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52
1
作者 张静波 李强 +2 位作者 刘峰 韩玉梅 杨建国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9-76,共8页
健康管理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在国外已经成为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健康管理正处于创新发展阶段,近年来,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健康管理服务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健康体检、... 健康管理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在国外已经成为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健康管理正处于创新发展阶段,近年来,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健康管理服务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和健康干预。健康教育主要是被动的宣传教育,缺乏系统性健康教育;健康体检提供的服务产品单一,缺乏学术支撑;健康评估模型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为单病种风险预测模型;运动、营养和心理干预是健康干预的主要手段,但除了运动外,营养和心理干预与健康管理的融合目前不是很普遍。健康管理服务的收费标准依然不明确,一些保险机构设置的健康险尚未真正服务百姓,制约了健康管理服务的推广应用。随着信息化技术和健康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健康医疗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将出现有序整合,健康管理服务将以健康医疗大数据为基础,由商业健康保险推动和促进。未来,个体碎片化的健康医疗数据将被整合为人体全生命周期健康数据库,商业健康保险驱动的预防式健康管理将成为主要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通过分析健康管理发生发展及现状,旨在探索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 健康保险 体检 评估 干预
原文传递
身体活动干预与老年人健康促进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2
作者 李文川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9-137,共9页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问题,伴随着老年人口增多出现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摔倒等疾病高发以及由此带来了医疗支出的快速增长、生活质量的降低,已倍受个人和社会关注。缺乏有规律的身体活动是导致上述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问题,伴随着老年人口增多出现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摔倒等疾病高发以及由此带来了医疗支出的快速增长、生活质量的降低,已倍受个人和社会关注。缺乏有规律的身体活动是导致上述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但保持积极地、有规律的身体活动对老年人来说是很困难的,利用身体活动干预来促进老年人健康是目前发达国家解决老年人身体活动缺乏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目前老年人身体活动干预研究成果,为我国日益加重的老龄化现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干预 老年人 健康 促进
下载PDF
体育课程一体化背景下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性精准干预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于素梅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共6页
在体育课程一体化背景下探讨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性精准干预,提出精准干预是通过干预效果确定精准程度,明确了精准干预需要更加全面和系统,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方案更能凸显实效。分析了学生体质健康下降与促进艰难的问题及根源,集中体现在多... 在体育课程一体化背景下探讨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性精准干预,提出精准干预是通过干预效果确定精准程度,明确了精准干预需要更加全面和系统,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方案更能凸显实效。分析了学生体质健康下降与促进艰难的问题及根源,集中体现在多种认识偏差、缺乏习惯养成、干预不够系统等方面。重点从体育课程一体化的角度提出了按学段特征分层、按目标定位分类、按责任主体分工的"三分融合"干预构想。进而探讨了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性精准干预的有效方案研制思路与方法。旨在为更全面、系统、精准地对学生体质健康实施有效干预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一体化 体质健康 三分融合 精准干预 健康干预
下载PDF
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及干预策略 被引量:26
4
作者 冉明 《体育科学研究》 2012年第4期61-64,共4页
基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现实状况,分析其内部与外部原因。认为:应试教育体制的盛行,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失衡,青少年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育教学模式的落后是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提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 基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现实状况,分析其内部与外部原因。认为:应试教育体制的盛行,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失衡,青少年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育教学模式的落后是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提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干预策略: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制度的完善与落实;突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学校教学改革;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体育经费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质健康 干预策略
下载PDF
老年人体育锻炼及其对抑郁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红 李萍 +1 位作者 严建雯 陈传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0期850-85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体育锻炼与抑郁障碍的现状、特点及体育锻炼对抑郁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简明老年人抑郁量表》与自编《老年人体育锻炼量表》抽样调查宁波市三类不同生活环境(公共场所、社区及医院)的270名老年人。结果老年人抑郁障碍... 目的探讨老年人体育锻炼与抑郁障碍的现状、特点及体育锻炼对抑郁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简明老年人抑郁量表》与自编《老年人体育锻炼量表》抽样调查宁波市三类不同生活环境(公共场所、社区及医院)的270名老年人。结果老年人抑郁障碍发病率较高,三类被试的体育锻炼态度及抑郁程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锻炼态度较冷淡、次数较少、时间较短、伙伴较少、锻炼后感觉较累者的抑郁程度较高,反之,抑郁程度较低。结论体育锻炼是预防、减轻和克服老年人抑郁障碍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体育锻炼 抑郁障碍 干预
下载PDF
北方高校学生体质下降归因及干预措施 被引量:24
6
作者 黄起东 《冰雪运动》 2014年第6期36-38,54,共4页
