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浓度倍增对谷子拔节期和灌浆期光合色素含量和PSⅡ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卢从明 张其德 +3 位作者 冯丽洁 匡廷云 郭建平 王春乙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7年第9期874-878,共5页
研究了CO_2浓度倍增对谷子(Setaria italica (L.)Beauv.)叶片单位鲜重和单位叶面积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以及PSⅡ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浓度倍增能提高拔节期成熟叶片和灌浆期成熟旗叶的Chl和Car的含量,并且能提高这... 研究了CO_2浓度倍增对谷子(Setaria italica (L.)Beauv.)叶片单位鲜重和单位叶面积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以及PSⅡ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浓度倍增能提高拔节期成熟叶片和灌浆期成熟旗叶的Chl和Car的含量,并且能提高这两种叶片PSⅡ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然而拔节期叶片和灌浆期旗叶的qN值和PSⅡ总的光化学量子产量,以及 F_v/F_o、F_v/F_m和F_d/F_s的值对CO_2浓度倍增的响应不同,表明CO_2浓度倍增对拔节期叶片光合功能的改善优于灌浆期的旗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CO2浓度倍增 光系统Ⅱ 生长期 光合色素
下载PDF
紫外光降解反应器去除氯苯气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灿 席劲瑛 +2 位作者 胡洪营 沈茹乔 刘一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2,共4页
从光化学反应过程出发,基于线性光源球面辐射能量分布(LSSE),以反应器内部空间的辐射能吸收密度、空塔停留时间、进口浓度等为主要参数,建立了气相环境中紫外光化学反应器去除氯苯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和预测紫... 从光化学反应过程出发,基于线性光源球面辐射能量分布(LSSE),以反应器内部空间的辐射能吸收密度、空塔停留时间、进口浓度等为主要参数,建立了气相环境中紫外光化学反应器去除氯苯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和预测紫外光化学反应器对氯苯气体的去除性能.氯苯气体的紫外光化学反应表现出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特征.该模型包含了紫外光降解反应器设计的主要参数,同时被用于预测了反应器在不同进口浓度和不同空塔停留时间条件下的出口氯苯浓度,进而获得不同进口浓度达标排放所需要的最小空塔停留时间,为气相污染物的紫外光降解反应器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降解动力学 量子效率 紫外光化学反应器 氯苯 挥发性有机物
原文传递
太湖春季和秋季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活性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大命 于洋 +3 位作者 张彤晴 唐晟凯 周军 周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48-856,共9页
应用Phyto-PAM浮游植物荧光仪对2012年太湖浮游植物群落光合作用活性的时空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春季蓝藻、绿藻和硅甲藻的FvFm(最大光量子产量)分别为0.35-0.49、0.34-0.68和0.09-0.56;秋季则分别为0.34-0.53、0.55-0.68和0.2... 应用Phyto-PAM浮游植物荧光仪对2012年太湖浮游植物群落光合作用活性的时空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春季蓝藻、绿藻和硅甲藻的FvFm(最大光量子产量)分别为0.35-0.49、0.34-0.68和0.09-0.56;秋季则分别为0.34-0.53、0.55-0.68和0.28-0.61.春季蓝藻、绿藻和硅甲藻的NPQ(非光化学淬灭)分别为0.012-0.165、0.085-0.201和0.104-0.281,秋季则分别为0.035-0.263、0.052-0.118和0.048-0.301.RLC(快速光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表明,太湖浮游植物群落光能利用效率和光合作用速率具有显著时空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绿藻和硅甲藻的光合作用活性与环境因子没有显著相关性;而蓝藻的FvFm与RLC的特征参数呈显著正相关,与ρ(Chla)呈显著正相关(P〈0.05,R=0.49),与SD(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R=-0.56),说明太湖蓝藻的光合作用活性与富营养化水平具有一致性.从空间分布来看,草型湖区蓝藻的光合作用活性和ρ(Chla)均显著低于藻型湖区,表明水草能抑制蓝藻的光合作用活性和生长,进而降低蓝藻水华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 光合作用活性 最大光量子产量 浮游植物 太湖
下载PDF
端基含4个丁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光致变色液晶树状物的光化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其震 刘建强 +1 位作者 唐新德 张静智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822-1828,共7页
研究了新化合物含 4个丁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的零代 (D0 )光致变色液晶树状物在氯仿和四氢呋喃中的吸收光强、最大吸收波长、摩尔消光系数、量子产率、活化能、异构转换率、反 -顺光异构化反应速率常数、热回复异构化反应速率常数、光回... 研究了新化合物含 4个丁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的零代 (D0 )光致变色液晶树状物在氯仿和四氢呋喃中的吸收光强、最大吸收波长、摩尔消光系数、量子产率、活化能、异构转换率、反 -顺光异构化反应速率常数、热回复异构化反应速率常数、光回复异构化反应平衡常数及速率常数 .D0的光致变色反应速率常数为 10 -1s-1,而含偶氮基元液晶聚硅氧烷的光致变色反应速率常数为 10 -8s-1,因此液晶树状物D0的光响应速度比后者快 10 7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液晶树状物 光电信息功能材料 光回复异构化 热回复异构化 丁氧基偶氮苯介晶基元 活化能 量子产率 吸收光强
