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4篇文章
< 1 2 2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127
1
作者 李顺姬 邱莉萍 张兴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7-1226,共10页
土壤有机碳矿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采集98个共7类黄土高原土样,通过密闭培养法对有机碳矿化动态进行分析,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对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主要土壤有机碳在培养初期日均矿化量... 土壤有机碳矿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采集98个共7类黄土高原土样,通过密闭培养法对有机碳矿化动态进行分析,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对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主要土壤有机碳在培养初期日均矿化量较高,之后逐渐降低。土壤类型对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矿化影响较大,不同土壤有机碳的日均矿化量、累积矿化量和矿化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褐土有机碳总矿化量最高,CO2-C达到0.252g.kg-1,风沙土最低,CO2-C仅为0.095g.kg-1。下层土壤的有机碳矿化量较上层的有所下降,但土层深度对有机碳矿化大体上无明显影响。一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模拟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供试土壤有机碳矿化潜力(Cp)和矿化速率常数(k)值均较低,分别为0.329-0.116g.kg-1和4.55-8.57×10-5d-1。不同土壤的Cp值变异较大,而k和Cp/SOC值无明显的变异。土壤Cp与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钾、粘粒和粉粒含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k、pH值和砂粒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研究结果对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循环和土壤碳库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类型 有机碳矿化 理化性质
下载PDF
国内外固体基质研究概况 被引量:99
2
作者 周跃华 聂艳丽 +2 位作者 赵永红 李永梅 何飞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0-43,共4页
简介了国内外固体基质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综述了固体基质理化参数、栽培容器及营养液的研究与利用概况。
关键词 基质 理化性质 容器 营养液 固体基质 国内外 发展趋势 农业生产 理化参数 栽培容器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97
3
作者 赵允格 许明祥 +1 位作者 王全九 邵明安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1-448,共8页
以黄土丘陵区易形成生物结皮的阴坡自然撂荒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时空互代法,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年限(1~13a)撂荒地上生物结皮的形成对0~20cm剖面土壤含水量、容重、地表粘结力、水分渗透性、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全量和... 以黄土丘陵区易形成生物结皮的阴坡自然撂荒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时空互代法,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年限(1~13a)撂荒地上生物结皮的形成对0~20cm剖面土壤含水量、容重、地表粘结力、水分渗透性、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全量和速效养分含量等基本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结皮的形成可显著影响0~20cm土层土壤的理化性状,表现为:①退耕后,由于生物结皮的形成,退耕地较农地土壤渗透性显著降低,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退耕年限的延长经历了一个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导致了10a以上退耕地土壤含水量的降低;②生物结皮可显著提高退耕地土壤表面粘结力,10a以上退耕地保留结皮土壤的粘结力是初始退耕地和/或除掉结皮层土壤粘结力的6倍以上,退耕地表面粘结力的增强与退耕后土壤自然沉实以及容重增加关系不大;③生物结皮的形成导致了退耕地土壤渗透性的降低,保留结皮的土壤,其稳定渗透系数(K10)随退耕年限延长而降低,除掉结皮,K 10随退耕年限延长而增加;④生物结皮的形成,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剖面分布呈表聚现象,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表聚现象更趋明显,土壤全磷亦有弱表聚现象。生物结皮层的形成,还可提高结皮层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退耕地 生物结皮 土壤理化性状
下载PDF
艾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0
4
作者 张梅 刘珍珍 +5 位作者 杨佳敏 沈小雨 齐丹丹 周瑾 崔晓 张露芬 《中医药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73-77,共5页