学生体质状况关系到学生乃至整个国家的未来与发展,然而目前中国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一社会现象。对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剖析,认为国家体育职能没能充分发挥,教育体制改革还亟待深入开展;经济社会的发展造就了现代... 学生体质状况关系到学生乃至整个国家的未来与发展,然而目前中国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一社会现象。对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剖析,认为国家体育职能没能充分发挥,教育体制改革还亟待深入开展;经济社会的发展造就了现代社会的不良生活方式;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个别教师责任和事业心缺失;家长对体育锻炼的意义认识不足,独生子女受到畸形"呵护"和学生自身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缺乏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主要归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发挥政府职能,改革现有高考制度;加大舆论宣传,倡导"健康第一"的社会生活方式;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发挥其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主渠道作用;更新家长的健康意识和观念,重视家庭的教育作用;增强青少年体育意识,疏离远大理想和长远目标等干预措施和对策,为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未来竞争能力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高校 学生体质下降 归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中等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心理资本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亚君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61-1663,共3页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心理资本的促进作用,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身体自尊量表和心理资本量表,对郑州地区3所大学195名大学生进行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实验干预研究。结果干预前,实...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心理资本的促进作用,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身体自尊量表和心理资本量表,对郑州地区3所大学195名大学生进行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实验干预研究。结果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自尊得分分别为(71.21±5.61)和(70.30±5.34)分,心理资本得分分别为(93.87±7.37)和(92.19±5.63)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05,1.759,P值均>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自尊得分分别为(79.97±5.61)和(71.70±5.34)分,心理资本得分分别为(99.87±5.38)和(93.65±9.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02,5.704,P值均<0.01)。对照组身体自尊和心理资本得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66,1.383,P值均>0.05),实验组身体自尊和心理资本得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999,8.696,P值均<0.01)。结论持续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能显著促进大学生身体自尊和心理资本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和训练 身体素质 精神卫生 干预性研究 学生
原文传递
体力活动干预新方式——体感游戏的起源、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俊杰 王培勇 +1 位作者 徐坚 元文学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1-177,共7页
通过检索ISI Web of Knowledge、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对最终筛选出的45篇关于体感游戏应用于体力活动干预实践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推理,综述了体感游戏的起源、发展及应用于体力活动干预实践研究现状。研究发现,体感游戏的原始雏形始... 通过检索ISI Web of Knowledge、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对最终筛选出的45篇关于体感游戏应用于体力活动干预实践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推理,综述了体感游戏的起源、发展及应用于体力活动干预实践研究现状。研究发现,体感游戏的原始雏形始于1983年,历经30余年发展,其操控方式逐渐由依赖感测外设设备向感测肢体动作过渡,它虽已涉足体力活动干预研究领域,但尚处初始阶段。研究认为,体感游戏可作为促进体力活动、增加能量消耗的新的干预方式,其体力活动强度等级为轻度到中度,属于有氧运动范畴。然而,体感游戏与健康效益之间的量效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 体感游戏 干预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体育锻炼的心理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吕中凡 于洪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7-49,共3页
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的成长、发育以及学习生活均产生深刻影响。准确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是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对策的必要前提之一。着重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在此... 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的成长、发育以及学习生活均产生深刻影响。准确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是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对策的必要前提之一。着重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体育锻炼的独特心理干预效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 心理干预
下载PDF
体力活动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及运动干预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邓士琳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8-126,130,共10页