下载PDF
光诱导腐殖酸产生单线态氧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白泽琳 何伟 +3 位作者 李一龙 刘文秀 杨晨 徐福留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69-1175,共7页
研究了腐殖酸浓度、pH、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诱导腐殖酸产生单线态氧潜力的影响,并对腐殖酸紫外-可见光谱特征E2:E3与单线态氧量子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腐殖酸浓度增加会促进单线态氧的产生,pH是腐殖酸产生单线态氧的重要影响... 研究了腐殖酸浓度、pH、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诱导腐殖酸产生单线态氧潜力的影响,并对腐殖酸紫外-可见光谱特征E2:E3与单线态氧量子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腐殖酸浓度增加会促进单线态氧的产生,pH是腐殖酸产生单线态氧的重要影响因素,单线态氧平衡浓度([1O2]ss)在pH=7时最高,随酸(或碱)性增强而减小;在模拟的实际环境温度(1.5、5、10、15和25℃)中,[1O2]ss随绝对温度值(K)升高呈增长趋势,但在283 K(10℃)后趋于平衡;光照强度增大对[1O2]ss具有促进作用;在氙灯模拟日光照射实验中,最小(0.8×104lux)和最大(15.5×104lux)光强下[1O2]ss值相差一个数量级.单线态氧量子产率与腐殖酸的E2:E3值呈显著正相关,这可能与腐殖酸中小分子芳香族在光敏化过程中能量转移效率更高有关.综上可推测夏季(温度高和光照强度大)更有利于水环境中腐殖酸类溶解性有机质产生活性氧物质,促进对有机污染物的光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光化学反应 单线态氧 量子产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浮游植物光化学量子产率双波段可变脉冲光诱导荧光测量技术
6
作者 董鸣 殷高方 +7 位作者 赵南京 贾仁庆 马明俊 黄朋 胡翔 张小玲 王翔 梁天泓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6-263,共8页
以蓝藻门铜绿微囊藻和绿藻门蛋白核小球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浮游植物光化学量子产率双波段TPLIF测量技术。采用红蓝双波段脉冲激发,以反应中心关闭比例达到99%为判断条件,自适应调整饱和激发光波长和光强度,通过拟合饱和激发下单周转荧... 以蓝藻门铜绿微囊藻和绿藻门蛋白核小球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浮游植物光化学量子产率双波段TPLIF测量技术。采用红蓝双波段脉冲激发,以反应中心关闭比例达到99%为判断条件,自适应调整饱和激发光波长和光强度,通过拟合饱和激发下单周转荧光动力学曲线获得光化学量子产率。结果表明:双波段激发模式能够同时饱和激发不同门类的浮游植物,光化学量子产率测量误差显著低于单波长模式,在双波段激发模式下,测量纯种藻的光化学量子产率最大误差由单波段激发模式的26.50%降低至1.12%,测量混合藻的光化学量子产率最大误差由14.02%降低至0.94%。该研究为不同门类浮游植物光化学量子产率的准确测量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光学 可变脉冲光诱导荧光技术 双波段 光化学量子产率 荧光饱和参数 荧光动力学
原文传递
重组藻蓝蛋白与水稻类囊体膜之间光能传递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孙德光 郭雅琳 +3 位作者 章峰 尚孟慧 臧晓南 张学成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6,共6页
为了研究藻蓝蛋白和高等植物类囊体膜之间的光能传递,本实验将诱导表达的重组藻蓝蛋白和水稻类囊体混合孵育后,检测其77K荧光发射光谱以及类囊体膜的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化学量子产量,结果表明重组藻蓝蛋白和水稻类囊体膜光系统I之间存在... 为了研究藻蓝蛋白和高等植物类囊体膜之间的光能传递,本实验将诱导表达的重组藻蓝蛋白和水稻类囊体混合孵育后,检测其77K荧光发射光谱以及类囊体膜的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化学量子产量,结果表明重组藻蓝蛋白和水稻类囊体膜光系统I之间存在能量传递使得光化学量子产量提高。本研究为利用藻胆蛋白构建新型光合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藻蓝蛋白 光能传递 类囊体膜 77K荧光 光化学量子产率
原文传递
田间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和光呼吸的防御作用 被引量:66
8
作者 孟庆伟 赵世杰 +1 位作者 许长成 邹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70-475,共6页
小麦叶片在晴天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Fv/Fm)有明显的日变化,中午前后降低,表明小麦叶片在田间条件下发生了光抑制。AQY和Fv/Fm在下午光照减弱后很快恢复的事实说明,光抑制发生的主要机理可能是非辐射能量耗散的增... 小麦叶片在晴天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Fv/Fm)有明显的日变化,中午前后降低,表明小麦叶片在田间条件下发生了光抑制。AQY和Fv/Fm在下午光照减弱后很快恢复的事实说明,光抑制发生的主要机理可能是非辐射能量耗散的增加。中午前后光呼吸速率(P_r)的增加,既削弱了净光合,也降低了光合效率。在强光下连续抑制光呼吸3小时,会明显地降低净光合速率,加重光合作用的光抑制。这些结果说明,光呼吸在强光和高温条件下的增强。对于消耗光合午休时的过剩能量,防止发生更严重的光抑制,免除光合机构发生不可逆的破坏,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光合作用 光抑制 光呼吸 防御作用
下载PDF
极端干旱区多枝柽柳幼苗对人工水分干扰的形态及生理响应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晓东 王明慧 +2 位作者 李卫红 邢旭明 张瑞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6081-6087,共7页