艾灸疗法历史悠久、疗效卓著、临床应用广泛。灸疗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历代医家重视,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保健和治疗经验,但其作用的现代研究至今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保健意识... 艾灸疗法历史悠久、疗效卓著、临床应用广泛。灸疗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历代医家重视,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保健和治疗经验,但其作用的现代研究至今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艾灸作为自然疗法备受关注的同时,对其现代相关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艾灸的安全性、艾灸的理化特性及艾灸对机体功能的影响等方面综述艾灸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艾灸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探讨今后艾灸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安全性研究 理化特性 分析
下载PDF
连续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轮换对稻麦轮作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85
5
作者 朱利群 张大伟 卞新民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5,共5页
为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秸秆还田的利用效率,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连续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中,连续两年深耕+秸秆还田处理(DSⅡ)和一年免耕一年深耕+... 为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秸秆还田的利用效率,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连续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中,连续两年深耕+秸秆还田处理(DSⅡ)和一年免耕一年深耕+秸秆还田处理(NDS)对土壤容重的降低最有效;一年免耕一年浅翻耕+秸秆还田处理(NLS)最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一年免耕一年翻耕和旋耕(NRS、NLS、NDS)以及连续两年旋耕处理(RSⅡ)增加土壤全土层全氮含量效果最明显;秸秆还田处理全土层速效磷含量增加较明显,但是不同耕作方式对全土层速效磷含量影响不显著。秸秆还田使水稻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均减少,秸秆还田处理的穗粒数比无秸秆还田处理减少12.14%,千粒重平均低5.68%,产量低约7.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耕作方式 理化性状 产量
原文传递
无土栽培基质理化性状测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77
6
作者 蒲胜海 冯广平 +3 位作者 李磐 张升 孙晓军 丁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7-272,共6页
【目的】准确测定基质理化性状是进行基质配方研究的基础,根据不同基质材料理化性质及栽培作物生物学特性研究无土栽培基质配比。【方法】选取新疆可用于进行无土基质栽培研发的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及各种生产上普遍应用的基质等材料,在... 【目的】准确测定基质理化性状是进行基质配方研究的基础,根据不同基质材料理化性质及栽培作物生物学特性研究无土栽培基质配比。【方法】选取新疆可用于进行无土基质栽培研发的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及各种生产上普遍应用的基质等材料,在不同条件下测定其各项指标。【结果】得出了基质各理化指标的便捷、精确测定方法。【结论】该方法的应用将提高无土栽培基质筛选的进程,能对作物生长基质环境的水分状况、通气性、肥力等进行实时诊断,为实现无土基质栽培精确灌溉和精量施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土栽培基质 理化性状 基质筛选 实时诊断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热裂解芒草生物质炭的理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7
7
作者 罗煜 赵立欣 +4 位作者 孟海波 向欣 赵小蓉 李贵桐 林启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8-217,共10页
芒草是一个极具潜力的生物质能源作物,为了研究了解芒草生物质炭的特征,评价其农业和与环境领域应用价值与潜力,该研究分别在和下制备生物质炭,测定其基础理化性质,以期了解芒草生物质炭特征及其随裂解温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裂解温... 芒草是一个极具潜力的生物质能源作物,为了研究了解芒草生物质炭的特征,评价其农业和与环境领域应用价值与潜力,该研究分别在和下制备生物质炭,测定其基础理化性质,以期了解芒草生物质炭特征及其随裂解温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裂解温度显著地影响芒草生物质炭物理与化学性质,低温生物质炭含有比较高的水溶性成分,而高温生物质炭具有比较高的pH值、C/N比、芳香化结构、持水量和比表面积;但裂解温度对生物质炭δ值没有显著的影响。该文还讨论了芒草生物质炭在化肥利用率提高,以及污染土壤和水体修复等领域的潜在价值与工业应用前景,研究结果可为芒草生物质炭在土壤改良、固碳减排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解 物理特征 化学特性 生物质炭 芒草
下载PDF
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理化性状研究 被引量:65
