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种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治疗Wilson病 被引量:12
1
作者 叶启发 周平 +3 位作者 陈实 薛德麟 夏穗生 裘法祖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18-220,共3页
我院于1995年9月成功的施行一例同种原位背驮式(Piggy-back)肝移植。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改进了手术方法,在不离断第一、二肝门的情况下,完成第三肝门的分离。与传统的肝移植相比,本手术不离断肝后下腔静脉,不需静脉... 我院于1995年9月成功的施行一例同种原位背驮式(Piggy-back)肝移植。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改进了手术方法,在不离断第一、二肝门的情况下,完成第三肝门的分离。与传统的肝移植相比,本手术不离断肝后下腔静脉,不需静脉转流。术中血压稳定,血流动力学影响少,内环境干扰少为手术成功关键。该手术填补了我国肝移植外科技术的空白,为治疗良性晚期肝脏疾病又开辟了一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背驮式 同种移植 WILSON病
原文传递
Hepatic veins anatomy and piggy-back liver transplantation 被引量:4
2
作者 Ying-Zi Ming,Ying Niu,Ming-Jie Shao,Xing-Guo She and Qi-Fa Ye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Health Ministry on Transplantation Medicin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The Third Xiangya Hospita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3,China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12年第4期429-433,共5页
BACKGROUND:The piggy-back caval anastomosis technique is widely used in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although it carries an increased risk of complications,including outflow obstruction and Budd-Chiari syndrome.Th... BACKGROUND:The piggy-back caval anastomosis technique is widely used in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although it carries an increased risk of complications,including outflow obstruction and Budd-Chiari syndrome.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clarify the anatomy and variations of hepatic veins(HVs) draining into the inferior vena cava(IVC),and to classify the surgical techniques of piggy-back liver transplantation(PBLT) based on the anatomy of HVs which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METHODS:PBLT was performed in 248 consecutive cases at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4 to August 2011.The anatomy of recipients’ HVs was determined when removing the native diseased livers.Both anatomy of HVs and short HVs draining into the IVC were recorded.These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RESULTS:We classified anatomic variations of HVs in the 248 livers into five types according to the way of drainage into the IVC:type I(trunk type of left and middle HVs),142(57.3%) patients;type II(trunk type of right and middle HVs),54(21.8%);type III(trunk type of left,middle and right HVs),14(5.6%);type IV(non-trunk type of left,middle and right HVs),of which,type IVa,16(6.5%),in the same horizontal plane;type IVb,18(7.3%),in different horizontal planes;and type V(segment type),4(1.6%).The patients whose HVs anatomy belonged to types I,II and III underwent classical piggy-back liver transplantation.Type IVa patients had classical PBLT via HV venoplasty prior to