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4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轴、横向荷载下桥梁基桩的受力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52
1
作者 赵明华 吴鸣 郭玉荣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5,共6页
通过综合分析 ,采用层状横向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利用有限元—有限层法 ,并计入桩顶 P-Δ效应对桩身内力的影响 ,提出了轴、横向荷载下桥梁基桩的受力分析方法 ,并对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横向荷载 桥梁 基桩 受力分析 试验研究 轴荷载 桩基础 有限元-有限层法 模型试验
下载PDF
高陡岩质边坡上桥梁基桩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刘建华 赵明华 杨明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2-377,共6页
高陡岩质边坡上桥梁基桩的受力性状极为复杂,既要承受上部荷载,又要抵抗桩侧滑坡推力,具有承重与阻滑双重功能,且由于陡坡的存在,使得该类基桩与平地上无坡度的基桩在承载机理上存在明显差异。以竖向荷载下基桩挠曲微分方程为基础,采用... 高陡岩质边坡上桥梁基桩的受力性状极为复杂,既要承受上部荷载,又要抵抗桩侧滑坡推力,具有承重与阻滑双重功能,且由于陡坡的存在,使得该类基桩与平地上无坡度的基桩在承载机理上存在明显差异。以竖向荷载下基桩挠曲微分方程为基础,采用方程分析法导出了高陡岩质边坡上桥梁桩基模型试验的相似准则,并以该准则为指导,开展陡坡桩基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室内试验得到了不同组合荷载及加载方式条件下基桩弯矩及桩顶水平位移的情况,探讨了该类桩受力性状,并获得基桩桩侧土压力、抗力分布形态及影响范围的情况,以助于更深入地了解陡坡上桥梁基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高陡岩质边坡 相似准则 模型试验 桩身受力
下载PDF
复合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及承载力确定的标准化问题 被引量:28
3
作者 郑刚 于宗飞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4-91,共8页
根据复合地基现场载荷试验资料,研究了复合地基破坏模式、褥垫层、载荷板宽度等因素对根据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评价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分析了根据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单桩及土载荷试验判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差异性。建议应对复合地基... 根据复合地基现场载荷试验资料,研究了复合地基破坏模式、褥垫层、载荷板宽度等因素对根据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评价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分析了根据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单桩及土载荷试验判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差异性。建议应对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标准化问题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载荷试验 褥垫层 承载力 标准化 单桩 桩土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盾构直接切削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桩基试验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王飞 袁大军 +3 位作者 董朝文 韩冰 南好人 王梦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66-2574,共9页
基于苏州地铁盾构切削穿越14根大直径桥桩工程需要,开展盾构直接切削两根直径?1 200 mm桩基的现场试验,分析切桩效果及机制、掘削参数特征、刀具损伤规律等,并探讨研究盾构直接切削大直径桩基的可行性及关键技术。试验表明:贝壳刀可适... 基于苏州地铁盾构切削穿越14根大直径桥桩工程需要,开展盾构直接切削两根直径?1 200 mm桩基的现场试验,分析切桩效果及机制、掘削参数特征、刀具损伤规律等,并探讨研究盾构直接切削大直径桩基的可行性及关键技术。试验表明:贝壳刀可适用于直接切削桩基,以剪切切削与侧向挤碎的方式破除混凝土,切筋机制为剪切切削;钢筋受周边混凝土的包裹固定情况是其能否被有效切断的关键因素;作用于桩身的推力值、扭矩值与切深近似成线性关系;切桩时推速的波动幅度较大,易造成刀具合金崩裂;切削侧部桩相比中部桩对刀具的损伤更大。根据试验结果,提出超前贝壳刀的配置方案以及分次切筋的切削理念,建议推速设定值不超过2 mm/min,刀盘转速宜用中档。试验成果成功应用于苏州切桩工程,试验与实践共同表明盾构直接切削大直径桩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隧道 直接切削 桩基 可行性 现场试验 刀具配置
下载PDF
多次温度循环对能量桩桩顶位移影响分析 被引量:42
5
作者 孔纲强 王成龙 +2 位作者 刘汉龙 吴迪 车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8-964,共7页
能量桩是一种在承载上部建筑荷载的同时获取地热能源的新技术。但目前对于能量桩在冷、热循环过程中尤其多次冷、热循环情况下的热力学效应研究较少。基于模型试验方法,针对预埋钢管单U型新型能量桩,开展工作荷载作用下多次冷、热循环... 能量桩是一种在承载上部建筑荷载的同时获取地热能源的新技术。但目前对于能量桩在冷、热循环过程中尤其多次冷、热循环情况下的热力学效应研究较少。基于模型试验方法,针对预埋钢管单U型新型能量桩,开展工作荷载作用下多次冷、热循环时的传热特性和承载特性,尤其是桩顶位移变化规律的研究;并开展无荷载作用下单次冷、热循环试验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冷、热循环引起的桩体热应变,在加热时桩体内部产生压应力,而在制冷时桩体内部产生拉应力,同时温度引起桩侧不同部位分别产生正摩阻力和负摩阻力。相较于工作荷载,无荷载作用下加热会使桩体位移上升约41%,而一次加热与制冷循环作用后,无荷载作用下桩顶残余位移约为工作荷载作用下的10%。多次冷、热温度循环会导致桩体沉降不断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 能量桩 预埋钢管 热力学效应 模型试验