目的:探讨体力活动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的关系以及联系程度;观察结合有氧运动、力量和伸展练习的康复运动处方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病例组和对照组。对222名绝经后妇女进行危险因素的... 目的:探讨体力活动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的关系以及联系程度;观察结合有氧运动、力量和伸展练习的康复运动处方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病例组和对照组。对222名绝经后妇女进行危险因素的回顾性问卷调查,以OR值与95%CI表达与疾病危险性的关联程度。在此研究基础上,对81名绝经后2~10年的研究对象进行运动干预实验(运动组n=45,对照组n=36),观察期12个月。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基线和随访结果,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骨密度变化率和骨痛改善指数。结果:基于单因素分析结果并结合专业依据确定了27个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共筛选出8个可能对PMOP产生影响的因素,其中总的体力活动水平和交通行程性体力活动水平达到活跃,跳健身舞蹈、青少年时期爱好体育运动、经常喝豆浆可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运动干预12个月后,运动组和对照组腰椎及股骨上端骨密度值均降低(P<0.01),但运动组L4、平均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转子骨密度下降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运动组骨痛症状明显改善,对照组骨痛症状加重(-85.05%±77.17%vs0.26%±26.38%)。运动组退出率为11.1%,依从性平均为82.2%。结论:绝经后妇女体力活动水平、锻炼方式及青少年时期体育运动可以影响PMOP的发病风险。本研究设计的康复运动模式可延缓负重部位骨量丢失,有效减轻骨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危险因素 体力活动 运动干预 骨密度
下载PDF
运动干预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2
11
作者 朱笑彤 任园春 +1 位作者 丰雷 任艳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31,共6页
抑郁症是常见的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障碍之一,由于传统治疗有效率及依从性的限制,运动在抗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引起关注。本文回顾了近五十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重点综述了近十年运动干预在疗效、干预方案及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现... 抑郁症是常见的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障碍之一,由于传统治疗有效率及依从性的限制,运动在抗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引起关注。本文回顾了近五十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重点综述了近十年运动干预在疗效、干预方案及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目前研究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应用运动干预治疗抑郁症提供参考,为该领域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运动 身体活动 治疗 干预
下载PDF
考察影响锻炼行为改变的调节变量——一项促进大学生身体活动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段艳平 蔺志华 崔德刚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2-25,共4页
目的:从两方面考察一项大学生身体活动促进研究的干预效果:1)干预是否改变了假想的调节变量;2)调节变量的改变是否与行为变化有关。方法:准实验设计。大学一年级学生被随机分为旨在促进身体活动的干预组和控制组。在学期初及干预后第8周... 目的:从两方面考察一项大学生身体活动促进研究的干预效果:1)干预是否改变了假想的调节变量;2)调节变量的改变是否与行为变化有关。方法:准实验设计。大学一年级学生被随机分为旨在促进身体活动的干预组和控制组。在学期初及干预后第8周,测量所有学生的身体活动结果和5个相关调节变量。结果:干预在女生的2个调节变量(自我效能创造时间锻炼方面,自我效能坚持不懈方面)上有显著性影响;而在男生的调节变量上无显著性影响。女生的3个调节变量变化得分(来自朋友的社会支持,来自家人的社会支持以及自我效能消极情感方面)是解释身体活动变化的回归分析中的显著性贡献因子,男生的身体活动变化中的2个显著性贡献因子分别是来自朋友的社会支持变化得分,自我效能坚持不懈方面的变化得分。结论:干预引起的女生的调节变量的显著改变与身体活动变化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关联。干预研究的有效性没有得到验证。今后要在变量选择的多样性、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干预内容及相关理论方面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身体活动 调节变量 阶段理论 干预
下载PDF
医院体检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21
13
作者 何双兰 于亚男 +1 位作者 张华玉 李环波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932-934,共3页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及风险因素,探讨其应对措施及防范对策。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2年6月我院体检中心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潜在纠纷风险者88例,归纳总结当时分别采取的干预措施。结果 88例中晕针21例,晕血11例,低血...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及风险因素,探讨其应对措施及防范对策。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2年6月我院体检中心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潜在纠纷风险者88例,归纳总结当时分别采取的干预措施。结果 88例中晕针21例,晕血11例,低血糖21例,高血压急症16例,心动过速9例,针刺伤9例,跌倒1例,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未发生生命危险及较大的医疗纠纷事件。结论体检护理中对有基础病、特异体质、老年受检者要给予高度重视及安全干预。体检风险防范中要做到完善规章制度,转变安全管理理念,增强法律意识、纠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 风险 干预
下载PDF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状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胡德同 刘建军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6-38,共3页
选取抑郁和焦虑症状比较明显的大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体育锻炼和传统谈话法进行为期10周的对比实验,实验前、后用SDS和SAS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体育锻炼能够较明显的降低大学生的抑郁程度,干预效果显... 选取抑郁和焦虑症状比较明显的大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体育锻炼和传统谈话法进行为期10周的对比实验,实验前、后用SDS和SAS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体育锻炼能够较明显的降低大学生的抑郁程度,干预效果显著;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大学生的焦虑程度,但是干预效果不是十分明显;2.谈话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状态,但对二者都没有明显的干预效果。结论:与谈话法相比,体育锻炼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改善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抑郁 焦虑 干预
下载PDF
运动干预对4~6岁在园儿童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评估——基于一所幼儿园对照试验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依兵 许婕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46-53,共8页
采用了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镇江市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的98名儿童为调查和实验对象,分别进行了不同体育活动内容的教学干预,以期验证两个实验假设:(1)周期性、规律性的运动干预可提高儿童的体质健康水平;(2)周期性... 采用了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镇江市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的98名儿童为调查和实验对象,分别进行了不同体育活动内容的教学干预,以期验证两个实验假设:(1)周期性、规律性的运动干预可提高儿童的体质健康水平;(2)周期性、规律性和倾向性的运动干预对促进儿童身体素质发展具有倾向性影响。研究结果:周期性、规律性的运动干预可有效提高儿童体质健康水平,且对身体素质的影响程度高于对身体形态的影响。不同的体育活动均可促进儿童身体素质发育,但倾向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岁儿童 体质健康 运动干预 评估