piggy-back anastomosis,while type IVb patients and type V patients could only have modified PBLT.CONCLUSION: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HVs can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anatomy of their drainage into the IVC and we can use this classification to choose the best operative approach to PB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c vein CLASSIFICATION piggy-back liver transplantation
下载PDF
帕米尔弧东段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宋扬 胡建中 +3 位作者 王瑞江 李瑞清 田斌 李世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21,共7页
帕米尔弧形构造带是青藏高原碰撞挤压表现最明显的地区之一。通过构造剖面和地震剖面解释,认为帕米尔弧东段逆冲推覆构造具有分带性特点,自南西向北东方向可以划分为逆冲推覆构造的根带、中带、锋带与锋前带,相应地发育叠瓦状逆冲断层... 帕米尔弧形构造带是青藏高原碰撞挤压表现最明显的地区之一。通过构造剖面和地震剖面解释,认为帕米尔弧东段逆冲推覆构造具有分带性特点,自南西向北东方向可以划分为逆冲推覆构造的根带、中带、锋带与锋前带,相应地发育叠瓦状逆冲断层、冲断褶皱、断层相关褶皱、单斜构造等不同的构造组合。对逆冲推覆锋带中苏盖特和阿克陶生长背斜、生长地层及形成时序分别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帕米尔弧形逆冲推覆构造以前展式(背驮式)向前陆方向扩展,逆冲推覆始于上新世,并一直持续到早更新世。弧形构造东西两段逆冲推覆运动方式和地层缩短量有很大差异:西段为与挤压方向垂直的逆冲,而东段为斜冲兼顺时针走滑;西段地层缩短量大于东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弧形构造 逆冲推覆 前展式 地层缩短量
下载PDF
子母管结构中海缆涡激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潘盼 蔡炳余 +2 位作者 谭爱林 郭朝阳 谢书鸿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51,共7页
采用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对某海洋石油开采项目采用的子母管结构进行涡激振动特性研究,并与相同海缆在自由悬跨状态下振动特性进行比较。数值仿真结果显示,受母管影响,子母管中海缆由于涡街效应产生的升力振幅随时间变化不一致,而单根海... 采用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对某海洋石油开采项目采用的子母管结构进行涡激振动特性研究,并与相同海缆在自由悬跨状态下振动特性进行比较。数值仿真结果显示,受母管影响,子母管中海缆由于涡街效应产生的升力振幅随时间变化不一致,而单根海缆升力幅值稳定;子母管中海缆产生的拖曳力高出单根海缆65%,振动幅值加大,并且沿整根海缆尾流中湍动能分布呈现随机性,导致水动力沿整根海缆分布不均匀。提取海缆升力与垂直水流方向振幅进行比较,发现涡激升力是导致垂直方向振动的主要原因。子母管中海缆在水流阻力和涡激升力共同作用下产生较大的位移和应变,应进一步调整夹具间距和剩余张力来减缓海缆疲劳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母管 涡激振动 自由悬跨 流固耦合 湍流动能
下载PDF
Wadi Fatima Thin-Skinned Foreland FAT Belt: A Post Amalgamation Marine Basin in the Arabian Shield
5
作者 Zakaria Hamimi Mohamed Matsah +3 位作者 Mohamed El-Shafei Abdelhamid El-Fakharani Abdulrahman Shujoon Majid Al-Gabali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2年第4期271-293,共23页
Wadi Fatima fold-thrust (FAT) belt is a distinctive foreland FAT belt in the Arabian-Nubian Shield (ANS) involving unmetamorphosed to slightly metamorphosed sedimentary sequence of Fatima Group, deposited over a metam... Wadi Fatima fold-thrust (FAT) belt is a distinctive foreland FAT belt in the Arabian-Nubian Shield (ANS) involving unmetamorphosed to slightly metamorphosed sedimentary sequence of Fatima Group, deposited over a metamorphic/igneous basement, comprising ortho-amphibolites, orthoand para-schists (with chaotic unmappable blocks of marbles, pyroxenites and metagabbros), older granite (773 ± 16 Ma) and younger granite. The basement exhibits structural fabrics, such as attenuated tight isoclinal folds, sheared-out hinges, NE-SW penetrative foliation and subhorizontal stretched