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玉米对烟嘧磺隆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健 钟雪梅 +2 位作者 吕香玲 李凤海 史振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2-290,共9页
烟嘧磺隆是广谱灭生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广泛应用于玉米苗期杂草的控制。由于不同品种玉米对烟嘧磺隆的耐药性不同,因此部分品种玉米因其发生严重药害的问题屡见报道。文章从烟嘧磺隆的作用机理、不同品种玉米对烟嘧磺隆的耐药性鉴定... 烟嘧磺隆是广谱灭生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广泛应用于玉米苗期杂草的控制。由于不同品种玉米对烟嘧磺隆的耐药性不同,因此部分品种玉米因其发生严重药害的问题屡见报道。文章从烟嘧磺隆的作用机理、不同品种玉米对烟嘧磺隆的耐药性鉴定以及玉米抗烟嘧磺隆的遗传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目前对玉米抗烟嘧磺隆基因的定位尚不明确,烟嘧磺隆在玉米体内代谢机制的研究还比较困难等问题,认为未来可通过对玉米抗烟嘧磺隆内源基因的发掘以及实现基因的最终转化来提高不同品种玉米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烟嘧磺隆 药害 耐药性 种质鉴定 遗传机制
下载PDF
稀土氧化物纳米颗粒对植物的毒性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于学茹 王巨媛 +5 位作者 王翠苹 田晓飞 孙树臣 王萍 徐汝悦 翟胜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9-747,共9页
稀土氧化物纳米颗粒(Rare Earth Oxide Nanoparticles,REONPs)具有纳米毒性和金属毒性的双重效应,其毒性效应、生态环境风险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颗粒必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给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 稀土氧化物纳米颗粒(Rare Earth Oxide Nanoparticles,REONPs)具有纳米毒性和金属毒性的双重效应,其毒性效应、生态环境风险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颗粒必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给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研究REONPs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对植物的毒性效应机制,对REONPs合理应用及其生态安全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总结了在水培、土培条件下REONPs对蔬菜和农作物毒性效应、毒性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就REONPs毒性效应和机理研究进行了展望。REONPs毒性效应主要表现为:(1)抑制根系生长发育;(2)抑制叶绿素合成进而影响光合效率和生物量。毒性机理主要包括:(1)REONPs溶出离子直接致毒或与矿质营养离子发生竞争,抑制营养吸收;(2)REONPs破坏细胞选择透性、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使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而丧失功能;(3)REONPs附着于组织表面,阻碍水分、营养物质运输和离子交换。影响REONPs毒性的因子主要包括REONPs特性(如溶解性、带电性、粒径大小及形状)、植物本身敏感性或耐受性、环境条件(如酸碱性、带电性等)。REONPs的毒性效应研究存在选择的污染物类型较少,主要针对幼苗期的植物,少有分子生物学、土培方式、全环境条件研究等问题,后期可从上述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NPs 植物 毒性效应 毒性机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Bioavailability of bound residue derived from ^(14)C-labeled chlorsulfuron in soil and its mechanism of phytotoxicity 被引量:4
3
作者 YEQing-fu WUJian-min SUNJin-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62-267,共6页
The bioavailability of bound residue(BR) derived from 14 C-labeled chlorsulfuron in soil and effect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BR on growth of rape(brassica napus) and rice(Oryza sativa L.) were investigat... The bioavailability of bound residue(BR) derived from 14 C-labeled chlorsulfuron in soil and effect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BR on growth of rape(brassica napus) and rice(Oryza sativa L.)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R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0 28 and 0 56 nmol/g air-dried soil, which was calculated by special radioactivity of 14 C-labeled chlorsulfuron parent compound,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depression effect on growth of rape seedling. It was assured that the main components(2-amino-4-methoxyl-6-methyl-1,3,5-triazine, 2-amino-4-hydroxyl-6-methyl-1,3,5-triazine, and 2-chloro-benzenesul-f onamide) of the BR did not inhibit the growth of rape and rice. LC-MS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arent compound previously bound to the soil matrix could be again released and transformed into methanol-extractable residue during the course of rape growth.