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等离子熔融过程氯元素的迁移转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徐鹏程 胡明 +5 位作者 许继云 王云刚 赵彬 陈勇 袁浩然 温宗国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69-1975,共7页
等离子熔融技术是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为探明飞灰等离子熔融过程中氯元素的迁移转化特性,采用热力学分析和管式炉高温熔融实验,考察了熔融温度、气氛、组分等对飞灰熔融过程氯元素迁移转化规律的... 等离子熔融技术是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为探明飞灰等离子熔融过程中氯元素的迁移转化特性,采用热力学分析和管式炉高温熔融实验,考察了熔融温度、气氛、组分等对飞灰熔融过程氯元素迁移转化规律的影响。热力学分析与管式炉高温熔融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温度的升高和气氛中O_(2)的加入均有助于飞灰中氯元素释放率和HCl占总释放氯比率的增加,飞灰中SiO_(2)和Al_(2)O_(3)的加入有助于玻璃体含氯量的降低。飞灰等离子熔融中试试验结果显示,99.7%的氯进入气相产物,其中NaCl(g)、KCl(g)、CaCl_(2)(g)中的氯占69.3%,HCl(g)中的氯占30.4%;剩余0.3%的氯进入玻璃体中。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实际飞灰等离子熔融项目中有效控制氯元素转化和降低玻璃体含氯量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等离子熔融 氯元素迁移转化 热力学分析 中试试验
原文传递
横推流式连续干法厌氧发酵设备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冯晶 胡鑫 +3 位作者 赵立欣 郭占斌 姚宗路 罗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19-325,共7页
我国干法厌氧发酵技术仍然处于试验示范阶段,尤其是连续式干法厌氧发酵技术仍停留在实验室小试阶段。针对上述问题,基于螺旋输送和真空负压出料原理,研究了横推流式连续厌氧干法发酵装置设计方法,并试制1套有效容积180 L的中试设备。该... 我国干法厌氧发酵技术仍然处于试验示范阶段,尤其是连续式干法厌氧发酵技术仍停留在实验室小试阶段。针对上述问题,基于螺旋输送和真空负压出料原理,研究了横推流式连续厌氧干法发酵装置设计方法,并试制1套有效容积180 L的中试设备。该平台主要由螺旋进料、干法厌氧发酵、负压出料、气体净化收集、固液分离、在线控制等单元组成。在牛粪与玉米秸秆干物质混合质量比为3∶1、接种量30%、混合原料总固形物质量分数20%的条件下,分3个阶段启动和调试中试平台,整个调试过程共持续103 d。第1阶段,反应器在室温下运行33 d,平均容积产气率为0.17 m^3/(m^3·d);第2阶段,提升反应器温度至中温38℃,反应器平均容积产气率升至0.25 m^3/(m^3·d)左右,但pH值有明显降低,且沼气中甲烷含量降低;反应器运行68 d后进入第3阶段,通过添加沼液提高接种量,之后反应器的容积产气率快速升高,最高可达0.58 m^3/(m^3·d),此阶段中试装置平均容积产气率为0.48 m^3/(m^3·d),甲烷质量分数稳定在56%左右,混合原料的干物质降解率达到48%以上。结果表明,该横推流式连续厌氧干法发酵平台可实现固体物料的连续进出料和稳定连续产气,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干法发酵设备 横推流式 混合原料 中试试验
下载PDF
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宋佳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2期153-156,共4页
以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采取催化湿式氧化工艺进行深度处理;以COD去除率为主要指标,开展实验室研究及中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初始pH=4、H2O2投加量=40 mL/L、n(H2O2)∶n(Fe2+)=6、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60℃时,COD去除率&... 以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采取催化湿式氧化工艺进行深度处理;以COD去除率为主要指标,开展实验室研究及中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初始pH=4、H2O2投加量=40 mL/L、n(H2O2)∶n(Fe2+)=6、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60℃时,COD去除率>90%;且在该条件下,中试实验能够稳定高效运行,具有一定的工程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湿式氧化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 单因素实验 中试实验
下载PDF
异叶青兰总黄酮片剂制备及处方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丽 杨永建 +1 位作者 陈勇 张春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78-1880,共3页
