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回收技术的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89
1
作者 郝晓地 衣兰凯 +1 位作者 王崇臣 仇付国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7-907,共11页
磷是地球上一种不可自然再生的有限资源,磷的这一属性近年来已诱使国际磷矿石价格一路飙升,较10年前翻了6番.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着陆地磷矿产资源日益匮乏与水环境中磷含量过高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这一矛盾.这样的资源与环境现... 磷是地球上一种不可自然再生的有限资源,磷的这一属性近年来已诱使国际磷矿石价格一路飙升,较10年前翻了6番.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着陆地磷矿产资源日益匮乏与水环境中磷含量过高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这一矛盾.这样的资源与环境现状目前正推动着以"回收"磷代替"去除"磷之理念的快速传播与研发技术的实际应用;从污水以及动物粪尿中发掘"第二磷矿"的设想目前正被国际社会所日益青睐.2009年5月"第4届从污水中回收营养物国际会议"高度浓缩了当今世界有关磷回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现状.以此次会议内容为主线,结合其他方面最新研究与应用成果,首先对磷回收偏爱产物——鸟粪石形成的pH等重要反应条件之基础性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其次,详细阐述了磷回收技术的研发进展,除传统的化学沉淀、结晶、吸附/解吸附等方法外,还着重介绍了尿液源分离、MBR、纳米技术、丝状聚磷微生物、生物浸取/生物富集、生物铁工艺等新型磷回收技术,以及动物粪尿磷回收、污泥及肉骨焚烧灰回收磷与生物质磷回收技术.最后,以实例说明磷回收产物在农业和水产养殖业方面的尝试效果,并对磷回收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宏观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回收 第二磷矿 鸟粪石 污水 人粪尿 动物粪尿 污泥灰分 生物残渣
原文传递
磷酸铵镁结晶法去除和回收养猪废水中营养元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7
2
作者 袁鹏 宋永会 +1 位作者 袁芳 彭剑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27-1134,共8页
以模拟养猪废水为处理对象,进行了磷酸铵镁结晶小试实验,考察了pH值、NH4^+、Mg^2+、Ca^2+和CO3^2-浓度对磷酸铵镁结晶反应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EM-EDX)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结晶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磷酸铵镁... 以模拟养猪废水为处理对象,进行了磷酸铵镁结晶小试实验,考察了pH值、NH4^+、Mg^2+、Ca^2+和CO3^2-浓度对磷酸铵镁结晶反应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EM-EDX)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结晶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磷酸铵镁结晶反应的最佳pH值范围为9.5~10.5;随着NH4^+与磷摩尔比的增加,磷的去除率增大;最佳的镁与磷的摩尔比为1.4:1,过高的镁盐投加量对提高反应效率作用不明显;Ca^2+的存在对磷酸铵镁结晶产物的晶形、纯度均产生干扰,当Ca2+增至一定浓度时,反应将生成无定形的磷酸钙沉淀;CO3^2-的存在会降低磷的去除率,但不影响磷酸铵镁的晶形与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镁 结晶反应 磷回收 晶体形态
下载PDF
鸟粪石法回收废水中磷的沉淀物的组成和晶形 被引量:50
3
作者 黄颖 林金清 李洪临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3-359,共7页
利用镁盐为沉淀剂,以磷酸铵镁沉淀的形式回收模拟废水中的磷.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生成的沉淀物的晶形进行表征,利用ICP和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沉淀物的组成,并结合饱和度的计算对回收的沉淀物的晶形和纯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沉淀物为... 利用镁盐为沉淀剂,以磷酸铵镁沉淀的形式回收模拟废水中的磷.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生成的沉淀物的晶形进行表征,利用ICP和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沉淀物的组成,并结合饱和度的计算对回收的沉淀物的晶形和纯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沉淀物为斜方型晶体时才是纯的鸟粪石,针形晶体不是纯的鸟粪石;沉淀物的晶形与溶液的初始饱和度有一定的关系,当溶液的初始饱和度较低时,不管pH或镁或氨氮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如何变化,其沉淀物都为斜方形晶体;当溶液的初始饱和度高过一定程度后,其沉淀物中都会出现针形的晶体,且不同条件下所生成的针形晶体的X射线衍射峰都与磷酸镁的特征峰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说明针形晶体与磷酸镁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磷回收 鸟粪石 沉淀物 晶形 组成
原文传递
废水除磷及磷回收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4
作者 王广伟 邱立平 张守彬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2,共6页
