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纳米粒子自球形向棒状的转变和生长的光化学法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生春 董守安 +1 位作者 唐春 李品将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73-879,i001,共8页
在含有HAuCl4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MAC)的DMF-H2O-丙酮介质中,以CTMAC形成的胶束为模板,丙酮为光敏剂,光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不同长径比的棒状金纳米粒子.通过改变DMF∶H2O(V/V)的比例来改变溶液的极性,增加胶束聚集数,实现了自球形... 在含有HAuCl4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MAC)的DMF-H2O-丙酮介质中,以CTMAC形成的胶束为模板,丙酮为光敏剂,光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不同长径比的棒状金纳米粒子.通过改变DMF∶H2O(V/V)的比例来改变溶液的极性,增加胶束聚集数,实现了自球形胶束向棒状的转变,从而得到以金纳米棒占优势的金胶体溶液.研究了HAuCl4和CTMAC的浓度以及照射时间对金纳米棒生长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获得了直径在20~22nm,长为0.5~3μm的金纳米棒,讨论了光化学反应和金纳米粒子在形成的棒状胶束中的自组装生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棒状 光化学法 球形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最佳实验条件 化学还原法 胶束聚集数 CTMAC 光化学反应 纳米棒 胶体溶液 照射时间 生长机理 光敏剂 长径比 H2O DMF 自组装 丙酮 C形
下载PDF
光化学荧光分析法测定头孢氨苄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欧阳耀国 蔡维平 +1 位作者 谢菁 许金钩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1211-1213,共3页
在pH4.0的缓冲溶液中,头孢氨苄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具有荧光的产物,λ_(ex)为345nm,λ_(em)乙为432nm。在头孢氨苄浓度为0.1~4.0μg/m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头孢氨苄的光化学荧光测定法... 在pH4.0的缓冲溶液中,头孢氨苄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具有荧光的产物,λ_(ex)为345nm,λ_(em)乙为432nm。在头孢氨苄浓度为0.1~4.0μg/m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头孢氨苄的光化学荧光测定法。方法的检出限为0.01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93%。本法简便、快速且灵敏度高,可用于尿液中头孢氨苄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氨苄 光化学分析 荧光分析
下载PDF
亚甲基蓝光化学法对全血中人免疫缺陷Ⅰ型病毒的灭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耀 熊鸿燕 +1 位作者 马菲 鲍作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961-1963,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亚甲基蓝 (methyleneblue ,MB)与可见光联合作用对全血中人免疫缺陷Ⅰ型病毒(HIV 1)的灭活能力。方法 以HIV 1为试验病毒 ,通过MB与可见光 ( 64 0nm)单独及联合作用于含病毒的模拟全血 ,采用MT4细胞感染法评价病...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亚甲基蓝 (methyleneblue ,MB)与可见光联合作用对全血中人免疫缺陷Ⅰ型病毒(HIV 1)的灭活能力。方法 以HIV 1为试验病毒 ,通过MB与可见光 ( 64 0nm)单独及联合作用于含病毒的模拟全血 ,采用MT4细胞感染法评价病毒的灭活效果。结果 当全血中MB含量分别为 5、10、15 μmol/L时 ,以 40 0 0 0Lux强度的可见光分别照射 3 0、2 0、10min ,可完全杀灭试验滴度为 10 5 78TCID50 HIV 1病毒。结论 亚甲基蓝光化学法可高效灭活全血中HIV 1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蓝 光化学法 HIV-1型病毒
下载PDF
病毒灭活过程对血浆成分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宋飞峰 李竹兰 杨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43-1944,1953,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亚甲蓝(MB)光化学法对血浆进行病毒灭活过程后血浆中主要成分的变化,为临床上制备安全可靠的血浆提供指导方法。方法将随机采集的30份6h内的新鲜血浆100ml称重后留样,试验部分血浆加入MB,并进行病毒灭活光照和过滤,病毒灭... 目的探讨利用亚甲蓝(MB)光化学法对血浆进行病毒灭活过程后血浆中主要成分的变化,为临床上制备安全可靠的血浆提供指导方法。方法将随机采集的30份6h内的新鲜血浆100ml称重后留样,试验部分血浆加入MB,并进行病毒灭活光照和过滤,病毒灭活过程完成后,比较实验血浆病毒灭活过程前后的血浆量、亚甲蓝浓度、凝血因子Ⅷ(FⅧ)、C级纤维蛋白原(Fib)、VWF等指标的差异。