目的设计并优化异叶青兰总黄酮片剂处方工艺。方法以药物浸膏、预交化淀粉、微晶纤维素湿法制粒,并借助辅料具有的功能复合特性,仅添加微量硬脂酸镁即可成片。再通过正交实验,以颗粒休止角、片剂硬度和崩解时间评价处方配比,获得最优处... 目的设计并优化异叶青兰总黄酮片剂处方工艺。方法以药物浸膏、预交化淀粉、微晶纤维素湿法制粒,并借助辅料具有的功能复合特性,仅添加微量硬脂酸镁即可成片。再通过正交实验,以颗粒休止角、片剂硬度和崩解时间评价处方配比,获得最优处方工艺。结果最佳制粒处方比例为异叶青兰总黄酮浸膏-预交化淀粉-微晶纤维素(17∶25∶60),在颗粒中再添加1‰硬脂酸镁后制片。结论实验确立的最优处方工艺:处方简单、工艺易行;经中试实验验证,所制片剂质量考察合格,转化实际生产时可行性大,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新的剂型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叶青兰 总黄酮 片剂 正交试验 中试 质量测定
原文传递
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中试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强 唐川东 +1 位作者 胡学斌 李江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8,30,共4页
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减容和稳定效果,研究在小试成果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中试反应器并进行了运行试验。反应器设计有效容积为1.74 m3,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稳定化的目的。通过中试研究考察... 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减容和稳定效果,研究在小试成果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中试反应器并进行了运行试验。反应器设计有效容积为1.74 m3,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稳定化的目的。通过中试研究考察了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及运行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投配率为24%,平均水力停留时间为4.2 d,污泥固体停留时间为44.7 d的条件下,污泥含水率从99.1%降至91.9%,VS/TS降至21.2%,平均产气量达到231.3 L/kgVS,CH4含量达62.66%,达到了反应器的设计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浓缩 消化 中试 一体化反应器
下载PDF
淤泥堆场表层原位固化土壤化中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鹏 丁威 +1 位作者 李昊羽 郑焜 《施工技术》 CAS 2020年第18期83-85,89,共4页
针对淤泥堆场表层原位固化处理后的土壤化问题,依托淤泥堆场表层原位固化土壤化示范工程,开展淤泥堆场表层原位固化土壤化中试研究,明确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植物类型对改良固化土壤的适应性,提出原位固化土壤改良剂的... 针对淤泥堆场表层原位固化处理后的土壤化问题,依托淤泥堆场表层原位固化土壤化示范工程,开展淤泥堆场表层原位固化土壤化中试研究,明确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植物类型对改良固化土壤的适应性,提出原位固化土壤改良剂的最优配合比、改良剂使用区间值,进一步明确淤泥堆场表层原位固化土壤化技术的作用,完善该技术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治理 疏浚 淤泥堆场 固化 原位改良 中试试验
下载PDF
泥膜混合生物转盘预处理餐厨垃圾渗滤液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闫宝亨 刘涛 +3 位作者 周琴 范聪颖 刘瑞强 戴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4-128,共5页
自制中试规模泥膜混合生物转盘,考察其预处理实际餐厨垃圾渗滤液(COD:15251~26568 mg/L、氨氮:1105~1346 mg/L、TN:3229~3283 mg/L)的能力及适应性。采用巴氏土壤菌进行启动挂膜,45天时原水COD、氨氮、TN的去除率达到92%、81%和89%,转... 自制中试规模泥膜混合生物转盘,考察其预处理实际餐厨垃圾渗滤液(COD:15251~26568 mg/L、氨氮:1105~1346 mg/L、TN:3229~3283 mg/L)的能力及适应性。采用巴氏土壤菌进行启动挂膜,45天时原水COD、氨氮、TN的去除率达到92%、81%和89%,转盘表面附着一层黄褐色泥层,显示启动成功;参数优化结果为pH=8.0、曝气量为80 L/min、转盘转速为8 r/min,此时COD、氨氮、TN的去除率达到97.5%、92%和91%,系统连续稳定运行45 d的结果显示,COD、NH_(4)^(+)-N和TN的去除率均能稳定在93%~98.5%,91%~95%和85%~91%的水平,出水COD、NH_(4)^(+)-N和TN分别在500 mg/L、100 mg/L和150 mg/L以下。结果表明,本系统兼具预处理餐厨垃圾渗滤液的能力及适应性,有实践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渗滤液 泥膜混合生物转盘 挂膜 中试实验
下载PDF
科尔沁油田包1断块调剖效果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永彪 顾树人 卢祥国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92,共2页