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molecular leading to the phytotoxicity to rape and rice in the BR is still the parent comp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LORSULFURON bound residue BIOAVAILABILITY phytotoxicity mechanism
下载PDF
纳米金对绿豆(Phaseolus radiatu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施夏明 高超 +7 位作者 乔宁宁 王晶晶 朱金苗 陈延松 蔡旭冉 徐德聪 汪梦君 徐忠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45-952,共8页
以绿豆种子作为受试对象,通过种子萌发和幼苗栽培实验,探明纳米金胁迫对绿豆的植物毒性及生理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金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随着纳米金浓度的升高,绿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 以绿豆种子作为受试对象,通过种子萌发和幼苗栽培实验,探明纳米金胁迫对绿豆的植物毒性及生理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金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随着纳米金浓度的升高,绿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的高度、根长、鲜重均显著下降,根长和鲜重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苗高和茎叶鲜重,幼苗死亡率则显著上升;纳米金对绿豆幼苗生理特征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纳米金浓度的增高,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叶氮含量显著下降;幼苗茎叶组织和根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幼苗茎叶组织SOD、POD、CAT活性显著高于根组织,MDA含量显著低于根组织;纳米金对绿豆根部的植物毒性明显强于对茎叶的毒性,并随纳米金浓度升高而逐步增强;叶绿素含量和叶氮含量显著下降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是引起幼苗形态学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为纳米金的安全应用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溶液 绿豆 植物毒性 生理机制
原文传递
三唑类杀菌剂对水稻药害机理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6
5
作者 黄世文 刘连盟 +1 位作者 赵可菡 章艺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7-113,共7页
三唑类杀菌剂(triazole fungicide,TFs)是一类广谱、高效、低残留、长效、内吸传导性好,同时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新型杀菌剂,对真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在作物病害防治上被广泛应用。三唑类杀菌剂在防治水稻中、后期真菌性病害上... 三唑类杀菌剂(triazole fungicide,TFs)是一类广谱、高效、低残留、长效、内吸传导性好,同时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新型杀菌剂,对真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在作物病害防治上被广泛应用。三唑类杀菌剂在防治水稻中、后期真菌性病害上取得了极好的防效,是应用量较大的杀菌剂之一。但由于三唑类杀菌剂使用不当,在生产上造成了大量的药害实例,导致水稻减产或绝收,同时引起了一些社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在作者多年的调查和研究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三唑类杀菌剂的分类、使用方法、作用机制,对水稻产生药害的原因、症状表现和机理,使用三唑类杀菌剂时避免发生药害的措施及药害发生后的补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类杀菌剂 水稻药害 症状及机理 解决方案
下载PDF
益微微生物菌剂对乙草胺油菜药害的缓解效果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然 江慧 +1 位作者 李黎 李俊凯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86,共5页
