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试验研究 被引量:58
1
作者 程晔 龚维明 +1 位作者 张喜刚 戴国亮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3885-3892,共8页
综合运用静载试验、CT试验及取芯试验等试验方法,针对桩端后压浆对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对同一根桩桩端压浆前后,以及同一场地上同样尺寸的未压浆桩与压浆桩,分别进行静载试验。试验结... 综合运用静载试验、CT试验及取芯试验等试验方法,针对桩端后压浆对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对同一根桩桩端压浆前后,以及同一场地上同样尺寸的未压浆桩与压浆桩,分别进行静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桩端后压浆可有效提高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桩端承载力,以及桩底截面以上一定范围的桩侧摩阻力,从而提高整桩承载力。桩端后压浆不仅可以提高桩承载力,还可以有效提高其刚度,有利于控制基础的沉降。CT试验及取芯试验明确了水泥浆在桩周的分布范围,证实了桩端后压浆的效果,并表明桩端持力层为砂性土层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钻孔灌注桩 桩端 后压浆 静载试验 承载力
下载PDF
桩的端阻和侧摩阻的相互作用及其工程应用价值 被引量:35
2
作者 吴兴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3-318,共6页
桩的轴向承载力是由桩身的侧摩阻和端阻共同构成的。这两种阻抗间一般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设计工作条件下此种特征表现得不明显,因而研究者很少予以重视。但是当桩身位移较大或桩的阻抗因某种因素而强化时,这种相互作... 桩的轴向承载力是由桩身的侧摩阻和端阻共同构成的。这两种阻抗间一般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设计工作条件下此种特征表现得不明显,因而研究者很少予以重视。但是当桩身位移较大或桩的阻抗因某种因素而强化时,这种相互作用就会十分突出。因而可以采取工程措施强化此种效果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根据现场桩基试验的结果和收集到的国内外试桩资料,应用土力学原理分析了这两种阻抗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机理,并提出了若干利用此种效果提高桩的轴向承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阻 侧摩阻 相互作用 承载力
下载PDF
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技术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31
3
作者 于志华 刘炎炎 +2 位作者 宋建 荣晓洋 崔文艳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1年第3期40-43,共4页
对于单桩竖向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钻孔灌注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桩端后压浆技术进行处理,以提高桩端桩侧的承载力,以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通过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技术的增强机理和施工工艺,并结合沈阳盛世长安项目对4根桩端注... 对于单桩竖向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钻孔灌注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桩端后压浆技术进行处理,以提高桩端桩侧的承载力,以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通过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技术的增强机理和施工工艺,并结合沈阳盛世长安项目对4根桩端注浆桩和2根未注浆桩进行静载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注浆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比非注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提高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压浆 桩端 施工工艺 静载试验 竖向承载力
下载PDF
破坏和非破坏后注浆抗压桩受力性状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忠苗 张乾青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01-1608,共8页
通过桩身埋设有钢筋应力计的2根直径不同的破坏性和非破坏性后注浆抗压试桩现场静载试验,对比分析了破坏性和非破坏性后注浆抗压试桩的受力性状。现场试验表明,极限荷载下非破坏性和破坏性后注浆桩的桩端力荷载分担比约为40%且同一桩顶... 通过桩身埋设有钢筋应力计的2根直径不同的破坏性和非破坏性后注浆抗压试桩现场静载试验,对比分析了破坏性和非破坏性后注浆抗压试桩的受力性状。现场试验表明,极限荷载下非破坏性和破坏性后注浆桩的桩端力荷载分担比约为40%且同一桩顶荷载水平下,桩端荷载分担比随桩径的增大而减小。最大试验荷载下非破坏性试桩浅层土侧阻力完全发挥并有侧阻软化趋势,而破坏性试桩全桩长范围桩侧阻力均表现为软化性状。实测发现不同土中桩侧摩阻力充分发挥时对应的桩顶沉降约为(1%~4%)D(D为桩径)。非破坏性试桩实测得到的桩端位移–桩端力曲线表现为硬化特性,而试桩破坏性试验中实测得到的桩端位移–桩端力曲线表现为软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破坏性试桩 破坏性试桩 后注浆技术 桩侧阻力 桩端阻力
下载PDF
北京地区群桩基础荷载传递特性的现场测试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韩煊 张乃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80,共7页
首先对试验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单桩和群桩、群桩中桩数(桩距)以及端承条件不同(纯摩擦与端承摩擦)等影响因素下,不同方案所得到的桩侧阻力、桩端阻力随荷载水平、位移变化的分布特点和发挥性状,讨论了北京地区群桩... 首先对试验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单桩和群桩、群桩中桩数(桩距)以及端承条件不同(纯摩擦与端承摩擦)等影响因素下,不同方案所得到的桩侧阻力、桩端阻力随荷载水平、位移变化的分布特点和发挥性状,讨论了北京地区群桩基础中桩土承台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削弱”和“增强”作用性状和作用机理,并由此归纳总结了北京地区群桩基础侧阻力、端阻力的分布特点和模式。成果不仅对北京地区群桩基础应力分布计算所需的参数提供了实测数据,同时也对其它地区的桩基设计和研究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桩基础 荷载传递 现场测试 桩侧阻力 桩端阻力 荷载分配系数