针对科尔沁油田含水实际状况 ,在调剖剂室内配方优选和数值模拟方案优化设计基础上 ,对包 1断块上的 3口注水井进行了调剖矿场试验 .矿场生产测试资料显示 ,调剖后吸水剖面得到了有效调整 ,注入压力平均升幅 2 .5MPa .油井产液产油量出... 针对科尔沁油田含水实际状况 ,在调剖剂室内配方优选和数值模拟方案优化设计基础上 ,对包 1断块上的 3口注水井进行了调剖矿场试验 .矿场生产测试资料显示 ,调剖后吸水剖面得到了有效调整 ,注入压力平均升幅 2 .5MPa .油井产液产油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受效油井累计增油约 2× 10 4 t,达到了预期的调剖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油田包1断块 调剖 效果评价 矿场试验 生产资料 效果分析
下载PDF
沁水盆地南部注二氧化碳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微型先导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8
9
作者 叶建平 冯三利 +4 位作者 范志强 王国强 William D.Gunter Sam Wong John R.Robinson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80,共4页
在沁水盆地南部TL-003井进行了单井注入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试验。采用间歇式注入方式,共向3号煤层注入192.8t液态CO2。生产和储层模拟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CO2被煤层吸附,能显著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多井试验模拟显示,在沁南无烟煤煤... 在沁水盆地南部TL-003井进行了单井注入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试验。采用间歇式注入方式,共向3号煤层注入192.8t液态CO2。生产和储层模拟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CO2被煤层吸附,能显著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多井试验模拟显示,在沁南无烟煤煤层中注入CO2,能显著地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同时实现了埋藏CO2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 二氧化碳 注入方式 提高采收率 先导试验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被引量:70
10
作者 赵福麟 王业飞 +2 位作者 戴彩丽 任熵 焦翠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89,101,共5页
根据聚合物驱和聚合物驱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聚合物驱后地层残留聚合物的再利用、深部调剖、高效洗油3项提高采收率技术。地层残留聚合物的再利用技术由絮凝技术和固定技术组成,利用地层残留聚合物封堵高渗透层,提高水驱的波及系数;深... 根据聚合物驱和聚合物驱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聚合物驱后地层残留聚合物的再利用、深部调剖、高效洗油3项提高采收率技术。地层残留聚合物的再利用技术由絮凝技术和固定技术组成,利用地层残留聚合物封堵高渗透层,提高水驱的波及系数;深部调剖技术对残留聚合物再利用后的地层进行补充调剖,进一步提高水驱的波及系数;高效洗油技术既弥补了聚合物驱机理的不足,也弥补了聚合物不可入孔隙体积所损失的那部分波及系数。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的矿场试验效果证实了该技术对注聚油田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提高采收率 深部调剖 驱油 矿场试验
下载PDF
胜利油区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 被引量:40
11
作者 孙焕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13,共4页
根据胜利油区的开发状况 ,分别从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油水井井况、注入水水质、采油工艺配套技术的适应性等方面 ,分析了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主要矛盾和开发潜力 ;
关键词 胜利油区 低渗透油藏 提高采收率 对策 先导试验 油层保护
下载PDF
聚合物微球深部调剖技术研究及矿场实践 被引量:49
12
作者 刘承杰 安俞蓉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64,共3页
聚合物微球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调驱体系。室内研究表明,聚合物微球初始粒径为纳米或微米级,遇水发生膨胀,膨胀后能相互粘结聚并形成更大的聚集体;聚合物微球对高低渗并联双管填砂岩心分流率试验表明,微球优先进入高渗管,能有效... 聚合物微球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调驱体系。室内研究表明,聚合物微球初始粒径为纳米或微米级,遇水发生膨胀,膨胀后能相互粘结聚并形成更大的聚集体;聚合物微球对高低渗并联双管填砂岩心分流率试验表明,微球优先进入高渗管,能有效改变双管间的非均质性。室内驱油实验表明,聚驱后再进行微球调驱,采收率可提高10%以上。微球在胜利多个矿场开展先导试验,调驱后注水井油压上升,吸水剖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油井含水下降,取得了显著的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深部调剖 岩心分流率实验
下载PDF
海上多元热流体吞吐先导试验井生产规律研究 被引量:49
13
作者 黄颖辉 刘东 罗义科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4-86,155,共3页
