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淀粉特性及其利用研究 被引量:84
1
作者 于天峰 夏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期55-58,共4页
马铃薯淀粉具有优良的特性和独特的用途,其平均粒径大、粒径大小分布范围广;糊化温度低、膨胀容易:糊化时吸水、保水力大;糊浆最高粘度及透明度高,在加工面食类、水畜产制品、小糕点、颗粒粉、变性淀粉等制品上利用,具有独特的效果。马... 马铃薯淀粉具有优良的特性和独特的用途,其平均粒径大、粒径大小分布范围广;糊化温度低、膨胀容易:糊化时吸水、保水力大;糊浆最高粘度及透明度高,在加工面食类、水畜产制品、小糕点、颗粒粉、变性淀粉等制品上利用,具有独特的效果。马铃薯淀粉分子结构中结合有磷酸基,磷含量高低对马铃薯淀粉的性质有重要影响,不同磷含量的马铃薯淀粉在利用上有所区别。遗传改良是获得不同磷含量加工原料的有效手段,栽培技术及其他管理措施可以调节原料品种的磷含量。对不同粒径淀粉进行分级时,大粒淀粉可以更好地表现出马铃薯淀粉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变性淀粉 面食 糊化温度 加工原料 原料品种 粒径大小 利用 大粒 磷含量
下载PDF
长江中游浅水湖泊水生植物氮磷含量与水柱营养的关系 被引量:65
2
作者 吴爱平 吴世凯 倪乐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6-412,共7页
水生植物组织内氮和磷(N和P)含量受到水体营养状况和植物生长状况影响。对长江中游江汉湖群不同营养水平湖泊中大型水生植物的N和P含量3个季度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中,沉水植物主要分布在中营养到中富营养湖泊中,在富营养湖... 水生植物组织内氮和磷(N和P)含量受到水体营养状况和植物生长状况影响。对长江中游江汉湖群不同营养水平湖泊中大型水生植物的N和P含量3个季度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中,沉水植物主要分布在中营养到中富营养湖泊中,在富营养湖泊均无分布,浮叶和挺水植物在不同营养类型湖泊的沿岸带均有分布。N和P含量以沉水植物最高,浮叶植物次之,挺水植物最低。水生植物的N和P含量都达到或超过生长所需最低N和P阈值,代表性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的N和P含量随着湖泊营养水平提高呈现规律性变化。湖泊5种常见的水生植物N和P含量与水柱中不同种类N和P浓度具有季节性相关:菱(TrapabispinosaRoxb.)春夏季P含量都与TP(总磷)和TDP(总溶解磷)明显相关,春季N含量与NH4—N(氨氮)明显相关;春季黄丝草(PotamogetonmaackianusA.Benn.)的P含量与TP明显相关,夏季与TDP明显相关,春季和夏季黄丝草和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spicatumL.)的N含量与TN(总氮)和TDN(总溶解氮)显著正相关,秋季成负相关;夏季芦苇(PhragmitescommunisTrin.)P含量与TP和TDP显著相关;春季芦苇和香蒲(TyphaorientalisPresl.)N含量与NH4N和NO2N(亚硝态氮)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含量 相关关系 营养类型 长江中游地区 浅水湖泊 水质监测
下载PDF
不同磷肥水平对大豆磷营养状况和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8
3
作者 蔡柏岩 葛菁萍 祖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4-410,共7页
本试验选用近年来黑龙江省推广面积较大并具有代表性的3个基因型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利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了大豆生育期各器官磷素含量,并测定了单株产量及成熟子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施磷量对不同大豆品种植株... 本试验选用近年来黑龙江省推广面积较大并具有代表性的3个基因型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利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了大豆生育期各器官磷素含量,并测定了单株产量及成熟子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施磷量对不同大豆品种植株及各器官磷素含量有较大影响;不同品种不同处理全株及各器官磷素含量从分枝期逐渐增加,开花期达到高峰,随后下降至成熟期;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间高蛋白品种和中间型品种是P150处理全株磷积累量最高,高油品种是P225处理全株磷素积累最高;生育期内只有适宜施磷才能促进磷素含量达到最高峰;同一处理不同品种间是高油品种磷素积累量大于中间型品种和高蛋白品种,说明高油品种需磷量多于中间型品种和高蛋白品种。高蛋白品种和中间型品种P150处理单株产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最高,高油品种P75处理单株产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最高。3个品种脂肪含量均以P225处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磷素水平 磷素含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施肥条件下覆膜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吸磷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4
作者 李兆君 杨佳佳 +3 位作者 范菲菲 候云鹏 谢佳贵 梁永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1-577,共7页
