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层沉积-成岩过程中物性演化的主控因素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瑞飞 孙卫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9-404,共6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Y25、Zh40区块长6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微观孔隙结构、成岩作用等进行详细研究。研究发现,胶结作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胶结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储层的抗压实能力,也为后期的次生溶蚀提供物质基础,但胶结物的... 对鄂尔多斯盆地Y25、Zh40区块长6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微观孔隙结构、成岩作用等进行详细研究。研究发现,胶结作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胶结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储层的抗压实能力,也为后期的次生溶蚀提供物质基础,但胶结物的产生也占据一定的孔隙空间。两区块储层成岩作用是物性演化的最主要控制因素,储层类型为次生低渗透储层(或成岩型低渗透储层)。Y25区块表现为早期胶结作用和后期的溶蚀作用强;Zh40区块表现为早期压实作用强,后期溶蚀作用、交代作用强。储层形成过程中物性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沉积环境基础上,成岩场和构造应力场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物性演化 沉积-成岩 主控因素
下载PDF
流动单元四维动态演化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继春 彭仕宓 +2 位作者 穆立华 孙以剑 李建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3,共5页
流动单元是油气储集最小宏观地质单元,应用室内岩心样品不同注入体积倍数驱替实验、不同开发阶段完钻井的测井参数评价及大量生产动态资料,研究分析了不同成因流动单元在水驱开发过程中储层宏观物性参数的演化规律,进而建立各类参数的... 流动单元是油气储集最小宏观地质单元,应用室内岩心样品不同注入体积倍数驱替实验、不同开发阶段完钻井的测井参数评价及大量生产动态资料,研究分析了不同成因流动单元在水驱开发过程中储层宏观物性参数的演化规律,进而建立各类参数的数学演化模式,找出其相应物性参数的变化因子。并借助工作站三维地质建模软件Earthvision,在原始三维地质属性参数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加载物性参数变化因子,并经数据处理和结果提取,形成各类流动单元随开发过程的四维动态系列演化仿真模型,揭示和预测了不同开发阶段流动单元内部油水运动特点及剩余油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集层 流动单元 水驱开发 物性参数 动态演化 四维模型
下载PDF
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有效储层的确定 被引量:16
3
作者 朱筱敏 刘成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共3页
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在纵向上各沉积地层中的天然气富集程度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储层特征的不同。文章对比研究了苏里格地区气藏和非气藏储层特征,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气藏储集砂岩形成于水动力条件... 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在纵向上各沉积地层中的天然气富集程度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储层特征的不同。文章对比研究了苏里格地区气藏和非气藏储层特征,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气藏储集砂岩形成于水动力条件较强的河流心滩沉积环境,沉积物较粗,经历了较弱的压实压溶作用和较强的溶蚀作用,储层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而非气藏沉积岩性较细,形成于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河流泛滥平原等沉积环境,经历了较强的压实压溶作用和较弱的溶蚀作用,储层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最后,确定了气藏有效储层的下限值,即孔隙度为5%,渗透率为0.15×10-3μ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晚古生代 储集层 沉积 岩石特征 物性特征 孔隙演化
下载PDF
砂砾岩储层物性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为例 被引量:17
4
作者 闫建平 言语 +2 位作者 李尊芝 耿斌 梁强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共6页
我国东部断陷盆地陡坡带中砂砾岩储层的勘探与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储层物性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相对薄弱。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古近系砂砾岩为研究对象,将22口取心井的物性数据按深度从浅至深排列起来,得到了孔隙度演化曲线。结合... 我国东部断陷盆地陡坡带中砂砾岩储层的勘探与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储层物性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相对薄弱。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古近系砂砾岩为研究对象,将22口取心井的物性数据按深度从浅至深排列起来,得到了孔隙度演化曲线。结合岩石薄片、地层水、物性分析及粒度分析等资料,从成岩与沉积作用2方面对地层水矿化度、碳酸盐含量、粒径及分选性等影响砂砾岩孔隙发育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胶结和溶蚀作用在垂向上均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并受地层水性质的影响和控制的结论,进而建立了该带砂砾岩垂向物性演化模型,为预测油气有利储层及判断成岩环境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储层 陡坡带 物性演化 地层水 东营凹陷