针对渤海湾某稠油油田常规开发单井产能低、采油速度低、预测采收率低的问题,提出采用多元热流体吞吐改善海上稠油开发效果。同时,借助小型化热采设备研究的新突破,开展了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吞吐的先导试验。对先导试验井不同阶段的生... 针对渤海湾某稠油油田常规开发单井产能低、采油速度低、预测采收率低的问题,提出采用多元热流体吞吐改善海上稠油开发效果。同时,借助小型化热采设备研究的新突破,开展了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吞吐的先导试验。对先导试验井不同阶段的生产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周期内产量递减规律和含水变化规律,并借助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其合理生产压差。实践表明,多元热流体吞吐产能是常规开采产能的1.5~3.0倍,开创了国内外海上稠油热采的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多元热流体 烟道气 先导试验 递减规律
下载PDF
孤东油田七区西南二元复合驱油先导试验效果及动态特点 被引量:45
14
作者 张爱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68,71,共4页
由于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幅度有限,于2003年9月在孤东油田七区西南Ng54~61层开展了聚合物/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先导试验。根据现场动态资料分析认为,二元复合驱技术在矿场上既表现出了聚合物增加渗流阻力、扩大波及体积的特点,又表现出... 由于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幅度有限,于2003年9月在孤东油田七区西南Ng54~61层开展了聚合物/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先导试验。根据现场动态资料分析认为,二元复合驱技术在矿场上既表现出了聚合物增加渗流阻力、扩大波及体积的特点,又表现出了活性剂提高驱油效率的特点,降水增油幅度高于单一聚合物驱。截至2006年12月底,试验区已有11口生产井见到降水增油效果,全区累积增产原油84194t,采收率提高了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石油磺酸盐 活性剂 化学驱 先导试验 孤东油田
下载PDF
本源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35
15
作者 向廷生 冯庆贤 +3 位作者 N.T.Nazina 佘跃惠 倪方天 周俊初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67,共5页
对大港油田本源微生物驱现场试验过程中流体的微生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生产动态进行了监测 ,研究了本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随注入水一同注入大量含氮、含磷盐的物质及空气 ,使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和理化特征发生了显著变... 对大港油田本源微生物驱现场试验过程中流体的微生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生产动态进行了监测 ,研究了本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随注入水一同注入大量含氮、含磷盐的物质及空气 ,使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和理化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地层水中嗜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分别增加了 10 3 ~ 10 5倍和 10~ 10 3 倍。烃氧化菌的激活导致了注入水在近井地带原油的氧化及低分子脂肪酸含量增加。原油的生物转化产物刺激了发酵菌、硫酸盐还原菌及产甲烷菌的生长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有利于原油的采出。从生产动态分析可以看出 ,经生物技术处理后 ,83 %的生产井见到了效果 ,3年共增油 8874t ,投入产出比达到 1∶5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源微生物 微生物驱油机理 现场试验 生物处理技术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中试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卫志贤 雷闫盈 +1 位作者 李晓娥 祖庸 《无机盐工业》 CAS 1999年第5期8-10,共3页
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中试研究表明:尿素水解和沉淀反应采用间歇操作的搅拌釜式反应器是合适的;小试提供的原料路线是可行的,工艺条件是正确的;进一步放大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反应前升温的供热强度不小于60 kJ/(m... 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中试研究表明:尿素水解和沉淀反应采用间歇操作的搅拌釜式反应器是合适的;小试提供的原料路线是可行的,工艺条件是正确的;进一步放大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反应前升温的供热强度不小于60 kJ/(m in·L);反应结束后的冷却换热强度不小于27 kJ/(m in·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制备 中试研究 氧化锌
