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6篇文章
< 1 2 1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级管线钢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33
1
作者 郑磊 傅俊岩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0,共10页
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国际上高等级管线钢的发展。现代管线钢向高强度、大厚度、抗应变和抗HIC方向发展。为降低长距离天然气管线的建设成本,开发了X100和X120超高强度管线管,并进行了X100和X120管线试验段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开发了以... 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国际上高等级管线钢的发展。现代管线钢向高强度、大厚度、抗应变和抗HIC方向发展。为降低长距离天然气管线的建设成本,开发了X100和X120超高强度管线管,并进行了X100和X120管线试验段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开发了以双相显微组织为特征的满足“基于应变设计”的抗大应变高强度管线钢,强度等级从X65至X100,可应用于冻土带、地震区和水土流失区域的管线建设。海底管线用钢和抗HIC管线管的强度等级已从以往的X65提高到X70,X70管线管的最大壁厚可达34.1 mm,并已批量在工程中应用。新型的HTP高强度管线钢采用超低碳高铌含铬的成分设计,具有十分优良的性能,用铬替代钼可显著地降低成本,生产的X80管线管已应用于美国第一条X80管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X100 X120 抗应变 海底管线 抗HIC HTP
下载PDF
Nb微合金化和含铌钢的发展及技术进步 被引量:74
2
作者 付俊岩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25,共7页
叙述了国际上铌微合金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及铌作为微合金化元素在钢中应用的经济性和技术性优势。国际市场铌铁价格的长期稳定使铌微合金化技术成为钢铁工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伙伴,是保持含铌高强度钢技术创新和使用铌的动力。介绍了高... 叙述了国际上铌微合金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及铌作为微合金化元素在钢中应用的经济性和技术性优势。国际市场铌铁价格的长期稳定使铌微合金化技术成为钢铁工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伙伴,是保持含铌高强度钢技术创新和使用铌的动力。介绍了高强度管线钢、汽车工业用高级钢板带材及微合金化非调质钢和结构钢等领域中铌微合金化技术的发展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资源 微合金化 管线钢 汽车用钢 非调质钢
下载PDF
显微组织对管线钢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 被引量:65
3
作者 赵明纯 单以银 +1 位作者 李玉海 杨柯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087-1092,共6页
研究了不同显微组织管线钢的抗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行为.结果表明,细小针状铁素体为主的显微组织抗SSCC性能最佳,超细铁素体的显微组织次之,(铁素体+珠光体)的显微组织最差.分析表明,氢脆是高强度管线钢在SS... 研究了不同显微组织管线钢的抗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行为.结果表明,细小针状铁素体为主的显微组织抗SSCC性能最佳,超细铁素体的显微组织次之,(铁素体+珠光体)的显微组织最差.分析表明,氢脆是高强度管线钢在SSCC中的主要破坏形式;针状铁素体为主的显微组织,其内部的高密度缠结位错和弥散析出的碳氮化物起到了强烈的氢陷阱作用,表现出最佳的抗SSCC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显微组织 氢陷阱 硫化物 应力腐蚀开裂
下载PDF
超低碳针状铁素体管线钢的显微特征及强韧性行为 被引量:62
4
作者 赵明纯 肖福仁 +4 位作者 单以银 李玉海 杨 柯 肖福仁 李玉海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287,共5页
利用力学实验及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了超低碳针状铁素体管线钢的显微特征及其对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纯净化和热加工工艺优化,可在超低碳管线钢中获得具有以针状铁素体为主的显微组织,并在其铁素体晶界上发现有马氏体薄膜的存在,这... 利用力学实验及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了超低碳针状铁素体管线钢的显微特征及其对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纯净化和热加工工艺优化,可在超低碳管线钢中获得具有以针状铁素体为主的显微组织,并在其铁素体晶界上发现有马氏体薄膜的存在,这些微观特征成为大幅度提高超低碳针状铁素体管线钢强韧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针状铁素体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输气管道 超低碳钢
下载PDF
埋地管道在近中性pH和高pH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 被引量:56
5
作者 方丙炎 王俭秋 +2 位作者 朱自勇 韩恩厚 柯伟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3-458,共6页