下载PDF
深层条件下碳酸盐岩溶蚀改造效应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寿建峰 佘敏 沈安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0-867,共8页
为认识地层条件下碳酸盐岩的溶蚀改造效应及控制因素,设计并进行了流体在岩石内部孔-缝中渗流与反应的全新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地层温度升高,碳酸盐岩溶蚀量并非增加而是逐渐降低,不同实验条件下,其降低的幅度与溶蚀效应不同;... 为认识地层条件下碳酸盐岩的溶蚀改造效应及控制因素,设计并进行了流体在岩石内部孔-缝中渗流与反应的全新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地层温度升高,碳酸盐岩溶蚀量并非增加而是逐渐降低,不同实验条件下,其降低的幅度与溶蚀效应不同;而压力与碳酸盐岩溶蚀量呈较弱的正相关性。因此低温或浅埋藏环境更利于碳酸盐岩规模溶孔的形成。此外,白云岩中含一定量的方解石将显著提高白云岩的溶蚀强度,有利于形成优质白云岩储集层。但孔隙类型不同的碳酸盐岩,溶蚀会导致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和储渗性能发生明显不同的改变,这或许是解决深层碳酸盐岩高效储集层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内部溶蚀 温度 物性演化
下载PDF
渤中凹陷西北缘东三段低渗透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9
6
作者 庞小军 代黎明 +2 位作者 王清斌 刘士磊 冯冲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88,共13页
渤中凹陷西北缘东三段发育典型的扇三角洲砂砾岩储层,但对储层的成岩演化及控制因素认识不清。利用岩心、壁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等资料,结合埋藏史及油气充注史,对东三段砂砾岩扇三角洲储层的成岩演化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 渤中凹陷西北缘东三段发育典型的扇三角洲砂砾岩储层,但对储层的成岩演化及控制因素认识不清。利用岩心、壁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等资料,结合埋藏史及油气充注史,对东三段砂砾岩扇三角洲储层的成岩演化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东三段储层类型宏观上以杂基支撑砾岩、颗粒支撑砾岩、含砾砂岩、中—粗砂岩为主,细砂岩次之;微观上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岩屑以火山岩岩屑为主,变质岩岩屑次之。该区储层具有典型的低渗透特征,储集空间以溶蚀粒间孔为主,原生粒间孔次之。储层的成岩环境经历了中性→酸性(大气淡水淋滤)→碱性→酸性→碱性→酸性→碱性的变化。大气淡水淋滤后持续的压实作用和碱性条件下的碳酸盐、黏土矿物等的胶结作用均是形成低渗的根本原因,而大气淡水的淋滤作用和酸性环境下的溶蚀作用均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距今7 Ma以来油气的持续充注作用有利于储层孔隙的保存,距今1.5 Ma以来有机酸脱羧作用形成的碱性流体环境易形成碳酸盐胶结和伊利石充填,是形成低渗透储层的最终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成岩作用 物性演化 油气充注 东三段 渤中凹陷
下载PDF
Differ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pper Ordovician-Lower Silurian Wufeng-Longmaxi Shale Reservoi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hale Gas in/around the Sichuan Basin 被引量:8
7
作者 WANG Ruyue HU Zongquan +6 位作者 LONG Shengxiang LIU Guangxiang ZHAO Jianhua DONG Li DU Wei WANG Pengwei YIN Shua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520-535,共16页
The Upper Ordovician Wufeng-Lower Silurian Longmaxi shale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its periphery,which is the key stratum for marine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E&D)in China.Based o... The Upper Ordovician Wufeng-Lower Silurian Longmaxi shale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its periphery,which is the key stratum for marine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E&D)in China.Based o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material basis,storage space,fracability and reservoir evolution data,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ufeng-Longmaxi shale 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r shale gas E&D are systematically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depocenter of the Wufeng(WF)-Longmaxi(LM)shale gradually migrates from east to west.The high-quality shale reservoirs in the eastern Sichuan Basin are mainly siliceous shales,which are primarily distributed in the graptolite shale interval of WF2-LM5.The high-quality reservoirs in the southern Sichuan Basin are mainly calcareous-siliceous and organic-rich argillaceous shales,which are distributed in the graptolite shale interval of WF2-LM7.