下载PDF
基于平面应变模型的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明华 徐卓君 +2 位作者 肖尧 赵衡 胡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8-94,共7页
为了给出嵌岩桩作用在含不同溶洞地层上的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岩溶区桩基承载特性建立了简化计算模型;其次,分析了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承载机理,并提出了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再次,利用复变函数的方法对岩溶... 为了给出嵌岩桩作用在含不同溶洞地层上的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岩溶区桩基承载特性建立了简化计算模型;其次,分析了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承载机理,并提出了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再次,利用复变函数的方法对岩溶区嵌岩桩桩端平均约束应力进行求解,进而求得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然后,对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1)溶洞半径越大,对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越大。(2)桩端到溶洞中心的距离越大,对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越小。(3)溶洞埋深越大,对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越大。最后,工程算例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满足工程要求,能为岩溶区嵌岩桩工程实践提供一些参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假定条件的限制,本文计算结果仅适用于溶洞洞边与桩端距离大于3倍桩径时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溶洞 桩端 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Mindlin解的单桩竖向附加应力系数 被引量:15
7
作者 邱明兵 刘金砺 +1 位作者 秋仁东 高文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0-137,共8页
基于考虑桩径影响的竖向荷载下Mindlin应力解,将单桩端阻、矩形分布侧阻、正三角形分布侧阻产生的应力表达为各分项阻力与相应附加应力系数的乘积,并将附加应力系数表示为以深径比h/d和距径比ρ/d为自变量的函数以描述其空间变化。这样... 基于考虑桩径影响的竖向荷载下Mindlin应力解,将单桩端阻、矩形分布侧阻、正三角形分布侧阻产生的应力表达为各分项阻力与相应附加应力系数的乘积,并将附加应力系数表示为以深径比h/d和距径比ρ/d为自变量的函数以描述其空间变化。这样使得附加应力系数物理意义直观明晰,应用简单。通过对单桩附加应力系数的三维图形和附加应力系数表的分析表明:①端阻附加应力系数由桩端平面呈现柱状分布随深度演变为锥形分布,空间衰减迅速;端阻附加应力系数基本不随长径比l/d而变;②侧阻附加应力系数由桩端平面的长桶喇叭形分布演变为漏斗形分布,空间衰减缓慢;正三角形分布侧阻与矩形分布侧阻相比,其附加应力系数上部较大,且衰减较快;③侧阻是群桩应力叠加效应的主要因素,端阻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DLIN应力解 单桩 端阻 侧阻 附加应力系数
下载PDF
应用圆柱孔扩张理论对PHC管桩承载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郭杨 崔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9-274,共6页
应用圆柱孔扩张理论对合肥滨湖新区某工程PHC管桩的承载特性进行数值分析,计算结果与静载试验吻合较好,桩侧摩阻力分布呈“三峰态”曲线,挤土后的桩侧摩阻力极限值比勘察报告推荐值大25%,挤压后的硬塑粘土层的极限桩端阻力比规范值... 应用圆柱孔扩张理论对合肥滨湖新区某工程PHC管桩的承载特性进行数值分析,计算结果与静载试验吻合较好,桩侧摩阻力分布呈“三峰态”曲线,挤土后的桩侧摩阻力极限值比勘察报告推荐值大25%,挤压后的硬塑粘土层的极限桩端阻力比规范值高46.0%~59.3%,从而得出了合肥地区挤土PHC管桩桩身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勘察设计取值偏低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孔扩张理论 PHC管桩 桩侧阻力 桩端阻力 有限单元法
下载PDF
黏性土地区螺杆灌注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试验 被引量:14
9
作者 左宏亮 金宁政 许成云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目的研究螺杆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为其在粉质黏土地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合理的设计依据.方法通过螺杆灌注桩的静载试验数据,结合螺杆桩的工作机理,根据土层假设不同的螺杆桩极限承载力侧摩阻力标准值提高系数,建立不同土质情况下承载... 目的研究螺杆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为其在粉质黏土地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合理的设计依据.方法通过螺杆灌注桩的静载试验数据,结合螺杆桩的工作机理,根据土层假设不同的螺杆桩极限承载力侧摩阻力标准值提高系数,建立不同土质情况下承载力等式,利用方程求根及矩阵线性回归等数学方法得到桩在粉质黏土中的侧摩阻力提高系数,建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公式.结果桩周土为软塑黏土、可塑黏土、硬可塑黏土、硬塑黏土时,桩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提高系数分别为1.0~1.2、1.2~1.3、1.4~1.6、1.6~1.8.结论螺杆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相比现行规范中经验参数法计算得到的承载力数值提高较大,研究结果对螺杆灌注桩在粉质黏土地区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灌注桩 竖向极限承载力 侧摩阻力 提高系数
