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廖亦龙 万邦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8-43,共6页
研究了4个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在不同遗传背景影响下的遗传表达,结果表明W6154S、W7415S、N12S和N18S的育性均由2对核隐性基因控制,但因遗传背景的不同,育性的遗传表达机制极为复杂.通过对F2、F3群体育性的进一步分析,提出了“... 研究了4个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在不同遗传背景影响下的遗传表达,结果表明W6154S、W7415S、N12S和N18S的育性均由2对核隐性基因控制,但因遗传背景的不同,育性的遗传表达机制极为复杂.通过对F2、F3群体育性的进一步分析,提出了“育性恢复基因的不完全显性及剂量效应”假说.同时,就分离群体育性分离模式的多态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光温敏 雄性不育性 遗传
下载PDF
水稻育性调控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谢勇尧 汤金涛 +3 位作者 杨博文 胡骏 刘耀光 陈乐天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03-715,共13页
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细胞质雄性不育和光/温敏不育分别是三系和两系杂交稻生产利用的遗传基础,而(亚)种间杂种不育则是杂交稻生产中要克服的主要技术瓶颈。因此,水稻育性调控是杂交水稻生产技术的关键,也是研究植物... 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细胞质雄性不育和光/温敏不育分别是三系和两系杂交稻生产利用的遗传基础,而(亚)种间杂种不育则是杂交稻生产中要克服的主要技术瓶颈。因此,水稻育性调控是杂交水稻生产技术的关键,也是研究植物核质互作和物种生殖隔离等基础科学问题的重要模型。我国植物遗传学家在阐明杂交水稻育性调控的分子遗传基础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回顾了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杂交水稻生产涉及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光/温敏不育与育性转换、杂种不育与亲和性的遗传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探讨了我国杂交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杂种不育 光/温敏不育 育性恢复
下载PDF
应用水稻基因芯片分析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差异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立平 许晨光 +3 位作者 赵昌平 张风廷 单福华 苑少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1-767,共7页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是二系法杂交小麦应用技术体系的核心与基础,其育性严格受光周期和温度控制.了解光温敏雄性不育机理将促进二系法杂交小麦育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而筛选控制不育的关键基因是揭示光温敏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前提.由于...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是二系法杂交小麦应用技术体系的核心与基础,其育性严格受光周期和温度控制.了解光温敏雄性不育机理将促进二系法杂交小麦育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而筛选控制不育的关键基因是揭示光温敏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前提.由于小麦基因组信息有限,根据小麦与水稻有较高同源性,尝试利用水稻基因组芯片筛选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366冷胁迫响应基因.得到9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参与基因表达调控、胁迫应答、信号转导、代谢等重要生命过程,为解析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机理提供了有益信息.利用雄蕊cDNA半定量PCR法验证表明,NADH(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hydrate)脱氢酶亚基4L、锌指富含DHHC(deaf/hard ofhearing connection)结构、线粒体物质运输蛋白、外被体蛋白COPⅠδ(coat proteinⅠδ)亚基和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5个基因,在低温和对照温度下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育性相关候选基因开展下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 冷处理 基因芯片
下载PDF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遗传纯化的策略探讨 被引量:56
4
作者 廖伏明 袁隆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4,共4页
提出了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遗传由两种不同类型基因控制的假说,对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漂变”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在遗传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高世代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遗传纯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选育技术路... 提出了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遗传由两种不同类型基因控制的假说,对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漂变”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在遗传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高世代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遗传纯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选育技术路线和方法,以解决现有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表达不稳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育性遗传 育性表达