为了探索益微微生物菌剂拌种缓解乙草胺油菜药害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盆栽法测定了益微拌种对乙草胺油菜药害的缓解效果,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益微拌种对油菜叶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和谷胱甘肽转移酶... 为了探索益微微生物菌剂拌种缓解乙草胺油菜药害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盆栽法测定了益微拌种对乙草胺油菜药害的缓解效果,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益微拌种对油菜叶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并采用GCMS法检测油菜植株中乙草胺的残留量。结果表明:乙草胺的施用量为840~1 680 g/hm^2时,对油菜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益微拌种处理后,均能显著缓解乙草胺对油菜的药害,当乙草胺用量为1 680 g/hm^2、拌种量为25 g益微拌1 kg油菜种子时,油菜的株高、鲜质量恢复率分别为79.31%和178.57%。与单用乙草胺处理相比,先用益微拌种后喷施乙草胺,油菜植株中GSH含量增加,GST活性提高,同时乙草胺残留量极显著降低。说明益微微生物菌剂能提高植株中相关抗逆酶的活性,促进乙草胺的降解,从而显著缓解乙草胺对油菜的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草胺 油菜 药害 微生物菌剂 益微 缓解效果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金属纳米材料的植物生物效应及其多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春 刘爽 韦革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7-228,共12页
金属纳米材料(MNMs)在农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对其生态风险的关注。传统毒理学研究方法与组学技术(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相结合,逐渐成为当前纳米生态毒理学研究领域的主要手段。本文首先从植物生长效应、... 金属纳米材料(MNMs)在农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对其生态风险的关注。传统毒理学研究方法与组学技术(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相结合,逐渐成为当前纳米生态毒理学研究领域的主要手段。本文首先从植物生长效应、亚细胞及生理生化水平等不同层次,分别评述了MNMs植物效应的传统毒理学研究的主要发现;其次,阐述了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在MNMs植物毒理学领域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揭示MNMs植物效应潜在的分子机制;最后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尚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材料 植物毒理 多组学 毒性机制
下载PDF
印度梨形孢缓解油菜乙草胺药害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韩飞 朱祥 +2 位作者 常悦 董倩 李俊凯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2-88,共7页
为探索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拌种缓解乙草胺对油菜药害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P.indica拌种后,乙草胺对油菜株高、根长及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拌种情况下当乙草胺有效成分施用量为400~2400 g/... 为探索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拌种缓解乙草胺对油菜药害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P.indica拌种后,乙草胺对油菜株高、根长及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拌种情况下当乙草胺有效成分施用量为400~2400 g/hm 2时,均对油菜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用不同剂量P.indica菌丝拌种后,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乙草胺对油菜的药害。其中,当乙草胺有效成分施用量为400、800、1200、2400 g/hm 2时,用10 g P.indica菌丝拌种1 kg油菜籽,对株高的药害恢复率分别为30.79%、60.99%、26.99%、26.49%;对根长的药害恢复率分别为33.69%、21.51%、58.75%、31.67%;对单株鲜质量的药害恢复率分别为75.92%、45.50%、7.25%、33.33%。与单用乙草胺相比,菌丝拌种后油菜幼苗中GSH(还原型谷胱甘肽)的质量浓度以及GST(谷胱甘肽S-转移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均有明显提高。综上,P.indica能提高油菜中相关解毒酶的活性,增强油菜对乙草胺的解毒效果,从而减轻乙草胺药害对油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梨形孢 内生真菌 乙草胺 油菜 药害 缓解效果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聚合态羟基铝的植物毒性研究
9
作者 孙鹏 徐元强 +4 位作者 余钰泽 周浩 胡爱彬 赵海军 张伟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1-258,共8页
聚合态羟基铝Al_(13)和Al_(30)是聚合氯化铝(PAC)在水处理过程中的优势形态,水处理后溶液中的残余铝会通过土地利用进入到土壤中。已有研究报道活性铝是酸性土壤中限制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对于不同聚合形态羟基铝对植物的... 聚合态羟基铝Al_(13)和Al_(30)是聚合氯化铝(PAC)在水处理过程中的优势形态,水处理后溶液中的残余铝会通过土地利用进入到土壤中。已有研究报道活性铝是酸性土壤中限制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对于不同聚合形态羟基铝对植物的影响及其致毒机制仍缺乏具体和深入的研究。以小白菜种子发芽指数作为衡量3种不同形态铝(Al^(^(3+))、Al_(13)和Al_(30))对植物毒性的指标,开展了聚合态羟基铝的植物毒性效应试验,并通过小白菜发芽过程中根尖细胞核染色(PI)分布、根内活性氧(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生化指标测定,开展了小白菜根对聚合态羟基铝生理性质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00 mg/L的条件下,3种形态铝对小白菜根系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聚合态羟基铝Al_(13)和Al_(30)的毒性弱于单核Al^(^(3+)),但3种形态铝对小白菜的发芽率则无显著影响;铝毒性促进了小白菜根细胞内ROS的积累,引起SOD活性增高,根细胞内过氧化造成了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细胞质膜损伤,导致细胞内MDA含量增加。本研究可为更好地控制土壤铝毒害问题提供基础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 聚合态羟基铝 铝形态 植物毒性 毒性机制 土壤铝毒害
