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FeO_(2)@PVP的制备及其基于光电芬顿降解氧氟沙星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立东 付文贤 +2 位作者 霍思月 李杰 高孟春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6-430,共15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改性剂,利用水热法合成了表面具有丰富氧空位的CuFeO_(2)@PVP复合催化剂。通过XRD、FT-IR、SEM、TEM和EPR等方法证实了催化剂的成功合成及确定了催化剂的形貌和微观结构。采用UV-vis DRS、PL、EIS和IT等方法证实了C...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改性剂,利用水热法合成了表面具有丰富氧空位的CuFeO_(2)@PVP复合催化剂。通过XRD、FT-IR、SEM、TEM和EPR等方法证实了催化剂的成功合成及确定了催化剂的形貌和微观结构。采用UV-vis DRS、PL、EIS和IT等方法证实了CuFeO_(2)@PVP比CuFeO_(2)具有更好的光学性能及光电性能。不同体系下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CuFeO_(2)@PVP的光电催化活性比纯相CuFeO_(2)有明显的提升,反应速率是纯相CuFeO_(2)的1.79倍,去除率相比于单独的吸附、阳极氧化、光催化、电催化和电芬顿体系分别提高了87.9%、68.2%、67.3%、67%和9.8%,说明可见光、电场和异相催化剂间存在协同效应。进一步探究了催化剂投加量、电流密度、溶液pH、共存离子种类对异相光电芬顿体系降解氧氟沙星(OFX)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催化剂投加量为0.4 g/L、最佳电流密度为4 mA/cm^(2)的条件下,CuFeO_(2)@PVP光电Fenton体系在120 min时对10 mg·L^(-1)OFX的降解率达到94.3%。pH在5-9之间时对OFX的降解呈现抑制作用,pH在3-3.6之间时降解效果基本持平。溶液中的Cl-对OFX的降解起到轻微的促进作用,而NO_(3)^(-)、PO_(4)^(3-)和CO_(3)^(2-)会抑制体系对OFX的降解。此外,5次循环降解实验后,CuFeO_(2)@PVP的降解效率降低了13.8%,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自由基淬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结果表明·OH是最主要的活性自由基并基于上述结果推测出可能的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eO_(2)@PVP 氧空位 光电芬顿 氧氟沙星 降解机理
原文传递
光电芬顿氧化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王春霞 肖书虎 +3 位作者 赵旭 刘会娟 曲久辉 常雁红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6,共6页
采用光电芬顿氧化法对北京市某垃圾填埋场已经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分别考察了电流强度和铁的不同价态等因素对渗滤液总有机碳(TOC)、化学需氧量(COD)以及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阳极氧化、电芬顿和光电芬顿不同... 采用光电芬顿氧化法对北京市某垃圾填埋场已经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分别考察了电流强度和铁的不同价态等因素对渗滤液总有机碳(TOC)、化学需氧量(COD)以及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阳极氧化、电芬顿和光电芬顿不同反应过程进行了对比。通过分析渗滤液UV—Vis光谱(200~500nm)变化和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子量变化,发现光电芬顿反应可以明显改善渗滤液生化性。深入研究了反应过程中铁价态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发现,以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纤维(ACF)为阴极的光电芬顿反应可以有效降解垃圾渗滤液,在pH为3,Fe^2+浓度为1mmol/L,电流为0.5A,O2通入量为250mL/min条件下降解360min,垃圾渗滤液TOC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78.9%和62.8%,色度完全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芬顿 垃圾渗滤液 铁价态变化 阳极氧化 电芬顿
下载PDF
降解水中有机毒物的新型反应体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玉玲 蔡乃才 +1 位作者 张怀松 龙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969-1973,共5页
利用空气中的氧电化学合成 H2 O2 ,制备具有较高电流效率的空气电极 .将空气电极用于构成降解有机毒物的新型反应体系电化学氧化体系、光激发氧化剂氧化体系和光电 -Fenton氧化体系 .实验测量了H2 O2 在不同体系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 利用空气中的氧电化学合成 H2 O2 ,制备具有较高电流效率的空气电极 .将空气电极用于构成降解有机毒物的新型反应体系电化学氧化体系、光激发氧化剂氧化体系和光电 -Fenton氧化体系 .实验测量了H2 O2 在不同体系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并与相应的传统式体系作了比较 .实验测量了苯胺在新型体系中的矿化反应速率 ,发现 H2 O2 的分解速率与苯胺的矿化速率有良好的平行关系 ,其中 H2 O2 分解速率最快的光电 -Fenton体系是氧化降解有机分子的最佳体系 .通过光电 -Fenton体系和光 -Fenton体系的比较 ,揭示了空气电极 /溶液界面在光电 -Fenton体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初步讨论了苯胺分子在光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毒物 反应体系 光电-fenton 降解 苯胺 过氧化氢 废水处理 矿化反应