(2)Deep shale gas(the burial depth>3500 m)in the Sichuan Basin has high-ultrahigh pressure and superior physical properties.The organic-rich siliceous,calcareous-siliceous and organic-rich argillaceous shales have suitable reservoir properties.The marginal area of the Sichuan Basin has a higher degree of pressure relief,which leads to the argillaceous and silty shales evolving into direct cap rocks with poor reservoir/good sealing capacity.(3)Combining shale gas exploration practices and impacts of lithofacies,depth,pressure coefficient and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on the reservoir propertie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avorable depth interval of the Wufeng-Longmaxi shale gas is 2200~4000 m under current technical conditions.(4)Aiming at the differential reservoir properties of the Wufeng-Longmaxi shale 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its periphery,several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E&D of shale gas are formu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gas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fracability evolution Wufeng FORMATION Longmaxi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昭通巧家烂泥箐滑坡滑带土特征及滑坡发生机制研究
8
作者 陈云英 徐宗恒 +1 位作者 张宇 查玲珑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7,共11页
滑带土是滑坡发展过程的产物,对滑坡的孕育和演化过程具有良好的记录作用。以昭通巧家小河镇烂泥箐滑坡为研究对象,用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试验的方法,详细阐述了该滑坡滑带土的物理-水理-力学特征,同时结合XRD衍射分析矿物成分和SEM微结... 滑带土是滑坡发展过程的产物,对滑坡的孕育和演化过程具有良好的记录作用。以昭通巧家小河镇烂泥箐滑坡为研究对象,用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试验的方法,详细阐述了该滑坡滑带土的物理-水理-力学特征,同时结合XRD衍射分析矿物成分和SEM微结构观察的手段,从多角度分析了烂泥箐滑坡滑带土的特征,揭示了烂泥箐滑坡的形成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烂泥箐滑坡滑带土含有较多黏土矿物,具有黏粒含量多、质地细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黏性土特性。烂泥箐滑坡滑带土的细粒含量明显比受滑动扰动小的滑床土多,表明在滑坡孕育过程中滑带内发生了多次滑移剪切错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滑带土快剪试验表明,滑带土具有明显的应变硬化特征,随着含水率增加,抗剪强度逐渐降低,特别是含水率为40%时,滑带土强度损失很大,软化明显;低含水率时,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较高,随着含水率增加,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逐渐减小。试验结果表明降雨条件下滑带土随着含水率增加表现出明显“软黏土”特征。由于斜坡受后缘Y093乡道的改扩建、后缘行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及斜坡中部烂泥箐村庄小路的改扩建工程的长期扰动,坡体内部逐渐发生变形,发展孕育了潜在滑面及该滑动面上的多期蠕动变形,多次的剪切滑动使滑带土内黏粒含量增多,质地更细。而受其黏性土材料特性的影响,低渗透率的滑动带在降雨作用下易形成隔水屏障。加之降雨条件下滑带土强度快速软化降低,剪切带内形成的静水压力和局部隔水屏障形成的超孔隙水压力直接触发了烂泥箐滑坡的发生。利用烂泥箐滑坡的发生机制可以探讨其孕育-激发过程的3个阶段:滑带区初步形成阶段、滑带演化阶段、滑带土软化以及滞水层-滑坡形成阶段。研究成果可为山区降雨型滑坡的系统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烂泥箐滑坡 滑带土 物理力学特征 发生机制 演化过程
下载PDF
民和盆地油页岩加热过程储集物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康安 孙平昌 +2 位作者 于丰宁 柳蓉 张道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8-163,共6页