下载PDF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越冬繁殖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雄辉 万邦惠 梁克勤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12,共3页
对9个籼型不育系进行了越冬繁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趁冬存活方面以晚季禾桩越冬存活率最高,播种越冬其次,早季禾桩越冬最低。赵冬存活率除与不育系的耐寒性有关外,还与越冬前植株的结实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原地不移栽禾桩的越冬存... 对9个籼型不育系进行了越冬繁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趁冬存活方面以晚季禾桩越冬存活率最高,播种越冬其次,早季禾桩越冬最低。赵冬存活率除与不育系的耐寒性有关外,还与越冬前植株的结实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原地不移栽禾桩的越冬存活率明显高于移栽的。在繁种效果方面,越冬繁种比早晚季繁种效果都好,晚季繁种又比早季好。这主要与繁种时植株敏感期所处的光温条件及不育系的光温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 越冬繁殖 存活率 结实率
下载PDF
谷子光温敏雄性不育系A2高产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晓明 宋国亮 +1 位作者 冯小磊 范光宇 《河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5-9,共5页
光温敏雄性不育现象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之一,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的应用使得谷子产量大幅度提高。目前,主要杂交谷子品种的母本是谷子光温敏雄性不育系A2。采用四因素(播期、密度、底肥、追肥)正交试验设计,在海南省三亚市对... 光温敏雄性不育现象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之一,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的应用使得谷子产量大幅度提高。目前,主要杂交谷子品种的母本是谷子光温敏雄性不育系A2。采用四因素(播期、密度、底肥、追肥)正交试验设计,在海南省三亚市对其南繁高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播期对不育系A2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外,其他因素对产量影响均不显著。正交试验产量结果显示,12月5日播种、种植密度60万株/hm^2、底肥施用量150.0 kg/hm^2、追肥施用量150.0 kg/hm^2条件下,谷子光温敏雄性不育系A2繁种产量最高,达到了438.30 kg/hm^2。本研究结果可为不育系A2南繁高产技术的制订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 谷子 高产繁殖技术
下载PDF
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366和BS1086杂种一代结实率研究
7
作者 秦志列 梁玉龙 +6 位作者 刘丽华 李宏博 张风廷 娄鸿耀 李翰霖 赵昌平 张胜全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422,共8页
为了解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366和BS1086的育性恢复状况,评估恢复系人工定向改良对其恢复能力的效果,在不育生态区对以55份定向改良的恢复系和33份非改良恢复系(常规小麦)为父本配制的杂种一代的结实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S366和... 为了解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366和BS1086的育性恢复状况,评估恢复系人工定向改良对其恢复能力的效果,在不育生态区对以55份定向改良的恢复系和33份非改良恢复系(常规小麦)为父本配制的杂种一代的结实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S366和BS1086杂种一代结实率变化范围为15.42%~140.34%和20.28%~119.07%(国际法),平均结实率分别为73.02%和72.21%,二者差异不显著,说明2份母本的育性恢复能力差异不显著。BS366和BS1086杂种一代结实率主要分布于40%~110%和60%~100%间,BS1086杂种一代结实率分布更为集中。BS366和BS1086与改良父本的杂种一代平均结实率分别为84.45%和78.97%,与非改良父本的杂种一代平均结实率分别为53.97%和60.95%,改良父本的平均恢复力高于非改良父本,表明定向改良有利于提高恢复系的恢复力。BS366和BS1086与相同父本的杂种一代结实率差异在-41.66%~61.93%之间,表明相同父本对不同母本的育性恢复力存在差异。BS366和BS1086与相同改良父本的杂种一代中有61.82%的结实率差异分布于-10%~20%之间,与相同非改良父本的杂种一代中有51.52%的结实率差异在-30%~0%之间,表明同一改良父本对不同母本的育性恢复力差异小于非改良父本。BS366与14份父本、BS1086与7份父本的杂种一代结实率高于对照,其中父本14YH261、14YH551、SD036与2份母本杂种一代的结实率均高于对照,说明具有可用恢复力的父本不仅数量极少,而且对不同母本的恢复力存在较大差异。杂种一代主茎穗的平均结实率极显著大于分蘖穗。因此,建议对不同母本分别开展强恢复力的恢复系筛选,并以中选强恢复系为亲本进行定向改良,有效增加杂种一代结实率达对照水平的组合数量,为获得更多强优势杂交组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 杂交种 恢复系
下载PDF
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分布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侯起岭 杨卫兵 +4 位作者 高建刚 梁玉龙 张风廷 赵昌平 秦志列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22,共6页