下载PDF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端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程晔 龚维明 +1 位作者 戴国亮 季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7-411,共5页
阐述了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端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施工工艺、深度效应和尺寸效应等。分析和对比了目前国内常用的各规范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文中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同等条件的桩,各规范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大。采用自平衡试桩法... 阐述了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端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施工工艺、深度效应和尺寸效应等。分析和对比了目前国内常用的各规范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文中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同等条件的桩,各规范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大。采用自平衡试桩法获得了几个重大工程的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桩端承载力的实测值。将工程实例的测试结果与各规范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目前规范的计算方法不尽合理。目前各规范中桩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是在针对小直径的中短桩的研究基础上建立的。如今,大型桥梁工程中普遍采用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情况下,对其桩端承载力的计算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使设计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桩端 承载力 自平衡
下载PDF
扩底桩桩端承载机制初探 被引量:9
11
作者 文松霖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70-1974,共5页
桩端承载力是扩底桩承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定性、定量地评价其承载机制是扩底桩设计的关键。通过扩底桩的模型试验,对扩底桩桩端承载机制进行了探讨分析,得出了以下结果:扩底桩承载力的大小受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控制。扩底桩桩端承... 桩端承载力是扩底桩承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定性、定量地评价其承载机制是扩底桩设计的关键。通过扩底桩的模型试验,对扩底桩桩端承载机制进行了探讨分析,得出了以下结果:扩底桩承载力的大小受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控制。扩底桩桩端承载力和桩周摩阻力发挥的不同步程度要比非扩底桩的显著。扩底桩桩端极限破坏形状与非扩底桩的不同,类似于逆向的锚板基础破坏形状。由于扩底部的存在,使得桩端地基承载力强度有所下降;在扩底桩桩端承载力设计计算时,必须进行因扩底引起桩端承载力降低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底桩 模型试验 桩端 承载力 桩端承载机制
下载PDF
桩底土的成层性对桩体纵向刚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宁 王奎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2-1048,共7页
为了确定桩底土(桩底与基岩间的土体)的厚度和分层情况对桩体刚度和阻尼的影响,使用锥形虚土桩模型对单桩纵向振动进行求解。桩底应力以一定扩散角度传递至基岩表面,将扩散锥面内部土体看作虚土桩。由虚土桩底部的位移限制条件和阻抗传... 为了确定桩底土(桩底与基岩间的土体)的厚度和分层情况对桩体刚度和阻尼的影响,使用锥形虚土桩模型对单桩纵向振动进行求解。桩底应力以一定扩散角度传递至基岩表面,将扩散锥面内部土体看作虚土桩。由虚土桩底部的位移限制条件和阻抗传递法得到桩底和桩顶的复阻抗。将桩底土层的参数转换为虚土桩的参数,通过分析这些参数的变化,进而判断桩底土层对桩体刚度和阻尼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桩底土层厚度小于5倍的桩体半径时,桩体刚度明显提高,阻尼减小;桩底土层存在软夹层,则桩体刚度会相应降低,阻尼增大,若存在硬夹层,结论相反。桩底土存在不同土层时,若只使用第一层土体的参数估算桩底刚度,误差较大,尤其对处于准静力状态的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土体成层性 桩底 桩体刚度 复阻抗 虚土桩
下载PDF
Analytical model of vertical vibrations in piles for different tip boundary conditions:parametric study and applications 被引量:10
13
作者 Ning WANG Kui-hua WANG Wen-bing W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2期79-93,共15页
In this paper,a model named fictitious soil pile was introduced to solve the boundary coupled problem at the pile tip.In the model,the soil column between pile tip and bedrock was treated as a fictitious pile,which ha... In this paper,a model named fictitious soil pile was introduced to solve the boundary coupled problem at the pile tip.In the model,the soil column between pile tip and bedrock was treated as a fictitious pile,which has the same properties as the local soil.The tip of the fictitious soil pile was assumed to rest on a rigid rock and no tip movement was allowed.