结果病毒灭活前凝血因子(FⅧ:C)为(113.44±22.43)%、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为(225.67±48.32)mg/dl、凝血因子(FV:C)为(75.34±15.68)%、MB浓度为(1.14±0.22)μmol/L,在经过病毒灭活过程后FⅧ:C为(92.01±15.83)%、Fib(183.62±37.48)mg/dl、FV:C(58.99±14.43)%、MB浓度(0.27±0.14)μmol/L,均较灭活前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虽然也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病毒灭活过程对血浆FⅧ:C、VWF、Fib、FV:C、血浆容量均有所影响,但还是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临床用血标准,所以采用病毒灭活可以在保留血浆基本成分的情况下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光化学法 病毒灭活
原文传递
利血平的光化学荧光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欧阳耀国 蔡维平 +1 位作者 林荣辉 许金钩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22-424,共3页
在10%HAc介质中,利血平经紫外光照射时,其光化学反应产物具有强烈荧光(λ_(ax)=385 nm,λ_(ax)=490 nm)。利血平浓度在0.01~0.30μg/m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利血平的光化学荧光测定法。方法的检出限为1.3... 在10%HAc介质中,利血平经紫外光照射时,其光化学反应产物具有强烈荧光(λ_(ax)=385 nm,λ_(ax)=490 nm)。利血平浓度在0.01~0.30μg/m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利血平的光化学荧光测定法。方法的检出限为1.3 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6%。本法简便快速且灵敏度高,可用于片剂及注射液中利血平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血平 光化学法 荧光分析法
下载PDF
(AgCl)_核·(Ag)_壳纳米粒子的光化学制备及其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庆业 蒋治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52-57,共6页
用草酸钠作光还原剂 ,采用可见光或紫外光可制得蓝黑色的 (Ag Cl) 核 · (Ag) 壳 纳米粒子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4 2 5nm;在 4 70 nm处有最强共振散射峰 .采用紫外 -可见光光度法和共振散射光谱法研究了各因素对制备蓝黑色 (Ag Cl) 核... 用草酸钠作光还原剂 ,采用可见光或紫外光可制得蓝黑色的 (Ag Cl) 核 · (Ag) 壳 纳米粒子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4 2 5nm;在 4 70 nm处有最强共振散射峰 .采用紫外 -可见光光度法和共振散射光谱法研究了各因素对制备蓝黑色 (Ag Cl) 核 · (Ag) 壳 纳米粒子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 纳米粒子 光化学制备 共振散射 光谱
下载PDF
Hypoglycaemic effect of Berberis vulgaris L.in normal and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 被引量:6
7
作者 Nawel Meliani Mohamed El Amine Dib +1 位作者 Hocine Allali Boufeldja Tabti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1年第6期468-471,共4页
Objective:To achieve a primary pharmacological screening contained in the aqueous extract of Berberis vulgaris(B.vulgaris) and to examine the hypoglycaemic effect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f aqueous and saponins ext... Objective:To achieve a primary pharmacological screening contained in the aqueous extract of Berberis vulgaris(B.vulgaris) and to examine the hypoglycaemic effect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f aqueous and saponins extract on groups of rats rendered diabetic by injection of streptozotocin.Methods:The phytochemicol tests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compounds were based on the visual observation of color change or formation of precipitate after the addition of specific reagents.Diabetes was induced in rats by intraperitoneal(i.p.) injection of streptozotocin(STZ) at a dose of 65 mg/kg bw.