为了探明覆膜对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生长及磷素吸收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覆膜对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地上部磷含量、吸磷量、磷分配以及磷收获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覆膜处理能够显著增加玉米不同生育期地... 为了探明覆膜对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生长及磷素吸收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覆膜对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地上部磷含量、吸磷量、磷分配以及磷收获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覆膜处理能够显著增加玉米不同生育期地上部干重,其中苗期和拔节期玉米地上部干重增加幅度最大,达24.9%~126.3%。覆膜对单施磷肥条件下玉米苗期生长的促进作用较明显,而生长后期则对氮、磷、钾配施条件下的促进作用较明显。2)覆膜处理显著提高玉米生长前期,尤其是苗期地上部含磷量、磷素累积量,且单施磷肥处理效果强于其他施肥处理;覆膜后,单施磷肥处理玉米苗期地上部含磷量、磷素累积量分别较不覆膜增加56.3%和253.0%。覆膜对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磷素收获指数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施肥 玉米 磷含量 磷收获指数
下载PDF
镁合金化学镀镍的磷含量控制 被引量:16
5
作者 向阳辉 刘新宽 +2 位作者 胡文彬 赵昌正 丁文江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5-27,共3页
改变化学镀镍层的磷含量可以使镀层适应于不同的工况要求。通过改变还原剂浓度、络合剂种类和浓度以及pH值 。
关键词 化学镀镍 磷含量 镁合金 含量控制 镀层 电镀
下载PDF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加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黄建晔 杨连新 +4 位作者 杨洪建 刘红江 董桂春 朱建国 王余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82-887,共6页
2001-2003年利用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系统平台,以武香粳14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施氮量处理,研究大气CO2浓度比对照高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FACE使水稻播种—抽穗期、抽穗... 2001-2003年利用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系统平台,以武香粳14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施氮量处理,研究大气CO2浓度比对照高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FACE使水稻播种—抽穗期、抽穗—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的天数分别比对照缩短3~5d、1~5d、4~9d,平均分别缩短3.4、2.4、5.8d,增施N肥可以减缓FACE对水稻生育期的缩短程度;FACE使水稻不同生育期植株含N率明显降低,使不同生育期植株含P率和茎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有率明显提高;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对水稻全生育期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拔节期植株含N率、抽穗期植株含P率、抽穗期茎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有率和够苗期植株含N率。推测FACE使水稻够苗期和拔节期的植株含N率明显降低、使抽穗期的植株含P率和茎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有率明显提高可能是FACE水稻生育期缩短的生理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FACE 生育期 含N率 含P率 茎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有率
下载PDF
几种改性磷肥肥效研究初报 被引量:21
7
作者 毛小云 吴平霄 廖宗文 《土壤与环境》 CSCD 1999年第4期318-320,共3页
在与过磷酸钙生产类似的亚艺条件下,在磷矿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添加剂,研制出3种改性磷肥。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改性磷肥有效磷中,水溶性磷比例下降。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在等质量施肥条件下,3种改性磷肥均有较大幅度的增产,且植株... 在与过磷酸钙生产类似的亚艺条件下,在磷矿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添加剂,研制出3种改性磷肥。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改性磷肥有效磷中,水溶性磷比例下降。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在等质量施肥条件下,3种改性磷肥均有较大幅度的增产,且植株吸磷量和磷含量有显著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磷肥 肥效 吸磷量 磷含量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的苹果花磷素含量监测模型 被引量:25
8
作者 朱西存 赵庚星 +3 位作者 董芳 王凌 雷彤 战兵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24-2430,共7页
