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虫趋光性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5
1
作者 靖湘峰 雷朝亮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8-203,共6页
依据目前已有资料 ,从行为学、生理学及田间应用调查等方面概述了近几十年昆虫趋光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其中 ,行为学与生理学研究较多 ,且两者结果基本一致 ,相互补充 ,为趋光性机制的假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关于昆虫趋光性机制的假说... 依据目前已有资料 ,从行为学、生理学及田间应用调查等方面概述了近几十年昆虫趋光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其中 ,行为学与生理学研究较多 ,且两者结果基本一致 ,相互补充 ,为趋光性机制的假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关于昆虫趋光性机制的假说较多 ,其中报道较多的是光干扰假说、光定向行为假说和生物天线假说 3种 ,现在较为普遍接受的是前两者。光干扰假说是指刺眼作用干扰昆虫的正常活动导致趋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趋光性 机理 行为学 生理学 光干扰假说
下载PDF
不同光波及光强度下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成虫的行为反应 被引量:79
2
作者 魏国树 张青文 +1 位作者 周明牂 吴卫国 《生物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9-95,共7页
运用室内行为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波长单色光和白光刺激的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櫣bner)]成虫趋光、避光反应及其与光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峁允?:(1)一定时间暗适应的棉铃虫蛾对单色光和白光刺激均具有趋光行为反应 ,依其... 运用室内行为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波长单色光和白光刺激的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櫣bner)]成虫趋光、避光反应及其与光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峁允?:(1)一定时间暗适应的棉铃虫蛾对单色光和白光刺激均具有趋光行为反应 ,依其趋光反应率大小 ,其光谱反应曲线在340 -605nm波谱范围内 ,表现为大小较复杂的几个峰 ,其中两个峰分别在蓝光区483nm、紫外340nm ,另在近紫外的400nm、绿黄光区的538nm有峰。(2)一定光强度范围内 ,棉铃虫蛾的趋光反应率随单色光和白光光强度的增强而增大 ,至一定光强度时增加变缓 ,呈现近似S型曲线式样。(3)性别、日龄对棉铃虫蛾的光谱、光强度反应曲线均有一定影响 ,雌性较雄性的趋光反应率和可适应的光强度高 ,1、3、5日龄蛾中以3日龄的趋光反应率和可适应的光强度高。 (4)棉铃虫蛾的趋光、避光反应行为具有相似的波长及光强度选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趋光行为 成虫 害虫 光强度 综合治理
下载PDF
光谱和光强度对龟纹瓢虫成虫趋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6
3
作者 陈晓霞 闫海燕 +2 位作者 魏玮 乔玮娜 魏国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49-2355,共7页
利用行为学方法研究了光谱、光强对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成虫的趋、避光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340~605nm波谱内其光谱趋光行为反应为多峰型,峰间主次不明显,紫外340nm处峰最高,趋光反应率达21%,其它各峰依大小次... 利用行为学方法研究了光谱、光强对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成虫的趋、避光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340~605nm波谱内其光谱趋光行为反应为多峰型,峰间主次不明显,紫外340nm处峰最高,趋光反应率达21%,其它各峰依大小次序分别位于绿光524nm、蓝光400~440nm和483nm处;(2)随光强增强其趋光反应率增大,白光和483nm刺激时其光强趋光行为反应呈一倒"L"型式样,524nm时呈一阶梯型,340nm时为一较平直的线型;光强最弱时仍均有一定趋光率,最强时均未出现高端平台;(3)性别对其光谱和光强度行为反应均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4)龟纹瓢虫无明显的避光反应,其避光行为可能是趋光行为衍生或其随机活动造成。结果表明:光谱对其趋光行为有一定影响,光强度的影响较大且其影响大小与波长因素有关;其复眼可感受的光强范围更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纹瓢虫 趋光 避光 行为