and mineral lineations, related to an oldest prominent dextral shearing phase affected the main Wadi Fatima during the Neoproterozoic. In Wadi Fatima FAT belt, the style of deformation encompasses flexural-slip folding forming mesoscopicand map-scales NE to ENE plunging overturned antiforms and synforms, and a thrust duplex system bounded by floor thrust and sole thrust (basal detachment) dipping gently towards the hinterland (SE to SSE direction) and rises stratigraphically upwards towards the foreland. Such style is affiliated to thin-skinned deformation. Several lines of evidence, such as geometry of interacting outcropand map-scale folds and thrusts, patterns of thrust displacement variations and indications for hinge migration during fold growth, strongly suggest that folding and thrusting in Wadi Fatima FAT belt are geometrically and kinematically linked and that thrusting initiated as a consequence of folding (fold-first kinematics). Thrusts frequently show flat-ramp-flat geometry, and every so often give an impression that they are formed during two main sub-stages;an older sub-stage during which bedding sub-parallel thrusts were formed, and a younger sub-stage which generated younger ramps oblique to bedding. Thrust ramps with SE to SSE dipping regularly show sequential decrease in dip or inclination (due to piggy-back imbrication) into their transport direction which is proposed to be towards NW to NNW. Evidence indicating this transp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ld-Thrust BELT Fatima Group piggy-back Imbrication Deformation
下载PDF
猪暂时性门腔分流背驮式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静 陈达丰 +5 位作者 杨爱国 周松 邹耀祥 聂凯 李冉冉 刘广欣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32-835,共4页
目的:探讨猪背驮式肝移植手术的改进方式,提高猪肝移植的生存率.方法:对照组用方法1行猪背驮式肝移植:用彭式解剖分离器"刮吸法"保留下腔静脉,切除受体肝.实验组用方法2,暂时性门腔分流猪背驮式肝移植.在方法1的"刮吸法&... 目的:探讨猪背驮式肝移植手术的改进方式,提高猪肝移植的生存率.方法:对照组用方法1行猪背驮式肝移植:用彭式解剖分离器"刮吸法"保留下腔静脉,切除受体肝.实验组用方法2,暂时性门腔分流猪背驮式肝移植.在方法1的"刮吸法"保留下腔静脉,切除受体肝的基础上加暂时性门腔分流.冷缺血时间、无肝期、手术时间、失血量、生存期等观察指标用SPSS13.0的t检验和生存分析作统计处理.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实施猪肝移植8对.手术成功率分别87.5%、100%.冷缺血时间分别为:142.8min±7.4min,155.6min±8.3min(P=0.006).无肝期分别为:25.8min±1.3min,36.3min±1.0min(P=0.000).手术时间分别为:264.1min±9.5min,277.3min±8.6min(P=0.012).失血量分别为:892.5mL±113.9mL,888.8mL±93.7mL(P=0.94),1d生存率分别为87.5%、100%,2d生存率分别为25%、100%,3d生存率分别为12.5%、87.5%,4d生存率分别为0.0%、87.5%.实验组87.5%肝移植猪术后生存超过10d(P=0.000).结论:猪暂时性门腔分流背驮式肝移植的方法,维持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门静脉系统淤血.减少胃肠道淤血是猪肝移植成功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时门腔分流 背驮式 肝移植 模型
下载PDF
背驮式肝移植术及其并发症的预防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民浩 卢榜裕 +2 位作者 杨定华 刘敬臣 陈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457-459,共3页