综述了埋地管道经典型的高pH应力腐蚀开裂(高pH SCC)与近十多年来发现和研究的近中性pH应力腐蚀开裂 (近中性pH SCC)的异同,影响因素以及机理,最后展望了埋地管道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管线钢 应力腐蚀 开裂 阳极溶解 氢脆
下载PDF
管线钢中针状铁素体的形成及其强韧性的分析 被引量:52
6
作者 赵明纯 单以银 +2 位作者 肖福仁 李玉海 杨柯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56-358,共3页
通过对一种商业用管线钢连续冷却相变曲线 (CCT)的测定 ,研究了过冷奥氏体的相变规律 .在分析显微组织形成规律的基础上 ,确定了能够在实验用钢中获得针状铁素体组织的控制热加工工艺 (TMCP)制度 ,即制定两阶段多道次控制轧制和冷却速度... 通过对一种商业用管线钢连续冷却相变曲线 (CCT)的测定 ,研究了过冷奥氏体的相变规律 .在分析显微组织形成规律的基础上 ,确定了能够在实验用钢中获得针状铁素体组织的控制热加工工艺 (TMCP)制度 ,即制定两阶段多道次控制轧制和冷却速度为 30℃ /s控制冷却的工艺制度 ,并利用力学试验及微观分析手段 ,进一步分析了针状铁素体组织的微观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针状铁素体组织中彼此咬合的细小针状片条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针状铁素体 力学性能 强韧性 微观结构 热加工 热轧 控制冷却
下载PDF
高洁净度管线钢中元素的作用与控制 被引量:52
7
作者 战东平 姜周华 +1 位作者 王文忠 芮树森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70,78,共5页
论述了石油、天然气输送用管线钢中碳、氧、硫、磷、氢、锰等元素的作用与控制技术 ,尤其是各元素对 HIC的影响 。
关键词 管线钢 洁净钢 炉外精炼 氢致裂纹
下载PDF
国内管线钢生产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54
8
作者 张伟卫 熊庆人 +2 位作者 吉玲康 宫少涛 王冉 《焊管》 2011年第1期5-8,24,共5页
分析了我国管线钢的发展趋势,详细介绍了未来十几年我国管道建设发展的前景规划。对我国几种典型管线钢生产工艺、管线钢的开发生产情况、组织特性、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大直径、高压力、大输量成为管道工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 分析了我国管线钢的发展趋势,详细介绍了未来十几年我国管道建设发展的前景规划。对我国几种典型管线钢生产工艺、管线钢的开发生产情况、组织特性、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大直径、高压力、大输量成为管道工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未来的管线用钢将向更高级别、更大输送压力的方向发展。但是,也不能忽视对X70,X80管线钢的生产工艺、质量的稳定性及高效性的研究。此外,抗大变形、耐酸性腐蚀及抗应力腐蚀等性能也是未来管线钢发展的关注重点,应加强此方面的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组织特性 轧制工艺
下载PDF
针状铁素体管线钢组织及强韧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51
9
作者 廖波 肖福仁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7-62,共6页
采用TEM及原位TEM拉伸裂纹扩展观察等试验手段,研究了管线钢针状铁素体组织及各组织单元对位错运动及裂纹扩展的影响,分析讨论了针状铁素体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大角度晶界、M/A组元对位错的运动及裂纹扩展有显著影响,有效阻碍位错... 采用TEM及原位TEM拉伸裂纹扩展观察等试验手段,研究了管线钢针状铁素体组织及各组织单元对位错运动及裂纹扩展的影响,分析讨论了针状铁素体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大角度晶界、M/A组元对位错的运动及裂纹扩展有显著影响,有效阻碍位错的运动和裂纹扩展,从而提高材料强韧性。小角度晶界对位错运动影响较小,对裂纹扩展几乎没有影响。针状铁素体组织中以块状转变机制形成的块状铁素体和非等轴铁素体使管线钢具有高的韧性,而低温转变的板条状贝氏体组织对强度贡献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针状铁索体 原位TEM 裂纹扩展
原文传递
高钢级管线钢的性能要求与元素控制 被引量:42
10
作者 王立涛 李正邦 张乔英 《钢铁研究》 CAS 2004年第4期13-17,共5页
综述了高钢级管线钢的性能要求 ,以及钢中碳、硫、磷、氧、锰、氢等元素的作用及其控制技术。管线钢开发的关键是将成分调整、冶金技术和TMCP工艺结合起来。探讨了我国的管线钢与国外的差距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管线钢 强度 韧性 元素控制 性能
下载PDF
管线钢硫化物夹杂及钙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52
11
作者 张彩军 蔡开科 袁伟霞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1-33,共3页
系统分析了硫化物夹杂形貌、组成,并采用氧化物变性指标及硫化物变性指标对管线钢钙处理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管线钢经过钙处理后,没有发现沿晶界分布的MnS塑性夹杂,少量的硫化物夹杂由(Ca,Mn)S夹杂、CaS均匀分布的CaO-Al2O... 系统分析了硫化物夹杂形貌、组成,并采用氧化物变性指标及硫化物变性指标对管线钢钙处理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管线钢经过钙处理后,没有发现沿晶界分布的MnS塑性夹杂,少量的硫化物夹杂由(Ca,Mn)S夹杂、CaS均匀分布的CaO-Al2O3-CaS复合夹杂和内核为CaO-Al2O3外壳为CaS的复合夹杂组成,这对于提高钢板抗HIC性能非常有利;在现有工艺条件下,硅钙线加入量为0.7 kg/t时夹杂物变性效果不理想,应适当增加硅钙线的加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硫化物 钙处理
