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5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力发电的调频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19
1
作者 唐西胜 苗福丰 +3 位作者 齐智平 贺惠民 吴涛 李善颖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4304-4314,共11页
随着风力发电的规模化开发利用,风电作为未来电网中的重要电源,越来越被认为应该具备类似于传统电源的有功控制和频率调节等辅助服务能力。介绍了一些风力发电发展较快国家或地区对风力发电参与调频或提供有功备用的导则或规定,分析了... 随着风力发电的规模化开发利用,风电作为未来电网中的重要电源,越来越被认为应该具备类似于传统电源的有功控制和频率调节等辅助服务能力。介绍了一些风力发电发展较快国家或地区对风力发电参与调频或提供有功备用的导则或规定,分析了变速风电机组转子惯性控制、超速控制、变桨控制、组合控制,以及储能与风电机组结合参与系统频率响应或调节的技术特点与研究发展态势,并给出了今后需要重点关注或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频率调节 惯性响应 超速控制 变桨控制 储能
下载PDF
改善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并网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4
2
作者 迟永宁 王伟胜 戴慧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25-31,共7页
提出了改善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并网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的措施以实现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功能。目前,大部分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变速风电机组不具有故障情况下的暂态电压支持能力,当电网侧发生严重... 提出了改善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并网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的措施以实现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功能。目前,大部分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变速风电机组不具有故障情况下的暂态电压支持能力,当电网侧发生严重短路故障时,风电场的暂态电压稳定能力会影响到电网安全稳定。该文在DIgSILENT/PowerFactory中建立了具有暂态电压支持能力的变速风电机组转子侧变频器控制模型及用于故障后稳定控制的桨距角控制模型,通过包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其对风电机组和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贡献。仿真结果表明,当电网侧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风电机组转子侧变频器暂态电压控制能够控制风电机组发出无功功率支持电网电压;桨距角控制能有效降低变速风电机组机械转矩,避免出现风电机组超速及电压失稳。得出结论:采用变频器暂态电压控制及桨距角控制能够改善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并网风电场的暂态电压稳定性,确保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VRT)功能的实现及电网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接入 双馈感应发电机 暂态电压稳定 低电 压穿越 变频器控制器 桨距控制
下载PDF
SVC与桨距角控制改善异步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 被引量:80
3
作者 迟永宁 关宏亮 +1 位作者 王伟胜 戴慧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5-100,104,共7页
研究了改善异步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的措施。基于普通异步机的恒速风电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风电机组之一,由于其发出有功功率的同时吸收无功功率,会导致接入风电地区电网的电压稳定性降低。文中在DIgSILENT/PowerFactory... 研究了改善异步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的措施。基于普通异步机的恒速风电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风电机组之一,由于其发出有功功率的同时吸收无功功率,会导致接入风电地区电网的电压稳定性降低。文中在DIgSILENT/PowerFactory中建立了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控制模型及风电机组桨距角控制模型,通过包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其对异步机风电场与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入风电地区电网发生三相短路的大扰动故障时,SVC能够有效地帮助恒速风电机组在故障后恢复电压,提高输出的电磁功率,桨距角控制能够有效地降低恒速风电机组的输入机械功率,以上2种措施能够避免风电机组机械与电磁功率不平衡引起的异步发电机超速及电压失稳;采用SVC及风电机组桨距角控制能够改善异步机风电场的暂态电压稳定性,确保风电机组连续运行及电网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 异步机风电场 恒速风电机组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桨距角控制
下载PDF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78
4
作者 夏长亮 宋战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91-95,共5页