在室内条件下,利用ASD FieldSpec3地物光谱仪,测定了盛花期苹果花的高光谱反射率,在分析苹果花原始光谱反射率及其一阶导数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高光谱反射率与磷素含量间的相关关系,确定其敏感波段,构建了特征光谱参数,并建立了苹果花... 在室内条件下,利用ASD FieldSpec3地物光谱仪,测定了盛花期苹果花的高光谱反射率,在分析苹果花原始光谱反射率及其一阶导数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高光谱反射率与磷素含量间的相关关系,确定其敏感波段,构建了特征光谱参数,并建立了苹果花磷素含量的监测模型.结果表明:苹果花磷素含量与350-370nm、670-1385nm、1620-1760nm波段的原始光谱反射率以及波段500-520nm光谱反射率的一阶导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波段670-730nm一阶导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光谱参数DVI(936,676)、DVI(977,676)、NDVI(936,676)、NDVI(977,676)与苹果花磷素含量的相关性较好,其相关系数均达到0.77以上,由此建立了以4种光谱参数为自变量的磷素含量监测模型,其中,以NDVI(936,676)为自变量构建的监测模型具有最大的决定系数(R2=0.9385)、最小的均方根误差(RMSE=0.6883)和最小的相对误差(RE=7.6%),预测精度达到92.4%,为最佳监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花 高光谱 磷素含量 监测模型
原文传递
不同生长期柑橘叶片磷含量的高光谱预测模型 被引量:25
9
作者 岳学军 全东平 +3 位作者 洪添胜 Wei Xiang 刘永鑫 王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7-213,共7页
针对传统柑橘叶片磷含量检测耗时费力、操作繁琐且损伤叶片等弊端,该研究引入高光谱信息探索柑橘叶片磷含量快速无损检测与预测模型,选ASD Field Spec 3光谱仪采集柑橘4个重要生长期的叶片反射光谱,同步采用硫酸-双氧水消煮-钼锑抗比色... 针对传统柑橘叶片磷含量检测耗时费力、操作繁琐且损伤叶片等弊端,该研究引入高光谱信息探索柑橘叶片磷含量快速无损检测与预测模型,选ASD Field Spec 3光谱仪采集柑橘4个重要生长期的叶片反射光谱,同步采用硫酸-双氧水消煮-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叶片的磷含量;先用正交试验确定小波去噪的最佳去噪参数组合,再分别选拉普拉斯特征映射(laplacian eigenmaps,LE)、局部线性嵌入(locally-linear embedding,LLE)、局部切空间对齐(local tangent space alignment,LTSA)、等距映射(isometric mapping,Isomap)和最大方差展开(maximum variance unfolding,MVU)5种典型的流形学习算法对去噪后的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进而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的柑橘叶片磷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一阶导数谱的Isomap-SVR建模结果最佳,全生长期校正集和验证集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9430和0.8949。试验表明,5种流形学习算法皆适用于对柑橘叶片磷含量的预测,为高光谱检测技术用于柑橘树长势监测和营养诊断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光谱分析 监测 高光谱 流形学习算法 柑橘叶片 磷含量
下载PDF
基于反射光谱的温室黄瓜叶片磷素含量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喜杰 李民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404-2408,共5页
以温室栽培黄瓜作物为对象,分析了叶片反射光谱与叶片磷素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预测模型。首先利用便携式光谱辐射仪测量了自然光照条件下温室黄瓜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并计算了反射率光谱的一次微分光谱。相关分析表明反射率光谱... 以温室栽培黄瓜作物为对象,分析了叶片反射光谱与叶片磷素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预测模型。首先利用便携式光谱辐射仪测量了自然光照条件下温室黄瓜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并计算了反射率光谱的一次微分光谱。相关分析表明反射率光谱与叶片含P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线性相关不显著。利用微分光谱可以部分消除系统误差、背景噪声等的影响,明显提高了相关系数,但预测模型精度仍然达不到实用程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978,920,737和458nm等4个波长作为特征波长,分别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建立了黄瓜叶片P素含量对应于微分光谱特性的非线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两种算法都获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能力(Rv=0.754)优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Rv=0.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黄瓜叶片 温室 磷素含量 人工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不同水生植物对系统中磷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郭万喜 侯文华 +1 位作者 缪静 张鹏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对磷在不同的水生植物系统中的重新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水植物(青萍和紫萍)吸收的磷主要来自于上覆水,而沉水植物(黑藻和水花生)吸收的磷直接来自于沉积物。沉积物中的解磷细菌促进了沉积物中的磷向上覆水中释放,从而降低了沉... 对磷在不同的水生植物系统中的重新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水植物(青萍和紫萍)吸收的磷主要来自于上覆水,而沉水植物(黑藻和水花生)吸收的磷直接来自于沉积物。沉积物中的解磷细菌促进了沉积物中的磷向上覆水中释放,从而降低了沉积物中的总磷含量。不同的水生植物处理系统中,沉积物微生物生物量及解磷细菌的数量均有差异,且沉积物的磷含量与解磷菌的数量呈现出一种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含量 磷细菌 微生物生物量 磷分配