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lane strain theory,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vertical vibration response of piles in a frequency domain and the corresponding semi-analytical solutions in a time domain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Laplace transforms and 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s.A parametric study of pile response at the pile tip and head showed that the thickness and layering of the stratum between pile tip and bedrock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omplex impedances.Finally,two applications of the analytical model were presented.One is to identify the defects of the pile shaft,in which the proposed model was proved to be accurate to identify the location as well as the length of pile defects.Another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is to identify the sediment thickness under the pile tip.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diment can lead to the decrease of the pile stiffness and increase of the damping,especially when the pile is under a low frequency lo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pile interaction Complex impedance pile tip Vertical vibration SEDIMENT
原文传递
中风化极软岩桩的极限端阻力和极限侧阻力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湛铠瑜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24,65,共5页
针对山区极软岩上覆原生土很薄且新近填土较厚时,机械成孔桩即使按最大嵌岩深径比计算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仍无法满足上部荷载要求的情况,利用现行规范推导出中风化极软岩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和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值范围,并结合岩... 针对山区极软岩上覆原生土很薄且新近填土较厚时,机械成孔桩即使按最大嵌岩深径比计算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仍无法满足上部荷载要求的情况,利用现行规范推导出中风化极软岩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和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值范围,并结合岩基载荷试验数据对取值范围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嵌岩桩按经验参数法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思路,并结合工程实例中的桩载荷试验数据验证了此计算思路及中风化极软岩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和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值范围的安全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中风化极软岩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取值范围为1500—3800kPa,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值范围为140—280kPa,按新计算思路获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比按嵌岩桩计算方法获得的数值可最大提高约12%,且计算深度大于8倍的嵌岩深径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 极限端阻力 极限侧阻力 极软岩
原文传递
某防洪闸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计算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利滨 王伟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1年第9期59-61,共3页
水泥土搅拌桩具有经济环保、施工方便、技术成熟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文章以水沟防洪闸为例,提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既要满足强度要求,又要避免"悬浮"桩型,减小处理后的地基沉降。水泥土搅拌桩设计时... 水泥土搅拌桩具有经济环保、施工方便、技术成熟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文章以水沟防洪闸为例,提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既要满足强度要求,又要避免"悬浮"桩型,减小处理后的地基沉降。水泥土搅拌桩设计时,首先应结合场区的地质条件,选择承载力较高的地层作为桩端持力层,确定有效桩长。然后根据确定的有效桩长,分别按照桩长范围内的侧阻力特征值、端阻力特征值和桩身强度分布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取二者较小值作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最后根据采用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假定不同桩间距、不同布桩型式试算复合地基承载力,本着既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又尽量减少处理工程量的角度出发,选择桩间距1.25 m、梅花形布桩处理方案来进行地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搅拌桩 桩端 有效桩长 布桩型式 复合地基承载力
原文传递
西安SXD工程四节承力盘DX挤扩灌注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沈保汉 王海燕 +1 位作者 刘振亮 贺德新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共7页