下载PDF
钼在高钢级管线钢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4
12
作者 孔君华 郑琳 +2 位作者 郭斌 李平和 谢长生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8,共3页
研究了低 C- Mn- Nb系高钢级 X80管线钢中不同钼的质量分数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此系列的钢中 ,随着钼的质量分数的增加 ,针状铁素体的量也随着增加 ,同时钢中出现贝氏体束和 M- A组织。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均随钼的质... 研究了低 C- Mn- Nb系高钢级 X80管线钢中不同钼的质量分数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此系列的钢中 ,随着钼的质量分数的增加 ,针状铁素体的量也随着增加 ,同时钢中出现贝氏体束和 M- A组织。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均随钼的质量分数的提高而增加 ,而抗拉强度的提高幅度要高于屈服强度 ,屈强比随 Mo的加入而降低 ,且随着 M- A组织的增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钼元素 针状铁素体
下载PDF
轧后冷却制度对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组织和屈强比的影响 被引量:49
13
作者 焦多田 蔡庆伍 武会宾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11-1116,共6页
利用SEM和TEM原位拉伸方法研究了轧后冷却制度对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组织的影响及低屈强比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采用轧后弛豫+控制冷却的工艺可以获得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组织,弛豫终止温度是影响铁索体体积含量和晶粒大小的决定因素.当... 利用SEM和TEM原位拉伸方法研究了轧后冷却制度对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组织的影响及低屈强比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采用轧后弛豫+控制冷却的工艺可以获得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组织,弛豫终止温度是影响铁索体体积含量和晶粒大小的决定因素.当弛豫终止温度区间为690—705℃时,试样的强度和塑性达到了较好的匹配,满足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的性能要求.弛豫终止温度越低,铁索体体积含量越高,晶粒尺寸越大,屈强比越低.对拉伸过程进行动态原位观察的结果表明,铁素体(软相)和贝氏体(硬相)的协调变形机制是屈强比降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抗大变形 屈强比 弛豫 协调变形
下载PDF
加热温度对管线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和铌固溶的影响 被引量:42
14
作者 张志波 刘清友 +1 位作者 张晓兵 孙新军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6-39,共4页
研究了X70管线钢的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随加热温度的变化。通过测试淬火后回火硬度的方法分析了加热过程中铌的固溶。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升高,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并在1200℃附近出现粗大晶粒,而钢中铌在1150℃左右已基本固溶,... 研究了X70管线钢的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随加热温度的变化。通过测试淬火后回火硬度的方法分析了加热过程中铌的固溶。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升高,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并在1200℃附近出现粗大晶粒,而钢中铌在1150℃左右已基本固溶,由此对X70管线钢在控轧控冷工艺中加热温度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加热温度 晶粒尺寸 固溶
原文传递
管线钢焊接临界粗晶区局部脆化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高惠临 董玉华 王荣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0-65,共6页
采用热模拟方法和现代测试技术研究了两种典型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的韧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管线钢在多道焊接过程中 ,当二次热循环的峰值温度处于 (α +γ)临界区时 ,热影响区(HAZ)韧度最低 ,表现为临界粗晶区 (IRCGHAZ)局部脆化。引... 采用热模拟方法和现代测试技术研究了两种典型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的韧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管线钢在多道焊接过程中 ,当二次热循环的峰值温度处于 (α +γ)临界区时 ,热影响区(HAZ)韧度最低 ,表现为临界粗晶区 (IRCGHAZ)局部脆化。引起IRCGHAZ局部脆化的主要原因 ,是在多道焊二次热循环的特定热过程中形成粗大、富碳的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热影响区 脆化 M-A组元 组织遗传 焊接
下载PDF
管线钢屈强比分析与评述 被引量:43
16
作者 高惠临 《焊管》 2010年第6期10-14,共5页