下载PDF
火烧油层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9
17
作者 蔡文斌 李友平 李淑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4年第2期53-55,共3页
针对胜利油田稠油油藏类型复杂、油层性质差异大、多数区块已进入多轮次蒸汽吞吐后期、开采难度增大的特点,开展了火烧油层技术试验,详细介绍了该技术在J10-13-5井和CN95-2井的试验情况,并对试验效果作了分析。现场试验表明,火烧油层技... 针对胜利油田稠油油藏类型复杂、油层性质差异大、多数区块已进入多轮次蒸汽吞吐后期、开采难度增大的特点,开展了火烧油层技术试验,详细介绍了该技术在J10-13-5井和CN95-2井的试验情况,并对试验效果作了分析。现场试验表明,火烧油层技术在低渗透稠油井和蒸汽吞吐过的稠油井上应用效果较好。胜利油田火烧油层技术在点火工艺、室内物理模拟、动态监测、注气工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油层技术 胜利油田 稠油油藏 储量 注蒸汽开采技术 CO2
下载PDF
胜利油区二元复合驱油先导试验驱油体系及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张爱美 曹绪龙 +1 位作者 李秀兰 姜颜波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0-43,共4页
首先根据胜利油区的油藏特点和复合驱的特点,在孤东油田七区西南Ng54-61层优选出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试验区。然后根据试验区具体的油藏情况,室内筛选出了适合该油藏类型的以石油磺酸盐为主剂的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研究表明,该体系可与模... 首先根据胜利油区的油藏特点和复合驱的特点,在孤东油田七区西南Ng54-61层优选出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试验区。然后根据试验区具体的油藏情况,室内筛选出了适合该油藏类型的以石油磺酸盐为主剂的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研究表明,该体系可与模拟油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状态,其吸附量较小、乳化性能和热稳定性好,驱油效果好。结合室内研究的结果,在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二元复合驱注采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对化学剂组合方式、配方浓度、段塞尺寸、注入方式、注采速度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综合研究认为,该二元复合驱油体系驱油效率高、油藏适应性强,可较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区 二元复合驱 石油磺酸盐 化学驱 先导试验
下载PDF
天然气膜法脱水工业过程开发 被引量:21
19
作者 刘丽 陈勇 +2 位作者 康元熙 刘韧 邓麦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2-304,共3页
采用膜技术脱除天然气中的水蒸气降低露点 ,以满足天然气输送和使用的要求。建立了一套 1 2× 10 5 m3/d天然气膜法脱水的工业试验装置 ,并进行现场试验。工艺试验中考察了气体处理量及操作压力等对脱水过程的影响。稳定运行结果为 ... 采用膜技术脱除天然气中的水蒸气降低露点 ,以满足天然气输送和使用的要求。建立了一套 1 2× 10 5 m3/d天然气膜法脱水的工业试验装置 ,并进行现场试验。工艺试验中考察了气体处理量及操作压力等对脱水过程的影响。稳定运行结果为 :净化气露点 -8~ -13℃ (输气压力 4 6MPa) ,达到气体传输要求 ;甲烷回收率≥ 98%。试验中同时进行了全燃气发动机驱动及净化废气再利用等配套技术的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分离膜 脱除水蒸气 现场试验
下载PDF
石西油田深井高温底水封堵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朱怀江 刘先灵 +2 位作者 刘玉章 王嘉淮 潘竞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7,共5页
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先导性试验 ,石西油田石炭系深井高温底水封堵首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堵水处理后 189d内 ,产液量累计减少 315 9t ,原油累计增加 5 70t。封堵前的日产液量为 10 5t ,处理 3个月后逐渐降至 78t,并维持了较长时间。... 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先导性试验 ,石西油田石炭系深井高温底水封堵首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堵水处理后 189d内 ,产液量累计减少 315 9t ,原油累计增加 5 70t。封堵前的日产液量为 10 5t ,处理 3个月后逐渐降至 78t,并维持了较长时间。针对石炭系深井底水高温的油藏条件 ,采用暂堵剂—改性栲胶凝胶—水泥封口三段塞技术提高了封堵的成功率。即 :先用暂堵剂暂堵油层约15h ,使后续注入的主剂段塞选择性地进入水层 ;形成的改性栲胶凝胶封堵层耐高温、热稳定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水 凝胶 渗透率 改性栲胶 先导性试验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