本试验以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206、BS212、BS366、BS1453和恢复系13GF7675为材料,研究不育系在饱和授粉(C1)、全程授粉(C2)、授粉4天(C3)处理下不同穗位和花位的异交结实及其差异,旨在了解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空间分... 本试验以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206、BS212、BS366、BS1453和恢复系13GF7675为材料,研究不育系在饱和授粉(C1)、全程授粉(C2)、授粉4天(C3)处理下不同穗位和花位的异交结实及其差异,旨在了解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C1处理下各不育系每穗异交结实40.0~42.9粒,较C2和C3处理分别多10.8~34.8粒和18.7~38.9粒,平均有效结实小穗数分别多2.0个和4.4个。各穗位和花位每穗异交结实总体表现为中部>下部>上部和第1位≈第2位>第3位>第4位小花,穗位间和花位间每穗异交结实大多存在显著差异,但第1位和第2位小花每穗异交结实差异均不显著。处理间中部和下部穗位以及第1和第2位小花异交结实差异是不同处理每穗异交结实变化的主要原因,第3位小花异交结实的变化对C1和C2处理间每穗异交结实差异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应针对不同不育系采用适宜的人工辅助制种措施,以有效提高异交结实,发挥最大异交结实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 穗位 花位 异交结实
下载PDF
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开颖和柱头外露特征及其对异交结实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卫兵 高建刚 +4 位作者 孙辉 梁玉龙 张风廷 赵昌平 秦志列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32-937,共6页
为明确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开颖、柱头外露特征及其异交结实能力,在小区制种条件下考察了4个不育系的开颖、柱头外露小花数和异交结实粒数,并分析了开颖率、柱头外露率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不育系的开颖率为18.10%~86... 为明确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开颖、柱头外露特征及其异交结实能力,在小区制种条件下考察了4个不育系的开颖、柱头外露小花数和异交结实粒数,并分析了开颖率、柱头外露率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不育系的开颖率为18.10%~86.28%、柱头外露率为28.68%~67.33%,其中BS366为高开颖率低柱头外露率类型,BS206为中开颖率高柱头外露率类型,BS212为低开颖率中柱头外露率类型,BS1453为低开颖率低柱头外露率类型。供试不育系柱头外露小花和开颖小花的异交结实率分别为59.39%~65.62%和26.16%~55.54%,二者平均异交结实率相差23.46个百分点,表明柱头外露小花异交结实能力高于开颖小花,且不育系间的差异较小。供试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在23.58%~53.16%之间,各不育系间差异显著;开颖小花异交结实粒数占总异交结实粒数的平均比例为50.55%,柱头外露小花异交结实粒数占总异交结实粒数的平均比例为68.47%。开颖率、柱头外露率与异交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9和0.372,开颖率与柱头外露率也呈极显著正相关(r=0.467)。因此,高开颖率或高柱头外露率的不育系均可获得较高的异交结实率,但柱头外露率较高的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也较为稳定。在育种实践中,应首先注重选择不育系的开颖率,其次加强柱头外露性状选择,以便有效而稳定地提高异交结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光温敏核不育 开颖 柱头外露 异交结实
下载PDF
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光温敏核不育系玉兔S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被引量:60
10
作者 赵海军 吴殿星 +2 位作者 舒庆尧 沈圣泉 马传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5-521,共7页
以我国主栽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S为起始材料 ,利用 30 0Gy的6 0 Co γ射线辐照干种子 ,经多代选择选育了一个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的新型不育系玉兔S。该不育系苗期性状明显比原亲本培矮 6 4S差 ,但成熟期的主要农艺性状、... 以我国主栽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S为起始材料 ,利用 30 0Gy的6 0 Co γ射线辐照干种子 ,经多代选择选育了一个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的新型不育系玉兔S。该不育系苗期性状明显比原亲本培矮 6 4S差 ,但成熟期的主要农艺性状、育性特征、配合力、抗病性及稻米品质均与培矮 6 4S相仿。补偿性生理机制研究表明 ,在分蘖、拔节和开花阶段玉兔S叶绿体内腺苷酸激酶和RuBP羧化酶的活性要比培矮 6 4S高。遗传研究表明 ,白化转绿型突变性状受单隐性基因控制 ,并在幼苗阶段特异性表达。对不育系玉兔S在两系杂交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 光温敏核不育系 水稻 玉兔S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下载PDF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开花习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雄辉 万邦惠 +1 位作者 吴长维 梁克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6,共6页