下载PDF
光谱和光强度对西花蓟马雌虫趋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2
4
作者 范凡 任红敏 +2 位作者 吕利华 张莉萍 魏国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90-1795,共6页
利用行为学方法研究了光谱、光强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雌成虫的趋、避光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340—605 nm波谱内14个波长其光谱趋光行为反应为多峰型,峰间主次较明显。趋光行为反应中,蓝绿区498—524 n... 利用行为学方法研究了光谱、光强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雌成虫的趋、避光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340—605 nm波谱内14个波长其光谱趋光行为反应为多峰型,峰间主次较明显。趋光行为反应中,蓝绿区498—524 nm有一较宽峰,趋光率20.31%;其它各峰依大小次序分别位于紫光380 nm、蓝光440 nm;(2)避光行为反应中,蓝光440nm处略高,避光率17.19%;紫外340 nm处亦有一峰,避光率15.63%;(3)随光强增强其趋光反应率增大,白光、380 nm和524nm刺激时其光强趋光行为反应呈一倒"L"型式样,498 nm为峰型,440 nm时为一较缓的平直线型;光强最弱时仍均有一定趋光率,最强时均未出现高端平台;(4)随光强增强其避光反应率增大,440 nm为较平缓直线;340 nm刺激时为较缓波动线。结果表明:光谱对其趋光行为有很大影响,光强度的影响较大且影响大小与波长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趋光 避光 行为
下载PDF
光谱对东亚小花蝽趋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冯娜 范凡 +2 位作者 陶晡 杨小凡 魏国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810-4815,共6页
利用行为学方法研究了340—605nm波谱内14个单色光对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Poppius)成虫的趋、避光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各单色光均能引起东亚小花蝽成虫趋光行为反应,雌、雄虫的趋光行为反应曲线均为多峰型,峰间主次明显。趋光... 利用行为学方法研究了340—605nm波谱内14个单色光对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Poppius)成虫的趋、避光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各单色光均能引起东亚小花蝽成虫趋光行为反应,雌、雄虫的趋光行为反应曲线均为多峰型,峰间主次明显。趋光行为反应率较高的区域有3个,分别是紫外区(340、360 nm和380 nm)、绿光区(524 nm)和橙红光区(582 nm雄虫此处不高、605 nm);(2)各单色光都能引起东亚小花蝽成虫避光行为反应,雌虫避光行为反应曲线为多峰型,避光行为反应率最高的区域为蓝光近紫外区(400 nm),雄虫避光行为曲线为波浪形,避光行为反应率最高的区域为蓝光区(483 nm)。(3)性别对趋光行为反应趋势影响不大,但对趋、避光反应率有较大影响。雌虫趋光反应率最高为47.50%(380 nm),雄虫最高为35.00%(360 nm);雌虫避反应率最高为19.17%(400 nm),雄虫避光反应率最高为11.25%(483 nm)。结果表明:光谱对其趋光行为有一定影响,不同波长之间有较大差异;性别对其光谱行为反应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小花蝽 趋光 避光 行为
下载PDF
昆虫趋光行为的光胁迫假说 被引量:23
6
作者 桑文 朱智慧 雷朝亮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5-920,共6页
趋光性是昆虫的固有行为特征之一,被广泛的应用在害虫物理防治中。本文综述了几种主流的昆虫趋光性假说,着重介绍了昆虫在趋光过程中的行为反应、受光胁迫后生理应激和补偿效应,提出了昆虫趋光行为的光胁迫假说,以期为昆虫趋光性理论研... 趋光性是昆虫的固有行为特征之一,被广泛的应用在害虫物理防治中。本文综述了几种主流的昆虫趋光性假说,着重介绍了昆虫在趋光过程中的行为反应、受光胁迫后生理应激和补偿效应,提出了昆虫趋光行为的光胁迫假说,以期为昆虫趋光性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光性 光胁迫 紫外线 行为 生理应激 生殖补偿效应
原文传递
铜绿丽金龟对不同光谱的行为反应 被引量:19
7
作者 蒋月丽 武予清 +4 位作者 李彤 巩中军 段云 苗进 郭予元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46-1150,共5页