综述了化学凝聚沉淀除磷和生物除磷的工艺机理,分析了当前废水除磷及磷回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论述了结晶除磷的工艺机理、特点及研究进展。进一步研究结晶法除磷的影响因素从而促进结晶法的广泛应用,并利用生物除磷优化结晶条件... 综述了化学凝聚沉淀除磷和生物除磷的工艺机理,分析了当前废水除磷及磷回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论述了结晶除磷的工艺机理、特点及研究进展。进一步研究结晶法除磷的影响因素从而促进结晶法的广泛应用,并利用生物除磷优化结晶条件来实现生物-结晶协同除磷是今后废水除磷及磷回收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磷 磷回收 结晶 鸟粪石 羟基磷酸钙
下载PDF
以磷酸钙盐形式从污水厂回收磷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汪慧贞 王绍贵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3-96,共4页
磷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为此在北京某污水厂进行了从厌氧段末端上清液中以磷酸钙盐形式回收磷的试验.考察了pH、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的影响,建议采用曝气和投加碱液相结合的方法调节pH值至9.3~9.5,... 磷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为此在北京某污水厂进行了从厌氧段末端上清液中以磷酸钙盐形式回收磷的试验.考察了pH、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的影响,建议采用曝气和投加碱液相结合的方法调节pH值至9.3~9.5,此时磷回收率可达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厂 磷回收 磷酸钙
下载PDF
pH值对污水处理厂磷回收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汪慧贞 王绍贵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8,共4页
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 ,也是所有生命形式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全球的磷矿资源预计在未来的 10 0年内将被开采完 ,磷回收是磷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根据在某污水处理厂进行的实验 ,分析了 pH值对磷回收的影响 .
关键词 鸟粪石 磷回收 污水处理厂
下载PDF
剩余污泥热处理过程中磷、氮和有机碳的释放特性 被引量:35
7
作者 薛涛 黄霞 郝王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2-25,共4页
采用热处理方法可以使剩余污泥中的磷快速释放出来,从而为进一步的磷回收创造有利条件。为了能更全面地了解热处理过程,通过与生物释磷过程进行比较,考察了剩余污泥热处理过程中磷、氮和有机碳的释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热处理参... 采用热处理方法可以使剩余污泥中的磷快速释放出来,从而为进一步的磷回收创造有利条件。为了能更全面地了解热处理过程,通过与生物释磷过程进行比较,考察了剩余污泥热处理过程中磷、氮和有机碳的释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热处理参数是:热处理温度为50℃,处理时间为1 h,此时的净释磷浓度和释磷速率分别可达81.8 mg/L和9.98 mgPO43--P/(gMLSS.h),分别为生物释磷的3.7倍和2.6倍,而氮和有机碳的释放量较少,有利于磷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回收 剩余污泥 热处理 释磷速率
下载PDF
污水磷回收中磷酸盐沉淀法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被引量:32
8
作者 陈瑶 李小明 +2 位作者 曾光明 杨麒 管慧玲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14,共5页
磷是一种不可再生、十分有限的资源,它的回收再利用已成为水处理工业关注的焦点。污水中的磷可以以磷酸盐沉淀的形式回收,其中以鸟粪石和磷酸钙的形式从污水中回收磷被认为是最具有前景的磷回收途径。作者对生成鸟粪石和磷酸钙的主要影... 磷是一种不可再生、十分有限的资源,它的回收再利用已成为水处理工业关注的焦点。污水中的磷可以以磷酸盐沉淀的形式回收,其中以鸟粪石和磷酸钙的形式从污水中回收磷被认为是最具有前景的磷回收途径。作者对生成鸟粪石和磷酸钙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鸟粪石和磷酸钙沉淀法在污水磷回收中的应用作了全面的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鸟粪石 磷酸钙 磷回收
下载PDF
溶液条件对磷酸钙沉淀法回收磷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高英 叶荣 +1 位作者 宋永会 袁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8-62,共5页
磷酸钙沉淀法是从富磷废水中回收磷的主要工艺。为优化工艺,利用批次沉淀实验、热力学模拟计算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溶液pH值、初始Ca/P物质的量比、碳酸根和腐殖质浓度对磷酸钙沉淀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Ca/P物质的量比为1.67,磷酸根... 磷酸钙沉淀法是从富磷废水中回收磷的主要工艺。为优化工艺,利用批次沉淀实验、热力学模拟计算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溶液pH值、初始Ca/P物质的量比、碳酸根和腐殖质浓度对磷酸钙沉淀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Ca/P物质的量比为1.67,磷酸根浓度为0.35mmol/L、0.70mmol/L、1.4mmol/L时,能够实现快速反应的最小pH值分别为9.5、9.0和8.0。最终沉淀产物以热力学上最稳定的羟磷灰石形态存在。pH=8.0时,碳酸根和腐殖质会抑制磷酸钙沉淀反应;但pH>9.0时,它们对反应的影响甚小。提高溶液pH值和Ca/P物质的量比均可降低干扰,有效提高沉淀反应效率。调控溶液pH值和Ca/P物质的量比是利用磷酸钙沉淀工艺从废水中回收磷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磷酸钙 Ca/P物质的量比 PH值 磷回收 沉淀 碳酸根 腐殖质
下载PDF
污水处理中磷回收理论与技术 被引量:24
10