8
作者 胡振琪 戚家忠 司继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9-643,共5页
为了进一步搞清粉煤灰充填复垦构成的复垦土壤的理化性质,指导今后的复垦工作,通过选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复垦土地的样点,采用室内外测试化验手段,对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认为:复垦土壤入渗率小于农业土壤,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大... 为了进一步搞清粉煤灰充填复垦构成的复垦土壤的理化性质,指导今后的复垦工作,通过选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复垦土地的样点,采用室内外测试化验手段,对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认为:复垦土壤入渗率小于农业土壤,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大于农业土壤;复垦土壤pH值大于8,碱性过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全氮含量低,速效磷含量低.全钾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复垦 土壤 理化性质 时空变异性 矿区 入渗率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生物结皮理化性状初报 被引量:71
9
作者 赵允格 许明祥 +1 位作者 王全九 邵明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29-1434,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并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黄土丘陵区阴坡不同年限退耕地土壤生物结皮的盖度、厚度、容重、粘结力以及结皮土壤的有机质、养分含量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退耕后首先出现由降雨打击而形成的结构结皮,其后随退耕年... 通过野外调查并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黄土丘陵区阴坡不同年限退耕地土壤生物结皮的盖度、厚度、容重、粘结力以及结皮土壤的有机质、养分含量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退耕后首先出现由降雨打击而形成的结构结皮,其后随退耕年限的延长,结皮生物逐渐迁入,与土壤复合逐步演化为生物结皮.生物接皮面积随着高等植被盖度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厚度随退耕年限的延长呈倒S型增加,退耕10年后,结皮厚度增加缓慢;容重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减小.结皮的形成可显著增强土壤粘结力,结皮层粘结力随退耕年限的延长呈倒S型增长,结皮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明显高于研究区耕地土壤,且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加;退耕10年后,结皮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趋于稳定,结皮土壤全磷含量与农地耕层土壤相当.生物结皮的形成提高了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研究区阴坡退耕地土壤结皮的形成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退耕1~4年为结皮初始形成期,5—10年为结皮快速发育期,10年以后为稳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退耕地 生物结皮 理化性状
下载PDF
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的适宜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10
作者 黄成江 张晓海 +2 位作者 李天福 王树会 李强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2-46,共5页
适宜的土壤环境条件是烟草优质适产的基础,土壤物理和化学性状直接影响烟叶品质。本文综述了有关植烟土壤物理和化学性状适宜性的研究进展,有助于人们科学地进行烟草种植区划和植烟土壤改良。
关键词 烤烟 土壤 理化性状 适宜性
下载PDF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3
11
作者 刘义国 刘永红 +3 位作者 刘洪军 商健 于淙超 林琪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期131-135,共5页
为了确定适宜的小麦秸秆还田量,通过设置不同的秸秆还田量处理,研究其对后茬麦田的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湿度,对表层(60cm)以上湿度的影响最大。同时秸秆覆盖能使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 为了确定适宜的小麦秸秆还田量,通过设置不同的秸秆还田量处理,研究其对后茬麦田的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湿度,对表层(60cm)以上湿度的影响最大。同时秸秆覆盖能使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增加,随覆盖量的增加其增加幅度加大,秸秆覆盖使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加大,更好地保护了土壤的物理结构。秸秆还田量7500kg/hm2处理与秸秆(麦秸)还田量6000kg/hm2的处理对土壤的增效作用差别不大。秸秆覆盖处理提高了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随秸秆还田用量增加产量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以6000kg/hm2处理产量最高。综合研究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小麦秸秆覆盖6000kg/hm2为比较适宜的秸秆覆盖还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 理化性状 产量