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were estimated by 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 reactive strips(Dextrostix,Bayer Diagnostics).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by cutting the tip of the tail.Serum cholesterol and serum triglycerides were estimated by enzymatic DHBS colorimetric method.Results:Administration of 62.5 and 2S.0 mg/kg of saponins and aqueous extract respectively in normal rats group shows a significant hypoglycemic activity(32.33%and 40.17%respectively) during the first week.However,diabetic group treated with saponin extract produced a maximum fall of 73.1%and 76.03%at day 1 and day 21 compared to the diabetics control.Also,blood glucose levels of the diabetic rats treated with aqueous extract showed decrease of 78.79%on the first day and the effect remains roughly constant during 3 week. Both extracts also declined significantly biochemical parameters(20.77%-49.00%).The control in the loss of body weight was observed in treated diabetic rats as compared to diabetic controls. Conclusions: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antidiabetic effects and showed that serum cholesterol and serum triglycerides levels were decreased,significantly,consequently this plant might be of value in diabetes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BERIS VULGARIS L. ANTIDIABETIC activity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es Saponins Aqueous extract photochemical screening HYPOGLYCAEMIC EFFECT Biochemical parameters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S 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 Colorimetric method
下载PDF
核黄素结合紫外线照射病原体灭活实验条件的建立 被引量:6
8
作者 孔令魁 赵乙洁 +1 位作者 陈祖伟 邬旭群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7期55-58,共4页
目的设计核黄素(维生素B2)结合紫外线照射灭活病原体的实验条件并验证其效果。方法采用麦康凯琼脂平板涂布计数法以大肠杆菌为指示病原体,观察核黄素浓度、紫外线剂量、磷酸盐介质和pH值等多种因素对光化学灭菌的影响。结果大肠杆菌在PB... 目的设计核黄素(维生素B2)结合紫外线照射灭活病原体的实验条件并验证其效果。方法采用麦康凯琼脂平板涂布计数法以大肠杆菌为指示病原体,观察核黄素浓度、紫外线剂量、磷酸盐介质和pH值等多种因素对光化学灭菌的影响。结果大肠杆菌在PBS介质中,12.5μm/L核黄素和在254nm波长的3.0mJ/ml剂量紫外线辐照的下降达3.87Log数。结论PBS介质中,大肠杆菌对低浓度的核黄素和低剂量紫外线辐照剂量具有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法 光敏剂 核黄素 病原体灭活 大肠杆菌
下载PDF
基于臭氧技术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博文 《林业科技情报》 2023年第1期32-35,共4页
为减少林业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确保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提出基于臭氧技术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研究。利用制氧机、气液混合泵、灌溉装置和自动控制装置共同组成实验系统。将病虫害防治效果研究分为四个过程,设置每个过程的具体任务... 为减少林业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确保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提出基于臭氧技术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研究。利用制氧机、气液混合泵、灌溉装置和自动控制装置共同组成实验系统。将病虫害防治效果研究分为四个过程,设置每个过程的具体任务。利用光化学法制取臭氧气体,通过改变电源频率调节臭氧水浓度,采用PID控制技术自适应控制灌溉流量大小。研究结果可知,在浓度为6~10 mg/L的臭氧水灌溉下,树木生长速度较快,病株率始终保持较低水平,证明臭氧技术对病虫害防治具有突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技术 林业病虫害 防治效果 PID控制 光化学法
下载PDF
超细铂纳米催化剂的光化学合成及其催化还原硝基苯酚的应用