【目的】旨在获得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敏感的波谱范围及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利用室内行为学的方法,测试了在波长为340~610 nm的14个单色光刺激下铜绿丽金龟的趋、避光行为反应,并计算趋、避光反应率曲线。【... 【目的】旨在获得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敏感的波谱范围及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利用室内行为学的方法,测试了在波长为340~610 nm的14个单色光刺激下铜绿丽金龟的趋、避光行为反应,并计算趋、避光反应率曲线。【结果】观测显示,各单色光均能引起铜绿丽金龟产生一定的趋、避光反应,其雌雄虫的趋光敏感光区位于紫外光(405 nm)、蓝光(460 nm)和绿光区(505和570 nm),性别对趋光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仅存在于趋光反应率曲线波峰的大小,而对波峰的位置没有影响。铜绿丽金龟的避光行为反应,在雌雄之间无明显的性别分化,其避光敏感光谱为紫外光(380 nm)、蓝光(440 nm)和绿光区(492和505 nm)。【结论】铜绿丽金龟成虫对不同波长光的趋性存在差异,性别对其光谱行为反应有一定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铜绿丽金龟光视觉的深入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也为利用其趋光性对该金龟甲进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丽金龟 光谱 趋光反应 避光反应 行为
下载PDF
光照、温度对纵坑切梢小蠹起飞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叶辉 《昆虫知识》 CSCD 2000年第6期342-344,共3页
纵坑切梢小蠹有明显的趋光性。在光照为 1~ 4 0 0 lx范围内 ,趋光性随光照强度提高而增强。完全黑暗条件下 ,蠹虫起飞量极少。在光照 10 0 0 lx,温度 2 5℃下 ,蠹虫起飞率达 77.7%。研究认为 。
关键词 纵坑切梢小蠹 云南松 趋光性 起飞行为
下载PDF
昆虫趋光行为及灯光诱杀技术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现明 陆宴辉 梁革梅 《照明工程学报》 2020年第5期22-31,共10页
多种昆虫具有趋光习性,基此开发灯光诱杀技术进行害虫防治。我国诱虫灯装备发展经历了白炽灯、黑光灯、双波灯、频振式杀虫灯等阶段。但以上杀虫灯光谱范围较宽,选择性差,易杀伤天敌。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 多种昆虫具有趋光习性,基此开发灯光诱杀技术进行害虫防治。我国诱虫灯装备发展经历了白炽灯、黑光灯、双波灯、频振式杀虫灯等阶段。但以上杀虫灯光谱范围较宽,选择性差,易杀伤天敌。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相较传统光源具有多种优点:亮度较高、能源消耗少、波长范围窄等。LED灯作为诱虫光源可有效减少对天敌昆虫的误杀,成为目前最佳的诱虫光源。因此,LED诱虫灯在害虫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虫 趋光性 诱虫灯 LED灯
下载PDF
光谱和光强度对棕榈蓟马雌成虫行为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安盛 于毅 +5 位作者 庄乾营 宋亚秋 彭宗英 周仙红 李丽莉 门兴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555-3561,共7页
室内研究了光谱、光强度对棕榈蓟马雌成虫的趋、避光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40—605 nm波谱内棕榈蓟马雌成虫对14个单色光刺激的趋光行为反应为多峰型。其中蓝光483 nm处峰最高,趋光反应率达34.96%,其次为绿光498—524 nm、562—582 n... 室内研究了光谱、光强度对棕榈蓟马雌成虫的趋、避光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40—605 nm波谱内棕榈蓟马雌成虫对14个单色光刺激的趋光行为反应为多峰型。其中蓝光483 nm处峰最高,趋光反应率达34.96%,其次为绿光498—524 nm、562—582 nm、紫外光340 nm处;其避光行为反应共有3个峰,其中紫外光380 nm处最高,避光率18.08%,另外2个峰分别在橙光605 nm、紫光420 nm处。在趋光率较高的单色光(340、483、524、582 nm)和避光率较高的单色光(380、605 nm)以及白光刺激下,棕榈蓟马雌成虫的趋光率随光强增强的增强而提高,而避光率则随着光强的增强而降低;光强最弱时仍均有一定趋光率,最强时均未出现高端平台。因此:棕榈蓟马雌成虫对不同单色光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光谱和光强度对其趋光行为和避光行为有较大影响,光强度的影响作用与波长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蓟马 趋光 避光 行为
下载PDF