下载PDF
二维层状NiO/g-C_(3)N_(4)复合材料在无铁光电类芬顿体系中有效去除环丙沙星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贾晓庆 白晓宇 +4 位作者 吉喆喆 李轶 孙妍 秘雪岳 展思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9-118,共10页
环丙沙星(CIP)的过量使用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无铁的光电类芬顿体系用于降解水中的CIP。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NiO/g-C_(3)N_(4)复合材料。通过XRD分析,确定了不同催化剂的晶相和化学组成;红外光谱进一步... 环丙沙星(CIP)的过量使用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无铁的光电类芬顿体系用于降解水中的CIP。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NiO/g-C_(3)N_(4)复合材料。通过XRD分析,确定了不同催化剂的晶相和化学组成;红外光谱进一步证实了NiO/g-C_(3)N_(4)复合材料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成功地合成了NiO/g-C_(3)N_(4)复合材料。利用SEM观察了材料的形貌,结果表明性能最佳的NiO/g-C_(3)N_(4)-60%为二维花状结构。TEM进一步证明NiO/g-C_(3)N_(4)-60%具有片层状结构。由于层状结构,NiO/g-C_(3)N_(4)-60%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活性位点,有利于电子的传输。XPS分析表明Ni^(2+)和Ni^(3+)共存于NiO/g-C_(3)N_(4)-60%复合材料中并且NiO/g-C_(3)N_(4)-60%具有低配位氧缺陷。EPR谱也证实了氧空位的存在,氧空位不仅促进了H_(2)O_(2)的活化,而且有利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混合价态。UV-Vis-DRS、PL和电化学测试表明NiO/g-C_(3)N_(4)-60%具有最强的光吸收能力、最低的电荷转移电阻和最快的电荷分离效率,有利于活性物质的生成和CIP的快速降解。因此,花状NiO/g-C_(3)N_(4)-60%在光电类芬顿体系中表现出光电协同作用,不仅可以通过Ni^(3+)/Ni^(2+)之间的转化将电芬顿过程中产生的H_(2)O_(2)有效分解为·OH,同时也能够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促进光照下·OH、·O_(2)^(−)和h^(+)的生成,从而提高环丙沙星的降解效率。以催化性能最佳的NiO/g-C_(3)N_(4)-60%为催化剂时,在90 min内CIP的降解率达到将近100%,120 min时矿化效率达到82.0%,与传统芬顿体系(最佳pH值为2.8–3.5)相比,新型光电类芬顿体系具有较宽的pH范围,当pH值为6时,降解率仍可达78.8%。NiO/g-C_(3)N_(4)-60%在光电类芬顿体系中也表现出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连续5次循环后,降解效率仍保持在96.3%。根据HPLC-MS的结果,提出了CIP降解的两种可能途径。本研究为废水中抗生素的快速降解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层状 NiO/g-C_(3)N_(4) 光电类芬顿体系 环丙沙星 花状复合材料
下载PDF
光/电Fenton耦合处理退浆废水中聚乙烯醇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洁 储海蓉 +1 位作者 胡俊 徐炎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69,共4页
采用光/电Fenton耦合技术处理退浆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高分子物质聚乙烯醇(PVA),考察FeSO4.7H2O投加量、H2O2投加量、初始pH、电流强度、反应时间对PVA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电Fenton耦合技术处理退浆废水中聚乙烯醇的最佳反应条... 采用光/电Fenton耦合技术处理退浆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高分子物质聚乙烯醇(PVA),考察FeSO4.7H2O投加量、H2O2投加量、初始pH、电流强度、反应时间对PVA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电Fenton耦合技术处理退浆废水中聚乙烯醇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 4,FeSO4.7H2O投加量14.2 mmol/L,H2O2投加量ρ(H2O2)/COD=2.3,恒压电流强度1 A,反应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化学耗氧量(COD)去除率达91%;总有机碳(TOC)去除率达80%;生化耗氧量(BOD)与COD比值从原水的0.007提高到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浆废水 聚乙烯醇 fenton耦合 可生化性
下载PDF