通过现场静荷载试验,对桩身穿越黄土地层并设置在可塑粉质黏土中的四节承力盘DX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判定,分析其荷载传递机理,并对该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分配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DX桩 承力盘 静荷载试验 极限承载力 侧阻力 盘端阻力 桩端阻力
原文传递
秦巴山区软岩地基桥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曲直 姜海力 +1 位作者 刘永军 李国旗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97-105,共9页
为了研究软岩地基桥桩的荷载传递性状、破坏机理,并获取在该地质条件下更为可靠的桩基计算参数,对秦巴山区软岩地基3根钻孔灌注试桩进行竖向静载试验。结果表明:秦巴山区软岩地基桥桩试桩荷载沉降曲线呈陡降型,实测竖向极限承载力为20 5... 为了研究软岩地基桥桩的荷载传递性状、破坏机理,并获取在该地质条件下更为可靠的桩基计算参数,对秦巴山区软岩地基3根钻孔灌注试桩进行竖向静载试验。结果表明:秦巴山区软岩地基桥桩试桩荷载沉降曲线呈陡降型,实测竖向极限承载力为20 500kN,桩的破坏方式为桩身材料强度破坏;淤泥质亚黏土地层中的碎石起到一定的骨架作用,增强了此地层桩极限侧阻力,发挥极限侧阻力所需的桩土(岩)相对位移为4~8mm;强风化砾岩表现为加工软化型,发挥极限侧阻力所需的桩土(岩)相对位移为3~8mm;中风化砂砾岩表现为明显的加工硬化型,所需的桩岩相对位移大,且桩极限侧阻力的特征点不明显;淤泥质亚黏土地层桩侧阻力占总荷载的60%~70%,随着桩顶荷载的逐步加大,该地层桩侧阻力所占比例不断下降,而嵌岩段桩侧阻力所占比例逐渐上升,达到55%~65%,嵌岩段桩侧阻力沿桩深的分布曲线表现出非线性的特征;试桩为端承摩擦桩,桩端阻力约占桩顶荷载的20%左右,且未充分发挥,在上部结构允许的沉降范围内,适当增加桩端的沉降有利于端阻力的发挥;桩侧阻力先于端阻力发挥,建议单桩承载力设计时分别采用不同的端阻力和侧阻力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软岩 桥桩 竖向静载 承载性能 侧阻力 端阻力 材料强度
下载PDF
溶洞上方桩基极限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红卫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6-1274,共9页
为计算岩溶区桩基的极限承载力,提出一个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简化分析模型,充分考虑了桩与溶洞之间距离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提出了相应的假定破坏模式,并采用三角形刚性块体对破坏模式进行离散,计算得到外力功率和... 为计算岩溶区桩基的极限承载力,提出一个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简化分析模型,充分考虑了桩与溶洞之间距离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提出了相应的假定破坏模式,并采用三角形刚性块体对破坏模式进行离散,计算得到外力功率和内能耗散率。以桩端极限承载力作为目标函数,将该问题转化为数学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对数学优化模型求解。将本文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极限分析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材料参数和几何参数对桩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参数分析表明:随着桩与溶洞距离不断增大,溶洞对桩端承载力的影响越来越小,当桩与溶洞距离超过某一定值时,桩端极限承载力将不受溶洞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溶洞 桩端 极限承载力 上限分析法
下载PDF
砂砾地层后注浆灌注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建 关永平 +1 位作者 于志华 崔文艳 《工程勘察》 CSCD 2012年第12期1-3,16,共4页
后压浆技术从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消除了传统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的固有缺陷,改善了桩周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桩与土之间的边界条件,有效地降低了桩的沉降量,显著提高了单桩承载力。对砂土地层的100根注浆试桩的单桩注浆量进行数据统计,... 后压浆技术从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消除了传统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的固有缺陷,改善了桩周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桩与土之间的边界条件,有效地降低了桩的沉降量,显著提高了单桩承载力。对砂土地层的100根注浆试桩的单桩注浆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了桩端注浆量的变化规律;结合沈阳夏宫工程五根桩端注浆桩和两根未注浆桩的静载试验,对比分析了注浆桩与未注浆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以及桩顶沉降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砂土地层条件下,注浆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比非注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能提高44.4%以上,而且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后注浆抗压桩桩顶位移比未注浆桩的降低了近50%,有利于控制基础的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压浆技术 桩端 静载试验 承载力 沉降
下载PDF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效果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龚楚湘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第10期157-158,共2页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使水泥浆液在高压下渗透、充填和挤密,与沉渣、泥皮、桩周和桩端土体发生物理化学固结,增大了土体和桩端的强度,改变了桩的受力类型,提高了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从而提高了单桩的承载力。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后压浆 承载力 桩端阻力 桩侧摩阻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