为明确加热排烃对油页岩储集物性的影响,选择民和盆地未成熟油页岩为研究对象,经低温干馏,利用裂缝三维扫描、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吸附、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不同加温阶段的油页岩样品进行储集物性分析,进而揭示油页岩加热过程中储集... 为明确加热排烃对油页岩储集物性的影响,选择民和盆地未成熟油页岩为研究对象,经低温干馏,利用裂缝三维扫描、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吸附、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不同加温阶段的油页岩样品进行储集物性分析,进而揭示油页岩加热过程中储集物性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温加热阶段(185~350℃),油页岩少量排烃,油水产率和半焦产率变化较小;中温加热阶段(350~475℃),油页岩大量排烃,油水产率和半焦产率大幅度上升;高温加热阶段(475~520℃),油页岩残余排烃,油水产率和半焦产率基本不发生变化。在油页岩的加热过程中,随加热温度上升,裂缝数量逐渐增多,微小裂缝逐渐加宽并延伸,进而相互沟通连接形成大裂缝,且裂缝主要发育在层理面,垂直层理面方向并未产生明显裂缝;油页岩比表面积逐渐增大,孔隙由微孔向大孔转变,并且随着油页岩大量排烃,部分大孔互相连接沟通形成微裂缝;油页岩半焦的吸附量随着相对压力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黏土含量减小,伊蒙混层中的蒙脱石构造坍塌,逐渐向伊利石转化,矿物颗粒减小,导致泥岩中产生微裂缝,从而使泥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分阶段加热 储集物性 生烃 低温干馏 低温氮气吸附 高压压汞实验 孔隙演化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满东1致密气藏成因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峰 姜振学 +4 位作者 肖中尧 李卓 张莺莺 袁文芳 曹少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68-1576,共9页
满东1气藏是塔里木盆地东部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但其成因机制研究亟待加强。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均一温度测试、定量颗粒荧光分析等手段厘定了油气充注史,应用储层孔隙度演化模型恢复了储层孔隙度演化史,并综合两者之间的关系明... 满东1气藏是塔里木盆地东部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但其成因机制研究亟待加强。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均一温度测试、定量颗粒荧光分析等手段厘定了油气充注史,应用储层孔隙度演化模型恢复了储层孔隙度演化史,并综合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满东1致密气藏的成因类型和成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满东1气藏天然气主要源自寒武系—中下奥陶统烃源岩,此气藏具有2期油气充注历史,即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的石油充注和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以来的天然气充注;满东1气藏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储层在燕山末期致密化,形成现今的致密储层;喜马拉雅期,寒武系、奥陶系古油气藏内的原油裂解气在志留系储层中成藏,此时储层已致密化,即天然气充注期晚于储层致密期,因此满东1气藏的成因类型属于先致密后成藏型"致密深盆气藏"。综合分析后认为,满东1气藏原油裂解气勘探前景广阔,特别是下古生界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油气充注 物性演化 成因机制 满东1气藏 塔里木盆地
原文传递
霸县凹陷西部陡坡带沙三段成岩演化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剑萍 金权 +5 位作者 吕传炳 张峰 李彦国 侯守探 李凤群 黄志佳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34,共12页
利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分析、物性资料及试油资料,结合盆地埋藏演化史,研究霸县凹陷西部陡坡带岔河集—高家堡地区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扇三角洲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部陡坡带沙三段储层目前处于中成岩A期,... 利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分析、物性资料及试油资料,结合盆地埋藏演化史,研究霸县凹陷西部陡坡带岔河集—高家堡地区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扇三角洲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部陡坡带沙三段储层目前处于中成岩A期,在持续埋藏的背景下,经历碱性—酸性—碱性成岩环境的演变;成岩演化序列为压实作用/早期碳酸盐胶结—长石溶解/石英次生加大/自生高岭石胶结—灰泥杂基重结晶/晚期碳酸盐胶结/硬石膏胶结/石英弱溶解—黄铁矿胶结。不同沉积相带沉积特征不同,控制成岩演化特征的差异,决定物性演化的不同。扇三角洲平原辫状河道泥质砂岩埋藏早期压实作用较强,后期灰泥重结晶使物性急剧降低,现今主要发育干层。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远泥岩端储层,由于酸碱两期溶蚀作用使长石、石英和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发生一定程度的溶蚀,油气充注进一步抑制晚期碳酸盐胶结作用,现今保留大量的残余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可作为良好的油气储集层。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河道近泥岩端砂岩早期碳酸盐胶结极为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压实作用,但整体上中等的压实作用和较强的胶结作用使物性降低较快,早期碳酸盐胶结堵塞孔隙和喉道,导致酸性流体难以产生大范围的溶蚀,晚期碳酸盐、硬石膏胶结使孔隙度进一步降低,现今物性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成岩演化 物性演化 沙河街组三段 陡坡带 霸县凹陷
下载PDF
黄土基底排土场基底土岩物理力学性质及软弱层演化规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玲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15年第7期21-23,共3页
以安太堡露天煤矿南排、西排和新排为研究对象,对黄土基底排土场不同排弃阶段基底土岩进行大量的物理力学试验,得出基底黄土物理力学性质随排弃高度增加而有规律变化的结论,并得出软弱层演化规律,为类似地质条件排土场稳定性评价及控制... 以安太堡露天煤矿南排、西排和新排为研究对象,对黄土基底排土场不同排弃阶段基底土岩进行大量的物理力学试验,得出基底黄土物理力学性质随排弃高度增加而有规律变化的结论,并得出软弱层演化规律,为类似地质条件排土场稳定性评价及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基底 物理力学性质 软弱层演化规律