10
作者 鲜亮 田小霞 +1 位作者 马婧 李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6,共10页
以乙二醇(EG)为还原剂,通过波长为395 nm近紫外光和450、650 nm的可见光照射C_(60)及K_(2)[PtCl_(4)]混合液,制备了超细铂纳米颗粒(Pt/C_(60)-E)。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高分辨率透... 以乙二醇(EG)为还原剂,通过波长为395 nm近紫外光和450、650 nm的可见光照射C_(60)及K_(2)[PtCl_(4)]混合液,制备了超细铂纳米颗粒(Pt/C_(60)-E)。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表征手段对Pt/C_(60)催化剂的组成及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铂纳米颗粒在C_(60)表面分散良好,平均粒径约为2.6 nm。在催化p-NP还原实验中,在近紫外光(395 nm)照射下所制备催化剂(Pt/C_(60)-E3)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其速率常数k=0.12 min^(-1)。在催化剂循环实验中,多次循环催化剂仍具有较高的活性,实验证明光化学法对前驱体铂催化剂制备起到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铂纳米颗粒 富勒烯 光化学法 降解p-硝基苯酚
下载PDF
异亚丙基莽草酸对光化学损伤诱导的脑缺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晶 张硕峰 +5 位作者 周宁家 李振 甄诚 高文秀 孙建宁 郭亚健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研究异亚丙基莽草酸(ISA)对光化学损伤诱导的脑缺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静脉注射玫瑰红与冷光源照射感觉运动皮层相结合的方法诱导大鼠脑缺血,连续灌胃给予大鼠ISA30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对其进行定位航行及空间... 目的研究异亚丙基莽草酸(ISA)对光化学损伤诱导的脑缺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静脉注射玫瑰红与冷光源照射感觉运动皮层相结合的方法诱导大鼠脑缺血,连续灌胃给予大鼠ISA30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对其进行定位航行及空间搜索测试。结果光化学损伤诱导的脑缺血模型大鼠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定位航行实验中其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假手术组;在空间搜索实验中,模型组大鼠游泳初始角度显著大于假手术组。ISA连续给药30d可不同程度地缩短逃避潜伏期,并减小初始角度。结论以上结果表明,ISA大剂量(100mg/kg)连续灌胃给药,可提高光化学损伤诱导的脑缺血大鼠对水迷宫学习记忆的获取能力及对平台空间位置记忆的保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亚丙基莽草酸 光化学法 脑缺血 大鼠
原文传递
光化学法与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娄惠娟 张红石 +2 位作者 王宇峰 贾萌 丛德毓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光化学法和线栓法两种不同的局灶性脑梗死动物模型制作方法,通过调控不同实验参数,分析不同造模方法所致实验动物梗死体积与行为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64只300~33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光化学组及线栓法致大... 目的本研究探讨光化学法和线栓法两种不同的局灶性脑梗死动物模型制作方法,通过调控不同实验参数,分析不同造模方法所致实验动物梗死体积与行为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64只300~33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光化学组及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组,术后24h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行为学测试,然后麻醉处死取脑组织,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e chloride,TTC)染色,评估大鼠脑梗死体积。结果光化学组和MCAO组SD大鼠脑组织均有体积不等的梗死灶。MCAO模型缺血部位涉及半脑大部分皮质、纹状体、丘脑、海马和脑室下带;神经功能评分及平衡木实验评分与梗死体积有良好的相关性。光化学法模型梗死灶在大脑皮层;神经行为异常与皮层梗死位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与梗死体积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差。结论线栓法建立MCAO模型后可观察到动物行为学评分与脑梗死体积密切相关;光化学法造模产生特定部位的病变和特定的行为变化,其行为学结果与梗死体积的相关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梗死动物模型 线栓法 光化学法 行为学 梗死体积
下载PDF
以聚丙烯酰胺作光敏剂光化学制备纳米Ag粒子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春 董守安 《贵金属》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8-62,共5页
