy PID控制;在降载方面,采用d-q变换的方式,从叶轮坐标系将叶根弯矩变换到d-q坐标系,实现了三维转二维的简化,基于PID进行控制,经过Coleman反变换将结果输出给变桨执行机构,完成独立变桨.通过Matlab/Simulink和海流能分析软件Bladed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可以在保证功率稳定的同时,显著降低叶轮的不平衡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轴海流能机组 独立变桨 黄金分割法 D-Q变换 功率控制 载荷控制 发电
下载PDF
海上漂浮式风力机变桨距减载控制研究
13
作者 张志鹏 宋伟 +1 位作者 程志江 王智强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22期9-15,共7页
海上漂浮式风力机在受到风浪载荷作用,会引起漂浮式海上风机的叶尖位移和平台运动,造成载荷变化,使得风机的稳定性变差。为减小风机受到的载荷影响,基于Coleman坐标变化,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ID算法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利用模糊控制器对PI... 海上漂浮式风力机在受到风浪载荷作用,会引起漂浮式海上风机的叶尖位移和平台运动,造成载荷变化,使得风机的稳定性变差。为减小风机受到的载荷影响,基于Coleman坐标变化,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ID算法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利用模糊控制器对PID参数进行在线整定。通过FAST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模糊PID独立变桨距控制技术有效减小了由漂浮式平台的晃动引起的载荷,提高了平台稳定性;对由叶片摆动引起的载荷有一定的减载作用;同时降低了漂浮式海上风力机塔基载荷,提高了风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漂浮式风力机 独立变桨距 减载控制 Coleman变换 D-Q变换 模糊控制理论 气动载荷
下载PDF
基于载荷估计的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鲁效平 吴树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73-2380,共8页
研究基于载荷估计的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技术。传统的独立变桨距控制技术需测量叶根弯矩作为目标值,且需在每个桨叶上安装载荷传感器,增加了安装和维护成本,同时会引入测量噪音,基于载荷估计的独立变桨距技术能很好地克服上述问题。... 研究基于载荷估计的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技术。传统的独立变桨距控制技术需测量叶根弯矩作为目标值,且需在每个桨叶上安装载荷传感器,增加了安装和维护成本,同时会引入测量噪音,基于载荷估计的独立变桨距技术能很好地克服上述问题。分析风力发电机组载荷的主要来源及其影响程度,建立风载荷的过程模型,并以此构建载荷估计器。在NREL建立的风力发电机组模型FAST上对载荷估计器进行验证,并与传统方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载荷估计的独立变桨距控制器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风力发电机组上的不平衡载荷,与统一变桨距控制相比,叶轮的俯仰力矩最大峰值减少23%,偏转力矩的最大峰值减少15%,与传统独立变桨距控制技术相比,成本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载荷控制 独立变桨距 载荷估计 Park坐标变换 载荷传感器
下载PDF
GH Bladed和Matlab的交互软件设计及风力发电机的独立变桨控制器仿真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兴华 敬维 林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83-88,14,共6页
在风力发电机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常需借助于一些专业的风力机设计软件,如GH Bladed等。GH Bladed是一款工业级的风力机设计仿真软件,它具备了一些基本的风力机设计和验证工具,但是还不是十分全面,它的外部控制器的编写也不方便。利... 在风力发电机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常需借助于一些专业的风力机设计软件,如GH Bladed等。GH Bladed是一款工业级的风力机设计仿真软件,它具备了一些基本的风力机设计和验证工具,但是还不是十分全面,它的外部控制器的编写也不方便。利用命名管道技术、Matlab Engine技术设计出交互软件,使得GH Bladed和Matlab能够同步对风力发电机进行仿真,进一步扩展了GH Bladed的分析功能,方便了外部控制器的设计。利用已设计的交互软件进行了独立变桨控制器的设计和验证,并利用Matlab对独立变桨控制前后桨叶根部弯矩负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减振控制策略可以有效的减弱振动中的1P分量。控制策略的仿真实现过程也表明利用软件平台可以快速实现相应的控制算法,同时可降低数据分析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GHBladed 风力机减振控制 独立变桨控制 Coleman变换 傅里叶分析
下载PDF
基于独立变桨距技术的风力发电机组载荷控制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鲁效平 顾海港 +2 位作者 林勇刚 李伟 刘宏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91-1598,共8页