下载PDF
极限荷载下桩筏基础共同作用性状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宰金珉 蒋刚 +2 位作者 王旭东 李雄威 何立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97-1603,共7页
利用自制模型槽,通过设计系列单桩带台与群桩的桩筏基础模型试验,研究了极限荷载下桩–筏板–地基土的应力与变形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桩距桩筏基础极限荷载下表现出实体深基础性状;而大桩距桩筏基础,基桩先于板下土体达到承载力极... 利用自制模型槽,通过设计系列单桩带台与群桩的桩筏基础模型试验,研究了极限荷载下桩–筏板–地基土的应力与变形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桩距桩筏基础极限荷载下表现出实体深基础性状;而大桩距桩筏基础,基桩先于板下土体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后续荷载基本由板下土体分担,验证了塑性支承桩理论。加载过程中,桩–土的荷载分担比不断变化,6d及以上桩距时,桩达到极限荷载后即趋于稳定。利用桩的极限承载力的桩筏基础设计,应考虑极限荷载与工作荷载下桩–土荷载分担比的不同性状差别。桩间距越大,桩对土体的侧向位移的"遮帘作用"逐渐弱化,板下土体的位移特征趋于天然地基的特征,桩端平面以下土体应力受板下土体分担荷载的影响越明显,6倍桩距可视为常规桩基与复合桩基的分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筏基础 模型试验 塑性支承桩 土压力 位移
下载PDF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晶 李斌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18-121,共4页
通过对该工程软弱土层进行复合地基处理后的静荷载试验结果,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性状,并对单桩、桩土复合、桩间土等不同的复合地基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
关键词 CFG桩 复合地基 承载力 试验 承载力
下载PDF
桩-土-断层耦合作用下桥梁桩基竖向承载特性 被引量:33
8
作者 冯忠居 陈慧芸 +6 位作者 袁枫斌 尹洪桦 李孝雄 刘闯 张福强 王蒙蒙 李少杰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48,共13页
基于海南铺前大桥,采用室内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分析了断层-桩-岩土相互作用时桥梁桩基的距离效应与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模型试验中,对于直径为6.3 cm,长度为60 cm的桩基,当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由9.45 cm增加到22.05 cm时,承载力... 基于海南铺前大桥,采用室内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分析了断层-桩-岩土相互作用时桥梁桩基的距离效应与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模型试验中,对于直径为6.3 cm,长度为60 cm的桩基,当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由9.45 cm增加到22.05 cm时,承载力增幅为26.7%,当水平距离由22.05 cm增加到31.50 cm时,承载力增幅仅为3.8%,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对桩基承载力影响度降至6.5%,可以忽略;当桩长一定,荷载相同时,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越小,桩身轴力变化越小;当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由9.45 cm增加到22.05 cm时,桩身30 cm处桩侧阻力增大了0.059 kN,水平距离对桩侧阻力影响度降低了44.5%,当水平距离由22.05 cm增加到31.50 cm时,桩侧阻力增大了0.029 kN,水平距离对桩侧阻力影响度降低了8.3%。在数值仿真中,在桩基直径为1.5 m,长度为30 m,覆盖层厚度为10 m的工况下,当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由1.5 m增加到6.0 m时,承载力增幅由11.0%减小到6.5%,当水平距离由6.0 m增加到7.5 m时,承载力增幅减小到4.9%;当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由7.5 m减小到1.5 m时,桩身轴力沿桩长方向减小趋势逐渐变缓,当桩长一定,荷载相同时,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越小,桩身轴力变化越小;当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由1.5 m增加到6.0 m时,桩身16 m处桩侧阻力增大了1.90 MN,水平距离对桩侧阻力影响度降低了28.0%,当水平距离由6.0 m增加到7.5 m时,桩侧阻力增大了0.33 MN,水平距离对桩侧阻力影响度降低了5.0%。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结果均表明,在5倍桩径范围内,桩基竖向承载特性受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的影响较大;超出5倍桩径后,水平距离的影响较小,甚至可以忽略;断层与桩基水平距离对承载力、桩侧阻力的影响度与桩侧阻力占比的仿真值均减小较快,在水平距离为5倍桩径时,较模型试验值分别降低了2.2%、6.0%、0.174,结果较理想化,可用作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桩基 断层 室内模型试验 数值仿真 竖向承载力 轴力 侧阻力 影响度
原文传递
桩-土-承台共同作用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王浩 周健 邓志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53-1258,共6页