下载PDF
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被引量:20
16
作者 曹桂霞 白俊伟 《湖北体育科技》 2019年第1期75-77,94,共4页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2015~2017年浙江省大学生体质抽测数据的统计结果,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等维度探讨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而从政策支持、教育管理等多方面提出干预对策,以期为改...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2015~2017年浙江省大学生体质抽测数据的统计结果,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等维度探讨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而从政策支持、教育管理等多方面提出干预对策,以期为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质健康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下载PDF
脑性瘫痪高危儿的早期物理治疗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35-1040,共6页
早期物理治疗对改善脑瘫高危儿的远期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将患儿父母作为治疗团队成员共同参与的早期物理治疗方案,对于患儿的运动发育有较大影响。脑瘫高危儿的早期治疗主要包括Vojta法、Bobath法及Doman-Delecato法等,而其中Vojta法呈... 早期物理治疗对改善脑瘫高危儿的远期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将患儿父母作为治疗团队成员共同参与的早期物理治疗方案,对于患儿的运动发育有较大影响。脑瘫高危儿的早期治疗主要包括Vojta法、Bobath法及Doman-Delecato法等,而其中Vojta法呈现出决定性优势。目前还缺少一种特定的治疗方案在脑瘫高危儿中应用疗效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高危儿 中枢性协调障碍 物理治疗 早期干预 综述
下载PDF
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干预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世海 刘劲松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94,共5页
运用教学实验法,随机抽取某校2014级公共体育课程1个男生班级,共50名男生,在完成计划教学内容后,以800m跑为干预手段,以1学期为实验周期,观察此一干预手段对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际效果。结果显示,学生下肢爆发力量、速度、耐力得到提... 运用教学实验法,随机抽取某校2014级公共体育课程1个男生班级,共50名男生,在完成计划教学内容后,以800m跑为干预手段,以1学期为实验周期,观察此一干预手段对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际效果。结果显示,学生下肢爆发力量、速度、耐力得到提高,干预效果显著。研究认为:在体育课程中,通过改革学生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跑步训练的锻炼效果,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且简单易行,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可行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身体素质 干预手段 800m 教学实验
下载PDF
基于不同体质指数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伟 顾若兵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大学生不同体质指数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变化的影响,以及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相互关系,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资料、体质测试、频数分析和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对南京8所高校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和... 目的研究大学生不同体质指数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变化的影响,以及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相互关系,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资料、体质测试、频数分析和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对南京8所高校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大学女生偏低体重组比例为19.65%,高于同级别男生7.52%,男生超重组及肥胖组所占比例高于同级别女生6.75%、4.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值与维尔维克指数呈正相关,与肺活量体重指数、握力体重指数呈负相关;BMI异常对大学生肺功能及有氧能力具有显著地负面影响,不同BMI组的学生与立定跳远成绩、引体向上成绩呈负相关,与50 m、耐力跑成绩呈显著性正相关,超重组和肥胖组的相对力量素质、心肺耐力能力、身体柔韧性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结论应针对不同体质指数学生体质健康特点进行运动处方干预、健康教育和医务监督,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体质健康 心肺耐力 运动干预 医务监督
原文传递
体育活动模块对3~6岁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雪芹 陈士强 +1 位作者 丁焕香 司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36-1039,1042,共5页
目的探索多元体育活动模块对3~6岁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为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方法以附属幼儿园3~6岁幼儿176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实验班幼儿采用多元体育活动模块,共持续24周(5次/周,30min/次);... 目的探索多元体育活动模块对3~6岁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为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方法以附属幼儿园3~6岁幼儿176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实验班幼儿采用多元体育活动模块,共持续24周(5次/周,30min/次);对照班幼儿采用一般体育活动内容。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的活动时间、强度和活动频率基本一致。结果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构建了由8个部分组成的幼儿多元体育活动模块。干预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幼儿身体基本形态指标和素质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班干预后小班幼儿的身高[(109.29±6.56)cm]高于干预前[(105.11±5.51)cm](P<0.01)。干预后,实验班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立定跳远、走平衡木、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10m折返跑、双脚连续跳均高于对照班(P值均<0.05)。结论多元体育活动模块在发展幼儿身体素质方面优于一般体育活动内容,可作为发展幼儿身体素质的项目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活动 身体素质 干预性研究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