柑橘木虱成虫趋光行为反应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飞凤 王也 +4 位作者 陈雨晨 刘燕梅 郭墅濠 邱宝利 桑文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7-192,共6页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的重要传播媒介。为了利用灯光诱控技术防治柑橘木虱,本实验于室内条件下研究柑橘木虱对波长为360 nm、400 nm、440 nm、480 nm、520 nm、560 nm和600 nm的LED光源和...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的重要传播媒介。为了利用灯光诱控技术防治柑橘木虱,本实验于室内条件下研究柑橘木虱对波长为360 nm、400 nm、440 nm、480 nm、520 nm、560 nm和600 nm的LED光源和不同光照强度趋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柑橘木虱对7种单色光都有正趋向性。其中雌雄混合存在时对400 nm的紫光趋向性最强,其次是560 nm的绿光;单独处理时,雌成虫对400 nm的紫光趋性最强,其次是520 nm的绿光,雄成虫则是对520 nm的绿光趋性最强,其次是400 nm的紫光。在200μw/cm 2到1000μw/cm 2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柑橘木虱雄成虫趋光行为逐渐增强,在光照强度为1000μw/cm 2时趋光行为最强,但雌成虫趋光行为变化不明显。该研究表明:柑橘木虱雌雄成虫具有明显的正趋光性,且对光谱和光强的反应存在差异。这一结果可为柑橘木虱田间的灯光诱控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LED光 趋光行为 光谱 光照强度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多源LED景观捕虫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景发 徐光婷 +4 位作者 张玮 国唯唯 邱鹏飞 孙瑞杰 温翠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5-197,共3页
通过对昆虫的趋光原理、生活习性和捕虫方法的讨论,提出了利用LED窄带、多色、直流供电、可调制、节能环保等优点,实现"景观欣赏"和"色诱",高压电击"杀虫"的设想。以STC89C54单片机为核心,选择SN3352驱... 通过对昆虫的趋光原理、生活习性和捕虫方法的讨论,提出了利用LED窄带、多色、直流供电、可调制、节能环保等优点,实现"景观欣赏"和"色诱",高压电击"杀虫"的设想。以STC89C54单片机为核心,选择SN3352驱动芯片实现大功率LED的驱动,采用PCB板和铝质六棱柱灯具解决LED散热,完成控制器硬件电路和调控方法的软件设计,研制出可人机交互、多源、具有动态效果的"景观诱虫光源",实现对害虫的高效、选择性诱杀。该装置具有外观结构合理、比例协调,多功能、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农、林、牧等领域进行害虫的防治,具有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光习性 多源LED 动态光源 高压杀虫 景观照明
下载PDF
急性氨氮胁迫对三湖慈鲷幼鱼行为学的影响
13
作者 符娟娟 张春暖 +3 位作者 孙如意 徐明嘉 程银峰 陈万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72-2780,共9页
【目的】分析急性氨氮胁迫对三湖慈鲷幼鱼焦虑行为、聚群行为和趋光行为的影响,为三湖慈鲷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观赏鱼行为学研究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3个浓度(0、5.00和12.25 mg/L NH4Cl)氨氮胁迫三湖慈鲷幼鱼,观察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氨氮胁迫对三湖慈鲷幼鱼焦虑行为、聚群行为和趋光行为的影响,为三湖慈鲷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观赏鱼行为学研究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3个浓度(0、5.00和12.25 mg/L NH4Cl)氨氮胁迫三湖慈鲷幼鱼,观察分析其在不同氨氮浓度水体中的焦虑行为(潜伏时长、穿越鱼缸水平中线总次数和待在鱼缸上半部总时间)、聚群行为(延迟离开鱼群穿越鱼缸垂直中线所需时间、转换次数和远离鱼群总时间)和趋光行为(单尾幼鱼在鱼缸不同亮度区域的停留时间和多尾幼鱼在鱼缸不同亮度区域的停留数量)。【结果】焦虑行为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氨氮胁迫浓度的升高,三湖慈鲷幼鱼第一次穿越鱼缸水平中线的潜伏时间明显缩短,穿越鱼缸水平中线的次数显著增加(P<0.05,下同),从鱼缸下半部过渡到上半部并停留在上半部的时间显著延长,表现出对氨氮胁迫的焦虑行为,其中以12.25 mg/L浓度组幼鱼的急躁不安更明显;聚群行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氨氮胁迫浓度的升高,三湖慈鲷幼鱼延迟离开鱼群穿越鱼缸垂直中线所需时间显著缩短,穿越鱼缸垂直中线的次数显著增加,从鱼缸下半部过渡到上半部并停留在上半部的总时长显著延长,表现出对氨氮胁迫的离群行为;趋光行为测试结果表明,个体试验中对照组(CK,0 mg/L)三湖慈鲷幼鱼选择鱼缸暗区、过渡区和亮区的停留时间百分比分别为90.16%、5.67%和4.17%,群体试验中CK三湖慈鲷幼鱼选择鱼缸暗区、过渡区和亮区的数量百分比分别为83.00%、12.00%和5.00%,而水体中氨氮胁迫浓度为5.00和12.25 mg/L时,三湖慈鲷幼鱼的趋光性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说明三湖慈鲷幼鱼具有明显的负趋光行为。【结论】水体氨氮胁迫浓度为5.00和12.25 mg/L时,三湖慈鲷幼鱼均表现出焦虑行为和离群行为,尤其是氨氮浓度在12.25mg/L时表现更焦虑;当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湖慈鲷 氨氮胁迫 焦虑行为 聚群行为 趋光行为