研究了用聚丙烯酰胺作光敏剂的纳米Ag粒子的光化学合成。结果表明,Ag+-PAM-PVP乙醇水溶液中,PAM明显地加速了光化学反应。讨论了PAM作光敏剂的光还原反应机理。在选择的体系中实验了各种组分的影响。在有或无丙酮存在下,TEM表征获得的... 研究了用聚丙烯酰胺作光敏剂的纳米Ag粒子的光化学合成。结果表明,Ag+-PAM-PVP乙醇水溶液中,PAM明显地加速了光化学反应。讨论了PAM作光敏剂的光还原反应机理。在选择的体系中实验了各种组分的影响。在有或无丙酮存在下,TEM表征获得的胶体银粒子,平均直径分别为10.2nm和32.1nm,二者均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光敏剂 纳米 PAM AG^+ 制备 光化学 粒子 光还原 乙醇水溶液
下载PDF
Fe^(3+)-TiO_(2)@CGS复合材料光催化处理苯酚废水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健 朱菊芬 +2 位作者 徐向平 王玉飞 闫龙 《化学工程师》 CAS 2022年第1期33-36,41,共5页
以煤气化渣(CGS)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掺杂改性的Fe^(3+)-TiO_(2)@CGS光催化剂复合材料,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N_(2)物理吸附仪、热重分析仪等设备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以苯酚废水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该复合材料的光催... 以煤气化渣(CGS)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掺杂改性的Fe^(3+)-TiO_(2)@CGS光催化剂复合材料,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N_(2)物理吸附仪、热重分析仪等设备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以苯酚废水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该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250mL浓度为300mg·L^(-1)苯酚溶液在光催化反应器进行处理,当Fe^(3+)-TiO_(2)@CGS复合材料投入量为1.5g、溶液pH值为7、光源功率为600W时,苯酚溶液COD的去除效果最明显,去除率达6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渣 Fe^(3+)-TiO_(2)@CGS复合材料 光催化法 废水降解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的研究——抗坏血酸对血浆凝血因子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仁举 贾文祥 +4 位作者 王泓 陈琪 曾蔚 张再蓉 马巨辉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讨抗坏血酸对亚甲蓝光化学法处理血浆时指示病毒灭活的效果 ,以及对部分凝血因子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CPE法评价病毒的灭活效果 ,用Clauss法测定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和一期法判定FⅧ :C的凝血活性。结果 在单采人血浆中加入 1μ... 目的 探讨抗坏血酸对亚甲蓝光化学法处理血浆时指示病毒灭活的效果 ,以及对部分凝血因子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CPE法评价病毒的灭活效果 ,用Clauss法测定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和一期法判定FⅧ :C的凝血活性。结果 在单采人血浆中加入 1μmol·L-1亚甲蓝和 2 4 0 μmol·L-1抗坏血酸 ,再给以 4 0 0 0 0lx荧光强度照射 6 0min ,VSV滴度下降 >8lgTCID50 ·ml-1,并且纤维蛋白原和FⅧ :C的回收率分别为 83.5 5 %和 81.6 7% ,比常规亚甲蓝 /荧光光化学法显著提高 (P <0 .0 1) ,而且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值在正常允许值范围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值也接近正常允许值范围。加入抗坏血酸和色氨酸可灭活病毒 ,而甘露醇不能。结论 在亚甲蓝光化学法中 ,抗坏血酸不影响病毒的灭活 ,而且对部分凝血因子有保护作用。因此 ,抗坏血酸可以有效提高单份冷冻新鲜人血浆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光化学法 灭活病毒 抗坏血酸 血浆凝血因子 保护作用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active Optical Fiber Sensor by Laser-induced Ag Deposi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ioidentification of Biotin/Avidin 被引量:2
16
作者 LIU Chunyu WANG Shaoyan +3 位作者 FU Cuicui LI Haibo XU Shuping XU Weiqi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25-30,共6页