目的探讨同种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PBOLT)常见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4例终末期良性肝病行5次 PBOLT,其中2例为肝肾联合移植,1例为肝移植术后慢性排斥行再次肝移植。结果5次肝移植术后肝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与背驮式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最... 目的探讨同种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PBOLT)常见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4例终末期良性肝病行5次 PBOLT,其中2例为肝肾联合移植,1例为肝移植术后慢性排斥行再次肝移植。结果5次肝移植术后肝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与背驮式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最长存活1年,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PBOLT 可适用于任何终末期良性肝病患者,包括再次肝移植。正确处理第三肝门,以三根肝静脉成形后与供肝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术中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是减少或避免该术式有关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背驮式 并发症 预防 PBOLT
原文传递
背驮式肝移植成功19例报告
8
作者 杨定华 彭民浩 +8 位作者 卢榜裕 陈希刚 刘敬臣 陈滨 肖开银 黎乐群 覃晓 彭涛 覃忠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9期1252-1254,共3页
目的 总结背驮式肝移植成功的经验。方法 从 1996年 6月 2 6日开始施行首例肝移植至 2 0 0 4年 6月为 19例患终末期肝病的受者施行了背驮式肝移植 2 0次。 19例受者中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例 ,硬化性胆管炎 1例 ,肝炎后肝硬化 6例 ... 目的 总结背驮式肝移植成功的经验。方法 从 1996年 6月 2 6日开始施行首例肝移植至 2 0 0 4年 6月为 19例患终末期肝病的受者施行了背驮式肝移植 2 0次。 19例受者中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例 ,硬化性胆管炎 1例 ,肝炎后肝硬化 6例 ,原发性肝癌并肝硬化 9例 (<5cm 4例 ,晚期肝癌 2例 ) ,多发性肝囊肿并肾囊肿 2例 (其中 1例施行了肝肾联合移植 ,另 1例先施行了背驮式肝移植 ,因慢性排斥反应 ,3个月后施行肝肾联合移植 )。 16例 17次供肝流出道采用受体的肝右肝中肝左静脉成形为一个口与供体的肝上下腔静脉端端吻合 ,3例供肝流出道采用受体的肝中肝左静脉、下腔静脉前壁成形为一个口与供体的肝上下腔静脉端端吻合。在胆道重建时 ,11例 12次为胆总管端 -端间断吻合T管引流 ,8例胆总管端 -端间断吻合无T管引流。结果 手术全部获得成功 ,存活 14例 ,4年 6个月 1例 ,1~ 3年以上 7例 ,6个月以上 3例 ,3例不足两个月 ,出院的患者都恢复工作。死亡 5例中第 1例术后 4 9天死于霉菌性败血症 ,2例多发性肝囊肿并肾囊肿施行肝肾联合移植分别于术后 31天和 3个月死于移植肾无功能。 2例晚期肝癌于术后 3个月和 5个月死于肝癌复发。结论 背驮式肝移植术可以作为一个常规术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驮式 肝移植 病例报告 胆道重建 胆总管
下载PDF
渝东大焦石坝地区差异构造变形 被引量:14
9
作者 庹秀松 陈孔全 +3 位作者 罗顺社 汤济广 张水山 刘其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74-1083,共10页
在地震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大焦石坝地区进行分层、分带和分期差异构造变形特征研究,总结了南、北段的差异变形规律,并探讨了南北向乌江断裂构造变形带和大耳山断裂构造变形带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大焦石坝地区纵向上发育... 在地震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大焦石坝地区进行分层、分带和分期差异构造变形特征研究,总结了南、北段的差异变形规律,并探讨了南北向乌江断裂构造变形带和大耳山断裂构造变形带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大焦石坝地区纵向上发育4套构造形变层,平面上由东到西分为冲断褶皱带、逆冲-滑脱褶皱带和滑脱褶皱带,燕山期以来先后遭受南东-北西向、近东西向和北东-南西向3期挤压应力作用。大焦石坝地区为逆冲推覆构造的前锋带,主滑脱层由前寒武系向寒武系转变,自东向西发生前展式递进变形,同时由于齐岳山断层分段性及前寒武系基底滑脱断层的结构差异,导致了近南北向大耳山和乌江断裂构造变形带的形成,使北段、中段和南段自东向西分别表现出冲断作用—压扭作用—断滑作用—滑脱作用、冲断作用—压扭作用—断展作用—滑脱作用和冲断作用—断弯作用—断展作用—滑脱作用的变形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展式递进变形 差异构造变形 褶皱带 大焦石坝地区
下载PDF
扬子北缘晚造山阶段弧形构造特征与盆地演化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平 刘少峰 +7 位作者 郑洪波 王凯 郜瑭珺 潘峰 李王鹏 姜承鑫 陈宇亮 杨雪松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9-838,共20页