下载PDF
不同食料斜纹夜蛾成虫的趋光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田太安 商胜华 +4 位作者 王小彦 杨在友 李喜旺 于晓飞 杨茂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8期71-74,共4页
为提高斜纹夜蛾田间防控效果,在室内采用光行为反应装置测试烟草和白菜2种食料斜纹夜蛾成虫在350~550nm10个波长单色光刺激下的趋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在350~550nm单色光刺激下,2种食料斜纹夜蛾均能产生趋光行为反应,但不同波长下的趋... 为提高斜纹夜蛾田间防控效果,在室内采用光行为反应装置测试烟草和白菜2种食料斜纹夜蛾成虫在350~550nm10个波长单色光刺激下的趋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在350~550nm单色光刺激下,2种食料斜纹夜蛾均能产生趋光行为反应,但不同波长下的趋光率存在显著差异;烟草和白菜食料斜纹夜蛾成虫趋光敏感波谱均位于近紫外光区380nm和绿光区500nm,且相同波长下烟草和白菜食料斜纹夜蛾的趋光率无显著差异;性别对斜纹夜蛾趋光行为影响较大,除烟草食料斜纹夜蛾雌蛾在450nm的趋光率高于雄蛾外,其他波长下烟草和白菜食料雄蛾的趋光率均高于雌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烟草食料 白菜食料 波长 趋光行为
下载PDF
光照对短须裂腹鱼生长及生理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褚云冲 王伟夫 +3 位作者 胡江军 董登攀 盛化香 黄志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83,共7页
光照是影响鱼类活动、摄食和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本文分别以野生和养殖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短须裂腹鱼对光谱、光强选择趋向性及光谱对短须裂腹鱼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黄光、红光和绿光... 光照是影响鱼类活动、摄食和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本文分别以野生和养殖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短须裂腹鱼对光谱、光强选择趋向性及光谱对短须裂腹鱼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黄光、红光和绿光都对短须裂腹鱼起到吸引作用;利用黄光进行光照强度选择性研究发现,在低光照强度范围(22.6~64.7 lx),短须裂腹鱼对光强的趋向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为期56 d的养殖实验发现,不同的光照颜色显著影响短须裂腹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P<0.05),黄光和自然光处理组的养殖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无论在生长率和应激水平,均优于蓝光环境,蓝光提升了短须裂腹鱼的应激水平,导致存活率下降。研究结果可为水利工程建设过鱼设施诱鱼光源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须裂腹鱼 光强 光谱 趋光性
下载PDF
光源、性别及光处理时间对草地贪夜蛾趋光行为的影响
16
作者 张亚南 刘雨欣 +2 位作者 李梦瑶 姚梦语 魏国树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0-1015,共6页
为研发高效、精准的监测防控设备,利用八臂行为选择装置系统测定不同光源、性别和光处理时间下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趋光行为。结果显示,在紫外光(波长365 nm)、紫光(波长420~430 nm)、蓝光(波长465~475 nm)、绿光(波长525... 为研发高效、精准的监测防控设备,利用八臂行为选择装置系统测定不同光源、性别和光处理时间下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趋光行为。结果显示,在紫外光(波长365 nm)、紫光(波长420~430 nm)、蓝光(波长465~475 nm)、绿光(波长525~535 nm)、黄光(波长585~595 nm)和红光(波长655~665 nm)6种波长光源下,草地贪夜蛾混合种群(雌雄成虫比为1∶1)对紫外光光源的趋光选择率最高,为25.6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紫光和蓝光光源,趋光选择率分别为16.30%和8.82%,对红光的趋光选择率最低,为4.76%。在紫外光刺激下,草地贪夜蛾雌成虫的趋光选择率显著高于混合种群(雌雄成虫比为1∶1),在红光刺激下,雄成虫的趋光选择率显著高于雌成虫。另外,在紫外光刺激下,光处理时间60 min草地贪夜蛾雌成虫的趋光选择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明光源与性别因素均影响草地贪夜蛾的趋光行为,光处理时间对草地贪夜蛾的趋光行为影响较小,且与光源及性别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光源 性别 光处理时间 趋光行为