A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 optical fiber sensor was prepared by the laser-induced deposition ofAg nanoparticle membrane on a silica optical fiber tip, which was applied to the real time SERS spectral ... A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 optical fiber sensor was prepared by the laser-induced deposition ofAg nanoparticle membrane on a silica optical fiber tip, which was applied to the real time SERS spectral monitoring on the biorecognition of biotin/avidin. The bioidentification of biotin/avidin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a indirect method, in which the bioidentification is based on the SERS response signal of a labeled dye(Atto610) after its fluorescence has been quenched totally by the deposited Ag nanoparticle membrane. By SERS monitoring the bioidentification process of biotin/avidin,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is recognition process is finished in 40 min. The lowest detection concentration of biotin is 1.0 × 10^-7 mg/mL. This research is promis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immunoassays on line and in vi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cess monitoring photochemical method Laser-inducement SERS-active optical fiber Biotin/avidin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原文传递
1年保存期内病毒灭活新鲜血浆中凝血因子的质量调查 被引量:3
17
作者 柏则蓉 葛健民 +3 位作者 梁启忠 李长清 杨春晖 边国慧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88-1291,共4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B-P)灭活处理新鲜血浆后对1年保存期内部分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30(人)份全血(400 ml/份),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将每份制备成新鲜血浆和病毒灭活新鲜血浆(100ml/份),分成未灭活组和灭活组,分别检测保...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B-P)灭活处理新鲜血浆后对1年保存期内部分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30(人)份全血(400 ml/份),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将每份制备成新鲜血浆和病毒灭活新鲜血浆(100ml/份),分成未灭活组和灭活组,分别检测保存0(制备期<1个月检测)、6、8、10、12个月后的2组各自的FⅡ∶C、FⅤ∶C、FⅦ∶C、FⅧ∶C、FⅨ∶C、FⅩ∶C及Fg含量变化。结果与未灭活组相比,灭活组除FⅦ∶C含量无明显变化外,其他6种凝血因子含量在保存期内均明显下降(尤其FⅧ∶C和Fg下降最为明显);0、6、8、10、12个月保存时间的FⅧ∶C含量(%)分别为灭活前58.7±20.1、59.6±34.0、52.0±35.3、57.5±34.7、54.1±31.2和灭活后45.8±13.9、49.3±23.5、44.6±21.7、49.7±22.9、43.9±20.7(均为P<0.05),Fg含量(mg/dl)分别为灭活前225.3±72.3、277.9±64.2、272.3±74.9、262.6±70.8、287.55±83.0)和灭活后188.8±54.7、205.8±54.0、205.8±54.0、220.2±66.7、202.2±56.8(均为P<0.05)。保存0和12个月相比,FⅩ∶C含量(%)分别为93.0±30.5 vs 83.1±18.0(P<0.05)。结论新鲜血浆经MB-P病毒灭活处理后,1年冰冻保存期内起7种凝血因子含量相对稳定;MB-P对凝血因子活性造成了一定损伤(尤其是Fg和FⅧ∶C),但除FⅧ∶C外,其他凝血因子含量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灭活 亚甲蓝 光化学 新鲜血浆 血浆保存 凝血因子
下载PDF
混合价Keggin结构磷钨钼杂多化合物的光化学合成及其电子离域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培 金松林 +3 位作者 刘惠章 林欣荣 谢高阳 邵倩芬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106-1111,共6页