下载PDF
不同磷浓度对水生植物苦草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黄玉源 雷泽湘 +3 位作者 何柳静 伍景润 李秋霞 雷钦弈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6,25,共6页
选用华南农业大学水稻土作基质,向基质加入不同含量的磷分别作低浓度磷处理(0.5 g/kg)、高浓度磷处理(2 g/kg),通过测定苦草(Vallisnerianatans)在不同磷营养条件下栽培时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基质不同磷含量范围对苦草生长的影响... 选用华南农业大学水稻土作基质,向基质加入不同含量的磷分别作低浓度磷处理(0.5 g/kg)、高浓度磷处理(2 g/kg),通过测定苦草(Vallisnerianatans)在不同磷营养条件下栽培时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基质不同磷含量范围对苦草生长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苦草在低浓度磷处理基质中生物量有所增加,主要靠分蘖新植株的增量,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较好,但仍差于对照;高浓度磷处理基质的生物量减少,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较差。结果分析表明,基质磷含量的多寡对苦草形态和生理有不同的影响,在一定磷含量范围内的基质中苦草能较正常生长,而过高磷含量的基质则明显抑制苦草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磷含量 苦草 生长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施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茎叶中氮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徐福利 赵亚芳 +4 位作者 张潘 王渭玲 于钦民 王伟东 王国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氮和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其中氮素是磷脂、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氮是叶绿素的成分与光合作用关系密切,氮也作为酶以及许多辅酶和辅基参与元素,并是某些植物激素或维生素的成分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磷是核酸、核蛋白和磷脂... 氮和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其中氮素是磷脂、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氮是叶绿素的成分与光合作用关系密切,氮也作为酶以及许多辅酶和辅基参与元素,并是某些植物激素或维生素的成分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磷是核酸、核蛋白和磷脂等大分子物质的主要构成元素,参与光合、呼吸、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运输等生理过程(潘瑞炽,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华北落叶松 氮含量 磷含量 养分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的苹果树冠层磷素状况估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潘蓓 赵庚星 +1 位作者 朱西存 王娜娜 《红外》 CAS 2012年第6期27-31,共5页
利用高光谱技术估测了苹果树冠层的磷素含量。先用ASD Field Spec3型地物光谱仪测定了春梢停止生长期苹果树冠层的高光谱反射率,并对光谱数据进行了多种变换处理。然后对其与磷素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找出了与磷素相关性较显著的光谱参量... 利用高光谱技术估测了苹果树冠层的磷素含量。先用ASD Field Spec3型地物光谱仪测定了春梢停止生长期苹果树冠层的高光谱反射率,并对光谱数据进行了多种变换处理。然后对其与磷素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找出了与磷素相关性较显著的光谱参量,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磷素估测模型。结果表明,近红外波段是苹果树冠层磷素的敏感波段;808 nm、921 nm、1195 nm、1272 nm及其组合的归一化红外光谱指数与苹果树冠层磷素高度相关。在构建的估测模型中,以808 nm、921 nm、1195nm、1272 nm及其组合的归一化红外光谱指数为自变量构建的高光谱估测模型的估测效果最佳。该研究实现了苹果树冠层磷素含量的快速估测,同时也为苹果的实时营养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苹果树冠层 磷素含量 估测模型
下载PDF
天山高寒草原植物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对氮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15