由于风能的随机性及气动效应的影响,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具有强非线性,难于实现高精度控制,输出电能质量较差。为了改善系统在恒功率输出运行区域内的动态性能,该文在分析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控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自抗扰... 由于风能的随机性及气动效应的影响,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具有强非线性,难于实现高精度控制,输出电能质量较差。为了改善系统在恒功率输出运行区域内的动态性能,该文在分析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控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自抗扰控制理论设计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控制器。建立了风机及变桨距机构模型,以转速为量侧输入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系统状态及风速扰动,利用前馈环节予以补偿;同时,根据状态偏差配置非线性结构,抑制转速偏差。在随机风、阶跃风及阵风作用下对设计的自抗扰控制器进行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抗扰控制理论的变桨距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及对风速扰动的鲁捧性,能够有效改善变风力发电系统桨距控制效果,工程实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变速恒频 变桨距 自抗扰控制器 转速波动
下载PDF
变速变桨距风电系统的功率水平控制 被引量:66
5
作者 耿华 杨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30-137,共8页
为实现风电系统的功率水平控制,该文基于奇异摄动理论和逆系统方法设计了一种非线性桨距角鲁棒控制器。该控制器由逆系统标称部分和鲁棒补偿部分组成,逆系统标称控制器可以使非仿射型非线性标称风机模型的输入?输出动态跟踪其参考模型动... 为实现风电系统的功率水平控制,该文基于奇异摄动理论和逆系统方法设计了一种非线性桨距角鲁棒控制器。该控制器由逆系统标称部分和鲁棒补偿部分组成,逆系统标称控制器可以使非仿射型非线性标称风机模型的输入?输出动态跟踪其参考模型动态;鲁棒补偿输入可以消除参数不确定性、风速检测误差和发电机转矩扰动对系统输出功率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控制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可以在风速波动时有效控制风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水平,并且对参数化和非参数化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桨距角控制 非仿射型系统控制 逆系统控制 鲁棒控制 功率水平控制
下载PDF
风储联合调频下的电力系统频率特性分析 被引量:67
6
作者 苗福丰 唐西胜 齐智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09-2216,共8页
风电高渗透率下,电力系统对风电场频率调节能力提出了技术要求。考虑风机惯性控制和变桨距控制的频率响应能力,提出将储能与风电自身调频手段相结合,参与系统频率调节。利用储能的柔性控制作用,弥补风电机组自身惯性控制时间短和变桨控... 风电高渗透率下,电力系统对风电场频率调节能力提出了技术要求。考虑风机惯性控制和变桨距控制的频率响应能力,提出将储能与风电自身调频手段相结合,参与系统频率调节。利用储能的柔性控制作用,弥补风电机组自身惯性控制时间短和变桨控制响应慢的不足,提高了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在风电场和储能系统频率特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风储联合调频下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模型,对比分析了风电调频、储能调频和风储联合调频下的电力系统频率特性,以及储能的容量配置需求。算例分析表明,风储联合调频需求的功率和容量仅为储能单独调频的67%和11.1%,降低了储能配置成本,提高了储能参与风电调频的经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储能 频率特性 频率调节 惯性控制 变桨距控制
下载PDF
异步风电机组接入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及控制 被引量:53
7
作者 关宏亮 迟永宁 +1 位作者 戴慧珠 杨以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58,共5页
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DIgSILENT/Power Factory中建立基于普通异步发电机的风电机组(异步风电机组)和电力系统模型,分析异步风电机组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及阻尼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桨距角控制方案——将系统频率偏差信号引入... 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DIgSILENT/Power Factory中建立基于普通异步发电机的风电机组(异步风电机组)和电力系统模型,分析异步风电机组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及阻尼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桨距角控制方案——将系统频率偏差信号引入桨距角控制系统。在系统发生低频振荡时,通过调节桨距角控制异步风电机组输出功率,使风电场输出功率与系统功率振荡的频率相关。对系统进行特征值分析和故障时域仿真,2种分析结果都表明,改进的桨距角控制环节能够改善系统阻尼,对系统功率振荡具有很好的阻尼和抑制作用,加强了系统动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风电机组 小干扰稳定 桨距角控制 低频振荡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控制 被引量:49
8
作者 宋新甫 梁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50-53,58,共5页