通过带承台单桩及双桩基础的模型试验,对低承台桩基桩间土变形发展及其与承台板板底应力、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间的相互影响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试验表明:在相同基础荷载作用下,桩数的增加使桩端刺入变形量占基础沉降的比例降低。双... 通过带承台单桩及双桩基础的模型试验,对低承台桩基桩间土变形发展及其与承台板板底应力、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间的相互影响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试验表明:在相同基础荷载作用下,桩数的增加使桩端刺入变形量占基础沉降的比例降低。双桩基础桩体的存在对板底应力体现出增强作用,在相同桩间土变形量下,双桩基础板底应力大于带承台单桩基础。桩土相对位移的发展从桩端部位开始,逐步向承台板扩展,同一部位基础外侧的桩土相对位移要大于基础内侧。靠基础内外,桩的不同侧面表现出不同的侧阻发挥过程及极限值。同样桩间土变形量下,带承台双桩基础在桩端平面上土体的竖向应力要大于带承台单桩基础,从而发挥出较大的桩端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桩-土-承台共同作用 模型试验
下载PDF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处理桥头跳车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海芳 温晓贵 龚晓南 《中南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29,34,共4页
介绍了浙江台州浃里陈大桥成功地采用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桥头跳车问题 ,同时通过现场载荷试验、桩顶和桩间土的土压力测试以及沉降观测 ,较全面地研究了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桩土受力特性以及沉降变化规律 。
关键词 低强度桩 复合地基 桥头跳车 现场试验 浃里陈大桥 载荷试验 桩土应力比 路堤
下载PDF
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方法的辨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郑刚 顾晓鲁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3-96,共4页
即使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常常也仅仅按相对变形值来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本文结合有关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标准,从承台-单桩-土相互作用分析角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涉及的有关概念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对现行载... 即使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常常也仅仅按相对变形值来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本文结合有关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标准,从承台-单桩-土相互作用分析角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涉及的有关概念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对现行载荷试验方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 复合地基 承载力 载荷试验 检验方法
原文传递
黄土冲沟斜坡桥梁桩基竖向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冯忠居 王航 +3 位作者 魏进 高璇 贾彦武 张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08-2314,共7页
为了探明黄土冲沟地形条件对桥梁桩基础承载力的影响,首次基于自主研发的能充分反映黄土冲沟区域桩基础特点与工作性能的模型试验平台,分析不同冲沟坡度、不同桩长桩基的竖向承载力,桩身轴力及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并结合试验结果提出... 为了探明黄土冲沟地形条件对桥梁桩基础承载力的影响,首次基于自主研发的能充分反映黄土冲沟区域桩基础特点与工作性能的模型试验平台,分析不同冲沟坡度、不同桩长桩基的竖向承载力,桩身轴力及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并结合试验结果提出相关的工程技术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坡度的增大,相同桩长的桩基承载力呈降低趋势,承载力影响度逐渐增大,变化范围在7%-35%之间;②在一定范围内,桩基承载力随桩长增加增幅越大,桩长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承载力增幅逐渐变缓;③随着坡度增加,相同入土深度下的有效桩长逐渐减小;④黄土冲沟斜坡区域桥梁桩基设计应充分考虑防止桩周土体流失的工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黄土冲沟 桩基础 模型试验 竖向承载特性 有效桩长
下载PDF
螺旋桩基础抗拔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董天文 梁力 +1 位作者 黄连壮 王明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6-190,共5页
异型的桩体几何形式增加了抗拔螺旋桩的桩土相互作用复杂性,抗拔试验研究有利于了解螺旋桩基础的承载机制和影响因素。通过16次原型桩抗拔试验,实测了单桩上拔荷载-位移曲线(U-Z曲线),该曲线表现出多拐点、渐进型特点,采用单位荷载的桩... 异型的桩体几何形式增加了抗拔螺旋桩的桩土相互作用复杂性,抗拔试验研究有利于了解螺旋桩基础的承载机制和影响因素。通过16次原型桩抗拔试验,实测了单桩上拔荷载-位移曲线(U-Z曲线),该曲线表现出多拐点、渐进型特点,采用单位荷载的桩顶位移变化率、桩顶位移增量以及结合地基变形特征的方法判定了3种桩型的抗拔极限荷载。用U-Z曲线、lgU-Z曲线和P/Pu-Z曲线初步分析了桩体埋深、深宽比、首层叶片埋置深度以及叶片距宽比等参数对螺旋桩基础抗拔承载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抗拔螺旋桩的埋深、首层叶片埋置深度和叶片距宽比存在临界点,影响桩土的工作性状和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桩基础 抗拔试验 荷载位移关系