下载PDF
结合系统对刚玉质浇注料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方斌祥 朱伯铨 +1 位作者 李享成 万洪波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73-378,共6页
以板状刚玉骨料和细粉为主要原料,分别以硅微粉、Al2O3-SiO2凝胶粉和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制备了3组不同结合系统的刚玉质浇注料,研究了浇注料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物相变化及物理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其相组成和显微... 以板状刚玉骨料和细粉为主要原料,分别以硅微粉、Al2O3-SiO2凝胶粉和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制备了3组不同结合系统的刚玉质浇注料,研究了浇注料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物相变化及物理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以硅微粉为结合剂的浇注料在1100℃时有莫来石晶核析出;继续升温,莫来石长大并出现液相。以凝胶粉为结合剂的浇注料在1100℃时出现方石英,不利于莫来石的生成。以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的浇注料经1500℃处理后,水泥矿物转化为六铝酸钙(CaO.6Al2O3,CA6)相,这种呈片状的CA6相在基质结构内部交叉穿插,有利于提高浇注料的高温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玉质浇注料 结合剂 显微结构 物理性能 物相演化
下载PDF
川中-川西过渡带沙溪庙组第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18
14
作者 唐大海 谭秀成 +4 位作者 涂罗乐 曾青高 刘四兵 刘海亮 刘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0-471,共12页
探讨川中-川西过渡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第二段绿泥石相和溶蚀相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及孔隙演化过程。通过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包裹体均一温度以及碳氧同位素等手段,开展了储层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损失孔隙度以及溶蚀作用增加孔隙... 探讨川中-川西过渡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第二段绿泥石相和溶蚀相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及孔隙演化过程。通过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包裹体均一温度以及碳氧同位素等手段,开展了储层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损失孔隙度以及溶蚀作用增加孔隙度的定时-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压实作用是沙二段储层物性变差的第一重要因素,分别造成了溶蚀相和绿泥石相储层28.18%和22.18%的孔隙度损失;由胶结作用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分别为8.25%和9.11%;溶蚀作用是储层物性改善的重要因素,由溶蚀作用所增加的次生孔隙度分别为5.64%和1.54%。绿泥石相和溶蚀相储层的孔隙演化有明显差异。绿泥石相储层抗压实能力较强,早期压实损失孔隙较少,在1 km埋深时,孔隙度下降至19.8%;而溶蚀相储层在1 km埋深时,孔隙度下降至16.5%左右。溶蚀作用对二者的影响也存在明显差异,绿泥石相储层增加了1.54%左右的溶蚀孔隙度,在1.7 km埋深时,孔隙度保持在18.5%左右;溶蚀相储层则增加了5.64%左右的溶蚀孔隙度,在1.7 km埋深时,孔隙度为18%左右。在晚期胶结物的作用下,储层孔隙度进一步下降,绿泥石相储层在埋深为2.48 km左右时孔隙度下降至12%,直至目前的10.25%;溶蚀相储层在埋深为2.2 km左右时孔隙度下降至12%,现今孔隙度为9.21%。储层致密化均在烃源岩生排烃高峰期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物性控制因素 孔隙演化 沙溪庙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异常高温背景识别及对砂岩储层物性演化的影响机制
15
作者 曹晰 兰铮 +2 位作者 张亚雄 谭成仟 尹帅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7-850,共14页
储层物性演化对油气勘探开发中甜点的预测至关重要。作为控制储层物性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异常高温对区域储层物性及成岩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相关影响机制尚未完全揭示。为此有针对性地探讨异常高温对砂岩储层物性演化的影响机制... 储层物性演化对油气勘探开发中甜点的预测至关重要。作为控制储层物性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异常高温对区域储层物性及成岩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相关影响机制尚未完全揭示。为此有针对性地探讨异常高温对砂岩储层物性演化的影响机制,通过系统调研全球高温背景下储层的岩性、物性、成岩演化等相关文献资料,进而深入剖析不同地区不同热流体与储层岩性、物性及成岩演化的耦合作用。研究发现,异常高温对储层物性演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温背景加速压实作用的强度,促进次生孔隙的发育或原生孔隙向次生孔隙与微孔隙的转化,也会使化学胶结反应速率加快,加速成岩演化进程,进而对物性造成极大影响。通过总结归纳前人对热背景下的储层成岩演化研究进展,探讨了热背景对储层物性及成岩演化的影响机制,同时对局部地区存在的异常高温背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可为后续储层甜点预测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背景 深水储层 成岩演化机制 物性演化机制 甜点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