光电Fenton耦合转盘技术处理四环素废水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岩 高明明 +2 位作者 王新华 王曙光 刘瑞婷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3-900,共8页
本实验中,我们开发了一种耦合紫外光催化和转盘技术的电Fenton反应器用于降解含有四环素的有机废水.在该反应器中,O_2首先在旋转的石墨阴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_2O_2,随后H_2O_2被催化分解成活性自由基来降解矿化有机物.实验中了考察... 本实验中,我们开发了一种耦合紫外光催化和转盘技术的电Fenton反应器用于降解含有四环素的有机废水.在该反应器中,O_2首先在旋转的石墨阴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_2O_2,随后H_2O_2被催化分解成活性自由基来降解矿化有机物.实验中了考察了pH,阴极电压,转速等实验条件对系统生成H_2O_2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3,阴极电压-0.8 V vs.SCE,转速为400 r·min^(-1)条件下,经过75 min反应H_2O_2的积累浓度有最大值(51.5 mg·L^(-1)).实验证明该系统对四环素有较好的降解和矿化效果.以1.0 mmol·L^(-1)的Fe^(2+)作为催化剂,紫外/电Fenton耦合转盘系统可以在45 min内将初始浓度50 mg·L^(-1)四环素降解94.2%且90 min时TOC的去除率为68.2%.紫外/电Fenton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电Fenton系统.进一步实验分析发现,紫外线的引入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提升电Fenton的处理效果.一方面紫外光可以促进Fe^(3+)还原成Fe^(2+),加速体系铁离子循环,从而提升电Fenton的处理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直接激发H_2O_2分解成活性自由基加速降解四环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fenton 转盘技术 四环素 铁循环
下载PDF
光/电Fenton牺牲阳极法降解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栓 朱建文 +2 位作者 王奇 方艳芬 黄应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99-2704,共6页
采用Fe片为阳极和石墨为阴极,在可见光(λ>450 nm)照射并外加电压条件下,以有机染料橙Ⅱ(orangeⅡ)及有机无色小分子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DCP)为目标化合物,探讨了光/电Fenton牺牲阳极法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最佳反应条件,... 采用Fe片为阳极和石墨为阴极,在可见光(λ>450 nm)照射并外加电压条件下,以有机染料橙Ⅱ(orangeⅡ)及有机无色小分子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DCP)为目标化合物,探讨了光/电Fenton牺牲阳极法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电压=3 V,pH=3.0,H2O2浓度为5×10-5mol/L时,orangeⅡ的降解效果最好,反应10 h矿化率可达到78%,210 min内2,4-DCP降解率为91.4%。通过对光/电Fenton体系原位循环伏安参数测定及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吸光光度法和苯甲酸荧光分析法检测光/电Fenton降解orange II过程中H2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变化,表明orangeⅡ降解过程涉及.OH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fenton 可见光 .OH 橙Ⅱ
原文传递
Waste Water Treatment in Direct Borohydride Fuel Cell with Bipolar Membrane
8
作者 Paata Nikoleishvili Gigla Tsurtsumia +5 位作者 Valentina Kveselava Giorgi Gorelishvili Rusudan Kurtanidze Nana Koiava Izolda Kakhniashvili Davit Sharabidze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15年第2期22-32,共11页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application of bipolar membrane in a direct borohydride fuel cell (DBFC) with H2O2 co-generation enabled to keep constant pH in catholyte within 2.5 - 3.2 limits, which allowed us to carry out ...