15
作者 苏原 罗艳 +4 位作者 耿凤展 韩文轩 朱玉梅 李凯辉 刘学军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0-436,共7页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的大气氮沉降急剧升高,将会影响高寒草原植物养分循环。为了研究氮沉降对高寒草原植物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依托2009年在新疆天山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设置的长期氮沉降研究平台,于2017年7月和10...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的大气氮沉降急剧升高,将会影响高寒草原植物养分循环。为了研究氮沉降对高寒草原植物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依托2009年在新疆天山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设置的长期氮沉降研究平台,于2017年7月和10月采集溚草(Koeleria cristata)、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和天山赖草(Leymus tianschanicus) 3种植物的成熟叶和老叶,分析3种植物叶片N、P元素生态化学计量对不同施氮水平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①3种植物养分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在成熟叶和老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成熟叶和老叶的N、P含量分别为12. 78 mg·g^(-1)、0. 88 mg·g^(-1)和6. 88 mg·g^(-1)、0. 46 mg·g^(-1)。3种植物成熟叶和老叶的N元素含量均为:二裂委陵菜>天山赖草>溚草,P元素含量同N元素含量趋势一致;②氮添加增加了成熟叶和老叶N浓度,分别达12%和48%;成熟叶与老叶P浓度对氮添加的响应规律不一致,成熟叶P浓度对氮添加的响应与物种有关,而老叶P浓度呈一致的下降趋势;氮添加对成熟叶和老叶N∶P的比值影响亦不同,其中相对于成熟叶,老叶的N∶P呈显著增加趋势。③植物叶片的N元素、P元素和N∶P比三者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N元素和N∶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 05),在生长旺盛期和枯黄期,溚草和天山赖草的N与P元素之间没有发现显著相关性(P>0. 05),而二裂委陵菜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在生长旺盛期二裂委陵菜叶片N与P元素呈显著的正相关、枯黄期呈显著的负相关(P <0. 05)。表明长期氮的添加显著影响了3种植物叶片的养分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不同物种间存在一定差异,未来氮沉降升高将会影响天山山地草原的植物养分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叶片 氮含量 磷含量 化学计量学 氮沉降 高寒草原 巴音布鲁克
原文传递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对水稻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建晔 王余龙 +4 位作者 杨洪建 董桂春 朱建国 杨连新 单玉华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9-42,共4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自由空气中CO2浓度增高(FACE)200μL·L-1时对水稻磷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FACE处理后,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植株的含磷率(除移栽后28d外)和磷累积量显著提高;增加施氮量,抽穗期磷累积量显著提高。FACE处理后...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自由空气中CO2浓度增高(FACE)200μL·L-1时对水稻磷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FACE处理后,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植株的含磷率(除移栽后28d外)和磷累积量显著提高;增加施氮量,抽穗期磷累积量显著提高。FACE处理后,磷干物质生产效率、磷籽粒生产效率略有下降,磷收获指数显著下降;施氮量对FACE处理与对照植株含磷率、磷干物质生产效率、磷籽粒生产效率、磷收获指数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 空气 CO2浓度 水稻 吸收利用
下载PDF
快速高稳定化学镀镍磷工艺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永忠 孙克宁 +1 位作者 吴宜勇 姚枚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2-56,共5页
在合理选择化学镀镍体系的前提下,研究了各工艺组成及参数对镀速和镀层磷含量的影响,成功地获得快速高稳定化学镀镍工艺。采用本工艺可获得含磷10%~12%(质量分数)的化学镀镍层,镀速达对~24μm/h,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化学镀镍 镀速 磷含量 稳定性 镍磷合金 工艺
下载PDF
镍磷化学镀层的性质与磷含量和热处理工艺的关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罗守福 顾明元 胡文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8-103,共6页
综述了Ni-P镀层的各种性质与磷含量和热处理工艺的关系,这些性质包括镀层组织结构、力学性质、耐磨和耐腐蚀性、电磁和热性质以及可焊性、金刚石车削性等.阐明了镀层结构转变影响这些性质变化的原理.