论述了管线钢屈强比的作用和要求,分析了屈强比对钢管形变容量、缺陷容量及承载能力的影响。综合部分标准对管线钢屈强比的要求,指出屈强比超标或对屈强比的大小有疑虑时,应结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其均匀伸长率、形变硬化指数和静力... 论述了管线钢屈强比的作用和要求,分析了屈强比对钢管形变容量、缺陷容量及承载能力的影响。综合部分标准对管线钢屈强比的要求,指出屈强比超标或对屈强比的大小有疑虑时,应结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其均匀伸长率、形变硬化指数和静力韧度等综合进行评价。并从强化机制、化学成分、控轧控冷工艺和显微组织等方面,分析了管线钢屈强比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屈强比 强化机制 化学成分 控轧控冷 显微组织
下载PDF
管线钢落锤撕裂试验方法的建立、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40
17
作者 陈宏达 霍春勇 +5 位作者 冯耀荣 马秋荣 董保胜 张余 张宏江 王建勋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共5页
回顾和分析了管线钢DWTT方法的建立过程、应用情况以及在高强度、高韧性、大壁厚管线钢中存在的DWTT异常断口问题。在综述目前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对DWTT异常断口的基本看法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 管线钢 DWTT异常断口 压制缺口 评判方法
下载PDF
X100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中链状M-A组元对冲击韧性和断裂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39
18
作者 李学达 尚成嘉 +2 位作者 韩昌柴 范玉然 孙建波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25-1035,共11页
利用示波冲击试验机对X100管线钢直缝埋弧焊实际焊接接头热影响区不同位置处的冲击韧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缺口穿过不完全重结晶粗晶区(ICCGHAZ)时冲击韧性很低(平均为51 J),而当缺口不穿过ICCGHAZ时冲击韧性则高达183 J.还利用Glee... 利用示波冲击试验机对X100管线钢直缝埋弧焊实际焊接接头热影响区不同位置处的冲击韧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缺口穿过不完全重结晶粗晶区(ICCGHAZ)时冲击韧性很低(平均为51 J),而当缺口不穿过ICCGHAZ时冲击韧性则高达183 J.还利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对热影响区不同区域的组织进行了模拟,得到均一组织的粗晶区(CGHAZ),细晶区(FGHAZ)和不完全重结晶区(ICHAZ)的冲击韧性较高,平均分别为244,164和196 J,而ICCGHAZ的冲击韧性只有32 J.因此,ICCGHAZ是导致冲击韧性骤降的主要原因.ICCGHAZ由粗大的原奥氏体晶粒及沿晶界呈链状分布的马氏体-奥氏体(M-A)组元构成,晶粒内部为粗大的粒状贝氏体或者上贝氏体.断口分析表明,ICCGHAZ是整个断面的起裂源,且裂纹扩展过程中M-A组元易成为解理刻面的起裂源.示波冲击结果显示,ICCGHAZ的存在使得起裂功显著降低.对断口下方二次裂纹的研究表明,CGHAZ处的断裂机制为形核控制型,而在ICCGHAZ处则为扩展控制型.因此,ICCGHAZ中链状M-A组元的存在是导致热影响区韧性恶化的根本原因,并且使得断裂行为和断裂机制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热影响区(HAZ) 链状M-A组元 冲击韧性 断裂机制
原文传递
X70管线钢在不同温度近中性pH溶液中的应力腐蚀破裂行为 被引量:32
19
作者 郭浩 李光福 +1 位作者 蔡珣 杨武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67-971,共5页
采用慢应变速率实验(SSRT)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电位下X70管线钢在近中性pH溶液中的应力腐蚀破裂(SCC)行 为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 X70管线钢在近中性pH溶液中的开裂方式都是穿晶型的,具有准解理特征,并且随着外加阴极电 位的降低, SCC敏感... 采用慢应变速率实验(SSRT)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电位下X70管线钢在近中性pH溶液中的应力腐蚀破裂(SCC)行 为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 X70管线钢在近中性pH溶液中的开裂方式都是穿晶型的,具有准解理特征,并且随着外加阴极电 位的降低, SCC敏感性增加,氢致开裂占主导.随温度的下降,溶液pH值略有降低, SCC敏感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应力腐蚀破裂 近中性pH溶液
下载PDF
磁记忆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张卫民 董韶平 +3 位作者 杨煜 许淳淳 池琳 陈晓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研究金属磁记忆检测新方法在应力腐蚀问题中的应用.以低碳管线钢试件为研究对象,使之拉伸或折弯以产生残余变形和应力,利用磁记忆检测仪对这些拉伸和折弯后的试件进行检测,根据给出的评价标准对试件表面的应力变形状态进行评价分析,为... 研究金属磁记忆检测新方法在应力腐蚀问题中的应用.以低碳管线钢试件为研究对象,使之拉伸或折弯以产生残余变形和应力,利用磁记忆检测仪对这些拉伸和折弯后的试件进行检测,根据给出的评价标准对试件表面的应力变形状态进行评价分析,为应力腐蚀实验中研究应力和腐蚀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磁记忆 管线钢 铁磁性材料 应力腐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