扬子北缘晚造山阶段(即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发育以弧形构造为特征的前陆薄皮逆冲—褶皱构造,包括了沿秦岭—大别造山带发育的北西向的大洪山和大巴山弧形带,以及沿江南—雪峰造山带发育的北东向的川东—湘鄂西弧形带。详细的构造解析、... 扬子北缘晚造山阶段(即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发育以弧形构造为特征的前陆薄皮逆冲—褶皱构造,包括了沿秦岭—大别造山带发育的北西向的大洪山和大巴山弧形带,以及沿江南—雪峰造山带发育的北东向的川东—湘鄂西弧形带。详细的构造解析、盆地沉积及物源特征综合分析表明,弧形构造不仅将早期的前陆序列卷入变形,并且控制了晚侏罗世—晚白垩世的盆地演化和古地理格局。总结扬子北缘晚造山阶段的盆山演化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1)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大洪山和大巴山弧形带的发育控制了四川盆地东北部及秭归盆地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的沉积,川东—湘鄂西弧形带限制了盆地的东南边界,加之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龙门山逆冲带,三面围限构成具前渊沉降的克拉通内盆地或称为"墙围盆地"(walled sedimentary basin);(2)早白垩世中期—早白垩世晚期,大洪山和大巴山弧形带的逆冲构造变形逐渐减弱,而川东—湘鄂西弧形带继续向北西扩展,构造线呈北东向展布,在弧形带前缘的宜昌地区形成沉积中心,并覆盖了现今的黄陵背斜;(3)晚白垩世,川东—湘鄂西弧形带继续向北西推进,构造线呈北北东向展布,弧形带北翼的黄陵背斜初始隆起,沉积中心分别位于北翼宜昌地区及南翼习水地区。与此同时,在弧形带内部薄皮构造的向斜部位形成楔顶沉积,发育如恩施盆地、黔江盆地、来凤盆地等一系列规模较小的背驼式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构造 前陆盆地 扬子北缘 背驼式盆地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环孢素微乳剂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刚 叶启发 +2 位作者 陈实 刘慎微 夏穗生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74-75,共2页
通过对两例成功的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环孢素的应用观察,我们发现:(1)术后早期移植肝对环孢素的耐受能力较差,环孢素引起移植肝中毒主要表现在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阻塞性黄疸,而对丙氨酸转氨酶(ALT)恢复无明显影响... 通过对两例成功的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环孢素的应用观察,我们发现:(1)术后早期移植肝对环孢素的耐受能力较差,环孢素引起移植肝中毒主要表现在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阻塞性黄疸,而对丙氨酸转氨酶(ALT)恢复无明显影响。(2)与肾移植不同,移植肝往往在早期排斥和中毒并存。术后1周左右容易发生急性排斥,术后2~3周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3)术后口服环孢素最好用环孢素微乳剂(Neoral),浓度适宜控制在300~500ngml-1(多抗法),术后近期有必要加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10~1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驮式 肝移植 环孢素 微乳剂
原文传递
背驮式肝移植肝静脉成形重建对移植肝流出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孟龙 卢实春 +2 位作者 池萍 朱岳 李宁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肝静脉成形法在背驮式肝移植对移植肝流出道的影响。方法从2004年至2008年11月间,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共实施303例原位肝移植,其中采用肝静脉成形法重建移植肝流出道者占84例,回顾总结这84例病人移植肝回流情况以及该手术方... 目的探讨肝静脉成形法在背驮式肝移植对移植肝流出道的影响。方法从2004年至2008年11月间,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共实施303例原位肝移植,其中采用肝静脉成形法重建移植肝流出道者占84例,回顾总结这84例病人移植肝回流情况以及该手术方式对无肝期血流动力学影响。结果采用背驮式肝移植病人,在无肝期的下腔静脉压力升高显著低于单纯经典原位肝移植而与经典原位加腔静脉转流术式相当。所有84例背驮式肝移植病人术后无一例发生肝静脉流出道梗阻并发症,也无一例因该术式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肝静脉成形重建移植肝流出道术式尤适合于对血流动力学要求较高的危重症肝移植病人而无流出道梗阻之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成形 背驮式肝移植 移植肝流出道
原文传递
CZ-4C探月任务多星发射结构总体方案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懿德 陈振知 +2 位作者 梁艳迁 古艳峰 汪轶俊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50,共4页