下载PDF
考虑时间效应的斜桩基负摩阻力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孔纲强 杨庆 +1 位作者 郑鹏一 栾茂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7-621,共5页
斜桩基是桥梁支墩、码头等工程中常用的桩基础形式,但是针对斜桩基础负摩阻力问题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进行了黏性土层中斜单桩及斜群桩在桩周土堆载固结条件下负摩阻力性状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测得了桩侧负摩阻力、桩端阻力以及桩周土体... 斜桩基是桥梁支墩、码头等工程中常用的桩基础形式,但是针对斜桩基础负摩阻力问题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进行了黏性土层中斜单桩及斜群桩在桩周土堆载固结条件下负摩阻力性状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测得了桩侧负摩阻力、桩端阻力以及桩周土体分层沉降随固结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了同等条件下竖直单桩及竖直群桩试验作为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斜桩和竖直桩桩侧负摩阻力引起的下拽力都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和群桩效应;在本文试验条件下,当桩–土相对位移达到2mm时,桩侧负摩阻力将达到其最大值的80%~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 负摩阻力 下拽力 时间效应 群桩效应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岩溶区桥梁桩基承载力试验与合理嵌岩深度 被引量:28
15
作者 董芸秀 冯忠居 +3 位作者 郝宇萌 姚宏生 张新旺 谢富贵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36,共10页
为研究岩溶区桥梁桩基的承载特性,依托平顶山市西斜立交桥实体工程,进行了桩基静载试验,通过在桩端和桩顶布设应变传感器和位移计,测得了桩身内力,分析了岩溶区桥梁桩顶荷载(Q)-沉降(s)规律;考虑现有桩基设计的局限性,结合静载试验结果... 为研究岩溶区桥梁桩基的承载特性,依托平顶山市西斜立交桥实体工程,进行了桩基静载试验,通过在桩端和桩顶布设应变传感器和位移计,测得了桩身内力,分析了岩溶区桥梁桩顶荷载(Q)-沉降(s)规律;考虑现有桩基设计的局限性,结合静载试验结果,采用不同函数模型预测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基于岩-桩体系宽梁力学模型和溶洞顶板拉-弯破坏模式,探讨了桩基嵌岩深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适于岩溶区桥梁桩基嵌岩深度的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各级荷载作用下桩基Q-s曲线呈缓变型发展,当桩顶荷载较小时,曲线基本呈线性,当桩顶荷载大于6 000kN时,曲线逐渐变为非线性,虽然桩已嵌入灰岩较深,但仍表现为典型的摩擦桩承载性状,当加载到8 400kN时,桩顶沉降为3.69mm,远小于0.03D(D为桩径)或40mm的破坏标准,桩端阻力为122.9kN,仅占桩顶荷载的1.6%,桩的承载力尚有富余;在静载试验全过程中,桩的受力状态处于Kulhawy理论的第1阶段,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同步发挥;双曲线模型拟合精度在0.99以上且预测值偏安全,建议在同类工程中优先考虑采用;在同时满足溶洞顶板安全厚度和桩基承载力与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使桩的嵌岩深度减小2.4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岩溶区 桩基 静载试验 承载力 嵌岩深度 溶洞顶板厚度
原文传递
液化场地–群桩基础–结构体系动力响应分析——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许成顺 豆鹏飞 +2 位作者 杜修力 陈苏 李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73-2181,共9页
进行了液化场地–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试验,对土体和桩基的加速度反应、饱和砂土层的孔压反应等进行了测试。重点阐述了土体和群桩基础的加速度地震响应特征和饱和土体的孔压发展规律,并对土体侧向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试验... 进行了液化场地–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试验,对土体和桩基的加速度反应、饱和砂土层的孔压反应等进行了测试。重点阐述了土体和群桩基础的加速度地震响应特征和饱和土体的孔压发展规律,并对土体侧向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05g拍波输入时,土体和桩基对加速度反应有着明显放大作用,土体各处孔压比增长幅度不大,土体侧向位移较小;0.3g汶川地震卧龙台地震记录输入时,桩基加速度反应规律与土体反应基本一致,土体孔压比增长明显,上部土体完全液化;土体水平侧向变形较大。本文成果可为液化场地–群桩基础动力相互作用研究做对比分析和验证数值模拟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 群桩基础 振动台试验 动力响应 孔压比
下载PDF
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泰安 王军琪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0-24,共5页