作者 荆肇乾 吕锡武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由于磷矿的开采和磷在自然界中近乎单向循环,磷资源日益枯竭。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磷,我国污水排放中的磷量相当于磷矿产量的37.5%,经过处理回收可以转变为磷资源,又可以保护环境。当前磷的回收技术有沉积法、结晶法、土地利用等多种形式,... 由于磷矿的开采和磷在自然界中近乎单向循环,磷资源日益枯竭。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磷,我国污水排放中的磷量相当于磷矿产量的37.5%,经过处理回收可以转变为磷资源,又可以保护环境。当前磷的回收技术有沉积法、结晶法、土地利用等多种形式,除了土地利用外,其他技术都处于试验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开发研究。磷酸盐是磷回收的主要形式,鸟粪石和磷酸钙分别适合用作肥料和工业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磷循环 磷回收 磷酸盐
下载PDF
磷酸铵镁沉淀法回收污水中磷的反应条件优化 被引量:29
11
作者 郝凌云 周荣敏 +1 位作者 周芳 李枫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8年第1期58-61,共4页
用磷酸铵镁沉淀法(MAP)进行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上清液等含磷废水的处理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实现除磷及磷回收途径之一。模拟污水厂富磷液水质,以MAP法进行了可溶性磷回收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MAP沉淀反应影响因素的次序依次是:p... 用磷酸铵镁沉淀法(MAP)进行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上清液等含磷废水的处理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实现除磷及磷回收途径之一。模拟污水厂富磷液水质,以MAP法进行了可溶性磷回收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MAP沉淀反应影响因素的次序依次是:pH值、氮磷比、镁磷比和反应时间。通过单因素试验进一步对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优反应条件:pH值为10、n(Mg)/n(P)为1.5∶1、反应时间20 min,氮与磷的量比超过理论值1∶1时无需考虑氮源对MAP法磷回收率的影响。在相同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模拟废水的磷回收率可达97.33%,污泥脱水上清液中磷回收率可达到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镁 磷回收 脱水上清液
下载PDF
污水磷回收新产物--蓝铁矿 被引量:28
12
作者 郝晓地 周健 +1 位作者 王崇臣 Mark van Loosdrect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223-4234,共12页
渐行渐近的磷危机使磷回收从理论已经走向实践.磷回收产物形式很多,但经济、具有高附加值的产物才能驱动企业自愿实施.在污水处理生物污泥中新近发现的蓝铁矿(Vivianite,Fe_3(PO_4)_2·8H_2O)沉淀物因潜在的特殊用途以及经济价值而... 渐行渐近的磷危机使磷回收从理论已经走向实践.磷回收产物形式很多,但经济、具有高附加值的产物才能驱动企业自愿实施.在污水处理生物污泥中新近发现的蓝铁矿(Vivianite,Fe_3(PO_4)_2·8H_2O)沉淀物因潜在的特殊用途以及经济价值而备受关注.自然界,蓝铁矿广泛存在于地表水体沉积物中,是一种非常稳定(K_(sp)=10^(-36))的磷铁化合物.决定蓝铁矿生成的条件除富铁、富磷之内在因素外,还需要环境中存在合适的还原性条件(ORP<-300 mV)以及中性上下的pH条件(6~9).实践中,污水或污水处理过程中有时刚好存在蓝铁矿形成的内、外在条件,荷兰污水处理厂在生物污泥中便检测发现有蓝铁矿物质的存在.为推动蓝铁矿基础及其应用研究,本文综述蓝铁矿化学性质、经济价值及回收潜力;分析pH、ORP、微生物、硫化物等环境影响因素;辨析其在生物污泥中的生成路径;提出从污泥中分离、提纯蓝铁矿的研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回收 蓝铁矿 生物污泥 厌氧环境 异化金属还原菌(DMRB) 硫化物
原文传递
Releasing 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orus and other substances during thermal treatment of excess sludge 被引量:26
13
作者 XUE Tao HUANG Xi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153-1158,共6页
The releasing 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orus, nitrogen compounds, organics, and some metal cations during thermal treatment of excess sludge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during heating not only phosphorus, but ... The releasing 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orus, nitrogen compounds, organics, and some metal cations during thermal treatment of excess sludge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during heating not only phosphorus, but also nitrogen compounds, organics, and some metal cations could be released in abundance. The maximum orthophosphate (ortho-P) release of about 90 mg/L in concentration was observed at 50℃ in 1 h. Except for volatile fatty acids (VFAs), comparatively little total nitrogen (TN),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d metal cations were released at the same time. Such results might favor further process of phosphorus recovery. VFAs were considerably released only at 50℃. Acetic, butyric, and propionic acid were the most abundant components in turn and their releasing profiles exhibited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ime (R2 = 0.9977, 0.9624, and 0.8908,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Mg^2+ and K^+ increased with time and temperature during thermal treatment, but Ca^2+ decreased. The release of Mg^2+ and K^+ agreed well with TP release (R^2 = 0.9892 and 0.9476, respectively). Temperature in the experimental range had very little impact on the linear relationships, especially of Mg^2+. Moreover, the parameter of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MLSS) was found to be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rmal sludge treatment as the released ortho-P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at 50℃ increased more than one-fold when MLSS was increased from 4000 to 80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orus recovery excess sludge volatile fatty acids (VFAs) metal cations
下载PDF
磷酸铵镁法回收污泥浓缩液中氮磷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林亲铁 刘国光 +1 位作者 尹光彩 姚琨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29-2032,共4页
以生物除磷脱氮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实验方法,通过测定溶解性磷和NH4+-N的变化探索pH值、[Mg2+]/[PO34-]和[NH4+]/[PO43-]对MAP法回收氮磷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pH值是影响氮磷回收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当pH值达到1... 以生物除磷脱氮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实验方法,通过测定溶解性磷和NH4+-N的变化探索pH值、[Mg2+]/[PO34-]和[NH4+]/[PO43-]对MAP法回收氮磷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pH值是影响氮磷回收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当pH值达到10时,磷回收率达到最大值(81.9%),当pH值由9上升到11时,氮的去除率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Mg2+]/[PO43-]和[NH4+]/[PO43-]都会影响鸟粪石(MAP)法对磷的回收率,比值越大,磷回收率越高,但当比值达到一定值后,磷回收率增长幅度趋于减缓,仅考虑磷的回收效率,[Mg2+]/[PO43-]和[NH4+]/[PO43-]的最优配比分别为1.4和6;氮去除率也受镁磷比和氮磷比的影响,当[Mg2+]/[PO43-]为1.3时,氮去除率最高,而当[NH4+]/[PO43-]为4~8时,氮去除率随着氮磷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镁 污泥浓缩液 磷回收 氮去除
原文传递
铈改性水葫芦生物炭对磷酸盐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光泽 曾薇 李帅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815-4825,共11页
本研究通过共浸渍-热解法开发了一种铈改性水葫芦生物炭吸附剂(Ce-BC),用以去除实际废水中的磷酸盐,考察了Ce-BC投加量、废水pH值、反应时间及共存的竞争性离子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e-BC投加量为0.4 g·L^(-1),初始磷酸盐... 本研究通过共浸渍-热解法开发了一种铈改性水葫芦生物炭吸附剂(Ce-BC),用以去除实际废水中的磷酸盐,考察了Ce-BC投加量、废水pH值、反应时间及共存的竞争性离子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e-BC投加量为0.4 g·L^(-1),初始磷酸盐溶液pH值介于3~10时,Ce-BC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最佳,最大吸附量达到35.00 mg·g^(-1).Ce-BC对磷酸盐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并能在1 h内达到98%的磷酸盐去除率,吸附速率快.此外,Ce-BC具有较高的抗阴离子干扰能力,且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Ce-BC经过4次再生后仍能保持90%以上的初始吸附效率.场发射扫描电镜-能量色散光谱(FESEM-ED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结果表明,Ce-BC对磷酸盐的吸附机制主要包括配体交换和内球络合.本研究制备的Ce-BC吸附剂,可以有效去除及回收实际生活污水中的磷酸盐,在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的同时实现磷资源的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生物炭 氧化铈 磷回收 固定床 吸附再生