为了建立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通信,并利用月球背面良好的低频辐射环境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根据嫦娥四号工程要求,需要发射一颗中继星及两颗月球轨道编队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卫星至地月转移轨道。这是CZ-4C运载火箭首次... 为了建立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通信,并利用月球背面良好的低频辐射环境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根据嫦娥四号工程要求,需要发射一颗中继星及两颗月球轨道编队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卫星至地月转移轨道。这是CZ-4C运载火箭首次被用于探月任务,为适应探月轨道一箭三星发射及未来深空探测任务需求,CZ-4C运载火箭针对探月任务的特点对构型进行了通用化设计。从整流罩选型、主星发射方案、搭载星发射方案等3个方向对CZ-4C探月任务多星发射结构总体方案的研制进行总结,为后续用于深空探测小卫星发射建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轨道 一箭多星 运载火箭 搭载发射
下载PDF
门架驮梁纵移法架设高速铁路箱梁技术经济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宏智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 2021年第6期21-24,共4页
为了满足中国高速铁路大规模、高标准、高效的建设要求,中国开创性的广泛采用32 m和24 m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及架桥机架梁。当出现高等级电力线路和高速铁路线路交叉,或者高速铁路线路下穿既有构筑.物时,经常会出现交叉净空无法满... 为了满足中国高速铁路大规模、高标准、高效的建设要求,中国开创性的广泛采用32 m和24 m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及架桥机架梁。当出现高等级电力线路和高速铁路线路交叉,或者高速铁路线路下穿既有构筑.物时,经常会出现交叉净空无法满足常规架桥机作业要求的情况。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的门架驮梁纵移落梁法架设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方案,并对这种新型工法进行技术经济方案研究。为解决交叉净空不足情况下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架设问题拓展了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架驮梁纵移法 箱型梁 技术比较 投资分析 研究
下载PDF
与临床试验平行的经济学评价设计面临的挑战
15
作者 唐智柳 陈英耀 周萍 《中国卫生经济》 2007年第4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试验同期平行进行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以下简称平行研究)在数据收集和设计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所遇到的质疑,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方法:回顾平行研究的方法学文献以及经选择的经验类研究文章。结果:平行研究在某些方面优于其... 目的:探讨临床试验同期平行进行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以下简称平行研究)在数据收集和设计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所遇到的质疑,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方法:回顾平行研究的方法学文献以及经选择的经验类研究文章。结果:平行研究在某些方面优于其他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同时收集数据而不需要专门开展独立的经济学研究。但在平行研究的设计及数据收集中仍存在许多挑战和争论。结论:平行研究仍是测量医学干预在经济上影响的适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效果分析 经济评价 平行研究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在背驮式肝移植术麻醉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
16
作者 江朝秀 倪玉霞 彭劲松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3期95-97,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在背驮式肝移植术麻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3年1月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切皮时、阻断门静脉30 min、开放门静脉30 min、术毕、术后24 h...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在背驮式肝移植术麻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3年1月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切皮时、阻断门静脉30 min、开放门静脉30 min、术毕、术后24 h和术后48 h抽取静脉血测定cTnI、CK和CK-MB水平。结果 开放门静脉30 min、术毕时的cTnI水平显著高于切皮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的CK水平显著高于切皮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放门静脉30 min、术毕时的CK-MB水平显著高于切皮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数据均大于正常值。14例患者术中心电监护无明显心肌缺血改变,术后48 h随访无心脏不良并发症。结论 在背驮式肝移植术中,cTnI比CK、CK-MB反映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更高,更准确可靠,本研究患者围术期均无明显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驮式肝移植 心肌肌钙蛋白I 心肌酶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应用背驮式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