下载PDF
稻-油轮作下长期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0
12
作者 刘禹池 曾祥忠 +4 位作者 冯文强 秦鱼生 王昌全 涂仕华 陈道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50-1459,共10页
【目的】研究长期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该种植模式下作物最佳养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自2005年起在成都平原的广汉市开展了水稻-油菜轮作下连续秸秆覆盖还田+免耕与不同施肥的长期定位试验。试验为随机... 【目的】研究长期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该种植模式下作物最佳养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自2005年起在成都平原的广汉市开展了水稻-油菜轮作下连续秸秆覆盖还田+免耕与不同施肥的长期定位试验。试验为随机区组设计,共有8个处理,3次重复。这8个处理包括对照(只施化肥、无秸秆覆盖)和秸秆覆盖还田下4个氮肥用量、2个磷肥用量和3个钾肥用量的7个组合处理。自2005年起每季收获时采集植株样本,分析不同处理下水稻和油菜的农艺形状与产量变化情况,2010年水稻收获后采取耕层(0—5 cm、5—15cm和15—30 cm)土样,分析不同处理的土壤肥力演化趋势。【结果】在稻-油轮作下,同一处理水稻和油菜产量受气候变化影响存在显著的年度间差异。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始于覆盖后的第三年,即秸秆覆盖处理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相同施氮量的无覆盖对照处理,油菜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减磷和减钾处理的水稻产量相当或高于对照处理。按此计算,秸秆还田在水稻季每公顷可节约大约N 60 kg和K2O 90 kg。在油菜季,稻草覆盖似乎不能明显减少氮肥投入,减磷处理的油菜产量始终最低。因此,施用充足的磷肥成为油菜高产的关键,该结果为稻-油轮作制度中磷肥的合理分配提供了科学依据,即磷肥应重点施在油菜上,水稻上可少施或不施磷肥。在油菜季,秸秆还田每公顷能节约大约N 30 kg和K2O 90 kg。连续秸秆覆盖+免耕使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在0—5 cm土层聚集,但对下层土壤影响不大;减磷、减钾处理使土壤磷、钾耗竭,但无覆盖对照处理的土壤钾耗竭大于减钾处理;在磷钾施肥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氮肥施用量降低了土壤速效钾与有效磷含量。长期秸秆覆盖还田+免耕能显著改善0—5 cm土层的土壤物理性状,即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长期试验 稻-油轮作 产量 理化性状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类型植被改良土壤效应研究 被引量:58
13
作者 陈奇伯 王克勤 +3 位作者 李艳梅 王建英 王平里 达琼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7-70,113,共5页
选择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地段,以土壤理化特性和土壤入渗特征为指标,对不同类型植被蓝桉乔木林和扭黄毛草被的改良土壤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乔木林和草被都有良好的改善土壤物理性能、化学特性和土壤入渗能力的效应,且对... 选择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地段,以土壤理化特性和土壤入渗特征为指标,对不同类型植被蓝桉乔木林和扭黄毛草被的改良土壤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乔木林和草被都有良好的改善土壤物理性能、化学特性和土壤入渗能力的效应,且对上层土壤的改良效果好于下层。(2)对土壤物理性能的改良乔木林优于草被,0~50cm土层乔木林地和草地土壤容重分别比荒地低15.5%和10.9%,总孔隙度高15.4%和15.3%。(3)草被对土壤化学特性的改良优于乔木林,0~50cm土层乔木林地和草地的有机质含量分别比荒地高24.8%和32.3%,全N含量高23.2%和42.9%。不同植被覆盖对P素和K素的调节作用不明显。(4)改善土壤入渗性能的作用草被优于乔木林,乔木林地和草地的稳渗速率分别比荒地高27.4%和88.4%,120min的入渗总量分别高5.7%和30.1%。研究结果还显示,霍顿下渗方程较好地反映了云南元谋干热河谷不同地类的土壤入渗过程及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干热河谷 植被类型 土壤改良 土壤理化特性 土壤入渗特征 乔木林 草地 生态环境建设 植被恢复
下载PDF
煤矸石充填复垦地理化特性与重金属分布特征 被引量:66
14
作者 徐良骥 黄璨 +4 位作者 章如芹 刘会平 严家平 Helmut Meuser Lutz Makowsky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1-219,共9页