研究目的:通过"高速铁路软土地基沉降控制试验研究"项目的路基试验段研究试验,和对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的静载检测及数据分析,验证采用CFG桩网复合结构加固地基的处理方法是可行的,可为高速铁路路基的设计、施工... 研究目的:通过"高速铁路软土地基沉降控制试验研究"项目的路基试验段研究试验,和对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的静载检测及数据分析,验证采用CFG桩网复合结构加固地基的处理方法是可行的,可为高速铁路路基的设计、施工提供指导。研究结论:通过对路基试验段的试验研究和静载检测及数据分析,总结出了检测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静载试验方法;证明了静载试验能够检测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试验结果为完善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检测标准提供了依据,为在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中推广应用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桩 复合地基 承载力 静载试验
下载PDF
大型桩基模型试验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24
18
作者 刘汉龙 谭慧明 +1 位作者 彭劼 张建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2-457,共6页
为了对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等新桩型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并考虑到室内小模型试验存在的比尺效应等问题,自行开发了大型桩基模型试验系统,为进行室内桩基足尺试验研究提供了可能。该试验系统主要由模型槽、加载系统、测量系统以及试验所... 为了对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等新桩型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并考虑到室内小模型试验存在的比尺效应等问题,自行开发了大型桩基模型试验系统,为进行室内桩基足尺试验研究提供了可能。该试验系统主要由模型槽、加载系统、测量系统以及试验所需的土料和桩体等组成。鉴于较少开展室内足尺试验,提出了试验土料的制备方法,并通过现场取样、CPT等试验对土体的质量进行了检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此外,利用该试验系统进行了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室内足尺静载荷模型试验,通过将试验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表明利用试验系统进行桩基室内足尺试验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足尺试验 桩基试验 系统开发
下载PDF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基坑突涌模式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孙玉永 周顺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51-2557,共7页
在软土地区,由承压水诱发的突涌是影响深基坑工程安全和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是设计和施工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借助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就不同隔水土层、不同坑内桩基类型及平面布置对基坑突涌稳定及破坏模式的影响进行系统的试验... 在软土地区,由承压水诱发的突涌是影响深基坑工程安全和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是设计和施工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借助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就不同隔水土层、不同坑内桩基类型及平面布置对基坑突涌稳定及破坏模式的影响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软土地区承压水基坑突涌模式主要有3种:接触面涌水涌砂破坏、整体顶升破坏和隔水层表面砂沸破坏,与实际工程案例比较吻合。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基坑发生突涌的内在机制分别为:接触面涌水涌砂破坏是由于隔水层土体与地下结构接触面发生水力劈裂引起的;整体顶升破坏为地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或附近发生剪切破坏所致;表面砂沸破坏为隔水层在下部承压水作用下发生复合的拉剪破坏和剪切破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工程 基坑 离心模型试验 突涌 模式 机制
下载PDF
黄土地区高层框剪结构-桩筏-地基的共同工作 被引量:12
20
作者 姚仰平 张保印 +1 位作者 张国强 张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4-329,共6页
通过对黄土地区高层建筑的单桩静载试验结果和工程桩受力及筏板承受反力的原位实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阐述了黄土地基中钻孔灌注桩的受力特性 ,揭示了工程桩桩顶荷载和筏底土压力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实测表明 ,筏板与其下黄土之间存在... 通过对黄土地区高层建筑的单桩静载试验结果和工程桩受力及筏板承受反力的原位实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阐述了黄土地基中钻孔灌注桩的受力特性 ,揭示了工程桩桩顶荷载和筏底土压力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实测表明 ,筏板与其下黄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接触压力 ,群桩与桩间土共同承担着建筑物的总荷载。本工程中桩间土分担荷载高达 2 8.6 %。还分析了筏底土压力的分布机理 ,探讨了影响桩间土分担荷载作用的因素。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高层建筑 桩筏基础 原位实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