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会引致企业“漂绿”吗?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凌远 丁博雯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47-60,共14页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已被证实在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碳减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也可能通过压力传导引致企业“漂绿”,进而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基于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漂绿”的影响...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已被证实在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碳减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也可能通过压力传导引致企业“漂绿”,进而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基于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漂绿”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漂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机制分析发现,试点政策通过加剧企业融资约束和市场竞争两个渠道引致企业“漂绿”;进一步分析发现,试点政策对未获得环境补贴的企业、低创新能力企业及非重污染行业的企业“漂绿”水平有更明显的提升效应,媒体关注负向调节试点政策对企业“漂绿”的影响,且负面型报道的调节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 企业漂绿 双重差分模型 融资约束
下载PDF
低碳城市试点与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与实证检验
2
作者 李强 温家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6-65,共10页
绿色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而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低碳城市试点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采用长江经济带2004-2020年108个城市市级面板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探究低碳城市试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 绿色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而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低碳城市试点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采用长江经济带2004-2020年108个城市市级面板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探究低碳城市试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低碳城市试点有利于提升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政策效果具有滞后性,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异质性分析表明,从区位特征来看,低碳城市试点对长江上游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效果更明显;从城市人口规模来看,低碳城市试点对人口规模较大城市的政策效果往往更明显;(3)机制分析表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是低碳城市试点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 外商直接投资 高质量发展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低碳城市试点如何影响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政府干预和公众参与的协同作用视角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53,共13页
基于2006-2016年中国283个城市数据,以2010年以来推行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和检验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机理与实际效果。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提升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基于2006-2016年中国283个城市数据,以2010年以来推行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和检验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机理与实际效果。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提升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其对绿色技术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大于对绿色创新数量的作用;试点政策对行政等级高的城市、非资源型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诱发作用更为明显。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政府干预对绿色创新质量的驱动力远大于对绿色创新数量的影响,而公众参与对绿色创新数量和质量的驱动作用基本相当;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类型的城市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 城市绿色创新 政府干预 公众参与 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创新与低碳政策的绿色经济转型效应——基于数据要素流动环境视角 被引量:8
4
作者 彭影 李士梅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79,共11页
准确评估创新与低碳政策结合的绿色经济转型效应对试点政策完善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期DID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创新与低碳政策结合的经济绿色转型效应及政策协同效应,并基于数据... 准确评估创新与低碳政策结合的绿色经济转型效应对试点政策完善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期DID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创新与低碳政策结合的经济绿色转型效应及政策协同效应,并基于数据要素流动环境视角,探究创新与低碳政策结合对数据要素流动环境与经济绿色转型关系的多维度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创新与低碳政策结合更有利于推动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提升,且存在政策协同效应,长期作用效果优于短期。调节机制表明,创新与低碳政策结合正向调节数据要素流动环境与经济绿色转型的关系,且正向调节作用效果持续增强。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时代“绿色”与“创新”政策结合与完善提供有可靠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效率 数据要素流动环境 创新型城市试点 低碳城市试点 政策结合
下载PDF
环境政策的空间溢出与城市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 被引量:5
5
作者 戴永安 张潇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151,共33页
偏向于能源节约的技术进步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现有技术进步方向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区域间贸易成本,构建两区域多部门的异质性企业模型,演绎外生环境政策冲击影响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机制,并将其分... 偏向于能源节约的技术进步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现有技术进步方向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区域间贸易成本,构建两区域多部门的异质性企业模型,演绎外生环境政策冲击影响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机制,并将其分解为企业研发效应与企业迁移效应,进一步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例,运用空间双重差分等方法开展经验研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促进本地节能偏向技术进步,且具有非线性的U型溢出效果。机制研究表明,低碳试点政策显著影响企业研发和迁移行为,政策溢出效果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研发补贴与环保处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拓展了现有环境政策空间溢出机制研究的边界,为如何更好地实现全局环境目标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 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 空间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企业资本结构偏离度——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实证
6
作者 刘会洪 张哲源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18,共9页
企业资本结构的严重偏离可能会阻碍企业可持续发展,所以加强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能力成为当下重要的目标。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为基准点,运用多时点固定双重差分模型,通过2010—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探究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偏... 企业资本结构的严重偏离可能会阻碍企业可持续发展,所以加强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能力成为当下重要的目标。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为基准点,运用多时点固定双重差分模型,通过2010—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探究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偏离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偏离度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程度来抑制企业资本结构偏离度。异质性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背景下,在成长期、淘汰期、非国有企业、重污染企业的样本中,对企业资本结构偏离度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效应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抑制企业资本结构偏离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 资本结构偏离度 创新效率 融资约束 双重差分
下载PDF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提高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吗?——基于弱波特假说的实证检验
7
作者 殷阿娜 邹琪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4年第4期71-78,107,共9页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中国为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所进行的一项重要的政策试验与政策创新。依据“弱波特假说”理论,利用2003—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Timevarying DID模型,实证分析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中国为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所进行的一项重要的政策试验与政策创新。依据“弱波特假说”理论,利用2003—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Timevarying DID模型,实证分析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弱波特假说在该政策实践中成立。进一步构建DDD模型,探讨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影响效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资源型城市、高碳行业和国有制企业中更为显著。为此,应进一步加强政策规划,优化政策措施和调整政策方向,全面推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 绿色技术创新 异质性 弱波特假说
下载PDF
绿色发展政策能够促进就业显著增加吗?——基于中国284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何雄浪 史世姣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34-46,共13页
利用2003—2018年我国284个地级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发展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相对于非试点城市,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更利于实现充分就业,进一步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因变量后,低碳城市... 利用2003—2018年我国284个地级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发展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相对于非试点城市,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更利于实现充分就业,进一步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因变量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依然稳健;控制时间效应后发现绿色发展政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不具有时滞性但具有持续性;绿色发展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相对于东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政策对中部地区城市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相对于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政策对非资源型城市就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作用机制的检验结果表明,绿色发展政策会诱发技术创新,通过提升创新水平产生就业“扩充效应”。本研究从低碳城市试点视角评估了绿色发展政策对城市就业的影响效应,为进一步推广低碳城市试点、协调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政策 低碳城市试点 就业 双重差分模型 技术创新
原文传递
低碳城市内涵:基于中国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慧 《未来与发展》 2014年第12期7-13,共7页
本文提出界定低碳城市的内涵应当采取实践的视角。已有的研究主要从减碳的必要性和城市的重要性两方面进行界定,然而却无法表现低碳城市的现实情况。因此,本文对中国低碳省份和城市试点项目进行研究。通过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作者指出... 本文提出界定低碳城市的内涵应当采取实践的视角。已有的研究主要从减碳的必要性和城市的重要性两方面进行界定,然而却无法表现低碳城市的现实情况。因此,本文对中国低碳省份和城市试点项目进行研究。通过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作者指出低碳城市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建设行动,包含了产业体系低碳化建设、能源结构调整、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生活、碳汇建设、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等七个主要方面,实践内容兼具一致性和地方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低碳省市试点 气候变化 政府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