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约化蔬菜地土壤磷素累积特征及流失风险 被引量:25
1
作者 高秀美 汪吉东 +4 位作者 刘兆普 张永春 赵耕毛 许仙菊 宁运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6,共5页
以南京市郊集约化蔬菜长期种植基地为对象,采集蔬菜种植年限分别为3~5、15~20、25~30a的土壤,测定土壤全磷(TP)、速效磷(Olsen—P)、水溶性磷(CaCl2-P)、生物有效磷(NaOH—P)的含量,并对O—20cm土层磷素吸附特性进行分析... 以南京市郊集约化蔬菜长期种植基地为对象,采集蔬菜种植年限分别为3~5、15~20、25~30a的土壤,测定土壤全磷(TP)、速效磷(Olsen—P)、水溶性磷(CaCl2-P)、生物有效磷(NaOH—P)的含量,并对O—20cm土层磷素吸附特性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土壤磷吸附饱和度(DPS)、最大缓冲容量(MBC)来对土壤磷素流失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0-20cm土层,除NaOH—P外,其余各形态磷(TP、Olsen—P、CaCl2-P)都随种植年限延长呈增加趋势。不同种植年限土壤TP、Olsen—P、CaCl2-P、NaOH—P主要积累在0-20cm土层,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磷的累积量逐渐降低。DPS随种植年限延长而升高,种植年限25~30a的菜地0—5cm土层DPS超过土壤磷素流失环境敏感指标临界值(25%),其MBC也最低,表明随着蔬菜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磷素流失风险加剧,且流失风险主要体现在0-5cm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蔬菜地 磷吸附饱和度 最大缓冲容量 流失风险
下载PDF
几种土壤改良材料磷氨氮吸附和硝化作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阳春 郑向勇 +3 位作者 严立 王崇 吴德意 孔海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13-2017,共5页
为了筛选用于太湖地区污水土地处理研究的土壤改良材料,通过磷、氨氮等温吸附实验及室外自然接种2个月后的硝化强度测定试验,研究了稻壳、炭化稻壳、蛭石、炉渣、木炭、粉煤灰、沙子、沸石及太湖地区典型土壤潮土的磷、氨氮吸附能力及... 为了筛选用于太湖地区污水土地处理研究的土壤改良材料,通过磷、氨氮等温吸附实验及室外自然接种2个月后的硝化强度测定试验,研究了稻壳、炭化稻壳、蛭石、炉渣、木炭、粉煤灰、沙子、沸石及太湖地区典型土壤潮土的磷、氨氮吸附能力及硝化强度。结果表明,磷理论最大吸附量粉煤灰、炭化稻壳和炉渣大于潮土,依次为34.3643、1.3667、0.3860、0.3762(mgP·g-1);氨氮理论最大吸附量沸石、炭化稻壳、蛭石和木炭大于潮土,依次为2.7375、1.3667、0.9676、0.5464、0.4579(mgN·g-1);硝化作用强度木炭、稻壳、炭化稻壳、沙子和沸石大于潮土,依次为2.2867、1.6567、1.0467、0.7267、0.6800、0.5333(mgN·kg-1·h-1)。通过实验结果,可以选择吸附能力及硝化强度强于潮土的材料,作为开展后期研究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土壤改良材料 磷吸附能力 氨氮吸附能力 硝化强度
下载PDF
城镇污水处理厂3种除磷方式耦合除磷效果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刚 李魁晓 +4 位作者 许骐 毕若彤 王慰 张新勃 王佳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57-1461,共5页
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效果难以稳定维持的问题,对AAO系统运行过程中初沉池泥位、化学除磷药剂及含铝污泥回流的除磷效果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除磷方式耦合作用下,系统TP可由5.14 mg/L降至0.27 mg/L,除磷效率高达95%。初沉池在高... 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效果难以稳定维持的问题,对AAO系统运行过程中初沉池泥位、化学除磷药剂及含铝污泥回流的除磷效果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除磷方式耦合作用下,系统TP可由5.14 mg/L降至0.27 mg/L,除磷效率高达95%。初沉池在高泥位下水解酸化作用增强,释放了微生物可利用的碳源,可以促进厌氧池微生物的生物释磷作用;生物池末端投加硫酸铝可加速污泥的沉降,使得颗粒态总磷(pTP)快速去除,pTP去除率高达99%,同时为回流污泥提供铝盐及铝盐水解产物,使回流污泥具备较强的除磷能力和磷吸附容量。本研究可为污水处理厂通过工艺调控强化系统除磷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 吸附共沉淀 化学除磷 磷组分 磷吸附容量
下载PDF
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措施对土壤供磷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丁井魁 徐博 +5 位作者 叶新新 孙瑞波 熊启中 温延臣 张朝春 赵秉强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研究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措施对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该地区土壤供磷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依托山东禹城长期定位试验(始于2007年),研究了秸秆不还田(CK)、小麦秸秆单季还田(W)、玉米秸秆单季... 研究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措施对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该地区土壤供磷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依托山东禹城长期定位试验(始于2007年),研究了秸秆不还田(CK)、小麦秸秆单季还田(W)、玉米秸秆单季还田(M)和小麦玉米秸秆双季还田(D)4个处理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和土壤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CK相比,3种秸秆还田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W、M和D处理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47.5%、15.4%和12.2%,而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分别降低了49.1%、30.5%和31.7%。不同秸秆还田措施均对潮土磷吸附特征产生了影响:与CK相比,秸秆还田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W、M和D处理土壤磷平均吸附量分别下降了10.7%、7.5%和5.1%;单季秸秆还田处理W的土壤最大吸磷量(Q_(m))显著低于CK处理,但M和D处理土壤Q_(m)与CK没有显著差异;秸秆还田处理的磷吸附饱和度(DPS)均有所增加,但仅单季秸秆还田处理(W和M处理)的磷吸附饱和度显著高于CK。3种秸秆还田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磷解吸能力,各处理土壤磷解吸率表现为W>D≈M>CK,而秸秆还田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磷解吸滞后系数(HI),规律表现为CK>D≈M>W。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与土壤磷吸附解吸能力显著相关。以上结果说明,在石灰性潮土中,单季和双季秸秆还田均能减少土壤对磷的吸附及增加其对磷的解吸能力,从而提升土壤供磷能力,且小麦单季秸秆还田效果优于其他两个秸秆还田处理。降低土壤中交换性钙对磷的固定可能是秸秆还田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石灰性潮土 磷吸附解吸 交换性钙 土壤供磷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