原文传递
剩余污泥焚烧灰分磷回收及其技术进展 被引量:24
16
作者 郝晓地 于晶伦 +2 位作者 刘然彬 梁远 李富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49-1159,共11页
焚烧渐渐成为剩余污泥终极处理、处置方式,而焚烧产生的污泥灰分中又包括了污水中绝大部分(>90%)的磷.因此,从焚烧灰分中回收磷也为污水磷回收提供了最佳位点.从污泥灰分中回收磷已存在一些适用技术,但灰分中重金属含量对工艺选择有... 焚烧渐渐成为剩余污泥终极处理、处置方式,而焚烧产生的污泥灰分中又包括了污水中绝大部分(>90%)的磷.因此,从焚烧灰分中回收磷也为污水磷回收提供了最佳位点.从污泥灰分中回收磷已存在一些适用技术,但灰分中重金属含量对工艺选择有重要影响,这可能会限制灰分直接用作农作物肥料的可行性与价值.因此,磷提取并纯化是灰分磷回收的重要技术步骤,同时也需兼顾工艺经济成本与环境影响.为此,本文从磷提取与磷纯化角度总结了目前灰分磷回收技术的国际研发进展,涵盖生物法、湿式化学法和热化学法;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在技术经济、环境影响及适用灰分方面的差别.生物法行之有效、环境影响小,但完成磷回收时间漫长;湿式化学法研发、应用最为广泛,但对环境影响较大;与污泥焚烧统筹合建可使热化学法更具经济性.然而,3类不同技术工艺并不具有相互替代性,需根据灰分成分进行合理选择.此外,前端污水处理以及中端污泥前处理也应与末端灰分磷回收相结合,尽量避免过多化学药剂投加带来的污泥灰分金属含量增加.污泥单独焚烧亦是决定灰分磷回收效率的关键.欧洲政策已明显支持污泥焚烧并从灰分中回收磷,政策和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焚烧 焚烧灰分 磷回收 重金属分离 连续沉淀 热处理
原文传递
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研究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书航 张博 +3 位作者 姜霞 王雯雯 赵丽 陈俊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82-1388,共7页
沉积物中磷的潜在释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机磷和无机磷的组分和分布.为研究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释放能力及其生物可利用性大小,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以NH4Cl、Na HCO3、Na OH和HCl作为提取剂,同时对沉积物中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赋存形态进... 沉积物中磷的潜在释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机磷和无机磷的组分和分布.为研究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释放能力及其生物可利用性大小,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以NH4Cl、Na HCO3、Na OH和HCl作为提取剂,同时对沉积物中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赋存形态进行分析,将无机磷分为WA-Pi(弱吸附态无机磷)、PA-Pi(潜在活性无机磷)、Fe/Al-Pi(Fe/Al结合态无机磷)和Ca-Pi(Ca结合态无机磷);将有机磷分为WA-Po(弱吸附态有机磷)、PA-Po(潜在活性有机磷)、MA-Po(中活性有机磷)和NA-Po(非活性有机磷),并以蠡湖表层沉积物样品为例,考察了该方法的回收率及蠡湖沉积物中的磷形态.结果表明:1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回收率,与SMT(标准测量和测试)法测定结果比较,连续分级提取法对TP、无机磷、有机磷的回收率分别为93.3%~112.1%、93.9%~111.5%、76.4%~119.9%,平均值分别为99.4%、101.8%、101.0%.2蠡湖表层沉积物中的磷以无机磷为主,其质量分数在271.29~666.34 mg/kg之间,平均值为441.03 mg/kg,占w(TP)的62.91%;不同形态无机磷质量分数表现为w(Ca-Pi)〉w(Fe/Al-Pi)〉w(PA-Pi)〉w(WA-Pi).有机磷的质量分数在201.76~368.52 mg/kg之间,不同形态有机磷质量分数表现为w(R-Po)(R-Po为残渣态磷)〉w(NANa OH-Po)(NANa OH-Po为Na DH提取非活性有机磷)〉w(PA-Po)〉w(MAHCl-Po)(MAHCl-Po为HCl提取中活性有机磷)〉w(WA-Po)〉w(MANa OH-Po)(MANa OH-Po为Na OH提取中活性有机磷).改进后的连续分级提取法能够同时有效分离沉积物中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化学形态,并且能兼顾沉积物生物可利用性磷分析测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连续分级提取法 有机磷 无机磷 形态 回收率
下载PDF
Phosphorus recovery from municipal and fertilizer wastewater:China's potential and perspective 被引量:22
18
作者 Kuangxin Zhou Matthias Barjenbruch +2 位作者 Christian Kabbe Goulven Inial Christian Rem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51-159,共9页
Phosphorus(P) is a limited resource, which can neither be synthesized nor substituted in its essential functions as nutrient. Currently explored and economically feasible global reserves may be depleted within gener... Phosphorus(P) is a limited resource, which can neither be synthesized nor substituted in its essential functions as nutrient. Currently explored and economically feasible global reserves may be depleted within generations. China is the largest phosphate fertilizer producing