为研究煤矸石充填复垦地农作物产量达到最佳时的覆土厚度及煤矸石充填复垦地重金属分布状况,该文以新庄孜矿煤矸石充填复垦地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室外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试验分析方法,选取不同覆土厚度50~60,60~70,70~80,80~90... 为研究煤矸石充填复垦地农作物产量达到最佳时的覆土厚度及煤矸石充填复垦地重金属分布状况,该文以新庄孜矿煤矸石充填复垦地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室外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试验分析方法,选取不同覆土厚度50~60,60~70,70~80,80~90 cm的4类试验地块及对照地块对其土壤理化性质及农作物根系分布、长势产量、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复垦地块各项指标与对照地块差异显著,劣于对照地块;煤矸石充填基质土壤理化性质较差;70~80 cm的厚度是煤矸石充填复垦造地较经济合理的覆土厚度。煤矸石复垦地重金属元素有向上迁移的趋势;复垦土壤及煤矸石基质中Pb、Zn、Cr元素含量处于安全水平;大部分监测的Cu、Ni、Cd元素含量高于淮南土壤背景值,低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对复垦土壤已构成潜在的威胁性,应予以重视;覆土厚度50~60 cm地块的煤矸石基质中Cu、Ni元素含量处于安全水平,煤矸石基质中Cd元素含量高于淮南土壤土壤背景值,低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应予以重视。结果表明70~80 cm的厚度是煤矸石充填复垦造地最佳覆土厚度;新庄孜煤矸石充填复垦地重金属有向上迁移的趋势,复垦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未出现重金属污染情况,但部分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于淮南市土壤背景值,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土壤 重金属 物理特性 化学特性 煤矸石充填基质
下载PDF
湿度对堆肥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6
15
作者 罗维 陈同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656-2663,共8页
水分是堆肥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基础 ,也是堆肥中重要的工艺控制参数。弄清湿度对堆肥微生物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对于优化堆肥工艺参数、提高堆肥效率、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堆肥湿度研究的动态 ,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 水分是堆肥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基础 ,也是堆肥中重要的工艺控制参数。弄清湿度对堆肥微生物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对于优化堆肥工艺参数、提高堆肥效率、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堆肥湿度研究的动态 ,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大量的研究表明 ,湿度低于 4 5 %或高于 6 5 %都不利于堆肥处理。湿度太高会导致堆料的压实度增加、FAS减少、透气性能降低 ,从而导致堆体内氧气供应不足、堆肥升温困难、有机物降解速率降低、堆肥周期延长。湿度过低 ,水分会限制堆肥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导致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腐熟困难。由于鼓风、散热、水蒸发等会使堆体内存在湿度的空间变异 ,也会降低堆肥效率和堆肥产品的质量。另外 ,堆肥湿度还影响堆肥的保肥能力。由各文献得出结论 ,堆肥的最佳湿度范围一般为 5 0 %~ 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湿度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下载PDF
科尔沁地区农田土壤沙漠化演变的研究 被引量:55
16
作者 赵哈林 黄学文 何宗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2-248,共7页
本文通过对土壤沙漠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农田风蚀沙化过程中,土壤的粉沙粘粒含量、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土壤水分含量均趋于下降,而土壤容重、温度和pH值趋于升高;(2)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是土壤粉沙粘粒和有机质吹蚀的结... 本文通过对土壤沙漠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农田风蚀沙化过程中,土壤的粉沙粘粒含量、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土壤水分含量均趋于下降,而土壤容重、温度和pH值趋于升高;(2)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是土壤粉沙粘粒和有机质吹蚀的结果,造成土壤粗粒化、蓄水保肥能力下降和水肥渗漏,其中风蚀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危害明显大于积沙;(3)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沙漠化演变表现出既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随着沙漠化的加剧,其连续性减弱,间断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理化性质 沙漠化演变 科尔沁地区
下载PDF
半干旱区土壤酶活性与其理化及微生物的关系 被引量:52
17
作者 丁菡 胡海波 王人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8,共6页