以W6154S、N12S、N15S、N21S、N30S5个不育系为材料,于8月下旬及10月上旬进行了开花习性的观察,结果表明:1.穗开花所需时间一般5~7d,可育比不育短。一穗的盛花期可育时都分布在前期,不育时则因不... 以W6154S、N12S、N15S、N21S、N30S5个不育系为材料,于8月下旬及10月上旬进行了开花习性的观察,结果表明:1.穗开花所需时间一般5~7d,可育比不育短。一穗的盛花期可育时都分布在前期,不育时则因不育系不同差异较大。2.不育系的日开花动态受育性和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开花的高峰时段、峰值、花时集散及日开花朵数等方面。3.不育系的开颖角度和柱头外露率有的受育性和环境影响明显,有的不明显,有的只受育性影响。4.各不育系的开颖时间受环境影响差异很大,在同一环境里不育系都表现不育比可育开颖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育性 环境 开花习性
下载PDF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B06S不育基因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贺浩华 黄文新 +2 位作者 彭小松 朱昌兰 刘宜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7-302,共6页
利用混合分布理论对水稻新资源光温敏核不育系B0 6S不育性状的主基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B0 6S受一对主效核基因控制 。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B06S 不育基因 遗传 混合分布理论 主效核基因
下载PDF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云风 《宜春学院学报》 2010年第8期89-93,共5页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是两系杂交水稻研究的基础,它的研究对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与揭示水稻发育过程中形态建成的光温调控机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类型及其育性转换,以及近年来研究者对其调控机理和不育基因定位等方面...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是两系杂交水稻研究的基础,它的研究对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与揭示水稻发育过程中形态建成的光温调控机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类型及其育性转换,以及近年来研究者对其调控机理和不育基因定位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有助于育种工作者了解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育性转换 调控机制 基因定位
下载PDF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异交结实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雄辉 万邦惠 +3 位作者 彭海峰 陆燕鹏 梁克勤 赵静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338,共6页
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 64S、W7415S、W6154S、N2 6S、安农S、农垦 58S、70 0 1S和 50 0 8S为母本 ,常规籼型品系82 58和U89为父本 ,分期播种后进行杂交 ,对影响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异交结实障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水稻光温... 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 64S、W7415S、W6154S、N2 6S、安农S、农垦 58S、70 0 1S和 50 0 8S为母本 ,常规籼型品系82 58和U89为父本 ,分期播种后进行杂交 ,对影响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异交结实障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异交结实障碍和环境异交结实障碍 ;环境对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环境温度 ,影响的敏感时期主要是籽粒灌浆充实前期 ;不同的不育系 ,环境温度对其异交结实影响作用的敏感时期、敏感期长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异交结实障碍 温度 敏感期 相关性
下载PDF
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S开花习性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从合 陈金节 +2 位作者 王合勤 严志 蒋家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5期715-717,共3页
对广占 63S开花习性观察表明 :其单株花期 12d ,盛花期集中在始穗后的 3~ 6d ,11:0 1~ 15 :0 0为盛花时段 ,最高盛花时为12 :0 1~ 13 :0 0 ,占全天花量的 2 3 .3 6% ,午前花为全天花量的 3 4.78% ;单株喷施“92 0”能明显缩短花期 1... 对广占 63S开花习性观察表明 :其单株花期 12d ,盛花期集中在始穗后的 3~ 6d ,11:0 1~ 15 :0 0为盛花时段 ,最高盛花时为12 :0 1~ 13 :0 0 ,占全天花量的 2 3 .3 6% ,午前花为全天花量的 3 4.78% ;单株喷施“92 0”能明显缩短花期 1~ 2d ,盛花期提早近 2d ;喷“92 0”单穗花期为 7.3d ,较未喷“92 0”单穗提早 1.6d ;而喷“92 0”后的 1天 11:0 1~ 12 :0 0为盛花时 ,占全天开花总量的 2 1% ,午前花总量占全天花量的 65 .3 2 %。广占 63S对激素“92 0”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系 广占63S 开花习性
下载PDF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与技术创新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涂建 卢义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456-1461,共6页