and consum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China’s municipal wastewater contains up to 293,163 Mg year of phosphorus, which equals approximately 5.5% of the chemical fertilizer phosphorus consumed in China. Phosphorus in wastewater can be seen not only as a source of pollution to be reduced, but also as a limited resource to be recovered. Based upon existing phosphorus-recovery technologies and the current wastewater infrastructure in China, three options for phosphorus recovery from sewage sludge, sludge ash and the fertilizer industry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orus recovery Municipal Wastewater Fertilizer Industry Sewage sludge China
原文传递
Leaching of phosphorus from incinerated sewage sludge ash by means of acid extraction followed by adsorption on orange waste gel 被引量:22
19
作者 Biplob Kumar Biswas Katsutoshi Inoue +2 位作者 Hiroyuki Harada Keisuke Ohto Hidetaka Kawakit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753-1760,共8页
Ashes from sewage sludge incineration have a high phosphorus content, approximately 8% (W/W), which indicates a potential resource of the limiting nutrient. Incineration of sewage sludge with subsequent recovery of ... Ashes from sewage sludge incineration have a high phosphorus content, approximately 8% (W/W), which indicates a potential resource of the limiting nutrient. Incineration of sewage sludge with subsequent recovery of phosphorus is a relatively new sludge treatment technique. In this article, the leaching of phosphorus by using sulfuric acid as well as hydrochloric acid by means of several batch experiments was presented. At the same time a selective recovery of phosphorus by adsorption was also discussed. The effects of acid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extraction were studied. The phosphorus leaching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acid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Kinetic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complete leaching of phosphorus took place in less than 4 h. Selective adsorption of phosphorus by using orange waste gel provided a hint for recovery of this natural resource, which eventually could meet the ever-increasing requirement for phosphorus. The overal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cinerated sewage sludge ash can be treated with acid to efficiently recover phosphorus and thus can be considered a potentially renewable source of phospho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wage sludge ash PHOSPHORUS METALS acid extraction recovery
下载PDF
结晶法磷回收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0
作者 郭杰 曾光明 +1 位作者 张盼月 蒋剑虹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共4页
磷是一种不可再生而又面临枯竭的重要资源,从废水处理过程中回收磷被公认为是解决磷资源危机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结晶法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回收磷的常用工艺流程、产物成份分析和经济效益分析。该法能够以羟基磷酸钙或鸟粪石... 磷是一种不可再生而又面临枯竭的重要资源,从废水处理过程中回收磷被公认为是解决磷资源危机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结晶法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回收磷的常用工艺流程、产物成份分析和经济效益分析。该法能够以羟基磷酸钙或鸟粪石的形式回收磷,回收产物适合再次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磷回收 鸟粪石 羟基磷酸钙 结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