采用光化学还原的方法合成了三个混合价的Keggin结构磷钨钼杂多化合物.混合价杂多化合物系一电子还原产物,其骨架结构仍然保持母体杂多阴离子的特征.^(31)P核磁共振,顺磁共振和Evans法的研究表明,“蓝电子”仅在钼原子之间离域.随着钼... 采用光化学还原的方法合成了三个混合价的Keggin结构磷钨钼杂多化合物.混合价杂多化合物系一电子还原产物,其骨架结构仍然保持母体杂多阴离子的特征.^(31)P核磁共振,顺磁共振和Evans法的研究表明,“蓝电子”仅在钼原子之间离域.随着钼取代原子数的增多,化合物的顺磁性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GGIN结构 磷钨钼 杂多化合物 光化学合成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TA对光化学诱导大鼠BRVO模型血管生成及Notch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莎莎 张贺鹏 李跃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1-955,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对光化学诱导大鼠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模型血管生成及Notch通路的影响。方法:制备光化学诱导BRVO大鼠模型,随机分为BRVO模型组、玻璃体腔注射TA后1、7、21d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进行对照。眼压...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对光化学诱导大鼠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模型血管生成及Notch通路的影响。方法:制备光化学诱导BRVO大鼠模型,随机分为BRVO模型组、玻璃体腔注射TA后1、7、21d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进行对照。眼压计测量大鼠眼压状况;眼底彩照、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大鼠眼底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鼠视网膜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Notch通路重要因子Notch1、Jagged1、DLL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眼底血管排列整齐、状态清晰。BRVO模型组眼底出现水肿,视网膜变白,血管排列紊乱,视盘凹消失,视网膜血管收缩。玻璃体腔注射TA后1、7、21d组水肿逐渐减轻,血管扩张和弯曲逐渐减缓,视盘凹恢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RVO模型组眼压升高,损伤处视网膜、损伤250μm处视网膜厚度增加,VEGF、VEGFR2、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升高,DLL4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BRVO模型组相比,玻璃体腔注射TA后1d组损伤250μm处视网膜厚度减少,VEGFR2、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降低,DLL4蛋白表达升高;玻璃体腔注射TA后7d组损伤处视网膜、损伤250μm处视网膜厚度减少,VEGFR2、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降低,DLL4蛋白表达升高;玻璃体腔注射TA后21d组眼压降低,损伤处视网膜、损伤250μm处视网膜厚度减少,VEGF、VEGFR2、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降低,DLL4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可能通过调控Notch通路抑制VEGF激活从而抑制血管生成,实现对BRVO大鼠视网膜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光化学法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血管生成 NOTCH通路
下载PDF
基于表面光化学反应偶联多种药物分子制备磁性粒子靶点“钓钩”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汪火成 郝苏敏 +4 位作者 刘瑜琦 郑晓曼 姚璐 刘莲英 曾克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4142-4150,共9页
目的制备表面接枝含二苯甲酮(BP)聚合物的磁性纳米粒子,并通过BP基团的光化学反应偶联各种药物分子,获得多成分靶点"钓钩"。方法水热法制备表面含羧基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COOH),通过置换获得表面含巯基(-SH)磁性纳米粒子(Fe... 目的制备表面接枝含二苯甲酮(BP)聚合物的磁性纳米粒子,并通过BP基团的光化学反应偶联各种药物分子,获得多成分靶点"钓钩"。方法水热法制备表面含羧基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COOH),通过置换获得表面含巯基(-SH)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SH),考察不同置换时间所得粒子表面-SH含量;通过接枝聚合向磁性粒子表面引入含BP基团的聚合物,研究接枝聚合单体配比和用量对BP基团含量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粒子形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分析粒子表面组分,热失重(Tg)法测定粒子表面成分含量;紫外(UV)光照下偶联键接不同药物分子,采用聚合物降解、脱除药物方法及光照前后上清液含量测试方法确定磁性粒子表面偶联药物分子含量。结果制备了平均粒径约100 nm的Fe_3O_4-COOH粒子,置换时间延长,表面-SH含量增加;提高接枝聚合反应中含BP基团单体的比例和用量,粒子表面BP基团含量增加;优选分散性好、表面BP基团含量较高的粒子,利用BP基团光化学反应偶联不同药物分子,FT-IR、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测试分析证实了药物分子的偶联和选择性。结论为制备中药成分芯片并用于中药靶点群"钩钓"提供了有效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甲酮 表面接枝改性 药物分子偶联 靶点“钓钩” 聚合物 磁性纳米粒子 光化学反应 水热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