17
作者 邱宝安 马元桂 +4 位作者 白宏伟 白钢 夏念信 张志成 杨英祥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0年第2期70-73,共4页
通过分析探讨背驮式肝移植手术技巧与难点,结合同种异体背驮式肝移植1例手术体会,提出肝移植供体采集中肝素化、原位灌注及供肝切取步骤的重要性;同时,强词在病肝切除中,肝后下腔静脉处理要点以及供肝植入中良好的肝动脉吻合等.认为背... 通过分析探讨背驮式肝移植手术技巧与难点,结合同种异体背驮式肝移植1例手术体会,提出肝移植供体采集中肝素化、原位灌注及供肝切取步骤的重要性;同时,强词在病肝切除中,肝后下腔静脉处理要点以及供肝植入中良好的肝动脉吻合等.认为背驮式肝移植是可行的方法,适用于终末期肝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驮式肝移植 终末期肝疾病 手术技巧
下载PDF
背驮式肝移植技术及有关问题探讨(附32例报道) 被引量:13
18
作者 叶启发 林正斌 +7 位作者 陈知水 曾凡军 沙波 刘敦贵 刘慎微 王莺 文志向 夏穗生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6-68,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外科新技术。方法  1995年 9月至 1999年9月 ,对 30例患者施行了 32次背驮式肝移植术。其中包括 1例减体积肝移植 ,1例肝肾联合移植 ,1例辅助肝肾联合移植 ,1例原旁位心房架桥肝移植 ,2例原位肝...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外科新技术。方法  1995年 9月至 1999年9月 ,对 30例患者施行了 32次背驮式肝移植术。其中包括 1例减体积肝移植 ,1例肝肾联合移植 ,1例辅助肝肾联合移植 ,1例原旁位心房架桥肝移植 ,2例原位肝后下腔静脉心房架桥肝移植。结果 32次肝移植术均获成功 ,未发生手术技术相关并发症。有 2例良性终末期肝病已分别存活 2年 10个月~ 4年 ,1998年以来施行背驮式肝移植术的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 1年存活率达 70 % (14/2 0 ) ,肝肾联合移植及辅助肝肾联合移植的 2例已存活近 1年。结论 背驮式肝移植作为八十年代末兴起的新技术具有无需转流 ,血流动力学稳定 ,内环境干扰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背驮式 供肝切除术 病肝切除
原文传递
背驮式肝移植中肝静脉流出道阻塞的预防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晓峰 黄孝伦 黄洁夫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 探讨腔静脉成形术在背驮式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及防止移植肝流出道阻塞中的作用。方法  3位终末期肝病病人的供肝下腔静脉及受体肝后下腔静脉 (包括肝静脉 )均作了成形术 ,在单独股—腋静脉转流术下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结果  3... 目的 探讨腔静脉成形术在背驮式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及防止移植肝流出道阻塞中的作用。方法  3位终末期肝病病人的供肝下腔静脉及受体肝后下腔静脉 (包括肝静脉 )均作了成形术 ,在单独股—腋静脉转流术下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结果  3例病人术中均非常平稳 ,手术时间、无肝期缩短 ,出血量减少 ,术后肝功能恢复快 ,康复顺利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静脉成形术可防止背驮式肝移植肝静脉流出道阻塞 ,术中对受体血流动力学干扰小 ,缩短无肝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驮式肝移植 腔静脉成形术 流出道阻塞
原文传递
改良犬原位背驮式肝移植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喻智勇 王曙光 +3 位作者 杨占宇 刘永康 董世武 郑秀海 《消化外科》 CSCD 2005年第6期435-438,共4页
目的观察犬肝脏解剖学特点,探索建立改良的犬同种异体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模型.方法对15只杂交犬的肝脏进行活体和尸体标本的解剖观察.结果犬肝共分7叶,门静脉分左右支进入肝脏,门静脉左支供应约70%肝组织(Ⅰ、Ⅱ、Ⅲ、Ⅳ、Ⅴ叶),门静脉右... 目的观察犬肝脏解剖学特点,探索建立改良的犬同种异体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模型.方法对15只杂交犬的肝脏进行活体和尸体标本的解剖观察.结果犬肝共分7叶,门静脉分左右支进入肝脏,门静脉左支供应约70%肝组织(Ⅰ、Ⅱ、Ⅲ、Ⅳ、Ⅴ叶),门静脉右支供应约30%肝组织(Ⅵ、Ⅶ叶),分别阻断门静脉左、右支后5 min左右门静脉压力达到峰值,并迅速回复至门静脉正常压力值上限范围内;肝动脉和胆管与门静脉分支伴行进入各肝叶;左肝静脉粗大,可以作为肝静脉重建的流出道,其余3~6支肝静脉可以分别结扎,肝后下腔静脉易于与肝脏分离.结论犬肝的解剖学特点适宜于建立改良的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驮式肝移植 动物模型 解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