在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人工生态输水的大背景下,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作为当地优势物种,其更新恢复研究对下游荒漠河岸林的恢复尤为重要。通过研究多枝柽柳幼苗形态、水分和光合生理对不同灌溉处理的响应,分析不同人工水分干... 在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人工生态输水的大背景下,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作为当地优势物种,其更新恢复研究对下游荒漠河岸林的恢复尤为重要。通过研究多枝柽柳幼苗形态、水分和光合生理对不同灌溉处理的响应,分析不同人工水分干扰模式对柽柳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设计了侧渗分层(LSI)和地表灌溉(AGI)两种给水方式,以及高灌(W1,50L/株)、中灌(W2,25 L/株)、低灌(W3,12.5 L/株)3个给水水平,并在整个生长季定期监测幼苗的形态参数变化、生物量、水势和光合速率。结果显示:(1)侧渗分层灌溉方式对幼苗基径、株高、冠幅以及前期生长速率都有促进作用;(2)在侧渗分层灌溉高灌下,幼苗地下及总生物量都显著高于地表灌溉(P<0.05),且地表灌溉下根冠比(R/S:Root shoot ratio)明显高于侧渗分层灌溉;(3)侧渗分层灌溉下,幼苗茎水势高于地表漫灌,且在中灌和低灌下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侧渗分层灌溉下幼苗的水分吸收效率更高;(4)在侧渗分层高灌及中灌下,实际光化学光量子产量值高于地表灌溉处理,并在高灌时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表明,侧渗分层灌溉方式对多枝柽柳幼苗早期生长及水分和光合生理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灌溉 侧渗分层灌溉 水势 光化学量子产量 塔里木河下游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Photochemical Reflectance Index as a Tool for Evaluation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in Cotton and Peanut Cultivars Under Water Stress Condition 被引量:5
10
作者 Shahenshah Yasuda Yoshizumi +1 位作者 LI Mao-song Isoda Akihiro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10年第5期662-670,共9页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otochemical reflectance index (PRI) and the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were examined to assess suitability of PRI as a remote-sensing tool for the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otochemical reflectance index (PRI) and the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were examined to assess suitability of PRI as a remote-sensing tool for the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A greenhous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sing cotton and peanut crops under water stress condition. Five cotton and six peanut cultivars were grown using Andosole soil in pots maintained at two water levels; the control and water stress treatment (WS) of 100 and 50% of the daily transpiration, respectively. Higher 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NPQ) was exhibited by peanut than that of cotton by the water stress.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creases of the actual quantum yield of photosystem II (△F/F'm) and PRI by the water stress in cotton were larger than those in peanut. There were positive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PRI and △F/F'm in cotton at noon and in the afternoon including the control and WS. The correlations of PRI with NPQ were negatively significant at noon and in the afternoon for cotton, and in the afternoon for peanut. No clear relationship was found among these parameters in the morning probably due to the diurnal increase in global solar radiat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re would be a possibility to detect the effects of water stress on △F/F'm and NPQ by PRI with some exceptions, although PRI could not note varietals differences in △F/F'm and NPQ for each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ual quantum yield of photosystem II Arachis hypogaea L. Gossypium hirsutum L. non-photochemicalquenching photochemical reflectance index remote sensing water stres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