下载PDF
烟草病虫药害智能识别基准数据集构建及三维注意力模型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俊红 刘冬梅 +9 位作者 李永亮 户艳霞 卢灿华 盖晓彤 姜宁 莫笑晗 麻莉娜 王挥华 王宇航 夏振远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60,共9页
为了实现烟草病虫药害图像智能识别,本文构建了可供机器学习研究的烟草病虫药害图像数据集,并提出了三维注意力加权模型。在结合烟草专家诊断知识的基础上,本文使用多种数据增强方法提高数据多样性,对烟草病虫药害图像数据集构建进行合... 为了实现烟草病虫药害图像智能识别,本文构建了可供机器学习研究的烟草病虫药害图像数据集,并提出了三维注意力加权模型。在结合烟草专家诊断知识的基础上,本文使用多种数据增强方法提高数据多样性,对烟草病虫药害图像数据集构建进行合理化、规范化设计。在使用深度迁移学习技术进行自动提取浅层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三维注意力权重学习模块,进行高层特征计算,实现田间拍摄图像的精准识别,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5.56%,明显优于其他现有方法。该模型不仅在烟草病虫药害识别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精度,在复杂农业生产环境下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实现烟草病虫药害图像实时智能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病虫药害 细粒度分类 深度迁移学习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对小麦的毒性效应及其致毒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荆茹莎 郑芳媛 +2 位作者 王文洁 孙玉焕 王发园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35-41,共7页
为评估裸露nZVI(B-nZVI)和淀粉稳定化nZVI(S-nZVI)的植物毒性作用,将小麦种子暴露于0~1000 mg·L^-1的悬浮液中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并在600 mg·L^-1的浓度下进行幼苗生长试验。结果表明:B-nZVI对小麦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而S-... 为评估裸露nZVI(B-nZVI)和淀粉稳定化nZVI(S-nZVI)的植物毒性作用,将小麦种子暴露于0~1000 mg·L^-1的悬浮液中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并在600 mg·L^-1的浓度下进行幼苗生长试验。结果表明:B-nZVI对小麦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而S-nZVI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50 mg·L^-1抑制最明显(P<0.05);B-nZVI和S-nZVI对小麦种子的根长和芽长都有一定抑制作用,S-nZVI的抑制作用更强,900 mg·L^-1时S-nZVI对小麦根和芽的抑制效应最明显。当B-nZVI和S-nZVI浓度为600 mg·L^-1时,小麦幼苗生长受到抑制、营养平衡发生改变、根中Fe积累过量,毒性效应明显。nZVI或其氧化物可以直接粘附于根表面,阻断根的膜孔并干扰根的吸收能力,抑制水和养分的吸收;Fe在植物体内过量积累,扰乱养分的运输和营养平衡,可能是nZVI的主要致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萌发 幼苗生长 植物毒性 致毒机制
下载PDF
纳米金对水稻(Oryza sativ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12
作者 施夏明 朱金苗 +2 位作者 耿明 刘鑫瑞 许贤聪 《黄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7-41,共5页
采用纳米金胁迫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探究纳米金材料的植物毒性及毒理机制。结果显示:随着纳米金溶液浓度的升高,水稻种子的活力指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生命力指标(发芽率)均显著降低,活力指标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生命力... 采用纳米金胁迫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探究纳米金材料的植物毒性及毒理机制。结果显示:随着纳米金溶液浓度的升高,水稻种子的活力指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生命力指标(发芽率)均显著降低,活力指标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生命力指标;水稻幼苗苗高、根长均显著下降,根长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苗高,且趋势不随幼苗生长时间的延长而改变;水稻单株幼苗鲜重、根鲜重、茎叶鲜重均显著降低,幼苗根鲜重降低幅度显著高于茎叶鲜重;幼苗死亡率显著升高;幼苗叶绿素含量及叶氮含量显著下调。纳米金对水稻种子活力和幼苗根的毒性强于对种子生命力和幼苗茎叶的毒性,并且随纳米金溶液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叶绿素和叶氮含量的下调是幼苗形态学改变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安全开发和应用纳米金技术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溶液 水稻 植物毒性 毒理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