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application of bipolar membrane in a direct borohydride fuel cell (DBFC) with H2O2 co-generation enabled to keep constant pH in catholyte within 2.5 - 3.2 limits, which allowed us to carry out treatment of water polluted by organic compounds in fuel cell catholyte. Treatment of water was carried out by electro-Fenton and photo-electro-Fenton methods. With the view of efficiency, photo-electro-Fenton method of treatment was the most efficient, which enabled to decrease COD of catholytes containing (in each case) phenol, valsaren, 400 g/L dymethoate (BI-58) and valsaciper from 500 ppm to 30, 11, 9 and 3 ppm, respectively after 180 min treatment. By increasing the catholyte temperature from 20℃?to 40℃?in the same period, phenol COD fell to 5 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 BOROHYDRIDE FUEL Cell BIPOLAR MEMBRANE Hydrogen PEROXIDE electro-fenton photo-electro-fenton Water Treatment
下载PDF
黄铁矿光电类Fenton处理PNP废水 被引量:2
9
作者 曾令玉 杨昌柱 +1 位作者 李双 龚建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2-146,共5页
该文研究了外加可见光和电的条件下,黄铁矿(FeS2)类Fenton技术降解水中对硝基酚(PNP)的效果,并优化了降解反应实验条件。结果表明:FeS2电化学催化能高效降解PNP,并且可见光能促进反应进行;FeS2用量和外加电压变大时,PNP降解效率增大;PN... 该文研究了外加可见光和电的条件下,黄铁矿(FeS2)类Fenton技术降解水中对硝基酚(PNP)的效果,并优化了降解反应实验条件。结果表明:FeS2电化学催化能高效降解PNP,并且可见光能促进反应进行;FeS2用量和外加电压变大时,PNP降解效率增大;PNP浓度降低时,反应60 min时的降解率增大;Na2SO4电解质的浓度对降解效果影响不明显;初始pH改变时,酸性越强,降解效率越高。PNP浓度为50 mg/L时,催化降解的理想条件为:FeS2 100 mg/L、电压为-1.2 V、Na2SO4浓度为0.10 mol/L、初始pH为3,此条件下反应60 min后降解率达到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光电类芬顿 PNP 降解
下载PDF
CuBi_(2)O_(4)/Bi_(2)WO_(6)Z型异质结用于光电类芬顿体系下高效降解环丙沙星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秋霞 韩玉贵 +3 位作者 赵鹏 王爽 刘亚茹 李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8,共12页
针对目前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严重的问题,使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了CuBi_(2)O_(4)/Bi_(2)WO_(6)(CBWO)Z型异质结催化剂.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其结构为棒状和纳米片状.能量色散元素图谱显示,Cu,W,Bi和O元素均匀分散在CBWO-60中;使... 针对目前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严重的问题,使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了CuBi_(2)O_(4)/Bi_(2)WO_(6)(CBWO)Z型异质结催化剂.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其结构为棒状和纳米片状.能量色散元素图谱显示,Cu,W,Bi和O元素均匀分散在CBWO-60中;使用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探究了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化学键、官能团组成;BET表征结果证明,CBWO-60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证明Cu^(+)和Cu^(2+)共存,促进了芬顿(Fenton)反应的循环进行,XPS结合能的位移证明了异质结中CuBi_(2)O_(4)和Bi_(2)WO_(6)之间具有强的电子相互作用,而不是物理混合;使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价带-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异质结的能带结构;利用光致发射光谱、电化学阻抗谱和瞬态光电流响应谱探究了催化剂的电荷转移情况.在该系列催化剂中,CBWO-60在光电类芬顿(PEF-like)体系中对环丙沙星(CIP)的降解效率最高,90 min时,降解效率为98.0%.同时,溶液初始pH在2~6范围时,体系始终能够维持有效的CIP去除效率,与传统芬顿体系相比,该体系的pH应用范围得到了有效拓宽.在PEF-like体系中,CBWO-60对喹诺酮类、磺胺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均表现出较强的降解能力,充分证明了CBWO-60的普适性.CBWO-60在连续5次循环实验后,对CIP仍保持87.8%的降解率,并且反应后催化剂的晶体结构没有发生改变.根据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的结果,提出了CIP降解的5种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类芬顿体系 铋酸铜/钨酸铋 Z型异质结 环丙沙星 活性氧物种
下载PDF
钴氰化铜异质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光电类芬顿降解左氧氟沙星中的应用
11