提出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理论设计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控制器。建立了风机及变桨距机构模型,以发电机转速测量值,发电机转速测量值与额定转速相比后误差为输入设计控制器。在随机风作用下对设计的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器进行仿真,结... 提出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理论设计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控制器。建立了风机及变桨距机构模型,以发电机转速测量值,发电机转速测量值与额定转速相比后误差为输入设计控制器。在随机风作用下对设计的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器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理论的变桨距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及对风速扰动的鲁捧性,能够有效改善风力发电系统变桨距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变速恒频 变桨距 模糊自适应整定控制 转速波动
下载PDF
全风况下双馈风机参与调频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3
9
作者 赵冬梅 许瑞庆 郑立鑫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3-59,共7页
双馈风机的转子转速与系统频率相互解耦,风电大规模并网将导致系统调频能力下降,调频成本增加。为了结合附加惯性控制、超速控制和桨距角控制三种调频措施的优点,使双馈风机在全风况条件下具备一次调频能力,提出在最大功率追踪区采用附... 双馈风机的转子转速与系统频率相互解耦,风电大规模并网将导致系统调频能力下降,调频成本增加。为了结合附加惯性控制、超速控制和桨距角控制三种调频措施的优点,使双馈风机在全风况条件下具备一次调频能力,提出在最大功率追踪区采用附加惯性与超速控制相结合;而在恒转速和恒功率区则采用附加惯性与桨距角控制的协调控制策略。针对风能利用系数与桨距角和叶尖速比的复杂非线性数学关系,在传统桨距角控制策略基础上通过增加补偿桨距角和频率响应环节,简化了桨距角控制参与系统一次调频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一次调频 超速控制 桨距角控制 协调策略
下载PDF
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双模功率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36
10
作者 廖勇 庄凯 +2 位作者 姚骏 李辉 何金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76-82,共7页
在分析变桨距执行机构动作滞后及变桨速度限制带来的功率波动问题基础上,针对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系统,提出全风况下结合变桨距控制的双模功率控制策略。低于额定风速时,采用基于转... 在分析变桨距执行机构动作滞后及变桨速度限制带来的功率波动问题基础上,针对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系统,提出全风况下结合变桨距控制的双模功率控制策略。低于额定风速时,采用基于转速反馈的最大风能跟踪控制;高于额定风速时,根据发电机额定功率和即时转速设定参考电磁转矩,将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限定在额定值附近;并给出了双模控制系统中2种控制模式之间平滑切换(smooths witching)的具体规则。对双模功率控制策略下的一台2MW直驱式PMSG系统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相对于采用传统控制策略的直驱式PMSG系统,该控制策略能够在额定风速以上获得更为平稳的有功功率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机 变桨距控制 功率平稳 双模功率控制 平滑切换
下载PDF
基于功率变化和模糊控制的风力发电机组变速变桨距控制 被引量:41
11
作者 韦徵 陈冉 +3 位作者 陈家伟 陈杰 龚春英 陈志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21-126,共6页
由于风速测量的不准确性以及很难获得风力发电系统的精确模型,故采用传统的PID控制器难以在风速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文中提出将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变化情况作为变桨距执行机构工作的判断依据和控制策略,并根据该策略... 由于风速测量的不准确性以及很难获得风力发电系统的精确模型,故采用传统的PID控制器难以在风速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文中提出将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变化情况作为变桨距执行机构工作的判断依据和控制策略,并根据该策略,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变速变桨运行控制方法。通过构建仿真模型,按照基于功率变化判断的控制策略分别对变速变桨与工程上常规的匀速变桨进行了仿真比较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不依赖于风速测量和精确系统数学模型的控制策略,可以很好地稳定风电机组输出功率,且相对于匀速变桨控制,变速变桨控制方法一方面更好地将机组输出功率稳定在额定值,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变桨距执行机构的疲劳度,减少部件间的磨损,这对于延长变桨执行机构的工作寿命、降低其故障发生率以及维持整个风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模糊控制 变桨控制 功率变化
下载PDF
风电机组变速与变桨距控制过程中的动力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叶杭冶 潘东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21-1328,共8页