水稻育种从矮化育种到杂交优势的研究利用,技术创新使水稻育种水平有了质和量的飞跃。针对当前消费者对稻米品质需求,品质育种成为水稻育种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简要归纳了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及历程,并结合云南丰富的稻种资源和得... 水稻育种从矮化育种到杂交优势的研究利用,技术创新使水稻育种水平有了质和量的飞跃。针对当前消费者对稻米品质需求,品质育种成为水稻育种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简要归纳了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及历程,并结合云南丰富的稻种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优势,运用光温互换+生态压力淘汰法选育优质软米核不育系的技术路线,对云南选育软米核不育系成效进行总结,并对有效选育优质软米核不育系的技术基础及软米杂种优势的利用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软米 光温敏核不育系 选育途径 技术创新
下载PDF
水稻两系杂交新组合盐两优2208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明法 严国红 +12 位作者 唐红生 王爱民 朱国永 何冲霄 任仲玲 刘凯 张桂云 施伟 万林生 孙红芹 倪正斌 单忠德 姚立生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8-50,共3页
用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2004年育成的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0S与盐恢888配组,2006年育成优质、高产、抗病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盐两优2208,该品种于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此外,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0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2208... 用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2004年育成的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0S与盐恢888配组,2006年育成优质、高产、抗病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盐两优2208,该品种于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此外,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0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2208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 盐220S 新组合 盐两优2208 选育 应用
下载PDF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S生育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从合 陈金节 +3 位作者 王合勤 严志 蒋家平 虞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6期927-928,共2页
1999~ 2 0 0 1年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 63S在合肥种植 ,其主茎叶片数 14 .5~ 12 .9叶 ,播始历期 91~ 69d ,平均播始期有效积温 10 5 8.9℃ ,播始历期与有效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 (r=0 .761 ) ,表明广占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系 广占63S 生育特性
下载PDF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对光温反应敏感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雄辉 万邦惠 梁克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11,共4页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因光温因素的变化而有敏感程度的差异,敏感程度大的不育系育性转换期较短,育性转换较彻底。因此,对光温反应的敏感度也应作为选育生产实用型核不育系的一个重要指标。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光温反应 敏感度
下载PDF
棉花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育性及其杂种优势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凯辉 郭宝生 +4 位作者 刘素恩 赵存鹏 宇文小岗 张建丰 耿军义 《河北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55-59,共5页
棉花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是从海陆杂种后代中发现的具有芽黄标记性状的新型核雄性不育系。为探明该新型不育系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育性表现及其杂种优势表现,分别在石家庄和三亚进行试验,研究了不育系的育性变化及其杂交种的产量性... 棉花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是从海陆杂种后代中发现的具有芽黄标记性状的新型核雄性不育系。为探明该新型不育系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育性表现及其杂种优势表现,分别在石家庄和三亚进行试验,研究了不育系的育性变化及其杂交种的产量性状、抗病性、纤维品质和耐盐性。结果表明:棉花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在三亚种植可恢复育性且花粉量大,自交成铃率高,能够自然繁殖;在石家庄表现为雄性不育,没有花粉,自交成铃率为0,不育度100%,且配合力好,恢复源广阔,恢复能力强,可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制种;不育系杂交种F1代育性恢复好,花粉量大,全部能够自然成铃且杂种优势明显,其中,部分杂交种产量高、抗病性好、纤维品质优良、耐盐性强,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 育性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