研究了基于独立变桨距技术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载荷控制,研究方法主要从空气动力学入手,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距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线性化模型,利用d-q坐标变换将旋转坐标系下的载荷转换到固定坐标系下,设计模糊控制器,对d轴和q轴的... 研究了基于独立变桨距技术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载荷控制,研究方法主要从空气动力学入手,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距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线性化模型,利用d-q坐标变换将旋转坐标系下的载荷转换到固定坐标系下,设计模糊控制器,对d轴和q轴的载荷分量分别采用模糊PID控制。为了检验该控制方式的效果,在半物理实验平台上进行相应的仿真实验,结果显示独立变桨距控制技术可有效消除风力机上的不平衡载荷,与统一变桨距控制相比,叶轮的俯仰力矩最大峰值减少68.1%,偏转力矩的最大峰值减少52.3%,同时也可以看出,采用独立变桨距技术后对功率的输出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载荷控制 独立变桨距 模糊PID d-q坐标变换
下载PDF
大型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应有 许国东 +1 位作者 潘东浩 叶杭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1-896,共6页
通过对风力机简化模型的分析,推导出风力机的运动方程和输出方程;通过卡尔曼坐标变换将塔架前后运动方程和载荷输出方程所代表的线性时变系统解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带3个独立控制环的独立变桨控制策略;利用"GH Blade... 通过对风力机简化模型的分析,推导出风力机的运动方程和输出方程;通过卡尔曼坐标变换将塔架前后运动方程和载荷输出方程所代表的线性时变系统解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带3个独立控制环的独立变桨控制策略;利用"GH Bladed"软件对独立变桨控制策略进行仿真试验研究,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独立变桨控制技术不但能实现转速控制功能,还能有效减小叶片根部挥舞力矩、轮毂倾翻力矩、偏航力矩的波动,从而能有效降低变桨轴承、主轴、轮毂、偏航轴承、塔架上的疲劳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独立变桨控制 减少疲劳载荷 坐标变换
下载PDF
二乙烯基苯改性煤沥青的中间相转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林起浪 李铁虎 +1 位作者 赵勇 单玲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7-79,83,共4页
进行了二乙烯基苯 ( DVB)改性煤沥青的中间相转化行为研究 .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DVB改性煤沥青的光学结构 ;采用 FT- IR和元素分析研究改性煤沥青的热解过程 .研究表明 ,改性煤沥青的光学组织结构显著改善 ,随交联剂 DVB用量的不同 ,可... 进行了二乙烯基苯 ( DVB)改性煤沥青的中间相转化行为研究 .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DVB改性煤沥青的光学结构 ;采用 FT- IR和元素分析研究改性煤沥青的热解过程 .研究表明 ,改性煤沥青的光学组织结构显著改善 ,随交联剂 DVB用量的不同 ,可得到超镶嵌 ( SM)、广域 ( D)和小域 ( SD)三种光学结构 ;随热解温度的升高 ,改性沥青中的甲基和亚甲基特征峰的吸收强度逐渐减弱 ,C/H原子比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烯基苯 改性 煤沥青 中间相 转化行为
下载PDF
减小塔影和风切变效应的变桨距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邢作霞 陈雷 +1 位作者 厉伟 孙宏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5-923,共9页
针对风切变和塔影效应对风电机组载荷波动性的影响问题,为改善风电机组的工作性能,提出采用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来削弱风切变和塔影效应的影响。首先建立独立变桨距控制线性时变模型,通过Coleman变换将其变换成线性时不变模型,完成独立... 针对风切变和塔影效应对风电机组载荷波动性的影响问题,为改善风电机组的工作性能,提出采用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来削弱风切变和塔影效应的影响。首先建立独立变桨距控制线性时变模型,通过Coleman变换将其变换成线性时不变模型,完成独立变桨距控制系统的设计。在Bladed软件中,建立独立变桨距控制模型,并对3MW三叶片风电机组独立变桨距和统一变桨距两种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的风电机组相比于统一变桨距控制,削弱了风切变和塔影效应的影响,延长了机组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变桨距 Coleman变换 风切变 塔影效应 雨流计数
下载PDF
对甲基苯甲醛改性煤沥青的中间相转化行为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起浪 宋士华 李铁虎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7-69,79,共4页
进行了对甲基苯甲醛(PMB)改性煤沥青的中间相转化行为的研究.采用FT-IR和元素分析研究改性煤沥青的热解过程;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PMB改性煤沥青的光学结构.研究表明,改性沥青含有大量的甲基和亚甲基,随热解温度的升高,改性沥青中的甲基... 进行了对甲基苯甲醛(PMB)改性煤沥青的中间相转化行为的研究.采用FT-IR和元素分析研究改性煤沥青的热解过程;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PMB改性煤沥青的光学结构.研究表明,改性沥青含有大量的甲基和亚甲基,随热解温度的升高,改性沥青中的甲基和亚甲基特征峰的吸收强度逐渐减弱,C/H原子比增加,芳构化程度提高;此外,改性煤沥青的光学结构为广域(D)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B 煤沥青 改性 中间相 转化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