讨论了额定风速以下的变速运行控制和额定风速以上的变桨距控制以及变速与变桨距两种控制策略的相互耦合关系;分析了风电机组主要部件包括叶轮、传动系统、塔架的各阶振动模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力;提出了转矩控制对传动系统扭转振... 讨论了额定风速以下的变速运行控制和额定风速以上的变桨距控制以及变速与变桨距两种控制策略的相互耦合关系;分析了风电机组主要部件包括叶轮、传动系统、塔架的各阶振动模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力;提出了转矩控制对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和变桨距控制对塔架前后振动的影响力及控制方案;应用BLADED和MAT- LAB软件对主要控制环节进行设计及参数调整,并对机组的控制效果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能够满足控制要求,并能有效地解决动力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变速 变桨距控制 动态特性 阻尼 振动
下载PDF
直接驱动型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李建林 徐少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3,共5页
提出了直接驱动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在电网故障前后的控制策略。采用基于二阶广义积分闭环电网电压跌落检测方法,可精确得出电网电压故障信号、正序分量幅值、相位角。电网电压故障信号送给变桨距执行机构,最大限度地调节桨距角,屏... 提出了直接驱动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在电网故障前后的控制策略。采用基于二阶广义积分闭环电网电压跌落检测方法,可精确得出电网电压故障信号、正序分量幅值、相位角。电网电压故障信号送给变桨距执行机构,最大限度地调节桨距角,屏蔽部分输入功率,提高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探索直驱风电系统在电网电压跌落发生后的控制策略,并实现与正常运行模式的快速平滑切换。故障前,网侧变流器运行在单位功率因数状态,保持直流侧电压恒定;故障后运行在STATCOM模式,依据检测环节所提供的电网电压正序分量幅值和相位角来决定变流器所发无功电流的量值,为电网提供动态无功支持。基于超级电容器的双向DC/DC变换器作为直流侧保护电路,来快速维持直流侧电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同步发电机 直接驱动 低电压穿越 STATCOM 变桨距 控制 保护 DC/DC变换器
下载PDF
基于LQR方法的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的动态建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31
14
作者 张雷 李海东 +2 位作者 李建林 鄂春良 付勋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81-785,共5页
为了获得更好的变桨距控制效果,将扰动校正LQR(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应用到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中,该方法通过设计扰动状态观测器估计出作为扰动量的风速,在输入量中加入一个反馈量来消除风速产生的扰动影响,然后根据LQR控制理论... 为了获得更好的变桨距控制效果,将扰动校正LQR(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应用到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中,该方法通过设计扰动状态观测器估计出作为扰动量的风速,在输入量中加入一个反馈量来消除风速产生的扰动影响,然后根据LQR控制理论,计算出状态反馈矩阵。建立了风电机组的动态模型,并根据动态模型在Mat- lab7.1/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扰动校正的LQR控制方法超调小,变桨距执行机构疲劳度小,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该方法易于工程实现,适用于变桨距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桨距控制 扰动校正方法 LQR 风电机组
下载PDF
储能参与风电一次调频的容量优化 被引量:31
15
作者 苗福丰 唐西胜 齐智平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29,42,共8页
风电高渗透率下的电力系统运营商要求风电场提供一次调频服务,风电机组通过变桨控制可以提供一定的调频备用,但风电场长期降额运行降低了经济效益。本文提出储能参与风电场一次调频,将风电机组变桨控制与储能控制相结合,使风电场具备类... 风电高渗透率下的电力系统运营商要求风电场提供一次调频服务,风电机组通过变桨控制可以提供一定的调频备用,但风电场长期降额运行降低了经济效益。本文提出储能参与风电场一次调频,将风电机组变桨控制与储能控制相结合,使风电场具备类似于传统电源的一次调频能力。提出了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储能容量优化方法,建立以风储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以满足一次调频需求为约束的优化模型,采用置信水平实现风储系统在调频可信度和运行成本之间的折中。分析了典型参数对储能配置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降低了储能的配置容量,提高了储能参与风电一次调频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储能系统 变桨控制 一次频率调节 容量优化
下载PDF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距系统 被引量:20
16
作者 惠晶 顾鑫 杨元侃 《电机与控制应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1-54,共4页
介绍了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距系统的工作原理,选择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电动变桨距系统的执行电机。在分析伺服变桨距系统控制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伺服驱动器为核心的电动变桨距伺服控制系统。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系统设计的... 介绍了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距系统的工作原理,选择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电动变桨距系统的执行电机。在分析伺服变桨距系统控制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伺服驱动器为核心的电动变桨距伺服控制系统。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为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电动变桨距 伺服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下载PDF
