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光伏场景聚合的配电网光储选址定容
1
作者 颜勤 余国翔 曾林俊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126,共10页
研究光伏场景聚合是实现区域电网分布式光伏与储能联合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对促进配电网分布式光伏的充分消纳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基于改进的K-means++算法对历史光伏数据进行聚合分析,得到光伏出力的典型场景聚合,从配电网的经济性出发,兼... 研究光伏场景聚合是实现区域电网分布式光伏与储能联合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对促进配电网分布式光伏的充分消纳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基于改进的K-means++算法对历史光伏数据进行聚合分析,得到光伏出力的典型场景聚合,从配电网的经济性出发,兼顾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环保性,建立考虑光伏场景聚合的光储选址定容规划模型,引入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并利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光伏场景聚合模型更准确刻画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聚合 分布式光伏 储能电池 选址定容 配电网
下载PDF
计及资源差异特性的分布式光伏与储能聚合运营优化方法
2
作者 关逸飞 王玥娇 +2 位作者 刘奕元 孙树敏 杨颂 《山东电力技术》 2024年第12期34-43,共10页
分布式光伏高渗透率接入导致电网容量波动,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及供电带来巨大压力。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计及资源差异特性的分布式光伏与储能聚合运营优化方法。在构建分布式光伏与储能聚合运营优化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储能资源及其消... 分布式光伏高渗透率接入导致电网容量波动,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及供电带来巨大压力。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计及资源差异特性的分布式光伏与储能聚合运营优化方法。在构建分布式光伏与储能聚合运营优化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储能资源及其消纳模式的差异性,将分布式光伏与储能聚合优化问题转化为最小化联合运营成本问题。针对光伏出力和储能充放电功率不确定性、优化约束复杂、可行域分裂等问题,提出分布式光伏与储能聚合运营自适应演进策略,引入自适应缩放参数控制差分矢量缩放,提高算法性能,提升配电网光伏消纳能力,改善电网运行状态。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储能运营模式,所提算法的聚合运营商收益分别提升45.66%和2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储能 聚合运营 资源差异性 自适应演进
下载PDF
基于实时数字仿真系统的同群光伏系统等值建模研究
3
作者 王建安 祝文军 +2 位作者 邹强 李钢 黄如海 《宁夏电力》 2023年第6期34-40,共7页
研究了同群光伏系统等值建模的原理和特点,针对倍乘等值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变流器输入阻抗不变的聚合等值方法。以某典型光伏系统为例,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ion system, RTDS)中分别搭建了30台参数相同的1... 研究了同群光伏系统等值建模的原理和特点,针对倍乘等值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变流器输入阻抗不变的聚合等值方法。以某典型光伏系统为例,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ion system, RTDS)中分别搭建了30台参数相同的1 MW光伏多机参考模型、1台30 MW光伏倍乘模型和1台30 MW光伏聚合模型。通过仿真试验,比对这3个模型在光伏系统公共并网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 PCC)的故障穿越、有功阶跃、频率偏移等暂态特性及阻抗频率特性。结果表明,3个模型的暂态特性基本相同,倍乘模型与参考模型的阻抗频率特性有明显差异,而聚合模型与参考模型的阻抗频率特性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等值建模 倍乘模型 聚合模型 暂态特性 阻抗频率特性
下载PDF
考虑风电-光伏功率相关性的因子分析-极限学习机聚合方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叶林 马明顺 +3 位作者 靳晶新 李卓 李镓辰 周天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1-40,共10页
针对风电和光伏时序数据单独聚合改变风电-光伏序列相关性的问题,提出因子分析-极限学习机聚合方法。首先,将z-score标准化的风电-光伏原始日场景集分解为水平分量日场景集和波动分量日场景集。其次,对水平分量日场景集进行近邻传播聚类... 针对风电和光伏时序数据单独聚合改变风电-光伏序列相关性的问题,提出因子分析-极限学习机聚合方法。首先,将z-score标准化的风电-光伏原始日场景集分解为水平分量日场景集和波动分量日场景集。其次,对水平分量日场景集进行近邻传播聚类,得到K类场景簇,再通过分层抽样获取2n天的水平分量日场景集。在标准化的风电-光伏原始日场景集中选取对应2n天的原始日场景集,分别得到n天的训练集和n天的测试集。然后,通过极限学习机获取水平分量日场景集和原始日场景集之间的映射关系,输出拟合功率日场景集。最后,通过反标准化,分别得到n天的风电和光伏功率的聚合序列,并通过概率统计指标、相关系数、仿真计算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风电-光伏功率相关性 极限学习机 时序数据聚合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分布式光伏聚合超短期预测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曾锃 肖茂然 +3 位作者 毕思博 张明轩 李世豪 窦春霞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4年第2期9-15,共7页
分布式光伏聚合发电的超短期预测是支撑其功率快速调节的前提保障,由于规模化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容量小、分布广,其发电时序特性差异性大、非平稳性强,导致其超短期预测精度难以保证。为此,文章提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分布式光伏聚合超短... 分布式光伏聚合发电的超短期预测是支撑其功率快速调节的前提保障,由于规模化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容量小、分布广,其发电时序特性差异性大、非平稳性强,导致其超短期预测精度难以保证。为此,文章提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分布式光伏聚合超短期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变分模态分解法,充分挖掘分布式光伏聚合发电非平稳性特性,并采用核主成分分析法对引发光伏发电非平稳性的影响因素即温度、湿度、光照、云量等多源数据进行量化解析,同时结合改进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创建了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实现了分布式光伏聚合发电超短期预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升了模型的预测精度。与传统方法相比,提出的预测方法对随机性波动严重的光伏超短期预测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聚合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非平稳性 核主成分分析 多源数据融合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下载PDF