在半干旱典型区域选择了8个不同植物群落样地对4类土壤酶活性及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酶活性受制于水分、盐碱等因素,含量均较低。大多数酶在同一样地各个剖面中变化趋势一致。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各种... 在半干旱典型区域选择了8个不同植物群落样地对4类土壤酶活性及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酶活性受制于水分、盐碱等因素,含量均较低。大多数酶在同一样地各个剖面中变化趋势一致。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各种酶活性的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状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大多与有机质含量、微生物含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用土壤化学性质对各种酶活性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可以得到理想的方程。主成分分析发现,微生物量和中性磷酸酶在各主成分中均有较大的相关系数,可认为是该地区有代表性的土壤生物特性因子。另外,对土壤表层酶活性和微生物量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8个样地分为不同的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土壤酶活性 理化性质 微生物量
下载PDF
垃圾焚烧炉渣的性质及其利用前景 被引量:60
18
作者 何品晶 宋立群 +2 位作者 章骅 石爱娟 张沛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5-398,共4页
通过对上海浦东新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炉渣的性质分析,研究了其物理组成和化学组成、浸出毒性、溶解盐含量及其形貌特征和矿物组成.结果发现,炉渣由熔渣、陶瓷/砖块碎片、石头、玻璃、铁和有色金属及极少量可燃物组成;以砾状颗粒为主(>... 通过对上海浦东新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炉渣的性质分析,研究了其物理组成和化学组成、浸出毒性、溶解盐含量及其形貌特征和矿物组成.结果发现,炉渣由熔渣、陶瓷/砖块碎片、石头、玻璃、铁和有色金属及极少量可燃物组成;以砾状颗粒为主(>2mm颗粒占60%以上);溶解盐含量≤1%;浸出毒性小;主晶相为SiO2、CaAl2Si2O8、Al2SiO5、CaCO3、CaO和ZnMn2O4.炉渣适合于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 炉渣 物化性质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9
19
作者 彭娜 王开峰 +1 位作者 谢小立 王凯荣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10,共5页
通过湖南省7个土壤肥力与肥效监测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耕层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促进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的积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孔隙度特别是通气孔隙度,促进... 通过湖南省7个土壤肥力与肥效监测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耕层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促进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的积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孔隙度特别是通气孔隙度,促进水稳性大团聚体(WSA)的形成,提高阳离子交换量(CEC),高量有机肥效果优于中量有机肥。(2)有机肥使初始pH为5.20~7.8的土壤pH调节到5.6左右。(3)土壤有机碳(TOC)、热水可提取碳(HWC)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CEC呈显著正相关(P〈0.05)。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积累,因而能使土壤变得疏松,透气性、保水保肥能力都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有机无机配施 稻田土壤 理化性状 有机碳
下载PDF
不同蔬菜种类的产废比例及性状分析 被引量:59
20
作者 韩雪 常瑞雪 +2 位作者 杜鹏祥 李季 李彦明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77-382,共6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增加,蔬菜废物产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由于缺少各类蔬菜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废系数和蔬菜废物理化性状等基本参数,蔬菜废物在资源化处理中没有有效的数据支撑,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相关文献数据整理和... 近年来,随着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增加,蔬菜废物产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由于缺少各类蔬菜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废系数和蔬菜废物理化性状等基本参数,蔬菜废物在资源化处理中没有有效的数据支撑,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相关文献数据整理和实地调查取样分析,摸清3大类蔬菜的产废系数和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叶菜类、根茎类、瓜果类蔬菜的产废系数平均值分别为9.7%、4.7%和3.8%。蔬菜废弃物具有含水量高、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含量高、EC值高、弱酸性的特点,但在不同类别蔬菜废物的理化性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根茎类的总氮含量为12.4 g·kg-1,明显低于瓜果类和叶菜类的总氮含量30.9 g·kg-1和30.5 g·kg-1。而根茎类C/N比为34.6,高于瓜果类和叶菜类C/N比13.8和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废弃物 产废系数 理化性状 堆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