关键词 化学镀 热处理 镍磷镀层 含磷量
下载PDF
水稻根际土壤溶磷菌的分离、鉴定及对水稻的促生作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武志海 孙合美 +3 位作者 杨美英 卢冬雪 岳胜天 付丽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7,共8页
【目的】为明确水稻根际溶磷菌株溶磷能力及其对水稻植株及根际土壤磷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溶磷圈法从水稻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具有较强溶解Ca3(PO4)2能力的2株细菌NDW1和NDW3,根据16S r DNA对菌株进行鉴定。以NBRIP为基础培养基,通... 【目的】为明确水稻根际溶磷菌株溶磷能力及其对水稻植株及根际土壤磷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溶磷圈法从水稻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具有较强溶解Ca3(PO4)2能力的2株细菌NDW1和NDW3,根据16S r DNA对菌株进行鉴定。以NBRIP为基础培养基,通过正交试验对2株菌株利用氮源、碳源及初始p H进行优化,鉴定菌株的吲哚乙酸(IAA)分泌量,研究溶磷菌对水稻的促生作用,以及对土壤速效磷和水稻幼苗全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菌株NDW1和菌株NDW3分别被鉴定为Enterobacter sp.和Serratia sp.,2株菌株溶磷的最佳条件组合均为葡萄糖、蛋白胨及初始p H 6。2株菌株24 h内最高溶磷量分别为294.95和312.93μg·m L-1,且都可分泌IAA。土培和沙培条件下,溶磷菌NDW3对水稻株高、根长、最大叶长及地上干质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NDW3在2种种植条件下均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速效磷及水稻植株全磷含量。【结论】从水稻根际土壤分离获得2株溶磷能力较好的细菌菌株Enterobacter sp.NDW1和Serratia sp.NDW3,菌株NDW3对水稻的促生作用强于菌株NDW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溶磷菌 IAA 促生作用 磷含量 水稻 根际
下载PDF
铝胁迫对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蔺永和 吴景 +3 位作者 方江平 张卫红 苗彦军 李勇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5-165,共11页
采用水培的方法,以采自西藏高寒区域不同地区的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为材料,初步探讨了酸性环境下(pH4.5)不同浓度的Al 3+(0、0.5、1.0和1.5mmol·L-1)胁迫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酸铝土壤的改良提供优良的种质... 采用水培的方法,以采自西藏高寒区域不同地区的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为材料,初步探讨了酸性环境下(pH4.5)不同浓度的Al 3+(0、0.5、1.0和1.5mmol·L-1)胁迫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酸铝土壤的改良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研究结果显示,低浓度Al 3+(0.5、1.0mmol·L-1)对3种垂穗披碱草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Al 3+浓度为1.5mmol·L-1时,3种垂穗披碱草种子的发芽率均被显著抑制(P<0.05)。同时,3种野生牧草的根长、株高、根重及茎叶重在Al 3+胁迫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且根系被抑制的程度大于茎叶。此外,植物幼苗中丙二醛和可溶性糖作为受胁迫程度的重要指标,其含量在3种垂穗披碱草幼苗中均随Al 3+浓度的升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结果还表明,1.5mmol·L-1 Al 3+处理时,那曲、申扎、浪卡子垂穗披碱草根系中铝含量分别是地上部的12.2、15.3、17.5倍。铝毒和磷缺失往往是酸性土壤中同时存在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植物生长,研究表明Al 3+抑制了垂穗披碱草对磷的吸收及转运。通过隶属函数法对3种垂穗披碱草的抗铝特性评估结果显示,采自申扎县的垂穗披碱草对Al 3+的耐性较高,可驯化育种,为酸性土壤的改良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穗披碱草 铝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铝富集 磷含量 西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