原文传递
Correlation between photoreceptor injury-regeneration and behavior in a zebrafish model 被引量:1
17
作者 Ya-jie Wang Shi-jiao Cai +3 位作者 Jian-lin Cui Yang Chen Xin Tang Yu-hao L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795-803,共9页
Direct exposure to intensive visible light can lead to solar retinopathy, including macular injury. The signs and symptoms include central scotoma, metamorphopsia, and decreased vision.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few st... Direct exposure to intensive visible light can lead to solar retinopathy, including macular injury. The signs and symptoms include central scotoma, metamorphopsia, and decreased vision.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few studies examining retinal injury due to intensive light stimulation at the cellular level. Neural network arrangements and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in zebrafish photoreceptors are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in humans, and photoreceptor injury in zebrafish can induce stem cell-based cellular regeneration. Therefore, the zebrafish retina is considered a useful model for studying photoreceptor injury in humans.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central retinal photoreceptors of zebrafish were selectively ablated by stimulation with high-intensity light. Retinal injury, cell prolifer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cones and rods were assessed at 1, 3 and 7 days post lesion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Additionally, a light/dark box test was used to assess zebrafish behavior.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photoreceptors were regenerated by 7 days after the light-induced injury. However, the regenerated cells showed a disrupted arrangement at the lesion site. During the injury-regeneration process, the zebrafish exhibited reduced locomotor capacity, weakened phototaxis and increased movement angular velocity. These behaviors matched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retinal injury and regeneration in a number of way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zebrafish retina has a robust capacity for regeneration. Visual impairment and stress responses following high-intensity light stimulation appear to contribute to the alteration of behavi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optic