农村电网低碳化数字化转型示范工程
6
作者 李星锴 陈青 +5 位作者 徐常 张忠静 吴鹏 谈竹奎 陈湘萍 蔡永翔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12期16-23,34,共9页
目前,分布式光伏在农村爆发式增长,而现用于城市电网的传统交流配电改造和现有分布式能源数字化平台对于农村电网的可靠化、智能化并未起到良好的效果。首先,文章介绍了示范区的情况,指出城市电网改造方案应用于农村电网的问题;其次,从... 目前,分布式光伏在农村爆发式增长,而现用于城市电网的传统交流配电改造和现有分布式能源数字化平台对于农村电网的可靠化、智能化并未起到良好的效果。首先,文章介绍了示范区的情况,指出城市电网改造方案应用于农村电网的问题;其次,从低压交直流网架结构和主动支撑技术2个方面介绍了交直流改造方案灵活、潮流方向可控、成本低廉等特性;第三,从系统架构和数据融合2方面对分布式能源聚合平台进行介绍;最后,以工程应用效果为例,通过实验室测试数据和现场应用情况,验证了交直流改造方案和农村电网数字化的有效性。文章对农村电网低碳化数字化转型示范工程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网 分布式光伏 低压交直流电网 分布式能源聚合 示范工程
下载PDF
石漠化光伏场区土壤肥力质量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智泉 罗忠新 +3 位作者 罗久富 隋欣 吴赛男 罗小林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97-2603,共7页
以石漠化光伏场区植被恢复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光伏场区环境异质性对土壤养分及肥力质量特征的影响,为石漠化脆弱区生态修复提供科技支撑。通过主成分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植被恢复土壤养分的水平(板间IP、前檐FP、后檐RP和板下UP... 以石漠化光伏场区植被恢复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光伏场区环境异质性对土壤养分及肥力质量特征的影响,为石漠化脆弱区生态修复提供科技支撑。通过主成分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植被恢复土壤养分的水平(板间IP、前檐FP、后檐RP和板下UP)及垂向(0~20、20~40和40~60 cm)空间分异特征,评估光伏电板遮阴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光伏电板不同程度遮阴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速效磷含量的影响较小,场区内不同位置均无显著差异(P>0.05),板下位置的全氮、全碳、硝氮浓度较板间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P<0.05);光伏板不同程度遮阴对土壤质量指数(SQI)无显著影响(P>0.05),土壤养分具有明显的表聚特性,说明光伏场区表层土壤的保护及改良对于植被恢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光伏电站 土壤肥力质量 空间分异 表聚特性
原文传递
基于云+本地多端部署的光伏监测与预测系统设计
8
作者 金锐 黄凌宇 +1 位作者 崔希 欧阳冬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2期127-133,共7页
为满足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集中管理需求,从系统整体架构、硬件结构、软件功能3方面进行考虑,设计了一种基于云+本地多端部署的光伏监测与预测系统。系统试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上具备对各类光伏电站的数据统一汇聚和集中管理功能... 为满足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集中管理需求,从系统整体架构、硬件结构、软件功能3方面进行考虑,设计了一种基于云+本地多端部署的光伏监测与预测系统。系统试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上具备对各类光伏电站的数据统一汇聚和集中管理功能,解决了以往分布式光伏和集中式光伏电站在系统功能和数据上相互独立的问题。测试结果显示,HTTP接口平均响应时间均<500 ms,数据库平均响应时间<200 ms,本地端服务器硬件的整体CPU负荷率,在24 h测试时段内,峰值负荷率<18%,系统具有较好的并发处理能力和抗压能力。项目自上线试运行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公司的光伏电站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多端部署 数据汇聚 监测与预测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项目空间匹配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振宇 付钰 《能源与环保》 2021年第11期1-8,共8页
发展分布式能源是我国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面。为推动北京市能源转型发展、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了匹配分析模型,并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研究了北京市分布式光伏项目“资源条件—项目布局—用户需求(... 发展分布式能源是我国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面。为推动北京市能源转型发展、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了匹配分析模型,并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研究了北京市分布式光伏项目“资源条件—项目布局—用户需求(R-P-D)”链匹配程度空间特征、失配原因;应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分布式光伏项目“R-P-D”链总体为中低匹配,呈“周边高、中心低”的空间差异特征,较高匹配度区主要在东南部;提高分布式光伏规模有利于提升链路匹配度;太阳能年均辐射总量、全社会用电量、电耗强度、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是影响分布式光伏并网规模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空间聚集特征 匹配度 影响因素 北京市
下载PDF
考虑阴影遮挡的分段化光伏阵列等效聚合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世公 李红军 +4 位作者 金强 王云飞 李旭枫 王建华 韩俊 《供用电》 2021年第5期76-82,共7页
屋顶光伏作为未来楼宇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的潜在接入方式,其小型化、分布式特点对光伏阵列等效建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光伏阵列等效模型的精确度,通过对光伏电池的典型工程模型建模及串联结构下光伏组串的工作原理分析,计... 屋顶光伏作为未来楼宇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的潜在接入方式,其小型化、分布式特点对光伏阵列等效建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光伏阵列等效模型的精确度,通过对光伏电池的典型工程模型建模及串联结构下光伏组串的工作原理分析,计算其输出电压及电流在阴影遮挡条件下的分段函数表达式,并最终建立了基于分段化的光伏阵列等效聚合模型。该模型能有效应用在光伏阵列阴影遮挡的光照条件,在保证精确度的同时减少了计算时间,其有效性在Plecs仿真平台上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工程数学模型 等效聚合模型 阴影遮挡 分段函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