作者 吕晓圆 姜传阳 +3 位作者 李明轩 陈长进 詹博翔 冯睿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016-1021,共6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附有氨基化石墨烯(GNs)的ITO导电玻璃上电沉积钴氰化铜(Cu3[Co(CN)6]2,记为CuHCC),得到了多功能非均相催化电极CuHCC/GNs/ITO,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以CuHCC/GNs为光电类芬顿催化剂,在pH 7....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附有氨基化石墨烯(GNs)的ITO导电玻璃上电沉积钴氰化铜(Cu3[Co(CN)6]2,记为CuHCC),得到了多功能非均相催化电极CuHCC/GNs/ITO,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以CuHCC/GNs为光电类芬顿催化剂,在pH 7.0的含2 mmol/L N,N−二甲基−4−亚硝基苯胺(RNO)和0.1 mol/L Na2HPO4的氧饱和溶液中不同恒电位(−0.4、−0.6和−0.8 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下生成羟基自由基浓度的变化。最终选择在−0.8 V和300 W可见光照射下,在pH 7.0的0.1 mol/L Na2HPO4介质中降解10 mg/L的左氧氟沙星(LEVO),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图得出LEVO的降解率高达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催化剂 氨基化石墨烯 钴氰化铜 电沉积 左氧氟沙星 降解 光电类芬顿反应
下载PDF
Fenton法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3
12
作者 闵怀 傅亮 陈泽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Fenton法在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废水处理技术。文章介绍了该技术的发展过程、主要类型及应用状况 ,并对其在废水处理中的优势。
关键词 fenton试剂 fenton fenton 废水处理 有机污染物 有机废水
下载PDF
Studies of Several Systems with Air Electrode Electro-Synthesizing H_2O_2 on the Spot for Degr ading Aniline in Aqueous
13
作者 Cao Xiao\|yu, Cai Nai\|cai , Wang Y u\|ling, Xie Ling\|li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Sciences, Wuhan University , Wuhan 430 072, Hubei, China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3年第01A期107-112,共6页
A gas diffusion electrode (air electrode) with a high current efficiency of electro\|synthesizing H 2 O 2 using O 2 in air was prepared. The several systems with air electrode as cathode of ele ctro\|s... A gas diffusion electrode (air electrode) with a high current efficiency of electro\|synthesizing H 2 O 2 using O 2 in air was prepared. The several systems with air electrode as cathode of ele ctro\|synthesizing H 2 O 2 on the reaction spot for degrading aniline in aqueous--electro\|Fenton system, photo\|excitation electro\|H 2 O 2 system and photo\|electro\|Fenton system, were developed. Th e rates of decomposition of H 2 O 2 and mineralization of anil ine wer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respectively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th e results indicated there has an excellent parallel relation between decompositi on rate of H 2 O 2 and mineralization rate of aniline. Especia lly, photo\|electro\|Fenton system, where H 2 O 2 is decompose d the fastest, is the best system of oxidizing and degrading organic toxicants. Compared photo\|electro\|Fenton system with photo\|Fenton system, important role is revealed in the interface of air electrode. In this paper, the mineralizatio n mechanism of aniline in the photo\|electro\|Fenton system was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electrode photo\|electro\|fenton degrada tion of organic toxicants ANILI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