nerve injury light injury photoreceptor cell cell proliferation retinal regeneration light/dark test behavior ZEBRAFISH phototaxis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situ hybridization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色温对斑马鱼趋光行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青燕 卢克祥 +2 位作者 钱卫国 王伟杰 戴明云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6-543,共8页
为研究斑马鱼Danio rerio对不同色温光源的选择及趋光反应,采用了暖白光(3122 K)、中性光(4021 K)和冷白光(6567 K)3种不同色温的光源,采用水平光梯度法,在实验室环境下研究了白色光源光照环境对体长2.5~3.5 cm斑马鱼趋光行为的影响。... 为研究斑马鱼Danio rerio对不同色温光源的选择及趋光反应,采用了暖白光(3122 K)、中性光(4021 K)和冷白光(6567 K)3种不同色温的光源,采用水平光梯度法,在实验室环境下研究了白色光源光照环境对体长2.5~3.5 cm斑马鱼趋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斑马鱼对3种色温的瞬时反应强度为暖白光组(5 s)>冷白光组(15 s)>中性光组(25 s);斑马鱼区域分布数量的变化规律表现为近光区较高、过渡区较低、弱光区较低、远光区较高的“U”形分布,3种色温情况下出现“U”形分布的时间分别为3、2、4 min;短时间曝光(1 min)内斑马鱼对3种色温光照环境的敏感程度为中性光组>冷白光组>暖白光组;长时间曝光(30 min)内斑马鱼正趋光性最强,其中,暖白光组第30 min时趋光指数为+0.127,中性光组第30 min时为+0.04,冷白光组第25 min时为+0.113,即暖白光组>冷白光组>中性光组。研究表明,斑马鱼对暖白光光照环境更为敏感,但相较于中性光和冷白光快速反应式的趋向性,暖白光的适应过程表现为缓慢的趋向性,且为稳定的正趋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色温 趋光性 行为
下载PDF
缢蛏幼体的趋性行为
19
作者 许振祖 王文雄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研究了缢蛏 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幼体的趋光性和趋地性。该种幼体在早期表现为负趋地性,随后却转为正趋地性,幼体整个浮游期均维持正趋光性。D形面盘幼体的趋光性强于趋地性,而壳顶面盘幼体和足面盘幼体的趋光性弱于趋地... 研究了缢蛏 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幼体的趋光性和趋地性。该种幼体在早期表现为负趋地性,随后却转为正趋地性,幼体整个浮游期均维持正趋光性。D形面盘幼体的趋光性强于趋地性,而壳顶面盘幼体和足面盘幼体的趋光性弱于趋地性。幼体对于不同光强的反应差异较小,但不具光探性反应。初步认为,缢蛏幼体缺乏随光强而进行垂直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幼体 趋性行为 趋光性
下载PDF
单色光对斑马鱼趋光行为的影响
20
作者 邓青燕 卢克祥 +2 位作者 钱卫国 王伟杰 戴明云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27-34,共8页
【目的】研究个体和群体斑马鱼对5种单色光的趋光反应。【方法】在无外界光源干扰下,设置红光(625±5)nm、黄光(585±5)nm、绿光(525±5)nm、蓝光(455±5)nm、紫光(400±5)nm等5种人工光源光照环境,利用自制装置研... 【目的】研究个体和群体斑马鱼对5种单色光的趋光反应。【方法】在无外界光源干扰下,设置红光(625±5)nm、黄光(585±5)nm、绿光(525±5)nm、蓝光(455±5)nm、紫光(400±5)nm等5种人工光源光照环境,利用自制装置研究个体和群体斑马鱼在5种单色光照环境下的趋光反应。【结果】个体斑马鱼在单色光环境下的停留时间比例依次为绿光24.11%、红光15.02%、紫光10.35%、蓝光8.87%、黄光7.96%,绿光显著高于黄光和蓝光(P<0.05),红、黄、蓝和紫四个区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群体斑马鱼趋光率为紫光(21.31%)、红光(19.96%)、绿光(19.58%)显著高于蓝光(14.07%)和黄光(9.58%)(P<0.05),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体斑马鱼在黄色光环境下的趋光反应均最不明显;斑马鱼对5种单色光的选择指数表明,个体斑马鱼和群体斑马鱼均趋向蓝、绿光,回避黄光;紫光和红光则表现为个体斑马鱼回避,群体斑马鱼趋向。斑马鱼对5种单色光的瞬间适应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绿光、红光、紫光、蓝光、黄光。【结论】斑马鱼不喜好黄光环境,对紫光、红光、绿光表现强烈的趋向性,对蓝光的喜好程度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趋光性 单色光 鱼类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