一种双馈风电机组一次调频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少林 秦世耀 +2 位作者 王瑞明 张利 毕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109,共9页
针对风电机组不主动参与系统一次调频的问题,分析风电机组转子动能控制与桨距角调频的控制原理与技术特点,利用2种调频方式在响应与支撑时间上的互补关系,提出一种转子动能与桨距角协调控制的组合调频方法,优化限功率状态下风电机组一... 针对风电机组不主动参与系统一次调频的问题,分析风电机组转子动能控制与桨距角调频的控制原理与技术特点,利用2种调频方式在响应与支撑时间上的互补关系,提出一种转子动能与桨距角协调控制的组合调频方法,优化限功率状态下风电机组一次调频性能。设计风电机组一次调频曲线,并进行一次调频控制系统设计。搭建某2.0 MW双馈风电机组Bladed+Matlab联合仿真模型,进行一次调频全过程动态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在2.0 MW大容量机组上进行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支持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调频 转子动能 桨距角控制 协调控制
下载PDF
风电参与电网调频技术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4
18
作者 蔡婷婷 刘宿彤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53,共8页
高渗透率风电联网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不利影响,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风电参与调频的需求日益迫切。针对风力机组参与系统一次调频的方法,论述了各主要国家对于风电场的频率调节做出的相关规定,分析了变速风机的调频特性,研究了虚... 高渗透率风电联网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不利影响,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风电参与调频的需求日益迫切。针对风力机组参与系统一次调频的方法,论述了各主要国家对于风电场的频率调节做出的相关规定,分析了变速风机的调频特性,研究了虚拟惯性控制、转子转速控制、桨距角控制、协调控制及附加储能系统参与电网调频等控制方法。展望了风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未来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一次调频 虚拟惯量 桨距角控制 协调控制 储能调频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应用及其最新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余惠生 付时雨 秦文娟 《广东造纸》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0-35,共6页
传统制浆造纸工业中许多工艺过程是化学过程。在化学过程中往往伴随产生一些高BOD、COD、SS负荷的废水,其中一些废水还含有高毒性和强致癌性的物质,以致环境受到极严重的污染。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自七十年代初利用生物科学... 传统制浆造纸工业中许多工艺过程是化学过程。在化学过程中往往伴随产生一些高BOD、COD、SS负荷的废水,其中一些废水还含有高毒性和强致癌性的物质,以致环境受到极严重的污染。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自七十年代初利用生物科学和技术改革传统制浆造纸工艺在国际范围迅速展开,短短二十多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研究植物纤维原料各成分的生物转化( 包括微生物及所产生的酶) 规律的基础上,针对浆纸工业传统工艺所存在的问题,利用生物途径来解决,并已在生物漂白、解决树脂障碍以及废纸酶法脱墨等方面进入了实际应用。本文对上述的最新进展进行扼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漂白 生物制浆 生物脱墨 制浆 造纸
下载PDF
基于并网型双馈感应发电机的风电场暂态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蔡彦涛 杨俊华 +2 位作者 杨梦丽 汤琼 吴捷 《陕西电力》 2011年第6期6-11,共6页
为保障在电网故障或高风速工况下含风电场电力系统仍能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通过增加桨距角控制来改善并网风电场暂态稳定性的方法,通过调节风轮与风向的夹角,降低风力机的输出功率。研究了基于大规模双馈感应发电机的风电场暂态稳定性。... 为保障在电网故障或高风速工况下含风电场电力系统仍能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通过增加桨距角控制来改善并网风电场暂态稳定性的方法,通过调节风轮与风向的夹角,降低风力机的输出功率。研究了基于大规模双馈感应发电机的风电场暂态稳定性。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搭建了具有支撑风电场暂态稳定性的桨距角控制模型和双馈风电机组的风电场模型,通过对包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仿真,验证了桨距角控制对风电场暂态稳定性的贡献。仿真结果表明:桨距角控制能够有效降低高风速下风电机组的机械转矩,提高了风电场实现低电压穿越的能力,确保风电机组持续运行及电网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感应发电机 风电场 暂态稳定性 桨距角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